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落紫禁城 -吴启泰-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绪最怕的是珍儿性情刚烈,受不了冷宫的折磨,没等到那一天的来临便顶不住了…… 他觉得想这种事有些不吉利,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往这上头想,但往往一个人独坐闷夏,听着 窗外那元休无止的蝉鸣,冷不丁儿又冒出这个念头来。前一阵子,他托大阿哥带去那只绿玉 搬指,为的就是让她咬着牙,为了他,为了他们俩有一天能再次团聚,好好活下去。
    小太监进门向光绪通报吟儿来了。光绪从沉思中惊醒,似乎没听清小太监说什么,抬起 一双恍惚的眼神,摆摆手说不见。直到小太监又重复一遍,光绪才猛然回过神,说快让她进 来。
    吟儿一进门,光绪顿觉屋里一亮。这不仅因为对方穿了一身新衣,也不仅因为她突然长 开了,亭亭玉立一个纯情少女显得分外动人,更重要的她是珍儿身边的人。从某种意义上 说,见到她也等于见了他心中苦苦思恋着的珍儿。
    吟儿刚跪下要给光绪请安。光绪急忙上前一步,伸手将吟儿拉起。
    “起来,快起来!”光绪激动地说,“你是怎么来的?皇太后知道吗?”
    “回皇上话,是老佛爷派奴婢来的。”
    “这么说,你不是珍主子派你来的了?”光绪心里一愣,似乎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他以 为她是偷偷跑到瀛台来递口信,所以担心慈禧知道她来这儿,没想她正是慈禧派她来的。
    “珍主子挺好。吃得下睡得着,比先前你见到她时要胖一些……”吟儿没听出光绪语气 中的不悦,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刚才在总管值房,她急中生智,趁着脱衣服的当口, 将那只绿玉搬指藏在发结中,一丝不挂地当着两位姑姑面换了衣服,这才没被李莲英发现。
    “珍主子有什么话跟我说?”光绪心情烦躁地问。“珍主子让奴婢好好伺候皇上。”
    “那你一走,由谁伺候她?”
    “不知道。敬事房会另派别人去的。”
    光绪突然明白怎么回事。前些天,他上储秀宫给慈禧请安时,慈禧当着他的面吩咐李莲 英派一名聪明能干,模样儿端庄的宫女去瀛台侍候皇上,他连声说不要。慈禧只管和李莲英 说这件事,根本不理睬他。没想才过几天,宫女真的送来了,原来她就是一直在北三所侍候 珍妃的吟儿。
    “其实你不该来我这儿,你应该留在那边陪珍主子。她一个人在那儿受苦受罪,你是她 身边的老人,她离不开你……难道这个道理你都不明白?”光绪搓着两只两手,在屋里来回 不停地走着,一边抱怨吟儿。
    “奴婢知道,这全是老佛爷的意思。”吟儿心里说不出地委屈。珍主子那边要她上这儿 好好伺候皇上,还要她劝皇上早得贵子,甚至求她为皇上献身,有朝一日能替代珍主子为皇 上生个孩于。而皇上这边根本不当她一回事,而且口出埋怨,好像这是她自己的主意,扔下 珍主子不管,一心想上这边来另攀高枝似的。
    光绪看得出对方有些委屈。要在过去,他是不会察觉一个奴才的心迹,因为至高无上的 地位令他无需考虑别人的情感走向,对方唯一的选择便是服从。由于现在地位变了,他渐渐 地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别人。他正是由此想到这件事不能怪吟儿,她来不来根本由不 得她。想到这儿,他在椅子里坐下,心平气和地询问起有关珍妃的情况。
