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凝紫提一口真气凌虚直上,跃到一棵四五丈高的古树上,低声道:“不除掉这两只畜生,咱们终是逃不出去。你在这里躲藏一会儿,我去去便回。”说完也不等明钦答应,‘金错刀’呛啷出鞘,湛然的寒光逼的人瞳孔一缩,夜枭似有所觉,发出一声阴森的磔磔怪叫,羽翅猛的一掀,飞窜进夜空中去了。
第235章 化物
夜枭和破獍都是极富战斗技巧的禽畜,不是寻常猎犬可比。神光教豢养起来追蹑敌踪那是大得其便,真要对付起谭凝紫这样的道行高手,可就占不到丝毫便宜了。
谭、明两人埋头奔逃,两个禽畜固然是穷追不舍,凶猛异常。待到谭凝紫落定树头,心起杀机,两兽俱都警觉起来,一个个高飞远扬惟恐不速。
夜枭高掠数丈隐入漆黑的夜幕触手难及,谭凝紫没了后顾之忧,却是正中下怀,刀芒闪烁,贯矢流星一般向着裹足不前的破獍扑去。
她修习的刀法唤作‘斩缘慧心’,这缘之一字便是世间的因果,因果是三界的天然存在,而为佛家特别注重的。时人常常毁谤一家一氏的学说,却不知一家一氏能够深中人心,于社会中得普遍的信仰,无非是其人好学深思,先得人心之同然罢了。至于内容则不拘经、佛、法、道,同理异名,或者久后不中于情理,要之,都不是昧于世情物理,闭门造车而能取悦于人的。
不管是玄虚的‘天理昭彰,报应不爽’,还是世俗的‘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诚然都是因果之作用。然而因果或者也是纷扰之源,烦恼之根,佛家言慎勿造因,斩法刀法也是这个意思。
缘之一生则纷繁交错,无有端绪,非有慧心不能斩断。这路刀法易发难收,刀意一出先将敌手浑身要害尽数笼罩,任一变化都能伤残性命。
破獍虽有恶名,其实是并没有什么真实本领的,它虽然颇有灵识,又哪里窥得破天女门经历百战的精纯刀法,谭凝紫凌空直下,势如破竹,刀芒闪处,早溅起一蓬血雨,破獍惨吼一声,已落得肠穿肚烂扑地不起。
“你敢杀害本教的灵兽?”
谭凝紫手起刀落也只争取到盏茶功夫,焚琴玉女身法飘忽,来得也是极快,远远看到破獍委顿一旁,死多活少,冰冷的脸色更苍悴了几分,当即欺身而上和谭凝紫斗在一起。
两人的身法都走得轻盈一路,变幻跳脱,形如鬼魅,见招拆招,瞬息递还了数十合,斗了个旗鼓相当。
这神光教的圣公新近纳了一位如夫人,原是个烟花名妓,嬖爱非常。这如夫人为和教中长老争权,大力提拔年轻后进,这焚琴、煮鹤两坛便由此而起,她又时常撺掇圣公点拨两坛弟子,因而不但实力颇有后来居上之势,功法也尽得圣公真传之妙。
谭凝紫和焚琴玉女斗了半晌,竟没有占到丝毫便宜,不由暗暗心惊,她身为天女门的大师姐,修为在一辈弟子中出类拔萃,而今斗不过一个焚琴玉女,听郑元的意思两坛弟子总在数百之众,这等实力要倾覆天女门还不是手到擒来?
