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知全能者-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记忆,对于现在的许广陵来说,就如发生在昨天,甚至于刚刚。

    彼时,许广陵只是一个极门外的美食爱好者,而且还是很不合格很外围很浮泛的那种,而现在么,首先,他是食材精擅,其次,他见识过虽然少但极高端的美食制作。

    嗯,九品白玉羹以及十菌清汤。

    这两个食谱,虽然直到现在许广陵也没有“复制”制作过,但只是见识,就极大地开拓了他的眼界,让他知道,在食物的烹制中,对于“味”的讲究和追求,可以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层次和境界。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句话用在对味的讲究上,也是可以的。

    九品白玉羹,十菌清汤,这两道菜,尤其是后者,给许广陵的感觉是,甚至都达到了雕刻中“微雕”的层次。

    而站在这样一个高度看其它的食物烹制,只能说。

    呵呵。

    一览众山小都不足以形容之。

    见识,这是许广陵的见识,而亲自的实践和尝试,截止目前,火候最深的,无疑就是每天下午在章老那里做的大烩菜了。

    这道菜,一个多月以前,章老的评价是,有御厨的水准了。

    陈老的评价是,小子,用这些材料,估计这世上没人能做出比你做的更美味的汤了。

    而事实是,在这道汤上,许广陵最大的进步,是这一个月。所以现在,许广陵在这道汤上的水平?两位老人再没有评价。

    也所以,现在呢,说许广陵是一个大厨,他是当不起的。

    但他在某个或某些极偏狭的方面,却又是很多大厨甚至是所有的大厨,都比不过的。

    站在这样的一个高度,看松鼠鱼这道菜,看他以前吃过的那些松鼠鱼,许广陵基本知道了关键是在何处,以及这些关键如果没做到位,会出现哪些情况。

    比如说,会腥,又或者走向腥的反面。

    又或者,所有的味都依赖于最后的汤汁,然而偏偏是汤汁做得并不好。

    于是整道菜,都很糟糕。

    而现在,对于这样的菜,许广陵已经不对街头巷尾的大众烹饪,抱任何的期望了。

    主料。

    配料。

    厨艺。

    在这三项上的讲究,只要过关,就必会是名闻遐迩的名店。而层次稍高,就注定只能是小部分人的专享了,不属于寻常的街头巷尾。

    一些回顾,一些思索,一些了然。

    然后,许广陵的意识回到了章老所给的菜单中,关于松鼠鱼的要点上面。

    不腌。

    料在油中。

    若以前,许广陵看这两点,肯定还是如同看天书,有看没有懂。但现在,这两点在他看来,却已经和白话没什么两样了。

    答案在心。

    许广陵的思索及意识渐渐沉寂,先是无有思索,后是无有感受。

    渐渐地,世界消失,自我消失,一灵独觉中,惟有五色花朵,湛然存在着,其中,两朵已然绽放,三朵犹在含苞,而三朵含苞中的一朵,正沐浴着来自红色花处,那如雨如雾如露般的渗浸。

    许广陵就这样于窗前,静静站了一夜。

    如一棵树。

    如一朵花。

    ==

    感谢“晚星河”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吾當逍遙”的月票捧场。

第282章 拥抱大地,向往蓝天() 
早上,在公园打拳,然后和陈致和“切磋”。

    回来的路上,启动天眼,藉由身周的光环,对远近的行人进行取样并分析,根据一些细微的差别,来进一步完善身体健康程度判定体系。

    回到居处,做饭,吃饭。

    睡觉。

    醒来后,看书,思考,回忆(对脑海里从儿时到现在所有的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和整理以及归纳、深化),网络象棋对弈。

    特别训练。

    回到章老小楼,给周青竹针灸。

    做饭。

    上课。

    返回。

    这就是许广陵的一天,现在的一天。

    简单看来,并不复杂,不但不复杂,甚至还很简单,几乎是固定程式的几点一线。

    但只要稍微认真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许广陵的一天,其实是在好多个角色之间切换:

    早上,公园里,他是“武者”。

    当然,说是“养生者”可以,说是“健身者”也可以。

    早上在公园里的这个时候,章老先生,陈老先生,陈致和,以及许广陵自己,四个人都是这个身份。而许广陵,从两位老人那里,已经由观摹学习的角色,过渡到了被观摹学习的角色。

    虽然暂时来说,每天他还会从陈老先生那里学习一套拳法。

    但这已经纯粹是属于“博览”性质的了,既不重要,更非根本,而只是旁枝末节。

    当然,从长远以及高大上的角度来考虑,这个旁枝末节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是走向“大”的必由之路。

    从公园回来的路上,启动了天眼的许广陵,又是什么身份呢?

