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知全能者-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徐老站长一样有几个电话,这肯定就是茶叶的事了,倒是老谭也给他来了电话,没接的情况下,随之又发了条短信过来,是其女儿的照片。

    已经很健康的样子,笑成一个眯眯眼。

    许广陵现在的时间其实还蛮宝贵的,因为意识的世界里一分钟就可以发生很多很多的变化,但他却对着这张照片看了足足好几分钟,随后,脸上也不自禁地露出微笑。

    甚至,此时此刻,他心里居然生出了一个很奇特的想法——

    以后,如果有机会,去当上一段时间的幼儿园教师?而且,还最好是小班的。

    以一个大宗师的立场,去好好感受生命的最初,欣赏那些幼小的生命在萌长过程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

    不过这只是一个想法。

    究竟会不会去尝试,就不知道了。

    另外,居然还有两条短信,陌生也不陌生。

    陌生是因为很久没有来往了,不陌生是他们曾经同游以及欢谈过不少日子。

    和大傻、佳公子一般的,曾经的驴友。

    “老许,最近在哪旮旯玩呢?”

    “兄弟,横断山脉那边的事听说没,有没有兴趣一起过去逛逛?”

    许广陵笑着摇了摇头,这也勉强能算是蝴蝶效应?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曾经的时候,那几年,当时他以为是“江湖夜雨”,而现在回首,却发现还是“桃李春风”。

    今时今日,无所谓出世。

    但确实,离过去那几年的日子,远了,而离过去的过去,那些小学、中学、大学的日子,则真的,如同隔世,仿佛完全是两个人的人生。

    虽然,就在几天前,在醒来之前,他又专门抽出一段时间,在意识中,再次地回顾与沉湎了一番,那旧日的光阴。

    ==

    感谢“飞鸟相与908”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iyada”的月票捧场。

第635章 最后一步() 
对一个大宗师来说,意识没有尘封。

    哪怕十年前发生的事情,也如刚刚发生一般,两者并无区别。

    而当许广陵的意识以一种小天地的方式具化,从虚无缥缈变为某种“真实”,则自他出生伊始,发生的所有点点滴滴,都明明白白丝毫无隐地呈现在意识天地中。

    再没有什么“不记得”,也再没有什么“遗忘”,更无所谓“疏忽”。。。

    回首过去那十几年,就仿佛真的时光倒流,他和父母重新过着一家三个人的日子,父母音容笑貌如昔,而他则褪去所有属于大宗师的高度,重回少年,重回那懵懂与青涩。

    帮父亲捉笔代刀,写一篇散文,尽管着意模仿了,但父亲还是摇摇头道:“今晚没有鸡腿。”

    帮母亲作曲,母亲看后摇摇头:“小陵,你再多作两首?我从三首里挑个最好的!”

    有女孩子打来电话,他接听后,父母一脸神秘微笑,而他则貌似淡定实则雀跃地回到卧室,他是没有独立书房的,卧室里的桌子就是他学习看书的地方了。

    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发生,他和那个女孩子,会不会走到一起呢?

    也许会,也许不会。

    但总是存在着一些可能的。

    那时,他是全校第一,而她是全班第二,兼全校的二三四五六七八,很少掉出前十。他们在班级、学校的很多活动上,都是正副手。

    他还教过她学舞蹈。

    她在学习上是个好手,但在这方面,却是一窍不通的。

    第一次教完,他手心冒汗,她额头冒汗。

    然后两人却都笑了。

    ……

    回首过去,这于许广陵而言,是一种幸福,同样也是一种悲怆。

    不过悲怆得多了,渐渐地,幸福开始占据更多的比重。今时今日,他能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回首,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哪怕那些悲怆,也都是幸福。

    如果不幸福,他就还只是沉沦着。

    如果不幸福,他已经不记得那许多,只记得某一刻的那个断点。

    然后天长日久,时间再向前漫延,或有一日,只留下伤痕,而造成伤痕的原因,渐渐湮灭于尘封的记忆里,成为禁忌,不再会去想起。

    那才是无奈,那才是真正的悲伤。

    而现在,以这样的一种方式留住过去,不是幸福又是什么?