当然这是谭凝紫关心则乱,事实上两坛弟子也是良莠不齐,焚琴玉女纵不能独占鳌头,已经是其中佼佼了,至于郑元毕竟修道日浅,离天人境界都还有段距离。
稍时郑元也赶了过来,头顶夜枭又盘旋不去,谭凝紫深怕落入合围,当即且战且走有意无意地将焚琴玉女引了开去。
明钦听的打斗声渐远,他眼力不便,难以展动手脚,坐在树上愁眉不展。正愣神间,蓦地一阵鸷猛的力道扑击而至,却是那夜枭嗅到人气盘旋未去,明钦修为消减,道者的威慑大大降低,夜枭以为有机可乘,悍然无畏的发动袭击。
明钦自幼修习‘太阴炼形术’,虽不敢说对世间万物习性尽皆稔熟,至于五虫的品类特性还是颇有研究的,‘太阴炼形术’擅能随时变化,趋利避害,夜枭攫势虽猛,他顺势化作一缕清风,伴着落叶轻轻飘下,夜枭哪里能够分辨。
“这扁毛畜生,欺人太甚。”
明钦逃过一劫大感恚怒。他修为锐减,眼力又不便,要和夜枭搏杀起来是有所不如的,这狡禽一击不胜,便高飞远引如何能逮得到。心念转动,不动声色的拿出‘神游镜’来,暗驭灵力在镜面上一抹,明光荧荧,风涛云迷,夜枭无所察觉神魂早被摄了进去。
神游镜对于神魂有强大至极的慑服能力,只要使用的巧妙,常常能使对手不知不觉间便如中梦寐,幻象纷呈。夜枭虽然颇有灵性,和神魂坚牢的修士仍然不能同日而语,摄它入镜自是手到擒来。
人类之所以称为万物灵长,乃是因为具有三魂七魄,其他生物都有所不及,大概是形神不全的缘故。夜枭的神魂被‘神游镜’慑住,顿时忽忽若有所遗忘,漫无目的的绕着大树旋飞,倏时又落到枝头呆若木鸡。
明钦暗暗冷笑,心知这枭鸟再无威胁。神游镜中包藏着一部道经,凡有‘十境八诀’,不易索解。十境中有一‘化物境’,能将‘神游镜’藏入山川灵脉之中,涵养元神,吸取灵气。
明钦揣摩这一境或许对疗伤有些用处,现今身处困境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迢递崖随处都有悬崖流泉,因为人迹罕至,自然灵性非凡。神游镜变化起来便如月光投射下的一个光影,照到崖壁间消融无迹。明钦冥目散虑,一缕神念和神游镜隐相契合,转念间便化入镜中了。
人类常以形骸为累,所谓生、老、病、死种种苦痛都是指形骸而言的。修道的法门也莫不以脱离血肉之躯,逍遥物外为宗旨。一般修士若没有修成元神轻易不敢神魂出窍,偶然为之也必得保全肉身,以免失了凭借,不能还魂。
而修士在修行中有时需要元神出窍,往往是因为偏重于神魂修炼,所造涉的境界不是肉身可以承受。譬如赫连舜华进入蜃元珠,那里面波诡云谲,时空纷错,就非肉身所能顶受。
以此衡之,神游境真不愧是梦神法宝,道经中‘十境八诀’,八诀固然限于元神修炼,十境有造境、写境之分,又有无我、有我的区别,所涉境界对于肉身也是有利无害的。
说起吾人对道法的探究,道家几乎完全流于精神一路,成为三界盛行的炼养之法,至高境界虽云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却非常人所能企及。儒家虽较重实行,自从汉降佛法东传,宋儒出入佛经,空谈心性,实则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人族限于体质也懂得利用外物,中夏虽止步于金铁之利,泰西却大收改造自然之功。然而器物之一端终不能予人以精神安适,人类有鉴于四灵强极亡绝,反而常以末世自警。
第236章 意外
说到体魄强健的法门向来也有肉身成圣之说,但其人似如昙花一现,未必能普及于人人的。
肉身成圣的【封神传】记载为杨戬、雷震子、韦护及李靖父子等七人,然而杨戬是小金乌之子,天皇帝俊的孙子,雷震子是将星下凡,观其异相可知有四灵血脉,哪吒是灵珠子转世,至于韦护、李靖、金吒、木吒又都是皈依佛门的,可见这几人不是血脉特异,便是掺杂了佛家法门,迥异于道家的炼养之道。
至于道家强身之法,原推内家三宗,形意、太极、八卦。最高境界也不过化劲,止步于炼神返虚。
然而道家也并非没有杀伐的手段,法家、兵家、纵横家都是汲道家之流的。这三家的法术纵横摆阖,宰割天下都载在竹帛,历历可证的。强秦引用法家横扫六合,奠定中夏二千余年的政治格局。兵家名将辈出,孙武、吴起以降,追亡逐北,六合一家,开疆拓土的代有其人。
至于纵横则是战国林立时一种外交手段,其术传自古代的阴谋家,譬如伊尹、吕尚、管仲、范蠡之属,史传多以道家为归的。其中的深谋秘计实足以倾覆国本,左右天下局势的,后来中夏一统无所施用,传承就断绝了。
【封神传】上女娲娘娘怒忿纣王侮慢,欲要亡他社稷,又察知殷商气数未尽,于是从轩辕坟中找了三个妖精诱导纣王残害忠良,骄奢淫逸,终至于无可挽救。这阴谋家的真实手段,可不胜过战胜攻取、列阵厮杀吗?
…………
迢递崖是两界山的最高峰,仙界银河的源头。
明钦进入神游镜当中,神念和宝镜以及山体浑然无间,好比一身数形,对影成三。初来天界时虽从银河里路过,直到和峰岭浑然一体,才真正感受到天河的澎湃浩瀚。
故老相传,银河是西王母为了阻止牛郎追及织女拔下金钗,挥手而就的。这话未免有些不尽不实。天河的作用仿佛中夏的长城,一者为抵挡北方胡虏的入侵,一者为对抗地皇祖龙蚕食,说银河是西王母所措,和说长城是秦始皇所筑,纵然不能算错,却也不是十分准确。
仙家神通固然胜过凡人千百,天河的广大也非复人力可及。相传盘古神王开天辟地,气之清轻上浮者为天,重浊下凝者为地,天域诚然是云气浑灏,投以冷钝的金钗也能够凝水成河,但是世间的河流时有消涨,开拓银河必耗费相当的仙力,只为了隔阻一对痴男怨女,岂不太过可笑?
