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院极为雅致,收拾的极为干净,没有太多的奢华,也没有侍奉的丫鬟,屋内倒是有一壶冲好的清茶,武大也不生分,很自然的坐在那里饮茶赏景。
不多时,一阵悦耳的古筝突然响起,声音如烟波流散,如东风抚兰,钻入耳中,沉入心底,的确是不可多得之佳品。
不过,在武大心里还是有些不以为然,因为他猜到了这弹奏古筝的必然是那位怡翠姑娘。
前文就说过,武大极其讨厌这些所谓的“清倌人”,不是说她们的职业低贱,武大从来没有看不起**这一行当,他只是单纯看不惯这些清倌人既要当**还要立牌坊的德行。
这位素未谋面的怡翠姑娘,整这些景,还不都是因为自己如今是阳谷县城有名的青年才俊了?如若不然,您倒是找个乞丐来给他弹奏一曲啊?武大如是想到。
半晌后,古筝声止,一名女子躲在帘后问道:“此曲名‘断桥残雪’,本是哀怨曲调,但奴家为了心境而特意弹奏成了欢快,不知官人以为如何?”
武大嗤之以鼻,心想,您广发请柬,却把其他人都安排在了怡翠楼,唯独把我独自一人带进了这小院,是何企图已经昭然若揭,何必还要躲在帘后装腔作势?
于是武大漫不经心的回道:“曲是好曲,但未见姑娘真容,终究还是缺了些韵味。”
帘后那女子似乎迟疑了片刻,才回道:“哦?难道官人也是以貌取人的吗?”
“食****也,这本就无可厚非,古人常说红袖添香,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
这次帘后的女子沉默了更久,但武大却有些不耐烦了。
他本来就是看到“断桥残雪”这四个字之后才起了心思,这会儿不由又有些后悔了,大过年的,背着金莲来****作乐,委实有些不是人了。
于是他起身说道:“既然姑娘不愿以真面目示人,我就不多做打扰了。多谢姑娘款待,只是今天这个日子过于特殊,家中还有许多事,改日再来拜访,武某告辞。”
说罢,武大转身就走,帘后那女子却急了:“你这人,好生无礼!”
武大没有出言讥讽,他还没有小气到与一名**女子斤斤计较,但却有另外一名女子插话道:“绿珠,不得无礼!”
武大一愣。
这声音,似乎在哪里隐隐听过。
武大转过身来,便见一名面带薄纱的女子,带着一名撅着小嘴的绿衣丫鬟走了出来。
那女子摘取面纱,眉眼弯弯,笑意吟吟。
武大脑海中轰然一声巨响,“伊一?”
这名女子,正是武大那日在桥下遇到的伊一姑娘。
伊一微微一福,“小女子李师师,见过武大官人。”
如果说先前武大发现这女子是伊一很吃惊,那么现在他的心中就已经是刮起了滔天巨浪!
李师师何许人也,李师师是北宋末年出了名的**歌姬,多见于野史。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曾经为了她专门挖了一条通道好方便出宫与他私会。
宋徽宗赵佶一生生性轻浮,除了爱好花木竹石、鸟兽虫鱼、钏鼎书画、神仙道教外,还嗜好女色如命,后来更是终日沉湎其中,放浪形骸,不能自拔。徽宗的后宫中妃嫔如云,数量惊人,史书记载有“三千粉黛,八百烟娇”。但是与这些妃子日夜**,朝夕相拥,再美味的佳肴吃多了也会腻烦,再绮丽的景致眼熟了也不再新奇。一日,他闲得无聊,在一个团扇上提笔写了“选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十四个字,忽然文思枯竭,让一位大学士续下一句。那人特别会揣摩赵佶的心思,就续了句“人间有味俱尝遍,只许江梅一点酸。”甜酸爽口的杨梅当然会解御厨八珍之腻。赵佶的人间女色“一点酸”就是名满京师的**歌伎李师师。
而且传言李师师深的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李清照都与李师师打过照面,并赞许有加,更传说李师师曾与《水浒传》中的燕青有染。李师师的事迹颇具****色彩,也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武大之前一直认为这是好事者以讹传讹,没成想在历史上居然真有这号人物。
最为重要的是,传言之中的李师师是在汴京城**内,何时变成了阳谷县怡翠楼的清倌人?而且还跟自己有过邂逅?这是要让老子跟皇帝抢女人???
武大满脸不敢置信,李师师俏脸一红,微窘,“官人,可是奴家的容貌不堪入目,惊扰了官人?”
