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老志-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四史固然良莠不齐,从体例到史法多有缺憾,但它只是渺如烟海的史料中一小部分,且能流通千百年至今无可替代,至少说明其记叙的历史大体可信,而非以私意纵横其间。



  明白这个道理,便可知朝代长而好人多并非因恭维曲饰,朝代短没好人也并非是蓄意诋毁。恰是因为一个时代好人多、较有气象,朝代才能绵延长久,反之,一个时代没什么好人,朝廷如何能够维持?



  倘若我们肯将历史仔细观察,不难看出治乱相循的脉络。阎浮世界由阴阳两仪之力相互作用,见于政治社会,便是建设力和破坏力,两种势能相互抵触从而造成一治一乱的局面。从汉兴至隋亡,唐兴至元亡,明兴继起每期大约有七八百年,正与夏商、周秦之运数大致相符,中经几度振作,史称治世,建设力不敌破坏力终至于一种惨绝人寰的局面,譬如商之纣王、秦之二世、隋之炀帝,元之末世,时人以为‘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可谓沉痛。
第199章 恶有恶报
  所可注意者一是政治之极端败坏常至于遭受异族入侵,节节败退,两晋之于五胡,两宋之于契丹、女真、蒙古,明末之满人,清末之西人,历历可证。同时在破坏力凶恶万状、生民劳苦方深的时候常能激发起补救气运的人物,不论一身志业成败几何,皆足以不朽,且能得到后世相当的尊重。譬如:诸葛孔明,文文山,张苍水等等,真可谓千古皎然,永志难忘的。



  吾人若能以此种眼光观察,可知汉、唐、明三世以来,中夏的处境确是每况愈下,常患振作力不足。皇明开国气象大不如汉、唐,继之者满清以异族入主中夏,文网严密,钳制惨毒,只维持一不死不活的境地,当西人叩关,中夏实当三四千年最虚弱的时刻,明清以降七八百年之末运,一败涂地也就不足奇怪了。



  …………



  “说起这两个败类的罪行呢,想必大伙也有所耳闻。”



  地涌夫人抬手平止焦躁不安的众鬼,怒形于色的道:“灵感老妖在通天河作怪的时候,惯会擅作威福,逼令百姓进献童男童女给他吃。三界尽知观音菩萨有送子之名,想那无子的人家竭尽财力,哀哀求告,怀胎十月,方才诞下一儿半女,中间不知经历多少辛酸。老妖名为观音门下,却阳奉阴违,明知故犯,真可谓罪加一等。若不加以惩治,岂不于观音菩萨名声有损?怀疑她个名为送子,实为杀胎?”



  “至于如意真仙,胆敢圈占天生山水,勒索钱财,与流匪草寇何异?两人新近被仙家收编,于阴曹之外私设转生之衙。凡是新生麟儿皆要收取苛税,倘若不与,或是一碗‘落胎泉’药死腹中,或者强掳婴孩,供他自加享用。如此耸人听闻的劣迹真是千古未有的奇闻。千刀万剐不足以偿贷其罪,来人呀,把这灵感老妖给我扔到油锅里炸一炸。”



  “慢来。”灵感大王骇然道:“往日虽有恶迹已在菩萨座前悔过。而今我在‘转生衙’任事,受得是‘七曜府’的任命,全是依律法办差,上仙若要见罪,须是上诉天庭,辩个是非黑白。何苦难为小王呢?”



  地涌夫人冷笑道:“你这寡廉鲜耻的孽畜,你也是在菩萨座前听过佛经的,如何不明白是非善恶?分明是积习难改、怙恶不悛,那无德业的七曜府招揽的就是你这般衣冠禽*兽,你既是情愿同流合污、助纣为虐,便该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左右、只管听他聒噪什么,还不快下到油锅里滚个稀烂,与众位冤魂做碗鱼汤。这个可是观音菩萨养的金鱼,满肚子的民脂民膏,肥美的很呢?”



