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治通鉴全译-第9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准备,出战屡败。有人对李师道说:“刘悟不修军法,专意收买人心,恐有异志,应早有防备。”于是,李师道托言商议军事,召刘悟来郓州,想借机把刘悟杀死。有人劝李师道说:“今官军四面围攻淄青,刘悟尚未有谋反的迹象,听信一人之言就把他杀死,诸将中谁肯为您效力!这是自除爪牙。”李师道认为言之有理,留刘悟在郓州十日后,命他仍回阳谷,并赠送大批金帛加以安抚。刘悟知李师道已怀疑自己,返回军营后,秘密做防守准备。李师道因刘悟率兵在外,任命他的儿子刘从谏为门下别奏,留在郓州。刘从谏每天与李师道家奴游玩,获悉李师道阴谋,写密信转告父亲。
  又有谓师道者曰:“刘悟终为患,不如早除之。”丙辰,师道潜遣二使赍帖授行营兵马副使张暹,令斩悟首献之,勒暹权领行营。时悟方据高丘张幕置酒,去营二三里。二使至营,密以帖授暹。暹素与悟善,阳与使者谋曰:“悟自使府还,颇为备,不可匆匆,暹请先往白之,云‘司空遣使存问将士,兼有赐物,请都头速归,同受传语。’如此,则彼不疑,乃可图也。”使者然之。暹怀帖走诣悟,屏人示之。悟潜遣人先执二使,杀之。
  部下又有人对李师道说:“刘悟终必谋反,不如早日除掉他。”丙辰(初八),李师道密派亲信二人带手令前往阳谷,命行营兵马副使张暹杀掉刘悟,割下他的头送郓州查验,然后由张暹代领行营兵马。这时,刘悟正在一块高地上树立帐幕,设置酒宴,离开军营二三里。二使到阳谷军营后,密将李师道手令授予张暹。张暹向来和刘悟相好,便假装与使者商议说:“刘悟从郓州节度使府回来后,已有防备,此事不可匆忙。请先让我去报告刘悟,假称‘李师道派人来尉问将士,带来大批赏赐物品,请都头速归军营,一同接受指令’。这样,刘悟必然不疑,然后可乘机下手。”二使同意张暹的意见。于是,张暹把李师道手令揣在怀中,到刘悟饮宴处,命随从退下,交刘悟观看。刘悟得知李师道阴谋后,秘密派人擒杀二使。
  时已向暮,悟按辔徐行还营,坐帐下,严兵自卫。召诸将,厉色谓之曰:“悟与公等不顾死亡以抗官军,诚无负于司空。今司空信谗言,来取悟首。悟死,诸公其次矣。且天子所欲诛者独司空一人,今军势日蹙,吾曹何为随之族灭!欲与诸公卷旗束甲,还入郓州,奉行天子之命,岂徒危亡,富贵可图也。诸公以为何如?”兵马使赵垂棘立于众首,良久,对曰:“事果济否?”悟应声骂曰:“汝与司空合谋邪!”立斩之。遍问其次,有迟疑未言者,悉斩之,并斩军中素为众所恶者,凡三十余,尸于帐前。余皆股栗,曰:“惟都头命,愿尽死!”
  这时,天已傍晚,刘悟乘马缓行回营,坐于帐中,重兵把守,严加防备。随后,召集众位将领,声色严厉地说:“我和你们不顾死活抗击官军,确实对得起李师道。今李师道听信谗言,派人来杀我。如果我死,你们随后也会被杀。当朝天子发兵围攻淄青,声明只杀李师道一人。如今我军形势日渐窘迫,我等为什么要随他一同被灭族!现在,我和大家商议,打算卷旗束甲袭击郓州,奉行天子之命,杀李师道,不仅可免我等危亡,而且可图富贵。大家认为如何?”兵马使赵垂棘站在诸将前头,沉默很久,说:“不知此事能否成功?”刘悟应声骂道:“难道你要与李师道同谋吗?”即命斩首。接着,挨个询问,诸将凡迟疑不言者,一律斩首,并斩杀军中向来为众所憎恶者,共三十余人,尸首列于帐前。其余诸将都两腿发抖,说:“愿听都头命令,尽死效力!”
