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后撞上穿越女-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6章 瓦棺寺() 
临下船前这个早上,侍人们纷纷开始归置行礼;李氏却郑重其事地梳妆打扮起来。选衣服;束发,涂抹脂粉;每一件事都做得十分精心仔细。来到这个世界七八年,桓姚从来没见她对头脸这般上心过。

    稍一想,便知她是为了什么。

    原本;她还担心李氏对桓温心存怨气;为确保万无一失,路途上还特意跟李氏暗示,此去回到建康,她们能依靠的;只有桓温。可如今,看到李氏真的这般违背自身心意,为“夺宠”而费尽心思,桓姚却反而心头难受起来。

    说到底,这全都是为了她的一己之私。

    桓姚埋首在李氏身上,低声道:“姨娘,是我对不住您。”

    “尽说傻话。”李氏伸手揽住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小时候哄她入睡一般。看着她至今还有些淡淡伤疤的右手,心中默默道,阿姚,姨娘再不会让你遭这样的罪了。

    ***

    下了船,桓姚和李氏乘着桓府前来接应的马车,一路从码头坐到了桓府,直到二门处,才被请下了马车。

    “七娘子,五姨娘,一路辛苦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嬷嬷迎上前来,向桓姚和李氏屈膝行礼。

    尽管已经五六年不见,桓姚却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来人。胡氏,这个亲自折断她右手的侩子手,她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但此时,她还是笑着,客气有礼得仿佛以前的事情都已经是过眼云烟被彻底忘怀了一般,“胡嬷嬷不必多礼。劳烦你在此久候了,可是母亲有何吩咐?”

    胡氏也笑着道:“奴正是来传话,郎主和公主在东苑等着二位呢,七娘子,五姨娘,请快随奴来罢。”

    七八月的酷暑天,桓姚一眼望去,白花花的太阳,竟也没安排个小轿或撵子。她们本就是风尘仆仆,再一路疾行半个多小时走到东苑,恐怕是面红耳热汗流浃背。如此,再美的女子,姿色也要打个对折了。

    因此,桓姚并未像以往一般面对东苑的人就诚惶诚恐,抬头看了看天空,淡淡道:“日头真大,胡嬷嬷来时都未让人带几把伞来?如此,这一路走到东苑,我与姨娘恐怕都要在父亲母亲跟前失礼了。”

    此话先是责备了胡嬷嬷的粗心,再又阐明了自己并非要怠慢父母,反而是因为守礼和重视才更要注重仪容。

    说完,桓姚转头吩咐知夏:“去把车上的伞拿两把下来。”一路都没用伞,伞都收在放随身行礼的车中,翻找还需得一小会儿时间。

    待撑好了伞,桓姚和李氏这才跟着胡嬷嬷往东苑走去。

    胡氏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很快便晒得满头大汗了。

    原本,南康公主听说李氏的脸已经恢复了,想到她以前的盛宠,而前几年自己又那般磋磨过她们母女两人,心中颇为忌惮,于是便和胡嬷嬷商量出了这招,完全不给她时间梳妆打扮,让她满身狼狈来见桓温。如此,即使她的脸再美,阔别多年重逢的头一次见面,期待颇高的桓温,必定是要失望的。

    为了这个主意能成行,胡嬷嬷牺牲了自己,直接顶着大太阳就来传话。却不想桓姚如今不按常理出牌,竟然不是如以往一般一接到传唤便一刻也不敢耽误地往东苑去,而是从容地等侍人撑好了伞再动身。而且,桓姚如今竟敢明目张胆地不把她这个公主身边的红人老嬷嬷放在眼里,明明一句话的事情就可以让侍人多取一把伞,但她竟然就直接吩咐侍人只取两把伞。眼看着她晒成这样,也完全无动于衷。

    不过,随着驸马集内外大权于一身,如今也打算常驻建康,南康公主的地位在桓府早已经不如往日。身为奴婢,她到底还是不敢明着跟两位主子较劲。只好把所有气焰都吞进了肚里。

    李氏和桓姚母女走进正厅,这才让人知晓了,什么是珠玉在侧,满堂生辉。这两位不同风情的绝世美人,简直照得整个屋子都明亮起来。

    自从打定了主意要将李氏送到桓温身边之后,桓姚便开始有意识地为李氏调理身体了。经过接近两年的养护,李氏脸上身上,早几年苦难生活留下的痕迹都已经被消除。如今的她,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正是风情无限,又有岁月积淀的沉静,整个人的气度,比以往反而更胜一筹。

    自她一进来,桓温的目光便落在她身上许久没有移开。再一看旁边已经完全长成的桓姚,更是对母女两人满意之极。

    “如今也快到哺时了,李氏和七丫头,便留下来一同用个便饭罢。”毕竟是五六年不见,南康公主整个人都老了不少,如今看来实在是个完完全全的四十来岁的中年妇人了。当着桓温的面,她脸上的笑容倒是颇为温和热情。

    桓姚和李氏两人正要谢过,却见桓温摆摆手,道:“先让她们回去歇息,赶了这么久的路,她两人都是柔弱娇女子,想必是累极了。”

    南康公主脸上的笑容一僵,随即面不改色地道:“瞧我,李氏和七丫头回来,高兴糊涂了!还是驸马想得周到,如此你们便先下去歇着罢!”

