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广没有说话,他走过去细看起来。
虽然他没有亲自种过田,不过铧犁他是非常熟悉的!
只见这新铧犁比老式的铧犁短了一大截,他估计重量至少减轻了三四成。
最关键的是,那铧犁由直辕变成了曲辕,那拴绳子的地方明显下移了至少三尺!
这种设计,肯定应该可以省力不少,他想!
而且,拴绳子的地方有一个活动轴和一个小圆盘,那圆盘可以跟着转动,这在以前的大铧犁上是没有的。
他想,这样的设计,肯定会让犁田的耕牛转弯更加灵活。
不单单是这个活动轴的设计,反正感觉这个铧犁变短之后,肯定转弯灵活不少。
另外还有两个更加独特的设计,让杨广感到很稀奇,他也不知道有什么作用。
于是他就问张云:“老丈,这新铧犁可好用?还有,这两个东西叫什么?”
张云虽然不知道杨广的真实身份,不过看见众人对他非常尊敬,知道他肯定是一个与杨恩差不多的大官,忙解释道:
“官爷,这新铧犁可比老铧犁好用百倍不止!第一,非常轻便,转弯灵活,这个不用说了。
第二,以往用大铧犁,一般要两头牛耕地。不过使用了这个新铧犁之后,只需要一头牛就可以耕地,这可大大方便了小人等百姓!
第三,就是上面有这个犁评,通过调节它的高度,可以调节耕地的深浅,实现深耕……”
杨广一听,原来这个东西叫“犁评”,的确是很聪明的设计,有了这犁评之后,就会很好的控制耕地的深浅。
这时,那张云就给杨广示范犁评的作用,由于犁评厚度逐级下降,推进犁评,使犁箭向下,犁入地深。
拉退犁评,使犁箭向上,犁入地浅,可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
最后,张云又讲了那铁铧犁的改进:“官爷,自从这铧犁增加了犁壁之后,这土就被铧犁翻起盖在一边,那草都被压住了……”
杨广与众人听了张云的介绍之后,完全明白了这个曲辕犁的改进!
真不可思议!众人极度震惊。
“二郎,这新铧犁要是在全国推广,其作用不亚于长城与运河呀!不得了!”裴世矩高声赞叹道!
虞世基一看,自己以往很是轻视杨恩,今后要与他恢复关系才行,现在可就是一个良机!
想到这里,他也跟着高声恭维道:“二郎,裴公之言有理!此新铧犁不但转向灵活,而且还可以调节耕地的深浅,设计十分精巧。
在下虽不精于农事,不过也听说过这深耕细作。如果耕地加深,对增加粮食产量可是极有好处!
这铧犁本为万农之本,一旦全国推开去,恐每年增加一两成不再话下,这可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杨广点点头:“二位说的有理,这新铧犁可比那个筒式水车作用的确要大得多!
由于这个铧犁只需要一头牛,单是解放的耕牛,就有几百万头!
而且,这铧犁如此小巧,肯定无论水田、旱田,还是山坡地,它都可以使用。哥奴,你可为大隋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他本来还要奖赏,不过当着张云和家人的面,一时不好说出来。
杨恩说道:“祖父过誉了!”
“老丈,我等还有要事,告辞!”杨广说道。
那张云一听一见众人要走,忙又让家人将四只大公鸡和两大篮子鸡蛋提了过来,非要杨恩收下。
杨恩不好推辞,只得收下!
……
驿站,中午。
“哥奴,这驿站的饭菜,与你家里的比差远了!”杨广吃着饭,倒有些嫌弃这饭菜的味道。
杨恩一听,你锦衣玉食惯了,这是按照一品官员准备的,也算不错了。
不过既然皇帝喜欢自己家里的饮食,他便立刻站起来说道:“祖父,孙儿盼望祖父经常到家去呢!”
“我哪有这么多时间!”杨广摇摇头。
“祖父,孙儿府中的厨师手艺也不错,若是殿中省尚食局瞧得上,孙儿就送几个人进去,让他们伺候祖父!”杨恩想,杨广肯定是想吃那铁锅做的菜吧!
“好!你与方盎联系一下!”杨广见杨恩肯把自己府中的厨师献出来,非常高兴。
“遵命!”
“对了,哥奴,这推广的筒式水车、曲辕新犁之事,就交由你负责,要越快越好!”杨广对这个事情很关心。
杨恩说道:“祖父,要是没有报纸,这两样东西若要在全国推广,没有几十上百年,根本不可能!