    许广陵的意识世界,他能切入的恍若梦境一般的地方,整体是一个湖泊。

    湖泊的中心,是一个小岛。

    这个小岛上的草木,包括组成小岛本身的泥土、沙石,是他的“大宗师”领域。有关大宗师的一切意识内容,直接的,都被归集在这里。

    在此之外,许广陵第二、第三个分离出来的小岛,是远离中心的双子岛。

    那两个并列在一起的小岛,一起承载着他走上大宗师之路以前的日子,一个承载着幸福和愉快,一个承载着落寞和悲伤。

    而在此之后,许广陵对意识的所有内容,作着最后的归整。

    “食”。

    这是大宗师的核心之外,第一个位于从属位置的副核心。

    生命以哇哇大哭的方式降临此世,而在此之后,哭的最多的时候,是求食。

    饿了,就哭。

    小时,自父母处求食,长大后,在社会上求食。

    而不论年龄的老少,不论地位的高低,可以说,所有人,所有,每天都面对着这个问题。

    为什么?

    因为这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根本。

    然后,由基本的饮食,到大吃大喝的宴席,再到穷自然及人文之盛的美食,这一系列联合在一起,组成了每个人的一生以至于整个人类文明中的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这是世俗的食。

    而一个大宗师的食,先从世俗起步,后则,一求盈,二求清,三求……灵?

    很基础,也很高端。

    是大宗师之路,一个相当重要的辅助。

    “真”。

    这是“大宗师”主核心、“食”第一副核心之外,第二副核心。

    医道,被许广陵归入了这个核心之中。

    医道是什么?

    以许广陵从老师那里学习的针、药二道而论,针是对人体的研究,药是对草木(自然造物)的研究,前者很直接,而后者虽间接,但一样是为了应用于人体。

    解析。

    对人体解析,对自然万物解析,以至于对纷繁的人世演变解析。

    将解析的成果应用于大宗师之道,是无限开拓这条道路的源泉。若背离此旨,则所谓的大宗师之道,终有一日,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美”。

    意识内容及意识运转和演绎的第三副核心。

    美是什么?

    美是从义理的、逻辑的、研究的手段还无法触及真的时候,依靠直接的感知和感受,去触及它。这本就是造物赋予生命的一种天赋技能或者说神通。

    美如庄稼。

    真是这庄稼的果实。

    种植庄稼,如老农一般地精心栽培这些庄稼,然后等待收获。

    音乐。

    绘画。

    舞蹈。

    甚至包括那化妆品,从化妆品中延伸出来的对“香”的研究。

    如此等等,尽被许广陵归入了这一个核心之中。

    “和”。

    入其乡,则随其俗。

    在两位老人面前,他是一个有着尊敬、有着恭顺、有着调皮、也有着些小无赖之相的弟子。

    在大佬面前,他是一个庄重同时也随和的平等位置的合作者。

    在郑琴面前。

    在伊藤真桐、伊藤真梨面前。

    在大傻佳公子面前。

    在周老师、周师母、周蓝兰面前。

    在徐老站长老谭老林等面前。

    ……

    许广陵变换着身份,也变换着形象,但这些所有的变换,都是他,是他真实无伪的诸多侧面。这些侧面汇集在一起,共同组成了他。

    面对这世间,人、事、物,如何以应对?

    就一个字。

    “和”。

    居于山则伐其木,居于水则获其鱼,与师相处则恭,与友相处则信。

    以一“和”字,连接我与他人、我与世界。

    “和”,也是意识内容的第四核心。

    “大宗师”。

    “食”、“真”、“美”、“和”。

    至此,许广陵的所有意识内容,俱已被抽摄干净,再无任何遗漏。

    而他的意识构建,至此,也彻底大功告成。

    从今以后,他所有的思想、行为,以至从外界而进入他这里的所有的知识等等,俱当围绕这一大四小核心而演绎。

    就在许广陵确立了最后的一个意识核心之后,意识天地中,风起,云涌。

    ==

    感谢“讨厌花生”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可乐乐和”的月票捧场。

第635章 最后一步() 
对一个大宗师来说,意识没有尘封。

    哪怕十年前发生的事情,也如刚刚发生一般,两者并无区别。

    而当许广陵的意识以一种小天地的方式具化,从虚无缥缈变为某种“真实”,则自他出生伊始,发生的所有点点滴滴,都明明白白丝毫无隐地呈现在意识天地中。

    再没有什么“不记得”,也再没有什么“遗忘”,更无所谓“疏忽”。

    回首过去那十几年,就仿佛真的时光倒流,他和父母重新过着一家三个人的日子,父母音容笑貌如昔,而他则褪去所有属于大宗师的高度,重回少年,重回那懵懂与青涩。

    帮父亲捉笔代刀,写一篇散文,尽管着意模仿了,但父亲还是摇摇头道:“今晚没有鸡腿。”

