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老志-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袷∪ソ鸬ぁ⒃ぶ嗟墓Ψ颉!�



  人族能够代替四灵统治三界,对其智能是相当自信的,‘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可谓大有见地。至于肉身则只有‘人力有时而穷’,‘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说法。因而修道的常规途径便是炼气结丹,成就元婴、元神,而人类的寿命又太短暂,为了预防人死道消,又得先修炼阴魂在肉身死亡之时阴魂出窍,另外寻觅宿主,是为夺舍。可以说是越困穷而越繁难了。



  而人族既以智能自诩,其中的颖异之士该能探索别的法门,光大道途才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一者炼养之法虽然繁难,到底有常规可循,入门较易。二来修道虽不同于世俗名利,长生延命、超凡脱俗,未尝不是一种功利思想作祟。只要求功利都是重实效避迂远的,修士哪有心思耽误修行去研索别的法门呢?



  然而事情总也有例外的。从前有一位女帝喜好道术,可是她又不愿抛却富贵入山修行,她的心计倒还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之流只知道‘金丹大药’开阔一些,闻说道家有三千大道之说,却无人知其端细,于是花费力气收罗世间遗佚道经,法术,汇成一编,题作【天则道经】。



  这部道经中的记载是尽够博大了,女帝好奇爱博,赏赐丰厚,天下道派竞相进献,掺入的旁门左道、九流百家的残编断义都为数不少,结果未免知易行难,久后便无人过问。



  后来皇室整理图书,延请道门名宿入秘阁校理道书,这位名宿抄撮其中粹然为道家之学的集为两册,日常披揽,外间还无人得知。直到十多年前,天汉三杰挺身和神光教对抗,大放异彩,神通修为多有得自【天则道经】的,于是天界哗然,人人以得睹为快。
第238章 生息术
  《天则道经》中记载的神通秘法毕竟以奇思妙想的居多,实际可行的较少。



  这‘独醒功’看似有理有据,独辟蹊径,实则却没什么人炼成过。先不说修行中的种种难处,单是这种功法需要两人合修,但却不能同时受益,必须一人修炼‘醒诀’大成后再来反哺修炼‘寐诀’的,就让人不愿轻易尝试。



  昔年东君大羿射落九大金乌,斩除六大妖神,何等的声名煊赫,不可一世。最终还是遭了及门高徒逢蒙的毒手,世间师傅有鉴于此,往往便不肯倾囊传授。



  果然行功之时出了岔子,造成了这种局面,明钦纵然对云轻素有满腹不满,也无补于事。心头微动,百般无奈的道:“你既然是对其中的弊害都思之已熟,这种情况想必也有所预料,现在有什么办法可以救妩姐醒来?”



  “办法也不是没有。”云轻素凝起隽秀的蛾眉,沉思着道:“妩儿现在的状态几乎没什么体能消耗,她以‘寐诀’修炼的夜气积聚在体内无法排释,所以才这般沉睡不醒。本来我修炼‘醒诀’应该适时吸取她身上的夜气,来保持神识充盈。可是期间我发觉我和妩儿的真气是同质同源,不能交融,我能吸取她的夜气便十分有限。”



  “这几天我越来越觉得心浮气躁,再加上我的对头四处觅我,有心干扰。我体内的真气现在躁劲不化,已经背离了‘独醒功’的义法,倘若再去尝试吸取她的夜气,两个人都有性命之忧。”



  明钦虽然不知详细,大约也知道一个人过于虚耗精神会心烦气躁滋生幻觉的。两女修炼到这个地步已经是骑虎难下,明钦倒不忍再责备她们,耐心的道:“那要怎么样才能吸取妩姐身上的夜气,还请仙子明示。”



  “我设想了一个方法,需得你修炼一种术法作为媒介,将夜气从妩儿体内吸出,再导入我的体内。”



  云轻素烦恼的叹了口气,“这种功法也是《天则道经》所载,名叫‘生息术’。本是一种用肌肤呼吸的方法,其实没什么用处的。不过倒正好用来转移夜气,只是对于你来说是劳而无功了。”



  修道之人皆是慕求天道,这‘生息术’或许对泅水有些用处,和道者的习好那是南辕北辙了,而道行之士入水多半有‘辟水诀’、‘分水符’之类,无怪云轻素觉得无甚用处了。



  明钦心切荆眉妩的安危,修习一种术法总比寻求灵丹妙药来得容易,只要能渡过眼前的难关,日后有无用处又有什么打紧。



  “既是如此,事不宜迟。还请仙子指点我生息术吧。”



