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自然主要是华安的功劳,韩潜大为高兴,狠狠的夸了华安,并激励华安继续努力,多立战功。
就这样,一连几日,华安不断变换战法,持续骚扰敌军,并找准机会歼灭敌军的小股部队,积小胜为大胜,大大的挫了敌军的士气。
如此没完没了的骚扰,大大打击了敌军的士气,敌军主将桃豹再也受不了了,绝不后退的念头从他的脑海中去除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桃豹也了解了晋军真实的战力,即使部下士气高昂,也未必能顺利的攻下阴陵城,在如此士气低落的时刻,自然更不能贸然攻城,后退休整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桃豹率大军后退二十里扎营,与阴陵城的北伐军主力保持三十里的距离,以便获得喘息之机。
而韩潜也明白,尽管桃豹大军士气低落,但实力仍不再自己之下,贸然决战必定两败俱伤,所以仍然决定据守阴陵城。
由于敌人后退了二十里,敌军大营距离阴陵城三十里,来回一趟要六十里,距离太远,华安的骚扰策略不太好用了,便只能作罢。
至此,敌我双方的数万大军,在阴陵城附近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并不时的有小规模的冲突,伤亡都不算大。
就在韩潜与桃豹紧张对峙的时候,敌我双方的两翼也展开了一场厮杀。
庐江郡方向,赵国右路军统帅麻秋率两万大军突袭庐江郡,被大晋征西将军庾亮所率的荆州军团主力五万人马所阻,未能前进一步。
广陵郡方向,赵国左路军统帅支雄率两万大军进逼淮阴城,被大晋扬州军团的主力五万人马杀退,后退五十里形成对峙。
尽管左右两翼,大晋军队占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但骑兵的兵力却是少于敌军,麻秋和支雄的大军骑兵都占了一半,而大晋的扬州和荆州军团主力,虽然都有五万之众,但骑兵只占一成,各自只有五千骑兵。
而野战,骑兵的攻击和机动性都是很可怕的,骑兵的薄弱导致大晋的两支主力军团不敢与对面的赵军决战,而是分兵死守重要的城池。
赵军擅打野战,但攻打城池的实力却不怎么样,而且,晋军在兵力上又占了不少优势,所以也不敢贸然攻城。
双方,一方据守城池,一方在野外扎营,形成了持久的对峙。
如此一来,敌我双方的左、中、右三路大军,都处于紧张的对峙之中,而赵国山贼土匪横行,后军统帅夔安的五万人马,要负责运送粮草补给,以及维护从邺城到前线的运输通道,震慑沿途的山贼和土匪,保障粮道的畅通,并不能抽出太多的兵力增援前线。
数十万大军的消耗是巨大的,很快,双方的粮草供应都显得紧张起来。
若是这么长期对峙下去,对敌我双方的国力都是极大的损耗,不论是大晋还是赵国都承担不起。
在这关键的时刻,就要看双方的忍耐力了,谁先动手就意味着,拿自己的短处对抗敌人的长处,下场必定是损失惨重。
大晋的皇帝司马衍早已被世家大族架空,没有随心所欲的大权,前方武将认为不可轻举妄动,他也只得认可。
而赵国天王石虎就不一样了,石虎天性极其残暴,掌握着绝对的权利,一时心情不好便会大开杀戒,只要石虎一声令下,前方作战的武将不敢不从。
转眼间,敌我双方对峙了一个多月,天气也从炎热变得凉爽起来。
在邺城的皇宫之中,石虎再也沉不住气了,在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后,居然没能攻下江淮之间的一块小地方,这让石虎感到很没面子。
第一百四十二章 调兵遣将
石虎记得很清楚,一个月前,桃豹送回军报时,曾极力请罪,并夸下海口,半个月内一定横扫江淮,饮马大江,为战死的一万将士报仇,如今,整整一个月过去了,连小小的阴陵城都还在晋军的手中,还谈何横扫江淮。
但桃豹毕竟是自己的心腹大将,即使,损兵折将、作战不力,石虎也只是表示不满,一时间,倒也没有治罪和替换的意思。
当然,石虎并不知道,他收到的军报并非桃豹所写,而是张举半路截下信使,偷偷替换的假冒军报,桃豹并没有夸下半个月内横扫江淮的海口。
皇宫大殿上聚集了不少大臣,但众大臣见石虎一脸怒气,都低下头,没有一个敢正面迎向石虎的目光。
“邺城还有多少兵马。”石虎扫视群臣,沉声问道。
群臣一听,顿时便明白了石虎的意图,这是要大规模增兵前线的节奏,诸大臣互相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了惊诧的表情。
