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知全能者-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知道哪里造假,只要知道它是假的就行了。就像在路上看到一个人长着三只手臂,两了两边的,胸口前居然还长着一只手臂!哪怕它看上去和真的一模一样,但它就是假的,不需要鉴别!”

    “同意第三只手臂论。”

    “第三只手臂+1,兄弟你老厉害了,我刚才也想回复关于这个的,一时没想到好的说法。”

    “假作真是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呵呵,大假似真,今天也是见识了。”

    “论造假是怎么被识破的。它太真了!所以说,天狂有雨,人狂有祸啊,你造假可以,但麻烦有点专业精神,不要狂成这样,把自己当成天下第一来展示,观众不是傻子。”

    ……

    看到这里,底下的那些零零碎碎的回复周蓝兰再也没有耐心去看了!

    其实她只要往下翻翻,稍微点一下显示更多,就能看到很多的或者说更多的正面的评论,而且这也只是一个小时内的评论,一天后以至于更长时间之后,还被人工置顶的是哪些评论颇不好说。

    但小姑娘一时之间又哪里能想得到这些?退一步讲,就算能想到,情绪上也绝对受不了。

    周围其他的那些小姑娘也是一路地看着的,此时,她们一个个地和周蓝兰一般,也是气愤填膺,而她们中的,好几个性子不是那么沉静的,早就生气到哇哇大叫了。

    如果评论中的那些人就在面前,保管她们能冲上去,拳打脚踢,指甲开挖。

    到了这里,周蓝兰也终于放下鼠标。

    转过头,看看左边,看看右边,看看后边,然后她站起身来,沉声说道:“桃子,瓜子……”,她一个个地点名,然后道:“该是你们出力的时候了,要是不把这次的舞蹈练好,我告诉你们,我们的姐妹,没得做了!我要你们和我一起,给学长正名!”

    ==

    感谢“可乐乐和”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殇丶醭藿”的月票捧场。(。)

第157章 伏羲诀() 
告别两位老人之后,顶着一路的目光,许广陵回到了租住的地方。

    有了这一路的感受,至此,他也终于明白孔子老先生当年为什么会说出“入乡随俗”这句话了,敢情不随俗的结果,就是如此地令人瞩目。

    当然了,在合适的鞋子到来之前,明天,或者说此后,哪怕出门,他脚上还会是趿着一双拖鞋。被一个又一个的目光注视固然不是许广陵想要看到的事情,但因此而委屈了自己,那也实在没有必要。

    不过,如有可能,许广陵还是希望章老所说的麻鞋能够早点入手。

    回来后,许广陵要做的第一件事还是睡觉,这也不须多说,已经是这段时间以来的固定安排了。

    不过这一次的睡觉,有点不一样。

    还是和此前一样,躺下之后,仅仅是数个呼吸的时间,许广陵又已攸然入睡,而就在入睡之后,半睡半醒光景,似梦非梦之中,许广陵的意识或者说感受再次地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清醒”着。

    具体怎么说呢?

    其实真不太好说。许广陵此时的状态,和白天正常时候的清醒绝对是不一样的,但又和普通的入睡之后意识归于混沌更不一样,勉强地、矛盾地说,就是在混沌之中清醒着,总体而言是混沌的,但又有某种意义上的“一灵独觉”。

    而就在这种一灵独觉之中,梦境,再次到来。

    许广陵再一次地看到了那五色花。

    红色的,白色的,青色的,黄色的,黑色的,五色的花朵,将开未开,似颤非颤。

    而后,不需任何操控或者说有意地做什么,许广陵感觉自身的意识倏地切入了那朵红花之内,而后,他再次地看到了那九个结点,而后,意识沿着那九个结点继续而下……

    此后,意识感受,一点点入于幽深之境,而意识状态上,也从之前的“清醒”,逐渐地步入朦胧。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就要彻底地进入正常的酣睡状态,却就在这个时候,许广陵的意识看到了东西,那是一个不大的黑暗的空间,仿佛就如同是一间屋子,而此时,是处于暗夜之中,无星无月,无灯无火。

