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知全能者-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意味着,这棵大树的性质,可以强心,可以补脾,可以养胃,可以滋肾。

    黑与灰虽然相似,但在神农诀的体系下,却是截然不同,黑色为有益,灰色却是有害,许广陵也明白了,这棵大树的性质,除了强心补脾养胃滋肾的作用之外,还有对身体不好的一面,它补脾养胃,它也伤脾伤胃。而且其负作用,还要超过正作用。

    然后,一个问题,或者说一些疑问,也随之而来。

    这是通过大树的气息来判断。

    它全不全面?

    如果不通过气息,而是通过切实的口舌品尝,会不会得出不太一样的结论?

    另外,通过气息得出的结论,是针对这棵大树的整体?其树皮,外皮里皮,其树干及树心,其树叶,嫩叶老叶及黄叶枯叶,其树根,根部的外皮及里面,这些不同的部分,其性质或者说作用,是否有所差别?

    再者,不像薄荷枸杞,也不像豆腐脑大白菜菜籽油面粉,这个树,是不能吃的。

    哪怕没有负作用,也不能吃。

    要怎么才能利用它?

    放到水里煮?

    许广陵感觉,如果想在这个方面有所进益,他大概需要学习一门知识,关于中药材的炮制什么的。

    不过当下,还有是他可以做的。

    那就是品尝。

    树根,树干,树心,树皮,不论是里皮还是外皮,许广陵暂时都是没有办法的,不过取一截树枝,兼及树叶,还是可以的。

    睁开眼来,许广陵开始爬树作业。

    以他现在的身手,爬起树来,当然是小菜一碟,所以仅仅是两三分钟之后,许广陵便达到目标,取了一截这棵树的小树枝,来到之前侧躺的地方。

    就这样下口品尝?

    打量再三,许广陵还是有点下不了口。

    许广陵迟疑了会,还是决定把它带回去,略作处理一番再说。

    同时,这一番实验,另一个结论也得出来了,那就是“液滴”的积攒,好像真的存在某种限制。早晨在老松树下,他一下子就积攒了三滴,而之后的睡觉,没有了,这时,在这棵更老的大树下,同样是没有。

    或者,一天的时间,最多,也就是积攒三四滴、四五滴?

    ==

    感谢“这名字不错2”的推荐票支持。这名字真不错,就是有点2。:)

    感谢“木瓜炖雪耳”的月票捧场。

第202章 神农之路() 
回到租住的地方,许广陵先是痛快淋漓地冲了个澡,嗯,这是必须也是必然的,而后,就是把带回来的那截树枝像是洗菜一般地清洗了干净。

    拿过菜板,拿起树枝,拿起菜刀。

    如同做饭处理食材一般地,许广陵动作极其熟练地把这截树枝作了他需要的处理。树枝断出一截,分离出外皮,而里面的部分也像是拍大蒜一样拍扁,另外就是树叶,一片黄一片枯,青叶则是没有。

    看着这准备品尝的四样材料,略微迟疑了一下之后,许广陵抱着大无畏的精神,直接拿起了那片已被剖开的树皮,放入嘴里。

    下一刻,他的表情,一瞬间“鲜活”起来。

    苦,是什么样的苦?涩,是什么样的涩?苦涩这两个字,第一时间教许广陵重新做人了。

    苦的东西许广陵吃过,比如说苦瓜,还挺好吃的,以前他妈妈经常做。涩的东西许广陵也尝过,比如说没怎么成熟的枣、杏、苹果、梨、梅子,这些许广陵都品尝过,还有柿子,哪怕成熟的柿子不经过处理也很涩。

    那些时候,许广陵以为那就是苦,就是涩。

    但现在,当这片树皮入口,他才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苦涩!

    真的,仅仅是短短的几秒钟时间,许广陵就感觉他的味蕾遭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的整个口腔都在向他抗议,为什么要把这么不人道的东西放进来?

    灵敏的味觉在这一刻成了一把极其锋利的双刃剑,让许广陵整个脸部都抽搐着,但同一时间,这片树皮的性质,也在脑海中呈现。

    绿、青、蓝、紫。

    肝、脾、胃、肺。

    果然,之前在小山上那会,通过气息来判断那棵大树的整体性质,是不全面的,那会,呈现的是赤、橙、黄、绿,黑,以及灰,而这时,这片取自于那棵大树上的树皮,呈现的却是绿、青、蓝、紫。

    两者间除了一个“绿”有所交集之外,其它竟然是完全不相同。

    或许,他感受到的那气息是属于大树的主体,而这片树皮只是属于枝节,两者间性质迥异?

