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二龙寨里的人马,吃穿用度,装备武器,都需要用钱,而且如果继续悄悄的招兵买马,也需要用钱。

    你让人家肚子都填不满,拿什么招揽人家?只凭着一腔热血,终究无法长久。

    如今的二龙寨,就大概类似于梁山,当然从规模上来说,二龙寨至多算是一个超级微缩型梁山。

    武大在良乡县县城搞风搞雨,而二龙寨是如今武大在燕云十六州的根据地,那是他最后的退路,以及发展的根基。

    批量生产假肢,除了以上这两个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辽兵会源源不断的提供铜和猛火油。

    这是铸造假肢的必备。

    熔炼百炼钢,需要用猛火油高温煅烧,彻底浇筑假肢,则需要用溶化的铜水浇筑,这一点武大并没有刻意隐瞒,辽兵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放心把这些材料用到良乡县交给武大。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武大悄悄的克扣了一部分,藏了起来,然后运到了二龙寨。

    他做的很谨慎,每次只克扣很少,尽量不让辽兵察觉到异常,二龙寨需要继续不停的铸造猛火油柜,就需要用铜。

    至于猛火油,是不可或缺的火焰源泉,缺了这玩意,武大的猛火油柜只能沦为废铜烂铁。

    晃晃悠悠,时间已经到了七月份末,而武大已经来到燕云十六州大约有半年的时间。

    用了半年的时间,武大总算打破了僵局,开始缓慢而稳定的构造自己所需的银钱和材料,招兵买马,积蓄实力。

    一切都已经几乎走上正规,或者正在向正规靠拢,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生生不息。

    这半年时间,是武大成长最为迅速的半年,他的心态、智谋以及驭人之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他对局势的掌控,也有了质的飞跃。

    用一句烂大街的老话来说,**************,一遇风云变化龙。

    有朝一日,武大会以另外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撼不已的身份,强势登场,振臂一呼,自立为王!

    当然,他并不知道,他所有的动作,都落在了一直隐藏在暗处的天邪谢腾眼底。

    天邪擅长隐匿和暗器刺杀,以隐匿为最,就连丁卯都曾经对武大说过,单论隐匿,他不是天邪的对手。

    李信是丁卯的得意门生,他虽然资质出众,却还没有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地步,既然丁卯都自愧不如,李信自然也不可能发现隐藏在暗处的天邪。

    天邪一直跟着武大,直到武大带人化身铁血十三鹰,策马狂奔,天邪才跟丢了。

    人只有两条腿,两条腿终究跑不过四条腿,尤其是天邪还不能让武大发现自己的踪迹,所以他选择蛰伏在二龙寨附近,等待武大的回归

    随着铁血十三鹰声名鹊起,天邪自然知晓这一切都是武大的所作所为,不过他没有声张,甚至不知为何,他连丁卯都没有通知,只是依旧发了一条飞鸽传书回去,依旧只有两个字:

    安之。

    ……

    如今的二龙寨,人数虽然有所增加,却反而总是很冷清。

    他们当中有幸成为十三鹰预备队的人马,经常会被拉到荒郊野岭进行特训。

    这一切,都是吴刚按照武大的吩咐,主导了一切,他如今是二龙寨铁血十三鹰预备队的总教官!这是武大给他封的。

    一开始,四大金刚还有些不服气,他们自认为跟着武大出去大杀特杀,杀了上万的辽兵,杀气十足,配合默契,实力已经有了飞速的增长,于是他们决定与吴刚再次切磋一次。

    当初武大与吴刚初临二龙寨,吴刚以一敌四,瞬间将他们四人全部放倒,这次,吴刚依旧是以一敌四。

    这次四大金刚支撑了许久,然后最后,他们依旧败了,而且比以前败的更惨,他们被吴刚狠狠的“虐”打了一顿。

    那次切磋,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吴刚实在太生猛了,他总教官的地位由此坚如磐石。

    四大金刚很倒霉,他们的确进步许多,但他们并不知晓,或许是因为遭受了爱情的甜蜜,吴刚似有所感,双喜临门,如今的他,已经正式迈入一流高手的行列!

    而且,他是真正经历过大规模战役,并且经历过数次真正的生死之战的一流高手。

    与江湖上的那些所谓一流高手相比,吴刚显然更胜一筹!

    既然如此,四大金刚怎么可能不惨败?