    惟一在这不大的黑暗空间中呈现的,是一些如雾如雨、如雪如絮的不知名之物,它们飘浮在这个黑暗空间中,以千姿百态的方式呈现着。

    有的就如雪花缓缓落降,但总是降了一小段距离后,就又莫名地飞旋而起,有的如被轻风托着又因自己的伞翼结构而滞留在空中的蒲公英绒球,有的如晨间林中轻薄的雾霭一样,形成一片薄而有形的“轻纱”,然后这片轻纱随风飘动……

    总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这些东西,是黑暗之中,惟一的“光源”,但说光源其实也是太夸张了,它们并不亮,而仅仅只是不那么黑暗而已,比微不足道的淡淡荧光,似乎还要弱了千万倍。

    许广陵的意识,进入这里之后,开始的一小段时间,是呈一种迷蒙状态的。

    他不知道这是哪里,他也不知道来这里要干什么,因此,意识或者说感受,就那么静静地停留在这里,无意识地看着黑暗空间中,那些不可名之物浮浮沉沉。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地,一道口诀在意识中缓缓流过:

    云气聚,春雷生。

    春雷生,惊蛰至。

    惊蛰至,阴锁开。

    阴锁开,……

    “伏羲诀”的内容!

    前一次梦里,梦见这个东西,不论是在梦境之中,还是清醒过来之后,许广陵对这段口诀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不论是在洗澡时,还是从章老家去公园的路上,又或是从公园回来的路上,其实这段口诀都有长驻在许广陵的脑海之中的。

    他并没有很深思,但一直在似有似无地琢磨着这个东西。

    不过一直不得其门而入。

    这段口诀,每一字,每一句,话里话外的意思,他都懂,但到底该怎么入手习练?

    他不知道。

    而这个时候,就如被一道轻雷在头顶小小地触击了一下,突然地,他就懂了。

    云气聚!

    随着这一线灵光闪过,许广陵的意识感受,情不自禁地飘飞而起,自身也变得如雾如雨、如雪如絮,进入了那片黑暗空间之中,然后下一刻,融入了其中的一朵“蒲公英绒球”之中。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无以言喻。

    其实就像是一片雾融入了另一片雾,一滴水融入了另一滴水,许广陵惟一能明确感受出来的,是意识好像沉重了一些,不似先前的轻若无物来去自由,不过此时,他的意识还是可控的。

    而后,意识在有意的操控之下,又迎上了另一片“雪花”……

    就这般,许广陵的意识如同丝线,又如同粘合剂,串连、融汇着这个黑暗空间中的那诸多不知名的雪絮之物,每串连一个,每融汇一个,许广陵都感觉意识又“重”了一些,其后,不知多久,也不知串连融汇到多少个的时候,意识似乎重到了一定的极限,再也无以为继,无法再以飘浮的状态混同在那些雪絮之物中。

    由慢到快,许广陵感觉自己的意识就如流星一般,往下坠去,一直坠,一直坠……

    而就在这个下坠的过程中,意识很快地彻底入于混沌。

    换言之,许广陵沉睡了过去。

    这一次的睡眠似乎并不能称得上是酣睡,因为“酣”多少有点甘甜满足的意思,然而这一次,许广陵睡得很沉,却绝不酣,因为在他醒来的第一时间,意识似乎还处在沉睡之前的那一个片刻之中,就是感到自身向下坠坠坠。

    那个时候处于奇特的状态之中还没有什么,此时,清醒的状态之中感受到这一点,许广陵整个身体包括四肢都是骤然一紧,仿佛遇到莫大危机般地紧绷着。

    而结果就是,他从床上一下子蹦了起来!

    这一蹦,足有四五尺高,差点触撞到了天花板,而后下落的时候,却又不是正落到床上,而是斜落在床外,也幸亏是现在许广陵的身手极其灵活,意识瞬间彻底清醒之后,虽惊而不乱,总算是以一种较为柔和的方式滚落在地。

    ==

    感谢“冬至秋分”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云霄无泪”的月票捧场。(。)

第158章 其实我是一个厨师() 
坐在地上,许广陵并没有第一时间起身。

    当然并不是紧张之后的手足无力,更不是骤然的小意外之后的失魂落魄,而是突然地就想到了梦里发生的一切,也比较明显地感受到了身体上这一刻的变化。

    以往,每一次的睡眠之后,不论是早上从公园回来后的睡眠,还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阶段上床之后的睡眠,醒来之后,许广陵总是感觉精力满满,不但满,有时甚至都有一种“溢”的感受。

