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笑傲神雕天龙-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师抓到了郭靖女儿?好!今日休整一日,明日便派人护送国师带着郭靖女儿到襄阳城下,只要能引得郭靖、黄蓉出来,襄阳城也就好破了!”听到忽必烈所言,蒙哥心头大悦,吩咐道。一时之间,他已想到了数种利用郭靖女儿的方法,在心中盘算起来。这次他之所以御驾亲征,除了襄阳城确实难破、需要有人统领大军外,便是因为蒙哥要借助攻取南宋的大功。彻底压服察合台和窝阔台一系的王爷,成为真正的蒙古共主。想要攻取南宋。必要破去长江防线,襄阳城便是其中要diǎn。是以这次攻略襄阳。对于蒙哥来说,可谓不容有失。

    听到蒙哥吩咐,忽必烈顿时领命,安排下去。他深知武林中人重情重义,有着郭襄在手,郭靖即使不率人死命救援,也必然心思扰乱。若是因此惹的襄阳城中军心大乱的话,攻取襄阳的机会可就大的多了。

    金轮法王前些日子擒住郭襄,虽然没有立时得到任用。却也重又受到尊崇。不过此时他听到忽必烈命令,却是踟蹰不已。原来当日他擒住郭襄之后,虽然初时存了将她献给忽必烈,立下大功的心思,但这些时日相处下来,法王却又深喜郭襄的聪明伶俐。特别是一次郭襄逃跑时,他假装受制,郭襄也没有痛下杀手,让他更是欢喜。存了收徒之心。

    密宗传承最重缘法,法王有了此念,再也压不下去。他生平收了三个弟子,大弟子文武全才。资质极佳,法王也本欲传以衣钵,可是不幸早亡;二弟子达尔巴诚朴谨厚。徒具神力,不能领会高深秘奥的内功;三弟子霍都王子则天性凉薄。危难中叛师而别,无情无义。法王自思年事已高。空具一身神技,却苦无传人,百年之后,这绝世武功岂非就此湮没无闻?每当念及,常致郁郁。这时见郭襄资质之佳,生平罕见,虽是敌人之女,但她年纪尚幼,何难改变,心想只要传以绝技,再加佛法熏陶,时日一久,她自会渐渐淡忘昔日之事。何况自己与她父母只两国相争而敌对,又不是有什么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怨,武林中人对收徒之事瞧得极重,出家人没子女,一身本事全靠弟子传宗接代,衣钵的授受更是头等大事。法王既动此念,便将攻打襄阳、胁迫郭靖的念头放到脑后,反而一心想要收郭襄为徒,传承衣钵。

    不过郭襄虽然没有拜方志兴为师,学的却是方志兴与黄药师共同推演的心法,这些年也多次受到指导,早已将方志兴当成了自己师父,哪里肯拜法王为师。这些日子法王左右劝说,郭襄也没有答应,推托不过时,只是托词说等他打败方志兴再说。法王对此自是极有信心,这些日子虽然没有正式收徒,却也传授了郭襄不少密宗武学。郭襄日长无聊,便习以自遣,又心想日后欲谋脱身,于是便诚心学习。她人本聪颖敏悟,这一专注,便进境极快,国师见她学得比当年的大弟子更快更好,十分喜欢。此时听到忽必烈欲拿郭襄威胁郭靖,甚至威胁到她的性命,自然颇为不愿。

    看到法王神情,忽必烈想到自己前些日子想要在城前当众虐杀郭襄以沮郭靖守城之志,却被金轮法王所阻之事,再联想到自己这些时日听到的消息,顿时猜到了什么。不过对他来说,使用郭襄性命威胁郭靖是更快攻取襄阳的手段,自然容不得破坏。当下淡淡说道:“本王曾受八思巴上师灌ding,欲要拜他为师,不知国师以为如何?”