    似乎不太好界定。

    但对于许广陵来说,身心的感受,却是与公园里截然不同的。

    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应该说,形形色色的人,许广陵都在见识着。

    他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对许广陵来说,一目了然。

    不需接触,不需靠近。天眼启动后,单以观察并细致观察人体身周的光环而言,许广陵现在的有效视距,大约是四百米左右,嗯,前后左右360度全方位的。

    经由这些天对轩辕望气诀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许广陵的识别和判断,也在进一步地深入。

    就如两个身体健康状况都是六十分的人。

    甲是心脏不太好,乙是肺脏不太好,这种更进一步的判定,刚开始的时候许广陵是无法区别的,而现在,却渐渐是截然分明。

    路人x。

    性别男,身高180~182,体重180~185,年龄35~40。

    身体健康指数:70。

    总体:健康偏下。

    具体:气血不足,心脏负荷较大;血液较为驳杂,脾脏负荷较大;饮食略不节,胃系统代谢较紊乱……

    这就是处于观察中的许广陵,脑海中时时闪过的信息。

    这样的一种洞彻和了解,并不会让许广陵产生什么优越感,但优越的感觉没有,超然的感觉却是有的。

    就如登上了一座山,低头下望,山的四面八方,那些弯弯曲曲的小径蹊径,那些草木茂盛及稀疏以至于只有山石峥嵘而无半点草木的地方,俱皆尽入眼中。

    许广陵在这座山上,看到了许多关于人体的,章老未能传达给他的东西。

    当然也有很多东西,之前,从章老那里获得后,许广陵是理解,是了解,而现在,则是洞彻,是豁然贯通。

    在这样的一种体验下。

    许广陵于医学一道,还远不是所谓的一代大宗,但确实的,他开始慢慢建立起属于一代大宗的眼界、高度以及体系。

    距离真正的货真价实的一代大宗,所差,也不过只是积累、只是时间而已。

    若用一棵树来比喻。

    许广陵现在是根已深扎,干已长成,尚欠缺的,只是枝繁叶茂。

    回到居处,天眼敛息。

    躺到床上后,取而代之的,是伏羲诀。

    那些关于武学、关于医学的所有意识和思考,俱皆远去,俱皆淡去,许广陵惟有一灵独觉,身心深深沉浸于那个只有五色花的世界。

    外界的一切,红尘也罢,青尘也罢,繁华也罢,熙闹也罢,俱皆与他无关。

    他拥抱着五色花,五色花也拥抱着他。

    或者说,彼时彼刻,他就是那五色花。

    舍此而外,再无其它。

    于是,世界静止,而那如雾如露如雨的渗浸,就与时间一起,与点点滴滴的瞬时以及似乎可以绵延到沧海桑田的永恒一起,悄然杳然地融入他的身心之中。

    醒来后,读书,思考,回忆,又或者对弈。

    此刻的许广陵,意识又为之翻转,或汲取着,或演绎着,形形色色的知识和信息。

    和前一刻相比,就如从静寂归藏的冬,来到了万紫千红的春夏。

    而当下午,来到那个特别的地方,进行那个特别的训练,许广陵又是天眼开启,全神贯注,上演着那令训练方所有人员都既震惊又骇异的表现。

    那个时间点,他的身份只有一个

    格斗家。

    训练方的训练总方案,是“无限制格斗”。

    而许广陵的情绪、心境以及意识,也全然贯注于“无限制”这三个字上面,这个时候,许广陵也只有一个宗旨。

    尽力。

    尽全力。

    以竭尽全力的方式,在训练方所提供的舞台上,挥洒身手上的所有能力和优势。

    这个时候。

    许广陵既不是强悍,也不是凶悍。

    而是淋漓尽致。

    然而,当训练完毕之后,从进入章老的小楼中起,许广陵便又彻底地转换了身份,他是医师,他是厨师,他是弟子。

    他是一个已然让周青竹祖孙都极其信赖的医师。

    他是一个截至现在为止只做过一道菜,但所有人都认为他绝对是一个天然大厨的厨师。这个所有人,包括章老先生和陈老先生,包括陈致和,也包括周青竹祖孙。

    他是一个……

    他是一个很认真,认真到接近于虔诚地,躬心学习着的弟子。

    ……

    一整天,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在好多个这样的身份之间切换。

    许广陵习以为常,也从来没觉得过异常。

    许广陵如鱼得水,在这近乎于固定的几点一线又或者说一亩三分地上,很自然而然地便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尽情地体验和感受着“海阔天空”。

