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们的脚步也就到此为之了。
因为……他们进不来武府。
第295章 天塌地陷(三)()
(加更,感谢牙弟们别忘记投票哦,最近推荐票好不给力啊,难道最近的剧情不好看?我觉得布局很周密呀,接下来会越来越好看的,请支持我~浪浪浪敬上。)
保护武府的,自然是武府护院与家将。
然而,真正让朝廷的人马止步的,却不是这些人。
如果武府家将、护院与朝廷人马发生冲突,朝廷会毫不客气的动手出击。
此次朝廷派来阳谷的,不是普通兵马,是禁军,是代表皇室威严的禁军,他们根本无需给武府情面。
但是,他们还是停下了进攻的脚步。
原因很简单,有一批阳谷的百姓,挡在了武府门前,也挡住了禁军的去路。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百姓聚集在武府门前。
他们有的衣衫不整,甚至满身泥泞;
他们手无寸铁,却寸步不让。
很明显,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正在作坊里做工,听闻武府被围之后,自发的赶来,护住了武府。
这些百姓真的只是最普通的阳谷百姓,他们当中没有一位是武府家将或者护院,武府也的确没有煽动百姓来此,但他们还是来了。
他们不会功夫,也不懂军国大事,他们只知道一个道理:在武府出现之前,他们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而武府,确切的说是武大出现之后,他们变得衣食无忧。
朝廷没有做到的,武府做到了。
百姓就认这个死理,是武大让他们填饱了肚子,而如今武大的府邸有难,武大的妻儿都在府中,他们不允许有人伤害到他们
全副武装的禁军,只需要举起手中的强**,几轮齐射下来,就可以将这些百姓屠戮一空,但他们不敢。
因为,他们所面对的不是敌人,是百姓,是成千上万的百姓。
如若真的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这件事一旦传出去,必然会哗然一片,说不定会引起民变,狼烟四起,他们付不起这个责任,他们需要向上面能作主的人请示。
然而,他们想要的请示还没到,局面却愈发的让他们难以掌控。
在苏氏私塾进学的孩子们,闻讯,也赶了过来。
他们当中,最大的才只有十几岁的模样,最小的还处于启蒙阶段,但他们义无反顾的站在了自己父母的身边,站在武府门前。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可怜天下父母心。
阳谷的百姓开始训斥自己的孩子,他们自己可以冒险,但他们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跟随自己一起铤而走险。
其实这些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何事,这些孩子更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但这些孩子嘴里振振有词。
“先生教过,百善孝为先。”
就这样一句话,翻来覆去就这样一句话,这些孩子不愿意眼睁睁看着父母面对穷凶极恶的禁军,他们自愿站在了父母身前。
尤其是那些平时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孩子,他们满脸坚毅,他们甚至比那些死读的孩子更加坚定,席地而坐,挡在了他们父母身前。
这一幕,震撼人心。
禁军早已出鞘的长刀,在这一刻显得无比沉重。
但,这一切远远都还没有结束。
苏氏私塾名动天下,大宋全国各地前来求学的权贵子弟无数,他们经历了考试,分批进入私塾学习。
他们与武府的关系并不亲密,但他们身为学长,却被他们的学弟们感动,他们甚至有些惭愧,因为在孝敬父母方面,他们大多数真的不如这些孩子。
于是乎,许多权贵子弟,不顾身旁家丁的阻拦,站在了那些孩子身前。
禁军,已经开始慌乱,这些权贵子弟的身份更加棘手,很多都是朝廷大员的子侄,禁军根本不敢对他们举起屠刀。
当然,人性是不同的,有许多权贵子弟,依旧选择了观望,没有动作。
但是,紧随其后而来的,是苏氏私塾的各位老师。
他们全部都是两位德高望重的苏老请来的,他们从两位苏老嘴中得知了武大的化腐朽为神奇,他们亲眼见识了这个“美丽”的阳谷,他们从来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的百姓,可以像阳谷百姓这般活的如此自在。
所以,他们不想知道朝廷为何要对武府动手,他们直接站了出来,挡在门前。
读书人在这个年月的身份本就很不一般,地位极高,何况这些人当中还有很多大儒?