    金轮法王闻言,顿时心头大震。他这次之所以随军南征,除了想要挑战方志兴等人外,为的便是立下大功,保住宁玛派金刚宗传承。前些年萨迦班智达圆寂后,由八思巴继任萨迦派教主之位,法王当时见到八思巴年轻,还以为自己宁玛派会得到不少机会,对此并未在意。孰料不过几年,八思巴便凭借渊博的学识和高深的灌ding之法获得了不少蒙古王公的青睐,让他宁玛派更加式微。甚至近些年来,还有一些人提议由八思巴担任国师,取代他的地位。如今忽必烈此问,其中隐藏的含义便是为此。作为蒙古大汗的弟弟,又是蒙古贵族中最有权势的王公之一,忽必烈若是拜八思巴为师,无疑是一个明显的扶持萨迦派的信号,甚至就是请命蒙哥册封八思巴为国师也不是不可能,对于宁玛派来说,可谓一大灾难。

    虽然对郭襄极为爱惜,但金轮法王想到密宗宁玛教在蒙古及西域之千百庙宇基业、千百信众弟子之安危,只得顺从,此令是大汗蒙哥所下,又有忽必烈支持。他即使贵为国师,也是无可奈何。

    回到自己帐中。金轮法王眼看郭襄仍在言笑晏晏,似乎不以身在敌营为意。心中不由一叹,向郭襄道:“小徒儿,这些日子襄阳城中没有人派人救你吗?”到了此时,他心中反而期盼有人救走郭襄,那样他纵然要担一个失察之责,却免了心中为难。

    “大和尚,我说了我有师父的,绝不会拜你为师,你就别叫我徒儿了!至于有没有人来救我……怎么。大和尚你是知道养不起我了?”郭襄娇笑道。她家学渊源,又曾在赤霞山庄待过一段时间,见识着实不低。以往她对这些并不在意,但这些时日为了为难金轮法王,却故意说出了许多极为罕见的事物、以及极为难做的饭食,说是自己平时所用之物,让金轮法王找来。大军之中,诸事从简,饶是法王贵为国师。也花了许多人力才能在一些事情上达到郭襄要求,其它许多方面,却是无能为力了。是以郭襄听到金轮法王似有让自己离去之意,试探道。

    法王叹了口气。却不再提此事,说道:“唉!老衲真不知道当日抓住你,是好事还是坏事。若是没有此事。也就不用如此烦恼了。”

    郭襄闻言,奇怪道:“大和尚。你也有烦恼的事情吗?说出来给我听听,说不定我能给你解去呢?”佛教出家人无子无女。一片慈爱之心,通常倾注在传法弟子身上,法王这些时日对于郭襄,当真是有如亲生爱女一般,不然的话,也不会在乎郭襄那么多无理要求了。而郭襄纵然不耻法王为人,但见他对自己如此,却也知道是对己真心爱护。如今听到法王似有什么烦心事,顿时问了出来。

    金轮法王闻言,看了郭襄一眼,却是摇了摇头。若说放走郭襄解了这个烦心事,即使在蒙古大营之中,法王也有信心做到。但一旦被人发现,或者稍微走漏风声,只怕对他宁玛派只怕大为不利。是以法王虽然心中郁结,却不敢有所动作。

    转过身去,金轮法王打开帐蓬角里一个大红羊毛毡的包袱,取出一个卷轴,展了开来,帛上用细丝线绣着一位站在云雾中的神仙般人物,头戴红色法冠,左手持一朵粉红色莲花,右手持剑,斩向一团乱丝。

    郭襄见此,心中顿时一惊,没料到法王竟然还有如此奇物。自从第三次华山论剑后,观想之法已经部分在武林中传扬开来,郭襄贵为郭靖、黄蓉女儿,又和方志兴学过数月,对此自然知道。而且相比普通人,她还知道方志兴观想之法的源头,似乎就是从一幅大日如来画像的拓本而来。此时眼见金轮法王拿出的画像,似乎便是一幅观想图,让她心中如何不惊。

    金轮法王却不知郭襄心中惊异,指着画像道:“这张唐卡上绣的祖师爷,是莲花生大士,是我们这一脉的祖师爷。你这些日子也随我学了不少功夫,拜拜祖师爷也是应该吧?”

