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海权-第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杭苹耍蛭挥型獾械难蛊龋痹谧非蟾叨松系荡蔚男乃甲饔孟拢臀骱>尤惶岢隽艘桓鲋矫婧苁荖B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巴西要求自己的新式战列舰至少装备12门14寸级别的火炮!总排水量达到3万吨以上!单纯论纸面性能超过了目前列强所有的计划舰!



  感谢书友ianmonne、我是爱赵云、壹咫绶傷恴誏、梁百武等书友的月票支持和打赏~~~~。(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三章  第二轮扩充的开始。



  第七百五十三章  第二轮扩充的开始。,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七百五十四章 误入歧途的皇家海军
  历史一般都是进步的,技术设计一般也是进步的,在一般人看来最悲催的不过是原地踏步而已,比如说2战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其实有不少东西都是从1战的巴伐利亚那里继承而来的。巴伐利亚一战够NB,但是到了2战明显就不合适了。但是历史上同样存在设计倒退的事情。至少是部分倒退。有一句话是怎么说来着?历史是以一种螺旋上升的方式发展的。其中会有停滞也会有倒退!



  比如说历史上的纳尔逊级战列舰被誉为一个时代的巅峰之作,“bigseven”中最强悍的的存在!采用了倾斜式主装甲,而且厚度在15寸左右,并且采用了三联装16寸主炮,炮塔防护也不错。即使是一艘连条约战列舰都不算的老舰。但是和2战时期的新式主力舰对比也有一战之力,如果死磕的话,纳尔逊也许并不比俾斯麦号战列舰差多少,如果纳尔逊的主炮不是悲催的轻弹炮的话,只要有美帝MK6型16寸炮的水平,那么俾斯麦碰上了也要跑。



  而作为英国倒数第二级战列舰乔治五世号。。这个货怎说呢?如果不考虑装甲质量问题,进分析几何厚度的话,这货除了航速比纳尔逊快之外,其它各方面都很难说比自己的前辈强哪去!装甲厚度差不多,但是人家纳尔逊是倾斜的。乔五侧舷装甲唯一的优势就是高度足够,足足有将近7米。水平装甲厚度乔五和纳尔逊半斤八两。火力方面,即使16寸炮再早再次,人家也是16寸啊。可不是后来的14寸炮可以比拟的。也许有人说那是因为乔五是真正的条约战列舰,没有超重,其实呢,纳尔逊也是在严格限制下诞生的。大家都不容易。。…。



  而历史呢,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英国人又一次出现了倒退,而且还是在英国人最为重视的海军方面。而这一次倒退的原因也不仅仅是技术上。他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英国人的最开始的5艘无畏舰基本上是按照华夏共和国提供的图纸建造的。在英国人第一次尝试这种战舰的时候。英国人非常老实。上面标多少就是多少,还没有偷工减料,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感觉原有设计可能不够用。还会增加一些,比如说首尾装甲厚度。英国人总觉得70MM厚度不是很给力,然后加到了100MM。主装甲带300是保证了,穹甲的角度和厚度适当的增加。水下TDS厚度也够。后面两艘因为动力设备改进了。所以动力舱窄了一些。TDS厚度反而增加了。



  结果在英国人小心翼翼的搞出这5艘战列舰后,其标准排水量从原来的2万1千吨左右攀升到了2万3千吨!而动力设备几乎变化不大,造成的结果就是这5艘战舰的最高航速才20节出头!并不比前无畏快多少,结果这个结果惹急了英国海军的掌门人费舍尔爵士!。…。



  “这就是你们从华夏那里搞来的慢速铁乌龟吗?只有胆小鬼才会用这种东西!英国皇家海军强调的是进攻、进攻、再进攻!这些慢速的战舰能有什么用处?跟不上舰队的废物!更不能让人容忍的是。这些战舰的造价居然高达220万英镑!而我们计划装备13。5寸舰炮的新式战舰的造价也不过如此,你们用可以建造一艘超级无畏舰的吨位和造价建造了一艘已经过时的战舰!这是犯罪!”费舍尔爵士愤怒的咆哮声在整个海军部中回荡。



