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统之上。萧家总不好太过分,要不然老太爷知道后准得把萧风骂得狗血淋头。
发现问题所在,徐梦瑶自然会全力弥补,想必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们贸然来访已经深感不安了。徐总就不用太客气了!”虽然厉东升心里有些怨气,但是现在并不是怄气的时候,连忙顺着徐梦瑶的话说了下去。
在此之前,厉东升已经知道了眼前这位知性女郎是杨浩的舅妈,也是镜湖乳业的执行总裁。此次调研要想获得成功,没有徐梦瑶的点头是根本不可能的。
“那行,我们镜湖体系的所有部门都向厉教授您开放,我让综合部给你们开一张临时通行证,这样就可以自由出入了!”徐梦瑶向来雷厉风行,既然决定接受调研,自然不会扭扭捏捏了。
根据徐梦瑶的了解,厉东升在国内管理学术界之中倒也算是骨干,和一些沽名钓誉的‘砖家叫兽’相比还是有些水平。镜湖体系的崛起调研交给他来做,总比交给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要好得多。
三言两语之下。厉东升团队在镜湖体系的调研活动就被扫清了一切障碍,厉东升他们可以自由出入,翻阅镜湖体系的所有档案和资料,深刻地了解镜湖体系崛起的点点滴滴,这对于调研活动来说,实在是莫大的支持!
…… ……
离开镜湖乳业之后,在斜风细雨之中厉东升和几个学生先是前往镜湖公司,因为它是整个镜湖体系最先成立的企业,要想找到镜湖体系的发展脉络,这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来到镜湖公司。已经接到徐梦瑶通知的杨远航放下手中的工作,亲自接待了厉东升一行,介绍镜湖公司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并且把他们送进了公司的资料室。
其实。厉东升根据此前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公开资料显示,‘镜湖公司’成立的时间并不早,也仅仅是2008年的冬天,2009年的元宵节才开始对外开放。而就是这样一家刚刚成立的旅游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最高日接待量近万。2010年接待游客人次即将破百万的大型景区。
无论是从何种角度来看,镜湖公司和镜湖景区都能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在资料室中,厉东升看到了镜湖公司的股份构成,这其中就让他产生了许多疑问,看来镜湖体系远比厉东升想象中还要复杂。
在镜湖公司的股东之中,银杏村村委会以资源入股,占据10%的股权倒也合情合理,这也说明了银杏村村委会的高瞻远瞩。不过村委会大部分村干的签名都是‘萧姓’,这让厉东升意识到这是一个宗族力量极为强大的村落。
与此同时,来自于海州的珠宝公司‘龙祥瑞’居然拥有镜湖公司30%的股权,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个行业融合到一起,更是有了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此外,一个叫做‘箫氏家族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机构占据了9%的股份,更是让厉东升意识到,镜湖体系的崛起并不简单。要知道,类似的机构都是一些家族为了管理家族庞大的资产而设立的机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败家子的出现而导致家道中落。
一般来说,这种机构都是在国外比较多,国内的话香江、海州和北平等地也是陆续出现,厉东升并没有想到偏远的滇西北居然有这样的机构,这说明了镜湖体系的创立者拥有着深远的国际视野。
而镜湖公司的控股者并不是法人,而是个人‘萧风’这个名字也算是第一次走进了厉东升的视野,在此之前任何的媒体公开报道中,都没有这个人的出现。这意味着,或许这个人或者这个名字背后,才是镜湖体系的核心!
不得不说,厉东升的判断还是很准确,仅仅通过未曾公开的镜湖公司股权分布,就很快地发现了镜湖体系的灵魂人物。
…… ……
厉东升带领着团队在资料室里细致地研究镜湖公司的崛起之路,马晓军也是在姚州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之下直接找到了徐梦瑶,提出了自己调研的申请。
得,徐梦瑶一看这个架势,在电话里和萧风稍微沟通了一下,直接让工作人员把马晓军送到了厉东升那边。反正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赶,都凑到一起了!