    光绪与吟儿说了一阵子话,叫人将她领到下房住下,自己乘小船离开瀛台,匆匆赶到储 秀宫,他一见慈禧面,便迫不及待地切人话题,说他那儿用不着宫女,还是让吟儿回北三所 伺候珍妃算了。他心情非常焦急,语气尽可能显得很随便。
    “行,你要是不喜欢吟儿,让她回我身边。说到敬烟守夜,没人能比得上她。你嫌她, 我还舍不得呢!”慈禧平静地笑了笑,毫无余地的封死了吟儿回珍妃身边的可能,“你说, 你喜欢谁,替你换一个可心的。”
    “不不……儿臣不是这个意思。”
    “你什么意思我不管,反正你是皇上,不是和尚。”慈禧一语双关,犀利的目光紧紧盯 在光绪脸上。
    光绪躲着慈禧的眼神,低着脑袋,半天不出声。
    “女大十八变。你真的没发现,吟儿这二年越长越好看了?”慈禧见光绪不说话,就着 刚才的话题继续说下去。
    “儿臣没留心… ”
    “那你就多留点心,回去好好看看。”
    “… ”光绪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得在心里苦笑。
    “后宫三千,咱们大清国不养那么些闲人。也就是好几百吧。说实话,这些丫头里,吟 儿怎么比都是个人尖子。你要是喜欢,就把她收了房吧。”慈禧劝起人来,一向是重话轻 说,面子上漫不经心,骨子里却非常坚决。光绪了解这位皇爸爸的脾气,慌忙说不行,态度 十分坚决。
    “谁个说不行?宫女嘛,本来就是替皇上预备的!”慈禧反驳着光绪,态度非常认真。
    “儿臣根本没这个心情!”光绪摇摇头说。
    “皇上收宫女,也算给她们这些人图个出身,就冲着吟儿主动去北三所,伺候珍妃,在 那儿陪着一起受苦,你也该收了她。要是能生个一儿半女的,母以子贵,她也算没在宫中白 熬了,你说是不?”
    “不不,儿臣不能干这种事。”
    “为什么?”
    “她进宫之前… ”话一出口,光绪立即刹住话头。他早就得知吟儿与荣庆的关系,并 许下诺言,事成后要替他们俩指婚,现在不能替他们了却这个心愿,总不能夺荣庆所爱,干 出这种荒唐事。别说他除了珍妃,对其他女人毫无心情,就算有,他也不能和吟儿发生这种 事。
    “她进宫前怎么啦?”慈禧追问。。
    为了不让慈禧怀疑,光绪连忙改口,说吟儿入宫前,她家里什么情况他一点也不了解, 收下为房显然不妥。慈禧笑笑,说这还不容易,宗人府都留着底,派人查一下。要是怕费 事,你回去亲自问问她就得了。
    光绪本想求慈禧将吟儿从他身边调开,让她回北三所,继续留在珍妃身边,没想慈禧当 下一口回绝,他回到瀛台,心情非常烦躁,越想越担心珍妃。过去虽说她也是一个人住在北 三所,但身边好歹也有吟儿陪着她,通过她无论什么事,包括外面的情况多少也能知道一 些,现在吟儿一走,珍妃两眼一抹黑,往后的日子更加艰难了。
    光绪明知这件事是慈禧的主意,心里却无可奈何。对一向骑在他头上的皇爸爸他不敢怎 样,一肚子火气全撒在吟儿身上。心想既然慈禧让她留在这儿,那就让她留吧,反正他是不 用她伺候的。一连几天,光绪不让吟儿伺候他不说,连寝宫和起居室也不让她进。
    就在光绪苦苦想着用什么办法将吟儿弄走的同时,吟儿也在思索怎样才能转达珍主子的 劝告,并将那只绿玉戒指交还给皇上。按珍主子意思,皇上跟谁个女人生下孩子,这只绿玉 戒指便赏给谁。