  云轻素轻轻点了点头,迟疑地道:“‘独醒功’和‘生息术’都不同于寻常的炼气。炼气吐纳是经脉运行的路子,这两种功法意在打通气窍,和炼气是一横一纵,一表一里,夜气也不等同于真气,夜气是阴魂通过魂窍吸纳,日消夜长,取之无害的,真气却不能够随意给人。所以修炼此功时须得除去衣物,这在我和妩儿还没有什么,你我毕竟男女有别,还得别想一个妥当的法子。”



  明钦老脸一红,心知她的顾虑也不无道理。衣服的功用一是御寒,一是文明,和修道没什么必然联系,《道经》中明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草木荣悴,晨曦霜露都是自然之理,道者慕效自然,修行的功法有时五内如炉,有时肤似饮冰,衣服当然会带来一些不便。



  “不如寻些荷叶藤萝编成衣裳,权且遮蔽怎么样?天孙锦不是号称云彩织就吗,难道也会带来妨碍?”



  云轻素摇头道:“醒诀是内热之法,藤萝等物我怕会自燃起来烫伤肌肤。至于天孙锦门中常见的也都是凡手所织,材质是好一些的丝绸,当然跟天孙祖师的灿烂云锦不能相提并论。”



  明钦失笑道:“仙子无非是觉得面对起来尴尬,找件东西蒙上眼睛不就行了吗?”



  “这却使得。”



  云轻素抿嘴一笑,从大石后面的衣物中挑出一条丝织的衣带隔远递了过来,“你系上吧。”



  明钦没想到两女的衣物都收在近处,看来连这大石没准都是从别处搬过来的。他这会儿也没什么窃玉偷香的心思,规规矩矩的遮住双眼。



  佛、道两家都有天耳、天眼的本事,又能以神识体察外物,但这些神通都是灵识的感知,并非那么具体形象,换言之,修士固然能够察知一定范围内有无生人,但于其衣着打扮就没那么仔细了。否则让明钦蒙住双眼就是多此一举了。



  云轻素虽然是燕处超然,心境恬淡,但女子的本能还在,让她身无片缕的跟一个不怎么熟识的男子泰然相处,总还有些难为情。



  明钦一心救荆眉妩早日舒醒,更没有心情动什么意马心猿,两人隔着大石各依一边,问明了‘生息术’的法诀,原来也不过三五百字,只是陈说大道,颇为奥衍。



  云轻素不避烦琐,给他从头到尾说解了一遍,明钦本就颇有根基,在心中默想一回,差不多便能记诵了。



  “你先依着法诀试一运行,若有疑难之处再来问我。修习的时候务必将衣裳除去,以免气窍开张有所阻碍。到了晚间月凉之时,可以来池中沐浴,身体不可有丝毫污垢,以便魂气的舒觉。”



  云轻素的道行走的是苦修自悟一路,是以她并非舌灿莲花的人,不喜欢过多说解,况且这‘生息术’她并没有炼过,也不可能巨细无遗的指点。



  “修习‘生息术’也得脱光衣服,那你不会偷看我吧。”明钦听云轻素说到这里,陡然觉得不太公平。



  云轻素粉颊微烫,让明钦蒙住眼睛其实是为了将来传引夜气的时候方便,至于练功的时候两人蛮可以互不相见,她平日里惜语如金,倘若是熟识的人便连客套话都省去了。



  日头悄然西移,山谷中的气温有些下降,池子里的水也微微有些凉意,她拧干了发梢,轻声道:“没有了夜气的补充,我的‘醒诀’很容易功亏一篑,此间的温差虽然不算大,风餐露宿总不是长久之计,你可不要让我等得太久。”



  “不劳仙子叮咛。”明钦感觉到她心中的忧虑,郑重的道:“事关重大,我一定尽力而为。”
第239章 微妙
  山谷中鸟语花香,俨然世外桃源的所在。明钦得见荆眉妩心满意足,至于外间的纷争非他能力所及,也无心去管。



  几日来修习‘生息术’竟然出奇的顺利,法诀大约是十分古老,或许当时仙道并不十分发达,许多概念不得不曲为注解,然而读起来烦难,实际修习起来,却远不是那么回事。



  生息术诚然如云轻素所说,是一种肌肤呼吸的技术,然而却不是毫无用处的。世间万类的肌肤上都有毛孔,道家叫作气窍,其实便是魂魄和外界联系的通道。



  人在极度恐惧的时候常常会产生毛骨悚然的感觉,肌肤生起微栗,这种惊悸未必是现实遭遇到的,事实即是灵魂意识的作用,人类的感官意识,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理智可以察觉的,此外第七感末那识,第八感阿赖耶识,第九感阿摩罗识只有某种状态才能模糊察觉或者于艰苦修炼中得到体认。



