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不论是哪一种,许广陵都可以确定,这个开天步,对身体确实有不小的作用。
整整踏了将近一个半小时,三人才意犹未尽地终止。
陈老先生兴致盎然地对许广陵道:“小许,你刚才的那一针,足抵我三年之功。”
“等弟子再潜心研究探索一段时间,如果确证它没有负作用,到时,为你和老师一天针一次都行。”许广陵微笑说道。
“小师弟,还有我呢。”
陈致和在一边嚷嚷,像是抢糖吃一样。
如同怕被遗忘的小孩。
==
感谢“00m”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元水圣王”的月票捧场。
第271章 柳暗花明()
对这套回天针法进行后续观察,是必须的事。
也是许广陵当前手头的第一件紧要事。
陈老先生、章老先生、陈致和、周青竹这四人都是观察对象,而第二天早上在公园,通过前三个观察对象,许广陵对这针法或者说与雾气配合下的作用,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
陈老一百二十分,章老九十二分,陈致和七十八分。
这是之前,许广陵通过身体周围的光环,为他们三人所打的分数。
而今天早上在公园。
再次观察。
陈老一百二十分,略多。
章老九十三分。
陈致和七十八分,略多,但多得极有限。
章老的身体是存在虚损的,所以提升得极其巨大。
嗯,极其巨大。
一分,看起来少,而且是很少,但对于以一百分为总体基准数的人体状况来说,1%,已经是相当不容忽视的一个数目了。而且,这是逆向的提升,而不是顺向的下滑。
单纯这么说可能还不是很明显。
用叠加法稍微叠加一下再看看就知道了。如果这个手段再次作用于身体,而其效果没有衰减的话,那么只需再针上二十几次……
只需再针上二十几次,就能把章老提升到和陈老一样的层次!
当然,这应该是不可能的。
从陈老和陈致和的身上就可以看出。
他们二人,提升得都不大。
陈老一百二十分,陈致和七十八分,从层次上来说,二人一左一右,分列章老两边,但结果却差相仿佛,并且,陈老比陈致和提升得还要略多一些。
综合三人来看。
许广陵的初步判断是:
这套针法,补虚的功效极其显著,雪中送炭,立竿见影。
但如果一个人的身体不虚,那它提升的幅度就会有限,换言之,也可以说是“回天”有力,但“逆天”乏力。就如同游戏里,一个人的生命值是20/100,一个大药包下去,立马变成80/100,但如果第二个药包再下去,只会是100/100,而不会是140/100。
嗯,不是很符合,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是第二点。
还有第三点,那就是提升的幅度,和一个人的“资质”有关。
陈老的身体状况极其之好,而陈致和就很一般了,但陈老提升的幅度仍然超过了陈致和提升的幅度,而且是明显超过。这已经相当明显地说明了上面的那一点。
下午,见到周青竹的时候,许广陵的判断得到复证。
周青竹,三十五分,之前。
周青竹,三十八分,现在。
三分!
一针下去,提升三分。
这简直让许广陵都有点感到震惊。
因为总体而言,一个成年人经历五年的时间,其状态指数也才差不多落降三分!
一针足抵三年之功,这是陈老昨晚说的话。
而在周青竹身上,陈老的话不但没有丝毫夸张,甚至力度还显不足!要再往上提个差不多一倍!是一针足抵五年之功!
周青竹的身体最为虚损,所以其提升的幅度也最为巨大。
回天之针,果然名不虚设!
“小竹,什么感觉?”许广陵问道。
这话他昨天就问过。
而周青竹昨天的回答是“很暖和,很舒服”,还带个傻乎乎的“嘻嘻”。
不过事实上,就是这个睡意朦胧情况下的嘻嘻,最直接地表露出了小姑娘的感觉,那应该是真的很暖和,很舒服。
而今天,在许广陵同样的询问下。
周青竹甚至捏起了她的小拳头,握得紧紧的,然后对许广陵道:“许大哥,你看!”
