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蛐淼鹊剿渌盖洗蛲ê笤倏悸牵�
如果知道许广陵有这么一种“奢侈”而且是奢侈至极的计划,不管是陈老先生还是章老先生,两位老先生估计都会羡慕嫉妒恨,然后不知该说什么为好。
就练个八式的散手而已,还要等其它几窍打通再提上日程?
这……
这让人无话可说,无语以对。
但因为之前两窍打通得那般轻易,所以在这一点上,许广陵相当之任性。
四式散手,花了许广陵大约一个小时,然后平心静气,平着,静着,就那么地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四点,许广陵惯例去公园。
在穿着运动鞋跑去公园的路上,脚上传来的那种难受感觉,让许广陵再次地决定了,关于鞋子的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而且需要一提的是,之前许广陵惯例地穿袜子,但是才套在脚上,接下来,许广陵便又把它给扯去了。
也因此,这是第一次,许广陵穿着鞋,而没有着袜。
有点怪怪的,不在适应。但哪怕没有着袜,情况也好不了多少。鞋子本身,就是很大的桎梏。
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啊!
今天,许广陵打起拳来,分明又是一番新的感受,身体内的气血运行,顺畅至极,尤其是从右臂到左腿这一条线,简直是毫无滞碍,相反,右臂及左腿就完全不行了,明明还是和往常一般迅捷快速,但是在对面的映衬之下,显得呆板僵化至极。
不过,许广陵同时也感觉到了,在打着太极拳,身体内气血奔腾的时候,气血就如海潮一般,在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右臂及左腿。
感受到身体内的这种情况,哪怕是昨晚才在章老的普及下初步知晓人体阴阳理论,许广陵这个时候也大体有了和章老及陈老两位老先生一样的判断。他另外一边的手足心窍,打通的时间,确实不会太久了。
但是具体在什么时候才会被“冲开”,是需要几天还是几十天,又或者几个月,许广陵也还是不知道的。他惟一能确定的是,应该不需要几年那么长。
嗯,应该!
许广陵是排在章老及陈老之后,最后一个打拳的,他们三人都可以说是相互学习。两位老人从许广陵这里学习什么许广陵不知道,反正两位老人确实是看得挺认真的,而且是无比认真。
而对于许广陵来说么,章老的架式及沉稳,陈老的那种大开大合,以及肆间捭阖,都是他想要参照学习的东西,在这些天的观摹之下,两位老人的拳法特点,也正一点点地被他融入到自己的拳法中。
所以事实上,许广陵只知道两位老人看他打拳看得认真,却不知在两位老人内心深处,简直是崩溃的。
无他,进步得实在是太快了!
“我以前还以为小家伙再怎么样,也至少需要很久才能和你比量一下,十年二十年这样,现在看来,可能连一年都不用。”就在今天,就在看着许广陵打拳的时候,章老用手势向陈老先生说道。
“哪需一年?或许一个月之后,他就超过我了。”目光仍然全神盯着许广陵的动作,但这并不妨碍两位老人的交流,简单的“一心二用”,对开了顶窍的两人来说只是小意思,而且这也根本谈不上一心二用,陈老先生这般地回应着,“燕雀安能与鸿鹄比翅哉!”
手语比之口语是要有局限的,而且是相当的局限。
但是从老伙计的比划里,章老明白了陈老先生所要说的话。
而此时,在他自己的脑海里,也有一句话翻腾而起,那是庄子逍遥游里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感谢“焱钦言”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飘然思不群”的月票捧场。(。)
第135章 其犹龙乎!()
两位老人不自觉地对望一眼,或许,要不了多久,他们眼前的这个小家伙,就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宗师了?
对于章老先生来说,初次见面时,他惊异于许广陵的过目不忘,以为他是一个天生顶窍开通或接近于开通的人,某种意义来说,也算是“同类”,所以对这个年轻人投注了一点兴趣,而又因为对方可能是练武奇才,想到了老伙计,于是便挂了个电话过去。
而后,老人很快又发现这个年轻人禀性不错,最主要的是,看起来还很顺眼,这时,老人心里已经初步起了一点心思了。
但哪怕是后来已经视这个年轻人为关门弟子,以为其未来成就不可限量,怎么说也是“未来”啊,换言之,就如之前所说的,十年又或者二十年后的未来,又或者,还要更晚一些。
而且哪怕是到了那个时候,老人也最多以为这个弟子会吸纳了他一身所学,再之后,才应该是推陈出新的事情。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进行的。
他的这个弟子从他这里学习太极拳总共才过了多久?从他的老伙计那里学了一式散手又才过了多久?然后,手心窍通了。而就在他们两个老家伙被这个消息震惊得魂不守舍的时候,还没等怎么安下心定下神来呢,结果……
结果这个弟子的足心窍居然又通了!