    来赢台之后,吟儿心里早就拿定主意,按珍主子意思,将绿玉戒指交还给光绪,至于珍 妃求她生子的情况则只字不提。吟儿深知珍主子一时情急,冲动之下脱口说出计她替皇上生 儿子的念头。不要说珍主子还可能有出头之日,就是没有,作为珍主子的贴心奴才,她不能 也不应该当真。她唯一的念头便是好好伺候皇上,按珍主子叮嘱她的那样,要她学会调养皇 上身体。为了这,珍主子特意将过去御膳房和茶水章熬汤的配方告诉她。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民间的俗话对这位皇家的真龙天子也同样适用。只 要皇上身体好,怎么也熬得过一个六十好几的老人。这就是吟儿最质朴的想法:皇上好了, 珍主子早晚会好的。包括荣庆和她自己,也都会跟着好起来的,所以,她来这儿首要的事便 是伺候好皇上,劝他宽心,劝他耐着性子等着珍主子。可是她来这儿好几天了,一直没机会 跟皇上单独说上话,连那只绿玉搬指也没来得及亲手交给对方、
    自她头一天来这儿见了皇上一面,再也没见过皇上。她不知为什么,皇上不仅不让她伺 候,连起居室和寝宫,包括书房都不让她进。即便在回廊或院子里偶尔碰到皇上,皇上连正 眼也不看她一眼,根本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吟儿心里纳闷,不知她哪儿得罪了他。皇上不理 她,她可不能不理皇上。来这儿好几天了,冒了好大风险,将珍妃主子的戒指带到这儿,竟 然还没交到他手里。
    一天上午,皇上身边的太监突然通知她,让她准备一下,说下午敬事房派人来接她离开 瀛台。吟儿一听顿时傻了,问对方为什么。太监说不清楚,也许皇上这儿不想用宫女。吟儿 急了,不顾一切地去找皇上,心想怎么也得将珍主子的绿玉戒指交给他。光绪正在书房读 书,小太监把着门口不让她进。她起初跟小太监说好话,求他通报皇上,对方不理她。她急 了,说一定要见皇上。小太监拦在门边,两人争执起来。这时书房里突然传出光绪的声音, 他让小太监放吟儿进去。
    “知道我为什么让你走吗?”光绪绷着脸,双手背在身后问。
    “奴婢不知道。”吟儿摇摇头,心神慌乱地说,“奴婢上这儿来,只是一心想伺候好皇 上。”
    “光是伺候?皇太后还跟你说了些什么?”光绪盯着吟儿那张小脸,觉得正如慈禧所 说,这丫头突然变得更漂亮了。想到这儿,他觉得有些无聊,立即追问起慈禧到底跟她怎么 吩咐的。
    “老佛爷也是这样吩咐奴婢的。”
    “不对吧?”
    “奴婢不敢有半句假话。”
    “可你头一次见面却不是这么说的,你说是珍主子让你来的。”
    “是这样。是老佛爷下的旨,也是奴婢临来前,珍主子再三托咐的。”
    “那你说说,珍主子怎么托咐你的?”
    “珍主子听说皇上前一阵子病了,要我来这儿精心伺候,连章德顺过去替皇上熬汤水的 配料都教了奴婢。她让皇上安心调养,龙体早日康复。珍主子还说… ”说到这儿吟儿顿时 犹豫起来,不知该不该提皇上早得贵子的事。
    “她说什么?”光绪迫不急往地追问。
    吟儿吱唔了半天,终于说起珍妃的心愿,希望皇上尽快养好身体,早得贵子,并说皇上 只要有了儿子,老佛爷就无法将皇位传给大阿哥了,光绪听后半天无语,心想这倒是说中了 他的心思。问题是珍妃身陷圄囹,他不止一次求过慈禧让他俩在一起,慈禧不答应,让他孤 家寡人一个,孩子总不能从天上掉下来啊。想到这儿,他气不打一处来。
    “胡说!”光绪沉下脸,“你明知珍主子跟我各分东西,连见上一面都不行,上哪儿得 贵子?”
