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战国做皇帝-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飞话音刚落,军器坊“呜呜——”的哭声已响成一片。被视作牲畜、前途暗无天日的奴隶们,终于看到了出头的希望,再也忍耐不住心酸的泪水。

第十六章 授勋*连发弩

军器坊、太*、马服君府,在这三点一线间,赵飞连日来不停地来回穿梭,不经意间,又是一个月的时光匆匆而过。

那天,日头正毒,外面晒得人头顶仿佛能冒出烟来,铁匠营里更是炽热得如同“地狱熔炉”。刚刚从“地狱熔炉”里出来的赵飞胡乱地抹着满身的臭汗,这前世里最怕酷热的颓废小白领,此时却没有骂娘,乐得简直合不拢嘴。

铁匠营里,百余只体型庞大的风箱,已经架设得妥妥当当。适才赵飞望着那熊熊的炉火,心想:“穿越而来,直至今日。我赵飞终于为这个世界改变些什么了!”赵飞仿佛看到了自己一手打造的“洛克希德*马丁”蒸蒸日上的希望。“希望,只是希望而已,千万别得意忘形!”赵飞一边双手使劲地甩着汗水,一边不断地提醒着自己。

赵飞不负众望,及时地兑现了承诺:出了大力的鲁国奴隶-元,已经除去了隶籍,恢复了本姓-公孙。请示过赵王、蔺相如后,赵飞赐给了公孙元“一级技师”的荣誉称号。

那日,军器坊举行了隆重的授勋仪式。赵飞站在临时搭就的木台上,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这前世的颓废小白领竟然没有一丝慌张。赵飞不紧不慢地掏出了一块圆饼状的薄铜牌-这是赵飞专门让铁匠营打造的勋章,正反面分别刻着“一级技师”和“军器营”七个浑厚的赵字。

“各位同僚、各位工匠师傅们!”赵飞略带稚嫩的声音朗朗响起,“我木器营工匠-元,造鼓风机,立下大功。前日本司马已请示赵王、蔺相国,除去元的隶籍,赐姓公孙。同时,为表彰公孙元的功绩,本司马授予公孙元‘一级技师’勋章一枚。公孙元,上台授勋!”

赵飞话音刚落,恍惚如在梦中的公孙元激动地哆嗦着,慌乱地走上台去。赵飞上前扶住公孙元摇摇欲坠的身形,为公孙元正了正衣衫,郑重地把“一级技师”的青铜勋章别在公孙元胸前。公孙元不知所措地茫然承受着。赵飞拉着公孙元转身正对台下,猛然举起公孙元的手臂,一声高呼:“公孙元,‘一级技师’!”

短暂的宁静过后,“公孙元”、“一级技师”、“赵司马,万岁!”。。。。。。台下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响成一片。

这时,台下的隶籍工匠们明白了:“司马大人实乃信人,口无虚言,真的肯为我们工匠除去隶籍,还赏给那令人眼红的勋章。日后就死心塌地地跟着司马大人了!谁敢说我们司马大人的坏话,非把他打成肉饼不可!”

公孙元陶醉在如海啸般的欢呼声中,两行热泪顺着满是灰土的面庞滚滚而下。他虽然至今搞不明白,这“一级技师”称号到底是个什么官职?但看看司马大人那一脸的郑重,再听听台下的欢呼,除去隶籍的他已感受到这是莫大的荣誉,心里暗暗发誓:“从此以后,赵司马就是我公孙元崇拜的神!谁都不许侵犯的神!拼了性命也要守护的神!”