    帮母亲作曲,母亲看后摇摇头:“小陵,你再多作两首?我从三首里挑个最好的!”

    有女孩子打来电话,他接听后,父母一脸神秘微笑,而他则貌似淡定实则雀跃地回到卧室,他是没有独立书房的,卧室里的桌子就是他学习看书的地方了。

    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发生,他和那个女孩子,会不会走到一起呢?

    也许会,也许不会。

    但总是存在着一些可能的。

    那时,他是全校第一,而她是全班第二,兼全校的二三四五六七八,很少掉出前十。他们在班级、学校的很多活动上,都是正副手。

    他还教过她学舞蹈。

    她在学习上是个好手,但在这方面,却是一窍不通的。

    第一次教完,他手心冒汗,她额头冒汗。

    然后两人却都笑了。

    ……

    回首过去,这于许广陵而言,是一种幸福,同样也是一种悲怆。

    不过悲怆得多了,渐渐地,幸福开始占据更多的比重。今时今日,他能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回首,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哪怕那些悲怆,也都是幸福。

    如果不幸福,他就还只是沉沦着。

    如果不幸福,他已经不记得那许多,只记得某一刻的那个断点。

    然后天长日久,时间再向前漫延,或有一日,只留下伤痕,而造成伤痕的原因,渐渐湮灭于尘封的记忆里,成为禁忌,不再会去想起。

    那才是无奈,那才是真正的悲伤。

    而现在,以这样的一种方式留住过去,不是幸福又是什么?

    许广陵的意识世界,他能切入的恍若梦境一般的地方,整体是一个湖泊。

    湖泊的中心,是一个小岛。

    这个小岛上的草木,包括组成小岛本身的泥土、沙石,是他的“大宗师”领域。有关大宗师的一切意识内容,直接的,都被归集在这里。

    在此之外,许广陵第二、第三个分离出来的小岛,是远离中心的双子岛。

    那两个并列在一起的小岛,一起承载着他走上大宗师之路以前的日子,一个承载着幸福和愉快,一个承载着落寞和悲伤。

    而在此之后,许广陵对意识的所有内容,作着最后的归整。

    “食”。

    这是大宗师的核心之外,第一个位于从属位置的副核心。

    生命以哇哇大哭的方式降临此世,而在此之后,哭的最多的时候,是求食。

    饿了,就哭。

    小时,自父母处求食,长大后,在社会上求食。

    而不论年龄的老少,不论地位的高低,可以说,所有人,所有,每天都面对着这个问题。

    为什么?

    因为这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根本。

    然后,由基本的饮食,到大吃大喝的宴席,再到穷自然及人文之盛的美食,这一系列联合在一起,组成了每个人的一生以至于整个人类文明中的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这是世俗的食。

    而一个大宗师的食,先从世俗起步,后则,一求盈,二求清,三求……灵?

    很基础,也很高端。

    是大宗师之路,一个相当重要的辅助。

    “真”。

    这是“大宗师”主核心、“食”第一副核心之外,第二副核心。

    医道,被许广陵归入了这个核心之中。

    医道是什么?

    以许广陵从老师那里学习的针、药二道而论,针是对人体的研究,药是对草木(自然造物)的研究,前者很直接,而后者虽间接,但一样是为了应用于人体。

    解析。

    对人体解析,对自然万物解析,以至于对纷繁的人世演变解析。

    将解析的成果应用于大宗师之道,是无限开拓这条道路的源泉。若背离此旨,则所谓的大宗师之道,终有一日,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美”。

    意识内容及意识运转和演绎的第三副核心。

    美是什么?