    “珍主子说,皇上无论跟哪位宫妃在一起都行… ”
    “大胆!”光绪喝断吟儿。
    “皇上!珍主子真的这么说的。”到了这个分上,吟儿只有硬着头皮,将那天珍妃的话 重了一遍,只是没敢提珍妃求她献身的
    光绪看一眼吟儿,显然不相信珍妃会这样劝他。他了解珍妃,尤其在这个特殊问题上, 她从来没有这么大度,要不连她亲姐姐瑾妃也跟她闹得非常不愉快。光绪一方面觉得她在这 方面太小气,有时令他啼笑皆非。另一方面又觉得她这种小气,是一种爱到深处的小气,她 太在乎他,恨不能天天霸着他,不想让他跟其他任何女人亲呢。他突然觉得吟儿在耍他,甚 至认为她另有目的,自有她一番良苦的用心,因为吟儿明知他不喜欢其他宫妃,而她偏偏说 任何女人都行,这里头岂不是有所暗示?
    “吟儿,你不但忘了荣庆,也忘了珍主子的恩典。”光绪冷笑一声,心里认定是老佛爷 在背后支使她,她根本不会想出这个主意:“看不出,你这么小小年纪,心机很深,竟跑到 这儿来走这步闲棋!”
    “奴婢不懂皇上说什么。”
    “朕没那么多闲空跟你罗嗦,你从哪儿来的,就回哪儿去。告诉支使你的人,皇上不要 女人,不要孩子,宁可打一辈子光棍,当个孤家寡人。”如果说光绪过去很少与其他宫妃在 一起,其中也有碍着珍妃面子而无奈的地方,但现在,当珍妃打入冷宫替他受苦受难之际, 他可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为了她而拒绝一切女色。
    吟儿听出光绪话中有话。猛然想起小回回跟她开的玩笑,记得那天慈禧跟她言谈中也透 出意思,尽避她巴望光绪能让她抱上孙子,但绝不会因此让他与珍主子在一起。除了她,皇 上与任何女人生的都行。她隐约觉得,可能老佛爷派她来这儿,其中就有这一层意思。所以 光绪由此对她生出恨意,一直冷落她,直至现在要赶走她。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已经很难说 清楚了。珍主子与老佛爷都极为关注皇上的后代,但目的全然不同,珍主子让她来这儿,是 为了不让大阿哥夺走皇位。慈禧派她来这儿,是为了让皇上忘了珍主子。想到这儿,吟儿觉 得再多说也没意思,于是从怀中取出光绪通过大阿哥带给珍妃的搬指,双手捧着递给光绪。
    “什么意思?珍主子为什么让你退回来?”看见自己带给珍妃的戒指被吟儿带回来,光 绪不由得心里一愣。
    “珍主子说了,她让我带话给皇上。皇上您可能不信,但您见了这只搬指,就会相信 的。主子还说,搬指再带到您这儿,就当是她写的信。”
    皇上身边的后妃谁头一个生儿子,这只搬指也就赏给谁,这是光绪母亲送他这只戒指时 说的。珍妃特别喜爱这个搬指,光绪答应珍妃,等她生了孩子,哪怕是个女儿也将这只搬指 送给她。珍妃问光绪,要是其他宫妃先她而生怎么办,光绪说那就将搬指砸了。珍妃说不能 砸,她自信一定会替他生个儿子,这只祖母绿搬指非她莫属。自她打入冷宫,光绪为了表示 对她最诚挚的情意,才毅然将戒指送给她,以示他为了她从此不近女色的决心。这会儿,珍 妃将搬指重新让吟儿带回,也就意味着她将放弃这个一定要替他生孩子的权利。
    这样看来,珍妃劝他早得儿子的话是真的,吟儿没有说一句假话。因为这里头不为人知 的秘密只有他与珍妃才知道。想到这儿,光绪悲从心来,珍妃似乎对自己的处境已经绝望, 所以才会这么做。同时他觉得自己小看了珍妃,她在关键时刻,常能跳出自身的局限,由大 处着手思虑许多问题,她是为了他的皇位不让其他人夺走,所以才会狠下这个决心的。她在 自己最小气的地方,表现出最大度的气派,要不是吟儿取出这只绿玉搬指,他还一直以为吟 儿受了慈禧的支使,在他面前耍小聪明的。