  后三种即是灵魂意识,当这些意识强大到一种程度,便是道家所说的元神。



  而道家称道的吐纳炼气实质仍是一种意识作用,从第六感炼到魂识往往需要漫长的过程,而‘独醒功’的独辟蹊径之处就在于直接体认灵魂意识,从第七感起步。如若能成功的话,当然要近便的多。



  体认魂识的方法除了心悸之外还有夜气。心悸是一种反常状态,不可控制的,更别说创设法门。夜气就是世人常说的良心发现,世间再穷凶极恶的人也有可能良心发现,良心发现的深层次就是灵魂意识,表现就是做噩梦。当然一个人如果堕落到这种地步,必然是司命之所属,无可奈何了。



  良心发现通常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六识处于懈怠的状态,魂识则较为活跃。神魂是食气为生的,当他脱离肉身的时候要吸收人间香火,香火的意义一部分是意识力,一部分是食气。有人说亲近的人死去就代表自身的一部分死去了,其实就是指丧失了一部分意识力。而食物通常包括色、香、味,魂灵的享受其实并不和凡人相差很多,很多食物肉体本来就消化不了。



  因而神魂食气是一贯的,道者炼气第一步要炼精化气,‘精’就是肉身生成的精力,人常说,闭目养神,所以神魂是喜静的,我们发觉如果一夜无梦的话往往次日精力恢复的就好,梦有意识和魂识作用的不同,如果梦境是熟悉的人和事,常常是意识在起作用,如果梦到是离奇隔绝的,有可能魂识在活动。无疑意识的活动会使人觉得精神疲惫。



  有一种说法叫作灵魂出窍,这是很危险的事,只有身体十分虚弱的时候灵魂才会出窍,也就意味着离死不远了。这个窍就是魂窍,魂窍和肌肤的气窍是吻合的,而且通常是闭合的,对于外间的流风溢气是许出不许进,肌肤上的微栗其实是毛孔的收紧,具有自卫性质的。



  道者修行常常要辟谷禁食,因为凡间谷物跟仙家是不搭调的。开辟以来,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重浊下凝者为地,地上生长出来的谷物当然是无益于天道的。学道有成之后又要餐风饮露,也是神魂食气的道理。而凡人呼吸,道者吐纳全赖于鼻腔,气存于丹田,这种真气仍是精气,所谓精力弥满指的就是丹田气足,所以要从意识进入魂识,还得有一个‘炼精化气’的转化。



  独醒功和生息术的特异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打开魂窍,使夜气直接被魂识吸取。这对于没有根基的人来说当然是危险的,别说金丹、圣水这些道家追捧的奇物,就算是山间的风吹多了没准也要落个伤风感冒,所以这法门原本就行险侥幸的很。



  不过‘独醒功’的醒、眠两诀自有一番考究,也不是异想天开的人自误误人的。世间有许多物类能够不吃不喝睡一冬天,称作冬眠。道家的辟谷、龟息等术多有借鉴,‘眠诀’以一人降低消耗积聚夜气供另一人慑取就成为可能,而‘醒诀’则是反其道行之,其中妙夺造化之处也是很可惊叹的。



  当然‘生息术’所谓的肌肤呼吸也不是打开魂窍大肆吸纳流风溢气,以明钦的修为还远远到不了那种程度。兵法说,‘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一语道尽了气机消长的规律。即便一个人从早晨睡到晚上,起来精神很好,但也绝不会有锐气的感觉了。



  而且凡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力是不会累积的,一个人不能连续工作几天,再连续休息几天,精力有上限,也有底限,休养到上限了再休息不但不会增益,反而会生疲。跌破底限则无疑会生病。



  究其原因则是人类储存精力的空间有限,武者相对要好一点,但总归还是肉体凡胎。



  三界修士千千万万,真正能跨越天人界限,成就金丹大道的,也算是万中无一了。而关键的一步就是结成金丹,难点就是意识到魂识的体认。炼气再强只能算个武人,只有体认魂识才能超凡脱俗,迈入仙人境域。



  天庭现今虽有境界考核的方法,但其不严谨之处早已为人所诟病,别说天人境,就是真人境能够学有根柢的不过十之二三罢了。



  事实上每一种灵识的实质是各不相同的,意识虽然是六识中最高的层次,和魂识还有境界之分,许多修士不知道这种分别,以为炼气就能结丹,孰不知只是在意识中徘徊,若说武和道实有分别,而武者却没有能够内结金丹的,根源便在这里吧。



