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章老先生郁闷,但一时间,竟无话可说。
“你不服气?那好,老夫也上场打一遭。”陈老头微微昂着头,这般地说了一句,然后又朝许广陵略微点点头道:“小许,你也不妨观摩一下。”
许广陵点头。
此时他并没留意陈老先生之前还叫他拙言的,这时却换成了小许。
再说就算他留意到了也不会诧异,两人毕竟不算怎么相识么,这才是初次见面,老人家看章老的面子叫他一声拙言,那是抬举,而若是叫一声小许,那也还同样是亲近!
不亲近么,那就是小朋友、小伙子,又或者直接无视的,而这后者,才最为正常!
你谁呀,非亲非故地,平白无故地一个老人家凭啥对你表示亲近?
在两人的注视下,陈老头同样地缓步朝着不远处的那棵大松树下走去,而待其来到大松树下的时候,并没有花几秒又或几十秒的时间凝神静气,同样也没有挥拳踢脚地活动一下身体之类,而是直接地,就摆开了架式。
并且,几乎是从第一式开始,老人家就动如奔雷!
那动作,那态势,可着实是把许广陵给吓了一跳,而且是一大跳。吓,老人家,你居然还可以这么玩的?
真的,许广陵这一刻真的是大开了一番眼界。
他是第一次见到有老人家可以把拳法而且是太极拳打得这般迅速,这般威猛。他的太极拳,也快,也威猛,但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他的架式拿出来和陈老先生现在的这架式一比,那就是土疙瘩碰上了金疙瘩。
虽然颜色相似,形状也相似,但两者,那可真的不是一回事啊!
许广陵看得聚精会神,目不转睛。他都恨不得这时手里有一台摄影机,可以把陈老先生的动作给摄下来的。但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么,他能做的,也就是牢牢地盯着陈老先生的动作,并试图通过那动作,极力地把握其中的一点点神韵。
对的,就是神韵。
陈老先生的这动作,缓处若行云流水,疾处若霹雳奔雷,轻处若流风回雪,重处若海啸山崩,真是缓疾轻重、纵横捭阖,在整体迅疾的前提下,竟是打出了一种三月花开的味道。
一边看着,许广陵一边在脑海里不自觉地对比着三个人的拳法。
他的,章老的,还有陈老先生的。
他的拳法,猛是猛了,快也是快了,但怎么着都像是一个大老粗,一点讲究都没有!
章老的拳法,稳重、流畅、疏密合度、转折有序,让人一看便知是很有工夫的那种,显然是拳法的主人浸淫其中,时间非短。
而陈老先生现在打的这个拳法呢?
不需要任何思考,也不需要任何理论的支撑,仅仅依靠本能,许广陵就出了结论
这是大师手笔!
非大师,不能展此身手,非大师,不能示此气象!
==
感谢“龙战于野”的推荐票支持。
第56章 难得之机会()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华夏古代的一句话。
许广陵当年初学作词作曲的时候,她妈妈的做法就是扔一大堆的流行歌曲给他,让他听。听了多长时间呢?大概有两到三年左右!一开始许广陵其实不知道什么词曲,更不知道什么作词作曲,他就是听歌,然后根据他妈妈说的,把他喜欢听的歌给挑出来。
第一遍听的时候,许广陵挑出来的,其实都是旋律比较棒的歌,简单地说就是“动听、好听”,听到第一遍,就能抓住耳朵。
然后他妈妈就不让他听歌了,说老听歌的话对耳朵不好,让他跟爸爸学写文什么的。
其后差不多整整一年的时间,许广陵几乎是没好好地、认真地、从头到尾地听完一首歌。这般休歇过后,他妈妈又把一堆流行歌曲扔给他,让他挑出喜欢的。
这次再挑的时候,许广陵的喜欢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旋律动听悠扬的歌,还是能第一时间抓住他的耳朵,让他把这些歌从那一大堆的“歌海”里捞出来。
但进一步选择的时候,许广陵就发生了一些犹豫。如果是两三年前,他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些歌放入喜欢的那一类,但现在,许广陵发现,这些歌虽然旋律都很好听,但那些男女声音唱的,有好些实在是让他不怎么欣赏。