“连发弩?”授勋数日后,公孙元听到又一个新鲜的词语从赵飞口中冒了出来。公孙元望着赵飞,一脸的吃惊与困惑。弓弩,他倒是跟着师傅做过,但能连发的弩,饶是木工精通的公孙元,却还是第一次听说。若能造出连发之弩,对身处大争之世的赵国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公孙元心里如山间泉水般透亮。只是这弩,如何才能连发呢?公孙元想破了脑袋,还是想不通其中的机关诀窍。

“公孙技师,本司马这里有个大致的构思,你来看看。”军史迷赵飞对弓弩有种近乎痴迷的爱好。前世里他曾在网上淘到过一只二手弓弩,闲得发闷的时候曾把那弓弩拆开研究过,对基本的构造还是甚为熟悉的。赵飞凭着脑海中的记忆,在黑板上画了个弓弩的形状,又细心地在旁边画了个零件分解图。

公孙元望着黑板上虽有些歪扭,但还算大致明了的构造图,顿时蹙起眉头,照着黑板上的形状,用手指不停地对空描画着、低头思索着,渐渐地,他那眉头舒展开来,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浮上了嘴角。“司马大人,小人愿意一试。此等弓弩精巧非常,大人给我十日时间,方可从容造出。”公孙元开口道。

“好!公孙技师,本司马就给你十日时间。需要什么,就找乐大人。”赵飞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公孙元的请求,赵飞对刚才描画的美式弓弩,实在寄予了莫大的希望。穿越而来的赵飞早已知道:数年后秦赵将以倾国之力对决长平。而在这冷兵器时代,两军近战搏命之前,弓弩的威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战斗的胜败。赵飞盼望着这连发弩能和秦军弓弩一教高下,想让那自命军器天下无双的秦军锐士,也来尝尝赵国连发弩的厉害。

没了赵飞的陪伴,隔日独自读书的太子赵丹,在宫里生生闷得发慌。宫内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太子赵丹早就看得厌烦了。没了赵飞,太子独自一个人偷闲罩鸟,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情致。

大清早,闷极了的太子竟然早早站在宫门等候着自己的伴读。待看到赵飞的身影,太子兴奋地顾不上礼节,一把拉住赵飞的手,连声说到:“赵括,这一日不见你,本太子闷死了!你倒是在外面玩得开心。”

赵飞心里暗暗喊着冤枉,这些日子忙得像个陀螺一般转个不停,军器坊的事业刚刚见点眉目,连身边的苗条气质女都没心思下手,实在是想开心都找不出时间呀!

“太子,您是未来的赵王,当稳坐宫中运筹帷幄。我赵括命苦,只有替您卖命的份。”赵飞忝着脸恭维着太子。

“好你个赵括,真是拿本太子当外人,竟然敢这么奚落我!”太子赵丹对着赵飞,当胸一拳击来。赵飞没有躲闪,其实也不想躲闪。待那一拳结结实实地打在身上,赵飞心里清楚得很,这是太子把我赵飞当成了自己人。

“太子莫忧!哪日方便时,赵括再为太子引路!”赵飞靠近了太子,小声地咬着耳朵。

太子闻言,不禁喜上眉梢。转眼间,太子装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对赵飞说道:“赵括,你小子如敢食言,小心我揍你!”

那天的学业,二人竟然半点也没听进去。赵飞牵挂着他的杀人利器-连发弩;太子赵丹心思也早已飞到宫外,两位“好学生”整日里望向竹简的目光都是直直地,看得太子傅触龙直摇头。

“太子,前方就是我赵**器坊。我赵括的地盘!”赵飞自豪地说着,一脸的肆无忌惮的得意。苦等数日,终于趁人不注意溜出来的太子,望着面前那破败的院落,满腹的新奇,不由得对能在外面自由施展抱负的赵飞大为羡慕。

“赵司马!您来了!”乐禾见赵飞进院,急忙迎了出来。乐禾看着赵飞身边疏通打扮的太子,觉得面生的很。心想:“这军器坊重地,赵司马怎么把书童带来了。”

赵飞看出了乐禾的不解,赶紧解释道:“乐禾,这是我的书伴,自小伴本司马读书,口风很紧,乐禾你不要担心,本司马自有计较。”匆忙中,赵飞把自己和太子的位置颠倒了过来,陪太子读书被他改成了太子陪他读书。