  几个小妖听说如此,立时馋涎欲滴,齐齐哟喝一声,将灵感大王高高架起,卟通一声惯到滚沸的油锅里。



  灵感大王惨叫一声片刻便原形毕露,没了声息,若论他的本事原不差地涌夫人多少,一则是水里物种,上了岸法力大打折扣,二来地涌夫人有备而来,她撺掇的这小女孩李贞英可是李天王之女,三太子之妹,看似年纪不大,却是艺出名门,兼且哪吒一身法宝,被她拿了‘混天绫’出来玩耍,昔年哪吒尚在幼小,道法未成,便以此宝缚住了东海龙王三太子剥皮抽筋,这金鱼灵感又如何逃得过,姐妹联手,自然手到擒来。



  俗话说,‘江湖越老,胆子越小’。道者修行术法希求长生、个个爱惜羽毛,如意真仙一看灵感大王须臾了账,深知这凶神言出必践,不是戏耍。手脚一阵冰冷,慌忙道:“上仙,你可不能害我。我不是妖怪,我是得道的全真。”



  “休得狡辩,你是牛魔王的兄弟,如何不是妖怪?”



  地涌夫人轻嗤一声,目光中冷芒闪烁。三界中的生灵皆有是否智能的分别,一般无智能的五虫之类通称为动物,只有珍稀异常或者濒临灭绝才会受到仙家特别保护。有智能的动物才能称作妖怪,因其通晓术法,行事乖张,仙家倒有几分敬而远之,地位又在凡夫之上。



  妖界少了许多伦理约束,大抵以弱肉强食为多,是以地涌夫人敢于仗恃神通烹杀灵感大王邀取美誉,另外,也是她背靠李天王这棵大树,有恃无恐。



  四灵遗裔和仙家渊源极深,天庭有二十八宿,罡煞星斗泰半都有四灵血统,灵山也有八部天龙在佛前皈依。一个妖怪要想在妖界树植党羽,没有仙家的默许是断然没有可能的。



  地涌夫人在陷空山为妖时,曾逼取唐僧婚配,不料被孙悟空察知端细告上天庭,李天王是矢口否认,几乎恼羞成怒,后来遮掩不过又推说忘记有此一女,演技也真是炉火纯青了。想他儿女不过三四个,义女仅此一人,又是燃灯特赦、佛陀牵线,推说忘记摆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李天王父子统帅天兵天将,维持三界秩序,暗中将妖界女魁认作义女,里通消息,掌控局势,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根本无须辩白。



  所以说妖怪能登堂入室,显贵于人前的毕竟是少数,就像地涌夫人这样的一旦危及李天王的身家地位也会毫不犹豫的舍弃,至于妖界内斗火并死几个妖怪自是毫不起眼。而人类名义上是三界之主,绝大多数皆登籍造册,接受天庭律法约束,若有妖怪吃人的事情传扬出去随时都有可能掀成轩然大波,遭受天庭的制裁。



  地涌夫人只道如意真仙是巧言乞活,为了慎重起见也不得不问个明白。



  如意真仙慌忙道:“我虽是牛魔王的兄弟,但却不是妖怪,我们兄弟本是神农炎帝的后人,只因遭遇蚩尤之乱,辗转逃难到西方。众所周知,人皇伏羲、女娲兄妹有一半雷龙血统,所以现龙蛇之相,我祖神农氏相传有牛首之相,也是流有夔牛血脉的缘故。而我因资质愚钝,古神血脉一直没能觉醒。而今只是个纯纯粹粹的道士,上仙若是杀了我,恐要担上莫大干系。”



  现今三界在修行方法上完全依赖于道书,世间流传的拳术像形意、八卦、太极之类,法门皆从法天象地中来,而后人苦修多年,往往不得要领,从而怀疑起斯术的真假,中间也有些缘故。
第200章 今夕何夕
  假如现在有一本羽族遗留的无上道术,准此修行可以化身鲲鹏之力,上接青天,须臾万里。拿给凡夫修炼,穷年皓首都未必成功。为何?天生没有羽翼。使雏鸡效鹰搏之术,结果定然是化虎不成反类犬,这是很简明易知的事情。



