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接下来,场景转换回一如当初的时候。
三人于沙发上,客厅对坐,两位老人一边,许广陵一边。
章老先生起身,冲泡好了茶,许广陵则为两位老人和自己都斟好,然后,客厅中,阳光斜照,茶香袅袅,两位老人倾听,许广陵开始讲述。
氛围安和而又美好。
这是两老一少,三人都开始沉浸进去的时光。
==
感谢“课程拿下小中”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还是觉得”的月票捧场。
第482章 三个人的时光()
许广陵的故事从长白山开始。
“老师您当初给我讲药,第一味药便是人参,便是长白山,所以我离开后,第一站,也便选择了长白山,打算把长白山的药草,作为我的第一批研究。”
这些事,并不用追忆。
过往的一切一切,对现在的许广陵来说,如同就发生在眼下刚才。
许广陵不是一个会煽情的人,所以他的讲述轻描淡写,说是白开水也不为过,甚至,因为今天所站的高度,再看起过往的那些事,想不平淡都难。
但他还没讲多久,两位老人就不淡定了。
那是许广陵讲到他破开了天池的冰,进入到天池底下去。
“到底了?”
“一直待在里面,待一夜的?”
两位老人分别问道,莫名惊诧。
岂不知对他们这种惊诧的反应,许广陵更是惊诧,当初他之所以想到下水,还是因为两位老人的原因。是在这里了解到了打通手足窍后可以在水下待好久,他才作出那种尝试的。
“天池一两百米深呢,你能一直往底下去,没事的?”陈老先生问道。
“弟子好像没感受到多大压力,轻轻松松地,就下到底了。”许广陵道。
没感受到多大压力。
轻轻松松地。
就。
这话若是换一个人说,很难不让人觉得有装或者故意炫耀的嫌疑,但两位老人对许广陵知之甚深,知道他真的是没把这当回事,不免有点面面相觑。
章老打通了一窍。
陈老打通了三窍。
而许广陵当时是手足四窍全通。
所以,通了四窍就那么厉害的,其表现出来的能力远超过三窍?
“看来,打通足窍,意义重大。手足窍全通,很可能是在全身上下形成一个大循环,远不是只打通手心窍能比。”三人详细比对了一番之后,章老先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陈老先生和许广陵都点头认可。
这个结论对许广陵来说算不上新鲜,但他确实也没怎么想过其中的关节。此时,让章老一梳理,他开始从另外的一些角度,来思虑这个问题。
所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呢。
许广陵有的是两宝,三人只是这一讨论,许广陵便又多了点收获,虽然说与“根本”什么的无关,但在整个体系构建方面,还是有所受益的。
当然,两位老人的所得,是要更多的。——相对于他们自身来说。
许广陵把天池当成了大澡池,在其中任意扑腾,更在其中磨炼起了武技。
而支持他随意这么玩的,除了手足四窍的全通之外,天眼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说起这段的时候,两位老人全都表现出了羡慕。
“人对黑暗是有一种本能畏惧的,就算艺高人胆大,不畏惧,也会在心理上有所拘束,然后在行为上,放不开手脚。所以‘视’的能力非常重要。”
“拙言,你身上第一个出现的神通便是天眼,我怀疑这不是你独有的例子,而是必然。”
“所有我辈中人,但凡能证得神通,第一个,可能都是天眼。”
章老先生道。
他这一说,显然是把日行千里、过目不忘之类的能力,都给扫到大门外了。可能在老人心中,这类能力,最多也就是在平凡基础上的超凡,还够不上“不可思议”?
不过对于天眼的这个推断,还无法证实,因为截至当下,只有许广陵这一个例子。
就算前人有很多身怀神通者,也不可能将之嚷嚷出来。就如当下,如不是在两位老人面前,许广陵又会对谁说,他拥有这样的神通?
不可能的。
而哪怕身登大宗师之境,许广陵也同样无法判断这个结论是否正确,而只是将之记下,有待将来验证。
这又是一个收获!