出兵之前,便有不少大臣反对向南方用兵,原因是朝中刚刚经历了‘石邃之乱’政局不稳,但好大喜功的石虎不停劝告执意出兵东晋。
如今,两军相持不下,不少大臣更是打算找机会劝说石虎退兵,不料却等来了石虎意欲增兵的想法。
…无…错…小…说…m。…quledu… “王上,万万不可再增兵了,如今赶上天灾,不少郡县的庄稼颗粒无收,邺城的存粮虽多,但供给前方数十万大军也支撑不了太久,各郡县的存粮用于赈灾都有不足,抽不出多少存粮支援前方大军。”一名大臣蹙眉奏道。
石虎一听,心中大怒,咆哮道:“哼,赈灾,颗粒无收的百姓就让他们饿死好了。”
见石虎暴怒,殿下诸大臣顿时胆战心惊,胆子小的直接哆嗦了起来。
“王上,我大赵已经与燕国慕容皝达成协议,两国联合进攻段辽,邺城的大军随时要做好进攻段辽的准备,若是调往江南,一来一回要好几个月,岂不耽误大事。”一名大臣躬身奏道。
石虎一听,点了点头,这名大臣说得确实很有道理,若是不能如期进攻段辽,岂不让慕容皝笑话,况且,石虎的真实意图并非攻打段辽这么简单,而是在攻下段辽后,直接与慕容皝撕破脸皮,进攻辽东,以获得辽东大片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财物、牲口、以及让他销魂的鲜卑少女。
一想到攻下辽东,可以收拢成千上万的鲜卑少女,进入自己的**供自己玩弄,石虎就是一阵亢奋,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了可怕的淫笑。
殿下一名大臣见石虎嘴角带笑,躬身奏道:“王上,前方战事不顺,不如暂时退兵,待日后我军兵粮足备再进攻江淮不迟。
石虎一听,笑脸瞬间拉下,沉声道:“我大赵十几万大军南征,天下尽知,若是连晋国的一个郡都攻不下,岂不遭天下人耻笑。”
说完,瞪着双眼扫视群臣,摆出一副不攻下江淮诸郡誓不罢休的姿态。
众大臣见石虎心意已决,也不敢违逆,一名大臣抱拳躬身道:“王上,总这么相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得想个破敌良策。”
石虎一听,点了点头,思索片刻,嘴角一抹冷笑,沉声道:“何须破敌良策,以本王看,是桃豹不尽力,麻秋、支雄只有两万大军,尚可与对面的晋国五万大军对峙,桃豹麾下大军是对面晋军的两倍,为何也是对峙,为何不主动向晋军发起攻击。”
说完越想越来气,在大殿上踱着步子,回身大声道:“传令,让桃豹率主力大军立刻向晋军进攻,不得有误。”
大殿上负责传令的官员抱拳领命,缓缓退出大殿。
“桃豹,你可别让本王失望啊!”石虎抬头看着大殿的顶部,自言自语道。
######
两天后,阴陵城北门外三十里处,桃豹正在中军大帐与诸将商议军机大事,帐外突然传来了一阵乱糟糟的声音。
“外面出了什么事。”桃豹大声问道。
一名小兵急忙奔入帐中,单膝跪地,抱拳道:“将军,帐外有一名文官模样的人带着一百名龙腾卫士闯了进来。”
桃豹一听大惊,能有龙腾卫士护卫的官员一定是朝中之人,于是连忙率众将迎了出去。
文官一眼便认出了桃豹,笑眯眯的说道:“桃将军,下官奉王上之命,前来向将军传达王上旨意,事情紧急,也就来不及通报了,只好硬闯了,还望将军莫怪。”
桃豹一听,连忙摆手道:“哪里,哪里,大人客气了,不知王上有何旨意。”
“王上见将军与晋军对峙,大为不满,特让下官传令,让将军立刻向晋军发起攻击,不得有误。”
文官说完将手中一封盖了印章的书信交到了桃豹的手中,轻声道:“下官告辞。”说完转身离去。
“大人慢走。”桃豹客气了一句,拿起书信看了一遍,果然和那名文官说的一样,石虎强令自己向晋军进攻。
回到中军大帐,桃豹将信件交给自己的部将,让他们依次传阅,诸将看完之后,信件重新回到了桃豹的手中。
桃豹将信件放在身前的案子上,看向诸将,正色问道:“王上让我军主动出击,诸将有何看法。”
“将军,眼下两军对峙局面已经形成,主动进攻的一方,必然吃亏。”一名部将说道。
桃豹认可的点了点头,叹气道:“但总这么对峙下去,粮草消耗太大,如今当涂城囤积的军粮只剩一万旦,只能维持五万大军大半个月的给养,后方的粮草征集也越来越困难了。”
“将军,我军粮草消耗巨大,对面的晋军也好不到哪儿去,关键时刻就要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一刻。”一名部将抱拳道。
“可是,王上和满朝的大臣等不到那一刻啊!如今,我军立刻出兵已成必然,诸位还是说说该怎么打吧!”
