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大多数的成年人——黑人男性公民和妇女——仍然没有选举权。1861至1865年,代表北方自由州的联邦政府与分裂出去的蓄奴州组成的南部联盟之间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死亡的军人超过了六十二万,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的死亡人数还要多出十几万。战争以南方的失败告终。
南北战争之后,黑人奴隶获得了自由,也获得了公民权。但是,这投票权该怎么处理,联邦政府和国会却颇为花费了一番脑筋。当时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是否从原则上同意给黑人以选举权,这点北方的废奴主义者们早就有共识。问题是,南部联盟的白人已经宣布脱离联邦政府独立,这样也就放弃了自己的公民权。在内战的后期,林肯总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在战争结束后,如果通过法律的程序将南部的人民重新接纳为联邦公民,而不是对他们采取报复或者别的压迫手段。
1965年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1866年提出的第十四条修正案保证所有公民的生命和财产不经过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同时规定如果男性公民选举权受到限制的话,决定这个州众议员名额的选民数量就要被削减。但是,只是到了1870年,也就是内战过后的五年,美国才以联邦宪法的形式在第十五条修正案中规定“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种族、肤色,或者曾经是奴隶而被联邦或者州加以否定或剥夺。”
在黑人刚刚获得公民权的头几年里面,南部联盟大批坚持种族主义或者分裂立场的人不肯重新宣誓效忠联邦,因此也失去了投票资格。在这段时期中,在南部各州有一批黑人被选入政府和国会。比如,从1870到1897年,黑人占人口百分之五十九的南卡罗来纳州选出了八位黑人众议员,黑人占百分之五十四的密西西比州甚至选出过两位黑人参议员。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选民资格的制度沿革(3)
不过好景不长。从1877年开始,南方各州又逐渐被白人种族主义者所控制。各州通过立法,用文化测验、纳税记录等等方式,来剥夺黑人的选举权。从1901年开始,整整二十八年时间里面,美国的国会中完全没有黑人议员。
大批黑人在南部被剥夺选举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下一讲中,我们会集中讨论黑人民权运动以及选举权的问题。
在黑人获得选举权之后又过了五十五年,美国的妇女才获得完全的选举权。
值得注意的是,妇女平权运动与废除奴隶制的运动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这两个运动的起源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自由派集中的东北部的新英格兰,特别是波士顿附近。有大量欧洲移民的纽约是另外的一个重要地点。十九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两位妇女运动领袖伊丽莎白?斯坦顿和苏珊?安东尼都是废奴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在黑人获得了公民权后,这些废奴运动的积极分子就指出,既然白人能够接受黑人的公民地位,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妇女的平等地位呢?安东尼在她出版的一份周刊的刊头上提出了这样的口号:“真正的共和国——男人享有自己的权利,除此之外没有更多;妇女也享有自己的权利,除此之外不能更少。”(The true republic — men; their rights and nothing more; women; their rights and nothing less。)斯坦顿和安东尼两人在1869年发起成立了“全国妇女投票权协会”,开始了全国范围的争取投票权运动。
1869年是个很有意思的年份。在这一年里面,美国各州正在讨论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部分种族与肤色,赋予所有成年男性公民以选举权。全国妇女投票权协会提出的主张是,除非妇女也得到投票权,否则她们就要发起运动反对第十五条修正案的通过。将妇女平权与种族平权对立起来,让许多支持这两个运动的人士陷入了尴尬地位。最后,全国妇女投票权协会发生了分裂,一批比较现实的人成立了另外一个组织“美国妇女投票权协会”。这个组织提出的策略是,既然投票权由各州来规定,就应该从州一级而不是联邦一级来争取妇女投票权。因此,他们也无须去抵制第十五条修正案。