凡间嫌贫爱富的父母常有,也没有哪个父母讨厌女婿上门就在门口挖下沟堑以作隔阻的。西王母作为太古四大天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道祖太上老君都忌她三分,昊天玉帝畏之如虎,智力恐怕不会如此吧。
民间流传有一个孟姜女,不远千里寻找修筑长城的丈夫,见到的只是累累白骨,悲痛之下哭倒长城八百里。古来确实有清歌一曲断人肠的歌唱家,孟姜女的痛哭或者不至于此。然而‘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愚公且能移山,怎见得孟姜女哭不倒长城呢?
而天庭之所以急召织女回天,实因她下凡之后无人能织天孙锦,祖龙征天大肆制作诛天铠凶焰极盛,天庭对天孙锦的需求就更加亟迫。所谓,‘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朝庭抓捕壮丁充军连老翁老妪都不放过,何况是织女这样能供给军需的呢。
孟姜女之所以传唱不衰皆因她是戍守边地无数夫妇中的一个心声。牛郎织女的悲剧大约也不外于此,这样看来说银河隔绝旷夫怨妇不得团圆便事出有因了。
又说七月七日喜鹊搭起仙桥供牛郎、织女相会。这话大概是喻指鹊鸟在银河战争中不可估量的作用。鹊鸟是羽族极轻盈小巧的品类,栖息户庭与人相近,私家秘事没有能逃过其耳目的。西王母有三青鸟,专门为她刺探情报。鹊仙宗至今都藏有仙界形胜图籍,是为天汉三宝之一。
明钦默运【神游经】中的‘物化境’,恍惚间似已化身为悬崖峭壁,神念无限延展开去,山体中沉潜亿万年的灵气,以及和花草树木、山溪幽泉相生相长之道,源源不断的涌入经脉,神念在似醒非醒之间,身心有着说不出的安适,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神思霍然一醒,只听的盈盈流泉传入耳际。
明钦睁开眼睛,只见得天高云鲜,草木疏朗,不知何时天光已经大亮,两眼没有了难忍的灼痛感,顿时心情大好,眼前是一个温暖如春的山谷,山花烂漫,蝶影蹁跹,让人心旷神怡。数步之外几股泉水从山坡上流泻而下,汇成一片清澈的溪池。
明钦暗自纳罕,不知冥冥中如何来到这个地方。忽然一丝细微的哼吟响了起来,他怔了一怔,心道:“有人……”
拨开一片浓密的花丛,只见水池中央露出一片平滑的大石,一个乌发如绸的女子裸露着光洁无暇的粉背伏在上面,身子下隐约躺着一个娇柔的身影,不消说那冶荡的声音便是两人发出来的。
明钦啼笑皆非,早就听说天女门假凤虚凰盛行,这可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想不到无意中竟然闯破了一双莺鸣鸾好。上面的女郎纤秾得度,肌肤如玉,腰肢以下虽隐在池水中,但那泉水清冽,波光细细,伴随着轻微的蠕动隐约可见雪臀贲起的轮廓。
明钦看得心头一热,只见女郎微微侧身,湿润的唇吻雨点般落下对方的肌肤上,玉体掩映间,明钦看那躺着的女子玉容恬淡,眉目如画,正是多时不见的荆眉妩,顿时脑中一炸,怒气勃发。
荆眉妩眼眸紧闭,黛眉深锁,一副人事不知的样子,分明是遭了算计。明钦劈倒花丛,飞身跃到池水中,一把推开荆眉妩身上纠缠的女郎,解下衣裳遮住姐姐娇柔的胴体。
明钦又气又怒,这才看清那大逞手足之欲的女郎竟然是荆眉妩的师傅云轻素。登时气的说不出话来。
云轻素猝不及防推堕池中,旋即浮了上来,满头乌发浸入水中,脸庞上珠水莹然,美貌不可方物。
明钦情怀大恶,对云轻素的好感荡然无存,任她再美艳十倍也不会稍动绮思。冷冷地道:“你给我姐使了什么邪法,若不从实招来,可别怪我翻脸无情。”
云轻素见是明钦,神情好一阵赧然,抚着眉心怔了半刻,忽道:“妩儿正在练功,你现在给她穿衣服,是害了她。”
“练功?你以为我会相信吗?”
