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汪,欢迎欢迎!”朱明理和严宽上前和汪洋握手,笑着说道:“老伙计你早就该来了,你看这清新的空气,可不是海州所能比的!”
三个人已经是半个世纪的交情,彼此间说话倒也不需太过客气,严宽比汪洋大上几岁,平时都是以老大哥自居的。
“我这不是来了嘛!”汪洋笑着说道:“平时在海州想钓鱼还得跑郊外去,这回可得好好过过瘾了!”
“老汪,我给你介绍一下!”朱明理拉过萧风,向汪洋介绍道:“这是银杏村的地主小风,往后有什么要求尽管向他提!”
“汪老,您好!”萧风向老爷子鞠了个躬,说道:“希望老爷子在银杏村的休养一切顺利!”
抛开汪洋以往的身份不谈,仅仅是严宽、朱明理两位老爷子的老伙计,就值得萧风热情款待,毕竟严家和朱家可是‘镜湖公司’的股东之一。
更何况,汪晓晙如今是海州团委书记,主管青年工作,‘银杏基金会’在海州诸多高校的奖学金评选发放都需要获得海州团委的支持。若是能够和汪晓晙建立一定的私人关系,‘银杏基金会’在海州的布局自然会更加顺畅。
因此,于公于私萧风都需要出面接待,今天晚上还会在‘萧家私房菜馆’为汪家接风洗尘!
大家寒暄了一阵,这才把汪家引入镜湖酒店安顿下来,至于午餐就在酒店里解决,萧风和朱明理等人也就告辞了。
…… ……
镜湖酒店四楼的家庭套间的大门突然被挤开了一条小缝,一个虎头虎脑的小脑袋钻了出来,紧接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也跟着出现了。
汪小虎小心地牵着妹妹的手溜出了房间,从电梯下了楼,混杂在其他游客的中间出了酒店,登上了前往银杏村的电动车。
游客们彼此也不熟悉,自以为这两个小孩子是其他游客带来的,也就不以为意,不过当电动车停在萧家老宅坝子,游客们在导游带领下开始爬山的时候,两个娃娃就被留在了原地。
这时候,妮妮和彤彤正好带着白云黑土、宝石和悟空、小胖等一帮宠物在坝子上玩耍,两个娃娃也是毫无违和感地加入了其中,玩得不亦乐乎!
汪晓晙午睡起来后,发现正在套间客厅看动画片的儿子和外甥女都不见了,他立刻吓出了一身冷汗!
在另外一个套间,也还是没有找到两个孩子,一阵折腾全家人都吓坏了,肯定是调皮的小虎带着妹妹若彤溜出去了。
来到一楼前台询问了一下,才知道有两个符合特征的小孩子刚才跟着一群游客出了门,登上了前往银杏村的电动车!
就在汪家上下心急如焚的时候,汪晓晙的电话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姚州号码,汪晓晙考虑了一下还是接起了电话。
“汪大哥,我是萧风!你们家的两个孩子溜到我这里来了,你们要是方便就过来吧!”听筒里传来了萧风爽朗的笑声,在汪晓晙的耳中,却是实际上最美妙的声音。
“那好,我们马上过去!”饶是汪晓晙定力挺好,也是有些语无伦次了。
“不用找了,萧风在村子里碰见了两个孩子,咱们现在过去,顺便拜访萧家老太爷!”挂断电话,汪晓晙转头和父母家人通报了这一消息。
在来到银杏村之前,汪家就知道了萧家老太爷的存在,还打算一会登门拜访呢,没想到两个孩子先行一步了。
汪晓晙这番话顿时让汪家上下松了一口气,没有太多耽误,拿起礼物,一家人乘坐酒店准备的电动车,十分钟之后赶到萧家老宅。
一家人在车上就看到两个娃娃正和几个孩子一起,抱着几只宠物在玩闹,欢乐的笑声在空旷的坝子上回荡。
看到孩子们安然无恙,汪老等人也就放下心来,收拾心情带着礼物进入老宅,拜访萧家老爷子。
不过,让汪洋等人最为惊讶的是,他们居然在萧家老宅的院子里看到了一位传说中的人物,这无疑是极为巨大的冲击。
汪洋也没有想到,徐老将军居然老神在在地坐在石凳上和朱明理下棋,听萧风的称呼,徐老将军是他的爷爷?