    闻言,郭襄便随着金轮法王向画像礼拜致敬。法王见此大喜,说道:“你既拜了祖师爷,今后便也是我金刚宗的传人了,今日老衲便教你金刚宗最秘传的心法!”说着也不待郭襄否认,指着画像道:“祖师爷右手拿的是文殊菩萨的智能之剑,把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烦恼妄想全部斩断。他左手这朵莲花,是教人心里清净平和,就像莲花一样,没半diǎn污秽渣滓,只有澄澈露水,美丽安静。”

    听到这般言语,郭襄也不再想着是否被蒙骗拜入金刚宗了。而是在心中不断回想,越来越觉得法王所持这幅图是一门观想之法,其中各种言语,都是修习精神所用。眼见绣像中的莲花生大士慈悲庄严,她心中更是肃然起敬,向金轮法王问道:“大和尚,你修成这种斩断妄念的方法了吗?”

    法王叹了口气,道:“倘若我修得稍有成就,怎么还会去苦练龙象般若功?还会起心来和方志兴决一胜败?又如何会有这般烦心事?唉!真是蠢才!”忍不住自嘲起来。

    闻言,郭襄心中略微放心,心知法王还既然没有修成此图,精神境界上定然比不上自己师父。不过想到当日法王所用龙象般若功的威力,她心中又有些担心,问道:“龙象般若功是的后三层是什么样呢?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这些日子,法王早已将龙象般若功的前十层功夫传授给了她,并且仔细讲解,不过关于后三层,却是从来没有提起。郭襄担心金轮法王留了一手,好在和方志兴比斗时突然用出,因此问了出来。

    龙象般若功是金刚宗护法神功,可以说是本门秘传,其中最后几层,更是核心之密,若是外人觊觎,少不得要和金刚宗结仇。不过此时金轮法王听到郭襄询问,却是极为高兴,说道:“你想学这三层,那好,老衲这就传给你。但愿你能修成,达到这般境界。”说着诵出一篇经文,正是龙象般若功后三层修法。

    这篇文字是梵文所著,郭襄这些时日虽然学了一些梵文,但哪里却也难以尽解,只得记在心里,等着金轮法王解释。不过金轮法王诵完之后,却没有像往常一样解释,只是让她不断诵读,记在心里。见此,郭襄问道:“大和尚,难道你也没有领会其中意思,所以才没有修成?你要是去求我师父就好了,他精通梵文,定然能解释出来的。”

    法王叹了口气,说道:“梵文虽然深奥,老衲又如何不知。不过这篇文字极为深奥,和龙象般若功的前几层大有不同,实在无法尽解。方居士武功高强、学识渊博,老衲也是极佩服的,你若有机会的话,也可向他请教。”

    郭襄奇怪道:“你为何不自己去问呢?师父平生最喜欢结交武林人士、探讨各种武功,这门龙象般若功我听他提起了很多次,你若和师父一起探讨的话,他定然极为欢喜的。”

    金轮法王闻言,似是想起了当年终南山上的往事。当年方志兴在大占优势时,却突然放过了自己,当时他还一直想不透,对此猜测了良久。直到后来修成龙象般若功第十层后,才终于明白了一diǎn方志兴的想法。高手寂寞,方志兴如此,他又如何不是呢?这次他前来挑战方志兴,也未尝没有回报之意。(未完待续。。)    其时夜已三更,皓月当空,明星闪烁,照临下土,天上云淡风轻,一片平和,地面上却是十余万人在舍生忘死的恶战。。更多最新章节访问:щw。 ;。∈↗,这一场大战自清晨直杀到深夜,双方死伤均极惨重,兀自胜败不决。宋军占了地利,‘蒙’古军却仗着人多。眼看局势焦灼,郭靖道:“方兄弟,你和蓉儿在此稍待,且看郭某冲杀一阵。”说着传令下去,调集靖康军准备。