  乃令士卒曰:“入郓,人赏钱百缗,惟不得近军帑。其使宅及逆党家财,任自掠取;有仇者报之。”使士皆饱食执兵,夜半听鼓三声绝即行,人衔枚,马缚口,遇行人,执留之,人无知者。距城数里,天未明,悟驻军,使听城上柝声绝,使十人前行,宣言“刘都头奉帖追入城。”门者请俟写简白使,十人拔刃拟之,皆窜匿;悟引大军继至,城中噪哗动地。比至,子城已洞开,惟牙城拒守,寻纵火斧其门而入。牙中兵不过数百,始犹有发弓矢者,俄知力不支,皆投于地。
  于是,刘悟下达出兵命令,对士卒说:“攻入郓州,每人赏钱一百缗。除军库外,凡节度使住宅及其他叛党家财,允许你们任意掠取,有仇者许可报仇。”接着,命士卒饱食一顿,每人携带兵器,半夜时分,听鼓声三响后出发。将士口衔枚,军马缚口,防止喧哗;凡遇行人,都执留军中,以防走漏消息。军行所至,人都不知。距郓州数里时,天还未亮,刘悟命将士就地待命,听城上巡逻的木邦声停止后,派十人先行抵城下,言称“刘都头奉节度使手令入城”。守门人请大家稍候,正想写书简秉告李师道时,十人突然拔刀欲斩,守门人一哄而逃。刘悟率大军随后赶到。城中听说有兵马袭击,喧哗动地,一片混乱。等到刘悟入城时,内城已被攻开。只有李师道所住的牙城还在抗拒坚守。刘悟下令纵火焚烧,用大斧辟开城门,将士一齐涌入。城中亲兵不过数百人,开始还有人发箭抵抗,后知寡不敌众,都投弓箭于地而降。
  悟勒兵升听事,使辅索师道。师道与二子伏厕床下,索得之,悟命置牙门外隙地,使人谓曰:“悟奉密诏送司空归阙,然司空亦何颜复见天子!”师道犹有幸生之意,其子弘方仰曰:“事已至此,速死为幸!”寻皆斩之。自卯至午,悟乃命两都虞候巡坊市,禁掠者,即时皆定。大集兵民于球场,亲乘马巡绕,慰安之。斩赞师道逆谋者二十余家,文武将吏且惧且喜。悟见李公度,执手欷;出贾直言于狱,置之幕府。
  刘悟率将士入淄青节度使府,命搜捕李师道。李师道和他的两个儿子藏在侧面的床下,被士卒搜出。刘悟命把李师道父子押到节度使府门外的空地上,派人对他说:“刘都头奉天子密诏,打算将您送到京城面见皇上,但是您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皇上呢!”这时,李师道仍想能幸免一死,他的儿子李弘方仰面叹道:“事已至此,盼求快死为幸!”随后,父子三人都被斩首。从清晨到中午,刘悟命令左、右都虞候巡行街坊和集市,禁止将士焚掠,到了下午,城内很快安定。于是,刘悟命将士和百姓到鞠场集中,亲自乘马绕场一周,安抚慰劳众人。然后,下令处斩与李师道一起叛乱者,共二十余家,文武将吏目睹叛乱者被杀,又怕又喜。刘悟与李公度相见,二人握手哭泣。又命把贾直言从狱中放出,置于幕府参议军事。