    他们这一个月的确跟着武大杀了上万的辽兵,但他们不知道,吴刚跟着武大经历过雄州城一役,那是十五万对战七万的战役;

    他们更不知道,吴刚带着重伤昏迷不醒的武大,曾经千里走单骑,一路冲出追兵的包围圈,并且成功逃脱,躲过了所有人的追杀,把武大带来了辽国燕云十六州。

    这等魄力,这等心智,这等实力,这种随时处在生死边缘的经历,这一次又一次的血战厮杀,已经彻底将吴刚磨练出一位钢铁战士。

    如今的吴刚,是武大身边头号猛将,在整个武府也已经上升到巅峰战力,即使放眼整个梁山,与梁山好汉相比,以如今吴刚的实力,也是绝对排的上号的,而且绝对是名列前茅。

    此时如若来个梁山好汉大排名,武府三大家将,张良、张平、吴刚,绝对都能够凭借个人武力入选。

    而西门大官人,绝对能够以他的智谋,以及对局势的掌控,与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并列。

    至于武大……还远远没有定论。

第327章 烽火连天() 
吴刚为了确认自己“总教官”的身份,以及独一无二的身份,把四大金刚揍的很惨,真的很惨。

    这是武大交给他的任务之一

    一个势力,永远不能有两个不同的声音同时响起,如今武大不在,吴刚就必须接替他的主导地位。

    当然,二龙寨的大当家的依旧是独眼龙袁有望,只是他已经很少管事,武大也一直没有要夺他大当家地位的意思,二龙寨始终还是会是他袁有望的,只是现在是特殊时期,武大只能暂时接管而已。

    袁有望很相信武大,他虽然依旧不知道武大是何种身份,但他看出武大的志向绝对不在江湖,更不会将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二龙寨占为己有,所以他很放心。

    在不停的训练,演练,下山练手,淘汰或者晋级当中,二龙寨总共精挑细选出了十三队正式的合格的十三鹰。

    至于被淘汰的,以及其他人,则需要继续发疯似地的努力操练。

    这十三队十三鹰,散开可以各自为战,合力可以合为一个方阵,长宽纵横人数都是十三人,配合默契,杀伐果决。

    这些人,经常会被打乱次序,重新组****十三鹰,重新融合,重新演练,直至这些人无论如何组合,都能合作无间之时,他们终于有资格披上那些特殊的装备。

    佩刀持**,背上有猛火油柜,身着寒衣,头带斗篷,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外身披着黑色长披风,脚踏马靴,马靴配有****。

    他们……从不同的位置出发,走不同的路线,悄悄离开了二龙寨,就连吴刚在他们下山后也再也无法确认他们的踪迹。

    临行前,吴刚只对他们说了一句话:

    “如若被围,弹尽粮绝,确认已经陷入死地,没有突围或者被救的可能,那么,请握紧手里的长刀,共赴黄泉。记住,铁血十三鹰,从来没有被擒的可能,此乃铁律!”

    从这一刻起,这条铁律,将永远成为铁血十三鹰的铁律,不可更改。

    这是吴刚私****定的铁律,没有经过武大的同意,他身为总教官,有这个资格制定这条铁律。

    二龙寨本就被辽国所不容,如今所做的事情更全部都是诛九族的大罪,死一个,虽然会哀伤,但总比一死死一群要好的多!

    也许,活着的时候都无比义气,都认为自己能够经受得住严刑拷打,可吴刚不想冒这个风险。

    二龙寨终究只是一个寨子,一旦十三鹰中有人被擒,供出来二龙寨的位置,在辽兵大军压境之下,二龙寨瞬间就会变成灰飞烟灭。

    为了以防万一,吴刚不得不出此下策。

    想必,武大也懂的这个道理,只是有些话有些事武大说不出口,既然如此,吴刚认为自己作为如今武大身边唯一最信得过的兄弟,他便自愿替武大做出这个决定。

    十三队十三鹰下山之后,吴刚望着山下,沉默许久。

    扭身,继续操练。

    ……

    接下来的时日,燕云十六州境内,烽火四起。

    这次,不只是燕京析津府治下,整个燕云十六州,全都出现了大慌乱

    原因很简单,铁血十三鹰……再次出现了。

    而且,这次他们的出现,虽然还是十三人一队,却是从燕云境内各地同时涌现,对辽兵展开了疯狂的屠戮。

    他们秉承着铁血十三鹰的良好传统,打一**换一个地方,铁血冷酷无情,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

