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岂知有一个广东王运台,向来是琦善一党,同林文忠公不对的,此番进京召见,却在皇上面前,竭力推尊琦善,一味说林文忠公肇事,奏请重办。因此皇上下旨,把林文忠公办了个新疆充军的罪。后来有人在皇上面前代他求免,便改派林文忠公到河工上去当差赎罪。
林文忠公一走,浙江因此又少了一个靠傍。那定海地方,本来是零零一块地,守也守不住的,不如听其自然。这边把所有精兵五千名全数派在定海,又听信了一个葛总兵的说话,把定海城外面沿海一带,再筑起一面城墙,三面连住山脚,就用山头当个城墙。因此城内地方越大,兵势分散,保守越难。况且三面是山,外国人从山后爬过来,便在城内了。如此地方散慢,这五千名兵勇那里能够分派?
这年八月十二日,洋船又到定海,开炮攻打,这边回了几炮,也打沉他火轮船一只。从此日夜攻打,炮声不绝。到了十七日,洋兵从五奎山、东港浦、晚峰岭分了三路,拼命前进,前队打伤,后队又到,大战一场,不顾死活。洋将大呼一声,洋兵一齐登山,爬进城内。当场城内有王、郑、葛三个总兵,都死战阵亡。
此番定海再失,却是调度不能得法。至于守城兵将,也很能出力,三位总兵一齐殉难,虽然失守城池,也算能尽节勇,却不比那广东这班偷生怕死的官员不要脸的。原来裕大臣虽然调不得其法,办事却极肯尽心竭力。
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七回 陷镇海大臣死节 驻姑苏幕府横行
却说定海既已失守,那时裕大臣驻扎在镇海,手下只有兵丁四千名。裕大臣自己带了一千多名保守镇海城池。有一个谢总兵名叫朝恩,带了一千多名保守隔江对面的金鸡岭。又有一个余提督名叫步云,带了一千多名保守城外的招宝山。
那余提督本是一个奸猾小人,向来与裕大臣不对的,也不肯听裕大臣的号令,暗暗在招宝山插了几面白旗,分明是向洋人求和的意思。这天裕大臣下令誓众,余提督假意不到。裕大臣一面奏了一本,说道:“目下军情甚急,手下都不肯出力,臣总死守此地,不离一步,拼把一死报国。”
这年八月二十六日,洋船到了镇海,分兵两路,一路打金鸡岭,一路打招宝山。可恨那逆臣余步云,在招宝山见洋船到来,还不准兵勇开炮,却到城内来见裕大臣,请趁此带兵退回宁波。裕大臣不准,那逆臣便撇了招宝山向西走了。
洋兵占住招宝山,便架起大炮向城中攻打。那时金鸡岭谢总兵一支兵又打败仗。裕大臣见势头不好,便一面把钦差大臣这一颗印差人送交浙江抚台,一面自己跳下池内死了。登时洋兵便一拥进城。
那逆臣余步云逃到宁波。这月二十九日,洋兵轮舟多只,追到宁波,余步云又撇了宁波,同了宁绍道鹿道台逃到上虞县地方。因此宁波立刻失守。那时慈溪、余姚二县见道台逃走,县官也就逃走了。因此两县又一同失守。咳!这班没用逆臣,竟把皇上的城池,好像泥沙一般抛了就走,该死不该死?