见司马大人如此说法,一向在军器坊行不逾矩的倔强乐禾也只好答应下来。

“乐禾,咱们一起去木器营看看如何?”赵飞急切地说道。赵飞还担心着他那宝贝弓弩,刚迈进军器坊,就迫不及待地要去检查连发弓弩的进度。

三人转进一座不起眼的幽静小院,院内正是木器营密室,军器司马赵飞亲自选定的连发弩研究室。

此刻室内满地的木屑刨花,散发着阵阵略带苦涩的木头香味。“一级技师”公孙元,低头专心致志地擦拭着木托,眼中饱含深情,就像在侍弄着自己多年不见的老情人。赵飞三人走进密室,公孙元竟然一点没有察觉。

乐禾张开嘴巴,正想唤醒公孙元,赵飞及时出手,捂住了乐禾的嘴巴。食指竖在嘴边,做着噤声的手势。会意的乐禾立即闭上了嘴巴。

牛筋弓弦、榆木枪托、青铜弓刀、藏箭盒。。。。。。工作狂公孙元耐心把一个个零件擦拭完毕,接着挥起凿子、木槌,把一堆零件又一丝不苟地慢慢组装起来。

站了老半天时间的赵飞,感觉腿都有点发麻了。正想活动一下身体时,只听公孙元长出一口气,累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一只组装完成的赵国弩机,赫然呈现在众人面前。

第十七章 这,就是连发弩?

(因排版混乱,本章重新上传,给您带来不便,敬请各位书友谅解!〕

(求收藏,求评价,求推荐!各位书友,如果觉得本书还值得一读,就收藏评价推荐一下吧!小生咱来者不拒!您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

回首间,公孙元蓦然发觉密室里多了三人。疲惫至极的公孙元揉揉已昏花的眼睛,待睁眼辨清来人,急忙对着赵飞弯身行礼:“不知司马大人驾到,公孙元失礼了!”

赵飞连忙赶上一步,伸出双手托起了公孙元弯下的身子,用满是赞赏的声音说道:“公孙技师忠于职守,本司马甚为欣慰。来,让本司马看看你这弓弩如何。”

赵飞费力地掂起地上的两尺来长的弓弩,一股沉重感瞬间爬上手臂。“这弩,怕是要有二十来斤重吧!”赵飞心里揣度着。

“榆木弩身,不易干裂变形,但略显滞重。”公孙元见赵飞吃力的样子,急忙解释道。

赵飞端起弓弩,细细地把玩着。只见那弓弩的箭槽、木托、青铜弩机被公孙元擦得油光发亮,中药淬煮过的牛筋紧绷着,看起来满是力道。赵飞心里对公孙元的敬业连声赞叹:“这才是一级技师的作品!”

“司马大人,还让在下先把这弩箭装上。”见赵飞要试弩,公孙元急忙把弩箭递了过来。

赵飞只见那青铜打造的弩箭,粗细长短和前世里的大头钢钉相仿,心想:“这弩箭未免太秀气了些,杀伤力不知如何?”,赵飞接过弩箭,双手上下翻飞,动作毫无迟滞,眨眼间的功夫,熟练地装上了三支弩箭。

赵飞一连串熟练的动作,看得公孙元大为诧异,心想:“这位司马大人真是神人,装起弩箭来,竟然比我还利索。”其实,赵飞对弓弩的喜爱和熟悉,“一级技师”公孙元完全想象不到。

前世里赵飞刚淘到那二手弓弩时,夜里睡觉都当宝贝似地藏在被窝里。天性喜爱弓弩的赵飞,闲时就琢磨弓弩的结构,那弩机买来没几天,赵飞拆了装,装了又拆,把那二手弓弩玩得倍儿熟,熟能生巧,这公孙元造的简单连发弩,对赵飞来说还不是小意思。

赵飞提着连发弩,带着一行人走到了后院。木器营密室的后院,空荡荡的,十分的僻静,偌大的院中,孤零零地竖着几根一人高的木桩,几块画满同心圆的四方形的木板,牢牢钉在木桩上,这里就是赵飞吩咐工匠们建造的靶场了。