给予人类另一半以平等政治权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这在当时的世界上还没有先例。世界上第一个给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是新西兰,那发生在1893年。相对于西方世界其它国家,清教徒建立的美国在社会生活上是个相对比较保守的地区,在妇女平权问题上比许多欧洲国家进展更慢。
美国妇女投票权协会通过一个个州来活动的策略的确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他们最先瞄准的目标是人烟稀少的西部新成立的州。怀俄明州在1869年第一个给予妇女以投票权。不过在另外一个新成立的州犹他州却出了一点以外的波折。犹他是主张多妻制的摩门教徒建立的州,当时犹他的州议会和政府基本在摩门教的首领杨百翰的控制之下。1869年,一批基本上是外面迁入的非摩门教的居民提出议案,要给予妇女以选举权。他们认为,只要妇女有了选举权,就一定会投票禁止多妻制。殊不知,杨百翰对他的教徒比外面的人清除得多,他知道,教内的妇女们不会反对他。结果,犹他州议会一致通过给予妇女选举权,成为怀俄明之外第二个这样的州。让反摩门教的人大失所望的是,犹他的妇女获得选举权后,果然多数投票支持多妻制。当时美国国会已经通过法律禁止多妻制,犹他妇女的选择让妇女运动的支持者感到很是尴尬。1887年,为了禁止多妻制,国会取消了犹他妇女的投票权。
到了二十世纪,妇女争取投票权的运动在西方各个国家中蓬勃地开展起来。美国的许多州也相继给予妇女以投票权。1915年,关于妇女投票权的修正案第一次被提交到国会,却被众议院以204票对174票否决了。1919年,在威尔逊总统的大力支持下,这个修正案终于在国会两院得到通过,第二年被各州认可之后,成为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美国妇女从此有了投票权。
1971年通过的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将公民的投票年龄从二十一岁下降到十八岁。降低投票年龄的提议,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已经开始,可是一直过了几十年才真正成为法律。
美国的征兵年龄是从十八岁开始的。大批上战场的士兵没有投票权,也就是说,他们在决定士兵生死的战争问题上没有发言权,这点让士兵们很是不满。二次大战后,艾森豪威尔、约翰逊等几任总统都支持降低投票年龄。不过,直到越南战争期间,在大规模的反战运动的推动下,这个问题才显得尖锐起来。当时不少被征入军队的年轻人打出的口号是:“够年龄去打仗,也够年龄去投票。”(Old enough to fight; old enough to vote。)1968年,在一位众议员的倡导下,高中学生发起了一个全国签名的运动,要求国会讨论修宪。约翰逊总统也对此表示了支持。最后,这条修正案在1971年通过,变成了宪法的一部分。
最后还需要提到的,就是印第安人的投票权问题。美国宪法中规定“没有被征税的印第安人”既没有选举权,也没有被选举权。在当时的法律中,印第安人根本就不算是公民。在1870年第十五条修正案通过之后,保留地之外的印第安男性公民也获得了选举权。1940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给予包括保留地内所有的印第安人以公民权。
综上所述,从1776年立国之后到1971年,不到二百年的时间里,美国的选民资格从原来少数有不动产的白人男性扩大到这块土地上所有年满十八岁的公民。这的确是个很漫长的过程,而且期间充满了各个阶级和种族的对立与冲突。在下面一讲里面,我们就要专门讨论五、六十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及其对美国选举制度的影响。
。。
第三章 民权运动与登记选民(1)
谈到选举权的扩大,就不能不专门提到六十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因为这个运动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让南部的黑人真正获得选举权,并且使得黑人选票成为候选人不敢忽视的政治力量。
南北战争之后1870年通过的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赋予所有男性成年公民——不分种族与肤色——以平等的选举权。而且在南北战争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也就是1866至1877年的所谓“重建时期”里面,南方有一些黑人被选到国会和其它一些政府职位上。但是,在“重建”的后期,当联邦政府解除了对南方的军事管制、南方的白人通过重新宣誓效忠联邦而重新获得公民权利之后,就利用他们的选票以及传统的政治经济力量,在州一级上用各种方式剥夺黑人的选举权。