禁军如若敢伤了他们,势必会被“名留青史”
只不过,这个名声一定是这辈子,不,生生世世都抹不去的恶名。
随着这些人的到来,原本还有些犹豫的权贵子弟坐不住了。
即使他们不想趟浑水,可既然他们的老师都已经站出来了,他们不站出来,日后还如何在私塾进学?
所以,他们怀揣着各种复杂的心绪,也站了出来。
便在此时,童府的大门打开了。
禁军精神一振,举头望去,头皮就是一麻。
两位极为年迈的老人,站了出来。
只要不是傻子,就知晓这一定是传说当中的三苏后人——苏适与苏迟。
两位苏老的地位过于超然,他们一出现,请安的学子无数。
而两位苏老只是略一颔首,未发一言,直接站在了所有人最前方,席地而坐,沉声道: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
所有的学子,甚至百姓,不停的高唱,重复这一句话:
“舍生而取义者也!”
铿锵有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态愈演愈烈。
无数并非阳谷当地人,却在阳谷做工的百姓,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冷冽的冬日,禁军身上的冷汗被寒风吹过,大寒。
然而,身体的寒冷,却始终不如他们心中的胆寒。
数万百姓挡在身前!
事态的发展,已经严重超出了他们可以掌控的范围。
……
武府当中,一片静谧。
所有的武府家将护院,都在等待着西门庆与张平的指令。
即使面对的是禁军,他们依旧无所畏惧。
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敢与禁军厮杀。
去特娘的禁军,禁军好了不起吗?在阳谷,武家说了算!
然而,无论是西门庆还是张平,都迟迟无法做出决断。
第296章 天塌地陷(四)()
说句心里话,在阳谷,无论是西门庆还是张平,都根本不怵驾临阳谷的这六千禁军。
即使武大并没有坐镇阳谷,可武府依旧有足够的底气。
从人数来看,武府的家将与护院的确无法与禁军相提并论,但,莫要忘了,阳谷县武府的这些心腹,他们所装备的盔甲长刀强**,从里到外,全都被改造过。
武大入京后,第一次面见皇帝陛下,童贯带着满身风尘,从西北赶来,在朝堂之上让百官颜面尽失。
当夜,武大曾经与他密探了**。
那个夜晚,一老一少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除了自己是穿越者之外,武大几乎把能说的都告诉了童贯。
那个时候宋徽宗已经与金国达成协议,联手讨伐辽国,所以武大建议,在阳谷开设秘密作坊,由西门庆与童英挑选绝对信得过的人选入驻,亲自打理。
那些作坊就开设在阳谷境内某处的深山里,开设那些作坊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打造,确切的说是改造如今朝廷所用的兵甲。
武大是一个理科生,这一点他完全可以做到,无非就是回炉重造而已
这样做的原因,他并不是要造反,而是他们心知北伐在即,至多两年就要开始,他们打算到时候装备着这些改良的盔甲*具,异军突起,横扫八方。
作坊只有三类,一个是生产改良版的震天雷,一个是改造兵甲,另外一个……则是由武大亲自绘制草图定模的三棱****!
三棱****有三面血槽,在短兵相接当中,无论刺中敌人的哪个部位,甚至不需要瞄准要害,敌人很快就会大失血而死,绝对是不二的利器。
而如今,武府家将护院都装备着****。
再加上震天雷,武府何惧这六千禁军?
最重要的是,武大在进京之前,就已经传书梁山,调来了大批人马保护阳谷,如此一来,就抹掉武府家将护院与禁军之间的数量差距。
这样的情况之下,只要武府敢下定决心,就完全可以将这六千禁军杀死在这里。
只是……谁也不敢轻易下这个决断。
毕竟,这意味着造反!
而武家真正的主心骨,根本就没有传来任何消息,这让西门庆与张平如何决断?
但如今府外的事态愈演愈烈,西门庆真的很担心阳谷的百姓会出现伤亡,那就百死莫赎其罪了。
许久之后,西门庆狠狠的一拳砸在桌面上,厉声道:
“等不下去了,我们也不能再等了。既然有百姓和两位苏老挡在我们武府身前,那我们就不要再在这里浪费时间了。传令,分批,全部从密道撤离。你先带着嫂嫂和孩子,以及秀红,从密道走,我殿后!”
