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蓝色管理-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 刺猬法则:与员工保持〃适度距离〃;   

  (7) 热炉法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8) 金鱼缸效应:增加管理的透明度。   

  3.认清员工的需要……对不同的员工要采用不同的激励策略   

  ……用人之前先识人   

  优秀的领导者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认清人,二是用好人,即认清组织当中的各类人,并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对号使用,各尽其才。如果用错人,即使这个人的能力很强,往往也会酿成大错。诸葛亮在街亭战后〃挥泪斩马谡〃就说明了这个问题。马谡本是傲慢之人,其忠实可嘉,但智谋一般。诸葛亮不是根据他的能力,而是凭其匹夫之勇,甚至因为一纸〃败则斩全家〃的军令状而将守街亭重任托付给他。街亭一战之惨败,表面上看是马谡轻敌造成的,但实质上是因为诸葛亮用人不当。竞争就像打仗,领导者的能力不仅体现在其自身文才武略上面,而且更大程度是体现在如何用人方面。与诸葛亮不同,曹操在用人方面就懂得科学匹配。《三国演义》中,张辽、李典、乐进守卫合肥,曹操对此三人的任务安排就极其精到。曹操明确指示:〃张、李二将出战,乐将军守城。〃三位将军,张辽有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会坚决执行曹操以攻为守的指令;李典则〃素与张辽不睦〃,但豪爽直率;乐进是个中间人物,态度模棱两可,对张、李二人都不敢得罪,并有些怯战。这样的三人,在曹操的巧妙安排下,让三人性格互补,以团结对敌,为团队谋求了最佳的整体效应,并最终使团队发挥了极大的威力,把不可一世的吴军打得七零八落,令〃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从诸葛亮和曹操的这两次用人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组织的领导,无论其自身技艺如何,但只要能够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他的员工各尽其能,那么,他就是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BOOK。▲虹桥▲书吧▲  第23节:自动人:动机管理(3)         

  ……不同类型的员工   

  每一个员工都有其独特品质,领导者如何发挥他们的长处,抑制他们的短处,这是管理的艺术。在动机管理方面,这种管理艺术的精华之处就在于对不同的员工采用相应的激励策略。这里,我们介绍五种类型的员工。   

  第一,没有领导欲望的一般工作人员。这类员工的工作动力主要来源于物质激励。他们在工作中会兢兢业业,也可能随波逐流。这类人把基本的生活需求看得更重,获得更多的工资和奖励是他们工作的主要目标。对于这些员工来说,物质奖励更有利于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领导者不需要拿职位、职务去激励他们,因为把一个没有领导天赋的人放到领导职位上会让所有人都不适应。管理学中有一个彼得原理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它讲的是,与其让员工在高一个的层级上发挥一半作用,还不如让他在低一个层级上发挥全部的作用。   

  第二,具有领导欲望的员工。这类员工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对权力的向往。这些员工可能处于组织层级当中的底层,但他们有不断向上爬的欲望。管理者可以抓住员工的这方面特点,对他们给予职务升迁方面的承诺,激励他们主动地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这类员工当中有两种人,一种是点到为止型的,他们的权力欲望不是很高,有时可能会满足于做一个小组长,当实现了这个目标之后,物质奖励可能又会被提升为他们第一需求;而另一些员工的权力欲望则大得多,这时如果能力允许,领导者应当鼓励他们成为中层管理者或者高层管理者。   

  第三,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的工作动力来源于竞争的乐趣。所有能够成为中层管理者的员工肯定都是具有领导欲望的员工,在他们看来,物质奖励仅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许公司为他配一辆公务用车会比年终的10万元红包更有激励作用。中层管理者负责了组织中的一个部门,他们较之组织中的其他员工更有竞争意识,他们是形成组织竞争氛围的核心因素,与其他部门竞争的胜利更能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来自于成就感所外化的动力。管理这类人的艺术就在于既要促进中层管理者之间的竞争,又能协调部门之间的合作。   

