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状元-第5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西北各路人马在鞑靼人持续不断的骚扰下,根本就无法形成合力。

    刘大夏此时对于各方情报知之甚少,因为黄河两岸崇山峻岭,行走不便,少量官道却有鞑靼骑兵出没,导致保德以南、以西地区,信息基本上隔绝,而大同镇方向也有少量鞑靼骑兵出没,以至于刘大夏中军的情报传不出去,京城的消息也难以传到军中。

    刘大夏几次派出斥候查探情况,但大多数都有去无回。

    如果是沈溪领兵,这个时候便会果断回师大同镇,先把与后方中断的联系通道打通再说,把混进大同、宣府等地的少量鞑靼骑兵彻底铲除,然后再想办法收复榆林卫。

    但刘大夏担忧自己兵败被朝廷责罚,想的是如何将功补过,一心对付眼前的强敌,对于其他事情就不那么在意了。

    “刘尚书,已派多批人马前往榆林卫一线刺探,仍旧不知保国公所部下落,恐怕……凶多吉少!”

    宁武关以西的八角所,此时撤兵至此的刘大夏,正在升帐议事。

    整个中军大帐一片死气沉沉,每个将领都是灰头土脸,连日来的溃败已让这些生平自负的将领没了往日的风光,现在已不单纯是边关丢几座城池的问题,而是战火已经烧到了山西腹地,大同、宣府同时告急,在场一干军将,很可能遭到朝廷的责难。

    这一切的根源,便在于战前的轻敌和战时的冒进。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明官兵开战前都认为鞑靼已不复当年之勇,既然弘治十三年可以战而胜之,鞑靼又经过数年内乱,现在应该跟软柿子差不多,官兵们甚至连如何防备瓦剌和兀良哈等部族来抢夺战利品都想到了,就是没料到鞑靼人会主动出击。

    这既是决策层的失败,也是前线将领准备不足,等到失败后人们才猛然发觉,鞑靼人的骁勇善战没有变,大明边军善守不善攻的状况也没有变,改变的仅仅是他们原本谨慎到如今骄纵的思想。

    刘大夏麾下大将、榆林卫卫指挥使扈凌,这些日子在刘大夏身边鞍前马后效劳,多次拯救刘大夏于危难,刘大夏对扈凌非常欣赏,他认为扈凌多加培养有比肩诸如李靖、徐达等名将的潜质,可惜自己如今已经失去提拔重用的机会,等到大军班师回朝肯定会要人为之前的惨败背书,而他作为三军统帅怎么都脱不了罪责。

    当扈凌提到保国公朱晖,刘大夏一肚子气,他兵出榆林卫,向鞑靼人发起追击,结果在屈野川以北中了鞑靼人埋伏。

    跟弘治十三年差不多,这次情况还没上次那么危急,鞑靼人忌惮大明新式火器的威力,不敢强攻,刘大夏且战且退,结果刘大夏撤兵回到外长城时发现一个令他哭笑不得的事情,榆林卫城居然在他撤兵回来前一天便失守了。

    城中有两万多兵马,还有佛郎机炮助阵,榆林卫又是出了名的坚固,保国公朱晖到底是怎么让这样的坚城失陷的,刘大夏到现在都没想明白。

    正是因为榆林卫失陷,刘大夏只能转道别处,沿着长城内侧向东撤退,结果被鞑靼人一路追着打,榆林卫周边要隘全部失守,大明门户因此洞开。

    刘大夏退兵到府谷后,为防止鞑靼中军北进偏头关,刘大夏调遣一万人马前往河曲,又抽调一万前往兴县的孟家峪渡口,他自己亲率剩下的人马渡过黄河,之后就再未与鞑靼主力有过照面。

    现在的刘大夏,只知道宁武关有危险,太原府和汾州也面临鞑靼人的威胁,只是他获得的情报相对滞后,许多都是当天获得某处城池、要隘失守的消息,但几天后又收到消息说这些城池和关隘正在遭受围攻。

    刘大夏不知道该相信哪些情报,如今他能做的,就是看看能否找到保国公朱晖的人马,毕竟延绥巡抚麾下有两万多人,是收复榆林卫的希望。

    但现在,朱晖生死未卜,甚至连榆林卫是否全军覆没都不清楚,鞑靼人在占据榆林卫之后,兵力从集中到分散,对大明边疆各处堡垒和要隘展开进攻,之后再无朱晖的消息。

    在兵败的第一时间,刘大夏便发出八百里加急,赶赴京城向朝廷禀报,提请换人接替朱晖统兵,可到榆林卫失守二十多天后,刘大夏仍旧没得到京城的反馈,甚至刘大夏到现在也不知道沈溪如今已经履任延绥巡抚,领六千兵马往援,结果才出兵几天就在居庸关止步不前。

    “报!”

