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老志-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脱。



  “你……你是谁?”几人闻声变色,忧心忡忡的问道。



  那人哈哈笑道:“我就是你们敬拜的莽祖老贼头呀。尔等若想活命,还不快来求我。”



  几个老者都被庙外的鬼怪吓破了胆,虽是心气不平,也知道这汉子有些本领,只是老着脸皮不好相求,却不敢恶言相向。



  贺老三干咳一声,拱手道:“这位大仙请了。我弟兄有眼不识泰山,方才多有冒犯,还请大仙宽大为怀,救我弟兄一救。”



  那人打个哈哈道:“你这老儿倒还有些见识,上天有好生之德,看在你给我磕过头的份上,我也不好眼睁睁地看着你送了命。也罢,你上前来。”



  贺老三受宠若惊,小心翼翼的走到近前,点头哈腰的道:“请大仙赐教。”



  那人点了点头,俯首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段口诀,叮嘱道:“态度要诚恳,要说真话,明白吗?”



  “是,是,一定谨记。”



  贺老三不迭点头,干巴巴的老脸倏然凝肃起来,额头上青筋暴跳,面孔涨得紫红,抬起手掌左右开弓在面皮上啪啪打了几记,唬得几个弟兄目瞪口呆,揣磨不出白衣人教了什么咒法。再看贺老三已是眼眶通红,也不知是不是疼的,只听他一声哀嚎,捶足顿胸的哭叫道:“莽祖,你这老畜生、老流*氓,你可害苦我们了。……”



  接着在老弟兄目瞪口呆的观望中呼天抢地的往庙外跑去,哭的那叫一个嘶心裂肺,天愁地惨,真是三尺白练染颈血,六月飞霜有冤情。



  “老三,等等我。”



  弟兄中有那脑子活泛的立时醒悟过来,连忙捂着面皮,揉着眼睛追着贺老三放声干嚎。



  白衣人摸着下巴啧啧叫道:“不错,记得要发自内心,在后面假哭的小心让鬼怪摄了去。”



  等到几个老者的哭丧声去远,白衣人才笑呵呵的收回目光,朝梁上望了望,拱手道:“梁上的朋友,可否下来一会?”



  明钦和谭凝紫并没有刻意掩饰气息,若是修行之士有意体察自是瞒之不过,况且白衣人进庙可能比他们还早,明暗易势,更加难以遁形。



  两人互递了一个眼神,双双从庙梁上跃了下来。明钦施了一礼,“道兄请了,敢问有何见教?”



  白衣人打量两人一眼,含笑道:“这位公子,我是奉了我家大王之令,特地在这里迎候你的?”



  明钦见谭凝紫目有疑惑之色,奇道:“你家大王又是何人,我在此间并无相识,怕是道兄找错人了吧。”



  白衣人哈哈笑道:“我家大王乃万雷山惊飙洞万岁狐王,可是有名的赛孟尝,他和公子有甥舅之亲,旧年和尊师同在通天教主门下学道,后来扶保神农氏小炎帝,因被魔王蚩尤所败,一同逃往西方。膝下有一女,唤作玉面公主,曾招赘平天大圣牛魔王为夫,公子想必也有耳闻。”



  明钦听他说的丝丝入扣,惊疑不定的道:“我是有这么一位舅舅,可是他过逝已久,为怕师父伤心,一向不敢多问,更不知道他就是火焰山那位万岁狐王,据我所知这位狐王早在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的二年多前便已经谢世了吧。”



  中夏历史既久,书史亦繁,志怪之书亦是蔚然一大宗,大约越是晚近之作越多臆造之语,不可凭信,魏晋之前则有不少和史事相夹,譬如干宝《搜神记》专为明鬼神之事不诬而作。吴氏《西游记》虽然成书较晚,采摭的佚散传闻却不少,只是意不在考镜源流,对一些煊赫人物的来历殊少审明。不过大枝节上总是不差的。