  在费舍尔这个对战设计比较外行的人看来,一手拿大英帝国的船舶设计师设计的新式战舰,另一手拿华夏设计的战舰一对比。可以发现大英帝国设计出的产品那是绝对的高端洋气上档次啊!首先双方战舰吨位接近,都是2万3千吨左右。其次,英国人新设计出来的战舰装备有10门13。5寸重炮,而英国才参照华夏海军设计出来的战舰是10门12寸45L(50L)重炮,这火力整整差了一个档次!这首先就让费舍尔感觉十分的不爽。…。



  其次从防护上来看,新式战舰同样也是12寸的主装,水平防护稍微弱了点,炮塔防护也弱了一些。但是航速达到了22节左右,比首艘无畏舰快了将近2节。对比了一下纸面数据后,费舍尔爵士认为大英帝国自己的工程师设计的战舰绝对比华夏设计的强太多了。所以盛怒之下,要求停止继续按照华夏版本设计战舰。开始全盘按照英国战列舰的设计指标进行修改。。…。



  整个英国皇家海军在费舍尔爵士的暴怒中颤抖不已,负责安排战舰设计的人员惊恐万分的开始执行海军大臣的命令,从华夏共和国换来的图纸被扔进了保险柜,而英国人设计师自己的图纸则被放到了最显眼的位置上。战列舰方面的事情很快波及到战列巡洋舰方面。费舍尔爵士虽然对龙旭级战列巡洋舰比较满意,但是还是要求新式战巡航速尽可能的快一些。。装甲薄一些,火力猛一些!



  在英国人自傲的心态和海军大臣的大力推广下,整个英国皇家海军的建造计划被大改特改。而当信息传到了杰里科这里时。这位已经内定的英国大舰队司令眼前差点一黑。作为英国皇家海军中少有的打过仗,并且对战舰设计有一定了解的军官。他是真的明白这些所谓的纸面光鲜的战舰后面到地会是怎样一回事。



  他根本不用看那些标注在图纸上的所谓装甲高度和分仓的数据。华夏有句俗话叫一分钱一分货。以尽可能低的代价获取尽可能高的战力是任何设计师都追求的目标。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要太过分了。而现在英国人自己设计的战舰显然就是这种过分后的产物。。…。



  杰里科几乎可以保证。这些战舰所谓的300MM的装甲带高度绝对不会超过2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更是少的可怜。话句话说,这窄窄的一层装甲带想要发挥作用实在是太困难点,对方要运气多好才能打中这窄窄的一层装甲带啊。所以战舰主要的防护都是靠上面的9寸装甲。水平装甲削弱的厉害,并且被拆成了好几层。一层厚度是30MM的造船钢,还不是匀质钢装甲。这种东西在华夏的设计中根本不能算作装甲的。下层主水平装甲厚度才40MM。也就是原来设计的一半。天知道这样设计到地会如何?而且更悲催的是30MM的造船钢连接的是上部装甲带的上缘,对方打炮弹有很大概率可以击穿6寸上装甲后直接砸到了才区区40MM的水平装甲上,这个一旦打起来后果会是相当严重的!



  这还是可以从草图上反应出来的问题。还有大量从草图上无法反应的问题,比如说水下的隔舱分布情况,比如说弹药库的放火措施和船体储备浮力等等,这些东西的安置都需要大量的重量,华夏海军当年给英国的图纸堪称良心作品。该有的东西一点都没少。这些东西无法反映到纸面上,但是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比如说细分隔舱的数量如果少的话,一发鱼雷就可能造成大量进水甚至是战舰的倾覆,再比如说防雷纵深要是不够的话,那就不止是进水了,说不定直接爆了弹药库或者动力舱都是轻的。。…。



  华夏海军设计一般都是以精打细算著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尽量压缩吨位,但是他们在该用的吨位上绝对不会吝惜的。而现在的问题就是,英国人绝对为新式战舰装上更重的火炮和更强大的动力,结果吨位还和原有战舰一样,这其中到底省了多少猫腻恐怕只有设计者才清楚!…。



  一想到自己以后将要指挥这样的舰队上去和德国公海舰队、意大利皇家舰队对抽,杰里科就有一些眼晕。这才是真正的犯罪加作死的节奏啊。战舰要的是战斗力可不是纸面光鲜啊!不过现在杰里科显然无法阻止皇家海军误入歧途。先别说他现在身在远东,就算回去了,他也绝对无法抵御费舍尔爵士以及那些背后势力的所作所为。不过要让杰里科就这样无视海军中的作死情况,这是不可能的。先不说要为皇家海军的未来着想。。就算从自己的角度来看作为大舰队司令的他也要为自己的安危着想啊!



