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帐灯江南旧事-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板,老板您别抓我了我就偷了几个馒头,就几个馒头”

    “偷什么都是偷,你还有什么可说的。看我不打烂了你这条狗腿”

    一个小二伸手就揪住了小偷的衣服领子,就要往外拖走。

    “别打我啊,别打我我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我都快饿死了”

    小偷连连求饶道,声音里头,都带了哭腔。

    “老板,等下”

    东亭示意道:

    “既然是这个孩子,只不过是偷了些馒头,您就别打了。他看起来不过十二三岁吧,也是个孩子呢。他偷的馒头,就记载我的账上吧。”

    老板愣了愣,挥挥手吩咐小二放开了那个小偷:

    “那谢谢这位爷了。不过,这些小偷”老板叹了口气,领着人退了出去。

    “谢谢大爷”小偷跪在地上,冲着魏东亭连连叩头。

    “行了,你起来吧。也是个半大的小子了,也可以去找点活干,找点正经事儿这样,真的不像话啊。”

    东亭道。

    “我也是想干活啊,想做个正经人,想靠本事吃饭可是,鳌拜圈地的时候,把我们的地都圈了去。我自幼失了父母,没有学会一技之长,也没有什么别的本事,只能是这样才吃上一顿半顿饭的,没有饿死,刚才爷您说我十二三,其实不是,我已经十五了。可是,就是没有长起个子来。”

    小偷说的很是伤感。

    “哦”

    成德也不由得打量着眼前的男子。

    他很小,也很瘦,仿佛是皮包骨一般的,只是一双大眼睛,滴溜溜的圆,看上去很是聪明的样子。他已经是十五岁了,可是,样子也是只有十二三岁的样子,身量未足。

    小偷说的鳌拜圈地的问题,纳兰成德也是听说过的。当时,几个旗主相争,纷纷在关内跑马圈地,很多世代居住的农民,一夜之间就失去了祖祖辈辈的都靠着生活的土地,断了活路。有些跑马圈地,很残暴的地方,死了很多人,发生了很多事儿,只不过,一直都没有引起重视。

    一时政策的残忍,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的。

    也许,自己能够做到的并不是很多,并不能够名垂千古,但是,皇帝的近臣,朝中的臣子,也许一个建议,一句话,都可以影响很多人。哪怕是为了一个人,那么,他也是愿意去努力的。

    从小偷的话语和经历中,成德仿佛是找到了自己去努力的方向和意义。

    “你叫什么名字”

    东亭问道。

    “椅子”

    椅子老老实实的说道。

    “椅子”

    成德不由得一惊,虽然是容易记住,但是,这名字也实在是太过平俗了。

    “是啊。我娘说,她生我的时候,一生下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我家里的那把椅子,所以,就把我叫椅子了。我娘和我爹都不识字儿的,所以,这个名字叫着省劲儿,就一直叫了下来了。”

    椅子说道。

    “这样啊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成德问。

    “我哪里会有打算啊只是我饿了,就会想到去找吃的东西,这算是打算吗”椅子愣愣的说。

    成德与东亭一时失语。

    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安排这个椅子。

    “对了”椅子的眼睛突然一亮,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对了,前几天,一个人问我,愿不愿意加入香火会,说只要加入了香火会,帮助他们念念词儿,就可以有吃的,有穿的,还有银子了我答应了。十五的时候,那个人就会带我去香火会,就可以有吃的,有穿的了,就不用做贼了。其实,我也是不愿意做贼啊。被人骂,被人抓住了还被人打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也是不好过啊。那个香火会听起来不错啊不知道是不是骗人的。”

    椅子唠叨着。

    “香火会,什么香火会”东亭问道。

    东亭的脑袋中,突然是灵光一闪。朱三太子那个朱三太子,也是用香火会的名义,来招揽人加入,然后,散布反清复明的消息的。

    “我也不知道啊那个人没有说。不过,只要是有饭吃,就没有关系了。拜谁我都拜,什么香火都好。只要是不骗了我,让我干了活,拜了香,不给饭吃就行了。”

    椅子似乎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他的眼中,只有他的食物。

    “椅子,你过来吃点吧”成德挥手,招呼椅子到饭桌上吃饭。

    “这饭菜,这么多饭菜,我都能吃吗”椅子看着一桌子饭菜,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问道。

