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婚女律师遗爱深圳:银质青春-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

  在这里,他成为了一个熟练的塑胶生产工人,参与见证了一个私营企业的兴盛和衰败,亲眼所见一个踌躇满志的老板,是如何在逆境面前举手投降的。在这里,他打开了大千世界的一页,体验了其间的起伏跌宕,从一个乡村少年,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学徒期。在这里,他经历了爱情,也丢失了爱情。他曾经为此感到深深的痛苦,但是,深切的痛苦过后就是更大的忘却,就像一堂来不及做笔记的课。

  李大和现在的境况叫“失业”,他开始品尝找工作的艰辛历程,从这个镇到那个镇,从这个人才市场到那个人才市场,运气之门似乎有意朝他一个人紧紧关闭着。这期间他听到最多的是——金融风暴。与“金融风暴”联系在一起的是泰国、泰铢、索罗斯、资本大鳄、资金链、东南亚这些生僻、遥远的字眼。

  坐在公共汽车上,报贩子的挤上车来,扬着报纸叫道:“卖报卖报,香港政府亿万资金蓄势待发,全力阻击索罗斯……”“朱总关切香江形势,董生迎战金融风暴……”走在人才市场的门口,听到一些垂头丧气的人嘀咕:“他妈的,咋个金融风暴,这么大的公司都不招工了……”

  当然,对于“金融风暴”,说得最多的是何在江,他不仅仅是说新闻,而是在亲历它。

  那是1998年6月,何在江所在的台资企业,在东南亚金融风暴的直接影响下,开始了大幅度的裁员,万余人的工厂,缩小了一半。何在江三个夜校同学中的林丰明、黄彩霞在这次裁员浪潮中离开了,而他们即将面临最后一次考试,马上就要结业了。胡晓梅所在部门调整,处于待岗状态。何在江有幸留了下来,继续在福食部上班。

  他们的总管阿刘,成为东南亚金融风暴的直接冲击者。为了节约企业经营成本,整合资源,公司决定取消员工一级食堂,实行社会化管理,将福利补贴给员工,不再在公司食堂用餐,全部分流到工业区公共食堂,阿刘的总管职务自行解除。按照公司统一安排,原福食部进行盘点清场,阿刘的经济问题浮出水面,这让公司高层大为震怒,没想到一个大陆员工,竟然长期盘结社会关系,利用管理漏洞虚报瞒报帐目,出现上百万元“糊涂帐”。

  阿刘被警方带走,很快以盗窃罪起诉至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半。在阿刘收审期间,给他输送大米的王哥也连带进去,羁押了个把月时间,最后动用了无数的关系周折,罚了一笔款子放了出来。这让何在江万分震动和恐惧——他只知道经自己牵线后,王哥跟阿刘做成了生意,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之间勾结得那么深。做假帐、以次充好,无所不为。最让他惊出一身冷汗的是,根据他们的供认,一年多时间里,就在大米里掺入了数万斤沙子。

  【。。。。今天将继续更新本章节之2、3。。。。。】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银质青春》期待您的收藏、投票、评论。

  ……是新浪用户的,登陆,直接点收藏,还不是用户,请先注册,再收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索罗斯2
这两个家伙牵出了不少部门的头头,何在江也一度提心吊胆,担心自己被卷进去,毕竟他是搭桥的人,而且还得过王哥的好处。

  王哥被放出来,意味着尘埃落定,何在江深深地松了口气。出来之后,王哥似乎一天也不愿意多呆,收拾了行李,夫妻俩打道回东北。临走前,灰头土脸的王哥请何在江吃饭,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在江,经过这番折腾,你王哥想清楚了,歪门邪道只能骗自己,希望你留在深圳,好好打拼,走正道,我算是失败了,这就跟你嫂子回东北去种粮。”

  王哥的一番话,给何在江的内心布下一抹悲怆的底色。他当然也不会想明白,十几岁就出门打工的阿刘,是怎么样成为富甲家乡的名人的。阿刘锒铛入狱之后,关于他的传说各种版本都有,不争的事实是,在那个偏僻的家乡山村里,他盖起了一栋小洋楼,在县城购买了三套房子,超生的几个小孩,全部花钱入了县城户口,而在深圳,分别以表弟堂弟的名义租下了三部的士,交由亲戚营运,阿刘成为乡亲们心目中的精英代表,成为家乡人前赴后继到深圳打工的参照楷模。