如今有了‘大业新闻’,一切都不是大事!孙儿准备就这两样农具,加发一份特刊,发往全国各郡县。
要求各郡县长官、户曹、县尉推广,并作为年末政绩考核目标之一。如此一来,这两样农具或许三五年就可以铺开,取得显著效果!”
杨广一听,不由得大惊,心想,看来这报纸的功效,以前自己还低估了!
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利用这报纸进行宣传,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呀!
“哥奴,吐谷浑侵扰我大隋边境,杀我边民,抢夺物资,像这样的大事,一定要利用这大业新闻广泛宣传,以凝聚民心!
前几期报纸我看了,你们重点宣传了长城、驰道、运河的作用;宣传了白叠花白叠布,宣传了新式的纺纱机和织布机,这非常好!
今后,发特刊或者专刊,比如科举、教育、农事等!”杨广道。
“孙儿遵命!”
杨恩一听,这个杨广果然是天才,智商非常人所及,一看就明白,与那个李世民不相上下!
他居然很快就明白了这报纸的作用,只希望不要把自己这个管理《大业新闻》的宣传省谕政免掉才好!
自己一定要争取掌握好这个宣传工具!
不过,自己的职务太多,尤其是国子监祭酒的职位,必须得尽快让出去才好。
想到这里他说的:“祖父,孙儿年少,不敢长居国子监,还请祖父另外择人,以传圣人之德!”
杨广一听,点点头,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也好,就让礼部侍郎韦兰担任国子祭酒!”
杨恩一听,终于松了一口气!
“吃完饭后,回城去,再看看你搞的政务服务中心!”杨广又对那个政务中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58章 为人民服务()
下午,大兴县衙。
杨广带着裴世矩和虞基等人,来查看正在进行试点的大兴县政务中心运行情况,杨恩只带了许敬宗陪同进来。
远远的,杨广就看见了政务中心门前竖着的黑色大牌子,上面写着几个鎏金大字:大兴县政务中心。
“裴相公,这好像是你的笔迹呀!”杨广看着那几个字,对着裴世矩说道。
裴世矩点点头:“的确是微臣所写!”
回到城里面来之后,这称呼又变了。
杨广心想,看来这个政务中心的改革,裴世矩多少也知道一些情况。
只见三三两两的人进出,杨广便亲自拦住一位三十余岁的汉子问道:“这位郎君,这政务中心办事可方便?”
那汉子一见杨广等人衣着不凡,知道非富即贵,于是恭敬的回答道:
“老丈,这政务中心当然好呢!以前我等办事,要跑五六处地方,有时碰到没人,十天半个月也办不成事。
如今可不同,此处安排了四个人,无论什么事情,他们四个人都要当场解决。如果无法解决,也要给一个回复,听说这是魏王的规定。”
杨广听罢,点点头,让那汉子走了。随后他带着来护儿等五人走进了政务大厅,其他人都在外面守候。
一走进大厅,杨广不觉眼前一亮!
只见屋里面悬挂着若干标语,正中央这一块尤其引人注目,只见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
人民?!!!
众人一看,明白这是和“百姓”一样的通用词,倒觉得有些新鲜!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标语:“百姓乃是衣食父母!”,“办事要耐心、细心、热心!”、“笑脸迎百姓,心中守律法”、“……”
大大小小十余条标语,看着杨广等人心花怒放,觉得新奇不已!
他们哪里见过这些东西?
这是杨恩从一千多年以后搬过去的,就是在华夏国也没有搞多久!
大厅里面办事的人不多,也就五六个人。
杨广问杨恩道:“这个政务中心的职能主要是什么?”
杨恩回答道:“启禀皇祖父,主要是百姓办理一些手续,比如说过所、证明,另外就是登记纠纷,解决百姓的一些问题。
总之一句话,百姓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这个政务中心进行反映,这主要是便民措施之一。”
“嗯!这个思路倒也不错!”杨广点点头。
这时,两个办完事的百姓面带微笑,交谈着离开:“现在就是好啊,办事方便多了!这多亏了皇帝的新政!”
“嗯!皇帝这个新政好,都是为了我们老百姓服务的!”