那逆臣余步云起初还奏上两本,说道:“此番是裕大臣先逃,因此我也同走。”后来裕大臣殉难死了,皇上赏下谥法,赐他子孙世袭,余步云才没口可开。这且按下。
且说这年九月,京城内得了镇海、宁波失守的信息,皇上立刻就派了一位扬威将军,官名叫做奕经,又派两个参赞,一个姓文,一个姓特,十月内由京到了苏州,暂时驻扎,等待各省兵勇齐集,再到杭州。
那扬威将军手下有四个幕府,一个名叫容照,一个名叫杨熙,一个叫联芳,一个叫阿彦达,都是年纪很轻,到处横行,不顾大局。在苏州的时候,天天唤戏班唱戏寻乐,又向属员索贿要钱。那奕将军又是胡涂不管事的,随他们在外面吵闹,闹得声名不好,奕将军才过意不去,下令到嘉兴驻扎。
那时洋兵得了宁波,浙江信息极紧,可恨这班幕府,到了军情告急的时候,还是这种放肆,这也是国家气运如此。派了多少将军、钦差大臣、总督、巡抚,除了林钦差革职,裕大臣殉难,这二位之外,竟没有个尽忠报国的大臣。碰来碰去,不是逃,定是走,不是胡涂,定是贪赃,难得像林钦差、裕大臣这种人,又是个个人忌他,参的参了,死的死了。
你看洋兵从广东闹起,闹到浙江,惟有林公在任的时候,在洋面打了多少战仗,三元里义兵把洋兵大败一场,邓总督在厦门打败洋船,此外都没有打败洋兵的,白白儿把城池送他。
当年广东倒还没有失守城池,此番浙江失守许多地方,后来越弄越不如,便闹到长江来了。
后事如何,下回再解。
第十八回 将军占梦大进兵 提督闻风忽反走
却说奕将军驻扎嘉兴,那时各路兵勇,都没有调齐。这年十二月十五日,奕将军同文参赞两个讲论了一番兵事。这夜,奕将军归营睡下,忽见外国人无数,个个都从岸上登船,逃出海口,心中大喜。便思量道:“此番洋人该死,见了我兵,便就逃走,目下机会难得,快和他大杀一场,好成了我大功。”
一面心中思量,一面便要传唤中军下令。忽听得喔喔喔鸡叫一声,不觉醒了,原来是一场好梦。
天明之后,文参赞早到奕将军营内,说道,昨夜小弟梦见洋人如此如此。奕将军听了大惊,说道,奇极!奇极!小弟昨夜也梦见如此如此。我两人一夜同梦,莫不是洋人死期将到,鬼神预先来报喜么?这两位痴官,欢欢喜喜,讲论了一番,却好接到宁波来的信息,说道:“目下洋兵却把军器运上洋船。”
奕将军一得此信,便说道:“这梦真是灵的,机会不可错过,我们快些进兵。”文参赞连连说是。
这年正月,将军参赞都到杭州驻扎。元宵这一天,便渡了钱塘江,留一位特参赞在杭州。奕将军、文参赞连夜赶到绍兴驻扎。那时兵勇都未调齐,军器不齐备,所造火船火料,又被春雨浸得湿透。营中有两位老将,都说调度没有齐备,不可造次进兵。那奕将军信了梦兆,决计立刻进战,心内像火发一般,不顾是非,定要进兵。你道这位奕将军一路在苏州嘉兴耽搁过来,并不见一些儿调度,忽然靠着这没凭据的乱梦,一意向前,匆匆忙忙,毫无把握,那里能打退洋船呢?