    从来没有人看到过他们的真面目,甚至所有有幸见识过他们厉害的辽兵,大多数都已经命丧黄泉,剩下除了疯疯癫癫,便是言语凌乱,根本无迹可寻。

    燕(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他们纵横在这十六州治下,上百个郡县,身形飘忽不定,没有任何踪迹可循,但他们每次都出现,都是用最快的速度,一击即走,留下一地被焚烧为黑灰的辽兵。

    他们以战养战,似乎永远不知疲倦,越战越勇,手段也越来越狠厉,他们当中甚至有的已经不再单纯袭击辽军从前线退下来的伤兵,他们开始直接袭击辽军的精兵。

    没有人能够想到,他们会遭遇数支规模装备完全一样的铁血十三鹰同时展开的袭击。

    其实,这并不是十三鹰有意为之,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联系,只是偶尔碰到了一起,便联手合击,干一票大的。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一行一共只有十三个队伍,可辽兵并不知道,他们根本无法统计他们的人数,因为他们的行踪过于诡异。

    甚至,有时候一队十三鹰刚走,后面的辽兵刚赶到战场,突然又会遭遇另一队十三鹰的无情杀戮。

    如此一来,辽军这次是彻底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

    他们不明白,为何上次这群魔鬼出现时只有十三人,这次为何突然如神兵天降,大范围涌现。

    难道,他们真的是上苍派来惩罚他们的吗?

    ……

    辽兵这次没有派遣大队人马合围,对于十三鹰这种精英小队,大军根本跟不上他们的速度,只会疲于奔命。

    他们似乎放弃了对十三鹰的追捕,他们甚至在故意纵容,十三鹰的胆气愈来愈大,甚至有几队已经有些目中无人的意思,堂而皇之的偷袭辽兵粮草大营,烧毁大量粮草补给。

    他们从来没尝试过这种欢快的感觉,纵横驰骋,天高任鸟飞。

    辽兵怨气四起。

    没有知道,辽军中的高手,已经派遣了无数支同样装备精良,武艺高强的小队,紧紧咬住了十三鹰的踪迹。

    他们没有急于动手,他们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等待一个最好的时间,直接扑杀,甚至……绝杀!

第328章 同人不同命() 
(第三更咯,感谢书友们的订阅、打赏和月票,另外,起点那边我暂时还无法管理书评区,很快会打通,多谢支持,谢谢~)

    与外面的风起云涌相比,最近的良乡县县城,虽然暗流涌动,但明面上起码保持着足够的平稳

    更新快请搜索】

    虽然良乡县境内的辽兵,近日也遭遇了数次十三鹰的袭击,但那都与百姓无关,只是在闲茶饭后随便聊几句而已。

    百姓永远都是最淳朴的,只要能有晚饭吃,有片瓦可以入睡,他们便知足了。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还要多求什么呢?

    能保住性命,能饿不死,便足矣。

    武大将嫁接假肢的方法,传授给百姓之后,接着又教百姓制作假肢,这的确缓解了良乡县县城百姓的疾苦。

    当然,从中获取利润最大的,依旧是还是武大。

    他还没有伟大到将所有的钱财都散之于民的地步,何况,他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只是二龙寨,哪怕是接下来开始其他的作坊,也同样需要钱。

    只要将作坊开设起来,武大才能确保让更多的百姓全都衣食无忧,只有将自己的势力成功扩大,武大才有资格在这个异国他乡保护自己的作坊不被恶意抢占,只有这两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彼此互为依仗,这才能达成一个真正良性的发展,尔后一步一步,将整个燕云十六州凝聚在一起,团结一心,才能彻底抵抗辽国的乒,甚至……将大宋也拒之门外。

    只有到了那个地步,只有发展到那个程度,武大才有足够的实力,才有足够强横的身份,将自己在大宋境内的产业夺回来,将兄弟们接过来。

    只有做到这些,武大才有可能为当初那些战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为童贯童大将军平反雪冤。

    胡县令现在很听话,唯武大马首是瞻,百姓吃上了饱饭,也再也没有辽兵任意欺辱他们,这样,很好。

    总体来说,武大凭借一些自己的手段,在斩杀无数辽兵的同时,还借辽兵之势,在良乡县逐渐站稳了脚跟。

    如今的良乡县县城,虽然不敢说是欣欣向荣,安居乐业,但起码形势是整体向上的,前景也是美好的。

    ……

    与之相比,大宋境内的百姓,则彻底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或许是童贯与蔡京这两座大山压在宋徽宗心头太多年,宋徽宗如今搬走了这两座大山之后,终于开始全面施展其九五之尊的威严。