    美是从义理的、逻辑的、研究的手段还无法触及真的时候,依靠直接的感知和感受,去触及它。这本就是造物赋予生命的一种天赋技能或者说神通。

    美如庄稼。

    真是这庄稼的果实。

    种植庄稼,如老农一般地精心栽培这些庄稼,然后等待收获。

    音乐。

    绘画。

    舞蹈。

    甚至包括那化妆品,从化妆品中延伸出来的对“香”的研究。

    如此等等,尽被许广陵归入了这一个核心之中。

    “和”。

    入其乡,则随其俗。

    在两位老人面前,他是一个有着尊敬、有着恭顺、有着调皮、也有着些小无赖之相的弟子。

    在大佬面前,他是一个庄重同时也随和的平等位置的合作者。

    在郑琴面前。

    在伊藤真桐、伊藤真梨面前。

    在大傻佳公子面前。

    在周老师、周师母、周蓝兰面前。

    在徐老站长老谭老林等面前。

    ……

    许广陵变换着身份,也变换着形象,但这些所有的变换,都是他,是他真实无伪的诸多侧面。这些侧面汇集在一起,共同组成了他。

    面对这世间,人、事、物,如何以应对?

    就一个字。

    “和”。

    居于山则伐其木,居于水则获其鱼,与师相处则恭,与友相处则信。

    以一“和”字,连接我与他人、我与世界。

    “和”,也是意识内容的第四核心。

    “大宗师”。

    “食”、“真”、“美”、“和”。

    至此,许广陵的所有意识内容,俱已被抽摄干净,再无任何遗漏。

    而他的意识构建,至此,也彻底大功告成。

    从今以后,他所有的思想、行为,以至从外界而进入他这里的所有的知识等等,俱当围绕这一大四小核心而演绎。

    就在许广陵确立了最后的一个意识核心之后,意识天地中,风起,云涌。

    ==

    感谢“讨厌花生”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可乐乐和”的月票捧场。

第636章 晋升!() 
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

    据传,这是林则徐女婿少年时写的一首咏月诗中的句子,林则徐见后,提笔改了一字,将“必”改为“况”。

    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

    一字之别,而顿将原诗的自矜和和自傲,变成了自勉。

    有些天分的少年,矜高自傲,目无余子。

    贵为总督的朝廷大臣,站在高处,看到的是天下之英才何其多也!

    这也正是一介少年与一位大佬的区别。

    今年的中秋,已经过了,许广陵醒来的时候,正是阴历的八月十七日,中秋已过两天,十五最亮的月亮,十六最圆的月亮,都已经过去。

    而此时,已经又过去了两天。

    但这一晚的月亮,还是很圆,也很亮。

    天净如洗,澄月高挂。

    许广陵晚上一般很少上山的,他都是早上的时候才上去溜达一圈,而这一晚,他却是在山上。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很会夸张的李太白这么形容夜宿山寺的景象,但不管是那山,还是那寺,又或是那楼,又能有多高?

    许广陵现在在的山顶,海拔六千余米,这放到真正的“高山”中去,怎么排都是轮不到它的,别说放眼全世界了,仅仅只是中国境内,它也都当排在百名开外了。

    但如果不作对比,纯论高度,它还是很高很高的。

    积雪皑皑,月照空明。

    在天空那轮皎月的映照下,积雪的山顶,一片晶莹。甚至不止是山顶,在如水的月光与本就是水所形成的积雪共同作用下,许广陵的视线所及,整个天地之间,都是一片晶莹。

    而他身置其中,真如处琉璃世界。

    站在惯常的位置,许广陵目光下视,随意四览,大猫则在他身前的大口袋里悠然熟睡。

    从山顶,到山脚,这一路之间,是有着一些水气凝结与升成的,它们如轻纱一般,覆盖在无名山周围,说是轻纱,但其实从上到下,一层又一层,既不轻也不纱了。

    但它们无法对许广陵的视线造成任何阻碍。

    所以许广陵清清晰晰地看到了从山脚到山顶的一切。

    他的目光锁定在了山脚的荷塘上。

    荷塘靠山的这一边,搭着几个帐篷,那是两位老人、大佬、郑琴以至于伊藤姐妹的休憩以及一些活动之所。

    背离山的另一边,离荷塘较远的地方,则分成两处,搭着很多的帐篷,钱绍友等尖刀,还有短留山中的一些老人们,憩息之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