  第四,创造性员工。这类员工的工作动力来源于他们的职业成就感。他们拥有知识,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的工作环境,有较强的流动意愿。他们的工作过程难以直接控制,能够不断创新是他们工作的动力。管理者首先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创新的条件,这既包括有形的条件,也包括无形的条件。他们往往是技术性员工,技术成就是他们的第一追求,能够因此而获得荣誉、或者将他们的发明创造应用于实践,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类员工很重视工作环境,包括技术设备、资金投入等。他们还重视那些自由且无形的工作环境,管理者应当为他们定制相应的规章制度。   

  第五,想做老板的人。这类员工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它们包括对权威、身份、地位的向往,也包括对财富的追求,总的来说,他们希望得到组织中属于自己的那份〃所有权〃。要留住这种人才,就必须让他们获得组织中属于他们的那一部分有形的资产和无形的感情,让他们获得对组织的归属感。具体做法有: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健全组织的信用制度建设、强化声誉激励机制、尊重他们的经营自主权等。   

  当然,对员工的分类还有很多种,心理学上就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各自都具有不同的职业适应性,通俗来讲,胆汁质就是情绪容易兴奋的类型,这种类型的人适合做导游、节目主持人、推销员、演员、模特等。多血质是比较活泼能够融入到陌生的环境中的类型,他们适合做新闻工作、外事工作、服务人员、咨询员等。粘液质的人表现得相当安静,这种类型的人适合做保管员、化验员、排版员、保育员、研究人员等。抑郁质的人对于自己的情绪都表现的十分抑制,适合他们的职位有管理人员、办公室文员、会计、出纳、播音员等。   

  4.善于用情感打动人……让你的员工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小洛克菲勒如何应对罢工   

  1915年,美国发生了历史上最激烈的罢工,愤怒的工人砸坏了许多机器,大量公司财产遭到破坏。后来,政府出动军队进行镇压,还造成了流血事件,不少罢工工人被射杀。当时,小洛克菲勒刚刚开始负责管理这家公司,他是如何应对这一突发事件的呢?   

  首先,小洛克菲勒不顾家人的反对,冒着相当的危险走访罢工者的家庭。他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与这些罢工者谈话,了解他们的要求,并与他们交朋友。然后,他在罢工者的集会上发表讲话,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这家大公司的员工代表见面,还有公司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我明确地告诉你们,我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这次聚会。假如这次聚会提前两个星期举行,那么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陌生人,我也只认得你们中的少数几个面孔。因为上个星期以来,我有机会拜访整个附近南区矿地的营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谈过。我拜访过你们的家庭,与你们的家人见面。因而,如今我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说是朋友了。基于这份互助友爱,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我们的共同利益。由于这个会议是由资方和劳工代表所组成,承蒙你们的好意,我得以坐在这里。尽管我并非股东或劳工,但我深觉与你们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了资方和劳工。〃   

  通过诚挚的交谈和这番善意的演讲,员工代表和小洛克菲勒之间的敌意化解了,他们同意取消暴力的罢工形式,与管理层坐下来好好谈判。在这次危机的化解过程中,小洛克菲勒并没有表现出什么高深的谈判艺术或者是刁钻的计谋,他仅仅表达出来了一种真挚的感情。小洛克菲勒把员工当作朋友,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关爱、被尊重,即使在组织最困难的时候,甚至是员工对组织不满的时候,你也有可能把组织团结起来。正是因为这种真挚的感情,他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才变得和谐,这场暴力罢工也就被化解开来。         

◇BOOK。◇欢◇迎访◇问◇  

第24节:自动人:动机管理(4)         