姜是老的辣,这句话,在这里可谓是体现得非常明显了。
两位老人在根本层次上确实已经被他甩得很远了,但两人也终究不愧是各自领域的一代大宗,稍微抓住一点东西,就能引申、推导出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结论。
“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啊!”许广陵心中轻微感叹着。
他这边才感叹完毕,两位老人那边就又震惊了,因为许广陵随后说到了通过天眼发现了又一种雾气,而他将之命名为大地山川之气。
在两位老人面前,许广陵自然不会兜着藏着,而是把他对大地山川之气的所有认识,都说了出来。
和大地有关,更和山川有关。
其功效是补益身体。
单纯从补益的角度来说,其功效远非草木之气可比,草木之气只是间接的作用。
“龙脉!”
“洞天福地!”
听许广陵这一说,两位老人同时眼冒精光。
而关于这个方面,两位老人可说的地方就太多了。
首先是讲古,据说在他们小的时候,民间乡下,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刘伯温的故事,刘伯温的什么?刘伯温斩龙脉!
章老先生直接把他小时候听到的故事给讲了出来,随后陈老先生也讲了。
两人讲的居然还有很大的不同!
不过相同的一点,或者说故事的根本点却是一样的,就是斩龙脉!然后故事中,还夹杂了不少的盘风定水的情节。
接着,陈老先生却是讲了独属于他的而老友并未有过的经历,那就是作为一代武宗,这位大大年轻时可是行脚过天下的,然后因为特殊的身份,他曾经寻访过洞天福地!
这其中,一个地方被他关键提及。
终南山。
在终南山,他和好几个人先后有过交集,其中一个,居然也是因为寻访洞天福地而去,然后,就住在那里,不走了。
“那么,陈老,关于洞天福地,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老夫我又没有天眼,没法像你小子一样看个真真切切,不过好多记载中的洞天福地所在地的地方志,我都研究过了。”
“都说人杰地灵,其实这话说反了,应该是地灵人杰!”
“好些洞天福地的区域所在附近,古往今来,出的名人,明显要比其它地方高,高一大截!”
“不过也有的,没表现出什么异常。”
陈老先生的情绪有点激动,大概因为许广陵提到的大地山川之气,戳到了他的什么兴奋点,此时说来,又是激动,又是遗憾,一副恨不得重访一遍那些洞天福地的样子。
同时,许广陵的描述,也证实了他过去心中有过猜测但无法确定的模糊判断,那就是“地灵人杰”。
“长白山不在洞天福地的名录中,是可以想象的,那里毕竟远离中土,不是我们熟悉的文明文化圈。别说古代了,就是现代,它也一样远离公众的视线。”
“但是拙言你这一说,就很有意思了。”
“长白山是满蒙的圣山,这不止是民间的纯粹的山水崇拜上的意义,清庭对这座山的态度,也很耐人寻味。”
章老先生道。
这个许广陵却是知道的。
所谓的耐人寻味,一是清庭主宰江山后,长期把长白山封禁,禁止任何人涉足,二是在对外封禁的同时,又屡次,记住,是屡次!屡次派人对这座山进行探索。
探索的同时,是拜祭。
而这种拜祭,贯穿了整个清朝的始终。
怕许广陵不知道其中关节,章老先生和陈老先生这两个人型图书馆,直接给他搬出了各种记载。
而后,章老先生总结道:“拜祭不稀奇,封禁也可以解释,但是既拜祭又封禁又探索,而且不是一次两次,是持之以恒的‘国策’性的行为,这就很古怪了。”
==
感谢“PY刘长生”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幻天羽”的月票捧场。
第483章 如同神迹()
“排除政治作秀的因素,结合拙言你的发现,我们有理由怀疑,那个家族,当初可能与和长白山有关的人事,结下过什么不为人知的缘分。”
三人各自陈述所知,最后,章老先生这般综述道。
这也只能是猜测了,而且,事已往矣,没有验证的机会了。除非,他们中的谁,将来得到了那个家族的秘密记载什么的,但这种可能性,无限接近于无。
所以,这个段落,在三人这里终结为一段逸事。
而紧接着,许广陵的经历在继续。磨炼武技、辨识药草之类的情节,许广陵只是简略带过,这没什么好说的,两位老人必然都有过同样的经历,而后,许广陵的重心,来到了那个小菜园。
当许广陵讲述到他重施故伎,并且正儿八经地,通过草木之气和大地山川之气的双重灌注,种出了非常不一般的菜时,两位老人同时瞪大了眼睛。
百闻不如一见。
再怎么讲,也不如事实最为直白。
许广陵道:“老师,你这里有蔬菜的种子没有?”
“你要哪一种的?”