那时洋兵听说大将军到了,便格外留心,在宁波的洋兵大半出城上船,只留一百多名守住城上大炮。原不洋兵战法,不重城池,只重炮台,故而并不呆守城池。镇海的兵也都出城,扎在招宝山的顶上,好待我兵进城,他便架起大炮,从山上轰将下来。
洋兵布置停当。这边奕将军也不打算,就派一位统领名叫段永福,领兵四千攻打宁波,再分二路兵攻打镇海、定海。
先讲这年正月念八日,奕将军下令拔队起程,那段永福却带了兵丁到宁波一路而来。从西门打进,城门上也无洋兵把守,段永福大喜,也不探虚实,意图举功,便急急麾兵进城,城中连一个洋兵多不见。
到了府前街,忽听连珠炮响,四面枪弹,如雨飞下。原来兵洋多在沿街楼上躲着。那时官兵不能上攻,死的无数。正欲回兵退出,忽从北门一支洋兵杀来,枪声震天,弹子如雨。官兵在巷内东冲西撞,急急出城,逃的逃,一哄而散。段提督见势不好,拨马便走。还有一个无用的余步云,带了二千兵丁,从奉化地方前来接应,一闻败信,不敢前进。这一路攻打宁波的兵,竟如此收常还有两路,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九回 袭镇海偏师覆没 弃绍兴大帅遁逃
却说镇海一路兵,分作两队。一队是刘参将统带,一队是朱副将统带。刘参将带了五百个河南兵先到镇海。将近城墙,向城上一望,不见一个人影。到了城门口,见城门大开,刘参将便麾兵入城。进了城,也不见一个洋兵,四面一看,心中大疑。刘参将下令停步,勒住马匹,正在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忽闻炮声大震,只见弹子如雨点一般空中飞下,打着城内房屋一齐倒将下来。刘参将大惊失色,急急退兵出城,自相践踏,兵勇受伤,不计其数。
原来洋兵却不在城中,都在招宝山的顶上,架起大炮,只顾向城中打下。刘参将只得退出城外,收拾残兵,便回慈溪大宝山的左边安营。朱副将随后也到大宝山右面安营,以成犄角。
那时慈溪县城内有一位张知州,集了乡勇守住县城。洋兵打败了刘参将的兵,便从镇海追到慈溪,攻到大宝山,先把自己洋船用火烧却,拼命死战。这边朱副将带了炮兵四百名在山上轰击,打死洋兵四百多名,杀了他一个头目,名叫巴麦尊。
那时朱副将打了胜仗,大有转机。但是朱副将手下兵丁只有四百名,若有后队接应,把洋兵截住,可以杀得他片甲不回。
不料刘参将扎营在大宝山左边,被洋兵吓怕,不敢出兵。
城内张知州,又无缘无故,被文参赞调开,城内乡勇,就此四散。朱副将想我们兵少,恐其寡不敌众,所以差人到文参赞营内请兵接应。可恨文参赞竟延到了天晚,才发出三百名弱兵。
岂知洋人已分兵四百名,绕到朱副将营后攻打。朱副将被洋兵前后夹攻,力不能支,父子两人,都殉难死了。
那边刘参将正在坐观成败,一闻噩音,便撇了营盘,匹马加鞭,逃命去了。唉!此番朱副将很能出力,只可恨救兵不到,白白地把贤父子二人性命送了。那时文参赞、奕将军手下兵丁尚且不少,并未受过大败。况且洋兵也不过六七百人,正好和他死战一常不料一得朱副将的死信,奕文二人便慌得没了主意。旁边有二个幕友,名字叫做容照、联芳,都是贪生怕死之人,力劝奕文二个逃走。
其时有一位麾下总兵,献上了一条计策,请将军把营盘移到上虞地方,诱令洋兵进来。上虞地方山峰危险,我们占了要害,杀得那洋兵可以片甲不回。当时大帅不听此言,心中只想逃命,连国家的大局都不顾了,便夜间带了几个亲信幕友家丁,悄悄从后营门逃走了。沿途重赏车夫船户,叫他急速趱赶,只恐洋兵追来,这个头颅不保,一路心中鹿鹿的跳个不祝这月初七日,便弃了绍兴,文参赞赶到西兴驻扎,奕将军便逃杭州。从此洋兵势如破竹,浙江的信息日紧一日了。咳!