  杰里科作为一个军人的同时他也是一名政治家。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执掌这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上力量。在遇上危机之后,他不会无动于衷,他可能会蛰伏可能会隐忍。但是终究会有所行动的。皇家海军是英王权杖中最为耀眼的明珠,他是不能有任何失误的。一丁点的失误都会导致举国的震撼。不明真相的群众们绝对可以让任何老牌政治家在极短的时间内灰飞烟灭。他们根本不会听从任何解释。他们只相信眼中的东西和看到某个政治家下台位置。。…。



  “最多4年时间,我必须扭转这个局面,虽然手段绝对称不上正当,但是我的目的是为了大英帝国!”杰里科看着窗外的舰队说道。一个在后世曾经震惊一时的事件开始在杰里科心中酝酿。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athlon9527、知秋一葉1117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四章  误入歧途的皇家海军。



  第七百五十四章  误入歧途的皇家海军。,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七百五十五章 地方工业化
  工业化是一个漫长而且相当艰巨的过程,其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以及坚定的国家意志才可以实现。比如说徐杰那个位面上苏联的工业化过程,虽然苏联的前身沙皇俄国在列强中算不上什么。但是人家好歹也曾经叫列强,也是能生产出无畏舰的主。苏联的工业化在20年代末呈爆发性增长,到1932年底,苏利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时间不到5年,不过4年多)苏联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建造了1500个大型工厂,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的234。5%。其中机械制造业的产值更是超过了1913年的三倍之多!成果堪称辉煌,但是在这看似辉煌的成果背后是什么呢?



  是惨重的国家代价,是对农业的极度压榨和对轻工业的极端忽视!从资源分配上来看,如果把苏联的基本建设资源设定为100%的话。。苏联用79。3%的资源用来建设重工业,用11。7的资源来建设农业,用仅仅9%的资源来建设轻工业,而这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失衡。再加上集体化农庄中苏联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之间差距巨大的价格,苏联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完全是农民和农业的血泪史。从1929年到1950年,20多年的时间里工业产品价格上升了20倍,而农产品价格几乎不变,以至于1950年的时候苏联的粮食产量还不如1913年的多,人均粮食拥有量更是下降了2成左右。由此可见当年苏联对农业的压榨有多厉害,更不要说伴随着变革过程中失去生命的人们!。…。



  这件事情,你无法简单的评论对错,因为当时苏联的情况下是四面强敌环绕,不这样搞的话。苏联说不定就要完蛋,而且用剪刀差来压低农产品价格,太高工业产品的价格这种做法谁都用过。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但是这个过程是血腥的却是无法回避的史实。而过于倾向于重工业最终导致的产业结构失衡不仅仅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是影响到了后世的俄罗斯!



  而在徐杰的工业化计划中,这样的事情当然是能避开就避开的!首先现在的华夏共和国确实需要工业化,不过这个工业化过程中首先要做到重工业和轻工业均衡发展。近6年的时间里,华夏共和国为了应对第二次华俄战争,可以说把相当一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了重工业领域,这种倾向性投入绝对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不过这是战争需要,是没办法的事情,而伴随着战争的结束,矫枉过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工业发展需要资金需要市场需要能源需要技术。需要的东西太多了。这些东西不可能都让政府提供。而且考虑到华夏共和国的面积过于广大,而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还远远谈不上完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扶持地方政府,首先以满足地方需求为目标,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和力量建设一批小水泥、小煤矿、小化肥这类在后世中曾经被称为“地方五小”的企业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这些地方小企业到了21世纪的时候因为高能耗低产出,因为环境污染。因为浪费资源等各种问题而被国家要求强行关闭。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共和国工业的发展史上,这些看似问题多多的地方小企业在一定阶段内还是起到了自己的作用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先上量后上质。都必须从数量上满足了最基础最低端的产业需求后再考虑效率问题。反正对于现在的华夏共和国来说,先不要追求好坏了,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吧!…。



  大力发展地方小工业除了可以充分调动资金问题和满足当地需求之外同样也可以为当地财政和中央财政提供充足的赋税。以便国家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更为重要的领域去。同时还有一个情况让徐杰在前期必须采取这种措施,这就是华夏共和国地理上的封闭性和广阔性。