其实,镜湖体系从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奉公守法的历程,无论是缴税纳税还是征地施工,仰或是员工待遇等等决策,完全都是在共和国现行法律的框架之下进行,任谁也无法从中挑剔。
当然了,即便萧风用于创建镜湖公司的资金来历有些突兀,不过萧家作为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弄出点黄金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镜湖体系发展的过程中,滇南农业开发银行的五亿元低息贷款或许会被有心人放在放大镜之下仔细研究,但是镜湖乳业、镜湖牧场的优异表现,则是让仅有的一点瑕疵也变得若隐若现了。
细细算下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媒体对镜湖体系的调研,都不会暴露出镜湖体系的任何问题,唯一会遭遇困扰的人只能是萧风罢了。
作为镜湖公司的最大股东、镜湖乳业、镜湖牧场的唯一投资人,萧风身家亿万的消息在银杏村并不是秘密,只不过村民们很少把邻家男孩萧风和亿万富豪联系到一起罢了。
现在,镜湖牧场的肉牛存栏量达到了两万头,根据目前每头肉牛出栏价格10000美元的价格,这就是两亿美元的价值;镜湖牧场每天可以为镜湖乳业提供600吨的鲜奶,生产出20万件乳品,日销售额超过了一千万!
按照财经界惯用的市盈率水平来计算,镜湖牧场和镜湖乳业这种高成长性的企业起码超过15倍,萧风的身家就要往百亿RMB的规模上靠了!
一旦学术界的报告和媒体的报道新鲜出炉,三年前还只是普通打工族的萧风如今居然成为了百亿富豪,成为福布斯富豪榜的新贵,这种消息足以成为所有媒体的头条!
可以预见的是,到时候将会有大量的媒体蜂拥而至,试图采访萧风,注定极大地干扰萧风的正常生活。
不过,事已至此徐梦瑶也无力去改变太多,只希望到时候媒体和民众的热度降下来之后,自己和萧风的生活又能够恢复平静。
当天晚上,徐梦瑶设宴款待了厉东升和马晓军等人,隐晦地提出了在报道中尽可能地避免过度凸显‘萧风’个人状况,让学术界和民众的注意力放在镜湖体系的发展上,而不是专注于某个个人。
对此,厉东升和马晓军也是没有太多的推迟,同意了徐梦瑶的请求,毕竟他们是来结善缘的,不是来揭露阴暗面。
不过,厉东升和马晓军还是低估了媒体和民众的好奇心,也低估了媒体的强大力量,等到调研报告和采访报道公诸于世之后,萧风的个人状况很快被神通广大的媒体所获知,福布斯富豪榜和胡润财富榜也声称‘萧风’将成为2010年华夏大陆富豪榜的新晋富豪!
不过将来的事情他们还不太清楚,他们在品尝‘萧家私房菜馆’的美味之后,又开始了没日没夜的调研工作,一点一滴地把镜湖体系崛起的线路、关键点厘清。
对于他们来说,这一次的银杏之旅堪称神奇,因为他们见证了一个新兴财团的崛起!(未完待续。)
PS: PS:谢谢‘lipase20。。。’的月票,谢谢乡亲们的打赏!
【345章】 松茸航班
虽然镜湖体系的灵魂人物‘萧风’并没有在接风宴上出现,但是徐梦瑶的表态也足以表明镜湖体系的立场,厉东升和马晓军自然不会反其道而行之。
有了徐梦瑶的许可,厉东升和马晓军在银杏村的调研工作顿时顺利了起来,他们不仅仅可以自由出入任何一家企业,翻阅一些未曾公开的资料,还可以随时向镜湖体系的员工以及银杏村的村民进行采访。
可以说,镜湖体系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迎接学术界和媒体的靠近,它的光芒正在绽放。
…… ……
马晓军是已经记者,除了喜欢用详实的数据来让自己的报道更加具有说服力之外,一些恰到好处的照片也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这一次,马晓军也如同往常一样把自己最新款的佳…能…D550带到了银杏村,准备好好地用自己的镜头来描述镜湖体系的情况。
不过让马晓军始料不及的是,他运气有点不太好,正好赶上了雨季,整个镜湖地区烟雨迷蒙。这一天从镜湖公司的资料室中出来后,看着漫天飞舞的雨丝,再看看阴霾的天空,马晓军也只能感叹自己的单反毫无用武之地。
撑着伞沿着澜沧江岸边的景观道漫步听着烟雾缭绕的澜沧江河谷这种发出的巨大咆哮声,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景的状况也是颇为吸引人。
来到银杏村已经两天,马晓军通过纸面上的一些资料,对镜湖体系的崛起之路也有了一些认识,越是了解更多,他越是惊叹于它的高速成长。
抛开镜湖牧场和萧家农场能够培育出顶级食材、顶级牛奶和顶级牛肉的技术性问题不谈,在马晓军看来,‘镜湖体系’很好地抓住了‘美景、美食’这两大要素,市场定位相当恰当。
纵观镜湖景区的崛起,无不围绕着这两大元素进行规划、建设,而不断涌入的游客又反过来提升了镜湖景区的知名度。使得‘银杏美食’更加深入人心!