  兴周大将雷震子,相传是文王义子,将星下凡。云中子传他本领,让他到深山寻找兵器,结果误食两枚仙杏,须臾化身风雷双翼,生成妖魔之象。看官细想一下,便知道仙杏断然没有变化异相的功效,事实上不过是激发了他的血脉神通罢了。



  阎浮世界万事万物都准于太极化生的原理,有侧重而无偏至,单以血脉气力来讲,四灵堪称是界内登峰造极的物种,远非人类所能望其项背,直到在智能一端极力发煌创设出器物之学才彻底掩过四灵。



  社会上许多概念常在演变之中,诸如君子、小人、流*氓,原本是社会上一种阶层,久而久之,固定的阶层消失,反而成为一个道德意义上的介定。妖怪这个概念也如出一辙,单从外观上是难以介定的,天界许多仙家从外观上完全符合妖怪的范畴,甚至也曾经当过妖怪,一旦被仙佛收编亦可理直气壮的向同类喊杀喊打,若从伦理上考较起来,这种行径大约就不算奇怪了。



  只是这一层关系仙家并没有律法可依,所以灵感大王虽然被收编了,但是妖身还在,若是龟缩在仙佛庇荫之下还好一些,如今直接被炖出原形,就算观音菩萨亲自问罪,也难以如杀人论处。



  地涌夫人听如意真仙说的有板有眼,不由犯起嘀咕,大凡妖怪都喜欢叫一些大王、大仙的绰号,即是称佛呼圣也多有悍不畏死的敢于为之,准此而论,如意真仙倒是没有多少妖气。



  她眼珠子一转,笑吟吟的道:“如意老儿,你残害了难以计数的无辜婴孩,依律早该下焰摩地狱,只是大魔国这一辈主事的缺德鬼未赴阴曹,权且让你苟且残喘一时。我本待今日烹杀了你,让你死个便宜。叵耐你或者真是个人身,这样吧,我且让众鬼在你身上收些报偿,若是你忍不得疼,现出原形来,可就怪不得我了。”



  “你想怎么着?”如意真仙琢磨着她话里的意思,忍不住打个寒噤。



  地涌夫人阴阴一笑,拂袖道:“你去吧。”说着慑起一阵怪风,将如意真仙投入万鬼丛中。那些孤魂也是饿的狠了,个个眼冒绿光,立时蜂拥而上,揪住如意真仙争相啃食起来。



  在人们的印象中,鬼魅往往都是披发墨面,阴森可怖,也不是全无道理。皆因鬼魅依赖香火为生,香火之途又被仙佛垄断,若是没有后人祭祀,境遇便和乞丐无二,面貌自然也就相若了。



  明钦冷眼旁观,心头禁不住一阵恶寒,深恐被这女魔头盯住了,不好脱身。



  “锦毛,我看这鱼怪也煮的差不多了,撒上些盐巴,做一锅功德汤,人(鬼)人(鬼)施上一碗,也算一场阴德。”



  地涌夫人志得意满,淡淡的吩咐道。



  殷汝成答应一声,指挥着一众小妖撤下柴禾,蓄满沸水,再放了些盐巴、野菜,满满的熬了一锅,唤过众鬼排起长队,挨个盛上一碗,回到坟头吸食。



  世间凡夫多吃谷物肉菜,很少以食气为生的,有之,便是为人诟病的烟鬼,浸淫一深则面目黧黑,骨瘦如柴,亦见人们对鬼物的生活并不是全不了然。



  地涌夫人和李贞英也盛了一碗,站在一旁悠然吸啜。殷汝成笑呵呵的招呼明、谭两人,说是要喝上一点,暖暖身子。要说这灵感大王是观音菩萨渡化,灵性远非泛泛鱼类可比。众所周知,唐僧是佛陀弟子,吃他一脔肉便可以长生不老,灵感大王的善根固然不能和唐僧相比,至少亦不亚于凡间的珍馐美味。



