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狼性员工 作者:陆明-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毋庸赘言,每个领导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善于用语言来赞美领导的人却未必是领导最喜欢的下属,也未必能得到领导的信任和赏识。有些人在意平时对领导说恭维的话,也常常使领导感到开心,但关键时候却又顶撞领导的旨意,不同意领导的决策,不服从领导的命令。这类人可以说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是一种最不合时宜的称赞领导的策略。不服从领导就是不尊重领导。中国人比较讲究实际,一个说得天花乱坠、干起来什么都不行的人很受人歧视。领导是工作上的权威,很重视自身威信,下属的赞扬无疑是对领导的维护和尊重,但言行不一,不服从领导实际上就是无视领导的权威,损害领导的尊严。
  老板有错你服从还是违抗
  当你发现老板有错时,你怎么办?老板也是人,不是神,当然也有说错话、做错事、下达错误指令的时候。面对老板的错,没有一个固定的应付模式。要看老板的脾气秉性、犯错的场合、错误可能造成的影响,还有,要看你在公司里的地位及与老板的关系等诸方面的因素,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被许多人推崇的“原则”。
  不要在众人面前指出:如果上司错了,不要在众人面前指出。毕竟上司就是上司,需要维护其尊严与面子,古今中外皆然。即使一件公事的处理,碰巧是老板的错,他也应该拥有一定程度的被尊重,不可以下属摇晃着谁错谁就应该受到谴责的旗帜,而不为老板留些情面,更不能事后对同事谈论老板的错误,用嘲弄的口吻让流言四散传播,并用贬损老板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聪明与正确。如果一定要让上司知道他的错误,你应该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间私下找上司聊,谈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不必据理力争:如果老板说错了话,不管在什么场合,这些错话并不影响你的利益以及你所负责的工作,你不必据理力争,可以采取装聋作哑的方法,即装作没听见或没听明白。这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办法,它可让你避免一些是非,也避免让老板陷入尴尬和困窘。
  先服从并去执行:实际上老板说错了话还不算严重,最难办的是老板做出错误抉择,而且还不听下属的忠言,一意孤行。在这里我们应该先相信老板,今天他既然当你的老板,肯定有比你强的地方。老板所拥有的不只是资产,而且还有他在商场上的阅历。
  服从老板的几个原则
  总之,作为下属,你要时刻铭记:老板是你最大的顾客。面对顾客,要像沃尔玛的经营理念一样,顾客永远是对的。假如你力争证明老板错了,那么你才是真正犯了大错。关于服从老板,有以下六原则应牢记于心:老板绝对不会有错;如果发现老板有错,一定是我看错;如果我没有看错,一定是因为我的错,才让老板犯错;如果是老板的错,只要他不认错,他就没有错;如果老板不认错,我还坚持他有错,那就是我的错;总之老板绝对不会有错,这句话绝对不会错。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笑话,写成这样子,主要是表示对老板的决定要支持、要服从。一个公司不成功,很快会有人知道的,市场上没有瞎子,内部有矛盾,你的对手会很高兴的。而且公司内一个小小的问题,传到市场上就是一个大的问题。因为会有人在研究你们,你的对手会告诉你一切。所以,一个团队,首先要思想一致,才能应对外面市场的残酷战斗,在家里一团糟,意见分歧,人心涣散,出去是打不赢战斗的。


变通取胜,借力统筹(1)