  所有这些,对何在江来说,仿佛是某部传奇电影里的故事。他平日里共处的总管刘柳流,朴实、老土,如同陪伴他的那个大搪瓷茶缸。

  遥远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似乎随着阿刘的锒铛入狱和王哥夫妻俩的打道回府而消停了。何在江现在的新工作是后勤部课长助理,兼管康乐室。后勤部下辖一个整合后的公司高级员工餐厅,何在江协助课长打理日常事务,而康乐室则是公司对员工开放的文娱场地,有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房和图书馆,这些就全部由何在江负责了,他向课长提出尽快安排一个管理员,课长表示为难,金融风暴后公司百废待兴,人事变动大,资金流动紧张,需要等一等。

  虽然何在江在金融风暴中侥幸躲过一劫,但也非高枕无忧。失业的李大和没有去麻烦他,自己包下了一个旅店的单间,心想很快可以找到工作。偏偏事与愿违,他想象的“很快”迟迟没有到来。在四处奔波的间隙,偶尔跟何在江见个面,在东北饺子馆坐一坐,聊一聊。

  何在江跟他分析,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暴对中国大陆没有造成正面冲击,对香港、台湾企业的影响主要是那些大集团,在泰国、印尼这些地区有投资的,比如他们公司,台湾本土和大陆的生产没有任何影响,关键是泰国的投资过大,一下子拖垮了。所以,他建议李大和找工作多瞄准那些中小型企业,它们没有受到波及,生产形势比较稳定。

  【。。。。。今天将继续更新本章节之3。。。。。】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银质青春》期待您的收藏、投票、评论。

  ……是新浪用户的,登陆,直接点收藏,还不是用户,请先注册,再收藏。

索罗斯3
其实,即使是那些丝毫未受东南亚金融风暴影响的中小型企业,对李大和来说,也并非那么好进。不是它们的门槛比天还高,而是它们考验出了李大和这些年职业角色的尴尬。他应聘过总经理助理,人家问他的文凭,一听说是高中,立即谢客,压根不相信你助理过谁。应聘主管,人家一考核,一套套全是正规的,他拿鸿运达那一套杂牌经验,显然是风马牛不相及。李大和就非常后悔,等到真刀真枪出来过招了,才知道过去操练的真功夫对不上外面的花架子。而类似仓库管理,拉长、普工这些职位倒是有,可他已经咬定不再问津了,好比一个吃惯了鸡鸭鱼肉的人,忽然叫他去吃糠咽菜,心理上接受不了,他不能让自己一家伙打回解放前。

  看着李大和疲于奔命,何在江急在心里,却爱莫能助。他自己现在也是过得谨小慎微,按他的话说是“危险期”还没有度过。新上司,新岗位,处处琢磨人的脸色,生怕一不留神就被裁员了。他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等李大和来了,找地方好好招待他,陪他吃好喝好。也只有到了何在江这里,李大和才能够打开胃口,加强点营养。平日里四处奔波,吃街头快餐,连水也舍不得喝。口袋里的钱眼见越来越不经折腾,他开始心慌了。

  躺在旅店邋遢的床上,满鼻孔是霉腐的气味,李大和悲伤地想:奶奶的,再这样下去,不用索罗斯兴风作浪,我个人的金融风暴也马上要撑不住了!

  这是一个由农民房改装的旅店,一对江西夫妻经营的,有大通铺,十块钱一个床位,叫做十元店,也有“豪华单间”,像李大和住的这种,没有窗户,没有卫生间,只有一张床,一台电风扇,每晚40元,包月可以优惠到30元。老板提供热水,提供联系电话和通信收转,如果碰到查暂住证的,还可以代为打点赎人。因此,很多找工作的人都愿意在这里落脚,当然,也少不了吸毒的烂仔,做野鸡的女人混迹其中。

  李大和一住就是两个多月,房钱事小,一日三餐,电话、坐车,复印材料等等流水般的开支才是大头,要是继续这样下去,身上的钱马上就要告急了。

  【。。。。明天继续更新下一章节《十杰青工》之1、2、3。。。。。】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银质青春》期待您的收藏、投票、评论。

  ……是新浪用户的,登陆,直接点收藏,还不是用户,请先注册,再收藏。

十杰青工1
那天中午,李大和到一家公司面试,因为简历上写错一个字,被人事主管从头到脚奚落了一遍。这是他面试过的第二十家公司,实在是连表达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悻悻的出来,正准备坐车返回旅店,忽然接到黄了名的传呼,不由分说要他过去一趟。满身的疲惫不说,李大和现在的心情差不多处于触底状态,不过,想了想他还是换了另一趟车,往黄了名那儿去。