  吴氏既然记载了万岁狐王早已亡故,明钦对白衣人的说法便不肯轻信,他身上的‘比目环’不但天河六大宗派各怀觊觎,诸天神道从旁窥伺的也不在少数,哪能不多个心眼,提防其中有诈。
第194章 殄妖之失
  “公子有所不知。”白衣人笑道:“这是我家狐王‘假死避祸’之计也。当年唐朝长老西天取经,孙大圣一路护送。道路传言,唐长老是佛子转世,十世修成的好人,吃他一片肉,便可以长生不老,许多妖怪信以为真,因此中了仙家的引蛇出洞之计。阖洞殄绝的不在少数。”



  “我家万岁狐王和乱石山碧波潭的万圣龙王曾是八拜为交,这老龙王招了一个九头驸王,是煊赫一时的六大妖神之一,狄水九婴之子,他自恃神通广大,盗取了祭赛国的佛宝舍利,和佛家结下大仇。我家狐王劝他不过,又听说西天路上许多妖魔都上了昊天玉帝的黑名册,统统在剿除之列。牛魔王和九龙虫且称作牛鬼蛇神,更是头号要犯。迫不得已才使了个假死之计,以免被万圣龙王牵累,玉石俱焚。”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玉面公主一介孤女坐拥百万家私不得安居,万圣龙王翁婿因与牛魔王交情极好,便说动公主招赘他为婿。两年后唐僧师徒路阻火焰山,和牛魔王一家大打出手,天庭得以籍口大发天兵下界,不但拘执了牛魔王,还谋财害命,祸及无辜,使我等冤沉海底,无可洗雪。过不多久,孙行者又伙同二郎神扫荡了碧波潭,万圣龙王一家死无余类,只有二郎神念及父祖和狄水凶神有些渊源,才放了九头驸马一条生路。”



  战争本是世间万类解决纷争的一种方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总还有些正义与否的分别。但是一涉及宗教,往往就没有正义可言了。金翅大鹏雕下界吃净了狮驼国满城人口,这是何等严重的罪行。只因是佛陀娘舅,佛陀不但不加罪责,还劝慰说‘四大部洲有信徒献祭我让他先祭汝口’。



  最迟到尧舜时代天人大战以后,三界的物种便有齐一之势,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像《山海经》中记叙的那些奇形怪状的物类十之八九都已经亡绝了,只留下一种天生异相,必有奇才的模糊印象。如今的妖怪大抵都是四灵遗裔,构架都是缘两气五德而生,差异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古说五虫,因肌表之异而分为鳞、介、毛、羽、倮,论其智能亦足以和人类一较长短。



  当然三界更普遍的是禽*兽,可说是飞禽走兽的合称吧,寻常的禽*兽想修成妖怪和凡夫成仙的难度不相上下,比较不同的是人类启发灵智更多恃人文教化,而妖怪大多靠血脉传承。自从中夏多故,许多四灵遗裔流徙到四方,《西游记》中记载的那些啸聚山林的妖怪,数百数千不等,大多都能人形言语,有的更有些低微的法术,人形应该指直行,因为禽*兽和人类身体构造上是差别不大的。



  不管是天庭还是灵山在体制内事实上是收容了很多妖怪的,天庭主要集中在截教成神的星斗罡煞,灵山则有天龙八部,甚至高级神佛的坐骑也都有妖怪充当。譬如太上老君的青牛,太乙救苦天尊即东极青华大帝的九头狮子,南极仙翁即长生大帝的白鹿。三人都在三清六御之数。佛家则有文殊的青狮、普贤的白象、观音的金毛犼,如来的大鹏雕,几人都是佛菩萨之尊。



  神佛和妖怪的渊源如此之深,关系又如此之近,佛家且有众生平等的教义,不能说佛、道对妖怪没有别择、宽容的态度。而事实上在取经路上佛道两家对妖怪采取的则是种族殄绝的方略。