  21世纪最需要的是人才,而人才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拥有特定的韬略和智慧。一个狼性员工就是一个智慧的员工,也只有智慧的员工才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也只有拥有智慧的员工才能得到企业最大程度的挖掘。
  在草原上,每只狼都懂得:变通取胜,借力统筹。它们都会这样想:如果我是一只羊,我想吃的不仅仅是草,草场也越来越少,我该怎么办?那我会把我的牙齿磨尖,去寻找生肉。
  狼是多变的,在职场中,每个员工都应该有狼的智慧。如果某件事处理起来很棘手,但又不得不面对时,采用“变通”的方式也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懂得变通,才能取胜。
  在企业中,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懂得变通性。变通性也叫灵活性,指思维灵活多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易受以往旧经验和消极定势的桎梏,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产生超常的构想。例如,一块砖头,除了想到它作为建筑材料和重物的各种用途外,还想到它可以作临时球门或其他的标记。变通性反映了一个思维灵活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或问题,感知敏锐,易于发现不足,也善于找出解决新问题的办法。
  曹操可谓是“变通”的代表,其“割发代首”被认为是“智慧”的体现。曹操在出兵攻打张绣时,恰逢麦熟季节,沿途老百姓因兵至而纷纷逃避,不敢割麦。曹操知晓后便严申军法:“大小将校,凡过麦田,若有践踏者,皆斩首。”不想曹操乘马正行,忽然麦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蹿入麦田中,践踏坏了一大块麦田,曹操即叫来从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问:“丞相岂可议罪?”曹操答:“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人?”于是拔剑就要自刎,众人急忙救住并以“法不加尊”的《春秋》古训来说服曹操。曹操沉吟良久,终于“割发代首”。
  尽管后人说这是曹操故作姿态,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一“示范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从此曹操成为令行禁止,威震千军的人物。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就应该学习他的多变。也要善于灵活变通,只有灵活,才会达到一定的效果。
  灵活变通
  学习凡事留有余地真是很重要的一个做事法则。在工作中不能“一根筋”,而要善于变通;当老板决策不明时,要替老板理清头绪;平时多掌握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要有敢于突破、敢于变通的实践观,在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变通解决,不生搬硬套,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变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有灵活运用政策的实践观。
  老板身边的人与事转动得特别快,现代商场变化万千,老板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灵活变通,不可能一成不变,故而跟在他身边的下属,必定要适应弹性处理法则,固执往往成为老板心腹大忌。 
  所谓灵活变通与弹性处理,跟滑头性格与做事没有原则是扯不上边的。因时制宜,在某种特殊特定环境之内,配合需求,设计出最好的可行方案,这就是所谓弹性干活。
  分明已经改了道,此路不通,偏偏要照旧时那个法子把车开过去,这不是坚持原则,而是戆头。
  能够给老板一个凡事肯变通、会适应的印象,老板是会格外地欢喜的。因为他不但不用忧虑这个下属会受外在环境与人事影响而情绪有所变化,使工作质量下降,而且还可以依赖他在非常时期应付一些艰险事件,建立奇功。
  1973年时,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程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
  当时,科莱特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来这里是求学的,不是闹着玩的,再说BIT系统,默尔博士才教了点皮毛,要开发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位小伙子的邀请。
  10年后,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学的小伙子也是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到1995年,科莱特经过攻读取得博士后之后,他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开发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位小伙子则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软件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比尔·盖茨正因为懂得依情势而变通,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而科莱特却因为始终一味执著追求血液而落后了。难道比尔·盖茨不是在学习吗?他是在时间中获得新知而达到了更高的目的。倘使鲁迅也盲目地探寻医学研究而不“弃医从文”,那还能更好地达到救国救民,拯救中华民族的初衷吗?还能成就一代伟人吗?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当然,我们并不是否认坚持存在它优越的一面。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方向,并不是一味地执著。
  萧伯纳也曾经说过:“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
  而今天的我们可以说:变通是天地间最大的智慧,是才能中的才能,智慧中的智慧。
  每个员工都应该学会变通,在变通中发展,在变通中走向成功大道吧,假如你陷入了困境,不要消沉,不要焦虑,有一条路可以绕开生活道路上的一切障碍让你到达目的地,那么这条路就是所谓解决问题的绝妙方法——变通。


变通取胜,借力统筹(2)