她的话中,是满满的喜悦以至于激动。
许广陵却不是很明白,倒是周老先生在一边紧跟着补充道:“许先生,丫头之前手都握不起来的,乏劲。”
“这还是才开始,小竹,你的身体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会很好,很健康,甚至比一般人都更健康。”许广陵拍了拍她的小肩膀,勉励说道。
他其实是想摸摸头的,不过小姑娘毕竟不是那么小。
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从某种意义来说,也可以算是大姑娘了。
只是因为很瘦弱的关系,小姑娘看起来,确实也只有十四五岁的样子,甚至还要更小。
“许大哥,我信你!”
这话,小姑娘说得斩钉截铁。
若是之前,听到这话,许广陵的表现会是微笑加勉励,但心里会相当沉重,而现在,那种沉重却是没有了。
他之前并没有说假话。
小姑娘的身体确实会很快好起来,“回天针”提供了回天之力。
而好到比一般人更好,也是很正常的事。
章老有给他讲过,古往今来,很多健康长寿的人,其中不少都是孩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身体相当虚弱,以及得过大病、重病的,甚至好些根本就是从濒临夭折中挺过来的。
但挺过来之后,却是一番海阔天空的局面。
其中有两个原因。
一是身体在与疾病的长期艰难对抗中,其免疫系统得到了极强的锻炼,而一旦挺过来,战胜了,那就是铁打的兵。
第二个原因么,就是个人的自主性了。
正所谓醉过才知酒浓,从病魔中走出,其中的许多人都会比一般人更加懂得健康的可贵,明白一个好的无病无痛的身体是多么美好多么让人羡慕,然后会比较注重养生。
这两者叠加,便让他们“因患得福”,然后活得比一般人更健康、更长寿。
而对周青竹来说,除了这两个因素,许广陵确定,他的手段,配合上老师的手段,是足堪把小姑娘补得气血盈满的。
今天,许广陵没有再给周青竹施展回天针。
许广陵并不知道这种手段多长时间用一次为宜,也不知道一天用一次会不会有什么不良效验,但他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大补不宜骤。
很多东西,都要讲究快慢相济。
章老给他讲的很多东西,都渗透着这个道理。
至于许广陵的自身感受,就更不待言。作曲,不能把音符一直昂扬下去,做饭,不能把大火一直猛烧下去,太极拳、伏羲诀等等的习练,更是如此。
所以今天,许广陵还是例行的保守针灸法。
但其实,之前说保守针灸是没错的,也只能说是保守针灸,而从现在开始,因为真正有了回天的手段,保守,也就不再是保守了,而是配合回天的一种温和手段。
是“润物细无声”。
饭后,章老让周青竹祖孙带了一帖药回去,嘱其饭后两小时服用。
==
感谢“志向007”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纯血99”的月票捧场。
第272章 论药()
饭后,书房。
章老惯例讲课,许广陵惯例听课,陈致和惯例罚站。
嗯,用其老父的话来说,能站在这间书房里,已经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了。
昨天,章老有说过,今天他会讲“药”。
老人很珍惜时间,在不闲话的时候从来没有半句废话,当然也可以说这是认真与郑重。
“如果到野外去看看。”
“会发现,禽衔野谷穗而食,兽掘野谷根而食,如猴子松鼠等,则扒食野果。”
“采集可以食用的草木谷物之类,用以裹腹,延续生命,这是动物的本能,是天生就会做的事。禽兽如此,作为衣冠禽兽的人类,更不例外。”
“衣冠禽兽与禽兽的不同,是多了一层衣冠。”
“这层衣冠,代表着文明,代表着发现,代表着讲究,代表着更高的向往和追求。”
“也因此,在草木之属中,对人类而言,在食用方面,分出了两种,一为食,二为药。”
“食为日常,药为权宜。”
“食为寻常,药为特别。”
“食药同源,但又异用。”
“拙言,这是今天我给你讲的第一点,即‘食药同源’、‘食药异用’。”
许广陵点头。
前段时间,他才通过神农诀遍析身边诸食材,对这一点的理解,是有切身体会的。譬如说莲藕可以止咳润燥,猕猴桃可以降脂降压,这都是“药用”,但这两者本身,却是食材。
食材的药效,不会那么强。
但是同时,也不会有药材那般较大的副作用。
点头之后,许广陵没有藏着掖着,而是把他对于这个方面的理解,尽数禀告于老师。
章老听了之后,淡淡地颔首。
这也是老人一惯的表态。