    “回去看看,院子里可还有什么短缺的,只管派人来跟我说。”两人告退之前,南康公主还特意嘱咐道,真真是好一派体贴大度的主妇模样。

    看下人带路的方向,桓姚直到走到院子门口,看到匾牌上“和芳院”几个字才知晓,这竟是李氏失宠前住的院落。

    比起芜湖院,自然是气派了不知多少倍。可以说,和芳院是整个桓府属于桓温的后院中,仅次于东苑和华章院的住所。

    回到这个有过许多回忆的地方,李氏面上神色有些感慨,不过,也仅仅是片刻,就把注意力转到桓姚身上了。

    桓姚晕船,这么些天下来,虽说因为本身通医术用了不少小偏方压制,近二十天的船坐下来,如今身体也有些虚弱。李氏便先带桓姚回她住的地方,让她先躺着歇一歇再用哺食。

    在桓府,庶女们并没有单独的住所,出嫁前都是跟自家姨娘挤在一个院子里头的。就连桓姚如今看起来颇受桓温重视,也没能例外。不过,和芳院比较大,有两进,李氏住在外头,桓姚便住里头一进。也算是有个拦隔。

    走进第二进房屋,经过廊下的一个小石桌时,李氏倒颇有兴致地跟桓姚提起往事,“你幼时,最喜欢坐那个石凳子,有个什么,都要坐到那里去耍,有时候连用膳食都要搬到那里去用。”

    看着李氏脸上回忆起往事的宠溺笑容,桓姚有些愧疚和心虚,那时候住在这里的,才是她真正的女儿。只以自己当时年纪尚小,所以已经记不清楚了为借口岔开话题。

    当晚,桓温是宿在和芳院的。接下来的几日都是如此。李氏复宠的势头,逐渐成定局。

    ***

    和往日的默默无闻不同,桓姚和李氏这次回来,也是在第三日摆了个小型的接风宴的。直到这天晚上桓姚才发现,原来司马道福也回到建康来了。不过,这三日给南康公主请安时,都没发现她的身影,倒是这几年一直留在建康的大郎君夫人黄氏,和自家婆母的关系变得十分殷勤。

    妯娌之间,总不过是你强我弱,你退我进的。这对司马道福来说,可并不是个好现象。

    司马道福嫁给桓济已经五六年了,至今没有子嗣,这本就是足以叫人拿住天大的错处了,如此她还不和原本亲厚自己的婆母多加亲近,反而和自己婆母的敌对派来往密切,实在是叫人为她的行为叹息。

    最近几日,司马道福又再次恢复到了以往她未嫁时一样,见天往桓姚的住所钻。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司马道福以往都是向她打听桓歆的事情,如今,却变成打听她的行踪日程了,倒叫人摸不清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若说近日要去哪里,大抵是瓦棺寺罢。”

    昨天,桓温过来时跟她说,这几日,可抽个时间到那瓦棺寺上香、捐些香火钱,顺便,要是能在墙上当场作幅画赢得满堂喝彩就更好了。壁画太需要体力,前世今生,桓姚都未曾涉及过,自然不能贸贸然应下,如实说自己并不擅长推却了。

    桓温似乎有些惋惜的样子,不过,还是说她年纪不小了,应该出去多交游,见些世面,认识些友人。说得很委婉,桓姚却明白他的意思。她到建康来,本就有相同的打算,倒也没什么好推拒的。

    这事也并非什么重要的隐秘,司马道福既问起,她也没必要避讳。

    “瓦棺寺?”却见司马道福闻言,不知想到了什么,顿时变了脸色。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收敛起脸上的情绪,若无其事地道:“你何时信佛了?还去瓦棺寺上香。”

    “我哪里信佛,不过是找个借口去看看。”桓姚淡淡道。

    “一座新建的寺庙,也没什么好看的。人太多,三教九流都有,你必定不喜欢的。”司马道福极力劝阻道。

    若说瓦棺寺真有什么吸引她的地方,那便是顾恺之的壁画了。“维摩诘点睛,为瓦棺寺募得百万香油钱”,这个传说,在前世不知听过多少回。按照历史记载,今年此时,他的那幅壁画应该是已经画好了。若非如此,桓温也不见得会说让她题壁画,按照他的性子,必是见顾恺之的画引起太大轰动眼馋了。

    不管怎么说,去看看吧。

    “我明白了!”司马道福一脸恍然大悟状,神秘兮兮地道,“你是想去看顾十九郎君的维摩诘像对么?或者,准确地说,你是想见顾十九郎君?”