  在变通中求发展
  世事是变幻无常的,没有人能够总是一帆风顺地过上一辈子,所以那些已经取得了成功的人的一个重大发现之一就是,他们发现在通往成功的路途,必须要能适时地灵活变通,否则通往成功的路途也会崎岖难行。
  当你树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后,你必定要制定一个相应的计划,这时你已经知道自己必须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可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往往一件事的发展总是会在你的意料之外。你原有的计划将不再适合于已经变化了的局面,你必须对此做出改变。对于改变,一个思想僵化、保守的人显然是难以应付的,只有那些最为乐观而最富创造性的人才能够思路开阔地、灵活机变地对待不可避免、持续发展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恰恰是实现目标所必需的。
  对于某些思想僵化的人来说,一些微小的变化当然不足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和敏感,即使遇到了某些重大的变化,他们也往往无所适从,只得顺其自然。其实,发现变化并不困难,因为当你老是持续不断地遭遇抵制,或是老是处在困境当中,你就应当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前行的。
  这时候,你可能感觉到自己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没有取得什么效果,你该怎么办呢?
  这时,你所应做的就是做改变的准备了。你得停下来,甚至退后一步,所谓“退后一步天地宽”,在退后一步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原有的计划之中的许多问题,也许这些问题就是造成阻碍的原因之一。你应该借此机会重新审视你的计划,确认你正在为之奋斗的目标仍然是你所希望实现的,你要考察一下你在这个计划中是否采取了错误的策略。随后,你就得准备重新检查和修改你的方法了。在这个过程中,你更应该注意排除个人因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什么是正确的”上面,而不是放在“谁是正确的”上面。
  你必须为自己培养出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能力,这就像程序员编程,每一个程序在完成的时候都肯定会有许多漏洞,没有漏洞的程序是没有的,譬如比尔·盖茨的Windows系统虽然满世界都在用,可是其中的漏洞也数不胜数,总得不时地打点补丁呢。所以,没有任何一个程序会在首次调试的时候一次过关,顺利地运行,程序员总是把这些漏洞作为一个事实接受下来,然后逐行检查、修正。当他们完成这项工作的时候,程序就能很好地运行了。
  基于同样的理由,当你的计划看起来让你收效甚微的时候,你可不要一味地苦干蛮干,而是必须停下来反省一下,想一想自己的行动是不是有些错误的步骤。你可以不断地修改你的计划,直到它们变得完美无缺。如此,你就会摆脱不安和困惑的影响,而顺利前行了。
  如果你的行动计划只有一种可选,那么你只能采取上述的方法进行处理,这是惟一的办法,当然也是影响你自由度的办法。
  如果你在行动之前就已经制定了多套行动方案或应对的决策,那么情形就会大不一样了,你会感觉到你的自由度大大增加,你无须为计划的阻滞而大为烦心,因为你的自由程度是由你所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数量所决定的。
  同样,你的幸福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你的首选方案行不通时,你有多少个发展成熟的候选方案。你的候选方案越完美,你拥有的自由和幸福也就越多,因为当一个行动计划不太奏效的时候,你还有充分的准备选择别的候选方案。
  尽可能多地为自己准备一些候选方案,可以使你的思维变得更清晰。因为你的候选方案越多,你的选择就越是自由和灵活,那么你通向成功的机率就越大。
  对于正在发生的危机,我们也完全没必要忧心忡忡,当危机或是挫折到来的时候,你只需停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就行了:情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在大多数情况下,危机能够向我们传达一种信号——在我们的工作中的某个环节一定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继续下去,我们的情形只会更糟。而危机可能就是发生在工作、人际关系、健康或是商务等诸多方面,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具体分析问题的所在。
  当然,在有的时候,我们遭遇的所有的失败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在事前错误地做出和接受了一个假设。那么,你必须弄清楚这个假设的由来,并提出相关的疑问,特别是在事情的进展并不像你料想的那么顺利的时候。
  你一定要询问自己:这种假设究竟是什么?你能够清楚地意识到明显的假设是什么?而你在潜意识里毫不怀疑地接受下来的假设又是什么?自己最确信的假设是不是错误的?自己必须为此做出哪些改变?如果最终证明这种假设是错误的,那么你应如何调整你的计划?
  很多人认认真真做事,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失败或破产。这只在于他们在假设中的计划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会有足够大的市场,他们以为只要自己出现在市场上,客户就会从原有的供货商那里把生意投向自己;他们以为自己很有天分,拥有高超的技术能力,是在低价出售产品和服务,他们以为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是能够获利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这种假设有可能是错误的,这种情况在任何一个公司都不鲜见,世上哪有百战百胜的公司呢?即使是像微软公司这样的超大企业也同样会犯假设方面的错误。而只要一个假设是错误的,那么也极有可能造成经济上的灭顶之灾。
  真正能够把自己引向成功的态度应该是:乐于对自己的假设提出质疑,即便事情并未遭遇危机或失败,也应常常质疑,从另外的角度反思自己的假设,同时还要用事实来检验它,最重要的是,你要在内心里真诚地接受自己也会犯错误的可能性。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灵活变通是必须的,所谓“穷则思变”,灵活机变的素质能把你引向成功的坦途,同时它也将成为你棋高一着的标志。
  一个优秀的员工要想成功,仅仅会变通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借力,务必学会利用周围的资源。其实,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刘邦和刘备成功的故事体现出充分利用团队成员的优势。这个年代不需要单打独斗的英雄,需要的是齐心协力的团队。


变通取胜,借力统筹(3)


  借用成功之道
  一个人有无智慧,往往体现在做事的方法上。借用别人的智慧助己成功,也是一条成功之道。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文才不如诸葛亮,武功不如关羽和张飞,但他有一种别人不及的优点,那就是杰出的协调能力。他能够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为他所用。由此看来,能够发现别人的才能,并能为我所用的人,就等于找到了成功的力量。
  除了合理地借用他人之“才”,合理地借用他人之“财”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成功之道。
  美国亿万富翁丹尼尔·洛维洛近40岁时还很穷,不成气候。无所事事地“混”了几十年后,洛维洛突然大彻大悟,发现了一个借钱发财的办法。他先说服银行给他一笔贷款,买了一条货船,将之改为油轮包租了出去。而后,又以这条船做抵押,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条货船,也改成油轮出租。随后的几年中,洛维洛不断地贷款买船、出租,生意越做越大。
  后来,洛维洛借钱赚钱的方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组织人设计了一条船,在安装龙骨之前,他便找到一家运输公司,说服该公司预定包租这条八字还没有一撇的船。洛维洛拿着该公司与他签订的合同,并以未来的租金为抵押到银行里贷款建造这艘船。若干年之后,洛维洛连本带息还清了这笔贷款,拥有了这艘船。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他却始终没有花过一分钱。
  在复杂浩瀚的职场中,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若要取得大成功,非得借势借力不可。
  借用外脑,组织“智囊团”,这是扩大一个人智慧的好办法。中国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果你的智囊不是臭皮匠,而是有经验、有智慧的专家能人,则你就远胜于诸葛亮了。
  虽然,一个人的智慧是无限的,但经过开发的部分却相当有限,而一个人的价值判断,社会历练,人生经验都因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有不足之处。此外,人的专长也只有那么一两种,当面对复杂的环境,一个人的这些基本条件就不够用了,因此,只好借用别人的智慧了。
  借用别人的智慧可弥补自己智慧的不足,其实借用别人的智慧还有其他的好处:
  把别人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智慧,也就是说,自己在借用别人的智慧的过程中,因别人的智慧的启发而成长了,这正是一种学习,平庸的人借用了别人的智慧,可使事情做得更周到,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