在这里首先要解释一个名词,就是“民权法案”(civil rights act)。这个字眼在美国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历史上联邦政府一级一共通过了八个民权法案,最早的一个民权法案是1866年南北战争之后通过的,最新的一个是1991年通过的。所有这些法案的目的,都是要解决种族平权的问题。所以,在美国的特定历史和政治社会条件下,“民权”这个字眼主要指的是种族平权。当然,妇女、少数民族、同性恋者、残废人等等平权要求,也反映到了这些法案中。但是,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种族问题都是美国最大的民权问题。
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南方各州纷纷修改了州的宪法,给选举权加上了各种各样的条件,目的就是剥夺黑人的选票。
按照美国的法律,选民必须预先登记才能够有资格投票。所以当时南方各州最常见的办法就是要求前来登记投票的选民出示纳税记录,如果拿不出记录的人就不予以登记。被解放的黑奴绝大部分都非常贫困,而且因为在奴隶制时代教黑奴识字属于非法,所以他们绝大部分也不认识字,因此也拿不出纳税记录。
第二种办法就是文化测验。这是阿拉巴马州在1901年最早实行的。这项法律规定,选民要是不通过文化测验就不能投票。然而,为了保证低文化的白人的投票权,又规定如果一个人的祖父有过投票的记录,就无需去进行测验。这明显就是为了剥夺黑人的选举权。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所谓“投票税”或人头税。这是在密西西比州最早开始的。该项税收规定,投票者要交纳二至三美元的投票税。地方官员经常故意不向黑人收税,让他们无法投票。
有一位黑人对笔者描述了他在1957年第一次去登记投票的经历。他是弗吉尼亚州南部一个县的居民。当时他在军队中服役。去登记的时候,负责登记的地方官员问他是否交得起两美元的投票税,他当时就交了。过后,就让他进行文化测验。前面的题目都很简单,就是些类似现任总统名字以及《权利法案》条文之类,可是到了最后一道题就不对了。那是一道问答题,题目是:一吨煤能够产生多少热量?这位黑人就对登记官说:这个题目答不了,不但有各种不同的煤,而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也会因为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登记官说,这他管不了,反正答不上来就不能投票。
另外,地方上还想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限制。比如,阿拉巴马州的布洛克县就规定,每个前来登记的选民必须出示由本县另外一位选民提供的证词,证明此人从道德上足够选民资格。不过,每个选民在四年中最多只能为三个人提供证词。而这个县中的白人选民从来就不肯为黑人作证。因此,到了1954年,在该县的十一万黑人中,只有五个人成功地登记成为选民。这五个人在四年之内也最多只能够让另外十五名黑人投上票。即便是这样,当地的选民登记部门还是设下种种障碍,只要看到黑人前来登记,就宣布关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北方虽然赢得了战争,南方的种族主义者们却赢得了重建。通过一系列压制黑人投票权的手段,南方的白人种族主义者们逐渐在联邦国会中形成了强大的势力,其力量甚至超过了内战之前。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因为联邦众议员的席位是根据人口分配的。在南北战争之前,南方的九百万居民中有四百万黑奴。虽然只有白人有投票权,可是在计算席位时每个黑奴算三分之二个人。也就是说,四百万完全没有选举权的黑奴为南方增加了两百七十多万的选民基数。这样,南方白人的选民在国会中的代表额其实要高于北方的选民。而在解放黑奴之后,南方等于增加了一百多万的居民基数,也增加了在国会中的议席。通过剥夺黑人的选举权,南方白人就更能扩大自己在众议院的势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章 民权运动与登记选民(2)
第二,美国众议院中的委员会席位分配的重要准则之一就是服务年限。也就是说,一个人担任议员的时间越长,在议会中的势力就越大。到现在也还是如此。当时南方以农村和小城镇为主,人口流动性低,地方家族势力大,所以南方议员的任期往往远远超过北方的议员。这样,南方的议员就在国会里建立了强大的党团势力,在很长时间里有效地阻止了平权立法的通过。
从1866到1875年,国会不仅通过了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而且通过了三个民权法案,保障黑人的权利。可是,从那以后平权法案就被南方议员给阻挡住了,一直到1957年,在黑人民权运动的推动下,才又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
在南北战争之后的整整一百年时间里面,参加过南部联盟原来的蓄奴州对黑人公民实行了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政策。而北方的各个州对这种做法也长期听之任之。北方的种族歧视虽然不像南方那么严重,但是也在以各种方式明显地表现。