一阵寒暄过后,大家才知道萧家和徐家是秦晋之好,徐老将军这一年多来都是在银杏村休养。
对于汪家来说,自从下了飞机,一路美景和清新的空气就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两个孩子的举动更是让他们吓出一身冷汗,至于徐老将军的出场,让银杏村镀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未完待续。)
PS: PS:谢谢‘小海妖’、‘浮云孤独’、‘偷菜大大’、‘轩辕魔龙1’和‘漂亮南茜’的月票,谢谢乡亲们的订阅支持!
【438章】 细水长流(求订阅!)
汪家在镜湖景区玩了三天,汪晓丹等人这才恋恋不舍地带着孩子们离开,留下两位老人在银杏村住下了。
小虎和若彤自然是舍不得新认识的小伙伴,尤其是几只可爱的宠物,回海州之后可就见不着了。在爸爸妈妈答应暑假的时候再带他们来玩之后,两个小家伙这才泪眼汪汪地和妮妮、彤彤、小浩宇挥手告别,约定暑假再见。
其实,不光两个孩子舍不得,大人们也是有点乐不思蜀,毕竟在银杏村呼吸最新鲜的空气,吃最绿色的食物,还有绝美的风景可惜欣赏,还能观赏到珍稀的动植物,日子可要比在海州惬意得多了。
不过,工作还是要继续的,因此汪晓丹等人也只好带着孩子们离开了!
对于两位老人在银杏村的生活,汪晓丹倒是一点担心都没有,因为银杏村方面提供了一座青石小院给两位老人,生活起居方面非常周到;而且银杏医院的条件并不差,虽然规模小了点,但是应付一般的状况还是绰绰有余的。
徐老将军都可以在银杏村养老,其他人更没有问题了!
萧风这几天也是忙前忙后,帮助汪老在银杏村安家,倒是让汪晓晙等人看得有些意外,毕竟他这种表现和一名亿万富豪不太一样。
汪晓晙并不知道,萧风刚刚成为富豪不久,很多时候不会摆架子,更何况因为严宽、朱明理两位老爷子的关系,他把汪老视为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应该的。
在银杏村原来在湖边的一片荒滩上,如今伫立其近百座小院,这些院子带着浓浓的滇西北民族风格,成为了湖边的一道风景线。
这些小院隶属于银杏村村委会的资产,也是银杏村今年春天正式推出的一项服务,那就是‘农家小院租赁’项目!
随着镜湖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银杏村休养的老人也是越来越多,不过总是住在客栈里也不是个办法。因此不少有钱的游客提出了在村子里购买地皮盖房子的建议。
不过,这个建议第一时间就被村委会,更确切地说是被萧风拒绝了!
在萧风看来,银杏村因为依山傍水。可以利用的平地并不多,大量的耕地还需要作为‘萧家农场’的蔬菜生产基地,自然不可能大规模的改成宅基地盖房子。
银杏村之所以能够吸引游客,是因为这里安静的氛围和清新的空气,若是把村子的规模扩大无数倍。显然会破坏银杏村原有的风貌,得不偿失。
为此,银杏新区可以对外出售各种商品房,但是外地户口要想在银杏村拥有房子,那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若不是朱明理和严宽是‘镜湖景区’的股东,他们也不可能在银杏村拥有一座小院,这也是银杏村的回报之一!
虽然萧风和银杏村委会拒绝了不少游客的要求,但是随着游客们的身份越来越高,开价也日益攀升,萧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在镜湖边修建一批小院。租给愿意在银杏村养老的老人们,房子的产权属于村委会,而把房子租赁出去又可以为村民增加一份收入!
从去年雨季结束后开始动工,一百零八座小院经过紧张的施工之后在开春后全部竣工,汪洋老两口也成为了入住的第一个家庭。
这些小院的规格都是一致的,三间房子再加上竹篱笆墙围起来的院子,可以让老人们在院子里种菜、养鸡养鸭等等,体验农家生活!
当然了,看似简陋的院子里都已经开通了水电、网络、太阳能热水等等,租客们只需要购置被褥之类的。就可以轻松入住了。
这些小院的租金可不便宜,每年4万块的租金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算小数目,也只有一些家财丰厚的老人才能享受得起!
不过,即便是这样。当‘镜湖公司’官网开始对着一百多座小院进行公开租赁之后,有意向租住的人是络绎不绝。
根据‘镜湖公司’掌握的信息,目前绝大部分小院已经被预定了下来,只待4月1日正式开放的时候前来签订租赁合约!