  孙悟空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后,感念唐僧答救之德,一心改过迁善,求成证果。取经路上除魔降妖使劲手段,却两次被唐僧驱赶。便是因为彼此有一重大分歧,孙行者行事皆准于善恶,不论是人类还是妖怪,这种观念应该是最接近人道的,而唐僧则不免对恶人生怜悯。孙行者曾向观音菩萨诉苦,观音且说对于妖魔鬼怪可以赶尽杀绝,对人类则应留有余地。



  中夏自文道昌明以来,原是一宗法社会,及至始皇扫平六国,废封建立郡县,化阶级为职业,汉武尊儒术,历朝历代多宣称以孝治天下,所谓亲亲爱人,人不以护短为嫌,所谓帮理不帮亲只怕是不多见的。



  降妖除魔而至于滥杀,譬如黄袍怪的两个幼子,难道不是奎木狼和天宫玉女所生,只因出身不正便摔成肉饼,至于小钻风、有来有去之类的小妖,孙行者且说心性不坏,挥起铁棒来又辣手无情。猪八戒和沙和尚也曾为妖吃人,一旦被观音驯化,对别的妖怪动则斩尽杀绝,放火焚烧。这所谓的正果何曾于心性有何升华,不过是加入一个教义动听的合法组织,于是要和妖怪们划清界限,即便明知其心性不恶,也要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正堪为其写照。



  孙行者对人类也要辨个善恶,这或许是他的种族出身所致,但终归要比猪、沙之辈以组织的是非为是非高明得多。观音、唐僧对人族的恶类也讲究慈惠、感化,其实也是不错的,战争固然是排除异己最简净的法子,但须知阎浮世界是阴阳两气相互交感而生的,虽则可以用暴力的手段将异己异见暂时压伏,却是永难根除的。道家不说吗,‘人法地,地法天,地法道,道法自然。’那些做梦要将异己斩草除根的,真是妄念横生,噩梦缠身。



  可惜观音在西行殄妖的实际操作中没有谨守佛家众生平等的教义,使种族之见压过了人道精神,中夏自古有华夷之辨,也不过自守藩篱而已,不见谁主张将四夷蛮族尽数殄绝。况且妖怪也是有智能的生灵,其中十之八九盘聚在人烟荒罕之地,若说其对人类犯下多少罪行,实在没有佐证,反而一些真以吃人为生的猪八戒、沙和尚、大鹏鸟之流倒被收编了,单以一个阻碍取经大业的莫须有的罪名恐怕对那些累累血案解释不清吧。



  简而言之,西行殄妖可说是宗教扩张的典型,标举着空头教义、收容一些别有用心之徒,对异己肆无忌惮的妄加诛戮,再冠冕堂皇的言辞都难以掩盖其肮脏的私欲。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大约也是从这里传出。事实上亦是一个无耻谎言。众所周知,仙界有三十三天,统御十一星曜,度越九重,直达无穷尽,这是一个比阎浮世界还要宽广百十倍的广大界域。诸天日出月落、昼夜交替各有差异,只有在远地诸曜才有可能造成这种巨大时差,而这些星域即便对于仙家来说都是极少涉足的。



  之所以有这种说法归根到底是高等仙佛的坐骑纷纷下界为妖,若是时间太短,不足以显明祸害,时间太长,又显得仙佛疏于管教,门庭不严,所以有人欺凡夫无知,编造了这种说法,来为几大仙佛遮丑。即便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也只是时差换算的问题,下界广受其害何曾因仙佛的耽乐忘时而有所减轻呢?
第195章 劫力
  明钦听白衣人说的入情入理,就有几分将信将疑,可这万雷山鬼怪众多,是个凶险之地,他怎么肯冒险进入。当下客气的笑道:“既知狐王居此,小辈理应拜访。可惜此番还有些琐事要办,又不好空手上门,还请兄台回去禀明此意,待我日后再专程探望。”