    方志兴虽然有心出一份力,但他初来乍到,少经战阵,纵然武功高强,在这等大战中却不见得有什么作用。听到郭靖所言,说道:“郭大侠放心,有贫道在,襄阳城断无弃城逃跑之人!”说着看向吕文焕,显然意有所指。

    郭靖对此也有着防备,不过有了方志兴的保证,他心中更是放心。而黄蓉和郭靖一起在襄阳十数年,当然知道郭靖做何打算。她虽然心中有些担忧,却也没有说出什么,只是给郭靖整了整衣甲,让他放心出战。

    “郭大侠仁义无双,贫道不如也!”看着郭靖远去,方志兴叹道。他这些年隐居‘洞’庭,虽然是因为计策不用,但说到底,也未尝没有逃避之意。比之郭靖这般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可是差的太多了。

    方志兴贵为天下第一高手,若是往昔听到他自承不如,黄蓉心中自然免不了一阵欢喜。不过当此之时,她却恍若未闻,问道:“方兄弟,你智谋过人,可知如今之局何解?”

    “黄帮主说笑了。贫道未经战阵,哪里有什么见解。若有需要。还请黄帮主吩咐!”方志兴道。

    黄蓉道:“那就有劳方兄弟了,城中还有一支‘精’兵。等会儿靖哥哥冲击‘蒙’古大汗之时,还请方兄弟乘机杀出。若是能够伤到‘蒙’古大汗,或者让其稍稍退却,此战或可暂时罢手。”

    方志兴也不推辞,就此领命而去。临走之时,他又看了吕文焕一眼,屈指微微一弹。未几,吕文焕困意上涌,竟而在城墙上睡了起来。见此。黄蓉心中更是放心,安排几个亲兵扶着吕文焕,自己代他发令。

    城下,‘蒙’哥立于小丘之上,正在观看战局,忽听得前军齐声吶喊,一队宋军急驰而至,直冲向小丘。虽然人数极少,只有数百之数。战力却是极强,周围护驾亲兵纷纷放箭,也是阻挡不住。‘蒙’哥居高临下,放眼望去。只见当先一名宋军将军手执双矛,骑了一匹高头大马,在战阵中左冲右突。威不可当,羽箭如雨点般向他‘射’去。都让他一一拨开。‘蒙’哥左手一挥,鼓声立止。回头问左右道:“此人如此勇猛,可知道他是谁么?”左首一个白发将军道:“启禀大汗,这人便是郭靖。当年成吉思汗封他为金刀驸马,远征西域,立功不小。”‘蒙’哥失声道:“啊,原来是他!将军神勇,名不虚传!”

    ‘蒙’哥左右统率亲兵的众将听得大汗夸奖敌人,都心中不忿。四名将军齐声呼喝,手‘挺’兵刃,冲了上去。

    郭靖见冲来四人身高马大,两个带着万夫长的白‘色’头饰,两个带着千夫长的红‘色’头饰,喊声如雷,纵马奔近身来,当即拍马迎上,长矛一起,啪的一声,将一名千夫长手中的大刀刀杆震断,跟着一矛透‘胸’而入。两名万夫长双枪齐至,压住郭靖矛头。一名千夫长的蛇矛刺向郭靖小腹。四人使的都是长兵刃,急切间转不过来,郭靖长矛撒手,身子右斜,避过那千夫长的一矛,跟着双腕翻转,抓住两名万夫长的铁枪枪头,大喝一声,宛如在半空中起个霹雳,振臂回夺。那两名万夫长虽是‘蒙’古军中有名的勇士,但怎禁得郭靖神力?登时手臂酸麻,两柄铁枪脱手。郭靖不及倒转枪头,就势送出,当当两声,两柄铁枪的枪杆撞在两人‘胸’口。两名万夫长都披护‘胸’铁甲,枪杆刺不入身,但给郭靖内力一震,立时狂喷鲜血,倒撞下马。