    升帐议事尚在进行,外面传来传令兵的声音。

    “进!”

    刘大夏难得听到传报,每次各处战报传来,他都能从中获悉一些消息,让他心里变得安定些。

    现在刘大夏怕的不是哪座城塞失守,没有什么比榆林卫失守更让他难以接受,他现在最担忧的是各处没有消息,情报被鞑靼人的游骑封锁得太厉害了。

    传令兵进入中军大帐,道:“报……宁夏后卫派人前来传报!鞑靼人马围攻六日后,卫城不克,转而东进!”

    “啊?”

    在场将领,在遭受连续惨败后终于第一次听到“好消息”。

    这好消息就是,宁夏后卫卫城没有失陷,但伴随这个好消息来的却是当前面临的压力可能会加重。

    综合方方面面的情况,渡过黄河的鞑靼人应该是一部偏师,虽然连续攻克永宁州和岚县,但此后再无消息传来,就证明敌人没有继续攻城拔寨的实力。但如果鞑靼人把进攻的重点从西线的宁夏、甘肃等边镇,转往东线,那太原和大同镇面临的压力就会成倍增加。

    先不说大同镇,一旦太原府门户洞开,鞑靼骑兵除了会肆虐繁华的山西腹地,还可以向东攻打苇泽关和固关,一旦两关失守,华北平原就对鞑靼人敞开门户,要不了多久就会波及京畿重地。

    “尚书大人,您看……这如何是好?”

    将领们没了主意,近来兵败连连,他们需要有人出来帮忙出谋划策,这样出了事有人顶缸,不管从哪方面看,这个人都是刘大夏最合适。

    刘大夏略一沉吟:“还是按照原定计划,撤往宁武关。先确保大同镇的安全,再策应南面的太原府和汾州。”

    虽然众军将很想在八角所休整几日,不想继续行军,但听到刘大夏的军令,始终是撤兵而不是进兵,不用再冒危险,这军令怎么都要遵守。

    “得令!”

    众军将在领命时,脸上的神色多少有些窝囊。

    以前鞑靼人强横的时候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惨败,现在据说是鞑靼人最虚弱的时候,自己反倒将西北大片疆土丢失。

    等众军将离开后,刘大夏仍旧伏案看着地图,他思来想去,念及的都是如何堵截鞑靼兵马东进,对于尽快恢复同大同镇、宣府镇联系的紧迫性,依然没有引起任何警觉。

    ************

    ps:第二更到!

    这一章不那么好写,因为要对照谷歌地图和大明疆域图,还得参考黄河两岸的地形地貌推演战局,尽管不那么靠谱,但至少用了心,请大家多多包涵。

    今天应该还有第三章,天子说到做到,继续提请订阅和月票支持!

    〃

    〃

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 
就在刘大夏退守宁武关时,沈溪基本完成居庸关内的补给,筹集到八十门火炮,外加佛郎机手铳九百四十八支和老式的两头铳、夹靶铳一千五百多把,还有四十多车火药,然后带上之前朝廷配备的粮草物资,准备出发前往大同镇。

    目前刘大夏的目标是宁武关,而沈溪领援兵驰援大同镇驻地大同府,看起来两人会师的可能性很大。

    但其实上,刘大夏正密切关注鞑靼人的动向,一旦之前出现在岚县的鞑靼兵马掉头向西攻打镇西卫或者兵进两岭关、天门关,刘大夏就会相应作出变动,而沈溪前进途中若遭遇鞑靼兵马,也会改变目的地。

    很多时候,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沈溪正是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没有贸然出兵,况且如今随军部将,胡嵩跃和刘序等京营把总,正在跟他扯皮,讨要犒赏。

    这些人在沈溪进驻居庸关后消停了几天,但听说沈溪准备出塞西进后,又开始给沈溪找麻烦。

    但凡沈溪升帐议事,这些人总会在中军大帐跟沈溪提及赏钱,一个个态度坚决,声明沈溪不给犒赏,坚决不出关。

    沈溪并没有操之过急,其实胡嵩跃等人也察觉沈溪太过“淡定”,驻兵居庸关内超过十天,朝廷连下两道军令前来催促,但沈溪就是不慌不忙。

    胡嵩跃等人都感觉到这么拖下去非出问题不可,不但沈溪要遭殃,他们很可能也会被革职查办,丢掉世袭的职位。

    但既然之前已经跟下属承诺过要从沈溪这里讨要来犒赏,就这么半途而废显然不能令麾下官兵满意,他们又不想让自己丢面子,只好委托胡嵩跃当代表,跟沈溪进行最后的“谈判”。

    这次胡嵩跃态度软化了许多,提出来的条件,仅仅是当初提出犒赏的三成,即军中上下每名士兵拿到大约一贯钱的赏钱,外加军官的额外犒赏,这次他们提请犒赏的数量大概是万两银子。

    胡嵩跃道:“大人,您别算了,末将替您算过,如今军中差不多有三万贯军资和三千石粮食,正好下发一部分,弟兄们手中有粮,还得到战前犒赏,上了战场自然干劲十足。等弟兄们建功立业,朝廷自然会下发犒赏,到那时大人便不用担心军中钱粮不足!”