杨广听了这些话,心里非常受用!他又走过去问了问,得知其中一人是来询问夏粮征收还有“庸”、“调”的问题。
只见那人说道:“我就是来问一问,是否可以用白叠花代替丝绵,缴纳‘调’,乡和村都没有回复,到这里才找到答案!”
杨广问道:“他们是怎么说的?”
“这里回答说可以!”
“郎君,你估计你家今年的白叠花收成如何?”
“应该还不错!目前长势良好,估计能收三十多斤呢!”那人非常高兴。
杨广又问另外一个三十岁的男子来这里做什么,那人回答道:
“老丈,我就是来问问,哪里要用工的,我想要在城里面找一份工作!”
啊?杨广不觉一愣!
找工作也跑这个地方来?
他问道:“怎么样?工作找到没有?”
“已经找到了一份工作,待遇还不错,一个月比其他地方高三十文呢!”
“什么样的工作?”杨光有些纳闷,居然一个月多了三十文钱,这样的工作可不好找。
那男子道:“是城里面新成立的一家蜂窝煤作坊,主要生产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子!”
什么?蜂窝煤?
什么是蜂窝煤?众人顿时都懵逼了!
杨恩赶紧让那二人离开,然后解释道:“祖父,这是孙儿新发明的一种炉子,非常好用!
那所谓的煤,其实就是石炭,孙儿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而已!这个炉子非常适合烧水做饭,比烧木炭好的多,还节约钱!
这个炉子一旦推广开来,必将大大减少木炭的使用量,也减少了对周围山上树木的砍伐,减少了水土流失!”
原来煤就是石炭,众人终于明白了!
“你发明的?那作坊也是你开办的吗!”杨广问道。
“是!孙儿这个蜂窝煤炉子现在还属于试生产,下一步将在全城推广,就是宫中也可以非常便利的使用!祖父,这里就有,请祖父移步一看!”
杨恩说完,便转头对许敬宗说了,只见许敬宗飞速跑到政务中心其中一名办事的胥吏面前,附耳低声给他说了几句。
只见那人望了望杨广的人,脸上满是惊讶之色!然后赶紧起身,回到后院。
不久就提了一个蜂窝煤炉子出来,那炉子上面还放着一个陶制的水壶,正冒着热气!
许敬宗让他放在地上,然后自己提过来给杨广看。
杨恩做的这个蜂窝煤炉子,当然和我们常见的一模一样,不过杨广这些人没见过,杨恩就给他们介绍起来:
“祖父,这个炉子也没有什么特别,关键是这个蜂窝煤,是采用无烟石炭和黄泥混合,以此来定型……”
经过杨恩的介绍,杨广得知,这蜂窝煤炉子的优点确实很多:比木炭要便宜、火力要大、火力持久、使用方便!
最后杨恩介绍:“祖父,其实孙儿开办这个蜂窝煤作坊,主要也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推广这种新型的燃料!
祖父,石炭用来做饭非常方便的,特别是铁锅做饭,炒制出来的菜非常香!
对了,祖父,这石炭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如果用起来,必将大大提升我大隋之国力!”
杨广等人仔细把那炉子看了看,终于明白了这炉子的用途。
“魏王,多少钱一个?我也想买几个呢!”来护儿说道。
这个小炉子使用如此简便,甚至可以当灶使用,他看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这个炉子一百八十文钱一个,因为要用到两斤铁作炉桥,所以对于百姓来说有些贵!来将军若喜欢,我改日派人送几个来就是!”杨恩说道。
来护儿谢道:“那就多谢魏王了!”
杨广道:“有了这个炉子,平日烧水,还有当天烤火,也就方便多了!
对了,哥奴,你刚才说这个石炭还有一个重要用途,那是什么呢?”
第59章 九支火枪()
杨广听说煤炭还有重要的用途,就向杨恩询问起来。
只见杨恩笑着说道:“祖父,这石炭可以用来炼铁、炼镔铁(钢),这可比木炭好得多!因为石炭能融化的石头比木炭多很多。”
杨恩也没有讲温度什么的,他知道讲了这些人也听不懂。
一般情况之下,同等重量的煤炭的热量当然比木炭的热量高得多,温度也高得多。
杨广已经点点头:“想不到这石炭的用处还挺大!”
杨恩继续说道:“祖父,此处不方便,改日孙儿专门上一折,说明这个石炭的好处!”