  卡耐基说过:〃人类行为有个非常重要的法则……时刻让他人感到温暖。如果我们照着这做,一切就会很和平,而且可以得到很多友谊和永恒的快乐。但是,如果我们破坏了这个法则,就会带来很多麻烦。〃我们在组织管理当中,也应该注重培养领导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这种朴素而又真挚的感情。我们不需要天天搞联欢、吃大餐,也不需要刻意地宣传友爱互助,我们需要的仅仅是平和的心态、默默的爱意,平时的一句问候、一点关心、一丝祝福,无不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纯真友谊。俗话说得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茅台〃固然高贵,但在别人口渴的时候,递上一杯清水,这也许比任何琼浆玉液都来的纯真、来的真切!关心和爱都是朴素纯真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可能转瞬即逝,而涓涓细流的友谊才能长久、才能真正深入人心。组织给予员工的这种情感体验会比高工资、高福利更能让人感受甜美、回味无穷,这是组织艺术的魅力所在,它需要每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去细细品位、慢慢琢磨。   

  ……培育归属感和认同感   

  人都是有归属需求的,这是人寻求个体安全的生物本能体现。优秀的管理者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会在组织中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满足员工们的归属要求,使他们对组织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具备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员工,对组织的发展极为有利,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组织的整体效能;其次,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会转化为他们对组织的忠诚感,这对组织留住核心人才极为有利;再次,增强员工间的和谐氛围;最后,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松下说过,〃最失败的领导者就是,员工一看到你,就像鱼群似的没命地逃开。〃领导者要像一块吸铁石,必须把员工吸附在你的身边,要做到这一点,关心和爱护你的员工会比其他任何办法都有效。人都是渴望被关爱的,我们建立家庭就是这种需求的延续。组织是员工的第二个家庭,每个人的组织生活在他的日常生活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果员工在组织当中获得了重视和关爱,那么他就会把组织当作自己的家庭,他就会产生一种归属感。归属感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具有归属感的员工会把工作当成分内之事,并对工作持有一种积极努力的态度。要做到这一点,它需要我们的领导者在日常工作中尊重、爱护员工,把他们看成是组织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同时,员工之间也因此能够互相帮助,并形成彼此之间的真挚友谊。员工被关心,他就会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就会在内心当中形成自主的工作动力,这对提升组织效率是非常有利的。   

  当然,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仅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有时还应当讲一些谋略,要用你的〃真心〃来打动员工的〃芳心〃。三国时的刘备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三顾茅庐,感孔明,定下隆中策;摔阿斗,抚赵云,妙得万人心;送徐庶,洒别泪,使众人感之叹之。后人在解读刘备的这些做法时,不免会做出一些〃花哨的表面文章〃之类的解释,但在那情那景中,纵然花哨,却能打动人心,尽使骁将勇才为我所用,这是一门深邃的领导艺术,它需要我们慢慢体会,在管理当中不断悟出其中的道理。   

  5.外圆的领导艺术……为你的员工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巴西队为何失利?   

  1998年世界杯上,巴西队输给了法国队,当时人们都在问,法国队靠什么赢取了世界头号强队巴西呢?有人说,是主场优势,也有人说是因为大罗感冒了,还有人说是巴西时运不济……但情况果真如此吗?在赛后有一位体坛周报的记者道出了其中缘由:巴西队太不团结了!巴西队是世界一流强队,队中不乏才华横溢的顶级球员,但正是这样一群优秀的球员,由于他们之间不团结,没有和谐的氛围,所以导致了貌似不可一世的巴西队倒在了众志成城的法国队面前。从巴西队和法国队的对比中,我们看出,队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队伍的综合力量。如果队员之间人际关系和谐,那么1+1的结果会大于2;如果队员之间你争我夺、互不配合,那么1+1的结果就会小于2。   

  我们在管理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强调竞争,因为竞争能够带来个人效率;但同时,我们又必须强调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带领组织效率。合作有两种,一是贯穿于各种制度规定当中的正式合作,二是潜在于制度规定之外的非正式合作。在实际的工作中,非正式的合作往往还会占上主角。这时,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一种和善的员工之间的关系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英明的领导者,能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意味着他在提高组织效率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良好人际关系的创造途径   

  那么,如何来为员工创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呢?   