从马晓军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镜湖体系其实包括了镜湖公司、镜湖牧场、镜湖乳业和萧家农场等四家核心企业,大量中小型企业作为补充的格局。
若是之前有人告诉马晓军,有人两年之内在一片不毛之地创建了一个年产值突破30亿的庞大体系。他多半会认为是天方夜谭。毕竟滇西北并不是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这种规模的国民生产总值甚至比整个滇西县还要高出不少!
不过,这样的一个经济奇迹就活生生地出现在马晓军面前,让他对于镜湖体系未曾露面的灵魂人物萧风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心!
若是能够让萧风主动接受采访,那就好了!
就当马晓军浮想联翩的时候。前方的钢索桥附近传来了一阵阵喧闹声音,顿时引起了他的注意。
马晓军走近一看,发现穿着统一亮光马甲的‘新鑫物流’员工正在冒雨把小货车上的箱子卸载,然后装上在一旁等候的箱式冷藏车。
新鑫物流在国内也算不小的物流公司,其在海州也有强大的物流网络,马晓军没有想到新鑫物流的业务居然开展到了银杏村。在镜湖公司的资料中,并没有看到‘新鑫物流’存在的痕迹,看来镜湖体系的许多秘密还需要深度挖掘才行。
“师傅,请问一下你们正在装卸的货品是什么呢?”马晓军拉住一个工人,开口问道。
根据马晓军的目测。眼前这座钢索桥自然是无法承受20吨重的大型箱式冷藏车通行,因此进行分段式装卸活动也成为了必然。不过看着‘新鑫物流’的员工冒雨工作,一个二个拼了命地干活,马晓军顿时对这些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或许,这是一种了不得的特产?
“这是萧家农场的新鲜松茸,装车送往机场,明天早上就可以在东京的超级市场销售了!”新鑫物流的员工略带自豪地笑着,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说道:“为此我们公司特别租赁了两架波音737…300型的全货机,每天朝东京发送15吨新鲜松茸!”
原本从春城调动到银杏村这个小山村。老于心里还有些不太乐意,不过随着萧家农场和镜湖乳业产能的不断提升,‘新鑫物流’银杏村分部所承揽的业务量也是急剧提升,这让负责人老于心花怒放!
这两天由于降雨不断。萧家农场的松茸大量出产之外又给装卸作业带来了更多的麻烦,老于也只好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了。
本来他不太想搭理打扰自己的这位游客,不过看到马晓军身上的红色通行证,老于立刻改变了态度。要知道,连日来公司已经下发了通知。要求每一位员工无条件地接受‘红色通行证’的采访或是其他要求。
“萧家农场出产松茸,而且量还这么多?!”一听老于的话,马晓军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由于去年萧家农场少量出产松茸的事情并未被媒体知晓,而马晓军还未曾对萧家农场进行调研,对此不知情也在情理之中。
松茸这种昂贵的食材,马晓军并不陌生,并且知道除了东瀛的少数地区之外,华夏的滇西北是全球最大的松茸产量。即便如此,每年滇西北出口东瀛的松茸也仅仅在千吨左右徘徊,其产量之低可想而知。
如今,萧家农场一天就拥有15吨的出货量,两个多月的雨季,它究竟能够生产出多少?
“一天才十几吨,应该不算多吧?”老于有点奇怪马晓军的反应,说道:“萧家农场方面说只有雨季才有出产,今年大概也就一千吨顶天了!”
由于空间灵泉的缘故,萧家农场的松茸比其他地方的松茸要早成熟了两个星期左右,因此目前也只有萧家农场能够出货。
萧家农场和叶氏贸易之间的交易自然比普通企业有着更多的默契,他们连新鲜松茸平均55美元/公斤的收购价都没有对外公布。因此负责运输的老于等人并不清楚,每天15吨的出货量,也就意味着八十几万美元(约合600万RMB)。
若是萧家农场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出货量到雨季结束,也就意味着它在松茸项目上至少能够获得3亿RMB的收入!而在过去的2009年,整个滇南省松茸出口量也不过是这个数字罢了。
老于并不知道,看似不起眼的松茸,其实是一种价格昂贵的顶级食材!
“这么多?!”马晓军暗自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立刻被吓了一大跳!
仅仅是依靠雨季这两个月的松茸,萧家农场就能够获得好几亿的营业收入,基本上每天入账五百万左右。别看现在很多企业每天的流水上千万甚至破亿,但是能够和萧家农场的利润率相提并论的企业寥寥无几!