赵飞双手端起弓弩,平举着努力地瞄准木板,用力拉开机括,那牛筋弓弦紧绷地张了起来。赵飞轻轻扣动弩刀(扳机),“嗖——”第一声,一只弩箭发射出去。“彭!”一声闷响,那弩箭牢牢地钉在了木板上。赵飞接连扣动弩刀,四只弩箭相继飞啸而出。把一旁的太子和乐禾看得连声叫好。两人第一次见识到这连发弩的威力,觉得这弩机竟能连发四箭,实在不可思议。

没想到赵飞却微微摇了摇头,显然对这弓弩并不满意。赵飞目测了一下这弩箭的发射距离,大概有二十米左右的样子。这手中的弩箭威力和他设想的相去甚远。前世里见识过美式连发弓弩的赵飞,对手中这只弓弩有些失望:“弓弩主要用于近战,看目前手中的弩机,发射距离太短。以此弓弩对抗步兵,最多能发射两拨,八只弩箭;如果是对阵骑兵;第一波弩箭发射完,怕是再也没有扬威机会了。那弩箭太细,也太轻,连面前三寸的木板都穿不透,如果射不中要害,对敌人确实造不成多大的杀伤。瞧瞧手上的这玩意,哪有一点‘强弩敌千军’的味道呀!”

见赵飞摇头不语的样子,公孙元心里一阵忐忑不安,费了数日的功夫,竟然这弓弩还是让司马大人不满意,这可如何是好。

“公孙技师,你辛苦了!”赵飞见公孙元情绪低落,不想打消这位亲手提拔的一级技师的积极性,忙出言相慰。

“司马大人,不知这弓弩,还有什么可精进之处?”公孙元诚恳地询问道。

赵飞却一直在苦苦思索着:“这便携式弩机,如何提高威力。床弩、弩炮,那还很遥远,能把这近战便携弩的威力发挥出来,才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突然赵飞脑海中一个念头闪现出来,急忙开口问道:“公孙技师,这弓弩你可能造出三道箭槽来?”

“三道箭槽?”公孙元默默地自言自语,接过弩机,一点点地打量。

“这射程,能否再远一些?牛筋弓弦能否再粗壮些,要么用双股的牛筋?”赵飞对这弓弩的射程,尤为不满。

“还有,这弩机能不能加上个瞄准器,对就在这里。”赵飞加上一句,指着弓弩的顶端。

“这弩箭曾否再粗壮锋利些?”赵飞觉得这轻飘飘的弩箭只能给豁出命来的敌军挠痒痒。

赵飞一连串的发问,让公孙元应接不暇。公孙元审视着手中的弓弩,目光坚毅而沉重,仿佛要把那弓弩看出油来。

“司马大人,容在下好好想想。司马大人要的东西,我公孙元拼了老命也要给您造出来。”公孙元坚决地回答道。

公孙元如此回答,让赵飞心里一阵爽慰:“我赵飞提拔的人,就是干脆利落!”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赵飞每次给军器坊的匠人训话,这句前世的“铁人口号”都是保留节目。赵飞不得不承认,这句简单的口号确实能鼓舞干劲,看看台下听训工匠们满脸的激动就明白了。

“公孙技师。本司马适才提及的事项,你是否还记得?”赵飞问道。

“在下谨记司马大人的教诲!”公孙元谦恭地答道。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是记在黑板上牢靠!把每一项的进度都要标出来。”赵飞不厌其烦地吩咐着。

赵飞早已把黑板引进了军器坊各营,手把手地教会了几位小吏和老师傅如何做记录,如何记录进度,赵飞试着在这两千多年前的赵**器坊,把目视化管理一步步推广开来。不知不觉间,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工业文明,已无声地滋润了古老的手工作坊。

研发的方向已经指明,赵飞马上告辞,他不想再浪费公孙元研发弓弩的宝贵时间了。前世的赵飞,对那事无巨细都要过问的台干深恶痛绝,连操作工的水杯怎么摆放都要过问,哪还有时间去干大事?自以为高明的台干,在赵飞眼中看来,不过是罗嗦、恶毒得如巫婆一般的变态老男人!