    沈溪打量胡嵩跃,想一口唾沫吐过去……好么,军中钱粮如此隐秘的事情,我以为只有我和军中管理后勤物资的军官才知道,没想到你们这些着急分了“家当”当逃兵的家伙却早就打听得一清二楚。

    我把犒赏发下去,你们知道跟着我干活没好处,遇到鞑靼人还能指望你们去拼命?

    沈溪本可以继续回绝,但他觉得总这么拖下去也不是办法,这中间需要有一个转圜的余地。沈溪沉吟半响,道:“若将钱粮下发,将士不肯为本官卖命,那又当如何?”

    胡嵩跃握紧拳头:“大人请放心,哪个兔崽子敢不效命,宰了他!刀斧手可不是吃素的!”

    沈溪还想问,如果你自己当逃兵,刀斧手是否准备对你行刑?不过最后他还是忍住没问,想了想又道:“若一次下发太多钱粮,将士怠战之心必然严重,不若如此,本官以居庸关为起点,宣府镇为终点,沿途分五次下发犒赏,每次犒赏乃是总犒赏的两成,也就是每次每人大约两百文钱,三斤粮食,等到宣府镇后,所有犒赏便全部到将士手中,你意下如何?”

    沈溪没辙了,他现在这个主帅当得有点儿窝囊,完全不能做到上行下效,只好跟手底下这些京营把总扯皮。

    如果能选择的话,沈溪宁可带居庸关内驻守的隆庆卫兵马出征,李频等人虽然也会出现京营将领的一些坏毛病,但大抵知道什么是军令难违,不会明里暗里跟自己唱反调。

    “大人,一次下发,您省事,弟兄们干劲也更足,为何要分为五次?这路上下发犒赏,是否会耽误行程?”

    胡嵩跃自然不会答应这种条件。

    沈溪拿起桌上的公文,一副漠不关心的神色,道:“既不答应,那此事就此作罢,本官的条件摆在这儿,你回去跟你那些袍泽商议一下,再来跟本官回报!”

    沈溪不肯妥协,胡嵩跃不敢对沈溪怎么样,毕竟沈溪才是三军主帅,而且还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虽然他自恃沈溪不敢拿他如何,但也不能做得太过分,否则沈溪大可动用隆庆卫的兵马将他拿下,杀鸡骇猴。

    再说了,如今沈溪并没有完全拒绝他们的条件,分五次发钱的目的,是防止军中将士领到犒赏后一旦遭遇战事就当逃兵,情理上说得通。

    胡嵩跃心想:“这条件不算苛刻,从居庸关到宣府镇,总里程为三百里,其间要渡过无定河,翻越鸡鸣山,这段路相对太平,等到了宣府镇就能将五次犒赏拿齐,总算对下面的将士有所交待!”

    胡嵩跃在心中权衡一下,终于还是采纳了沈溪的提议,所以他回去跟其他将领商议时,自然而然地站在了沈溪一方。

    刘序等人虽然有所不满,但他们也怕沈溪把他们不听号令的事情上报朝廷,只能暂且做出妥协,两边在“友好氛围”下达成谅解备忘录。

    沈溪以下发第一次犒赏作为条件,三军将士终于同意在九月初十重阳节后的第二天,正式踏上西去的道路。

    在很多京营兵看来,留守居庸关其实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这里有吃有喝,有险峻的地势和高耸的城墙作为屏障,不用担心突如其来的鞑靼人。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得到的军令是收复延绥镇,老是待在居庸关说不过去,若朝廷发怒,将他们全部就地解职查办,那不仅会丢掉祖传的饭碗,甚至祸及家人。

    加上连日来都没有发现鞑靼人的踪迹,所得到的情报也是大同、宣府等地风平浪静,军中开始流传鞑靼人已经撤兵的传闻。很多老兵油子言之凿凿说出番大道理,全都是在对历史的总结还有对当前战局的分析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因此官兵们不再视出关为险途。

    最后连胡嵩跃等京营把总官也觉得,就算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固原镇、宁夏镇和甘肃镇遭受战乱,至少宣府镇这边是安全的,从居庸关向宣府镇所在的宣化府进发,走完这三百里路就可以拿到一份基本的犒赏,值得冒险一试。

