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知全能者-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通人超凡大宗师神。

    神是终点吗?

    不是。

    恰是另一个起点。

    但鉴天镜同时又告之许广陵,转生是有风险的。

    特别是开始阶段。

    像是这第一次转生,以及以后的第二、第三……截至好多次之内的转生。

    在转生后不能一步到位之前,都需要从头开始。

    而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无数可能存在的风险。

    “夭折”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一旦在转生后的世界未能晋入到那一步,达到正常转生的条件……

    身体破灭时,他还是可以转生。

    但在整个天地之间,将不再是向“上游”跃迁,而是会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甩到“下游”。

    这一甩,将不知道甩出多远。

    那很可能将再次需要一路转生式地晋升好多次,才能再次跃迁到等同于之前位置的世界。

    这之间的折腾且不说,那其实也不算什么。

    最糟糕最可怕的是,他被甩到一个根本无法修行的世界,那等世界,就算他穷尽一切办法,也无法让身体提升到可以发生本质性蜕变的界点。

    届时,他将再次被甩飞,向着更“下游”……

    所以,成“神”之前,他只是一条鲤鱼。

    必须跨过龙门,才能真正地证位另一个层次。

    而这注定会是一个漫长的、一路伴随着种种不可测风险的旅程。

第55章 新手() 
鉴天镜在沉睡。

    刚来到这个世界,它便进入了沉睡,或者说晋升。

    借助他更进一步的身心体系,鉴天镜也在和这方天地作更进一步的对接,对接完成后,应是能获取到这方天地更多的信息。

    比之前的那个世界更多。

    但这种对接需要多长时间,鉴天镜自己也不知道,并且连个大概都没有。

    ——它也是“新手”。

    两个菜鸟闯江湖。

    鉴天镜能为许广陵的修行提供很多的条件,许广陵的进步则也直接带动着鉴天镜和天地更多的融合,两者之间,应该也算是一种“共生”。

    不过暂时看来,还是许广陵占的便宜更多一些。

    别的不说,如果没有鉴天镜,他当初也根本不会走上这条路,就算遇到两位老人,那也多半是地球终老了。

    而太不可能有这次转生。

    以及以后更多次的转生。

    如果说之前的世界是个池塘,鉴天镜则让他跳出了这个池塘,进入了另一个池塘,并让他得知了大海的存在。

    也让他知道,从这个池塘,到另一个池塘,再到下下一个池塘……只要一直这么跳着,就可以离大海越来越近,并最终,成功地跳入大海。

    但这中间是有风险的。

    与此同时,他挂一次,鉴天镜也便跟着降级一次。

    而且这降一次不是降一级,可能,嗯,可能是从一百级降到九十九级,也可能是从一百级直接降到一级……

    那就太苦逼了。

    当然,更苦逼的其实还会是许广陵,因为鉴天镜再怎么降级,也只是降级而已。

    而他就不一样了。

    就如前世那首诗所说的: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用这首诗的形容来说,鉴天镜可以一直摘下去,最多只是瓜稀、瓜少而己,摘不绝的。