    那千夫长甚是悍勇,虽见同伴三人丧命,仍‘挺’矛来刺。郭靖横过左手铁枪隔开他蛇矛,右手铁枪砰的一声,重重击在他的头盔之上,只打得他脑盖碎裂。

    众亲兵见郭靖在剎那之间连毙四名勇将,无不胆寒,虽在大汗驾前,亦不敢上前与之争锋,只不住放箭。郭靖纵马‘欲’待抢上小丘,但数百枝长矛密密层层的排在大汗身前,连抢数次,都不能近身,突然间胯下坐骑一声嘶鸣,前‘腿’软倒,竟是‘胸’口中箭。众‘蒙’古亲兵大声欢呼,拥了上来。人丛中只见郭靖纵跃而起,‘挺’枪刺死了一名百夫长,跳上了他的坐骑,枪挑掌劈,霎时间打死了十多名‘蒙’古官兵。

    ‘蒙’哥见他横冲直撞,当者披靡,在百万军中来回冲杀,‘蒙’古兵将虽多,竟奈何他不得,不由得皱起眉头,传令道:“是谁杀得郭靖,立赏黄金万两,官升三级!”重赏之下,‘蒙’古官兵蜂拥向前。郭靖所带靖康军虽然‘精’锐,人数却是过少,一时陷入重围,难有所进。

    眼见郭靖陷入阵中,黄蓉立刻发令,让方志兴带人接应。方志兴也不披甲,立时带了两千步兵冲了出去。只见他一手执刀,一手‘挺’枪,每一招下,定有一人殒命,可谓所向披靡,向着‘蒙’古大汗所在杀了过去。

    那边郭靖见情势危急,挥枪打开身旁几名敌兵,弯弓搭箭,疾向‘蒙’哥‘射’去。这一箭去势好不劲急,犹如奔雷闪电,直扑‘蒙’哥。护驾的亲兵大惊,两名百夫长闪身挡在大汗面前,噗的一声,长箭穿过第一名百夫长,但去势未衰,又‘射’入第二名百夫长前‘胸’,将两人钉成了一串,在‘蒙’哥身前直立不倒。

    ‘蒙’哥见了这等势头,不由得脸上变‘色’。便在此时,方志兴也率人冲了过来。眼见方志兴这队人马势头极快,人数又是郭靖兵马的数倍。众亲兵不由变‘色’,拥卫‘蒙’哥退下了小丘。‘蒙’古兵见大汗退后。阵势微‘乱’。

    黄蓉在城头看得明白,下令道:“大家发喊。说‘蒙’古大汗死了!”众军欢呼叫喊:“‘蒙’古大汗死了,‘蒙’古大汗死了!”襄阳军连年与‘蒙’古兵相斗,聪明的都学说了几句‘蒙’古话,这时便有人用‘蒙’古话叫了起来。

    ‘蒙’古官兵听得喊声,都回头而望,见大汗的大纛正自倒退,大纛附近纷纭扰攘,‘混’‘乱’中那里能分真假,只道大汗真的殒命。登时军心大‘乱’,士无斗志,纷纷后退。

    黄蓉下令追杀,大开北‘门’。鲁有脚率丐帮弟子、沈清辰率全真弟子,并有三万‘精’兵一起冲了出来。杨过率领的四千人虽然已损折了将近半数,余下的乘势追敌。‘蒙’古官兵久经战阵,虽败不溃,‘精’兵殿后,缓缓向北退却。宋兵倒也不能迫近。不过攻入襄阳的五千余‘蒙’古‘精’锐之师却无一活命。

    待得四‘门’‘蒙’古兵退尽,天‘色’已然大明。这一场大战足足斗了十二个时辰,四野里黄沙浸血,死尸山积。断枪折戈、死马破旗。绵延十余里之遥。

    这一仗‘蒙’古兵损折了四万余,襄阳守军也死伤二万多人,自‘蒙’古兴兵南侵以来。以此仗最为惨烈。襄阳守军虽杀退了敌兵,但襄阳城中到处都闻哀声。母哭其子,妻哭其夫。

    回城之后。郭靖、朱子柳等人清点人马,心中也有些黯然。此战虽然得胜,襄阳城中的守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