  白衣人露出为难之色,苦笑道:“公子不肯见顾,想必还是信我不过。实不相瞒,我本是妖鼠修成,只因偷吃了一位大贤的书稿,先生以仁心为怀,不忍戕害,因此灵智大开,神能百倍。因闻先生曾言,‘鼠啮我稿,实勉我也’。遂悟鼠窃狗盗、损人害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自名汝成,以殷为姓。”



  “旧日曾在陷空山无底洞地涌夫人麾下为妖,后来夫人被李天王父子擒去。我则游荡中原,到了松江府陷空岛觉得这名与我陷空山不谋而合,因便留居下来,中间也点拨了几个弟子,曾大闹东京汴梁,盗取三宝,江湖人唤五鼠,又称五义的便是。还望公子不要以异类见憎。”



  明钦念头转动,不动声色的道:“阁下偷吃的莫不是顾亭林的《音学五书》?”顾亭林是明末三大贤之一,清代汉学鼻祖,真可说是鼎鼎大名,如雷贯耳,即便没读过他的书,总还有所耳闻,一些奇闻佚事也流传甚广。



  殷汝成面有惭色,逊谢道:“少时顽劣之举却成就我平生一场大机缘,顾先生虚怀雅量,在时不觉得他有三头六臂,后来却少见其比。”



  明钦笑道:“你这妖怪倒会滑舌。欺我不知史事吗?你既然是明末才修成的神通,如何又能到陷空山无底洞为妖。那可不是大唐贞观年间的事吗?任你说的天花乱缀,却不是百密一疏?”



  殷汝成殊不慌乱,笑眯眯的道:“公子也是修道之人,岂不知道法万千,向来有移星换斗,颠倒阴阳之说。自古道,‘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道家修证大小周天之力是谓元力,修证逆往知来之能是谓劫力。”



  “天庭声称玉帝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而尊舅狐王有万岁之名,他年少之时天庭还不是玉帝作主呢?可这说法倒也不尽是假话,相传集合四象之力便可以打开‘混沌劫境’修炼劫力。天皇帝俊隐遁之后,西王母和太清老子为了扶植玉帝坐上天帝宝座,只得延请西方佛陀填补太阳之位,方才打开混沌劫境,助玉帝历劫。”



  “三界实有一修炼劫力的法门,便是中夏四部中的史学,当年我偷吃了‘音学五书’之后,醉心于音韵之道,发思古之幽情,无意间被天簌摄入,倒回了千年。说起来自是让人难以置信。”



  明钦暗暗纳罕,古来虽有烂柯之事,刘、阮之遇,好像只是仙家驻颜之法,返老之术,在一定范围内延宕了时间的流走,所以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说法,‘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可能也是据此生造。至于真的倒转阴阳,穿梭时空只是一些未经证实的传闻罢了。



  仙家主持三界秩序,对于这种偷天换日的勾当必然是十分审慎的,三界以因果立法,若是淆乱前因,相应的缘法都会随之改变,严重的会影响到三界格局。而时间又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可以别歧不乱,因此劫力的潜能实在非同小可。



  大概是天庭格外避忌的缘故,此道在三界的传习少之又少,除了一些佛道圣人之外,相传只有一个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万物皆明。可惜六耳猕猴未能将劫力修至绝高境界,所谓逆往知来,周知万事万物,他却只能逆往不能知来,落得一个惨死孙行者棒底的可悲下场。



  近些年来,仙界风气大开,劫力修行的法门越来越受人注意,不少修士苦心研索,流风所及,颇能吸引一般人的兴趣。



  俚俗有言,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春秋蘧伯玉素有贤名,行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之非。陶渊明‘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之言一语道尽今是昨非的怅恨。凡夫追悔过往的所为,迷惑于未知的曲折本是人之常情。所以龟筮之法,星命之术古已有之,只是不及神佛修行劫力为明晰可观罢了。



