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知全能者-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大地内部形成的裂口。

    天眼的视野顺着裂口,继续向内向下,然后,许广陵就看到了让他颇为惊奇以至惊心的一幕。

    裂口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渐渐地大到不再是裂口,而是空间。

    那是一个大大的地下空间,足有好几个学校的大操场那么大。

    在这片空间中,许广陵看到了水,也看到了火。

    ==

    感谢“风神无影”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水云月天”的月票捧场。

第427章 地下药园() 
一个不大的湖泊位于这片空间的一角,湖中还冒着丝丝热气。

    紧靠着湖泊,甚至可以说就在湖泊的边角,一片暗红色的“地火”,在静静燃烧着,也就是它点亮了这片空间。

    除了这湖泊与地火,许广陵看到的就是大量的草木。

    首先是一棵大树。

    看上去似乎是杉树,但也有点像松树,总之松杉属是没错了,许广陵半调子都谈不上的植物学知识也只能定位到这一步。两棵大树都是需要好几个人抱的那种,而且底下都出现了空心。

    从地下生长,向上生长到二十多米的高度,就无法再上了,上面是厚厚的泥土以及岩石,于是这两棵大树便崎曲着向侧边生长。

    侧边生长,在顶上又扎根,然后居然又倒垂着向下生长。

    所以许广陵现在看到的景象非常新奇。

    一棵大树,顶上,是无数棵大大小小的倒垂生长的侧系树。

    许广陵的视野从这个小树系离开后,看到了更惊人的景象,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人参。

    大片大片的人参!

    许广陵之前第一站往长白山而来,除了章老给他讲的第一味药草就是人参以外,还因为长白山本身也是一个综合性的野生草药生长地。

    不过来到这里之后,从开始到现在,许广陵一共也才只通过天眼发现了三株人参而已。

    而且也只有一株超过百龄的,其它两株,一株大概三五十年,另一株则更只是幼苗,不到十年。

    他却做梦都没想到,在这地下,在这不见天日的地下空间中,粗粗看去,至少也有千把株的人参长成了一个大参园。

    天眼向地下延伸,嗯,许广陵的天眼能力一直是在缓慢地进展中的,现在向地下,已经能渗透三米多左右了。所以这一刻,在这个大参园的底下,许广陵看到了让他极其惊心的一幕。

    很多很多的大人参,最大的一个,直径居然有二十多厘米!

    所以看上去,那根本不像是什么地下茎,而完全就是一棵小树桩!

    哪怕是地瓜,长成这样都很惊人了,更何况,这是人参!

    许广陵完全呆住了。

    这么大的人参,到底在这地下长了多少年?

    五百年?

    一千年?

    许广陵估计一千年都不止。

    其实人参在后世被称为是本草第一,除了它的滋补功效确实不凡之外,和它的寿命应该也有那么一点关系。——只是环境适合,不会造成腐烂什么的,人参是可以一直生长的!

    没有人知道它的极限是多少年。

    反正千百年的,不算事。

    在参园边上,许广陵看到了好些其它种类的药草。

    范围最大的,是天麻。

    它也和人参一样,占据了地面及地下很大的一块地盘。

    把这一大片草药全局地打量了一下,许广陵确定这是一个药园。

    如果是一粒人参种子机缘巧合地从外面的出口掉进来,千百年过去,是有可能繁殖出一大片参林的,但人参和天麻并其它的药草在一起生长,让许广陵打消了这个判断。

    所以,结论就是,这是人工种植的!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许广陵的天眼再次扫视。

    许广陵倒不是觉得这地下现在还有人住,从人参、天麻及其它药草的生长情况,一眼就能看出它们“野生”得已经很久很久了,那是很多很多年都无人打理的迹象。

    下一刻,许广陵在这片空间的另一个角落,也是离上面洞口最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木头搭建的小屋。

    具体地说,只是小屋的大体形状。

    好几根木头,已经完全腐朽,上面长出了密密麻麻的蘑菇。——蘑菇的残骸。

    那已经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蘑菇了,已经朽化变成了木质,而正是它们,勉强保持着木头的大致形体。另外的几根木头,则“生长”了出来,在附近繁衍出一大片的灌木丛。