    至于到了宣化府之后是否还要西进,到时候再跟沈溪扯皮。

    胡嵩跃已经做好准备,等到宣府镇之后至少要让沈溪拿出两倍以上的犒赏,全军才会继续跟随沈溪往大同镇进发。

    等到了大同镇,如果一切安好,那就证明鞑靼人确实已经撤退,之后就可以安安稳稳跟随沈溪,前往“接收”榆林卫城,把功劳赚取到手再说。

    ……

    ……

    九月初十,兵马在经过半个月以上的休整后,终于再度出发。

    沈溪从京城领兵出发时,朝廷调拨兵马六千,民夫两千,号称五万兵马,等到了居庸关后,未经战事而逃亡二百余。

    逃亡的京营兵大多是家中没有牵挂的那种,他们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忠君报国,只知道保命才是第一位的。

    大明边塞逃兵情况向来就很严重,尤其是那种非世袭的军户,征召入伍后遇到战事便不战自溃,隐名埋姓逃到山、陕等地,在太行山、中条山或者关中沦落为匪,等到战争结束,这些逃兵只需要谎报个经历,就可以用灾民的身份,在新地方落地生根。

    沈溪从居庸关出发时,可用于实战的兵马大约是五千七百五十人左右,外加两千民夫,也就是说沈溪的“五万兵马”差不多只有宣称的一成多,这样的配备实在太过寒碜,连沈溪自己都不觉得这路人马能帮上西北什么忙。

    但沈溪是懂得为自己筹划之人,他这次前往宣府镇,可以说是在预测鞑靼人军事动向后,做出的果断抉择。

    在沈溪看来,只要山西镇、大同镇和宣府镇安稳,那就算边塞之地再多城堡沦陷,鞑靼人始终会因为无法占据大明富庶地区,劫掠不到足够多的钱粮以战养战,只能选择退兵。鞑靼人无法分兵防守大明城池,因为后勤补给线路太长,要是没有足够的粮食,这个冬天可过不去。

    这就跟中原王朝屡屡大败草原上的部族,却始终无法占据草原的道理一样。

    沈溪现在的着眼点,在于鞑靼人一系列军事行动后面隐藏的真实目的,揣度他们的野心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保证大明京畿的安全,如此一来大同镇和宣府镇一线长城的戍卫就变得格外重要。

    大同镇沈溪管不了,他只知道宣府镇实际驻兵以万全都司的人马为主,总兵力应该在三万到五万之数,以军户为主。

    沈溪这五千多人马去了也派不上太大的用场,但沈溪本着负责的精神,能帮点忙算一点。

    如果一直留守居庸关,他除了没法跟朝廷交待外,自己心理那一关也过意不去。领援军往援,不是让他躲在后方当缩头乌龟。

    从居庸关向西,走怀来、鸡鸣驿一线,一路上河流水道众多,这里是海河中上游永定河水系一线,也是后来官厅水库的原址,进入秋季后,这一路行军就不再轻省,尤其到夜晚之后靠近水泽的地方温度下降得很快,直逼零度,士兵们守夜都需要烤火来取暖。

    不过好在有一点,从居庸关出发后几天时间内,没有任何鞑靼人活动的迹象,逐渐连守夜巡逻的官兵都开始放松警惕。

    这也跟这路人马本身就没打硬仗的心理准备有关。

    京营兵马这些年来疏于操练,更是少有上战场,没有边军跟鞑靼人对峙多年的经验,再加上本身傲慢自私,军队中上层贪污**严重,下层兵无斗志,遇到战事想当逃兵的人很多,就算有一点忠君报国之心,也会因为周边之人耳濡目染,最后同流合污。

    战场上,永远是性命最重要!

    **************

    ps:第三更到!

    唉,始终码字快不起来,这一章又用去四个多小时才码出来!嗯,最后,天子求订阅和月票鼓励!谢谢大家!

第一〇七二章 进兵余波() 
九月十二,京城谢府。

    谢迁早早地就回到家中,倒不是因为这天是什么节日,而是他得到消息,沈溪家眷一行自崇文门返回京城,进城时遇到不小的麻烦,尽管谢韵儿表明了身份,守卫城池的京营兵却怎么都不肯放行。

    恰好五城兵马指挥司一位指挥在场,哪里敢怠慢,立即将事情上报兵部,兵部则第一时间通知谢迁。

    谢迁岂是好相与之辈?他人面广,立即到五军都督府打了个招呼,张懋立马过问此事,兵部也派人前往,沈家家眷终于得以顺利进城。

    当得知自己的小孙女谢恒奴平安无事,而且肚子里的孩子也一切正常后,谢迁这才放下心来,回到家中第一时间让人送日用品到沈府。

    等事情处理妥当,谢迁来到内宅,不但徐夫人在,谢丕和史小菁夫妇也闻讯赶来,显然都在等候沈家那边的消息。

    徐夫人见到丈夫,连忙上前道:“老爷,君儿她可是平安归来了?”

    谢迁本想开心地告诉妻子喜事,但见到儿子和儿媳妇在一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