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帐灯江南旧事-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好那就好。孙儿比你的皇阿玛强啊你的皇阿玛,为了女人,连江山都不要了,连我这个额娘都不要了”

    太皇太后一声哀叹。

    “皇祖母皇阿玛有他的苦衷。还有孙儿,陪着皇祖母的”

    康熙软语的宽慰道。

    太皇太后点点头:

    “还是我的好孙儿啊。孙儿啊,你是打定主意了,要削藩吗”

    康熙一愣,诧异了一下,转而马上就明白了。太皇太后虽然是年事已高了,但是,心智却仍旧是那么敏捷,所有的事儿一眼看明白。康熙点点头:

    “是。孙儿决定了。绝对不让三藩再扩张下去。”

    “是呢怪不得皇上这么纵着纳兰成德那个小东西。不过,削藩,自然大臣们的支持是需要的,不过,万一战争一起,最大的支持,其实是来自于大清四海的清明,国富民安。”

    太皇太后颇有深意的说。

    “是。孙儿谨记。”康熙点头。

    自己的想法,只有太皇太后,一眼看穿。

    “恩恩去吧,去吧。你也休息休息。怕也是累坏了吧莫伤怀啊。”

    太皇太后吩咐道。

    “孙儿没事儿,倒是让祖母忧心就是孙儿的错了。那孙儿晚点来看皇祖母。”

    康熙行了礼,转身离开了。

    苏麻喇姑也端了人参汤过来:

    “老祖宗,喝口汤吧。也缓缓心神。这么操劳了一个上午,您也怕是累坏了吧”

    “唉。以后也不用我怎么操劳了。皇上,眼神明白着呢他是个有分寸有。不会胡来的。”

    太皇太后喝了口汤。

    “是啊。皇上这么干练,明察秋毫,又是慈悲宽和的。一定会是大清朝的好皇帝的”

    苏麻喇姑也从心中感叹着。

    太皇太后看了看苏麻喇姑:

    “你呀。看了这么多年宫里头的是是非非,怎么,都不觉得倦啊你怎么就是不明白,跟那些个小东西费的什么心啊他们一个个脑子里有的是想法,骨子里都是固执的,你费了心,也不一定就是让他们能留心你费的心。”

    苏麻喇姑尴尬的笑了笑,知道太皇太后说的是魏东亭。

    “我是看着他们长大的。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的,怎么是不盼着他们好啊他不过是一时糊涂,要说让他做什么叛主的大事儿,他还真的做不出来呢。倘若就这样的丢了性命,我这心里头,还真是难过的紧呢。昨儿夜里,我去大牢里看他,想着他小时候那个乖巧的样子,想着这十多年来,这个小东西也是陪着皇上,风里来雨里去的,想着这么多个日日夜夜,也是不忍心呢这么长久的相伴,若说是没有感情,怕是谁都做不到啊”

    太皇太后微微一笑,叹了口气,又点点头:

    “是呢。这是个实心眼儿可人疼的孩子。不然的话,跟着他额娘出去了,过得也是逍遥自在些。在宫里头拘着,怎么也是辛苦他也是对皇上有感情,对皇宫有感情的。就算是皇上,心里头却也是舍不得他的。只是,皇上虽然是那么说了,但是,越是亲近的人,一有了心结,就要多些磨折。”

    “太皇太后也是心疼他啊”苏麻喇姑道。

    “这宫里头的孩子,我哪个能不照看着,哪个能不心疼啊那个瑾儿,我也是看着欢喜的。她倒是像我年轻的时候,无所畏惧,很有些聪明伶俐。不过,也是该收收心儿了如果是她真的能定了心思,能够是觉得这个宫里头容得下她,放一个聪明机灵的姑娘在皇帝身边也是不错的。我们的皇上,大抵是喜欢这样风姿绰约的姑娘的。比那些个妃子,少了些世故,多了些灵气纳兰成德那个小东西,不像他阿玛,倒是个心清的人,也是颇有才华的,若是他真的能好好辅佐皇上,也是不错啊。只是,他似乎是个重情的,也是功名心不重的人呢,不知道会是怎么样”

    慈宁宫里,太皇太后念叨着。

    就算是皇上已经亲政,但是,这个一直站在朝廷和后宫的风口浪尖的老人,仍旧是关心着,她孙儿的江山社稷。

 ;。。。 ; ;
二七章 各有难处
    更新时间:20101124

    这章,汗,写得我很纠结。就这样吧。再有三两章就是下一卷了,就是比较欢乐的故事了,烟花三月下扬州,明媚春光好的的故事

    千帐灯江南旧事,独家首发于网,暮雨初歇作品。暮雨谢谢大家支持,欢迎留下脚印。谢谢

    book。

    一辆马车七拐八拐从高高的红宫墙驶向了平常人家。

    魏东亭的府邸距离皇城并不是很远。青瓦灰墙三进出的院落,院落里种植着许多树,树荫很浓,遮蔽了高高的日头。虽然不是什么阔绰的人家,但是,一看也是殷实的人家了。

    马车刚到了门口,魏东亭就被额娘扭着耳朵揪下了车:

    “哎呦,哎呦,额娘,疼您别这样啊”

    孙嬷嬷丝毫不理会儿子的哀告求饶,当着满院子不知情的奴仆,直接把儿子拎到了内院。

    “额娘”

    魏东亭捂着耳朵跪在了地上:“额娘,儿子知道错了。您饶了我吧”

    孙嬷嬷一跺脚:

    “饶了你,要是今个不是太皇太后和皇上开恩,你早就没命了,还轮到你现在多嘴多舌啊”

    孙嬷嬷一脸怒气,指着魏东亭,骂道:

    “你跟我说说,你都干了什么事儿你说说,你自己改打不该打你有几个脑袋啊,能去做那些事儿啊要是按照国法,不只你脑袋搬家,就是魏家,也得满门抄斩你糊涂啊”

    孙嬷嬷越说越急,伸手就抄起了桌案上的戒尺,重重的挥下。

    “额娘额娘啊”

    魏东亭本来已经是有伤在身,扛不住痛,连忙拦住了额娘的手臂:“额娘,今儿你也累了,儿子有伤,受不得打,您要是打,也要换个日子,成不”

    “你还知道跟额娘讲条件现在知道疼了啊知道额娘累了你要是死了,你有没有想过,你额娘怎么办大”

    孙嬷嬷虽然是怜惜儿子,却也是生气。推开了魏东亭的手臂,照着他宽厚的脊背就是重重的几下:

    “你怎么一点分寸都没有你有没有脑子,那西林瑾是宫女,你就敢帮她传东西还有,你说你怎么喜欢上人家小姐,人家怎么就可能看上你啊就算是她没有进宫,人家那出身,哪里看得上你”孙嬷嬷越说越气,是气儿子的鲁莽冒失犯下大错。孙嬷嬷一边说着,手中的戒尺就重重的打了下去。

    魏东亭皱着眉,强忍着,一句话都不说。

    “你真是让额娘担心啊你阿玛去得早,你们魏家只有你一个独生子,你要是死了,你让你额娘怎么去见你们列祖列宗啊”孙嬷嬷说着,说到伤心处,手中的戒尺更是连连重重的挥下。

    “额娘,儿子错了。”

    魏东亭忍痛说道。

    “你错了你真的知道错了你说说,你要是知道错了,为什么不听额娘的,为什么不做个外放的闲官你以为,在皇上身边就能飞黄腾达的容易还是那些小官你看不起啊”

    孙嬷嬷呵斥道。

    魏东亭摇了摇头:

    “儿子没有那么想。是太皇太后和皇上对儿子恩重,儿子,不能这样说走就走儿子,在皇宫里头当差,心安”

    “你是傻子啊”孙嬷嬷听了魏东亭的辩解,更是气愤,挥着戒尺就重重的打了下去:“你有没有脑子你心安你有没有想到,你在皇宫里当差,你额娘是夜夜悬着心啊那是什么地方,你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装糊涂啊。碰上主子心情好,主子性子好,你辛辛苦苦办差,不出错,还是有个好。可是,到底也是一个奴才,宫里头大大小小的主子,没有一刻你能抬得起头来。那宫里头的事儿多,人心险恶,你争我斗的,有一天,有一个纠葛,死得就是你。你怎么还没明白啊你忠心办事儿,那是你的本分,稍有点差错,就要了你的命了”

    孙嬷嬷越说越气。

    “太皇太后自然是仁慈的,好、性情的人。可是,为了董娘娘和静妃,处死了多少人你知道谁是罪有应得谁是无辜的,找哪个说的清啊那里头,又有多少是逼于无奈的事儿”孙嬷嬷说着,叹着气。

    魏东亭心痛,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接母亲的话头。

    “还有啊,太皇太后和皇上对咱们家恩情大,这个自然是对的。可是,要报恩也不只有你在皇宫里头当差这么一个法子。再说了,皇上再仁慈,再感情好,那也是皇上,是你的主子。不像小时候,还可以说得上兄弟般的感情呢既然是你的主子,就是上下分明着。你不过是拿了朝廷俸禄,为皇上办事儿的。说到天去,也是这个理儿。你要是办坏了差事儿,该怎么处置了你还是怎么处置你”

    孙嬷嬷说的冷厉。

    “儿子知道。”