    视野渗透进这个带着厚厚岁月斑驳的小木屋,许广陵一眼就看到了散落的白骨,以及,一些木片。

    木片早已很斑驳,应该是不能捡拾起的,估计风一吹就能化成粉,但其上刻出来的字迹,有一些却还是能辨认。

    繁体字。

    许广陵会好几门外语,对繁体字却不是很熟。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很是羞愧。

    不过也只是没具体学过而已,单纯讲辨认的话,至少一半以上的繁体字,他是能够认出来的。

    这时,就着斑驳的字迹,以及不是很熟悉的繁体字,许广陵一一辨认着木片上的记述。

    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这毕竟不是什么精确精妙的一字不容疏漏的东西,而是关于草药园及这小木屋主人的生平描写,而且,是专门写给后来者看的!

    “仆宋时人也。”

    这是开头。

    宋朝时候,这里似乎是归属于女真族的地盘吧?

    许广陵继续看下去。

    木片字迹有斑驳,甚至直接斑驳到缺失,但木片整体没有缺失,而且也是次序井然,所以一路看着,许广陵也就大致了解了记述者的身平。

    这是一个宋朝的书生,考中过秀才,后来屡考不中,也就不考了,加上家中薄有资才,所以也就快快乐乐地过起了安逸的小日子,后来娶了妻子之后,更是感情和美。

    可是没多久,妻子因为难产,死去了。

    美满一夕之间变成惨痛。

    这人是兄弟三个,上有大哥下有小弟,不虑父母无人服侍,所以此人心伤之下,直接就离家做和尚去了。

    然后和其他的和尚一起云游。

    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了一手医术。

    可能接触的和尚中有人会医,也可能因为妻子的关系他主动地学习这个,关于这一点木片上并无详细记载。然后是这个游方的和尚兼半个郎中,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这片大地上晃荡。

    后来甚至晃荡着出了关,去了草原。

    又辗转着到了东北。

    话语不通,又几次跨界,但这都不是问题。在那个时代,会一手医术,就是最好的通行证。

    木片主人描述自己的医术是“粗浅之技”,但却被当成了“上师”对待,后来来到这辽东地界,意外巧合之下治好了一个重病者,更是受到了绝大的推重。

    于是他一时间也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因为山上很多药材,特别是,“千年人参,俯拾皆是,此中土所不敢想也。”

    许广陵不确定他的这描述有没有用到夸张的手法,以及,夸张程度究竟达到多大。

    就算那个时候,长白山的人参没人挖,也没道理多到这种程度吧?

    ==

    感谢“楚汉问鼎”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南炽挚”的月票捧场。

第428章 一千年前的事() 
人参在中国,原产于上党及辽东。

    辽东,在这里,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长白山及长白山脉为中心的地带,而上党,则是指山西以太行山脉为中心的地带。

    不过太行山脉的人参早早就被挖绝了。

    明清之时,长白山脉的人参开始进入中原。

    所以在木片主人所在的时代,宋朝,人参在这里可能确实就是极其寻常的一味野草,它甚至连草药都未必是。

    更极端点,说不定有土人无意间挖到了一株千百年的大人参,把它当成地瓜什么的对待,拿回去洗了切了煮了,连汤带水全部吃了,结果第二天,“暴毙”。

    然后当地的医史上可能就留下这样的一段记载,“圣山中有无名草,其地下之茎,类葛根而细长,剧毒,人食之而猝死也。盖因其类人形,此鬼巫之木乎?”

    总之,那个时候,和氏之璧无人识,后世因稀少而极为珍贵的野山参,在这里,可能确实就是“俯拾皆是”。

    又看了一下参园处的那大片大片的人参,许广陵心中莫名地生起荒诞之感。就如同黄金相当贵重,在某地却直接一整座山脉都是黄金一样,不是以克计,不是以斤以磅计,不是以车以吨计,而是以“一片地域”这样的计量方式来计。

    很能让人产生失衡感。

    许广陵继续看着木片的记载。

    木片主人看到这座满是人参的宝山,也是欣喜若狂。

    接下来,就靠这人参,他治好了相当多的疾病,渐渐地真的被当成神医来看待,不论在官府还是民间,都极其有名。

    官府数次邀请他去当府医,而且是坐头把交椅的那种,都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在记述中,木片主人相当地坦白:“仆虽心痒,不敢贪图,挟人参而为神,伎止此耳!若果以此自重,恐大祸之期不远矣。”