比如说明明应该是沉重又或者悲伤一点的歌,但被唱得却显得有点轻快,又或者反过来,明明是很俏皮的歌,却被唱得很呆板。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风格不搭。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好些方面。
总之,许广陵发现,单纯的“好听”的歌,已经不能让他很喜欢了。第一遍,他能把它们挑出来,但是第二遍,他又会犹豫着把它们放回去。
这是许广陵的第二次“学习”。
然后后面还有一次,是第三次。
三次过后,他妈妈才开始告诉他,一般人听流行歌曲,也要经历三个这样的过程:第一个过程,挑曲,第二个过程,挑唱,第三个过程,挑词。曲、唱、词,这也是流行歌曲的三大元素,又或者说三大要素。
曲不好听,注定受众不广。因为大多数人听到它的第一时间,发现它不抓耳朵,就把它排除了。歌手唱得再好,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再好,也没有大用。
唱,是紧排在其后的。
一首歌,听第一遍,人的感觉是好不好听,但是听三遍、五遍、十遍之后,最开始的单纯的旋律上的“动听”,已经不能再满足耳朵了。或者换个说法,耳朵可以满足,但是人不是只有耳朵。
听一首歌的时候,动用的也不仅仅只是耳朵。只有耳朵满足,是不够的。
她妈妈当时是这么教许广陵的。
儿子,你学校有没有漂亮的女孩子。
许广陵说有。
他妈妈问是谁谁谁。
许广陵老实地回答了,一答就是好几个。
他妈妈听后,当时随便从里面举出一个人来,说儿子啊,我们假设这个女孩子,头发染五颜六色地,耳朵上还戴着个大耳环,嘴唇涂通红通红的,手指甲长长的,里面还有黑灰,然后穿的鞋子和袜子很多天不换,脏脏的,臭臭的,那她还漂亮吗?
许广陵想了想,然后就感觉全身都发麻。那太可怕了!
然后他就连忙摇头说,不漂亮。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很生动的教学,至少对于许广陵来说,印象真是太深刻了!深刻到以后每看到一个女孩子,他第一眼看的居然不是人家漂不漂亮,而是头发怎样,耳朵怎样,嘴唇怎样,手怎样,还有鞋子怎么样。
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次教学之后,许广陵明白了对于一首歌来说,“曲”和“唱”的分别的重要性。曲好,而唱不好,就如同是一个长得漂亮,但打扮得很糟糕的女孩子。
而“词”的重要性,是在后来,相当一段时间的后来,许广陵才慢慢慢慢地认识到的。
此时,对于一首流行歌曲的认识,被许广陵移用到了拳法上面。一首流行歌曲,有“曲”、“唱”、“词”三大要素,那么一套太极拳,又有几大要素呢?
或者说,他打的太极拳,和章老、陈老两人的区别在哪里呢,陈老现在的打拳,又具体是因为什么,而被他本能地认为是大师手笔呢?
不得不说,许广陵是相当幸运的。
对于作词作曲的学习,给他带来的收获绝不仅限于歌曲创作方面,就如此时,对流行歌曲认识上的分析法便被他移嫁到了太极拳分析上,而与此同时,章老、陈老两人的存在,又给他提供了两个极好的范本。
加上他自己,就是三个范本!三个同中有异,但是整体水平相差却是极大的范本!
也因此,让许广陵几乎没有遇到太多太大的困难,就一点点抽丝剥茧地,找到了自己和章老、和陈老之间的差距所在。而当他得出结果的时候,也正是陈老一套拳法打完的时候。
陈老打的不止三十六式,三十六式之后,更是穿插了好几招散手。
许广陵莫名觉得,这几招散手,是陈老先生特意演示给他看的。真要说理由的话,其实也能找出,那就是以陈老先生刚才打拳时所表现出来的水平看,他是没有必要在三十六式之后再搭上这些散手的。
那除了演示给他看,还能是因为什么呢?
不过,感觉是这样感觉,但许广陵也并不敢真的就这样认为。他有这么大的面子吗?
但不管怎么说,必须要说的是,这个时候,许广陵是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的。
就如刚才打拳之前没有丝毫准备一样,现在,打完之后,陈老先生同样是没有任何平缓气血什么的,架子才刚一收,他就直接迈步朝小道这边走来。
许广陵看着正朝这边走来的老人家。
步履安和,气息平稳,在陈老先生身上,竟是没有表现出任何一丝刚刚运动而且是剧烈运动后的现象!要知道,哪怕是一个经常活动的大小伙子,如老先生刚才那般拳行如风步挪如电地活动了一番,也必定是气血沸腾然后气喘吁吁不可!