将军参赞,乃是一品大员,受了皇上的厚恩,不思图报,奉旨讨贼,却望风先逃,这条性命,看得如此之重。
然而临阵脱逃,不过多活几天罢了,到后来,国法难免,仍旧要把头颅请下,反不若像裕大臣与朱副将二人从容死节,到后来有祠堂,赠世袭,可以流芳百世,何等体面?闲话慢谈。
且讲有舟山的兵来。
未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回 用伏兵偶然战胜 妒功臣又请讲和
却说攻打定海一中的水兵,本拟从各处小港分进,共有水勇一万多名,归王知州郑统领两位统带。岂知奕将军等逃回杭州之后,又听信了幕府容照的说话,决计想罢兵求和,便下令把定海水勇全数散去。因此所有水勇,散下没有归处,便投降洋船,都做了洋人奸细。
惟有郑统领一路,不肯把水勇散去,幕府容照,便说郑统领不奉将令,罪应斩首,请奕将军下令斩之。奕将军原是没用的人,虽然答应了容照,一时也不下令。
原来奕将军营内有一位举人,姓臧名叫纡青,很有才能,可惜奕将军不肯用他计策。此番臧孝廉见奕将军如此没用,便要辞去。奕将军再三留他。臧孝廉说道:“若要小弟留此,请听小弟的计策,否则小弟在此也是没用。”奕将军便问:“有何妙计?请教请教。”臧孝廉便把伏勇散战的计策,向奕将军说了一番。此番奕将军却肯听说话,便下令照行。
臧孝廉把各营分拨定当,暗中散伏。这年二月十六日,下令各路兵勇,都从小路分攻洋兵,洋兵彼此不能照顾,纷纷败走,因此零零落落,统共倒杀白洋人黑洋人三百多名,捉住洋官四个,拿住洋兵五十多名。
郑统领也在岑港地方,烧毁洋船四只,小洋船十多只,溺死洋兵五六百名。镇海叶知县也在海口大破洋船。此番得胜,全是臧孝廉调度得法,布置周到,因此一个兵有十个之用。
那奕将军、文参赞趁此便奏了一本,说道洋兵大败。天颜大喜,下旨赏奕将军双眼花翎,赏文参赞头品顶戴。咳!这两个没用大帅倒靠此得了恩赏,真真便宜他了。那时将军参赞的幕府也开了名单,个个得了保举。你道这种人小,可笑不可笑?
起初一味逃命,待有人打了胜仗,他都要混在那里讨些保举。
闲话慢讲。且说此番中国得胜之后,正可趁此大发官兵,一鼓气打退洋人,收复城池,这个机会,也是难得。不料那将军参赞,只会受赏,一无调度。
却好又有一个浙江巡抚姓刘的,奸猾性成,见一个无名的臧孝廉设计打败洋人,他做了浙江巡抚,却没一点军功,因此起了妒心,不顾国家大局,逞着自己私心,便奏了一本,说道:“此番打退洋人,并没有这件事情,都是假的。”后来郑统领献上洋兵首级、洋船、大炮等物,刘抚台方才没口可开。但是心内究竟有些妒忌,便又奏了一本,说道:“目下浙江并无精兵,不可浪战,不如议和为妙。”又说了许多开战的险处,一味抬高洋兵,恐吓朝廷。
可惜奕将军这没用货,那时也并不声明细情,因此天子钦派一位耆尚书名叫耆英,充为钦差大臣,到浙江同洋人议和。
可恨刘抚台又奏了一本,请皇上下旨,着各营不准妄动,倘有乱杀洋兵一名,便要斩首正法。天子依了他,下了圣旨。因此洋兵安安稳稳占住宁波、镇海、定海三处,趁此停战的时候,收回败兵,添造洋船军器,准备进兵。
这边中国各大帅,却像做梦一般,只道洋人就肯和了,便把营兵渐渐遣散。各省督抚听说议和了,也把所有防营撤去,以为和议成功,便可安享庸福了。其实和议一节,此时洋将并没有此意,都是中国各大帅自己骗自己,大家放心安胆,便不防备,因此洋兵又闹到江苏,闯进长江。