    大概就是这样了。

    下一刻,许广陵对神农诀辨析出的这片树皮的性质略作思索。

    以前,他是真的不知道,这树皮,居然还是好东西?

    这是神农诀告诉他的。

    其对肝、脾、胃、肺都有有益作用,当然,同时也有有害作用,可谓是利害参半。可是,如果能作针对提取的话……

    嗯,以现今的技术手段,是能作针对提取的吧?

    许广陵感觉,在这个领域,正有一片大大的天地,等着他去涉足,也引诱着他去涉足。

    接下来,却是发生了一件有点意外的事,嗯,好事。

    吐掉嘴里的树皮之后,许广陵用温水漱口,他以为还要漱很长时间才能略去嘴里苦涩的,但心念动处,气血涌动,口腔一阵麻热之后,才换了两次水,口腔的异样感觉便基本消去。

    而待换到第三次水,所有的苦涩,都已消除得干干净净。

    这无疑是意外之喜。

    也因此,对于接下来的三样材料的品尝,许广陵是带着一种相当轻松的心态来进行的,反正再苦也就是那么一会儿嘛。不过真的一一品尝了之后,许广陵才发现他之前把树皮放在第一个品尝,是做了一个相当正确的决定。

    因为树皮最苦!

    剩下的三样,都不算怎么苦,甚至从树叶中,许广陵还品尝出了些许的甜味。

    当然,其实也是因为对比的关系。

    如果没有一开始的品尝树皮,他是绝不可能从树叶中品尝出甜的,那简直是要疯。

    至此,品尝结束。

    不过事实上,这一次的实验,品尝只是附带,许广陵真正或者说主要的意图,还是想试验一下在另外的大树下,能不能进入早上时的状态,然后完成对“液滴”的积攒。

    实验成功了一半。

    那就是再次进入早上时的状态没问题。

    但是“液滴”的积攒却真的存在着限制,许广陵不知道出现这种限制的原因是什么,但当前来说,他也只能是顺其自然。而且退一步来讲,之前一天只有两滴,现在一天保守估计也是四滴,这已经是翻倍了!

    “云气聚,春雷生。”

    品味着伏羲诀的这句话,许广陵有所猜想,但暂时来说,也只能是猜想。

    当下,积攒“液滴”的过程,许广陵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这个所谓的“云气聚”,如果是的话,“春雷生”又会是什么?而这,正是许广陵的期待。

    过了伏羲诀,来到神农诀。

    “饮食摄生,修行之始。列神农诀辨识草木法,为诸法第二。”

    再次地想着这话,许广陵也对他接下来的“辨识草木”之路,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或者说计划。

    像今天这样的品尝,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嗯,暂时没必要!

    这类东西,应该是中远期的目标,当下的、暂时的、短期的目标,他应该放在各种食物上。

    比如说各种谷物,各种鱼类肉类,各种蔬菜,各种水果等,然后再从这些食材上,过渡到食药两种的材料上,比如说枸杞红枣黄芪人参等各种材料上。

    从日常到不那么日常,从熟悉到不那么熟悉,这才应该是他的“神农之路”。

    一开始就对不认识的那些林林总总的草木之类作鉴别,既没有用处,也太过好高骛远,若用“瞎折腾”这三个字来评价,毫不为过。而如果从日常食物这方面入手……

    想到这里,许广陵忽然一愣。

    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大概、也许……

    他有点明白,之前的第一第二第三个梦,他为什么会梦到九品白玉羹、人参红薯山药粉条、十菌清汤米线了。或许,梦境的内容,并非他以前所想象的那样,属于厨师,而是属于,属于……

    属于“神农”!

    此时此刻,许广陵隐隐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被这个想法所惊的!

    如果这一切都是如他所想。

    那么,前面三个梦,梦中涉及的那三样食物,就是明晃晃的示例和榜样,在引领着他。

    为什么九品白玉羹那么鲜美那么好喝?虽然直到现在也没喝到梦中呈示的原版白玉羹,但许广陵毫不怀疑它的美味!为什么人参红薯山药粉条的配料不选用更好的山参而选用园参,为什么对红薯和山药的种类都有限定?为什么十菌清汤的烹饪那么繁复那么讲究,简直如同制药一般?