  武者的出路在于肉身飞升,以力证道,而人类这方面的天资并不好,古来也缺少可信的例证。



  事实上仙家是不欢迎凡人证道的,《道经》说,‘人法地,地法天’,按说属于地道的鬼灵修炼起来比人族更有优势,实际的境遇可能还不如人类。大道三千之所以多归于炼养一途,归根到底还是这一法门最为平易,虽不能人人有成,至少世人都可以怀揣梦想,而功德、气运之类只有希冀仙家赏睐或神佛提携了。
第240章 神遇
  生息术看似微不足道,无意中却指明了一条从意识到魂识的体认门径,让人顿有拨云雾见青天之感。



  明钦甚至感觉到最好的修道方式并不是内结金丹、成就元神,也不是肉体飞升、以力证道。



  原来独醒功、生息术这种看似另辟蹊径的法门亦有甚深的渊源。古来肉身证道的有轩辕黄帝、淮南王刘安那样了道飞升的,也有封神传杨戬等七人的肉身成圣。



  轩辕、刘安用的是金丹大药,但两人都是学过道术的,再辅以金丹,飞升是顺理成章的了。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嘉靖、清雍正之流大约是道行不够吧,单吃金丹便适足以招祸。



  后来葛洪在《抱朴子》中就极说金丹难成的苦况,以人间帝王的物力都求之不得,何况平人呢?



  封神传七人的门径大概可分为血脉神通和佛家法相。而阐教还有一种法门就是三花五气。事实上道家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和佛家的‘诸法空相’可说是名异而实同,这在儒家也有一种说法,叫作‘充实而有光辉’。孟子说,‘充实而有光辉叫作大,大而化之叫作圣,圣而不可知叫作神。’可见是一种准圣的境界。



  而这种法门并不像炼养之法那样遗蜕肉身,也不是武者之流,以力为威。可以说是一种魂魄合一,性命双修的方法。



  这样看来炼养之法也不见得是道行正轨,不过是因为凡人寿命短暂,不得不行此迂曲罢了。若非《天则道经》中收集了许多上古遗佚,任谁也想不到打通魂窍能够体认到魂识的奥妙。



  登山之道固然遍布荆棘,前人无路可登便不辞劳苦,开辟出许多路径,后人坐享其成,一条路走得顺了便将前人的成劳弃掷不顾,任地荆棘丛生,而竞相奔走于一条道路上,相互倾轧、人满为患,不更举步惟艰了吗?虽属事理之恒常,亦是可伤的事。



  …………



  明钦揣摩着‘生息术’的法诀,恍惚间好似神游物外,浑然忘却形骸赘余。



  生息术走的是以夜气体认魂识的路子,和寻常的导引炼气大不相同。万类生息本有三种境界,最上者神灵化合,其次为精神契合,再次为肉体交*合,至于湿生卵化之类便不足比数了。这三种方式也是缘于不同形体的,譬如神灵化合,原本是阴阳幻化万物创生的法门,而神灵并不是纯粹的血肉之躯,其茭欢的方法当然不限于肉体了。



  古史上有一些意外致孕的记载,像踩到巨人脚掌、吞了个鸟蛋,蛟龙盘伏,梦遇神女种种离奇古怪的事,后人或以为不合常识,嗤之以鼻的,事实上也是事理之可有,庄子称作‘神遇’的一种现象。



  生息术的修炼法门就是神遇,不需要两个人交膝盘坐,拿捏穴位以真气导引。明钦对神游镜颇为熟悉,对于这种怪诞离奇,亦真亦幻的情境并不惊怪,神念中依稀保持着一丝清明,只是口不能言,目不能视,恍惚中不知到了若干年前的过去,还是不可知的将来,惟是见到了许多形形憧憧,似曾相识的人和事,无知无虑,不觉沉醉。



  如此半梦半醒,也不知过了几天几夜,这一日为了找寻荆眉妩,似乎回到了黎山,小轩窗,正梳妆,执手相看,言笑晏晏,正不知有多少风光旖旎。



  忽觉得腰眼一麻,明钦怔怔的醒了过来,满怀的软玉温香,荆眉妩滑润的胴体伏在怀里,俏脸红艳,乌发披散,止不住心旌摇荡。



  云轻素站在波心,横臂挡住雪玉般的酥胸,似笑非笑的道:“钦之,快醒醒了。”



  明钦老脸一红,这才发觉两人肢体交缠,腿股间一片湿腻,尚幸睡梦中意识恍惚,没有坏了荆眉妩的身子。



  “我睡了多久了?”



  “已经有十多天了。”云轻素轻描淡写的道:“生息术炼的怎么样了?”



  她修炼‘醒诀’,神识最是清明不过,这些天一直观察明、荆两人的进益,明钦起初两三天还坐在草丛中老实打坐,忽一日闭着眼睛好似梦游一般,时而登高伏低,喃喃自语,后来便搂着荆眉妩整天呼呼大睡。



  云轻素博览道经,眼界不同流俗,也不去冒失打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