因为严宽和朱明理的关系,汪洋倒是获得了提前入住的待遇,在其他租客还没有来到银杏村之前。住进了位置最好的几个小院之一。
在这里,打开院门不足十米处就是碧波荡漾的镜湖,而远处则是白雪皑皑的碧落雪山主峰,镜湖边上的小山丘上五颜六色的高山杜鹃形成了绚烂的花海,美不胜收。
在院子里,栽种了一株只有一人合抱粗细的银杏树,郁郁葱葱的枝叶让人简直不敢相信它是去年秋天才移栽过来的!
总而言之,这座小院完全符合了汪老对疗养之地的全部幻想,每年才4万块钱,实在是太便宜了!
就这样,汪洋老俩口在银杏村住了下来,每天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要不就到萧家老宅找几位老人下下棋、打打麻将,日子惬意而逍遥。
后来,两位老人也是闲不住,开始在院子里喂了几只鸡,把小菜地开辟出来,种了点菜,更是让‘老农’的生活变得更加名符其实了。
一段时间下来,汪洋和老伴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心情都要比在海州的时候好多了,脸色红润,走起路来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喘气了。
两位老人心里清楚,银杏村富含负离子的新鲜空气、毫无污染的清灵山泉以及绿色食材,才让他们有了这些变化。
说来奇怪,萧家农场的食材他们在海州也是天天吃,但是总感觉在银杏村的味道更好,是因为新鲜还是错觉呢?
可以说,汪洋老两口在银杏村的幸福养老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
…… ……
汪老入住青石小院之后,萧风还特别拍摄了一组照片,放到了‘镜湖公司’的官网,也在自己的围脖上进行了更新,更是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充满乡村气息的农家小院,风景如画的镜湖,每一个元素都让人心醉,银杏村的青石小院迅速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这时候,不少驻扎在银杏村的摄影家、摄影爱好者也是纷纷把落成之后的青石小院拍摄成作品,放到网络上,更是掀起了一股热潮。
不少预定了小院的外地老人也是迫不及待地提前赶到银杏村,想要目睹自己小院的一草一木,因此镜湖景区的接待量居然有了不小的提升!
“支书,还是小风脑瓜活泛!”村委会干部对青石小院进行验收的时候,一名村干笑着对萧晋旭说道。
不少游客组团参观青石小院,一百零八座院子除了预留下来应急的院子之外,悉数租出去了!
银杏村村委会的账户一下子就增加了400万的资金,而且这种收入是每年都会有的,细水长流对于村委会的财政来说无疑是极好的。
虽说这些小院做工精细,耗费颇大,但是每座小院的造价也不过十来万,三年租金就可以收回成本,往后就都是纯利润了!
而且随着‘镜湖景区’的知名度日益提升,小院的租金也会水涨船高,到时候村民们又多了一份收入!
“当初我还觉得应该向外地游客开放宅基地的政策,现在想想差点就把下金蛋的母鸡变成一锤子买卖了!”说到萧风,萧晋旭的脸上满是自豪的神情,笑着说道:“我们这些老古董,以后就安心地把村子交给娃娃们了!”
对于侄子的成长,作为长辈的萧晋旭自然是最开心不过了,他今年已经65,在村支书这个位置上也不见得能够再干几年了。随着‘银杏新区’的规模越来越大,银杏村的重要性也是日益增加,村委会、村支部等等要害职位多半会成为不少官员觊觎的位置。
若是银杏村、萧家的小辈不能顺利成长、接班,萧晋旭还真的不放心把银杏村的大权交给外人。要知道,如今银杏村每年的各项收入近亿,又拥有着大量的优质资产,不是自己人不见得能够和银杏村同心!
萧风自不必说,他的身份特殊即便不出任村委会和村支部的任何职务,也能够在姚州市委市政府中说上话,算是银杏村未来重要的支撑力量。萧强、萧大志、萧涛等人的成长也是有目共睹,将来无论是萧家的产业还是银杏村的资产,交到他们的手里,也不会轻易被败光!
对于萧晋旭的话,村委会的其他干部也是极为认同,频频点头,萧家在银杏村立足数百年,这份庞大的产业总要交给自己人才能安心。
放在两年前,村民们都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如今银杏村居然迈入了小康社会,人均收入突破5万RMB,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地提升之中。
有时候想想,简直就跟做梦似的!
如今,村民们无论是自家的产业还是集体的项目,收入颇丰,家里各种电器琳琅满目,出门都有小汽车,娃娃们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条件,村民生病了村委会支付所有医疗费用,……。
细细算下来,如今的银杏村俨然步入了书上所说的‘共…产…主义’,颇有些按需分配的感觉!