“说起药,就不能不说《神农本草经》。”
“这是我们的文明自有文明以来,第一部关于药的论著,也是哪怕截止现在,理论水平也依然是最高的一部,几千年来,无人可以超越。”
“神农本草经中,把‘本草’分为三种,或者说三品。”
“上品为滋补。”
“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
“中品为调和。”
“无毒、微毒,斟酌使用。”
“下品为攻伐。”
“有毒,甚至剧毒,谨慎使用。”
“拙言,这也是今天我要给你讲的第二点,药草因其不同的性质及作用,被分为上中下三品。这三品的划分,可以横跨一切药物,也可以通用于古今中外,以及未来,直到永久。”
许广陵点头。
永久不好说,但至少可望见的一两千年内,这个划分法,是不可能被打破的。
“而在这三种划分下,神农本草经也提出了第一个药物使用原则。”
“即‘君臣佐使’。”
“君是主宰,是最重要的那一位,对应本草中的‘上品’。”
“臣是配合,是和君互相配合互为阴阳的那一位,对应本草中的‘中品’。”
“譬如牛奶。”
“有人因为营养的关系,想喝牛奶,但又不喜欢这个口味,于是商家就向牛奶中添加益生菌,使之发酵成为酸奶,拥有更好的口味。”
“这便是君与臣的配合。”
“君+臣,也是药物配伍的最常用手段。”
“佐、使,各自担负其自身的使命和功能,如晏子使楚、包公办案等,便是此类。此等之属,不必要求是‘通材’,而最好是‘偏材’,具有独特而显著的单方面作用。”
“药物的一切配伍,都在‘君臣佐使’这个大框架下进行。”
“不论是两种药,还是二十种药,又或是大型配方的二百种药,都要遵循这个最基本的原则。”
“这是我要讲的第三点。”
“而接下来我要讲的第四点,便是在君臣佐使的配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既普遍而又特别的现象。”
“一位大臣,他很能干,也很得君主的欣赏。”
“君主身边有一位谋士,也很能干,同样也很得君主的欣赏。”
“但是这位大臣与这位谋士,同槽相食,却是彼此极度看不顺眼,大臣斥谋士为倖进小人,谋士斥大臣心胸狭窄不能容人。”
“所以君主若让这两位他都器重的手下同谋一件事,结果会是相当糟糕。”
“这便是药物配伍中的一个现象,叫做‘相恶’,即明明两个都是好的药材,但不能放在一起使用,它们会彼此拆台、互相破坏。”
“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也像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有的相互欣赏,有的相互厌恶,有的高下相从,一主一副配合默契,得心应手,有的如夫妻,丈夫很强大,妻子很柔弱,但柔弱的妻子却能牵系住强大的丈夫,使其化为绕指柔。”
“这种种关系,神农本草经称之为‘七情’。”
“具体而言,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
说完这些,章老顿了顿,然后起身,从书桌的一侧拿起一个卷轴,挂于书房正壁,然后从左到右徐徐展开,却赫然是一幅巨型的中国地图,地图中重点呈示了山、水地貌。
嗯,也只有山水。
话说,这还是许广陵第一次认真地看中国地图。
而通过这张地图,这片大地上的山脉、水脉,一目了然。
“拙言,下面我给你简单讲一下药草与地理。”站在地图前,章老手指地图说道。
“北方,越往北去,得阳光的照耀越少,一年四季,其普遍的温度也越低,相对而言,草木的生长环境也越恶劣。”
“正所谓,‘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为了抵御恶劣的生长环境,需要草木有强大的生命力。”
“而这种生命力,表现于药草上,即意味着其多营养、多滋补的特点。”
“所以,南北综合而论,北方药草多滋补,而南方药草多调和。一样的原因,高山药草多滋补,低山药草多调和,陆地药草多滋补,水泽药草多调和。”
“这是总体情况。”
……
接下来,章老围绕着地图上的山脉与水脉,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一一说起。
一个小时后,这一节课结束。
而通过这一节课。
许广陵知道了食药同源、食药异用。
许广陵知道了药分三品。
许广陵了解了药物间的君臣佐使与七情关系。
许广陵的脑海中,多出了一幅华夏山水总览图,以及围绕着这幅图而生成的一千八百六十二种药草。
==
感谢“鱼头泡饼好吃”的推荐票支持。嗯,吃货照耀世界!