    “二嫂,你别胡说。”桓姚素了脸色,严肃地道:“我一个未婚女郎,你这样随意说道,叫人听见作何想!”顾长康,如今都是有家有室的人了。

    司马道福认定桓姚是心虚,暗自记下此事,又道:“既怕人非议,不去岂不是最好?”

    桓姚疑惑地看了她一眼,总觉得司马道福似乎很不想她去瓦棺寺。为何?那里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心中坦荡,行为自也磊落。有何可非议的。”

    司马道福见桓姚打定了主意要去,只好道:“那你定好了日子,千万提前告诉我,我陪你一起去。”

    正说着,司马道福的大丫鬟雪岚进来,悄悄在她耳边嘀咕了一句什么,顿时见司马道福惊慌失措地看了桓姚一眼,这完全是下意识的举动。过了片刻,她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故作平静地道:“我那边发生了些事,要回去处理。”

    “二嫂请便。”

    司马道福急匆匆地走了。桓姚心有疑惑,派人去打听,却得知司马道福从她的院子里一出去,就立即让人备车去会稽王府了。

    作者有话要说:中途几次三番睡着,三千多字写了五六个小时,实在太不像话了o(》

第77章 训母() 
且说会稽王司马昱在得到了凡真人的预言后;在自家后院确实找到了一个貌丑面黑的女奴李氏陵容;为了子嗣大计,他咬牙宠幸了这女奴。李陵容也争气;在一个多月后便有了身孕。既然映证了预言;这女奴便是要为他诞下贵子的人,即使不喜欢,司马昱也还是叫身边亲信将她看护照料起来。

    十月之后,此女产下了这十几年来会稽王府的头一个子嗣;还是个男胎。这男孩并不像他生母一样肤色漆黑;面貌丑陋,反而遗传了司马昱的肤色长相;这让司马昱甚为欢喜。既然确定了并非是他自身生育有问题,那么,他将来必然也是会有更多子嗣的。因此,过了这一时之喜后,对李陵容母子并没有后院诸人预想中那般重视。

    不过,即使如此,李陵容这个由昆仑奴所生的贱婢,也还是母凭子贵,被司马昱改了贱籍,纳为了良妾。

    一晃四五年过去了,司马昱又在后院纳了好几个美貌姬妾,只可惜,子嗣上头依旧毫无音讯。世子司马道生在外头胡作非为,越来越不像话,而且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娶了妻妾好几年,子嗣也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司马昱对其十分失望,不甘心自己一辈子只有这么个废物儿子继承衣钵,转头开始细心教导如今已经四五岁的二郎司马曜,倒是惊喜地发现,二郎冰雪聪明,学东西快,而且又乖巧听话,比起司马道生幼时的驽钝,实在是好太多了。于是,便决心要培养二郎司马曜。觉得只他一人太单薄,还再次开始招幸其母李陵容,希望能再得几个子嗣。

    如此,原本瞧不起李陵容出身微贱,面貌丑陋的后院各姬妾,也开始收敛其态度,对李陵容尊重礼让起来了。只有资历老,并且一直得宠的侧妃徐氏,依旧维持着高高在上的姿态。

    司马昱明显偏向二郎,对世子司马道生却越来越不满意,三天两头便是一顿训斥指责。司马道生忧惶不已,时常担心自己被父亲废黜,让弟弟取而代之。如此,王妃王氏便坐不住了。

    这一次,司马曜无故落水,发烧了三天三夜,性命几度垂危,但最终却还是挺了过来。这让子嗣一向多病多灾的司马昱十分高兴,觉得二郎果然命硬,说不定能好好养大不再夭折,因此对司马曜更加重视起来。自然而然,对生育了司马曜的妇人,也比以往高看了几分。

    因此,此次李陵容向他哭诉二郎落水绝非偶然,而是有人暗害时,他派人在府里暗中查访起来。

    这次一查,却查出了些了不得的大事。不仅这次司马曜落水,就连以往的那些子嗣夭折,竟然都不是意外,而是人为。所有的线索,都直指一直掌管后院的王妃王氏。

    再一想,如果他所有儿子都死了,不就只能选择王妃所生的废物世子么!为了维护儿子的地位,她做出这些事也不让人惊奇了。司马昱勃然大怒,这些年,他身边竟然一直住着这么一条心思狠绝的毒蛇!