到了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终于爆发了。1954年五月十七日,在“布郎诉教育委员会”的案件中,联邦最高法院裁决种族隔离的法律违宪。这个案件的起因,是在1950年,堪萨斯州七岁的黑人女孩布朗的家长要求让孩子就近在一所白人的学校里入学,被学校以种族原因拒绝了。这个案件一直打上了联邦最高法院,代表布朗的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律师瑟古德?马歇尔。他后来成为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官。最高法院以九票对零票裁决,根据肤色、种族、出身将黑人学生与其它种族隔离开来,剥夺了黑人学生受教育的平等机会,违背了宪法的精神。
这个裁决下来之后,在美国的种族关系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南方各州的一些地方官员公开表示要违抗最高法院的裁决。种族主义组织,特别是三K党人对黑人的对黑人的迫害活动持续上升。其中最著名的案件之一,就是阿肯色州的州长在1957年为了维护种族隔离,竟然出动了本州的国民警卫队去阻挡黑人学生进入白人学校。艾森豪威尔总统最后不得不出动著名的101师空降兵部队到该州去维护宪法,并且下令联邦政府接管了该州的国民警卫队。1963年,阿拉巴马州的州长###甚至亲身来到阿拉巴马大学的校园,站在门口阻挡黑人学生入学。许多人大概都记得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出现的这戏剧性的一幕。这位###州长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了著名的口号:“今天要种族隔离,明天还要种族隔离,永远要种族隔离!”在###挡门的那出活报剧里面,最后是联邦政府出动了警探,司法部副部长亲自押阵,才将几个黑人学生护送进了校园。
黑人民权运动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爆发的。1955年,在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市,黑人女工罗莎?帕克斯因为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而被捕并被罚款十四美元。引发了由二十六岁的年轻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抵制公共汽车运动。这场运动在一年之后以胜利告终。当时人们说:罗莎?帕克斯在汽车上拒绝站起来的结果,是所有黑人都站起来了。这场罢乘运动将马丁?路德?金推上了黑人民权运动的领导地位。在这以后,全国各地又陆续发生了各种抵制种族隔离的运动。
到了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是继续走马丁?路德?金提倡的非暴力抵抗道路呢,还是采取暴力行动?当时,民权运动中涌现出了以马尔科姆?艾克斯代表的激进派,主张用暴力去推翻白人种族主义的统治。这对于非暴力的派别是个很大的挑战。
随着大规模抵制种族隔离的行动的普遍开展,黑人选举权问题被提上了主要的议事日程。黑人领袖们看到,如果要坚持非暴力的方针,那么必须同时为黑人争取到平等的政治权利,否则种族冲突之能够更加激烈。马丁?路德?金创建的组织南方基督教领导大会在六十年代初便着手推动黑人选民登记的活动。顺便说一句,在种族隔离期间,独立的黑人基督教会在发动与组织民权运动上起了主要的作用。与南方的黑人民权运动携手共事的,有大批北方的激进的大学生和劳工运动组织。。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章 民权运动与登记选民(3)
当时的肯尼迪政府对黑人选民登记采取了积极鼓励的态度。从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到民主党的肯尼迪,白宫不断为种族冲突所困扰。在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白宫最担心的就是出现更多的种族冲突,特别是暴力冲突。1961年六月,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总统的弟弟——专门召集了以南方基督教领导大会为主的民权组织的会议,建议这些组织将登记选民、发动黑人投票作为主要的工作。同时,政府也答应大力推动民权立法。事实上,出身北方爱尔兰后裔的肯尼迪兄弟对于南方的种族问题并没有多少认识。罗伯特?肯尼迪甚至在1962年宣称:“爱尔兰人也曾经不受欢迎。但是现在一位爱尔兰后裔的天主教徒当了总统。我毫不怀疑,在未来四十年内,也会出现一位黑人总统。”
从1962年开始,各个民权组织开展了一项名为“选民教育计划”的运动。根据这项计划,民权组织的志愿工作者深入到南部各州,包括一些边远地区,教育黑人选民投票的重要性,帮助他们登记投票。当时在一百多个边远的县份里面,黑人选民占了人口的大多数。所以民权运动领袖们认为,如果能够成功地发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