那是足心窍啊!
从古到今,几千年以来,一共才有多少人打通过?
当然,这个数字是不好说的,多还是少,是屈指可数,还是颇有那么一些,关于这一点,不可能有任何人知道,毕竟没有哪个宗师、大宗师会把这种事瞎嚷嚷。
但是,就算不是少到屈指可数,也绝对不会多到哪里去。
一只手数不过来,两只手应该就差不多了,两只手如果还数不过来,那三只手绝对可以。
不可能更多了!
毕竟,足心窍通,就等于五心俱通,那是迟早的事。而五心俱通,那就是真人,就是大宗师,就是老庄那样的存在。而这样的人会有很多?
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而对陈老先生来说,这个年轻人,简直就像是专为打击他而存在的。
他打通最容易的一个关窍,用了多久?在太极拳、螳螂拳、形意拳、八式散手、开天步以及其它一些秘传等这么一大堆秘法的作用下,用了差不多二十年。
而这个年轻人,又用了多久?
在太极拳、一式散手,嗯,就这两个,没有更多了,就在这两个东西的作用下,用了……
用了不到二十天!
一个是二十年,一个是二十天。
一个是诸多秘技在身,一个是才只学了一点零碎。
八式散手是好,但这个年轻人之前只学了一式!太极拳是好,但也就是一般的好,这个套路虽然外人无从知晓,但它本身并不算“秘传”,只能说是单传。
传承得少而已。
而并不是有多了不起的好。
但这个年轻人就靠这两个粗浅把式,把右手关窍给打通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个年轻人的天赋比他高十倍、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
陈老先生是绝对不相信这个结论的,但事实又让他不得不相信。除了这个结论,还能是什么?
而此时,看着结束了打拳,凝神静气后向着这边走过来的许广陵,陈老先生心中更是涌起一个极奇怪的想法,那就是,二十天都这样了,真要等到二十年之后,这个年轻人,到时,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这是《史记》里的一句话,陈老先生再熟悉不过。
而此时,看着许广陵朝这边走来,这句话就那么噌噌地从陈老先生的脑海里冒了出来,以至于一时间,他看许广陵的眼神,真的是变了。
或许,世间真的是存在那么一种人,注定将高蹈云天之上,让其他人哪怕仰望也不可得。
这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许广陵没有感觉到任何异样,来到两位老人面前,他便抬起一只脚来,开始诉苦:“老师,陈老,真是郁闷死我了,我感觉鞋子在脚上已经穿不住了,每走两步,都总有一下子把它给甩了的冲动。老师,有没有什么鞋子是脚底透气的?”
看着这个如同小孩一般向他诉苦的许广陵,章老突然地便笑了。
真人又怎样?
大宗师又怎么样?
不管是真人还是大宗师,他都是老夫我的弟子!是会在我的面前表现出孩子样的弟子!是会在我面前寻找依靠的弟子!
一时间,老人简直是心怀大慰。
什么只是千年第一神医而不是万年第一神医,错过机会终究不能与历史上最顶尖的神医比肩,什么只是超凡而不是宗师、大宗师,这两个毕生最大的追求和遗憾,在这一刻通通不见了踪影。
老夫不是万年第一神医,老夫的弟子,必定是!
老夫不是宗师大宗师,老夫的弟子,必定是!
不止是,而且这个弟子,还终将攀上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更高的层次是什么层次,更高的境界是什么境界,章老先生不知道,但他知道,将来,他会知道的。他的弟子,会告诉他!
这一刻,章老先生直想仰天哈哈大笑,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对于弟子的诉苦或者说抱怨,老人听后,只是带着淡淡的微笑说道:“拙言,你这个问题问我们这些老家伙,可算是问对人了。麻鞋,你听说过没有?”