    而他,就不好说了。

    有过一次成功的转生,一摘是没问题的。

    能不能二摘三摘还不好说,鉴天镜对这一点也不太清楚。

    但最好不要落到那等境地。

    因为,同样是前世,有个词叫“每况愈下”。

    若是落入恶性循环、慢性死亡的境地,那就太过苦逼了。

    第二天,许同辉和田浩两人早早地便起来,许同辉还好,田浩有点国宝眼,他一夜都没怎么睡着。

    许广陵也不管他。

    在有限度的范围内,人多折腾折腾还是有好处的。

    这不,昨天这一折腾,两人就已经是焕然一新了,特别是许同辉,直接在修行的台阶上向前迈了一大步。

    回首前世,其实,他也在折腾。

    从父母之事起,几年的沉沦,遇到鉴天镜后,在未知的情况下,生命如遇绝境,于沉沦中骤然惊醒。

    一直灰蒙蒙的生命迎来一线天光。

    然后遇两位老人。

    从医,学武,迈入修行,那一线天光渐渐地发展为日月浩荡。

    而且不是外界的日月,是以自我的身心,成长为照耀自我的日月。

    一路长白、无人区、昆仑、横断山脉,由动转静,在静养中晋升之后,便又再次由静转动,从西南,出国境,一路辗转到南极,然后再由南极循不同的方向辗转到北极……

    前世身在局中,这一切也只是随心随性而行。

    而现在看来,虽随心随性,却也勉强中节中律,可堪回味,也可堪总结。

    从前世的修行路,许广陵是总结出了不少的东西的。

    而这一世,又会是另一种不同的方式。

    在不同的经历中,生命才会得以丰富,这是入门之初老师就教给他的“大”。

    不会因为已经成就大宗师就不再需要“大”了,并非如此,“大”,是生命向前的过程中,永远的根基。

    前世,他更多地是与天地山水打交道。

    都说“天地人”。

    这一世,他更多的目标,会放在“人”上。

    在庄家,庄在瑶、庄明轩、庄志清、庄志新等人是如此。

    在路上,许同辉、田浩两人是如此。

    在郡城,现在及以后,也都会是如此。

    若以前世的性子及行事,不会有在庄家的那些事,更不会有许同辉及田浩这等事。

    略作洗漱之后,许同辉便开始打拳,他要迫不及待地再次体验昨天的感觉。

    他现在就是一个“瘾君子”。

    如果想要折磨他,只须不让他打拳,那多半就是最大的痛苦了。

    许广陵也在洗漱。

    重新回到普通人之身,日常洗漱这等已经差不多从他生活中退却的事,也重新回归,老实说,还挺麻烦的。

    特别是早已经习惯了“不麻烦”。

    身体更是已经习惯了干净,从头再来,不免就有点洁癖。

    不过这也只是小事了,十年来,不习惯也习惯了。

    这个世界也有牙刷和牙膏(牙剂),甚至牙剂的种类还很丰富,在这一点上其实是要超过前世很多的。

    不过毛巾就不行了。

    前世各种材料、品质、造型的毛巾比比皆是,而这里,别说青水城了,就这郡城中,也只有那么两三种,且都较粗陋。

    洗漱等完毕,许广陵同样是打了一套拳。

    这也是他的早课。

    然后,他就开始逛这个院子了,细致地逛。

    颇大的院子,不好好利用起来的话有点浪费了,而利用的方向,大致也就是三块。

    一块日常。

    不需要太讲究,但条件便利的情况下,小小讲究一下还是可以的。

    一块锻炼。

    也可以说是修行前准备。

    一块修行。

    正式的修行现在还不宜开始,也没必要开始,但一些初步的东西,却也可以零零碎碎地进行了。

    沿着周边先逛了一整圈之后,许广陵才发现这个院子是真的大,大到足够他架设一个小型的“聚元聚灵阵”了。

    前世,随着境界不断提升,那个原始版的聚元聚灵阵,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阵型上,越来越小,功能上,却越来越强大以及丰富。

    许广陵前世的目标,是做出一个能随身携带的聚元聚灵阵。

    那主要是想为两位老人及沈欣等人准备的。

    但后来他才发现,他还是想多了。

    前世,直到最后,他也没能达成这个目标。——

    而且是离目标甚远。

    袖珍版的聚元聚灵阵,所需要的要求太高,高到以他那时的境界,也依然还是所差甚远。

    或许,只有再跨出本质性的一步,成为鉴天镜所说的“神”了,才可以?

    但这一步,就真不是那么好跨了。

    。更新最快网址:

第56章 山杖() 
从凡人到超凡,是从家里到公园。

    随便走着逛着,就到了。

    近的步行,三五分钟,远的坐车,三五十分钟,也就是这样了。

    从超凡到大宗师,是从都市到山野。

    有点新鲜,有点难度。

    大宗师内的小层次晋升,则如从赤道到南北极,又或是从东海到西海。

    这个要更难一些。

    但也还是可控。

    从大宗师到……“神”——

    那大概就是从地球到银心,银河系的中心。

    需要一路辗转,然后还可能遇到黑洞等未知的东西。

    不需要太夸大难度。

    只是“未知”。

    只是“漫长”。

    转生之后,来到这个新世界,从鉴天镜那里得到这个信息的时候,许广陵其实是开心的。

    说是意外之喜也不为过。

    有什么比知道目标在哪里更幸福的事呢?他本已经做好了在黑暗中求索的打算,脚下前方俱茫茫,现在,脚下还是茫茫,前方也是茫茫,但最远方,已经有个灯塔在那里等着他。

    那还有什么好说,向着那个灯塔走呗!