幸福的生活,一点一滴积累而成!(未完待续。)
PS: PS:谢谢‘小楼看雨雪’的588打赏,谢谢乡亲们的订阅支持!
【439章】 植物王国(求订阅!)
转眼就到了4月1日,这一天银杏村村委会在青石小院片区举行了隆重的入住仪式,近百座小院的租客在村民的祝福下,开始了自己在银杏村的新生活。
在这些入住的客人中,大部分是经济条件优厚的退休老人,一部分是在银杏村居住的自由职业者,包括作家、画家和摄影家等等。对于这些文化人来说,在风景如画的镜湖边拥有一座小院,得以重现当年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是一种无以伦比的精神享受。
在很多人眼里,在镜湖湖畔的生活,质量要比在北上广高出无数倍,当然了,这仅限于享受生活,而不是创业!
因此,收入颇高的这群人纷纷告别租住的客栈,住进了自由度更高的青石小院,开启了在银杏村的美好生活。对于这些依靠灵感、创意过活的人们来说,舒适的环境、愉快的心情才是创作的根基!
银杏村此举也是被媒体广泛宣传,毕竟一百座青石小院每年可以为村民提供400万的收入,而且一个规模更大的院落片区已经进入了设计施工阶段,将来在容纳更多租客的同时,又可以为银杏村提供更多的优良资产。
如今的银杏村已经成为了姚州乃至滇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人均超过5万元,并朝着10万元大关快速挺进的银杏村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羡慕的对象。
不少财经媒体不断地发表自己的预测,认为银杏村将有可能在2012年年底实现人均收入10万RMB的目标,成为滇南乃至全国最富裕的村庄之一。
相比于财经媒体,一些官方媒体对‘银杏村’的发展模式更加认可,毕竟它的发展不是以破坏环境为基调,而是以旅游、绿色食品产业为支柱,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以华夏社、央视为首的官媒不约而同地把银杏村视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不断有记者到村子里采访,试图从银杏村的发展轨迹之中寻找到规律,最好能够在其他地方进行推广。
不过。所有人都不会想到,‘银杏村’乃至镜湖体系的发展是不可复制的奇迹,其根源就是萧风和他的‘紫竹空间’!
若是没有空间灵泉,银杏村要想取得超常规的发展。难于登天!
…… ……
萧风的摄影师傅薛沪生和妻子乔珊也是搬出了萧家老宅,住进了一座青石小院,他一下子就和村委会签订了10年的合约!
即便薛沪生的身份特殊,但是村委会还是按照规定的价格和他签订了租赁合同,并且张榜公布。杜绝了村民们的猜疑。这也是银杏村的一个特点,每一项财务收支都会在村委会以及银杏村网站上进行公示,让村民们明明白白。
对于师傅搬离老宅,萧风也没有太过劝阻,毕竟他们夫妻俩需要各自的隐私空间,总是住在老宅多少有些不方便。
当然了,若是家里弄什么好吃的,逢年过节,薛沪生两口子还是会回到老宅和萧家聚餐。
这几天,萧风为了师傅搬新家。放下了好多事情忙前忙后,一手包办了青石小院的各种家电、生活用品等等,薛沪生和乔珊只需拎包入住就可以了。
对此,乔珊还特别表扬了薛沪生,说他一辈子醉心于摄影技术,没想到临老了收个徒弟让他们老两口的日子过得舒心异常!
现在,薛沪生夫妇俩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银杏村搞创作,镜湖景区的绝美风景以及新鲜空气让他们灵感迸发,俨然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除了薛沪生,搬离萧家老宅的还有薛富贵老两口、徐向南父亲以及徐老将军等人。他们两个人占据一座小院,相守相望,总是要比住在老宅狭小的环境里舒服得多。
对此,萧风更多的是尊重老人们的想法。毕竟一帮亲家住在一起,短时间内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萧风总要考虑到老人们的一些自尊心。
于是,萧风个人出资租下了三座位置最好的小院,在里面布置了完备的设施,让几位老人过得舒心。
…… ……
对于普通游客来说。青石小院的落成只不过是他们旅游生活的一个插曲,游客们更在乎的是镜湖周边区域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鹃迎风盛放的壮观景象。
若是问来过银杏村的游客,这里的春天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估计绝大部分游客会回答,壮观的高山杜鹃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