  悟之自阳还兵趋郓也,潜使人以其谋告田弘正:“事成,当举烽相白;万一城中有备不能入,愿公引兵为助。攻成之日,皆归于公,悟何敢有之。”且使弘正进据已营。弘正见烽,知得城,遣使往贺。悟函师道父子三首遣使送弘正营,弘正大喜,露布以闻。淄、青等十二州皆平。
  在刘悟率军从阳出发袭击郓州前,曾暗中派人把行动计划转告魏博节度使田弘正,约定:“如果事成,就举烽火相告;万一城中有防备不能攻入,请率兵相助。事成之后,全部归功于您,我不敢据功为己有。”同时,请求田弘正率军进据阳谷营地。这时,田弘正看到烽火,知道郓州已被刘悟攻克,便派使者前往祝贺。刘悟把李师道父子三人的首级放入盒中,派人送到田弘正军营,弘正大喜,写文告上报朝廷。至此,淄、青等十二州全部平定。
  弘正初得师道首,疑其非真,召夏侯澄使识之,澄熟视其面,长号陨绝者久之,乃抱其首,舐其目中尘垢,复恸哭。弘正为之改容,义而不责。
  起初,田弘正得李师道首级,怀疑是否真实,于是,命夏侯澄前来辨识。夏侯澄仔细看后,大声痛哭了很久,悲痛欲绝,接着,将李师道首级捧起,用舌尖舐净眼睛中的灰尘,然后又大声哭泣。田弘正见此情景,不免受到感染,认为夏侯澄忠心重义,也不责备。
  '2'壬戌,田弘正捷奏至。乙丑,命户部侍郎杨於陵为淄青宣抚使。已巳,李师道首函至。自广德以来,垂六十年,藩镇跋扈河南、北三十余州,自除官吏,不供贡赋,至是尽遵朝廷约束。
  '2'壬戌(十四日),田弘正奏捷文告送到京城。乙丑(十七日),唐宪任命户部侍郎杨於陵为淄青宣抚使。已巳(二十一日),装着李师道首级的盒子送至京城。自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以来,蕃镇在河南、河北三十余州割据跋扈,自命官吏,不向朝廷上供赋税,将近六十余年,至此全部重新遵守朝廷法令。
  上命杨於陵分李师道地,於陵按图籍,视土地远迩,计士马众寡,校仓库虚实,分为三道,使之适均:以郓、曹、濮为一道,淄、青、齐、登、莱为一道,兖、海、沂、密为一道;上从之。
  唐宪宗命杨於陵分割李师道淄青十二州。於陵阅视淄青地图和户籍后,根据各州土地的远近,士卒和军马的多少,以及仓库虚实,拟分为三道,使各方面情况比较平均:以郓州、曹州、濮州为一道;淄州、青州、齐州、登州、莱州为一道;兖州、海州、沂州、密州为一道。宪宗准奏。
  刘悟以初讨李师道诏云:“部将有能杀师道以众降者,师道官爵悉以与之。”意谓尽得十二州之地,遂补署文武将佐,更易州县长吏;谓其下曰:“军府之政,一切循旧。自今但与诸公抱子弄孙,夫复何忧!”
  刘悟根据当初发布的讨伐李师道诏书所说“如果部将有人能杀李师道,率军投降朝廷,即以师道官爵授予此人”,认为自己应该为淄青节度使,尽得淄青十二州。于是,开始擅自任命文武将吏,更换州县官吏。他对部下说:“军府政事,一切遵循旧制。今后,我和大家抱子弄孙,长享富贵,还有什么可以忧愁的呢!”