“都行。”
章老先生拨了个电话,于是,仅仅几分钟之后,好几十包的蔬菜种子,被一个警卫员模样的人送了过来,然后来人敬了个礼,便退走了。
“嘿嘿,老师,陈老,你们跟我来。”许广陵嘿嘿一笑,然后三人莫名其妙如做贼一般地,走向了后院。
章老的居处是独栋性质的,前面是小楼,后面则是独立的院子。
院里不是水泥地,而是铺了青石板,基本铺满了,但靠院落边上还是有一些小草顽强地从青石缝中钻了出来,甚至还生长得颇为精神,许广陵当初在时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章老先生显然并没有清理的意图。
“要铁锹铲子什么的么?”陈老先生问道。
这里还真没有那些玩意,但其实也真用不着。此刻站在这里的是什么人?章老先生和许广陵就不说了,陈老先生可是实实在在的一代武宗啊,手里随便拿点什么,都能当锹用,当铲用。
“不需要。”许广陵道,然后又对两人道:“老师,陈老,你们不要吃惊。”
不要吃惊?
什么意思。
两位老人才刚不解呢,蓦然地,便同时瞪大了眼睛,是真的瞪大,能把眼睛都给瞪出来的那种。
不是两人见识浅,也不是两人不淡定,而是此刻,他们看到了什么?
见鬼了!
就在三人前方,四块青石板如被什么东西翘动,轻如无物地脱离了地面,被翻叠了起来,而后,露出板实泥土的地面,也就在两位老人的眼前,极其快速地抖动起来。
很快,那板实的地面不见了,变成了简直像是被筛子筛过一般的极细致而又极松软的泥土。
换个颜色的话,这根本就是已经蓬发好的蛋糕粉!
四粒种子,被许广陵手指轻弹着,分落入那松软的泥土之中。
随后,院子的另一角,盛水的大水缸那里,水从里面飘出,像是一点重量都没有的大棉花糖一般地,飘到那松软泥土的上方,然后,像是雾一般的水气,绵绵密密地向下倾洒。
如果这一切都还算正常的话,是的,正常。
那接下来所发生的场景,让两位老人是真的瞠目结舌,难以自已。
就在两人的注视下,刚才所洒下的四棵种子,以两人眼睛可以明显看到的速度,破土萌芽,然后飞快地,一点点地往上长。
一片小芽,两片小芽,三片小芽,四片小芽
一棵小苗,一棵中苗,一棵大苗,一棵明显的植株
但是变化,却根本不是到这里就截止了,这才只是刚刚开始而已。紧接着,植株生长、茁壮,然后开花,然后花粉彼此交错,然后花萎,花谢,然后小果子冒出来。
眼前所见,让两位老人恍如身在梦中。
变化却还在继续。
直到
“老师,陈老,你们随便摘点尝尝。”许广陵伸手,对两位老人说道。
而这一刻,呈现在两位老人眼前的,是果实累累的四棵植株,西红柿,小番茄(圣女果),黄瓜,香瓜。
西红柿饱满,小番茄鲜艳,黄瓜长满了刺,香瓜碧绿如翡翠。
章老先生缓缓前迈了几步,凝重地弯下腰来,然后几乎是颤抖着,伸手拽下了一串小番茄。
连藤拽下来的。
瞬间,一种难以形容的清新味道,弥漫开来。
带着陶醉,章老先生把那串小番茄送到面前鼻端,深深嗅着。
嗅着那藤的气息和味道。
身为擅药的医师,章老先生不说大半辈子,至少也小半辈子和各种草木打过交道,不说所有草木,至少也是很多很多的草木。
这些草木中,有滋补的,有清凉的,有无味的,有缓味的,也有各种很冲很冲的味道的,有芳香的,也有刺鼻的而不说药草,就说水果蔬菜,以至只说水果,天南海北,国内国外,有什么水果是他没有品尝过的?
没有。
几乎没有!
但此时此刻,还没有品尝那小番茄,只是那藤所渗漏出来的气息,就让他身不由己地陶醉,身不由己地一嗅再嗅。
甚至,就这一刻,老人心底情不自禁地便冒出了一个想法,若是用这藤编个藤椅,编个藤床,编个坐垫、枕头之类的,躺坐其中,被这种气息包围着,该是何等惬意美妙之事!