    这一刻,许广陵感觉,他大概有答案了。

    ==

    感谢“莩沙”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梦寐以求sen”的月票捧场。

第203章 造化() 
为什么十菌清汤的烹饪那么繁复那么讲究,简直如同制药一般?

    因为……

    因为或许它根本就是制药!

    只不过这个药有点特殊,它不是以正常的药的形式出现,而是以食物的形式,而且是非常美味的食物!

    九品白玉羹,人参红薯山药粉条,十菌清汤米线,梦中出现的这三样食物,截至当前为止,许广陵完整复制出来的只有中间的人参红薯山药粉条,而关于这个粉条的一些事,此时,尽皆在他的脑海中泛起。

    “老三,你的这个粉条,还能做么?我还想要,越多越好!”

    “老三,你老实告诉我,你是做什么的?”

    “老三,这个粉条,真的是你自己做的?”

    “我父亲,有慢性支气管炎,几十年了。”

    “年轻时候带来的,很严重。西医、中医都看过了,看过好多,但基本不起什么作用,每年秋冬,老人都很难受。吃过好多种药了,都是只能缓解,而且有时连缓解都做不到。”

    ……

    “老三,你不知道,这几天,也是我父亲几十年来,每年的秋冬时候最轻快的几天,看着他整个人都好像年轻了好些岁的样子,老三,你不知道,我都想哭。”

    这是来自佳公子那边的情况。

    “老三,废话不多讲,你这个粉条,做起来不麻烦吧?”

    “老三,你这个粉条是不是有降血压的作用?”

    ……

    “医生说老先生你这血压有点高,平常要多加注意一些。”

    “但是出了医院的时候我和老爷子全都高兴坏了,一百四十多啊!这对其他人来说是有点高,但对我家老爷子来说,已经是低到不能再低了!”

    “前天晚上,老爷子头晕,不是因为血压高了,而是因为血压低了!”

    ……

    “老三,我跟你说,你这粉条,神了!”

    “别废话了,老三,你那边赶紧准备一下,这次我要至少一千斤!”

    这是来自大傻那边的情况。

    “不对!”

    “老秃,这个粉条,你吃吃看,好好体会一下。”

    “拙言,你的这个粉条,哪里来的?”

    “问题大了!”

    “拙言,你今天拿过来的这个粉条,很不寻常!”

    “如果为师没有判断错误的话,它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

    “换言之,它能降血压,从根本上!”

    ……

    这是老师和陈老先生两位老人吃了这个粉条之后的反应。

    此时,回想着这之前发生过的一幕幕,许广陵目瞪口呆,有一种后知后觉的恍悟,同时,曾经的一个疑问,也得到了解答。

    作为“千年第一神医”,为什么老师居然不知道这个粉条?

    不知道也还罢了,但是品尝了之后,老人家对制作这种粉条的三样材料了然于心,却还不解。

    “小许,那你这个粉条是用什么做的?”

    “除了山芋、山药,以及人参之外,还有什么?”

    ……

    “拙言,你说的这三样材料,为师是最清楚不过,它们的效用,在这院子里,在咱们三人这里,说句不怕人笑的话,普天之下,怕没有人能比为师认识得更清楚的了。”

    “而这三样材料中,不论是红薯,还是野山药,又或是园参,都没有这个功用。”

    ……

    为什么两位老人不理解?

    为什么寻常的三样材料组合在一起,却能化“腐朽”为神奇?

    为什么?

    为什么?

    原因现在很清楚了。

    嗯,应该是清楚了。这本就不是寻常的组合,而是出自于绝对极其高妙的搭配。

    就像氢与氧,两种气体组合到一起,却形成了液体的水。

    就像硫磺、硝石和木炭,这三样可以说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东西,组合到一起,却形成了火药。

    就像寻常的谷物,经过一番酿制,却能成为让人陶陶然薰薰然的佳酿。

    就像“裙拖六幅湘江水,鬓挽巫山一段云”这句话,没有一点新奇的用词,但却相当地描绘出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就像……

    其实,不论是自然的世界,还是人文的世界,都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了,甚至可以说是不胜枚举,遍地都是。就像老师昨天才提到的显微镜。

    显微镜源于放大镜,放大镜源于玻璃,玻璃源于……沙子。

    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又有谁能想到,最为寻常不过的沙子,经过一番变化,最终,却能小窥微末、大观宇宙呢?而和沙子并列在一起的泥土,在华夏古人的手中,却还又变成了陶,变成了瓷。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

    方文山的这首词,作为一个准词曲从业者,许广陵可以说是再为熟悉不过了,但此时,当这些句子在脑海中飘荡,许广陵想着的,却是与以往绝不一样的东西。

    造化!