  现在的华夏共和国实在是太大了,从最北端的勒拿河到最南端的荷属东印度,现在的华夏共和国领土面积超过了1400万平方公里,比原来那个位面的华夏共和国面积增加了五成以上。而且这还仅仅是土地面积,你要是算地理跨度和领海面积的话,那增加的就更多了。毕竟荷属东印度除了苏门答腊岛之外其它的都让华夏共和国占领了。华夏共和国和俄国人还签署了一个“托管”条约。。至于和荷兰政府吗?除了将那些殖民地官员赶走之外,剩下的华夏几乎照单全收,领土以及上面的各种固定资产和非固定资产都收走。。…。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各地的交通问题看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无法解决了!先不说历史上共和国用了多长时间才完成了遍布全国的铁路公路网络。现在徐杰想要真正把这个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国家联为一体就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可能是15年或者30年,甚至是50年都没准!



  所以一些日用产品和轻工业产品必须做到自给自足。尤其是像新疆西藏还有原荷属东印度殖民地等地区,这些地方的产品要是从别处运的话,光运费就是相当大的一块,完全没有自产自足来的方便。而且如果华夏真想在这些地方站稳脚跟,不是光靠移民和刺刀就可以做到的,必须用经济手段构建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而这个经济体系必须能支持一个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来控制当地的局势。



  新疆和西藏情况还好一些。但是新占领的南洋领土可就不好说了。在荷兰人走后,当地土著和华人势力之间肯定会存在着各种摩擦。单纯靠刺刀和武器来解决这种摩擦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方法。西方人喜欢这样,不过有的时候却并不解决问题,君不见,即使以美帝强悍的实力,不照样有人敢开着飞机撞大楼吗?。…。



  所以说除了武力之外。用经济手段来安抚当地的土著,通过较好的生活来降低他们的反抗意识才是最好的办法。这些所谓的“五小工业”也是解决当地就业和居民生计的重要途径。通过经济手段将他们牢牢的控制在以华人华侨为核心的社会体系之下,远远比军事手段更好。



  感谢书友空晨和zhouyu1976的打赏。侧位不太会写建设文,今天先上传2000字的,下午还有一更~~~。求月票求订阅~~~。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七百五十六章 国家必须掌握的部分
  “济世,又在为什么发愁呢?”伴随着推开的房门,张佩纶和彭毅两人走进了徐杰的办公室,而此时徐杰的桌子上还放着一摞预算。现在的徐杰还正在为新财年的铁路预算而发愁呢。



  “詹部长提出的预算过大了,让下一年本来就超支的预算更有些不堪重负,我正在想办法为这笔预算筹款呢,当年在意大利的时候都没这么累过,没想到现在为钱居然如此伤脑筋。”徐杰不由的苦笑道。



  “其实,钱的问题很好解决,国内的商人们有的是钱,只要以政府名义出面,将铁路工程资金向民间集资或者让商人承包,在铁路完工后让商人参与铁路的管理和运营,我想人们一定会趋之若鹜的。甚至还可以成立专门的铁路公司,对某一段铁路进行管理。”彭毅看了看徐杰说道。



  “彭毅,你什么时候开始关注铁路了?我记的彭家主要做的是橡胶和种植园以及南洋方面的航运吧?”徐杰眉头微微一皱说道。虽然语气十分平静。。但是此时徐杰心中对这个建议却非常反感,甚至连将身后挑唆彭毅说出这番话的人也一起恨上了,因为这其中已经反映出了某些人相当不安分了,将手伸向了国民经济的命脉!而这是徐杰绝对不允许的。。…。



  “有些东西是不能以赚钱和盈利为目的而运作的。铁路就是其中第一项,铁路犹如人身上的血管一般,你能想象如果一个人身上的血管由不同的大脑来控制的话会导致一个怎样的结果呢?你能想象如果你的军队在前线打仗。而物资运输线上居然要经过两个以上不同的调度部门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吗?亦或者如果有人为了利益将本来要用来运输物资的专列交给别人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吗?”徐杰将手中的文件一扔正色问道。



  “不会吧?那些商人敢于对抗国家?”彭毅脸上有些难堪的说道。



  “怎么不会?他们甚至会要挟国家。因为国家命脉都握在这些人手中,即使国家要铲除他们。一旦一个管理体系崩溃后,想要建设一个新的管理体系的话,那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段时间,全国的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