嗅着,嗅着,一种清新,一种清凉,仿佛要把整个身心都包裹起来。
而那种美妙
那种美妙!
陈老先生摘的是香瓜。
一个直径足足接近二十公斤简直像是西瓜般的“小香瓜”被他摘在手中,然后两手一掰,香瓜裂成两瓣。
青玉的翡翠中间,是白玉的瓤,白玉的瓤里,是一粒粒金黄的如黄金般的籽,而难以形容的清香,就从这青玉里,从这白玉里,从这金玉里,如嫦娥舒广袖一般地,飘扬飘洒开来。
同样是没有第一时间去品尝。
陈老先生如章老先生一般地愣在当地,只知本能地用鼻子去嗅,深呼深吸着,一嗅再嗅。
而浑然忘了,他们是有嘴的。
==
感谢“小小晓笑树”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萌神豆豆”的月票捧场。 2k阅读网
第484章 生命果()
春江水暖鸭先知,花香自有粉蝶来。
也不知从哪来的,就片刻的时间,一阵阵嗡嗡嗡的声音,有蝴蝶飞过来了,有蜜蜂飞过来了,就连一些像是马蜂的大头蜂,也飞过来了。
对这个现象,许广陵倒是可以理解的。
当初在长白山,以那种清冷的环境,都有蜜蜂寻香而至,这六月的内陆,而且还是靠近小山靠近大公园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而且……
同样是“不寻常的菜”,此时非彼时。
在长白山开辟那个小菜园,算是许广陵的初实验,但那个时候,他还只是“准大宗师”。
那个时候,他对两种雾气的浓厚程度指数还没有建立;那个时候,他还没接触过**同心诀;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每一种植株会吸收什么光线;那个时候,他还无法观测植株的能量汲取方式……
此刻的大宗师,和彼时的准大宗师,看起来只是去掉了一个“准”,看起来只是朝前迈进了一步,但那一步,却是极其关键的本质性的一步。
用古人的那句诗来形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毫不为过。
或许也可以这么说,哪怕一千一万个“准大宗师”,也无法比拟一个没有准的大宗师。这不是夸张,而是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彼时,许广陵最多也就是让植株长得快点,但现在,眼前的这一幕,又岂止只是快点?
彼时,用基地那边的衡量方式,蔬果中的活性物质也就是比正常的蔬果多点,嗯,多上百十千把倍,但现在,呵呵……
和蝴蝶蜜蜂一起过来的,还有大猫。
之前进入这个小区,它自个撒欢去了,许广陵估计这位山大王是新来一个地方,开始踩盘子,便由得它去了。反正以它的身手,是足可以打遍猫狗无敌手的。
这时,来到许广陵身边,它还是熟练地先跳进大口袋里,然后伸出头来,望着面前的四棵植株,喵喵喵地叫着。
大猫也吃素的!
而且非常喜欢。
因为在长白山的时候,从小,它每天就是跟着许广陵一起,喝着蔬果汁长大的。现在想来,也是一年多的时间,没让它喝到这东东了,而是让它一起跟着过了段对它来说算得上是颠沛流离的生活。
“大猫别急,等会就有了,你想喝多少喝多少。”许广陵摸着它的头。
而听到这话,大猫也瞬间安静下来,只是那双圆滚滚像是宝石般的大眼睛,还是滴溜溜地盯着地上的那些果子。
许广陵会心一笑。
这果子,对普通的人和动物固然也是吸引力很大,此刻的那些蝴蝶蜜蜂等就是证明,但真正会被其吸引得“不能自拔”的,还是如两位老人这样的人,以及,尝过甜头的、被大地山川之气泽润过的大猫。
这么说吧,越是“超凡”,越是无法抵御这种蔬果所散发的味道。
因为那是一种,“生命”的味道,而且还是极其的活泼、充沛,似乎就要流溢出来一般,仿佛都不需食用,只是嗅上几口,就能让自身的生命,得到润泽,得到修复,得到滋补,得到舒展……
用神话点的说法,眼前的这几样蔬果,不是西红柿小番茄黄瓜香瓜,而是“生命果”。
在猫叫还有蜜蜂大头蜂嗡嗡嗡的声音中,两位老人也被惊醒了,随即,相互对望一眼。
看着地下的植株,看着手里的果实,再看着在身边嗡嗡嗡飞舞的蜂子,怎么看都像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