  道家虽昌言清净无为,而两大法门却都是愿欲无尽的大有为之功,蹑空蹈虚而徜徉于宇宙无极之中,想必是至高的自繇境界了吧。



  近年来劫力修行之法纷传已甚,明钦自然也有所耳闻,不过相应的世人多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未尽当真。明钦听了殷汝成的现身说法,不免有些心驰神往,劫力的威能本足以和元力等量齐观,只是被天庭明令禁止,法门又极少流传,修士迫于仙家律条只好望峰息心罢了。



  殷汝成笑道:“公子若能在山中盘桓几日,我倒可以将研索所得详细传授给你,虽然不至于蹑空蹈虚,任意穿梭于时间长流之中,若想观古知今,推寻命数或还有些用处。况且,今晚山中万鬼喧杂,不好行走,两位最好权且避上一避。”



  这时夜色已然颇深,庙外却一片乌啼鬼泣,仿佛到了阴山冥冥的鬼市,烦冤之声不绝于耳。



  明钦眉头微紧,凑到谭凝紫跟前小声道:“谭师姐,你的意思怎么样?”



  “不要旁生枝节。”谭凝紫一心要赶回师门覆命,对别的事全然漠不关心,至于什么劫力修行大是异想天开她可毫无兴趣。



  明钦点了点头,正要出言谢绝。一阵隆隆雷鸣从天边滚滚而至,好似千军万马衔枚疾走,倏忽便有刀枪齐出、图穷匕见之势。



  “不好。”殷汝成变色道:“这是神雷玉府的天将前来驱鬼镇反了,咱们须得赶快遁走,以免受了五雷之殃。”



  说着捏个法诀、将身一跃脚下的坚土遽尔好像棉花豆腐一般,变的柔软之极,卟通便扎进了半截身子。他回头瞅了眼无动于衷的两人,急忙招手道:“你俩快跟我来,这里呆不了了。”
第196章 雷火电光
  明、谭两人见殷汝成使了个地行之法钻到坚土之下,一想他是老鼠成精顿时莞尔一笑。



  野庙外天雷滚滚,神威赫熠,雷鸣电闪,连环交落,打的暗夜中孤魂怨鬼天愁地惨,无处遁逃。



  明钦对神雷玉府的所为虽是不以为然,也明白这是天庭的兵刑部司,五雷法神鬼皆忌,无人敢轻忽视之。万雷交作之下野庙不时便要化作焦土,难得殷汝成有地行神技可以躲避灾劫,自是求之不得。当即跟随着跃入,谭凝紫稍一迟疑,也紧随其后。



  神雷玉府掌管雷劫,对于历尽艰苦希求仙道的修士来说,真是举之可使登天,捺之可使入地。便是再强梗自负也没必要拿一身修为开玩笑。



  殷汝成这地行之法可是看家本领,后来开了灵慧,修炼起道术,对一己的长处分外精习,驱动灵力之时,浑身散发着淡淡金色,好像一把无往不利的尖锥潜遁起来恰似劈波斩浪一般。他先是向下深潜了百十丈,稍稍辨了下方向朝着万雷山遁去。



  明、谭两人都放出神识观察外间的情状,只见乌云滚滚之间,露出些甲介之士,各持尖锥利凿,照着松间柏下,鬼影幢幢之处,不时的摇雷布闪,雷火到处,直炸得土石横飞,魈魅呜聿,夜空下时而亮如白昼,时而昏黑如死。凄怆的鬼气弥塞寰宇,直冲斗霄。



  明钦皱眉道:“殷道兄,此间的阴鬼到底有何过犯,为何不发往冥府转生,任由神雷玉府滥施淫威,只怕不合于天道吧。”



  殷汝成摇头道:“像公子这般遵信天道的仙界已是不多了。不瞒你说,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