武大长吸了一口气,拱手一礼,“在下武植,见过师师姑娘。”
第19章 同一片天空下(一)()
自古西北多战事,北宋时期尤为剧。
北宋结束了五国十代的分裂局面后,却始终未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与辽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除辽国外,北宋南有大理,西有西夏、吐番诸部、黄头回鹘、西州回鹘,更远处尚有黑汗国,所以北宋西北区域的局势十分复杂,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而童贯,则被任命为西北监军,足可见其在宋徽宗心中的地位。
童贯身为西北监军,在西北就是活生生的土皇帝,今日既然是大年三十,前来拜访的官员自然是络绎不绝。
老话说,千穿万穿,唯马屁不穿,众多地方官员极具阿谀奉承,童贯童大人似乎也没有丝毫不耐,反而貌似隐隐有些享受。
这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相得映彰了。
可惜其乐融融的气氛很快被童府大管家打破了,他匆匆走到童贯身侧,附到耳畔低语了几句,童贯眉头微皱,笑呵呵的让大管家留下陪同各位大人,独自离去。
诸位大人自然也不会有不开眼的蹦出来阻拦童贯大人,但他们都是****上的老狐狸,自然知晓有事情发生,只不过脸上谁都不会表现出来罢了。
童贯来到后厅,便见到了满脸风尘的童英。
童英的母亲裴氏本来只是府中一丫鬟,姿色极为出挑,童贯某日夜兽性大发,玷污了她,后来便成了童贯的妾侍。
俗话说,娶妻娶德,纳妾纳色,童英的母亲裴氏既然是凭借姿色上位,那么随着她渐渐年老色衰,自然**爱不再,即使为童贯生了一个儿子,在府中依旧不受待见,童英的日子自然也就不会好过到哪里去。
但,童英毕竟是童贯的儿子,童贯还是为他弄到了功勋,然后就扔到外面去自生自灭。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西北的童府还是汴京的童府,不得召唤,童英都不得回府。
可今日是大年三十,童贯身为人父,看到儿子一路奔波劳累,自然难免也有些心疼,便和声问道:“过个年而已,你又何必大老远的特意赶到西北来?”
童英给父亲见礼,恭敬回道:“儿子此次回府,不只是单纯给父亲拜年,更有一要事要禀明父亲。”
童贯示意童英落座,淡淡说道:“可是汴京又有风波起?哼,蔡京那个老顽固,就是看不得为父风光!”
蔡京与童贯本是一丘之貉,但随着童贯的势力日益变大,蔡京深感自己权柄下移,俩人之间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裂痕。
童英摇头,“孩儿只是庶出,朝廷之事,儿子还不敢逾礼。只是孩儿在阳谷县,寻觅了一套完整的制盐之法,这才特意前来请父亲过目。”
说罢,童英取出从武大制盐坊拿来的精盐,递给了童贯。
童贯轻粘了一些,放在嘴中浅尝辄止,不由坐直了身子,正色问道:“此盐与青盐一般无二,你是从何得来,与为父细细说来。”
一番促膝长谈,童贯命人送来了酒菜,父子俩也算吃了个团圆饭,童英将他打听到的所有关于武大的事情全都告知了童贯。
童贯沉吟了许久,说:“依你所言,这武植只愿经商,并无意****。不得不承认,他是一经商奇才。若能为我所用,不妨适当的给予他一些支持;如若他不识好歹,你便早下杀手,斩草除根,绝对不能被他人所利用!为父感觉,那个西门庆或许更好控制一些。”
对于童大将军的杀伐果断,童英表示一时有些不能理解,他不明白为何父亲从这些只字片语中便能得出西门庆比武大更容易控制这个结论
童贯也没有解释,而是继续说道:“不过,就当下而言,这个武大还是很懂事的。他想抱着我们童家这颗大树好乘凉,那就让他抱!为父养兵也需要银钱,日后少不了还要让他也出一份。”
沉吟了片刻,童贯又说道,“这样吧,赏他个从八品‘御侮校尉’武散官职,让他好自为之。”
从八品武散,童贯都不需要征求朝廷和皇帝的意见,自己就批了,待日后童英回到阳谷,自会带给武大。
童英也算立了大功,如愿以偿的留在童府过年。
她的母亲裴氏由于不受待见,被赶出了汴京,自然也在西北的童府,母子二人时隔多年,终于再次相聚,童英看到年迈的老母,心酸不已,对武大感激良多,其中种种,自无需多言。
这种感激与童贯的意见是相悖的。
很多时候,很多故事的结局,往往就是因为这样一颗此时看上去还很熊稚嫩的种子萌发的。
……
且说武大得知伊一便是那化名“怡翠”的李师师后,谨言慎行了许多,但总体来说与她还是相谈甚欢。
武大也总算知道了自己为何能引起李师师的注意,原来人家是真心感谢自己善待秀红,给她们这些不幸沦落风尘的女子多了一丝希望。
当然,得知这个原因之后,基于一个男人的自尊心,武大还是微微有些失落。
这就是活该单身一辈子啊,赤果果的不懂女人心,难道要让人家亲口说出对你有意思?