    或许,他的目标是伟大的,但是,他所用的手段,是令人不齿的,颇有些一朝得势,得意忘形的意味。

    大宋的兵马本就有接近两百万之众,为了供养这些兵马,加上朝廷官员为了享尽荣华富贵,贪墨成风,上行下效,这么多年以来,没有节制的一味的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民怨沸腾。

    百姓与商贾,甚至连官员都根本就不信任朝廷,这也是为何朝廷开设的钱庄,还不如武大借四海镖局之手开设的钱庄生意火爆的原因所在。

    按照常理来说,宋徽宗身为九五之尊,解决了朝堂之上的童贯与蔡京之后,理应挥斥方遒,一展胸中抱负,休养生息,施仁政,令百姓安居乐业,尔后举全国之力,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甚至攻入辽国腹地才对。

    可惜,事实上,宋徽宗虽然也的确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可他非但没有施仁政,减免天下百姓疾苦,反而新增了数种苛捐杂税,他甚至派人强行接管了蔡府名下“花石纲”,全力将天下财富都笼入国库当中

    朝中刚正不阿的官员,甚至包括周侗与宋江之流,都曾经进言劝谏宋徽宗,可他非但不理,反而重重的斥责了他们。

    宋徽宗是这样对文武百官解释的:

    “朕,身为大宋之主,坐拥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何错之有?何况,朕将天下财富鹃国库,并非为了朕个人享乐,朕是要将举国之财富,用在招兵买马,练兵强国,希望在有生之年,收复燕云,讨伐辽贼!百姓不懂朕的心意,朕不怪他们,尔等身为朝廷命官,理应跟随朕的脚步,一统天下才是!”

    什么叫不要脸,这就是妥妥的不要脸。

    宋徽宗为了他一己私欲,为了他自己名留青史,就要拉整个天下的百姓入水?凭什么?就凭他是皇帝?

    那这种皇帝就理应被推翻了。

    历史上的隋炀帝也这样干过,多次强行讨伐高丽,骄奢**逸,最终直接导致民变四起。

    讨伐敌国是对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在讨伐外敌之前,起码要让自己国度之内的百姓安居乐业吧?然后百姓才能万众一心,心甘情愿的讨伐敌国。

    现在大宋境内的情况是,民不聊生,易子而食屡见不鲜,他宋徽宗居然还要横征暴敛,这不是逼着百姓造反吗?

    或许,宋徽宗认为他连童贯与蔡京那种权臣都能干掉,再加上手握近两百万兵马,他根本就没把百姓放在眼里吧。

    百姓终究还是太穷,宋徽宗将目光对准了阳谷,西门庆最近的压力山大,作坊的生产力度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宋徽宗依旧不满意,他开始逼迫西门庆教出作坊秘方。

    另外,最重要的是,宋徽宗终于忍不住对钱庄动手了。

    百姓、商贾甚至官员,存在钱庄里的银钱,完全超越了宋徽宗的国库,甚至已经可以动淫本,这让宋徽宗极为不满。

    他认为,整个大宋,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他身为九五之尊,有随时调用的权利,大不了,回头,改日,等朝廷啥时候有钱了,再还给钱庄,还给百姓不就得了?

    只是他心中所想的这个还钱的日期,估计等他死的那一天他也不会还。

    这些个钱庄,不可否认,武大是最大的股东,但还有其他三大股东,那就是梁山、河北卢俊义以及摩尼教方腊。

    断人财路犹如****父母,何况宋徽宗是要直接动“抢”?这种吃相实在是过于难看。

    三大势力,群情激昂,只不过在武大失踪后,他们彼此并不完全信任彼此,并不能团结一心。

    如若在这般持续下来,他们很快就会被宋徽宗逐个击破。

    毕竟,在皇帝陛下宋徽宗眼里,他们只是江湖势力,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第329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威名赫赫的铁血十三鹰,终究还是出事了。

    归期已至,甚至早已超了三天,然而,十三队当中,人人负伤,有一队只回来了六个人,甚至……有一队迟迟没有消息,一个人都没有回来。

    他们手里缺少最紧缺也最重要的补给——猛火油。

    他们每一队出发时,所携带的猛火油是经过严格计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