感谢“紫雨天衣”的月票捧场。8)
第273章 人参()
一节课,一千八百六十二种药草。
讲者毫无顾忌,听者全神沉醉。
面对这样的一种讲课与听课,身为“旁听”的陈致和张口结舌,一脸懵逼。
看师徒两人这种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样子,他们以前,经常这样来?
陈致和还真猜对了,章老一开始给许广陵讲课,内容量并不大,但自从发现许广陵领悟力超常之后,其讲授的速度也在不断加速,而当后来确证了许广陵的过目不忘之后,章老再讲课,许多时候,那一节课的内容量就很惊人了。
至少,是能够称得上惊世骇俗的。
就如此刻,不怎么“俗”的陈致和,一样出离震惊,然后满怀惘然。看人家这师徒!
厅闲话。
话的是药草在国内的人工种植情况,这一次,陈致和倒是找到了用武之地,侃侃而谈。陈副院长的风采,在这一刻终于有了些微的展示,不然,怕是要一直憋屈下去了。
其实也不是憋屈。
而是。
在他们这个四人的小团体中。
论医,章老一代大宗,论武,陈老一代大宗,论学习以及成长进度,这里有个外星人。
身为“普通人”的陈致和完全顶不住。
只感觉自己渺小如尘埃。
而且最要命的是,这种渺小还随着时日的推进,一直加剧下去。陈致和感觉自己越来越渺小,渺小得都快要找不到了。
真的,如果不是被老父勒令留下,陈副院长最多只待个三五天,必定会返回的。
这个小楼,不是他可以呆的地方。
闲话结束,回去的时候,许广陵手中拿上了一本《神农本草经》。
章老的最新批注本。
这一天的课程,算是对药的总论,或者说绪论、概论,反正就是那个么意思,而自第二天起,章老开始了对单个的药草的具体讲述。
而第一味药草,便是人参。
因为人参红薯山药粉条的原因,也因为以前受过佳公子的普及,许广陵对人参还是了解那么一些的。
尤其是对人参的性能了解上,就更不是“一些”可以定义的了。
不过章老又是何人?
老人虽然说自己擅长的是针而不是药,但就从昨天许广陵看到的神农本草经中的相关批注来看,老人所谓的不擅长,估计是不像是针那般,冠绝千年?
又或者仅仅只是,自己输给了自己?
反正今天。
老人从人参讲起,从长白山讲起。
先是讲长白山的地理环境,轮廓及海拔,以及气候及温湿度等,随后从山水气候来到草木,简而言之,老人就是先讲《长白山地理学》,后讲《长白山植物学》。
而待这两者之后,才来到了“人参”这一味特殊的植物。
然后,道具上场。
老人曾经亲手挖掘的一支六百六十年份的老山参。
这倒不是事。
问题是,讲述之后,老人就拿这支老山参作为样本,带着许广陵了解人参的药性。
别说陈致和了,就连许广陵都很吃惊,“老师,用不着这个吧?”
倒不是这人参很珍贵。
嗯,它确实很珍贵,但对于老人来说,应该是不值一提的,然而这明显是带有相当记念性质的一株人参。把它用在寻常的教学展示中?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浪费两字可以形容的了。
“迟早要用的,难道要让我老头子把它带到地下去?”
“你是我的关门弟子,不用在你的身上,又用在哪里?”
老人淡淡的两句话,结束了关于这一点的异议。
也让陈致和这个“非关门弟子”肚子里酸水直冒。
老师,同样都是弟子,这待遇的差别咋就可以大成这样涅?不过看着身边的小师弟,这个未来的“大宗师”,陈致和心中的不平衡,很快重新平衡。
于是,接下来。
就在后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