  首先,领导者在奖励和惩戒方面做到外圆内方。领导者必须有平等的意识,他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员工,要行事公正、处事严明。这种平等的意识不仅体现在奖励上的公正性,还体现在惩罚上的严明性。我们要知道,工作并不是打太极拳,拿捏不好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让人感到无所适从,组织领导要处理好中庸与赏罚分明之间的关系,排斥过于圆通的领导方式,要对害群之马坚决说不。但也要明白严厉不等于六亲不认和不重感情,领导者要做到〃十戒〃:一戒无凭无据,捕风捉影;二戒大发雷霆,恶语伤人;三戒吹毛求疵,过于挑剔;四戒不分场合,随处发威;五戒一批了事,弃之不管;六戒清算总账,揭人老底;七戒威胁逼迫,以势压人;八戒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九戒以事论人,全盘否定;十戒反复批评,无休无止。   

  其次,领导者要时刻关心爱护员工,善于发现员工的困难,乐于帮助他们,让员工感觉到公司就是自己的家。员工与老板的关系一般被分为四种:剥削与被剥削型、互惠互利型、利益共同体、家庭融洽型。家庭融洽型是现代管理在领导者与员工关系方面的最高追求,它倡导员工入厂如进家,视老板为自己的亲人。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25节:自动人:动机管理(5)         

  再次,领导者要善于协调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既互相竞争,又乐于合作。常用的方法有: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培养友好协作精神,树立以协作促竞争、以竞争促协作的竞争观念;努力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和畅通的意见沟通渠道,使上下级、同事之间经常交流意见,增进了解和共识;加强员工的人际训练和情绪能力训练,以提高员工的共情能力(即能够敏感地觉察并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岗位轮换等。   

  最后,还要注重沟通。沟通是许多经营大师都非常看重的管理技巧。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就曾说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已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正如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样,如果没有沟通的话,企业就会趋于死亡。〃 管理上的沟通,不仅限于上下级之间,还包括同级同事之间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很多时候工作上的不和谐,都缘于错误的信息和其他方面的误解。消除误解,管理工作就可以协调、高效地运行。不沟通,怎么能消除误解呢?企业管理工作也如一台大机器,其高效运转有赖于各个部件的相互传动、相互配合,如果出现梗阻,机器就会损坏。沟通相当于润滑剂,是消除梗阻的主要手段。韦尔奇认为,他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沟通中理解员工的特点,然后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正如他向基层主管提出的建议:〃我提供给人们最重要的忠告是,你不可能独立完成工作。你必须把你的部署中最合适的人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同员工进行沟通,如果你不同他们沟通,你就不能唯贤是举,那你就是在自欺欺人。〃   

  ……沟通的技巧   

  良好的沟通不仅仅是指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换,还包括员工之间的坦诚相待。不管你是依靠什么来谋生的,准确找出自己的价值所在都是很难的。通常情况下,别人能更加客观地评价、了解你的价值,所以,如果团队中大家能互相沟通,坦诚相见,做到心胸开阔,互相补位,那么这对每个人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然而,我们这里指的沟通又不同于那种缺乏智慧、不求上进的互敬型人际关系。我们生活在一个互敬互爱、以礼待人的文化氛围中,〃礼〃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我们对〃礼〃始终应该保持着尊重的情感。但是,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又要赋予〃礼〃更广泛、更与时俱进的含义。我们要抛弃那些只作表面文章、虚情假意的人际交往,代之以诚恳、务实的处世态度,追求一种朴素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同时,组织还要鼓励员工勇于直言,坚持〃讲真话、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做到这两点,我们能把〃礼制〃中虚伪、繁琐的内容去掉,而形成简单、真诚的工作氛围,这更加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美国管理协会曾提出一套被称为〃良好沟通的十项建议〃,对我们很具有启发意义,它们分别是:   

  ·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