武大穿越到这里已经有小半年,原来这幅身体的容貌已经逐渐变化了许多,如今的武大虽然称不上是高富帅,但身高也已接近六尺(相当于接近一米八),容貌自然也不敢称玉树临风,倒也算的上是眉清目秀,如若不是如此,以武大原来身高不足五尺的丑陋容貌,无论他再如何种种,恐怕李师师也不会与他面对面相谈。
时间过的飞快,一转眼就到了中午时分,无论李师师的容貌有多倾城,武大始终是一个顾家的男人,他不可能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把金莲独自一人仍在家中,于是起身准备告辞离去。
李师师有个习惯,凡是有资格进过她闺房的男人,都要留词一首,可怜武大前一世就是一个理科生,哪会作词?
不过,既然咱是穿越来的,就自然不怕这些。
武大灵机一动,挥手写道: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这首词,本来是晏几道专门为李师师所作,但今日被武大无耻的抄袭了过来。
李师师微羞,武大长笑着潇洒离去。
第20章 同一片天空下(二)()
!…… 翻页上ad开始 ……》
夜晚,在张灯结彩的欢笑声中,武大与武松、西门庆痛饮,对前来串门的街坊们更是来者不拒,彻夜长醉,即使吐的撕心裂肺,武大依旧在喝酒,不停的喝,不停的喝……
其他人或许以为武大是在为劫后余生庆祝,只有心细如发的枕边人金莲看出了武大深藏心底的异常,但她什么都没说,就这样默默陪在自己的男人身边,希望能给他一些安慰。
第二日,大年初一头一天,日上三竿,头疼欲裂的武大呻…吟着醒来。
他的脸色有些苍白。
昨夜大醉,他是在遥敬上一世的亲人朋友,本想把这种痛苦溺死在酒里,没想到“痛苦”这该死的玩意居然学会游泳,上一世的亲人,依旧一个不落的全都出现在武大梦里。
金莲进屋,很体贴的为武大穿衣,只是不知为何,穿着穿着,不但武大身上的衣物没有增多,反倒是金莲身上的衣裳越来越少。
这次香艳无比的穿衣,整整持续了半个多时辰。
……
武大在逍遥快活,而东平郡王家却敲与之相反,一片愁云惨淡,即使王家内****满了火红的灯笼,可这喜庆的颜色依旧冲淡不了王家紧张的气氛。
自从武大从盐铁司安然无恙归来,在童英的保护下招引市回家,王家就一直胆战心惊。
此前武大被盐铁司官差带走,的确与王家脱不了干系。
如果不是王家对武大怀恨在心,送了大礼给郡守大人,然后从中作祟,武大的作坊断然不会出事。即使出事,也绝不会这么快。
但如今童英既然出面保了武大,王家不但绝对不敢再下黑手阴武大,他们还不得不为自己考虑如何才能全身而退。
王家家主王老爷子沉吟了许久,终于下定决心,吩咐道:“备厚礼,老夫要亲自前去拜访郡守大人。”
曾经要买走秀红的王二公子王林眼睛一亮,“爹,我陪您一起去!这次定要让那武大吃不了兜着走!”
王老爷子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淡淡说道:“把二少爷的腿打断,扔到后院禁足,没有我的吩咐,谁都不许放他出来!”
“爹,不要啊!”
很可惜,无论王二公子如何挣扎如何呼喊,绝对服从王老爷子的王家护卫依旧面无表情的将他拖走,等待他的,将是永无尽头的黑暗。
这还不算完,王老爷子又说道:“这个逆子如若敢逃出后院,不用请示,直接把他的腿彻底敲碎!”
又有一名护卫领命而去。
可怜的,王二公子这双腿算是彻底废了。
大厅里所有王家子弟噤若寒蝉,王老爷子扫视一圈,不由暗自伤感,全是一群没用的废物,王家……后继无人啊!