    上面提到的,没提到的,这些种种,都是造化!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许广陵又想到了这句话。

    当花椒碰上了辣椒,当羊肉串碰上了孜然,当泥土沙石碰上了慧心妙手,当天地万物碰上了“洞察者”,……

    腐朽,稍作变化,便成为神奇。

    平凡,稍加勾兑,便成为超凡。

    人参、红薯、山药,三样组合在一起成为能降血压也能治疗肺部疾患的粉条,这很神奇?更多的寻常的食物,蘑菇豆腐土豆,白菜青菜紫菜花菜……完全可以造就更多的神奇!

    只要。

    懂得造化之妙。

    任何一样平凡之物,都携带着成为神奇的模板和基因。

    物固如此,人也一样吧。

    从平凡,到不平凡,也许,仅仅只需要一个转身、一次坚持、一种想法……

    此时,此刻,许广陵意念纷纭。

    许许多多的以前没有过的想法,都从脑海里冒了出来,许许多多的以前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说过的事,以及那些在书本上翻阅过的知识,尽皆以一种全新的面目和形象,出现在许广陵的脑海中。

    而这些所有,尽皆围绕三个东西在演绎。

    其核心,是“造化”,其两翼,是“平凡”和“超凡”。

    在这一刻,许广陵也突然地,对老师之前讲述过的“大宗师”有了某种更深层面上的理解,同时,许广陵对于自己脚下的道路,也一下子,有了某种豁然开朗的启悟。

    曾经看到过的一勺鸡汤,也在此时重新闪现:

    问:什么是道?

    答:道就是行坐住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任何一种寻常,都蕴含着无尽的天地玄机。

    ==

    感谢“炎阳炙”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孤独的~疯子”的月票捧场。

第204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一章列为特别加更,不算在正常更新里。这些天欠缺的章节,会在下月补上。

    祝书友“萧遥风逸~”生日快乐!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一千八百年前,曹魏政权的扛把子曹操这般说道,毫不遮掩地为杜康酒作着广告,也不知道是不是收了大笔的广告费。

    许广陵此时意念纷纭,情绪也有所激荡,而时至今日,对付这样的状态,他也有着相当娴熟的手段了。

    何以解此?唯有歌诗。

    于是,就在接下来的十分钟内,又一首曲子自许广陵的手下诞生。

    这首曲子和之前的六首又都有所不同,而且是相当的不同。《大梦千秋》《圣贤之路》《灼灼其华》《烂柯》《世界扉页》《大宗师》,这六首,不管它们的表达是激昂还是低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由完整的旋律贯穿,从开始到结束。

    但这一首不一样。

    就如同一个人的习作,更或者说是孩童的随意涂抹,这里一处,那里一处,在旋律表达上,这一刻,才“黄河远上白云间”,下一刻,就立马是“大漠孤烟直”了,这一刻,才“飞流直下三千尺”,下一刻,就立马是“小桃无主自开花”了。

    简单来说,如果把这首曲子填上词,让人来唱,一首歌唱完,不,唱到一半,唱的那个人多半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

    与其说这是一首曲子,更不如说,它是由许多首曲子拼接而来。

    若用衣服来形容,这就是一件由碎布条拼接而成的百衲衣,不过,在初始的一段又一段看似完全杂乱无章的堆砌之后,这首乐曲的整体,开始走向一种诡异的前后呼应……

    前面的所有断奏,就如大地上一条条单独的河流,它们有的向东,有的向西,有的向南,有的向北,有的直,有的曲,有的来回弯曲,有的环绕如圈,但是慢慢地,视角被往上拉,一点点地上拉。

    而就在这个上拉的过程中,那些所有的河流,渐渐从杂乱无章、毫无规律,步向一个惊人的同调,汇成一道澎湃的合流。

    最终。

    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