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二十一回 攻乍浦守将尽忠 犯吴淞总兵逃命
却说那时京中有一位宰相,姓王官名叫鼎,是一个正直无私的大臣,无奈朝中都同他不对。此番洋船开战,王宰相所上的奏本,却被朝中奸臣阻止不行。
那时黄河决口,林则徐在河工上当差,京中多少奸臣,趁此便把林则徐参了几本。因此,天子下旨:“着林则徐出口到新疆效力赎罪。钦此!”王宰相见时势如此,好人又都遭祸,便发愤恨极,一气死了。自此朝中又少一位好大臣,只剩那些要钱的要命的一班儿,同样一种不开口的木头官混在朝堂,所以天下时势愈弄愈坏了。
闲话休提。且说那洋将义律,并不要夺中国的城池,不过借此吵闹,要想中国准他通商就是了。
这年三月念七日,洋将向宁波绅士逼出赏兵费二十万元,便撇了宁波,带了洋船,向乍浦一带来了。四月初九日,洋兵到乍浦开炮攻打,官兵也就开炮还打。起初打伤洋兵不少。后来洋船专打南门,城内有一种裁下的游兵,一哄而起,大开城门,放洋兵进来。
那时乍浦驻防都统官名叫做长喜,乍浦同知官名叫做韦逢甲,这两位很有义气,当场便奋勇当先,死在乱军之中。还有一个兵备道,姓宋官名叫做国经,便逃到嘉兴去了。
那时奕将军等方才趁着洋兵撇去宁波,便奏了一本,说道:“宁波洋兵已被我兵杀退,宁波城池也克复了。”正在盼望皇上恩旨到来,不料乍浦告急的信息又到了。那时乍浦既破,皇上下旨,着奕将军移营到嘉兴驻扎。
新派的一位耆钦差方才出京,到嘉兴地方,京城内又起了谣言,说道:“英国所属的印度地方,被廓尔喀国攻打,因此英国兵船都要回去了。”那时皇上便派耆钦差到广东去料理一切。耆钦差正要动身,又接到圣旨,着他留在江浙两省地方驻扎。
那时浙江杭嘉湖三府,都是信息极紧,各位大帅闹得全无主意,和也不和,战也不战。那刘抚台专门拍洋人马屁,把前番在宁波捉住的洋人送回洋船。岂知送到乍浦,洋兵业已撇了乍浦,把洋船开到江苏一带去了,刘抚台又把洋人送到镇海,镇海洋将也不理他,送来便受了。原来外国的国法,将帅兵丁,被敌人捉去,便送回,他也算没脸的,因此洋将受了送还洋人,并不在意。可笑刘抚台空拍了一个马屁,毫无好处。
那时镇海定海虽被洋兵占住,洋将留兵不多,大队洋船都向江苏地方去了。可恨刘抚台、奕将军、文参赞、伊大臣、耆钦差这许多大员,驻在浙江并无一点儿调度,只顾拜天拜地求个议和了事,不肯趁此进兵,收复城池,真是可叹!
这年正月初三日,洋船开到吴淞口。两江总督牛制台官名一个字叫鉴,到了吴淞口,宝山县周知县献了一个计策,请他精兵伏在口内,诱洋兵进口,四面围杀。牛制台不听,偏偏派了一个怕死的王总兵,带了前月招宝山的败兵五百个,守住小沙背要害地方。那王总兵又是怕死,又是要钱,到了小沙背地方,向乡下人勒索供给,任意掳掠。周知县见了这个情形,便禀请牛制台另派一个总兵来到小沙背驻扎,牛制台不理他。
这月初八日,吴淞开炮,同洋船对打,起初也打坏洋船二只,后来炮台统领陈提台中炮身死,洋兵便从小沙背地方登岸。
这王部兵一见洋兵,便拨转马头,当先逃走。因此手下一千多名兵丁,大家一哄而散。
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二回 陷宝山制台先走 破镇江都统无谋
却说小沙背地方既失,洋兵遂打进宝山城内,占住吴淞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