    许广陵现在是在院子里走。

    走完了最大的外围,然后就是地形、建筑、草木等的察看了。

    这个院子,大到能摆聚元聚灵阵,但许广陵也只是随便地想想而已。

    天眼不在,草木同心诀不在,使草木瞬息枯荣的大宗师能力同样也不在……就算如此,多费些周折,他还是能把这个阵给摆出来。

    对于这个他自己所开发的阵,也是前世所会唯一的一个阵,他的掌握,是大宗级别的。

    能够,但没必要,也不可以。

    他自己不需要用。

    这一世,他不会再用“元气灵气”渗浸的方式,加速自己的修行。

    甚至连身体的这资质,他都没打算改善,或者说,至少不会用他的超绝能力来改善,要不然,每天与天地的“共体”,早就把这具身体中平的资质改易为完美了。

    就是完美。

    而不是上佳、极品什么的。

    既然是路漫漫长求索,那自然是要多体验一下不同的境况。

    一座山,第一次已经是坐缆车上去了,第二次么,找一个迂回的山道自己走上去,多看看不同的风景,才算不亏。

    许同辉暂时也不太需要。

    这个世界的修行体系,人阶、地阶、天阶的划分很有意思,或者说,这个命名本身,就是“道”。

    人阶,重在自我修炼,无需外求。

    地阶,则必须依赖“地”。没有“地”也可以,但那需要的时间就会很漫长了。

    不过这个目前来说距离还远,不管是距离许同辉还是许广陵,都远,至于田浩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暂时不需要考虑。

    还有一点,就是假如真的摆出聚元聚灵阵来,许广陵不确定这个郡城中有没有人能感知到。

    可能有,可能没有。

    可能只有一两个,也可能很多。

    既然存在不确定因素,那自然是不需要考虑了,否则一旦这事被外界知晓,影响太大,大到弄不好他要直接开大,那就太滑稽了。

    所以这一世,注定很久的时间内,它都会被束之高阁。

    心有干将与莫邪,手中只持扫帚舞。太阿龙泉俱入匣,一根竹枝作山杖。

    这一世,很多时候,他都只会是这样。

    倒也算……别开生面吧……

    吃完了早饭,田浩去郡守府报道去了,今后的好长一段时间,他应该都是早出晚归。

    不需要入山,也不需开摊,许同辉顿时就没事干了,跟在许广陵身边。——其实他本来也就是这职责。

    “许叔,你会木工不?”在院子里转了会,许广陵忽然这般地问许同辉。

    “木……木工?”许同辉一头雾水。

    “就是做个凳子桌子床啊以及其它的家具什么的。”许广陵道。

    这下许同辉不是一头雾水了,而是一脸懵逼。

    “看来你是不会。”许广陵摇摇头。

    “少爷,我可以学!”许同辉积极表现。

    “等你学会黄花菜都凉了。”

    在前世的一些地方习俗上,黄花菜是红白喜事宴席的最后一道菜,也是大菜,黄花菜炖肉,虽然都是寻常材料,但做好了其实很好吃的。

    当初老师给他的那个御厨菜单上,就有这道菜。

    许广陵教给田浩的几个菜式中,也有这道菜,当然不是黄花菜炖猪肉,而是干菜+鲜肉的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由他自己摸索。

    其它的几个菜式也都是这样。

    就看田浩的用心及能力程度了,他在这几道菜上所达到的高度,大体也是许广陵日后授予他修行的高度。

    这个世界许广陵暂时还没发现黄花菜,就算别的地方有,也未必叫这个名字,所以说完这句话后,他又对许同辉说道:“渴了再挖井,等井挖好,人都渴死了,看来这件事上是指望不上你了。”

    “少爷,要挖井的话很快的,我一顿饭的时间就能挖好!”许同辉有点皮地说道,也有点小委曲。

    不会木工是他的错喽?

    是!