这凭这一点,就表明了,这位老人家绝不一般,相当地不一般!
人家不仅是理论上有一套,实际上,更是硬当当的,比章老都还要硬出好几条街去。至于他许广陵么,暂时实在是和人家没得比。
哪一方面都没得比!
不过许广陵没有沮丧,有的只是兴奋。再没有什么,比知道正确答案,更能让暂时没有考好的好学生兴奋的了。
知道了答案,就知道了解题思路。
而知道了解题思路,以后这方面的问题,就再难不倒他了!
换言之,许广陵感觉自己在太极拳方面,已经不需要老师了。除非将来有一天,他发现有比陈老先生还厉害的人物!不然的话,就靠陈老先生今天演示的东西,他就可以一直学习下去了,学习好久。
==
感谢“习惯了梦”的推荐票支持。
第57章 臭棋篓子()
“老伙计,我打得怎么样?”来到近前,陈老头呵呵笑着对章老先生说道。
之所以是说道而不是问道,是因为虽然是问的语气,但问的人根本就没有半点想要得到答案的意思,又或者说,答案压根就是不言而自明的!
章老先生默然无语,不予置评,直接扭头转身就走,然后嘴里吐出一句话道:“走,吃早餐去!”
还是往常的那个摊子。
只是今天吃饭的人由两个变成了三个。
章老是老规矩,一碗豆腐脑一个素包子,许广陵是新样子,一碗豆腐脑两个素包子,初次同桌的陈老先生同样要了一碗豆腐脑,然后也是和章老同样的一个素包子。
两个老人吃饭是一样的慢条斯理,而且用餐习惯居然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全都食不言的!
一直到饭后,在小道上散步时,陈老先生才开口说话,并且和章老先生前几天说的惊人的相似!这话是对许广陵说的:“小许啊,你这么大个的一个大小伙子,早上还打拳来着,就吃那点东西?能够吗?”
“拙言自己都会做饭的,吃多吃少,还用你来瞎操心?”章老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哦,小许,你还会做饭?不知道我老头子有没有那个福气,尝尝你做的饭菜啊?”听了章老的话后,陈老先生却是呵呵笑着这般地对许广陵说道。
如果没有之前的那一番交流,这话会很有点突兀。
但许广陵从这位初次见面的老人那里,先是得到了直接的指点,后是得到了演示也可以说是间接的指点,对这位老人的观感是相当的不一般,论好感度的话,也仅仅只是在章老之下了,所以听了这话便道:“章老昨天才送了我一些菜单,我还没来得及看。待晚辈研究几天,再请您二老去评价一下晚辈的手艺?”
“得了,你当拙言也是像你一样的糟老头子,一天到晚都没事的?”章老颇为不满地对陈老头说道,又转头对许广陵道:“拙言啊,我们两个老头子没事干,等会就在公园里下下象棋的,你要有事就先走吧,不必陪我们两个老头子瞎逛了。”
如果不提象棋,许广陵估计还真是转身就走,他要回去睡觉的!
但经过两天的适应,现在身上困意还有,不过并不是很浓,再加之许广陵有意改变一下,想尝试一下晚些时间睡会如何,同时,也有象棋这个新玩意的吸引,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所以,听了章老的话之后,许广陵便道:“晚辈下午有事,上午却是闲着。如果两位前辈不嫌晚辈碍事碍眼的话,晚辈正好顺便旁观一下两位前辈的高超棋艺。”
“两个臭棋篓子,哪来的什么高超棋艺。”章老此时又变得和颜悦色起来,呵呵笑着,“拙言你对象棋也感兴趣的?水平怎样?”
“晚辈接触象棋时间不长,也就是业余水准。”许广陵道。
两个老人都微微点头。
接下来便没什么话了,两老一少,三人在公园的小道上足足散步了快二十分钟,才由章老找了个地方。
一个小木亭,建在一个……嗯,小山上?超微型小山,但又比假山要大多了。
亭里无人,却是有桌有椅,都是木制的。当下两位老人一人坐着一边,许广陵则在边侧略微远了那么一点点,坐以旁观。
章老把早上带过来的小包袱解开,里面赫然便是一副象棋,似木似石,看上去很精致,也可能有点贵重。不过许广陵以前也没接触过这玩意儿,他只知道现在有些工艺品都是做得很精致的,而价格么,就不好说了。
有些很精致,你感觉可能很贵的,其实百十块钱甚至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了!