见必然要开打,一名部将抱拳道:“我军兵力占优,真的打起来,晋军未必能占到便宜,强攻阴陵城,末将觉得可行。”
“强攻阴陵城,末将也觉得可行。”
“既然王命难为,只有强攻阴陵城,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帐下多名部将都表示要强攻阴陵城。
桃豹原先的战术目标是奇袭历阳,但通往历阳的道路必然经过阴陵城,此刻,攻下阴陵城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阴陵城驻守的是韩潜的两万主力大军,而我军大营的兵力是三万,三万打两万兵力自然占优,但韩潜据城而守,在地势上占了优势,如此一来,便抵消了我军的兵力优势,真的打起了,鹿死谁手真的不好说啊!”桃豹仔细的分析了起来。
身旁的桃武一听,躬身道:“爹,我军共有五万大军,为何只动用大营的三万主力,当涂城的一万大军和王朗将军的一万大军也可一并调来,如此一来,五万打两万,我军必胜。”
“不行,这样太冒险了,王朗将军要牵制寿春的晋军,当涂城乃我军的退路和屯粮之所,更是大意不得。”桃豹对自己儿子的提议感到震惊。
但帐中诸将却觉得可以一试,一名部将抱拳道:“将军,此法可行,当涂在我军后方,晋军不可能从我军头顶上飞过去,寿春的晋军只有五千,王朗将军的一万人马可以调回五千增援阴陵。”
“爹,攻城在即,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桃武无奈的说道。
桃豹虽然还是觉得不妥,但攻城在即,多一支人马便多了一份胜算,也只好仔细再考虑一下。
王朗的一万人马调回五千,剩下的五千人马应该可以对抗晋军的同等人马,而当涂城囤积了全军的一万旦军粮,又是自己后退的必经之路,桃豹无论如何也不敢将当涂的一万大军全部调往前方,留下两千人马是最低的。
“爹,下令调兵吧!”桃武催促道。
“将军,下令调兵吧!”帐中部将也跟着附和。
桃豹眉头一皱,大声下令道:“传令,让寿春方向的王朗分兵五千前往阴陵与我主力汇合,当涂城的一万人马留下两千继续驻守,剩下的八千兵马全部调来大营。”
“是,将军。”传令兵领命退出大帐。
“韩潜,这次本将一定要彻底打败你。”桃豹攥着拳头,看着帐外的天空,狠狠的发誓。
######
阴陵城废弃军营中,华安拿着一束鲜草正在悠闲的喂着野兔,这些野兔足有上千只,被养在废弃军营拐角的一处大院子里。
为了让这些野兔生活的舒坦一些,华安带领部下特意用树枝和茅草搭了满满的一院子兔舍。
当然,废弃军营的院子里原本是没有一只野兔的,这些野兔都是华安与麾下的将士在阴陵城附近的山中猎得的。
虽说此时正是两军交战的时刻,但桃豹后退三十里扎营,和阴陵城的晋军长久对峙,真正打仗的时刻并不多,军中寂寞,华安感到无聊,便以熟悉附近地形为名,带领麾下的士兵在山中比赛打猎。
几日内便猎得了许多野味,尤其是活捉了几百只野兔,华安一时心血来潮,便让士兵将这些猎得的野兔养在了驻地,并专门为这些野兔配备了几名‘饲养员’让他们负责从城外割草喂养野兔。
没事的时候喂喂兔子,既能排解无聊的时光,同时也能感受到一丝田园生活的温馨,况且,必要的时候野兔也可成为大军的粮食。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战前夕