  上欲移悟他镇,恐悟不受代,复须用兵,密诏田弘正察之。弘正日遣使者诣悟,托言修好,实观其所为。悟多力,好手搏,得郓州三日,则教军中壮士手搏,与魏博使者庭观之,自摇肩攘臂,离坐以助其势。弘正闻之,笑曰:“是闻除改,登即行矣,何能为哉!”庚午,以悟为义成节度使。悟闻制下,手足失坠;明日,遂行。弘正已将数道,比至城西二里,与悟相见于客亭,即受旌节,驰诣滑州,辟李公度、李存、郭、贾直言以自随。
  唐宪宗拟把刘悟调离淄青,但恐怕刘悟拒不从命,而不得不再次用兵。于是,下密诏给田弘正,命他观察刘悟的言行,看他是否可能拒诏。田弘正接到宪宗的密诏后,每天派人前往郓州,借口与刘悟交好,实际上是观察他的言行。刘悟力大无比,喜欢摔跤,攻克郓州三天后,就教军中壮士练习摔跤,他和魏博的使者在庭院中观看。刘悟一边观看,一边挽袖捋臂,有时还离座呐喊助威。田弘正听说后,哑然失笑,说:“像他这个样子,如果调动的诏书下达,肯定会立即成行,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庚午(二十二日),唐宪宗诏命刘悟为义成节度使,刘悟接诏后,惊慌失措。第二天,就上路赴任了。这天,田弘正率众将为刘悟送行,到郓州城西二里时,在驿站与刘悟相见,刘悟接受义成节度使旌节,征召李公度、李存、郭、贾直言为幕僚,赶赴滑州上任。
  悟素与李文会善,既得郓州,使召之,未至。闻将移镇,、存谋曰:“文会佞人,败乱淄青一道,灭李司空之族,万人所共雠也!不乘此际诛之,田相公至,务施宽大,将何以雪三齐之愤怨乎!”乃诈为悟帖,遣使即文会于丰齐驿,斩之。比还,悟及、存已去,无所复命矣。文会二子,一亡去,一死于狱,家赀悉为人所掠,田宅没官。
  刘悟向来和李文会相好,当初攻克郓州后,曾派人到登州去请李文会。李文会尚未到郓州,郭、李存听说刘悟即将调往他地,二人商议说:“文会是奸佞小人,由于他的缘故,致使淄青败乱,李师道遭灭族之灾,众人无不以他为仇人!如果不乘此良机把他杀掉,等田弘正来后,肯定以宽大为怀,那时,将怎样来报大家的这个仇恨呢!于是,二人伪作刘悟手令,派人出使登州,命杀李文会,割下他的头回来报告。使者在齐州东南方向的丰齐驿碰到李文会,将他杀死后,回到郓州。这时,刘悟已经和郭、李存等人离开郓州前往滑州,使者无法再报告了。李文会有两个儿子,一个逃亡,一个死在狱中,他的家产全都被人掠去,田地和庄宅被朝廷没收。
  诏以淄青行营副使张暹为戎州刺史。
  唐宪宗下诏,命淄青行营副使张暹为戎州刺史。
  癸酉,加田弘正检校司徒、同平章事。
  癸酉(二十五日),唐宪宗加封田弘正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
  先是,李师道将败数月,闻风动鸟飞,皆疑有变,禁郓人亲识宴聚及道路偶语,犯者有刑。弘正既入郓,悉除苛禁,纵人游乐,寒食七昼夜不禁行人!或谏曰:“郓人久为寇敌,今虽平,人心未安,不可不备。”弘正曰:“今为暴者既除,宜施以宽惠,若复为严察,是以桀易桀也,庸何愈焉!”
  当初,李师道在败亡前的几个月,紧张多疑,听到风吹鸟飞,就怀疑有什么变故,于是下令禁止郓州人在一起饮宴相聚,以及行人悄声私语,如有违犯,就严刑惩处。田弘正来到郓州后,下令除去这些严苛的禁令,放纵百姓们游乐,寒食节七昼夜不禁行人往来。有人劝田弘正说:“郓州人随同李师道数年,与朝廷为敌,现虽已平定,人心尚未安定,不可不防。”田弘正说:“如今淄青暴乱为首者已经诛除,应当施行惠政,如果仍以严刑为政,那就好比是以夏桀来代替夏桀,又有什么改善呢?”