    “是啊,你都能吃。坐下吃吧”

    成德说道,很是温和。

    椅子反倒是局促了起来,他搓了搓手,又在裤子上反复擦了擦,看看自己的手,还是很脏。他犹疑着:

    “我,可以跟你们,坐在一张桌子吃饭吗”

    “当然可以啊坐下吃吧。别愣着了。这饭菜都是刚上来不久的,趁热吃一边儿吃饭,一边说话,都成。”

    成德道。

    椅子望了望满桌子的饭菜,又望了望成德,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谢谢你们。谢谢”一边哭着,椅子突然跪下,给纳兰叩头:“谢谢您,谢谢大爷椅子这辈子还没有遇到您这样的,能在这里头点一桌子的饭菜的人,会好好的跟椅子说话的。别人都把椅子当个过街的老鼠,都是低人一等的。他们见了椅子,都是瞧不起的,都是撇着嘴的,都是不把椅子当人看的。只有您,只有您这么和蔼的跟椅子说话,您把椅子当人看椅子认识您这样的人,就是死了也是甘心了

    听了椅子的话,成德也是不由得感叹。他俯身拉起了椅子:

    “别哭了,也别磕头了。怎么说着就是死了也甘心这么想着吃的,不就是为了活着吗怎么轻易的,死都行呢你也是人,和我们一样,都是人不用叫我大爷,你要是愿意,就叫我声大哥把”

    “大大哥”椅子抿着嘴,好久才喊了出来。

    “吃东西”成德点点头,微微一笑。

    “对了,椅子,你说的那个香火会,让你们在什么地方聚会啊”

    看着椅子大口的吃着饭,东亭倒了杯水递给他,又问道。

    “啊”椅子咽了一口饭:“那个集会啊啊,我想起来了,是在城西的土地庙。怎么了”

    “那样吧。那天的话,我跟你一起去好不好”东亭道。

    椅子皱着眉头:

    “为什么你也要去啊你又不图那口饭吃,你去干什么”

    “你放心,我又不跟你争一口饭吃”东亭笑着打趣道:“我家的人,一向对各方的菩萨都很尊敬的。想着你说的那个香火会,既然是给穷苦的人一口饭吃,想来也是不错的。都去拜拜,也是积德的事儿”

    “那行啊到时候见啊你们都是聪明人,都帮我看看,是不是骗子啊。要是不是骗子呢,我就跟着他们了。说是积德的事儿,我一直也积德吧椅子做了这么多年贼了,有个积德的机会,也是难得啊”

    椅子说道。

 ;。。。 ; ;
三一章 沉思往事(一)
    更新时间:20101127

    二月十五日。

    北方虽然还没有花开满园,但是,却也是柳絮满城的季节了,天气,也已经是温暖了许多。慈宁宫内,种了几株杏树,也是次第的开花了。

    康熙下了早朝,给太皇太后请安,太皇太后也正在院子里看着这几株刚开的杏花。

    “皇祖母这杏花今年开得大好看起来,等到夏天的时候,就能多吃几颗青杏了。”

    知道太皇太后爱花,康熙赞美着这院子里头的花。

    “这书长了五年了,按照那花匠说呢,今年已经是成熟的年份了,该是最好的。书也是像人啊,小的时候,根基浅,苗子弱,长不好;老了呢,如皇祖母这样的,也是没有什么力气了,也难有作为了。就是壮年的,如皇上这样的,是最最年富力强的,是最最该有所作为的了。”

    太皇太后说道。

    康熙微微一笑:

    “皇祖母还没有老呢,皇祖母的气色,可是比以前好太多了”

    太皇太后回头拍了拍康熙的肩膀:

    “我气色好,也不过是不用理会前朝的事儿了,得个清闲我的孙儿能做个好皇帝,皇祖母呢,担心的事儿就少些,也就能多几年时间,看看我孙儿治下的太平江山啊”

    康熙点点头:

    “皇祖母说的是,孙儿记得的,一定是要作一个出色的帝王的”

    “皇上,请用茶”

    一个绿衣宫装的姑娘走过来奉茶。

    康熙接过茶,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竟然是西林瑾。

    “瑾儿啊”

    “皇上”