  李大和失业四处找工作的事,黄了名是从何在江那儿得知的,一见面就埋怨怎么不跟他说。李大和强作达观,说没事,不要紧。他哪里好意思跟他说呢?一来跟黄了名不过是萍水相逢,往来不深;二来黄了名毕竟是个做学问的人,自己是满身油污的打工仔,身份地位不一样。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大家合议着可以多些办法,”黄了名就批评他。此番他火急火燎找他来,正是要朋友合议一条路子。

  原来,区里几个部门联合举办“十大杰出外来青工”评选,作为教育系统的候选人,黄了名顺利晋级,进入了最后的角逐,十五个候选人的事迹介绍刊登在一份内部资料上,接受各方面的投票。考虑到宣传效果,主办单位另行加印了选票,倡议每个候选人自行发动投票。这跟后来的“超级女声”选秀一样,充分发挥粉丝团的号召力助选。黄了名分得了五千份。按要求,每张选票必须署明填票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他是两眼一抹黑,啥办法也没有。

  看着码在墙角的几捆选票资料,李大和灵机一动,道:“人倒是有一个,你没有想到而已。”

  “谁?”

  “你的学生何在江啊,别说五千个人,就是一万个人也没问题。”

  何在江有这么大能耐?黄了名将信将疑,当即就打何在江的电话。何在江哼哼哈哈的听不明白是啥意思,黄了名说来说去,还是没办法让他明白,只得让李大和跟他说。

  李大和提示他:你不是有个叫张什么丽的老乡在行政部吗,行政部不是有员工档案吗?请她把人员花名册复印出来,你的任务就完成了。

  这么一讲,何在江就开窍了:“你说张雅丽啊?没问题,包我身上了,下班我飞过去,你叫黄了名请吃饭就是。”

  【。。。。今天将继续更新本章节之2、3。。。。。】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银质青春》期待您的收藏、投票、评论。

  ……是新浪用户的,登陆,直接点收藏,还不是用户,请先注册,再收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十杰青工2
李大和研究了一下这个内部报纸,忽然又心生一计:每个候选人投票,圈了自己,怎么样也要圈其他九个人的才有效,何不找到其中一个候选人,联合起来圈一圈呢?这样就做到了资源共享。虽然投票也不是最终得分,但胜算率毕竟大大增加。

  黄了名一拍脑门,不禁朝他直伸大拇指:“我咋就想不到呢?老实说,我一直轻视选票,现在看来,竞争力还蛮大的,不重视不行啊。”

  李大和现在被黄了名奉为竞选军师,按他的提示,选中了并排在一起的一个候选人,马上想办法要到了他的电话。没想到那人一拍即合,约好晚上一起吃饭,大家商议如何操作。黄了名心花怒放,吹着口哨上课去了,叮嘱李大和在他宿舍好好睡一觉,晚上继续商议。李大和的身体早就要散架了,可往床上一躺又睡不着了,一个失业的人,哪里是说合眼就合得了眼的。

  对于李大和来说,这个“十杰”是何其遥不可及的事儿,深圳有几百万外来工,即使是市、区各级评选,每年一届,要跻身进来,哪怕只是个初评入围的候选人,也绝对是人杰了。他拿起一张印着候选人介绍的资料,浏览起每个候选人的照片和简介来。这些人的介绍都很亲切,都像是身边的人,有的是工厂的主管,有的是经理,有的是代课教师,有的是环卫工人,来自全国各地,李大和数了一下,其中湖南籍的就有三个。他们的事迹也各有千秋,有一个是公司的司机,事迹介绍里说来深圳后此人曾经在海边救起一个落水市民,还救下一个准备跳楼轻生的打工妹,看到这里,李大和不禁笑出声来,这家伙是来深圳开车的还是来这里救人的啊?

  遥不可及的事情,此刻却那么真实地落在自己的朋友身上。他有些不敢相信,当初这个邋遢落魄的黄了名,就是印在上面这个候选人——“黄了名,男,湖北籍人……来深工作后,不计代课教师身份,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参与外来工培训计划,探索出‘黄了名教学法’,在全区成人教育机构成功推广……”

  黄了名的排序在倒数第二,显然不是很合适的位置,如果按照勾选惯性,前面的候选人都不会把靠后的带上,不过,答应跟黄了名联合的是排在他前面的一个工厂经理,如果两个靠后的人联合起来,那么劣势也就可以转换为优势了。