  先是,贼数遣人入关,截陵戟,焚仓场,流矢飞书,以震骇京师,沮挠官军。有司督察甚严,潼关吏至发人囊箧以索之,然终不能绝。及田弘正入郓,阅李师道簿书,有赏杀武元衡人王士元等及赏潼关、薄津吏卒案,乃知者皆吏卒受赂于贼,容其奸也。
  起初,在元和十年时,朝廷数万官军围攻淮西吴元济,叛贼多次派人潜入潼关,截断皇陵门戟,焚烧官仓粮储,甚至用箭把恐吓信射入京城,制造混乱,吓唬朝廷和百姓,以便阻挠官军的进攻。朝廷严令有关部门搜查,潼关官吏甚至把来往行人的背包和箱子都打开查看,但始终未能禁绝这类不测事件的发生。等到田弘正进入郓州后,翻阅李师道的文书,发现其中有赏赐杀宰相武元衡的刺客王士元等人的记载,以及赏赐潼关、蒲津官吏、士卒的案卷,这才知道以往种种不测事件,都是由于官吏、士卒受敌贿赂,容纳叛贼作乱。
  裴度纂述蔡、郓用兵以来上之忧勤机略,因侍宴献之,请内印出付史官。上曰:“如此,似出朕志,非所欲也。”弗许。
  裴度把朝廷对淮西、淄青用兵以来,唐宪宗勤勉为政、日理万机的情形编纂成册,在陪伴宪宗饮宴时,乘机献上,奏请宪宗盖印,然后交付史官。宪宗说:“如果这样做,就会使史官产生错觉,以为是我指派你编纂的,其实,这并非我的本意。”于是没有准许。
  三月,戊子,以华州刺史马总为郓、曹、濮等州节度使。己丑,以义成节度使薛平为平卢节度、淄·青·齐·登·莱等州观察使。以淄青四面行营供军使王遂为沂、海、兖、密等州观察使。
  三月,戊子(初十),唐宪宗命华州刺史马总为郓、曹、濮等州节度使。己丑(十一日),命义成节度使薛平为平卢节度使和淄、青、齐、登、莱等州观察使。命淄青四面行营供军使王遂为沂、海、兖、密等州观察使。
  '3'横海节度使乌重胤奏:“河朔藩镇所以能旅拒朝命六十余年者,由诸州县各置镇将领事,收刺吏、县令之权,自作威福。使刺史各得行其职,则虽有奸雄如安、史,必不能以一州独反也。臣所领德、棣、景三州,已举牒各还刺史职事,应在州兵并令刺史领之。”夏,四月,丙寅,诏诸道节度、都团练、都防御、经略等使所统支郡兵马,并令刺史领之。自至德以来,节度使权重,所统诸州各置镇兵,以大将主之,暴横为患,故重胤论之。其后河北诸镇,惟横海最为顺命,由重胤处之得宜故也。
  '3'横海节度使乌重胤上奏:“河朔藩镇所以能够长期抗拒朝廷诏令,割据六十余年,原因是他们在各州设置镇将主持军政,夺刺史和县令的权力,自作威福。如果能让刺史行使自己的职权,那么,就是出现像安禄山、史思明这样的奸雄,也必然不可能以一州的兵力叛乱。现在,我所管辖的德、棣、景三州,已下令各州镇将把军权归还刺史,各州的州兵都由刺史统辖。”夏季,四月,丙寅(十九日),唐宪宗下诏,命各道节度使、都团练使、都防御使、经略使等所统辖的支郡兵马,一律归各州刺史统辖。自从至德元年以来,节度使权势日重,他们在各自管辖的州郡设置镇兵,派大将主持军务,专横跋扈,所以,乌重胤上奏论及此事。从此以后,河北藩镇中,只有横海最为顺从朝廷,都是由于乌重胤处置适宜的缘故。
  '4'辛未,工部侍郎、同平章事程异薨。
  '4'辛未(二十四日),工部侍郎、同平章事程异去世。
  '5'裴度在相位,知无不言,皇甫之党阴挤之。丙子,诏度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充河东节度使。
  '5'宰相裴度知无不言,皇甫的党羽在暗地里不断排挤他。丙子(二十九日),唐宪宗下诏,命裴度带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的荣誉官衔,充任河东节度使。
  皇甫专以掊克取媚,人无敢言者,独谏议大夫武儒衡上疏言之。自诉于上,上曰:“卿以儒衡上疏,将报怨邪!”乃不敢言。儒衡,元衡之从父弟也。
  皇甫专以聚敛取媚宪宗,朝臣都不敢言,只有谏议大夫武儒衡上奏,指斥皇甫罪行。皇甫向宪宗上诉,表示自己清白无辜。宪宗说:“你是由于武儒衡上奏,难道想要报复他吗?”皇甫这才不敢再说了。武儒衡是前宰相武元衡的叔伯兄弟。
  '6'史馆修撰李翱上言,以为:“定祸乱者,武功也;兴太平者,文德也。今陛下既以武功定海内,若遂革弊事,复高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