“亚麻?”许广陵道。
“就是麻。”章老道,“你们这一辈的小年轻可能都没见过,我们那时候,农村种麻很普遍的,不能说家家都种,但每个村庄必定都是有那么一些人家种的。”
说着这个,章老又道:“为师恰好还认识好些家里做麻鞋的,其中有一些应该已经不做了,但肯定还有做的,这个问题交给为师好了。”
许广陵没说感谢。
只是用他脸上的表情和笑意来表达。
章老先生见状又是欢笑,陈老先生见着这对师徒的表演作戏,心中相当吃味,便微哼一声,转身就向着公园外而去。
==
感谢“当年万里觅封候”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叫我阿岁就好”的月票捧场。(。)
:访问网站
第136章 大肚王,小琴行()
今天再吃早餐的时候,许广陵现了一点小小的异常。??
往常,他都是一碗豆腐脑加两个素包子的,但是今天,两个素包子明显不够了,吃完之后,许广陵甚至感觉还什么都没吃一样!
这种感觉简直太明显了,所以许广陵稍一迟疑,又要了两个素包子,然后,很遗憾,这两个素包子又吃了之后,许广陵觉,还是不够!我还就不信这个邪了,莫非肚子还能在一夜之间变成无底洞不成?这次,许广陵连迟疑都没有,直接一下子又要了四个!
两个老人都是带着一点小惊异以及笑意地看着他。
许广陵放口大吃,然后很快地,简直是两口一个,嗯,其实是四口,没有更多了,其实三口就解决得差不多了,然后第四口消灭剩余的那么小点,如此这般,四个包子一瞬间又都被消灭了。
这次,许广陵终于没有再点。
“够了?”章老笑问道。
“嗯!”许广陵点头,“差不多了,感觉八成饱。”顿了顿,又微微苦着脸对老人道:“老师,莫非我以后顿顿都要吃这么多?”
“大小伙子,吃多一点才正常哈,八个,不多的!”这却是不远处正在炸油条的老板插话说道。
“是啊,是不多,我老头子年轻的时候,这般大包子,别说八个,十六个拿过来,都不够一顿吃的。”章老笑着,然后站起身来,“年轻人,天天早上活动呢,不多吃一点怎么行。”
“对啊。”老板娘也开口赞同道。
离开了摊子之后,散步时,章老才道:“拙言,你现在是见识到厉害了?你这才是开了两窍,等你另外手足两窍也通了,以及头顶心窍也通了,估计到时候一开始,你真要一顿吃二十个包子。”
说着这话,而见到弟子听到这话时被狠狠吓到了的样子,章老这次是真的哈哈笑了两声,才道:“你现在该知道,为师为什么不敢贸然打通其它几窍了吧,为师这么一大把的年纪,可不敢和你这样的小年轻相比。关窍打开带来的身体代谢功能加强,那不是一点半点。”
“为师这样的老骨头,估计还没等享受到多少关窍打通带来的好处呢,就要见阎王爷去了。”
“但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过不久,你身体的消耗会越来越低。正常人的身体消耗,其实至少有一半是‘火耗’。”
许广陵点头,表示理解。
火耗也就是损耗,心脏通过血液把营养输送到全身,这个输送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消耗。而他现在身体内气血极其畅通,尤其是从右臂到左脚这一条线,估计至少是从小土路变成高公路了,至于是不是从电话线变成光纤还不好说。
总之“运输折耗”,会被降低到一种相当的地步。
另外,血液不止输送营养,还要同时输送氧气,而现在,至少他的右臂和左腿,应该是基本能够做到“地方自给”了,这给心脏以至整个脏腑减轻的负担,决不是一点半点。
而会是很多。
关于这个,昨夜睡觉的时候,许广陵便有察觉,而刚才打太极拳的时候,则更是有所感觉。身体现在,太轻松了!从内到外的轻松!
就这个话题简单地又说了一些之后,许广陵如往常一般,告辞离开。
回去之后,又是遵循惯例,雷打不动地睡觉。
醒来的时候,比前面一些天又晚了一些,大概晚四十分钟左右,好在也就是两点略多一点,而不是如一开始那般又一觉睡到大傍晚,不然许广陵会很胡闷的。
醒后第一件事还是洗澡,不洗澡不舒服!