    如是一条鱼。

    朝游北海暮南海,兴逐沧浪倦随波。

    如是一棵树。

    拥抱大地,向往蓝天。

    根在伸展,干在伸展,枝在伸展,叶在伸展。

    今天,为周青竹针灸之后,惯例地洗手作羹汤。

    许广陵今天要做的,不再是他们已经吃了很多天的大烩菜,而是松鼠鱼。

    ==

    感谢“湮主”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诗唯柒绝”的月票捧场。

第283章 温和而厚味() 
大鲤鱼一条。

    菜籽油。

    甘草,西洋参,菠萝,玉米粉,蛋清。

    盐。

    几样材料,都是早上在公园里的时候许广陵和章老说过的,此时全都备好。

    许广陵也能自己买,但现在真抽不出什么时间,另外,他从市场上买的,品质也绝对不如章老提供的好,所以也就不必在这一点上费什么心了。

    章老,陈老,两位老人俱皆饶有兴致地看着许广陵操作。

    而陈致和则和周老先生祖孙留于客厅内,周青竹现在身上扎着针呢,大约许广陵把饭做好的时候,再去下针正好。

    切成极薄透明片的甘草及西洋参片,于八十度的菜籽油中微炸着。

    许广陵手中的漏勺旋转着,由慢而快,到一定速度之后稳定下来,简直就像一台自动搅拌机。

    这如同是固定程序,并不消耗许广陵任何心神,而作着这个步骤的时候,许广陵向两位老人解释道:“食有两种,一种味淡而性滋补,一种性其次而味极浓酽,以酸麻辣咸等诸多重味刺激味蕾。”

    “今天,我就想稍微调和一下两者,作一道以甘和滋补为宗,但同时味道也有点浓酽的菜。”

    “弟子也是第一次尝试,所以具体如何,还要等做好后再说。”

    两位老人都是点头。

    章老先生且不说,便是陈老先生,对于药材及药性的了解,其实也绝对可以完虐诸多所谓的“药师”,所以在早上许广陵说着这几样材料的时候,便已经判断出了他有何打算。

    甘草,西洋参,皆是绵和而滋补。

    用西洋参而不用人参,尤其前几天才讲过人参,显然,除了药性的考虑之外,许广陵更多的考虑,还是西洋参的味道。

    西洋参,甜、苦、涩,其中,大约甜占30%,苦占40%,涩占30%。

    甘草,也叫蜜草,从这个称呼就知道它的味道大概是怎样的。

    搅拌了大约三分钟之后,许广陵停下动作,任由甘草及西洋参仍然在油中微炸着,他则腾出手来开始处理鱼。

    这个步骤没什么好说的。

    这还是差不多这半年以来许广陵第一次处理鱼,而且是把鱼用他以前从未做过的花刀式处理,但现在的许广陵,说真的,菜刀在他手上,就如同是手的延伸。

    唰唰唰唰唰。

    就一个快。

    然后稳,然后准。

    干脆,利落,如同行云流水。

    这整个的动作处理,陈老先生甚至看的两眼发光,然后情不自禁地与章老先生交换了一下眼神。

    花刀好后,许广陵把鱼身及鱼头放入静止的热油中,同时,加入细盐。

    而做完这个,许广陵再次抽出手来,菠萝取汁,然后和蛋清一起,将玉米粉调和成糊状。

    糊调好后,捞出鱼,上糊。

    刚才的油及西洋参和甘草片一起换掉,重新倒入干净的菜籽油,直接加温到180度,下鱼,煎炸大约两分钟后,出锅。

    没有后续的动作。

    就这样,这道菜就完成了。

    这是很不正规的“松鼠鱼”,但事实上,本也无所谓正规和不正规。

    被油炸后的薄玉米糊,呈现着一种透明的微黄色,和鱼身一起,略呈焦脆,好像用筷子轻轻一触,就能打破这焦脆的壳,也因此,看上去,让人分外有一种想要将之打破的冲动。

    简单来说,在菜式的色香味三个讲究中,单从“色”上来看,许广陵所做的这道菜,是合格的。

    或者也勉强可以称之为优秀。

    而这优秀,一来源于刀工,二来源于糊的处理,三么,就是油炸的把握了。

    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在美食的烹饪中,其实就是这样。对一个手艺高超的大厨来说,是没有“差不多”这个概念的。