  明钦干笑着谢绝了殷汝成的好意,中夏之地受周孔礼教陶染千年,对一切有灵之物皆存有恻隐之心,早被视作文明当然之义,若不是亲眼所见,或许还能将灵感大王当作妖物看待。这一番景状看在眼里,只好敬谢不敏了。



  吃人肉这事,若非绝望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就是麻木不仁到极点,凶残酷毒到极点。相反的,有人为了文明的希望,宁愿绝食而死。人格之相别何啻渊壤。



  谭凝紫看着递到面前的一碗腥汤,里面飘着几片浮肉和鱼翅,脚下一软退开两步,慌忙别过脸去,光洁的额角有些苍白。



  明钦走近谭凝紫身边,小声道:“你没事吧,不过是条鱼精而已,……或还对修为有所裨益。”



  “别说了。”谭凝紫对他怒目而视,“你也不许喝,听到没。恶心死了。得赶快离开这鬼地方。”



  明钦笑了笑,心道:古人说,‘君子远庖厨’。又说‘眼不见为净’,真是半点不假。



  从来三界中弱肉相食,不但妖怪吃人,人也吃妖怪,真是说不清楚的。观西游一记,想吃唐僧的不乏逍遥法外,像玉华洲的九灵元圣,从没动过吃唐僧的念头,几个干孙儿事败被杀,反倒被剥皮拆骨,放血煮肉。无怪百姓感愤的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当一些消极堕落的观念一次一次被现实验证,浸淫于俗情,为善无利益,为恶得恣睢,久而久之,社会的恶力便会压倒善力,群道崩溃,秩序紊乱,古所谓礼崩乐坏,史不绝书,结局必然酿成人道惨剧,率兽食人,经历一番惨痛,人们才会痛定思痛,制礼作乐,这即是治乱相循,屡试不爽的一般心理。



  人说西人注意于事物真相,中夏致力于道德教化,不过是浅见肤识。



  中夏历史已有五六千年之久,致力于道德教化所谓周孔礼教的发生实不过二三千年,想此前三四千年必然对历史变革有一番反复查验,方才找出礼乐教化这么一个颠扑不破的法门。



  世间从来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是商周以前文献缺失,后人徒然惊诧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学奇丽璨灿,不悟此前若无相当的积累沉淀,哪能遽尔有此影响后世二千余年的深博学问呢?
第201章 打神鞭
  事物真相,即是‘知’也。道德教化,即是‘行’也。两者有侧重而无偏至。大约一般人的观念总以为知而后行,可以免过。中夏的礼乐教化成熟于周秦二三千年以前,自然于‘知’的程度上或者不如西人邃密,然而不能谓未经一番‘知’的功夫,无所独见。



  譬如古人言性,有说性善,有说性恶,固然于认识上有所分歧,然而不论是孟子要发其善端,还是荀子‘化性起伪’。在行动上却同一致力于积聚善力。皆因人类要昌明发展,必须得完善群道,建立美善的秩序,和谐共处。即便识力再精进,诸如基督上帝讲人性有种种恶处,也须人忏悔以求善。



  一些人因为恶德、恶行沾沾自喜,好像侵夺了他人,占了世间偌大便宜。多么愚陋可笑。三界总是善者为主的,哪怕已经被邪恶遮蔽到难通声息的地步,只要一念良知未泯,往往就能起死转生,焕发出无量光焰。人们常说,邪不胜正,并非仅是一个美好愿望,皆因人类本就是依赖善道维系的,如果哪一天人类熄迹,宇宙毁灭,必是恶力膨胀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一人作恶而得利,心志不坚定的效仿他,随波逐浪的跟随他,谄媚无耻的膜拜他,人人都来作恶又该怎么样?相信每个人都能想像得到。为恶的人都是一样的,无非是为了利欲驱使。行善的人各不相同,中夏致力于创设一个伦理道德的环境,佛家则阐明因果报应,让人看到行善的好处。同一都有利益,作恶当然不如行善了。