不论是右臂还是左腿,那一点点小小但很坚决的异样都在提醒他,让他洗澡。
许广陵现他都快要成为一个洗澡狂魔了。从暂时的情况来看,一天那是至少要洗两次啊!而洗一次至少也要二十分钟。如果以后天天都这样的话,情况略坑啊。
但坑也没办法。
别说才只两次,真要是不得不洗,就是再多,三次四次五次,他还是一样得认啊。
下午的时间,如果没有其它事,到图书馆是一个选择。之前因为忙粉条的事,许广陵已经一连又是一周多没有去图书馆了,零零碎碎也积攒了不少的东西需要查找,而这些都是不太方便在网上找的。
但今天还有事。
周蓝兰小姑娘还向他邀了一歌呢。
好在,也不需要他临时创作,就“灼灼其华”那一,就挺好的,完全合用,最多在编曲上略作一些调整就好,稍加点顿挫,使之更适合配舞使用,而且,嗯,或许还可以再填个词。
但填词这种事,路上就可以构思。
许广陵着衣出门,考虑了一下,这次直接趿了拖鞋,虽然昨天已经过了中秋,这时节穿拖鞋已经有点不合时节了,但好在还不是冬天,连深秋也都不是,走在路上也不至于引来太多怪异的眼神。
说实话,许广陵不会怎么在乎这个,但也并不想被人指指点点。
孔子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么,“入乡则随俗”。
大事必须特立独行,不与人同,这样才能成就自我,而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以至琐事上,就最好不要标新立异了,没有必要。
出门,打车,直奔琴行。
作为一个音乐从业者,好吧,半从业者,按理来说,许广陵对这座城市的与音乐相关的很多产业链应该都很熟悉的,但事实恰恰相反,他没有任何一点点的了解。
现在去的这家琴行,还是他刚才从手机地图上查到的。
到了地方,才现,情况比他想的还要差一点。
这家琴行,租售皆营,而租售的东西,包括钢琴小提琴吉他等,也包括古筝古琴笛箫等等……听到这个,稍微了解情况的人就知道了,这要么是个大琴行,在整个城市以至整个省市都会很有名的大琴行,要么,这就是个最扯蛋的大杂烩。
很遗憾,这一家不是那种高大上的大琴行。
而完全就是高大上的反面。
==
感谢“天地孤鸿任我行”的推荐票支持。话说,好像有曲子是这个名字,如果听过,你还可以听听另一,“走在云深不知处”。
感谢“上邪丶君莫邪”的月票捧场。(。)8
第137章 试音()
但这只是许广陵的第一感觉,而很快地,他的这个感觉会得到一些纠正。
琴行,一般不搞音乐的人听到这个名字就感到很高大上,又或者不明觉厉的感觉,但其实就是一个音乐器材经营的场所,而且这几年国内的音乐大环境其实不是那么好,所以很多琴行也都是惨淡经营。
惨淡经营的还算好的,关门大吉的更不知有多少。
然后,穷则变,一开始专卖钢琴的,搞起出租钢琴来了,一开始专营钢琴的,搞起混合经营来了,一开始专门经营买卖的,搞起学习班来了……诸如之类,不胜枚举。
许广陵就算不专门了解,但是单从上游音乐制作产业的滑坡,就能大体想象下游产业链的状况。
简单来说,大海都快要干枯了,你还能指望小河里的水有多满?
所以,惨淡是肯定的,而具体惨淡到什么程度,许广陵就不知道了。
刚一走进这家琴行,许广陵就如之前第一个梦之后,走进菜市场逛那些土豆摊时一样,光用鼻子“嗅”,就嗅出了一种惨淡的味道,然后才是放眼打量。
这家琴行占地面积是很不小的,足有一百来个平方,然后大体以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隔成两个区域,分别摆放华夏与西洋乐器。
许广陵随便看了眼,西洋乐器那边,钢琴吉他小提琴黑管之类,应有尽有,而华夏乐器这边,他最先看到的,却不是古筝古琴这种“大件”,在这家琴行,它们还真不是大件,不但不大,甚至一点都不起眼,至于笛子箫二胡之类的,则更是丫鬟角色。
摆在那里最显眼的,充当主角的,是一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