    司马道福接到报信时,此事已经在会稽王府闹开了。司马昱一改往日对王妃的相敬如宾,大发雷霆之后,将其关在了主院禁足,府中一应事务,全部交给了侧妃徐氏暂理。

    司马道福来到徐氏院子里时,徐氏正在房里欣赏着才到手的王妃宝印,只见其嘴角上翘,眼带春风,显见是心情好得不得了。

    徐氏对司马道福一向宠溺,因此在她面前司马道福也不甚讲究礼数,一进来,也没请安见礼,便一屁股坐在了徐氏对面的胡床上。

    徐氏抬起头来看到女儿,眉梢眼角的愉悦兴奋更是掩不住,直接将手头的宝印放在两人之间的案桌上,“阿福也这么快接到了消息?你看,这王妃的宝印,这么些年,终于到了你阿母手中了!”

    财富权势使人移性,徐氏平日里看着多么温婉柔顺一个人,在会稽王面前隐藏了这么多年,如今大愿得偿,从王妃手中拿到象征着后院权力的宝印,也是这般喜形于色。

    “阿母,王妃的事情,是你捅给父亲的,对么?”李陵容虽然有儿子傍身,却根基尚浅,又一向不得势,目前根本不可能有这个能力。而便宜父亲会稽王对后院诸事一向也是个甩手掌柜,根本不太清楚其中的门道。是以,往日查过数次,都没查出个所以然来。如今,能这么轻易地翻出王妃在十几年间谋害庶子妾室的罪证,若说没人在背后捣鼓谁信。

    那么,在后院有能力查出这些真相并将之送到司马昱面前的人,除了和王妃利益冲突最大的徐氏,还能有谁。

    “自然是我做的。”徐氏道,眼中暗光隐隐,“忍了这十几年,为的就是这一天。还有更好的等着她,阿福你且慢慢看罢。”

    司马道福又气又急,大声质问道:“之前我在荆州就给你写过信,叫你别打王妃的主意,你为何不听!”

    司马道福以往惯会在长辈面前撒娇卖乖,对徐氏自然也一样。头一次被女儿这般大呼小叫,任是哪个做母亲的都不会好受。遂,徐氏的口气也变得有些冷硬:“我怎么不能打她主意?她在一天,我便一日没有出头的机会,你也要一直背着个庶女名分。你道我是为谁,难道全是为我自己?”

    这些年得宠,徐氏在会稽王府的地位几乎可与王妃分庭抗礼,这样的宠妾,没有哪个正妻会不膈应。她没有儿子傍身,将来年老,便只能在王妃手下讨日子。如此,将来绝对没有好下场。更何况,那女人还害得她生了司马道福之后再也不能生育,她心中岂能不恨。

    愚蠢!愚蠢之极!听了徐氏的一番话,司马道福不由在心中暗骂。你以为扳倒王妃,从此这会稽王府便是你的天下了吗?哭的日子还在后头!

    但看到徐氏脸色也变得不好,也意识到自己方才的态度有问题,遂努力平静下来,跟徐氏道了歉,又继续劝说道:“阿母,你手头的那些王妃的罪证不能再继续放出去了,若惹得父亲一怒之下废了王妃,您便处在整个王府的风口浪尖上了。介时,王府不能长期无主,父亲必然是会迎娶新妃的。”

    “与其来一个不知底细的新主母,不如让这个已经被父亲厌弃的王妃占着正位,而你只用安安稳稳地掌握着府中实权便是。”

    司马道福的这些考量,徐氏也并非没有想过,“我不会让你父亲迎娶新妃。他是个心软之人,我与他这么多年感情,他心中总会顾念着我们母女的。”

    若没有桓姚,以徐氏之前的得宠程度,考虑到徐氏的处境,司马昱说不定还真有可能不再迎娶新王妃。可一旦遇到了桓姚,司马昱对以前所有女人的感情,相比之下都变得太单薄了。

    “王妃如今已经无法翻身了,给她留个空壳子不会妨碍到你的!”司马道福恳求道,“阿母,你相信我一回吧。等到明年四月,若那时还没有任何变动,你再把那些罪证放出来,给她最后一击不迟!”

    徐氏审视地看着司马道福,“阿福,你是不是知晓些什么?”

    “是。”司马道福一咬牙承认了,“可那些事情我不能跟你说出来。阿母,我是你的亲生女,我不会害你的。”

    总算是劝住了徐氏,司马道福松了口气。

    历史上,据说王妃王氏就是因为长期给司马昱服用相克食物,导致其生育能力衰退,同时又给新进府的姬妾下绝育药,这才让会稽王府十几年无所出。司马昱能容忍她谋害庶子,却不能容忍她谋害到自己身上。

    废黜王妃后不久,司马昱就在瓦棺寺邂逅了桓皇后,一见倾心,亲自向自己的侄女婿行拜见泰山的大礼求亲。

    司马昱可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