    那真的是精力充沛十足。

    但这一次,但今天,却明显不是这样的。

    许广陵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与以往异常的不同,他再没有那种精力要溢满的感觉,相反,他甚至都感觉身体有点空虚,有一种需要“充电”的样子。

    不过精神还好,似乎与往日无有大异,不见半丝疲惫。

    这个情况也让许广陵放下了不少的心,似乎一切都在正常之中,虽然身体的状态其实不太“正常”。

    而这个时候,关于伏羲诀的内容再次于许广陵的意识中流过。

    只是这一次流过的,不是口诀,而是关于伏羲诀中“伏羲”两个字的理解。

    伏:潜伏。

    羲:息,休息,蛰藏。

    潜伏……蛰藏……回味着这其中的意蕴,再联系着身体此时的状态,很快地,许广陵也就大概明白了,明白了这个伏羲诀大体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收缩,积累,凝聚,然后爆发,在爆发中得到升华么?

    同一时间,许广陵想到了冬天的树,冬天的好多动植物,在酷寒来临之际,生机内藏,静以待机,在静藏中,积累着,消化着,也准备着,一待春临大地,便再次以全新的姿态,莅临世间。

    许广陵也想到了老子《道德经》中的又一段话: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不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像之前每天的精力满满,那当然是好的,极好的,但在那种精力满而欲溢的状态下,似乎也很难形成某种积累,而现在,伏羲诀大概就是以一种截取的方式,截取身体内每天的那种散逸的“生机”,积攒起来,积蓄起来,以备将来之用。

    一滴滴,一点点。

    聚水而成海,累土而成山。

    应该就是如此了!纵许多具体及细节方面或还有待斟酌,但其大体情况,应该就是如此了!不可能有错!

    意识到这一点,同一时间,许广陵脑海中,许多过往的阅读之中,类似的知识也都被调集起来,供他在此时一点点地理解着,吸纳着,汲取着,而待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之后,许广陵身上的气质,又或者说精神状态,也产生了不小的变化。

    如果有外人在,能够明显感觉出来的变化!

    换言之,之前的许广陵,和现在的许广陵,看起来,很是不一样。

    之前的且不说,现在的许广陵是什么样子?并非一下子就达到了老子话中所说的“古之善为道者”的状态,但确实地,在许多方面,比如说“心”的层面,比如说“意识”的层面,在伏羲诀引导的“身”的层面之后,向着这个方向靠拢。

    澹,淡,安,闲。

    许广陵想到了这几个字,也想到了章老为自己所取的字,“拙言”。

    要拙的不止是言,还有身,还有心,还有意识,总而言之,是他的整个人,整个的身心系统。

    许广陵这个时候,甚至有一种希望冬天立即到来,而他是身在大雪茫茫中中的情况,他想好好地感受和体会一下,在天地茫茫之中,一种因寒冷和淡漠以及总体的某种不可名状的氛围而产生的从身到心的收缩。

    这是一种本能的想法或者说冲动。

    在那样的情况下,对于伏羲诀及相关意蕴的理解,想必会更具体更深入也更透彻一些吧。

    不过其实也不必强求,既然已经知道其中大体,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把玩体会,也就是了。真欲置身雪野,从某种意义来说,似乎还嫌太过刻意了一些。

    当然,其实刻意也没什么不好。

    总归是种尝试,是种练习,哪怕刻意,也是一个颇为不错的选择和开始。

    从在地上坐着的姿态,许广陵缓缓起身。

    就是两足在着力,而手臂包括身体的其它地方,此时甚至是保持在一种相当放松安闲的状态,就以这样的一种方式站起来,哪怕是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的且短暂的过程,也让许广陵感受到了相当的惬意。

    仿佛不是站起。

    而是整个身心都在进行一种舒展。

    当整个地站起之后,许广陵自然而然地两臂向天舒展,就这么一个动作,却让他惬意到简直想到向天而歌,但事实上,只有惬意,而并无放纵。

    下一刻,许广陵放下两臂,就待稍作洗涮,而就在这个时候,电话响了。

    又会是谁打电话呢?