    魏东亭强忍着母亲时时挥下的戒尺,忍痛说道。

    这些道理,他懂得,但是,想的不多。

    他知道的,素来都是,老老实实的做事儿,任劳任怨,而已。

    “你还说你知道我看你什么都不明白”孙嬷嬷摇着头:“昨儿个,皇上一怒,就是要杀你,怎么没个顾忌如果苏麻喇姑不去救你,你早就没命在了。还有着今日吗你看看,今儿,皇上可是动了纳兰成德一下”

    孙嬷嬷怒斥着儿子。

    魏东亭一凛,却没有说话。

    “你对皇上再忠心,再任劳任怨,也不过是皇上的奴才,皇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情不好,拿你出气,你都得受着。可是,纳兰成德不一样,他有个在朝廷上有势力的阿玛,他的背后,还有很多支持他阿玛的朝臣。所以,皇上能不动他就不会动他。给纳兰明珠一个面子,小惩大诫”

    孙嬷嬷粗喘着气,说道。

    “人家的孩子,就能抬得起头,只要不犯大错,皇上不会把他怎么样。可是,孩子,额娘的孩子,你比不上人家。且不说,他是满八旗的人,人家好几代为官的,父辈都在朝中有威望,人家就能抬得起头做人。可是,孩子,我们不是那样的人家。我们不过是汉人家的包衣奴才,在这个宫廷里是最最站不住脚的。你也没有什么显贵的亲人。我们怎么做下去,也不过是个奴才,为什么还要恋着那个地儿,你不是自找苦吃是什么啊孩子”孙嬷嬷蹲下了身子,抚摸魏东亭的额头,替他擦拭着满头的大汗。

    孙嬷嬷看着儿子紧皱的眉头,苍白的脸色,也知道他是难过,是伤痛,也是伤心不已。儿子太懂事了,自小就在宫里头,虽然是守着自己,可是,当年,她的职责是照顾皇上,少不了疏忽他,少不了为了皇上委屈他,可是,他都是隐忍着,从来不抱怨,一向都是乖巧懂事儿的。可是,他太懂事儿了。完全都忽略了自己的处境了

    “儿子,额娘是过来人,看的比你多,经的事儿也比你多,这皇家的事儿,不比平常人家。不是你有忠心,就够了。我们是皇家的包衣奴才出身的,有了个今日,这衣食不愁的,有个机会,能寻个安逸,就够了。额娘不盼着你能够出将入相的,额娘就盼着你能过个舒坦日子再着说了,就算是你真想有所作为,可以考考科举,或者外放做官,从地方上上来,比这样强啊。那样的话,有个根基,现在这样,你要是结交外臣,做大了,皇上容不得你。你要是不结交外臣,你一辈子都是奴才,做不到怎么样”

    孙嬷嬷的声音温和下来了。

    “儿子知道。儿子,对不起额娘”

    心中有千百个念头,可是,却不知道怎么解释。

    “额娘也知道你辛苦,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是个孝顺孩子,额娘是不希望你过这种日子啊咱们不求官,不求什么,你回头告诉皇上,辞了这个差事儿,跟额娘回老家过日子。行吗”

    孙嬷嬷捧着魏东亭的脸颊:“答应额娘,啊,看着额娘的眼睛,答应额娘你应了额娘啊”

    魏东亭看着母亲眼中的期许,心中更是无比的纠缠:

    “额娘”

    “答应额娘,说,你辞了差事儿,和额娘走。不能这样了,额娘不能再遇到这样的事儿了,你吓死额娘了啊”

    孙嬷嬷坚持的说道。

    “这样的事儿,不会再发生了”

    魏东亭道。

    “就算是这样的事儿不会再发生了,额娘也要你答应辞了差事儿”

    孙嬷嬷厉声说道。

    “你小时候,额娘没有照顾好你,你长大了,也就不肯听额娘的吗”

    孙嬷嬷说着,眼中泪水涌出。

    “额娘您说这话,儿子怎么承担的起呢额娘说的,儿子从命就是。”

    魏东亭点了点头:“儿子听额娘的,就是了。”

    “好。那么,过几天,你一回宫里头当值,就这么告诉皇上。哪怕你不愿意说你不愿意,你就说额娘的意思也好。皇上是个明眼人,他是明白的。好吗”孙嬷嬷道:“无论是皇上怎么挽留,怎么着劝说,都是不要答应了办坏了一回事儿,你也是再难得到皇上那样的信任了。以后的磨折,是更多的。太皇太后经历了那么多事儿,她是都明白的。你也要心里头有数儿啊”

    魏东亭点点头,一滴泪水顺着脸颊落下:

    “好。我答应额娘。我回头,就告诉皇上。都听额娘的”

    虽然是千万般的不忍,但是,面对

    孙嬷嬷一把把魏东亭抱在怀里:

    “儿子,我苦命的孩子啊”孙嬷麽泪流满面:“额娘看看,这一剑刺得这么深啊这稍微一用力,我儿子就真没命了啊额娘打疼了你吗额娘看看起来,快点起来啊”

    魏东亭勉强的站起身子扶着母亲:

    “儿子没事儿,不疼,没事儿的”

    纳兰府里,也是一阵喧嚣。

    书房里,明珠指着成德大骂。

    “你好大的胆子啊。私通后宫,你知道是什么罪名吗你连命都不要了”

    成德本来是低着头,听父亲的斥责,却是忍不住的抬头。

    “我与瑾儿本来就没有过从的。让瑾儿传信的,是父亲吧”

    “你”明珠大怒,没有想到儿子居然是敢指责自己。怒极之下,就是一个耳光甩在了儿子脸上。“啪”的一记响亮的耳光,是明珠如喷火的眼神。

    成德不屈的看着父亲,眼中,是盈盈的泪水。

    当年,他和瑾儿跪地乞求父亲能放他和瑾儿离去。就说是瑾儿死了也罢,可是,父亲却把他关了起来,把瑾儿强制的带入了皇宫。将近一年的时间,他本以为就这样和瑾儿断了联系,本以为瑾儿就此在宫中做一个宫女,可是,却发现了父亲利用瑾儿去探听皇上的意思。再之后,才有了与魏东亭的联系,为了那一份难以了断的感情,也为了瑾儿的幸福,事情才会发展到这样的

    本来,是不能也不愿意责怪父亲的,也是理解父亲的难处的。可是,父亲此刻振振有词的责怪着他。完全不懂得反思。也许,在父亲眼里,所有的冒险,都是要有利可图吧。

    “跪下”

    明珠呵斥着成德。

    成德一愣,虽然是不情愿,却还是缓缓的跪下了。

    “我不管你心里头是怎么想的,你是服气还是不服气,我都得教训你,让你知道,有些规矩,你必须要遵守,不然的话,就得受惩罚。”明珠吩咐着老家人:

    “拿家法来”

    “老爷这”

    “叫你去拿就去拿”明珠皱眉:“容若。我知道你,你素来是不屑于为官的。但是,今天你要不是纳兰明珠的儿子,你绝对没命在了。”

    “谢谢阿玛容若知道。”

    成德闭上了眼睛,叹了口气。

    康熙是深谙为君之道的帝王,有着与年龄不相近的成熟。而容若是天资聪明的人,虽然是不屑于朝堂之事,但是,却也是一眼明了的。

    “阿玛教训儿子吧。儿子不怨阿玛。皇上是要阿玛以家法代国法,小惩大诫。儿子从命就是”

    成德说着,解开了外衣,只留下白色的中衣。他有些瘦弱,隔着单薄的中衣,隐隐能看得出他的瘦骨嶙峋。

    “老爷”正说着,家人捧着家法过来了。

    “容若,你不要怪阿玛”

    “容若不怪阿玛。阿玛不用心疼儿子”

    “孩子,阿玛知道你的心意。知道你,对仕途无心,是把感情和本心看的极重的;阿玛也知道,你虽然是对阿玛的政见不喜好,却也是维护阿玛的。就算是对瑾儿,阿玛没有帮你,你也是有分寸的。我知道你是个孝顺孩子,但是孩子,现实比你想象的要残酷。阿玛这回,真的不能放纵你了。就算是为了皇上的面子,阿玛也不能饶你。你也长个记性”

    “儿子知道。”

    伴随着家人手中的家法一下下落下,容若也不由自主的扑倒在了地上。容若眼中泛着的泪水。眼前,仿佛看到了那个满脸泪水的女子,终究是负了她一生,让她一生伴着古佛青灯。这场痛,也算是赎罪吧。

    身在富贵之家,也是有着富贵人家的悲苦和无可奈何。

    青灯古卷。

    已经夜沉沉了。

    慈宁宫到了晚上,更是要较其他宫殿安静了许多。这里本就是僻静之地,宫人又顾及着太皇太后细细,没有人敢在这里喧嚣,是以,能听得到的声音,不过是几声虫鸣。

    香炉上,檀香飘过丝丝缕缕的香味。

    宫灯下,西林瑾手持狼毫,写写停停。

    这是要代太皇太后抄的三百六十五卷心经。

    虽然是不急的,但是,似乎唯有是写着字,西林瑾才有片刻的心安。

    一不留心,一滴墨滴落在纸上,西林瑾把纸张重新撤了下来,换上另一张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