赵飞以为,身为军器坊的一把手,自己还是做做策划、指导,具体的事物放给基层的小吏、技师,自己还是少干涉为好。这些日子,眼见着乐禾一天天成长起来,自己教的那套基本的管理方法,已会灵活运用,赵飞不禁喜上眉梢,心想:“再过些日子,乐禾这自己的亲信,就可担大任了!我赵飞,也可以清闲一些了。”虽然跨越了千年,但赵飞外企小白领的那份慵懒,还是深深地印在骨子里。能偷闲时不偷闲,赵飞可不是那样的傻瓜蛋。

“乐禾,你过来一下!”赵飞把乐禾叫道身前,简单交代了几句,乐禾已心领神会。

交代完毕,赵飞转身对太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那天子见惯了赵飞古怪的手势,早就见怪不怪了。当下得意地昂着头,踱着八字步,慢悠悠地晃出了军器坊。

望着司马大人对“书童”如此恭敬得模样,再看那“书童”坦然承受的神情,机灵的乐禾已经猜到:这书童肯定不是寻常少年!

不过,乐禾再聪明,怎么也不会想到:刚才那瘦弱少年,竟然就是当今的赵国太子、储君赵丹。

第十八章 又见梦中的小萝莉

邯郸街头,烈日的炙烤下,石板铺就的马路散发着阵阵热浪。各色行人撑着纸伞、或手搭凉棚,一个个形色匆匆、神情兴奋,绵延不绝的人流往前方奔涌而去。

“有什么西洋镜,大热天的竟能引得这么多人?”赵飞和太子望着滚滚的人流,心中暗暗称奇。二人尾随人群,紧赶几步,待定神望去,只见街道旁的一家偌大的店铺前,两个伙计肩膀搭着手巾把,举着“血本甩卖,酬谢邯郸父老”的广告牌,扯着破锣嗓子,不惜力气地吆喝着招揽客人。宽敞的店铺内人头攒动,挤成了一锅粥。丝绸布帛、粟米点心,甚至草鞋、布鞋都成了抢手货。买到的人,一个个满脸喜色;没买到的,不甘心地拼着一身臭汗往柜台边挤去,看这阵势,仿佛那店里的东西都不用花钱似的。

这段时间累坏了的赵飞,每日行色匆匆,满脑子的“改变历史,挽救强赵”,街头的热闹都是别人的,仿佛那浓浓的市民气息,早已成了陌生的传说。每天来回穿梭于这条大街,赵飞竟然连路边新开了这么一家偌大的商铺也忽略了。

“莫非今天是促销大减价?”赵飞看着眼前火爆的抢购,猜测道。前世的赵飞对这等拙劣的促销招数,早就见怪不怪,但战国时代竟然有商家使出了此等妙招,巧妙地抓住客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那东家经商的头脑,让赵飞不得不油然而生敬意。

赵飞拉住一个正往店内挤的中年汉子,礼貌地问道:“这位大哥,敢问这家商铺的东家高姓大名?”

那汉子转头,一脸诧异地望着赵飞,说道:“这位小哥,此处乃吕氏商社,少东家吕不韦。此店开张恰满一年,百货便宜甩卖。你还不知道?”

“吕不韦?”赵飞一下反应不过来,接着问道:“哪个吕不韦?”那汉子却急着抢购,一把甩开了赵飞,往人群里拥挤而去。

待回过神来,赵飞心底暗暗惊呼:“靠!一不小心又遇到一位战国雄杰,这么一家开在邯郸街头的显赫店铺,东家竟然是那‘奇货可居’闻名于史的吕不韦?”,赵飞平复了一下激荡的情绪,在心底摸摸推算着:“眼下秦国是秦昭王在位,赢异人应该在我赵国做人质,不知吕不韦开始在赢异人身上下注没有?日后还要寻找机会提醒我王。”

“赵括,看,这就是我赵国繁华的邯郸。”满头大旱的太子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对赵飞自豪地夸耀道。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再看看四周生意兴隆的店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