    知道他这个电话号码的人不多,能给他打电话以及在这个时候打电话的,更是屈指可数,是大傻佳公子他们?又或者是周老师?当然也可能是小师妹。

    有限那么几个人从意识中一晃而过,许广陵走过几步,从床头拿起了手机。

    “喂?”

    “许先生,是您么,我是那天在琴行的……”一位女士的声音传来。

    哪怕隔了几年,认识的人的声音许广陵犹能辨识出来,更何况这才是隔了几天?许广陵心下微有诧异,然后道:“你好你好,郑姐,请问有什么事?”

    “许先生,我是从宋老板那里打听到了你的号码,请你不要介意。”郑女士先这般解释着,才又道:“是这样的,许先生……”

    她把将视频分享到了微博,然后又引起了一些非议的经过讲给了许广陵听,重点强调了某几位音乐界前辈的置疑,怕会对许广陵造成一些不太好的影响。

    “对不起,我没想到……”

    “郑姐,你知道我是做什么的么?”许广陵打断了她的自责,隔着电话这般微笑着问道。

    “啊?”

    “我其实是一个厨师。”

    ==

    感谢“武神不灭”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何谓好坏”的月票捧场。(。)

【一个重大决定,关于月票加更】() 
这是我的第二本书,恩,当然,我不是在为我的老书打广告。

    我是想说,在写第一本书的时候,我留下了一些遗憾,也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第一本书刚上架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我一直记忆犹新的事情,那是当时我发感言说,我不争月票。

    不争的原因,一是多半争不过,二也是不想争,因为在很多事情上,我的性子其实相当懒散。再者在当时的我看来,大家能够订阅支持,就已经是很给力的捧场了,其它至于月票什么的,随意就好。

    所以我说我不争,大家有票投给其它需要的书就好。

    我认为这是一种“好意”。

    但没想到的是,是真的绝没有想到!我受到了指责。

    一位书友在书评区,以相当强烈和相当激动的语气,表示了他的不满以及斥责,而其后很多书友附同他的意见。

    这些人,都是订阅支持者,也都在此前或此后给我投着月票。

    其中具体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反正自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网络连载,身为作者,并不是只需要静静地写书就行,书友有很多也并不是希望只静静地看书就行。

    有些书友,有些时候,还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和所看的所喜欢的书产生一种互动的。

    老书的成绩,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虽然说也精品了,高订也早过万了,但这样的书在起点来说真的是多不胜数,而且我那本书时间跨越几年,用一句话来说,就算是一头猪,那么长时间也该成精了。

    然而自始至终,出于喜爱,很多人一直在许多地方推荐着这本书,直到现在,还有人不时地推荐着,还有很多则直接推荐给自己的朋友。

    这些,我在感怀之余,是深深的惭愧。

    是真的惭愧。

    至于惭愧的原因,我的老书友100%地个个都知道,我在这里就不说了。:)

    但他们有许多人还是支持着,订阅,打赏,推荐票,月票,我有时会在书中偶尔地感谢一下,但多半感谢不过来。并没有那么多的空间,让我把应该感谢的书友都列名一一感谢。

    这是我的遗憾之一。

    所以到了《全知全能者》这本新书的时候,我略作了一点小小的尝试,那就是在每一章的章末之后,都点名感谢一位书友,入v前是推荐票感谢,入v后变成了推荐票和月票两种感谢。

    这也算是一种不算互动的互动吧。

    我总希望这般下去,日久天长,总是可以把所有支持的书友都一个个地感谢到。但这很难。

    就如这个月来说,月票不多,但也过千了,而我感谢的书友有几位呢?以一天两位来算,是六十位!当然,好些书友投了不止一张月票,也投了不止一次月票,但无论怎么说,被我点名感谢到的,只是极小一部分。

    月票如此,推荐票就更是了。

    那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略表我的感谢呢?

    答案是有的。

    老书的时候,我说推荐票每过十万,便来个十更,嗯,十章加更。(到现在还没有兑现,主要是欠得太多了,还无可还。只能以后慢慢想办法了,总是能想到办法的,因为那本书还有第二部!)

    新书,趁暂时无债一身轻,嗯,只有一点小小的债,比起老书所欠的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