明钦嘴上不悦,心中却委实不敢笃定,道家禀承于自然,要说脱光衣服还不算什么,但方才那样就差之太远了吧。
第237章 独醒
“你看看她的脸色就知我所言不假。”云轻素大感无奈,她练功出了岔子几近于走火入魔,若非明钦从天而降,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可是那番丑态被人看了去,着实让她风清云淡的心性都大生嗔怨。
明钦怀疑的察看起荆眉妩的神色,只见她粉颊晕红,呼吸也急促起来,分明是道息紊乱之象,他心中患得患失无甚固见,只好姑且听从云轻素,不情不愿地把荆眉妩身上的天孙锦取了下来。
再看荆眉妩果然脸色和缓下来,呼吸细微说不出的沉酣。明钦稍稍放下来心来,瞄了云轻素一眼,不由火冒三丈。
“你给我姐炼的什么旁门左道,把她害成这样。亏我还信你是名门正派。”
云轻素浸在池水中万分尴尬,伸出雪白的玉臂将乌发掠到胸前,苦笑道:“我们修炼的是【天则道经】中的‘独醒功’,这门功法原本有些奥衍,偏巧又有个对头找上来以异术扰乱,我一时不察便着了道。”
“又是【天则道经】?”明钦从宝铎那里领教过‘落日熔金手’的霸道,并曾深受其害,而‘熔金手’就是【天则道经】中的一种功法。听说这【天则道经】是天女门至高秘要,不传之秘,连掌门穆清绝都没有炼过。宝铎又有诱使云轻素走火入魔的毒计,看来这话倒不像是假的。
“你的对头可是投入神光教的宝铎道姑吗,她来过了?”
“宝铎?你从哪里知道的这人?”
见明钦口气缓和起来,云轻素才想起他来得蹊跷,讶然道:“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还穿着我门的天孙锦。”天孙锦是天女门的珍宝,她自是一见便知。
这里面枝节甚繁,还有些不易透露的。明钦念头急转,删繁就简的道:“我在接天崖上捡到一块宝玉,令师侄以为和月老很有关系,因此引我投在门下,我就顺便来看看我姐。谁知今晚有神光教的人混进来,阴谋颠覆天女门,我和谭师姐走散了,不知不觉就走到这里来了。”
云轻素怀疑道:“这片山谷极为隐蔽,连我那神通广大的对头都寻不到入口,你竟然鬼使神差的找了来,这……只能是天意了。”
“是啊,冥冥中自有天意。”明钦心知是化物境以神念混入山体的缘故,神念隐然化作山脉的元神,当然比一般的神念搜寻邃密的多。这一节关系到梦神道经和‘神游镜’,却是不便向人吐实的。
“宝铎也转投了神光教,这倒是件棘手的事。真是多事之秋呀。”云轻素预感到危机来临,看起来满腹心事。
明钦小心翼翼的把荆眉妩放在大石上,再用天孙锦拭去她身上的水珠,以免着凉。两人分别数月,想不到相见之时却是这般光景,真是世事难料,让人唏嘘。
“我姐什么时候才能醒来?”
“她……可能不会醒了。”云轻素幽幽叹了口气。
“什么……”明钦心头咯噔一跳,不悦道:“云仙子,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云轻素轻咳一声,无可奈何的道:“兵书上说,‘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不光人类如此,三界生灵大都是一般习性。所以这‘独醒功’,可谓是逆天之行,如若炼成便可递进于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境界,反之,则一身修为也将毁于一旦。”
明钦皱眉道:“你既然以正派自居,怎不知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道法修行本就该循序渐进,厚积薄发,这什么‘独醒功’,跟博徒豪赌有什么分别。”
“不然。”云轻素申辩道:“世人要想成大功,立大名,哪有坦夷无风险的。如若对所做的事一无所知,孤注一掷,那才叫赌博。只要将利弊患害思之精熟,为人所不敢为,成人所不能成,可不是大英雄、大豪杰的所为吗?”
“你道这独醒二字又从何而来,‘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世人方以随俗俯仰为正道,我辈又怎能不入邪途呢?”
明钦听她夸夸其谈,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反诘道:“你既然这么有把握,怎么就一败涂地了呢?我看你倒是活蹦乱跳的没什么大碍,只不过坑害了我姐。”
云轻素闻言语塞,慨叹道:“人算不如天算。这也是常有的事。古人说,‘精神愈用则愈出’。道经上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道士对韬隐、节食的方法多有体悟,譬如辟谷、龟息之类。对于极尽精神而直至长醒的尝试,则只有【天则道经】有此记载。”
“独醒功包括醒、寐两路法诀,供两人分别修炼。‘寐诀’也是损益道家辟谷、龟息之法而来,前贤以为人在夜间睡眠的时候能将夜气收存于体内以供白天的消耗。一人修炼‘寐诀’集聚夜气,一人修炼‘醒诀’吸收夜气,保持长醒不眠。大成之时可以直指阳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