一个多月的时间,华安和麾下的将士又陆陆续续的活捉了几百只野兔,都养在了这处院子里,而野兔的繁殖能力则让华安大吃一惊,一窝窝肉乎乎的小野兔不时的出现在兔舍里,很快院子里便有了上千只野兔,而且这些野兔生长极快,几天之内便长满了白绒绒的毛发,在院子里一蹦一跳的很是活泼。
华安顺手拿起一只野兔,在手中把玩了起来,肉乎乎毛绒绒的身体摸上去很是舒服。
“大哥,这里的兔子越来越多了,我看可以杀几只烤着吃了。”铁牛拽着一只兔子的耳朵,笑着说道。
“军中又不曾缺粮,这些兔子还是先养着吧!待缺粮之时再吃不迟。”辛辛苦苦养的野兔,华安还真的有些不舍得吃。
见华安和铁牛谈起了兔子,王三走过来,打趣道:“大哥,等这场仗打完了,我们兄弟几个回家一起养兔子,可好。”
“王三,大哥是要做将军的,肯定不会回家养兔子,嘿嘿。”铁牛笑着说道。
华安摸了摸怀里的兔子,轻声道:“王三,是不是想家了。”
“大哥,你咋知道的。”王三显得很惊讶,看向华安,解释道:“从小到大,从没离家这么久过,是有些想家了。”
说完=无=错=小说 m。quledu。com低头沉思了起来。
一旁的铁牛、雷暴、赵武三人听了,也把头轻轻地垂下,显然他们也想家了。
“若不是心中思念家乡,怎么会突然想到回家养兔子。”华安看着王三,淡然说道。
其实,华安又何尝不是思念家乡,只是面对强敌入侵,身为大晋的男儿必须挺身而出,站在抵抗敌人的第一线。
“大哥,等这场仗打完了,一定先回家看看爹娘。”王三低着头,轻声说道。
“嗯,好久没回家了,是该回去看看了。”铁牛也跟着附和。
家乡还远在雷云堡的雷暴、赵武却不敢有此奢望,毕竟,雷云堡还在黄河以北,大晋的军队何时能打过黄河,他们心中完全无法判断。
华安看出了雷暴、赵武的心思,放下手中的野兔,看向北方,正色道:“弟兄们,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也是我们的家乡,等我军打过黄河,攻下邺城,我们要把邺城的皇宫建成一个特大的兔舍,在里面养满这些可爱小野兔。”
华安大胆的玩笑话,把赵国的皇宫比喻成兔舍,大大激发了身旁四位兄弟的激情。
“说得好,攻下邺城,在赵国皇宫里养野兔。”雷暴显得极为激动。
“兄弟齐心,打过黄河。”
“攻下邺城,活捉石虎。“
赵武、铁牛、王三,一个比一个激动。
“弟兄们,只要我们齐心,总有一天会打过黄河,收复本就属于我们的中原河山。”华安攥紧拳头,大声鼓舞道。
“兄弟齐心,收复中原。”四人异口同声。
看着四个充满豪气的兄弟,华安仿佛可以看见自己收复中原的那一刻,心中一时充满了畅想。
######
两日后,阴陵城北门外三十里处,桃豹的大营已经集结了,从当涂城调来的八千人马,和寿春城外调回的五千大军,再加上大营本身的三万主力军,整个大营的兵力已高大四万三千。
经过一个多月的对峙,三万主力大军的士气已经恢复了正常,此时又调来了一万三千多援兵,这让整个大营的士兵士气大涨。
见麾下大军兵力雄厚,士气旺盛,桃豹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为了万无一失,彻底击败晋军,桃豹在中军大帐中召集部将研究具体的攻城事宜。
“诸位将军,我军的两支援兵已经开到,如今,我大营兵马已有四万三千之众,攻下阴陵城应该不在话下,诸位以为如何攻城最为稳妥。”桃豹完全不掩盖自己的得意,语气中显得信心十足。
“末将以为,集中主力直接从北门攻进阴陵城即可。”一名部将信心满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