也有些,那是真的很贵!
但此时这东西的价格什么的,自然不是许广陵的关注重点。他会想到价格,仅仅只是本能使然。然后这个念头,不过只是一闪,就被抛在脑后了。
两老熟练地各摆各的棋子,然后就开始对弈。
红黑双方,章老执黑先行。
两位老人下起棋来颇为安静,也很和缓,这里的和缓是指动作,而不是指局面。一时间,小亭里只有清脆的落子声。
许广陵是个不错的看客。
观棋不语真君子么,以前虽然没下过棋,但这句话许广陵却是知道的。这个时候,他当然不会瞎嚷嚷。而就算不知道这句话,以他的性格同样也不会瞎咋呼。
再说了,他的那种业余水平,有资格在两位老先生面前瞎扯?
不过,看着看着,许广陵就发现,单从棋力水平来说,他还真的有资格。
刚才章老很可能不是谦虚!
也就是说,两位老人估计还真的是臭棋篓子!
一盘即将过半,两位老先生的棋力许广陵大概也判断了出来,章老大概是业余五级的样子,陈老先生略高一些,但应该也是业五,或者业六低段。
如果和他对弈的话,他应该可以轻易斩杀两位老先生的。
得出这样的结论,许广陵还颇为诧异了一下,因为两位老先生,不论是章老也罢,还是这个今早才见的陈老先生也罢,给许广陵的印象都是高人做派的,料想这象棋,应该也不会差了?
但事实就是还真的差了。
不过再一想许广陵便又了然。谁规定一个高人就需要什么都精通的了,那不科学嘛!或者正因为有所精通,才有所不精通。时间和心力都用在那些精通的东西上面了啊!
于是,许广陵继续静静旁观。
又过了大概十来分钟后,此局终了,章老仗先行之势,勉力不败。陈老先生虽然棋力略高一筹,但因为后手关系,还是没能做到化优势为胜势,被对子对和了这一局。
“小许,怎么样?”一边重摆棋子,陈老先生一边笑着转头问许广陵道。
许广陵微笑:“刚才章老说您二老是臭棋篓子,我还以为章老是谦虚呢,未想两位高人居然也有不擅长的地方,呵呵,这真是干将剪须,不如剃刀,龙驹拉磨,不如瘦驴啊。”
鉴于两位老人的可亲可敬,许广陵这般地如实说道,话语中也略带着点打趣的意味。
但他的这话,却捅了个娄子!
大娄子!
==
感谢“梦一场已十年”的推荐票支持。嗯,一梦十年,这兄弟老厉害了。话说最近发现不少投票的书友id都带个“梦”字。
第58章 高那么两层()
许广陵和章老认识虽然说才仅仅只是几天时间,但这位老人的见识以及长者风度是颇为让他心折的,而陈老先生也是如此,虽然从见面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过几个小时,连半天都没有,但这位老人只用了一席谈话以及一番拳法展示,照样直接折服了他。
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刚才的对话以及看到的那拳法展示,对于许广陵来说,收获肯定没有读十年书大,甚至一年书都比不了,但如果问许广陵服不服对方,许广陵肯定会回答,服,很服!
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都给了他“这才是长者”的印象。
什么印象?手有绝活,见识精湛,学问广博,气度非凡。就这几个,简单,也不简单。
也正因为对两位老人有着这么的一番认识和印象,许广陵此时才能放心地打趣对方的蹩脚之处,而不用担心自己刻薄又或对方恼羞成怒。
通常来说,有大成就的人,因为有自身的成就打底,也就有了充足的底气,来直面自己的那些不足,可以视不足为笑谈的,正所谓“无伤大雅”是也。何况,象棋么,本来就只是一种娱乐的小玩意儿,纵然玩这个的水平不高,又哪里能谈得上不足?
在许广陵此时对于象棋棋手的认识中,凡“业余”本来就是菜鸟之列,更何况两老的水平,大概来说,一个业五,一个业五业六之间,哪怕是在业余中也只处于中游,这水平,当然称不上高。
又或者换个说法,用一个“菜”来评价,是不为过的。
刚才陈老先生问及的时候,他莫非要说“不错,两位前辈的水平不错”?真没有那个必要!
这样的掩饰不是奉承,更类似于糊弄以及侮辱。这样的话是许广陵绝对说不出来的。当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