“也好!”杨广说道。
这个地方虽然也有凳子,不过数量不足,站久了人难受,于是众人开始出门,陪同杨广回宫。
……
第二日下午,魏王府。
杨恩召集几个信任的主要幕僚开会,他们是:来楷、李秋、李靖、房玄龄、许敬宗、秦琼、程咬金、谢俊、韦挺、张弘、邓伦,另外还有管事张彬与蒋鹏。
这里来楷的职务最高,他是王府长史,从四品。
杨恩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次外出检查防洪的情况,然后就说到这次开会的重点:自己要想办法跟随皇帝一起出征吐谷浑。
他让众人说一说看法。
古代开会,也倒不是非得按照职务高低发言,何况杨恩又让大家畅所欲言。他一说完,只见心直口快的程咬金立即说道:
“大郎,依在下看来,大郎一定要争取出征,争取立下大功,以便今后利用功劳逐步压倒燕王!”
众人一听,都暗自摇头苦笑!
虽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这里如此多的人,你说的也太直白了,这样怕是不好!
果然,房玄龄接着程咬金的话说道:“程参军此言差矣!魏王想跟随今上带兵出征,不是为了跟谁争什么位置,而是想保家卫国,铲除边患!
你刚才这话,今日也就罢了!今后万万不可乱说,免得影响魏王和燕王的关系!让今上和皇后听见了也不好!”
程咬金一听,吓得伸了伸舌头,知道自己出言不慎,于是不再说话。
旁边秦琼凑到他耳边,轻声说道:“程参军,这话可真不能乱说!皇帝可是希望他的皇孙们相互友爱,你可明白?”
程咬金点点头:“我知道了!刚才多喝了两碗酒,脑子有些不听使唤了,下次我说话时,你可得提醒我!”
秦琼点点头:“好!记住,只要不乱说话就行!”
这时房玄龄接着说道:“以下官看来,如果真的要西征吐谷浑,燕王肯定会跟随陛下,这从以往的几次经历可以看出来!
魏王可不一定,不过,事在人为!只要功夫做到家,魏王跟随出行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下官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魏王现在主管绘制天下地图之事,完全可以以这个理由,让人带几个测绘小组,跟随陛下一起出征,顺便绘制陇右地图。
其二,这就需要宇文相公帮忙!这兵世上的事,是由宇文相公协助皇帝陛下在管理,只要他肯帮忙,一切都好办。
好在现在有一个优势,宇文相公已经兼任了大郎的王师,这样就好办得多!”
杨恩一看,这个房玄龄果然不错,分析得头头是道。
房玄龄刚说完,只见那急于表现的许敬宗又说道:
“大郎,以下官看来,除了房祭酒刚才说的以外,还得多准备些财物,宇文相公相公可是非常爱财的!
再说,学生给师傅送一些礼物,也是理所当然,就是皇帝陛下知道了,也不好说什么的!”
“有理,这准备财物之事,就有来长史与张管事办理,具体的数目,等会儿我告诉你!”杨恩很以为然。
他想,这个许敬宗虽然也贪财,不过很有才华,为人都有很忠心,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商量这个事情之后,杨恩单独把邓伦和谢俊、蒋鹏三人留了下来,询问自己先前安排的几件事情的进展。
杨恩先问了邓伦研制机器、火枪的进展情况,邓伦简单的作了汇报。
杨恩已经给他专门安排了八个人,作为助手,专门研制机器、火枪。
至于火药,是由谢俊负责,那非常隐秘,参与的人更少。
实际上,现在要大规模制造枪支与火药的条件还不成熟。
杨恩准备先制造几支燧发火药枪,当然,枪管是必须钩膛线的,毕竟只有几支枪,一定要做得越精致越好!
而且杨恩设计的这种燧发火药枪,是后装子弹。
当然,弹头与火药是分开的。因为现在杨恩还没有能力制造出那种能够击发的高爆火药,因此弹药一体的子弹,还生产不出来。
至于火药,他也准备先试制一些,以防万一有事时用得着。
邓伦汇报完之后,杨恩一听,既然最为重要的火枪枪机已经做好,其他的就好办了!
于是他说道:“烦请邓参军把枪机拿来我看看!”
“遵命!”
很快的,邓伦就把枪机拿了过来!
杨恩仔细看了看,不由心中一阵狂喜:邓伦制造的这东西,除了没有装枪管以外,已经具备了所有的功能!
只要把枪管安上,再装上火药和子弹,就可以发射了!
这个邓伦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