    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哪怕是最简单的开水煮平菇,佐以盐,就水、蘑菇、盐这三样东西,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工序,却是有人可以煮得很鲜,很适口,而有人可以煮得除了咸味之外,其它什么味道都没有。

    而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能仅仅只是几秒钟的火候之差。

    针灸,需要老师手把手的教导。

    在许广陵看来,厨艺,也是如此。

    而如果靠自己摸索,那需要很高的天分,以及,太多太多的尝试。

    会做。

    做得不错。

    做得好。

    简直绝了。

    这几个层次之间,阶梯太大,而绝大多数厨师,可能仅止于第二个层次,“做得不错”。

    针灸,许广陵有章老手把手的教导。

    但是厨艺,没有。

    不过,无师,却胜有师。

    在这一点上,他其实是开了挂的人。不论是梦中的获得,还是神农诀在身,又或者哪怕仅仅只是他现在的身手,都让他在厨艺这一道上,轻而易举地就越过前两个层次,而直达第三第四个层次。

    之前的那道大烩菜,以许广陵的自我评价来说,是可以达到第四个层次的。

    而今天的这个松鼠鱼,许广陵勉强给自己打了第三个层次,其实更严格点,应该在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之间。

    毕竟是初次尝试。

    好几个步骤或者说细节,都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还有很多微调的必要及空间。

    米饭是早早就蒸好的,不知是章老或陈老又或是陈致和哪一个人的手笔,不过今晚的主题显然不是米饭,而是这道鱼。

    章老,陈老,陈致和。

    周老先生,周青竹。

    许广陵。

    六人就座。

    米饭尚热,泛着淡淡的香气。

    是长粒香米。

    以章老或者陈老的渠道,显然可以获得市面上等闲买不到的优质大米。

    不过,这米的香味,明显是抵不过鱼的香味的。

    战五渣一个。

    鱼,甘草,西洋参,盐,油,菠萝,玉米,蛋清,林林总总就是这几样东西,但在许广陵的搭配之下,此刻,那很勾人的香味,说明,这个搭配,至少是成功的。

    事实也是如此。

    章老搭筷,陈老搭筷,陈致和搭筷,周老先生搭筷,周青竹搭筷。

    “不错。温和而又厚味,拙言,这两个讲究,你是做到了。”章老先生说道。

    “小子,以后就改吃这个吧,天天吃粉条,老头子我早吃厌了。嗯,这个鱼烧得不错。”陈老先生说道。

    而一筷子入口,顷刻之间,浮现在陈致和脸上的,却是相当的沉醉之意。

    “小师弟,这是我到现在吃过的最好吃的鱼!”片刻之后,他是这般地说道,并很快地夹了第二筷。

    “哇,许大哥,这个鱼比你做的烩菜还好吃!”周青竹小姑娘的表现就很夸张了,比陈致和要夸张得多,眉开眼笑地,“许大哥,你是特级厨师吗?以前参加过厨艺大赛没有?”

    “丫头,不要胡说八道。”周老先生呵斥着,然后却也道:“许先生,你的厨艺和医术,是一样地高明。”

    许广陵的医术,现在,在周老先生的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只能说是,高,很高,很很高。

    高到天上的那种。

    也因此,说他的厨艺和医术是一样高明,这是绝对的相当的赞誉了。

    许广陵自己也搭筷。

    一块鱼肉入口,牙齿咬下去,穿过热油,穿过微焦的玉米糊壳,穿过嫩滑的鱼肉,然后上下牙齿合并在一起。

    几秒钟后。

    鱼的味,玉米焦脆的味,甘草西洋参菠萝的味,还有盐的味。

    混合在一起。

    于味蕾间。

    像是水中的涟漪般,一圈圈地扩散开来。

    ==

    感谢“牛哥哥大”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我真的姓陈”的月票捧场。

第284章 一天,一天,又一天() 
就如许广陵对两位老人所说,食有两种。.更新最快

    除了都有饱腹的作用之外,在主要的讲究上,一为养身(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