    “我们去街上转转,卖家具的地方,看能不能弄点工具来。”许广陵说道。

    卖家具的地方是有的,但卖工具的没有,经过许同辉的交涉,两人等了半天,让其中一个卖家回家拿回了自己的全套工具,代价是加了不少水分的银两。

    “少爷,需要什么家具,我们直接买不就行了?”

    返回大院的路上,许同辉说道。

    这等小小银两他已经不放在眼里了,昨天,郡守府那边直接送了一千两过来,还说只是暂时供这边手头零花用的,让许同辉和田浩两人眼都直了。

    “我需要的东西,没法买。”

    许同辉闭嘴了。

    这一趟出来买的,还有纸和笔。

    各种纸,各种笔。

    回到大院,许广陵先是开始画图。

    躺椅,也是摇椅。

    架在大树上的木屋。

    游泳池,浴室,卫生间,水塔。

    如此等等,一系列的生活用具及设施安排。

    许广陵画着。

    许同辉在一边看着,画好一张他便拿过一张仔细看,然后就又开始目瞪口呆了。

    这些林林总总,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少爷真是……

    好在,他已经开始慢慢习惯了。

    

第57章 真诠() 
凭君欲问修行事,大半皆在食睡中。

    食,是给身体以补充,睡,是让身体得以调整。

    食,是“阳”,睡,是“阴”。

    正是在这样的一种阳阴协作中,身体才能够新陈代谢,或者说推陈出新。

    当年入室为弟子,老师闲话道真诠。

    不语千玄和万妙,只说饮食与睡眠。

    这是基础。

    任何欲绕过基础而图凌云直上者,都是空中楼阁,都是水中月镜中花,再美轮美奂,也如梦幻泡影。

    到得头来,终是一场空。

    也因此,哪怕老人身为一代医之大宗,并自诩为千年第一神医,当初还是抱憾归隐,其振兴中医的心愿,也只是堪堪实现了一小半。

    因为他发现,中医的基础太难了,在当时的文明生态下,想大面积普及,根本也是一种空中楼阁。

    他教出了一个弟子,这个弟子成了御医。

    他教出了第二个弟子,这个弟子成了御医。

    他教出了第三个弟子,这个弟子还是成了御医。

    御医没有什么错,老人自己就是御医出身,但当一个又一个的弟子都走了上层路线之后,老人终于发现,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就算他再教出十个八个弟子,最终的结果也还会是如此。

    于是老人悟了。

    他没有办法振兴中医,他最多只能做到对中医“救亡图存”。

    他想起小时候。

    老人不止是为地主家放过羊,也为地主家种过田。

    地主家有很多田,水田,通过地头的沟渠放水。

    有一年大旱,河里根本没有水,于是沟渠里也没有水,后来终于下了雨,河里有点水了,地主雇人拼命地把河里的水用桶啊盆地倾倒在沟渠里,然后水就沿着这个沟渠一路向前。

    水田连着沟渠,得以灌溉。

    但那个雨量还是太少了,不够,地主的田地,那一次,只有不到三成得到灌溉。

    其它的田地,还是只能凭天上降的那点雨。

    而那雨落在田里就像落在干旱的沙漠里,瞬间便没了踪影。

    于中医,老人想过背负。

    做梦都想。

    这是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大医的天然使命,甩都甩不掉。

    医者不止是术,更在于德。术有之,德有之,二者相合才是“道”,而作为医之大宗,这就是他的道。

    术无须论。

    何谓德?

    于医而言,德即仁心,仁心即天下。

    不是一个两个十个百个人的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

    但就像一个人想背负起一座山,而且还是如同昆仑那样的山。

    哪怕再医之大宗,哪怕再千年第一神医,他也终只是人而不是神。也所以,在徒劳地背了几筐山石之后,他抱憾归隐。

    之所以早早地断然归隐,老人当时心里还是存着那么一点点想法——如果他能突破,从大宗迈入大宗师……

    那或许就会迎来一番大不一样的局面。

    不论是对于他自己,还是对于中医。

    当然,后来,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地过去,老人发现,他想多了。

    所以对于中医,他对许广陵说,“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这是豁达吗?

    其实不是。

    只是什么方法都想过,百般手段都用过。

    无用。

    于是只能故作豁达罢了。

    一个老人的大愿和深沉,早已收敛入骨,于是当时的少年所看到的,只是温文尔雅,以及谈笑风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