    西林瑾微微躬身,就要往回走。

    康熙扬手,想是喊住她,可是,手抬起来,却没有说话,只是呆呆的望着西林瑾退了下去,空留了一声叹息。

    傍晚时分,康熙、魏东亭和纳兰成德都是一身便服随意的走在了大街上。

    魏东亭四处的张望着,看着安排的便服的侍卫是不是都已经到齐了。

    魏东亭素来是最最小心的那个,唯恐是有半点差池皇帝微服出巡,比不得平日,尤其是要格外的小心,更何况,今天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尽管在宫里,魏东亭和成德两个连连相劝,但是,还是挡不住康熙一定要去那个土地庙会会朱三太子的决心。是以,只能是小心谨慎的安排了许多人暗中保护着,这几个人才来到了大街上。

    “那是卖什么的”

    在喧嚣的街市上,康熙似乎对什么都很感兴趣,他指着一个踩着木质的小车子,不断的旋转,然后用小木棍在一个小铁盆里卷了几下,就出现一团白色的棉花一样的东西说道。

    “爷,那是棉花糖”

    “棉花糖棉花还可以做糖好奇怪啊”

    康熙疑惑不解。

    “爷,那不是用棉花做的糖。就是一般的白糖,然后,加热,让它膨胀了,像棉花一样”成德解释着。

    “我们去尝尝啊”

    康熙说着,就往卖棉花糖的地方走去。

    “爷”成德和东亭相视,忍不住的想笑。

    正说着,一个四五岁的姑娘跑到了卖棉花糖的地方,指着卖棉花糖的人说:“娘亲,我要吃棉花糖我要吃棉花糖啊”

    “好,好,娘亲买给你啊小馋猫”母亲很愉快的答应了,小孩子露出了笑脸。

    听着这样的对话,康熙也忍不住的哑然失笑。

    “朕我原以为呢,自己是什么都富有的,什么都见过的,可是,却是这样的没有生活常识,却是孤陋寡闻的”

    康熙自嘲的说道。

    “爷,这事儿分大小,分轻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里头看重的东西。爷干的是大事儿,能把大事儿干好就好了,这些小事儿,不必看重吧”

    魏东亭说道。

    “其实也不是爷既然是眼光放在天下无限宽广的地方,就应该是能够看到,这天下的一切。有些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许不是书上写的那些,不是爷心里头想的那样”

    成德说道。

    “哎成德,你是说我,眼不明耳不聪了”

    康熙很奇怪今天纳兰的论调,侧着头看着他,问道。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听到康熙的话,成德才意识到自己今天说的似乎是有失分寸,他连忙解释道:“我的意思,只是说眼见为实呢当然,爷看到的,应该多数也是真的。只是,有看不到的”

    “你不必紧张啊”康熙笑着拍了拍成德的肩头:“我们不过是随意说说,没什么的不过,你说的很对,的确是那个道理。也许,不是有人故意告诉我假的东西,但是,那些人眼里头不在意的,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些人不愿意说的,最最普通老百姓的疾苦,官吏的官官相护,那么,必然是不会的。我们多出来看看,眼见为实,是正理儿”

    成德点点头。

    “以前,我只是觉得你是个才思敏捷的书生,一肚子的锦绣文章。今天看起来,不只是这样啊你是有颗悲天悯人的心,有着,洞察世间的智慧的。”

    康熙赞许道。

    “爷谬赞了。”

    成德低头,说道。

    “你不用谦虚我心里头有数”康熙道。他看了一眼前面的茶楼,悦来客栈,道:“东亭,我们去那里头吃点东西吧。记得也就一两年前,我们出来是不是也到过这个地方,似乎是,那里头有人说书啊,能听到很多的故事,进去瞅瞅”

    成德点点头:

    “是。”

    “真是怀念那个时候,不大忙,可以常常出来,也没什么顾虑的我越来越忙了,你看看东亭,越老越谨慎了。”康熙指着东亭,对成德说道。他一边说,一边摇了摇头:“以后还是要多多的出来走走,这样”

    成德点点头。

    如果是昨天,康熙能看到那个椅子的小偷,也许能够明白,除掉鳌拜了,但是,民间的很多后患还是没有解决的。

    不过,东亭此刻却是想的,如果是康熙常常出来,却是个非常大的麻烦啊

    悦来客栈今日里,仍旧很是热闹。

    小二引着康熙等人到了二层的一个临窗的位置,座位离说书的不太远,周围也是不少人,正合了康熙的意愿,能够多多的听人说话。

    今天说书的,是从外地来的人,口音是带着吴语的话。好在,他似乎在努力的学北方人说话,大家也都听得懂。

    “今儿呢,我们说一段古书上的事儿话说在周朝啊,有一个著名的暴君,大家猜猜是谁呢”