根据马晓军的常识,松茸目前还没有大量人工栽培的记录,而萧家农场在短时间内能够稳定提供大量的松茸,其意义不言而喻!仅凭人工培育松茸这一个项目,就奠定了萧家农场在全国农业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前景可期!
“除了松茸之外,萧家农场每天需要向外运输超过上千吨的各种蔬菜、水果,这条钢索桥的通行能力实在太差,降低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老于一边向马晓军解释,一边说道:“萧家农场的水果批发价达到了30块钱/公斤,蔬菜的均价也不低于8块钱/公斤,怎么看都像是抢钱的!”
来到银杏村之后,老于被高昂的水果和蔬菜价格吓了一大跳,还好银杏分部的工作餐是公司负责,每天还有一斤水果免费提供,要不然以老于五六千的工资,都吃不上几次水果。
和老于的寥寥数语,顿时让马晓军对萧家农场的状况吓了一大跳,敢情这是一个并不亚于镜湖乳业的聚宝盆。一开始的时候,马晓军的更多目光和注意力放在了镜湖乳业和镜湖公司,毕竟它们是目前镜湖体系曝光率最高的企业。
但是马晓军万万没有想到,不显山露水的萧家农场,不仅可以培育生产出昂贵的松茸,它出产的各种蔬菜、水果依旧获得了消费者的追捧。光从萧家农场各种食材的批发价,就可以看出萧家农场更为侧重于高端食材的培育,这和传统农业产业有了明显的区别!
此时此刻,马晓军算是明白了,整个镜湖体系的核心企业中并没有任何一家可以忽略,它们分别从某一个角度来证明了镜湖体系的快速崛起。马晓军决定,把自己在银杏村预计逗留的7天时间延长到半个月,或许只有通过长时间的调研和采访,他才能更为清晰地了解和认识萧风和他的镜湖体系!
十五吨的松茸并没有多少,二十多位员工齐心协力之下,冷藏车很快就装车完毕,在雨幕之中冲上了省道S233,直奔姚州机场!
这时候的马晓军对于能够人工培育松茸的萧家农场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决定亲自到萧家农场看一看,掌握更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撑着伞,沿着青石铺就的石板路漫步在银杏村,纷飞的细雨、飘渺的烟雾还有隐隐约约传来的鸡鸣犬吠,让马晓军能够沉静下来,尽情地享受银杏村的安逸!(未完待续。)
PS: PS:谢谢‘檒沁’、‘星宇&老猪’、‘李小狗’、‘7C198’、‘Stillove。。。’、‘深秋的银杏’、‘边城浪子小刀’、‘jzjun’、‘幺雷’、‘mch’和‘maae1218’的月票!
【346章】 菌类贸易
其实,马晓军所看到的松茸装卸作业只不过是镜湖地区这个季节特有物产的冰山一角,随着他在银杏村呆的时间越多,他才发现辽阔的碧罗雪山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野生菌类宝库!
来自于印度洋的季风带着大量的水汽越过喜马拉雅山,在滇西北高原凝聚成云,最终形成了滇西北一年一度的雨季。根据气象监测,从六月份到九月份的这三个月里,滇西北的降水是其他月份的数倍,占到了全年度的80%以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雨季是滋养滇西北所有动植物甚至人类的重要季节,正是因为有了雨季丰沛的降水,所有生灵才能够在环境如此恶劣的雪域高原顽强地生存下来。
抛开其他的元素不谈,雨季给滇西北地区人们带来最大的馈赠就是形形色色,不计其数的野生菌类!
除了松茸这种在东瀛极受欢迎的菌类极品之外,包括羊肚菌、鸡油菌、牛肝菌、鸡枞菌、竹荪等等野生菌类纷纷从腐叶层钻出来,成为了这个季节最亮丽的风景线!
连续几天,看着数以百吨计的野生菌类在澜沧江东岸的包装厂进行清洗、真空包装之后发往全国各地,马晓军意识到这或许就是镜湖体系乃至滇西北经济的一条命脉!
因此,马晓军每天早上从镜湖公司、镜湖乳业的资料室出来后,都很喜欢到包装厂溜达一番,拍点照片,和村民们谈谈。
一来二去,马晓军挎着相机的身影也成为了村民们熟悉的对象。
“小马,你又过来了!”正在查看村民称量、卸货、包装等等工作的萧晋旭看到马晓军进入了彩钢大棚,连忙笑着说道。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