    接下来的记载,便是有关这片地下空间的。

    在一次上山采挖人参的时候,木片主人不小心失足摔倒,连摔了好几个根头,并还在继续没头没脑地往下摔。

    正在木片主人心中大叫着我命休也的时候,他被一块巨大的山岩拦住了。惊魂稍定之后,木片主人却发现山岩边上有一个巨大的裂口,倾斜着,向下方延伸,一眼看不到底。

    “如通向幽冥也。”

    木片主人心中是又奇又怕,这时他是怕占了上风,甚至站在这个山岩边上都感觉有阵阵阴风吹来,当下慌不迭地寻路而逃。

    但慢慢地,那奇却又冒上来了。

    一次又一次地路过这片地儿,木片主人终于是忍不住了。

    这地下到底是什么呢?

    好奇心能害死猫。

    猫有好奇心,人一样有,甚至比猫都还强烈。

    带足了干粮和水,带上了防身的刀具、木棍和绳子等,做好了物质和心理上的双重准备,木片主人终于进入这个裂口,一步一步试探着向下而行。

    路并不好走。

    也根本没有“路”,而就是大豁口加小豁口,以至经常都要手足并用。

    但经过大半天的折腾,木片主人还是到底了。

    然后他就看到了仙境,或者说天神居住的地方。

    大抵也就是许广陵之前看到的湖泊与地火,许广陵看来只是略有稀奇,但在木片主人的眼中,湖泊翻腾着雾气,水的边上却又升腾着不熄的圣火,“此神之居乎!”

    神之居,却并没有神在这里居住。

    又上去进来几趟后,木片主人自己做了这里的居住者。

    第一步,他在这里搭建了小木屋。

    第二步,他尝试着把人参种在这里。

    虽然外面山中很多人参,但到底还是需要寻找和采挖,所以他想在这里,在这样一个既神秘而又极其隐秘的地方,建一个参园。

    他把外面的人参挖到这里来,移植着种下。

    成了!

    人参顺利移活,甚至长得更好!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移植工程就此展开。

    不止是人参,其它的一些经常会用到的草药,木片主人也都有移栽。但那些有的活了,有的没有活。

    “参五百株,皆千年实也。”

    木片主人移植了整整五百棵人参,而且,都是千年以上的。简单来说,千年以下的人参,他是看不上眼的。

    看到这里,许广陵对于木片主人前面的,人参在这里俯拾皆是的记载,再没有丝毫疑问。

    得了松鼠病,都已经移植五百颗人参了,木片主人却还是没有停下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依然还是往这里移植着人参,但不再那么频繁了,而是隔三差五才移植一株,并且,把对人参的标准和要求又提升了一大截。

    非极品大参,则不入眼。

    换言之,现在就连寻常的千年人参,都已经out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遥想当年这位非专业“采参人”的壮举,许广陵想着,要是把这经历说给两位老人听,尤其是老师,估计羡慕得连口水都要流出来吧。

    而陈老先生,以许广陵对他的了解,若听到这样的事,这位老人家多半是要骂娘了。

    这不是暴殄天物,但却绝对可以用暴殄天物来形容。

    这么吊,你咋不上天呢?

    顺着记载再往下面看,许广陵微微一愣。

    木片主人越来越变态,到后来,别说什么千年之类的,哪怕年份足够,个子够大,但长相不好的人参,也依然被他列入拒绝之列!“非极肖人形,则弃之也。”

    时隔千年,哪怕是在斑驳的记载中,许广陵依然可以想见木片主人当年是何等的一种卧槽,不,意气风发。

    又一次,木片主人正又在这里栽下了一株超极品的人形大参后,忽然间,地动山摇。

    大祸事,来了!

    地动山摇之后,这片空间没事,但是出口处,却完全被断裂的山石封死了。

    巨大的山石直接封住山口处所在,原本的大裂口,现在直接被合拢。

    木片主人呆住了。

    完全的难以置信。

    他尝试着挖,但才尝试半天,就绝望了,因为山石根本就挖不动,他转向地上挖,但没挖多久,又挖到了山石!