    像往常一样,说书的人在开始就卖关子。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吗这个故事可真老啊”

    有一个客人说道。

    烽火戏诸侯,是康熙读史书的时候,最最不耻的故事了,为了一个女人的一笑,失去了江山,成为了千古的笑料。

    “这个老故事呢,我们也就不说了,大家再猜猜不是明君,是暴君啊”

    说书的人提示着。

    “那么,是周厉王”

    有一个客人说道。

    说书人打了一下竹板:

    “这个客人还真是说对了,今天,我们就讲这个周厉王的故事了。话说,这个周厉王施政暴虐,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而然就是民怨四起了。可是,这民怨传到了周幽王的耳朵里头去了,他听了,自然是很不满意啊。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让人秘密的监视着老百姓说什么,听到了什么,都是要去给他报告的。有的人说了不和他心意的话,他就杀掉人。渐渐的,老百姓知道他的措施了,就自然而然的不敢说什么了举国上下不再敢对国事评头论足了,就是相互见面,也不乱搭腔,而是道路以目。就是拱拱手,行个礼,就赶紧走了。生怕是说了什么话啊后来呢,这个周厉王高兴地对邵公说:我能够统一思想,不再有人敢胡言乱语。话说,邵公是个良臣啊,他就这个机会,就发表一通很高明的言论呢想来,我们在做的书生,是都背的过的吧。意思是说,皇上,您这是强行封老百姓的嘴,哪里是老百姓真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啊,哪里是大家就没有怨言了,只是不敢说了而已啊要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老百姓也是一样的道理啊当然,这番话周厉王听不进去,老百姓还是敢怒不敢言。之后的结果呢,大家就可想而知了,周朝的吏治越来越**,终于是亡国了其实,这个周厉王也是人傻,不过,有时候,自以为聪明的人,也能办出这傻事儿来没有人批评了,以为就是没有人有怨言,就放松了警惕,必然是会亡国啊”

    说书的人,一痛的感叹。

    这番感叹,听在康熙的耳朵里,也是一惊。

 ;。。。 ; ;
三二章 沉思往事(二)
    更新时间:20101128

    千帐灯江南旧事,独家首发于网,暮雨初歇作品。

    book。

    说书的人,敲打着竹板,说的一本正经,听着的人,也觉得新鲜,毕竟,这个不同于往事讲的隋唐英雄传,七侠五义。

    “话说呢,这从无到今,无论是大家常常说的那无道昏君,还是大家心中的所谓的圣明皇帝,都是林林总总,少不了这些事儿的。不仅是如此,有时候,越是说,看着是圣明君主的时代,比这愚蠢的事儿都是有的。接下来呢,我再说说,说起来还是前朝的事儿,说的就是前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了。这个朱皇帝,想当年是乞丐,和尚,盗贼起家的。虽然是之后再怎么修饰,这个出身也是掩饰不了的。是以,这个朱皇帝呢,就是非常的都不愿意人们提起这些个事儿。不仅仅是这些事儿,甚至,与这相关的字,与这相关的词儿,都是不允许的。于是,就出了很多荒唐事儿。我们现在说说,就当是个笑话。不过,当时也是血流成河的故事啦”

    说书人很是感叹。

    “话说,这个明太祖朱元璋十分讨厌的字眼呢,就是和“贼”“寇”等等有关的了,他对他当过和尚的历史,也好似格外的不满意的。虽然和尚大慈大悲也是个不错的出身,可是,朱皇帝呢,不是那种德高望重的和尚,似乎就是为了有吃的,才会是寄居寺庙里头的,所以啊,他对“光”、“秃”、“僧”这些字都非常讨厌。话说,他的避讳这么多,而且,他也是不会明说的。大家想想,他要是说,你们不许说光这个字,不许说秃这个字,那么,不就自己证明了他那他自认为不光彩的经历了吗可是,他不说,就是憋在肚子了,这麻烦就来了”

    说书人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话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