  当选“十杰”,当然不仅仅是一个荣誉,至关重要的是可以把户口迁入深圳,也就是人们趋之若鹜的“特区绿卡”,有条件的可以办理招调工,成为深圳的正式干部职工。对于黄了名这个名牌大学毕业生来说,一旦当选,带来的实惠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是正在朝着阳光大道走的人,一个是疲于奔命找工作的愁人,看着想着,李大和举着资料的手就有些发酸,散发着油墨味道的纸张歪斜着覆盖在了脸上,不知不觉沉沉睡去。

  【。。。。今天将继续更新本章节之3。。。。。】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银质青春》期待您的收藏、投票、评论。

  ……是新浪用户的,登陆,直接点收藏,还不是用户,请先注册,再收藏。

十杰青工3
何在江一下班就兴冲冲地赶来了,鼓囊囊地带来一大包“员工花名册”,这可把黄了名高兴坏了。“老子为了说动张雅丽可是付出了代价的,这丫头愣是要我答应把她调到康乐室做管理员,八字没有一撇的事,我豁出去就答应了!”何在江气喘吁吁道,阔像一个急于邀功请赏的探子。

  李大和笑他:“调到自己身边,到时可是近水楼台,一举把她拿下?”

  何在江道:“这事可不得乱扯,我没这个意思。”

  没等多久,黄了名约的候选人刘总也到了,大家到学校旁边一家酒楼吃饭喝酒。刘总不愧是个场面上的人,点菜叫酒,一派主角作风。这是个健谈而且热情的人,他首先对黄了名能够联合他表示万分感谢,本来他也正犯着愁,手下就百来号人,实在凑不来多少名单,黄了名这一家伙弄来一把,让他信心大增。两人合议了一番,决定由他把花名册带去,负责组织人力统一填写。

  黄了名一迭连声说“好!好!太好了!”他的本意是叫李大和过来帮忙,两人一起日夜奋战填写选票的,这样一来,这功夫就省了。

  何在江跟李大和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对身边坐着的两个从数百万外来工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心中都充满了敬意。刘总忽然意识到冷落了黄了名的两位客人,赶紧丢下十杰不谈,招呼大家:“吃吃吃,十杰十杰,吃为第一杰!”然后问两位朋友家乡何在,哪里高就发财。

  当问到李大和现在正在找工作时,刘总收起笑脸,道:“不知兄弟嫌弃不嫌弃,我给介绍个工作?”

  黄了名见势,立即提议大家干杯,道:“刘总,你这是看对人了,我这个兄弟人不错,忠厚侠义!假如到了你的麾下,那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不不不,我那地方太小,”刘总连连摆手,道,“是我小姨子那里,她自己的公司,如果觉得合适,明天就可以去上班。”

  【。。。。明天继续更新下一章节《业务员》之1、2、3。。。。。】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银质青春》期待您的收藏、投票、评论。

  ……是新浪用户的,登陆,直接点收藏,还不是用户,请先注册,再收藏。

业务员1
第二天上午,按照约好的时间,刘总亲自开车把李大和送到了小姨子的公司。

  公司在南山区,做食品贸易的,刘总小姨子递过来一张名片,李大和一看, “丽莎”,很西洋的一个名字,公司叫“莎莎食品贸易有限公司”。丽莎身高至少一米七,丰满匀称,衣着入时,一副干练的女强人模样。对李大和的到来,她显得热情有加,不容他多犹豫,就开始安排办公桌子,交待工作事项。

  办公室是一个里外两格的小套间,丽莎在里面的小房间独立办公,外面的厅房则用隔板分割成几个小块,分成业务部、财务部,李大和被安置到业务部。这个小块摆着四五张办公桌,每个台上一部红色的电话机,李大和分得了一张。整个房间四面是玻璃立柜,柜子里陈列着五颜六色的糖果饼干,整个房子里弥漫着挥之不去的草莓奶黄气味,连洗手间也只闻其香不闻其臭。

  公司人不多,业务部四五个男孩女孩,财务部有两个人,另加一个司机,他们都叫丽莎“莎姐”。李大和上午到,下午就给派了两盒名片,上面印着“莎莎食品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李大和”,仿佛每个字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办公室其他人似乎都知道了李大和的来头,互相交流名片,很是客气。在来的路上,刘总就大致介绍了莎莎公司的业务情况,说这是南山片区最大的糖果供应商,周边所有大商场的货基本都由他们供应,公司业务员的日常工作就是负责联络商场超市,增补货源,推荐新产品。

  李大和想,经理不经理的,就是刘总说的业务员吧。在工厂里是跟机器打交道,只管埋头干活的份,而到这样的贸易公司,是跟人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