    接下来的时间,木片主人就处于四处不停的挖掘及放声大喊中,明知不可能,他还是希翼上面有什么人经过,听到他的呼喊,然后把他救出去。

    嗓子一天天嘶哑,直到某天,完全失声。

    木片主人也终于断绝了所有的希望。

    最后,他把这个不测之祸,归结于两点,一,凡人占据神居,得罪了天神,二,他采挖了大量的山精(人参),得罪了山神。

    “触怒一神,犹罪大难恕,况仆触怒二神乎?”

    这是木片最后的记载。

    ==

    感谢“冷月骷”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审判者01”的月票捧场。

第429章 百草之王() 
看完记载,许广陵不由一阵无语。

    木片主人到最后居然是被地震封门了,这堪堪应了那句话,闭门屋中坐,祸从地上来。

    转念间,许广陵想到了关于长白山的情况。

    长白山是一座火山,嗯,现在是处于休眠状态。当初岩浆从地下向上一路喷发,造成山形隆起的过程中,也肯定会产生大大小小的空隙,像他现在看到的这地下空间,多半不止一个,甚至十个都不止。

    换言之,长白山的地下,甚至都有可能是一个“蜂窝”。

    那些蜂窝眼,大的,或会如这个空间一样,或会更大,大得多;小的,可能就是不计其数了,最小的空隙只有一个茶杯那么大也说不定。

    长白山虽然现在处于休眠状态,但它地下的岩浆,仍然在活跃着。

    他现在看到的这地火及温水湖泊,都可以是证明。外面,那么多的温泉源,也是证明。

    许广陵又想起了天池底,他的那个老地方,那底下也是热源所在的。想着木片主人当年因为一场地震而被封在地下,许广陵心中忽生荒谬,会不会某天,他在天池底睡大觉,然后忽然一下,火山爆发了……

    唔,应该不会吧?

    这么一想,许广陵心头居然都有点毛毛的。

    想着自己一直睡在火山口,睡在大火盆的中央,以前没多大感觉,现在想着,还真是蛮酸爽的。

    由眼前的空间想到长白山,想到长白山的地形地貌,许广陵又觉得,他似乎是有必要补充学习一下地质学的知识了,如果他是一个地质学家,此时此刻,必能有更多的发现和推论。

    再然后,许广陵的思绪,还是放在了人参上面。

    这终究是这次意外发现的重点,哪怕是许广陵,也无法做到视而不见。最多,也就是不那么激动而已。

    这虽然一样是身外之物,而且对他没什么用,但对他的两位老师,却是有用的,而且是有大用。如果应用得当,这能极大地帮助两位老人缩短第一阶段提升所需要的时间。

    这还得从人参的药性作用说起。

    在中国民间,人参,尤其是老山参,在很多地方都是被传得很神的,甚至多年人参会成精,成为“参娃娃”,会走会跑,都被传得活灵活现的。

    由民间传说回归医道正理,人参,究竟有没有那么神呢?

    应该说,一半一半。

    参娃娃什么的,肯定是子虚乌有。

    但人参特别是老参的功效,却确实是非凡。

    若非如此,太行山脉的人参,也不会早早地就被挖掘殆尽了。

    在那个医术还比较落后医生也不是很多的年代里,人参的功效一旦被发现,达官贵人,以至富裕之家,谁家中不备上那么一两株参,都有点说不过去!

    那么,人参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关于人参功效的最早的记述,是《神农本草经》,当然了,在此之前中国也没有留传下来的药典,这是第一部,而本草经是这样说人参的:

    “人参味甘,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本草经的记载,不管用语怎样,其本质,是比较靠谱的,这和本草纲目不一样。

    章老当初给许广陵讲到本草经的时候,他的说法是,这记载可能是源自大宗师。

    有着神农诀在身,这话许广陵当然是一听就懂。简单来说,这本书有极大的可能,不是什么长久的行医用药过程中的经验积累,而直接就是一蹴而就,由一位大宗师在短短时间内写成,甚至都不排除一夕而成的可能。

    其依靠的,不是经验,而是体验,不是间接的总结,而是直接的洞察。

    许广陵倾向于信服这个结论,但目前为止,本草经中涉及的药草,他还没有品尝完,所以也不会下绝对的定论。

    然而关于人参的记述,却毫无疑问是准确的。

    “人参味甘”,这个不用说,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