……
与王老爷子同样忧愁的,还有现任梁山之主晁盖
毫无疑问,就武功和性情而言,晁盖是个绝世霸王角色,但很可惜他不通文墨,再加上心无城府,心直口快,并不适合管理梁山的具体事务,于是晁盖便放权给了智多星吴用,让他全权负责梁山的大小事务。
吴用是晁盖的故交,相识多年,在老家东溪村时二人便是好友,后来吴用智取了生辰纲,又在梁山巧施计谋,让林冲火并了王伦,奠定了晁盖梁山之主的地位。毫不客气的说,吴用就是晁盖的大脑,晁盖是极为信任他的。
然而老话说的好,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尽是读书人。这意思就是说,行侠仗义的多是空有匹夫之勇的屠狗莽夫,而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大多都是负心忘义之辈。
吴用,正是这样一个读书人。
吴用很聪明,甚至可以说是精明,如若不然,他也不会有“智多星”的名号。
自从宋江上山之后,梁山的势力很显然分成了两大块,“晁系”和“宋系”。
宋江在江湖上的名号极为响亮,号称“及时雨”,很多所谓的英雄豪杰稍有难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宋江,再者说当年智取生辰纲之后,如若不是宋江舍命前来报信,众人早就被官府抓到变成了无头野鬼,断然不会有众人结盟前去劫法场救宋江这一出,而且宋江在江州也结识了很多好汉,此时梁山众多头领中,宋系有二十八位,而晁系只有十二位。
吴用深知,自己要想在梁山站稳脚跟,就必须从二人当中选择一位当自己的大哥。但如若他明目张胆的与宋江混在一起,未免又显得自己不仗义,于是他只能很小心的避免自己介入这两系的争斗,不过他的心思的确已经逐渐转移到宋江那里去了。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中从来都不会缺少争斗,宋江自己即使不想与晁盖争夺这个带头大哥的位子,但手下人却早已在明争暗斗,他也只能顺其自然。
宋江虽然在****混的不尽人意,但他毕竟在****上混迹了多年,察言观色自然不在话下,于是他很快察觉到了吴用的心思,两只老狐狸一拍即合,宋江谎称自己得到一本无字天书,只有自己和吴用能看懂,两人整日凑在一起,瞎算计。
晁盖虽然是个粗人,但他也不是榆木疙瘩,自然看穿了宋江与吴用玩的鬼把戏,但看穿归看穿,他依旧苦无良策应对眼前的局面。
当年七星结义中的人,除了吴用之外,只有公孙胜还算是心思通透,晁盖无奈,便只好请公孙胜前来商量对策。
公孙胜这人虽然喜欢故弄玄虚,但的确还有两把刷子,便建议晁盖去书信找武大求援。
晁盖很是不解,疑惑道:“宋江对武松有知遇之恩,我如何能去寻武大求援?”
公孙胜故作掐指状,这是他的职业习惯,拂尘一摆,摇头说道:“非也,非也。武松是武松,武大是武大,如若贫道没有看错,武大这人,似乎极为看不惯宋江,反倒是对哥哥你极为看重。如若不然,他那日断断不会说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等话语来。”
晁盖虽然不聪明,但也是个一点即透的心思,拍手叫好道:“然也。那日武大还曾说过某家有朝一日下山攻打包头时一定要支会他一声,我就去书信,问问武家哥哥可有妙计。”
第21章 计将安出()
如果你发现你前面有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武大如今就发现自己前方一片黑暗,但他没能找到背后的光明。
生活本就是如此,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处处皆是危险,随时都可能会刮起惊涛骇浪。
西门庆已经查明,盐铁司一事,始作俑者便是王家。王家这种所谓的豪商巨贾,在武大眼里不值一提,可这并不意味着王家身后的势力也可以无视,而且武大如今对这一势力到底是何方神圣还一无所知,隐藏暗处的敌人才是最危险的,此其一;
童英过完年后就回来了,武大被童贯封为从八品‘御侮校尉’武散官职的这一消息不胫而走,传遍整个江湖,武大可以想象的到,此时一定有无数自然为是豪侠的sb之辈,为了行侠仗义,为了铲除武大这个童贯的走狗正成群结队一路向北,他们一会儿排成个s形,一会儿排成个b形,目的很明确,最终将组****“sb”形状跑到阳谷来摘掉武大的项上人头,这算是无妄之灾,可谁让武大是童贯的走狗之中,官职最浅,势力最低的呢?此为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