    他错怪了吟儿,更想错了珍妃。光绪沉默许久,双手拉起吟儿,向她保证,说到了他这 位皇上说话算数的那一天,头一道旨意什么也不下,首先要给她和荣庆赐婚,并作为主婚人 参加他们的大婚之喜。
    叶赫将军见到儿子荣庆站在面前时,几乎不敢相信他的眼睛。
    儿子敲门时,他正在后花园浇花除草。他心里奇怪,一般客人绝不会由后门进来,更不 用说后院里经常没人,敲了也没人应门的。他犹豫片刻,上前开了后院门,门外站着一个卖 山货的客商,荣父问客商找谁,那人没说话,闪身进了后院,随手关上院门。荣父惊慌地问 他想干什么,那人扔下肩上的褡裢,叫了声爸。这时荣父才认出是失踪一年多的朝廷要犯, 他唯一的儿子荣庆。
    荣父颤颤巍巍地领着儿子进了妻子的卧房。荣庆扑到母亲身边跪下,连声叫着母亲。叶 赫夫人愣了半天,终于认出是儿子,顿时两眼一翻昏了过去。
    荣庆一年多前假扮成船夫,在他与小格格结婚大喜的前一天深夜,登上了长江上的轮 船,顺江而下,一直逃到上海。到了上海,为了逃过朝廷的追捕,他改名换姓,躲在洋人的 租界内暂避风头。后来,他通过各种关系,试图找到失散的茶水章和把兄弟无六,但都毫无 结果。
    怎么办?面对这一局面,有人劝他逃往日本,说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一批新党要员都相继 去了那儿。走投无路的荣庆在日本使馆翻译的帮助下,准备由上海出发前往日本东京,临行 前的那天晚上,他突然决定不走了。他之所以不走,因为他实在舍不得吟儿。他不甘心,就 这样与自己的心上人永远分手,也不相信慈禧能将大清国的皇上一手废了。
    后来,迫于各种压力,慈禧没敢宣布皇上退位。接着各地义和拳纷纷揭竿而起,朝廷中 有人想利用义和团与洋人对抗,中外矛盾顿时变得更加尖锐,时局越来越乱。在这种情况 下,荣庆认为时机已到,假扮成口外的客商,一路北上,来到了他阔别已久的北京。
    他躲在家中,心里却惦着吟儿。他就是冲着她才冒着生命危险回来的,怎么也得想办法 打听一下她的消息,同时也捎个口信给她。这一年多,无论是家里人或亲戚朋友,都以为他 死了,或是逃到国外。吟儿人在深宫,消息更加闭塞,因此让她知道他仍然活着,是非常重 要的。
    为此,他一直想找机会去一趟吟儿家。
    他不敢告诉父母心里这个念头。因为他两位老人好不容易等到儿子回来,将他藏在家里 仍然提心吊胆,绝对不会让他出去冒险。他成天躲在屋里睡觉看书,晚上才敢出来在后院里 活动一下身体。越是没事,他心里越是想着吟儿,一想到吟儿,便耐不住的满心烦躁,一天 下午,趁着父亲陪着母亲上庙里烧香的机会,他翻出写有“定州古郡”字样的褡背,换上一 身旧衣,像当初他混入北京那样扮成客商,瞒着家里其他人悄悄出了后院门。
    荣庆由丁字胡同来到了吟儿家。他轻轻拍开大门,开门的是个年轻人。那人瞅着他,问 他找谁。荣庆愣了一会儿,问有位福贵大少爷是不是住这儿。年轻男人张口说福贵早死了, 房子也卖了,这房子他是从别人手里买下的。荣庆慌忙问对方,知道不知道他们家现在搬到 哪儿去了,那人说不知道,话没说完便关上大门。
    完了,找不到他们家人,打听不到吟儿的消息,更没法和吟儿联络了。荣庆贴着胡同边 的青砖墙,漫无目的地向前走去。出了胡同口,他顺手一拐,向西四大街走去。按说他是不 应该在这种人多的热闹地方露面的。他心里有事,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