是的,武府一直有密道,只是从来都没有派上用场。
钻入密道,很快就可以出城,城外有人接应,直接暂时遁入梁山,想必朝廷也不可能追到梁山去。
张平沉默了一会儿,他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
就在他打算先带着金莲以及武大的孩子撤离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乱,紧接着又归于平静。
难道有人潜入武府?这不可能。
如今武府的家将都已经动员起来,没有任何人能够悄无声息的控制武府,即使卢俊义之流来了也不可能。
那么起了****又归于平静的就只有一个原因,来的是自己人。
西门庆与张平霍然起身,他们以为是武大回来了。
然而,门被推开了,来的不是武大,而是武大的师尊,周侗。
这绝对是自己人了,可不知为何,西门庆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形势逼人,没有过多的寒暄,周侗直接说道:
“童贯造反,已经被朝廷****,朝廷在汴京与西北以及阳谷,同时动手,清扫童府势力……”
“什么
!?”
这个消息对于西门庆来说太过震撼。
当然,他最关心的还是武大,童贯出了事,武大如何了?
周侗沉声道:“从目前收到的消息来看,武植遁走,重伤,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西门庆与张平的脸色同时阴沉了下来。
半晌后,西门庆一字一字问道:“您是从何得知的消息?”
这种朝廷机密,不可能传递的如此之快,除非……周侗也是朝廷中人,他才有可能在最早的时间就收到了一切的消息。
周侗沉默一会儿,淡淡说道:“老夫……的确是朝廷中人。”
是的,那夜身穿黑衣,进宫面见宋徽宗的,的确就是周侗!
至于他是从何时起成为宋徽宗的人,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由于朝廷的动作,武大生死不明。
张平立马就炸毛了,翻手抽刀就砍向周侗。
然而,周侗坐在椅子上,一动未动。
倒是西门庆,拦下了张平。
“敢问周老,您此时前来我们武府,意欲何为?”
是的,周侗来的过于蹊跷,或者说他既然是朝廷的人,他如何敢单身入府,还挑明了他的身份?
“老夫便是此次前来阳谷的禁军主事之人。”
西门庆咬紧了牙关,咆哮道:“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周侗明明是武大的师尊,他为何要这样做?
“一切为了大宋!北伐在即,必须清除我大宋境内所有隐患,一直对外。”周侗如是说。
西门庆笑了,“我不知大宋,也不知朝廷,我只知道,我是武府中人。”
不错,武大最信任的,一直都是西门庆。
即使武松、张良等人也绝对忠心不二,可他们毕竟不如西门庆的心思更加灵活。
毫不客气的说,武大若是倒了,能掌控武府的,只有西门庆,其他人都做不到,所以,周侗来了。
“老夫能为武府做的不多,只能尽量争取。老夫现在就可以替陛下封你西门庆为阳谷县令,并加封阳谷县县子爵位。如若你不想让武府有太大的损失,你就必须替朝廷掌控住阳谷的局势。老夫以为,你应该不会愚蠢到认为府外那些人真的可以挡住朝廷的禁军?”
“还有,你莫要想着从密道遁出去,逃至梁山。难道,你以为朝廷既然出手了,会漏洞与武府密切有关的梁山吗?”
西门庆心神剧震!
第297章 天塌地陷(五)()
阳谷的凝聚力极强,武府的凝聚力更强凡是能够成为阳谷武府家将护院的,全都是对武府忠心不二的人。
想要从外部攻破武府,真的很难。
然而,老句老话说的好,很多时候,问题都是从内部出现的。
很明显,周侗就是成功潜入了武府的那个“内鬼”。
周侗对武府太过熟悉,他知晓武府的运作,知晓武府谁是主事人,他甚至知晓武府的密道,自然也知晓所有与武府有密切联系的所有势力。
毫不谦虚的说,除了一些有限的机密之外,他几乎知晓武府的一切。
而现在,他站在了武府的对立面。
事情很明显,他今夜之所以入府,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来找西门庆做出决断的。
阳谷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但阳谷的作坊太多,而且都是一些新鲜事物,这些东西是如何做出来的,只有武大和西门庆知晓全部。
而且,阳谷对整个大宋商业的影响不容忽视。
四海镖局遍布大宋各地暂且不说,钱庄不容有失,这其中的关系实在太大。
朝廷无法强制将钱庄接管过来,那会造成大宋的震荡。
所以,在武大生死不明的情况之下,朝廷必须在阳谷重新挑选一位主事人,西门庆就是不二的人选。
而且相对而言,西门庆比武大更容易被朝廷所掌控
北伐在即,杀死了童贯之后,朝廷需要一个更稳固的局面,不想造成太大的风波。
所以在强攻武府不成之后,周侗退而求其次,决定将西门庆竖立起来。
当然,他已经斩断了武府全部的退路。
然而,西门庆会答应吗?