  西人于认知一途似有莫大野心,吾人说当局者迷,想认清人类自身种种奥妙,只怕还任重道远。中夏常说知足而止,所以对自然的利用多属因势利导,这从数千年前的大禹治水便可见一斑。因而生产能力亦止步于农业社会,这都是不足为古人过错的。



  …………



  地涌夫人烹鱼分汤,倒像是哪位大善人赈济灾民一般,坟场一时群情欢悦,往来施受络绎不绝。



  正在宾主欢洽的时候,滚滚雷动之声攒集而至,数乘雷云战车驾着烟尘冲到平冈上面,百十个甲胄鲜明的雷府天兵飞奔而下,挥动着雷鞭电棍大声叱喝起来。



  这套刑具原有个名目,昔日姜子牙奉乃师元始天尊之命辅佐武王伐纣,执掌封神一榜。元始天尊曾传下几件宝物,‘打神鞭’便是其一,此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节有四道符印,合为八十四道。俨有震慑众神的功效。皆因姜子牙是阐教三代弟子,道术低微,不足以服众,之后又因功大而未能封神,所以有这超然于神道之上的符信。



  姜子牙一度作为武圣人受到历朝历代的祭祀,后世便衍生出‘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的金锏、龙头杖之类,又有‘如朕亲临’的尚方剑,免死的丹书铁券,等等。



  为人习见的要数仙吏手中这种尺余长的短棍,虽然比不了‘打神鞭’的威煞,对寻常仙民自有种震慑力。



  众鬼一见雷府天兵来势汹汹,兴许都是吃过亏的,慌忙就地一滚散作袅袅青烟,急急逃到坟堆里去了。



  一个长官模样的雷将抬起锃亮的皮靴踩到坟头上,摇着雷鞭大骂道:“你们这干不开眼的鬼奴,深更半夜的跑出来搅扰什么,害得本官不得安生。……众雷卒听了,把那带头闹事的鬼奴给我统统枷起来,待本官回去好好审问审问。”



  说话间,身边跟上一个紫色袍服的仙吏,生得倒是一表人才,只是神情有些局促,忧心忡忡的道:“竺二哥,听说这万雷山是一位大妖圣的地盘,上峰的命令不许咱们深入山中,今晚咱们打了五六千记‘雷光霰炮’,量这些鬼奴已经知道了厉害,不如趁早收兵了吧。”



  竺自峰仰天打个哈哈,摆手道:“殷老弟,你想在神雷玉府混出个名堂,老这么畏首畏尾可是不行。有我们竺家给你撑腰,犯得着这么小心翼翼的吗?什么妖圣不妖圣,左右不过是个穷乡僻野的妖怪,在这摩夷天大魔国的地界,除了七曜府那些个老人,谁敢跟咱们竺家叫板?”



  原来这竺自峰就是竺仕蘩的二哥,那姓殷的仙吏不用说就是澹载园的学生殷天良了。他见竺自峰这般趾高气扬,自信满满,想到不久便要和竺仕蘩成婚,踏入竺家的门庭,登时觉得前景一片光景,腰杆不由挺直了些,跟在一旁唯唯诺诺。



  坟场中的鬼魅一见神雷玉府这般阵仗,强半逃了个无影无踪,有那手脚慢的不免和雷府天兵撑持起来,无奈胳膊终究拗不过大腿,在雷鞭、电棍的威迫下都被驱赶到高台附近。



  竺、殷两个在一众天兵的护卫下来到近前,竺自峰这才发现高台上站了几个美貌女子,在荒郊野外的坟冢间自然格外赏心悦目。他也不识得地涌夫人是个吃人的妖精,颐指气使的问:“你们都是什么鬼怪,见了本官竟然不知回避?”



  地涌夫人微哂道:“你又是个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