沉默了许久之后,西门庆问道:“我可以帮朝廷稳住阳谷的局面,但是,你必须保证,武府人马不得有任何损伤,尤其老大的妻儿,绝对不容有失!”
听到这句话,张平额头青筋暴起,他想杀了周侗,此刻,他也想杀了西门庆。
但是,在如今的局面之下,匹夫之勇解决不了问题,即使张平不怕死,可武府这些人怎么办?最重要的是,武大的妻儿无处可去,怎么办?
所以,他只能暂时保持沉默。
周侗沉吟了半晌,点头答应,却又说道:“可以。但,张平,你必须跟老夫走一趟。”
走一趟?去哪?自然是下狱。
而且,下狱之后,即使不死,恐怕这一生,也再也别想走出来了。
周侗的意思很明确,张平对武大过于忠心,而且脑子不够活泛,他很担心张平会做出某些冲动的举动,再者说,有张平在,西门庆就不可能完全掌控武府。
张平是武府家将二统领,他虽然不怎么管事,但他对武府家将护院的号召力,绝对不是西门庆可以比拟的。
最让人悲愤的是,周侗当着张平的面儿,就这般将这句话讲了出来。
周侗这是在逼迫张平,他已经将所有的厉害关系都挑明,他就是要让张平束手就擒!
英雄末路,怎是一个悲凉可以了的?
西门庆的脸色变幻的厉害,反倒是张平,突然收敛了所有的桀骜,平静道:“可以。”
为武府而死张平都不怕,何况只是被囚?张平根本不在乎。
他只是希望,自己束手就擒,可以拖延时间,可以护的武府周全,最重要的是,既然武大生死不明,这或许是一个坏消息,但或许也是一个好消息。
他相信,他坚信,武大早晚有一天会回来的!
到那时,就是武府反击的时候!
……
然而,张平与周侗出府,淡淡说道:“都散了吧。”
周侗同样挥了挥手,禁军迅速掩去。
百姓与普通学子都松了口气,两位苏老却看出了其中的蹊跷。
他们怒发冲冠,瞪着周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n
bsp;他们没有想到,与他们深交多年的周侗,居然就是今日围困武府的罪魁祸首
但,他们虽是大儒,受人尊敬,可他们却改变不了什么。
……
与此同时,西门庆来了后院,金莲母子所在的房间。
除了金莲母子之外,挺着大肚子的秀红,也在此地。
要完全控制住局面,只说通张平是不够的,金莲身为武家主母,她平日里虽然不管事,但如若她不同意,一切都是妄谈。
西门庆正要开口,秀红却起身,直接就给了西门庆一嘴巴子。
原因很简单,武府那个深得丁卯真传的年轻人李信,刚才已经听到了西门庆与周侗所有的谈话,并且已经来告知了金莲。
她俩已经知晓,西门庆选择了帮助朝廷稳住局面,而且西门庆已经被封为阳谷县县子。
武大之前也是陈留县子,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西门庆自嘲一笑,他心里的苦涩无人能懂,他到底为何要这样做,也无人能知。
既然金莲与秀红已经知晓一切,西门庆自然也无需多说,只是略一躬身,“嫂嫂,有老大的消息后,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金莲满脸冷漠,她根本没看西门庆一眼,只是照顾着怀里的孩子武哲。
但,她内心的翻滚,以及她身上的愤怒,让孩子很不习惯,大哭了起来。
金莲“啪”的一声打在武哲的小屁股上,“哭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