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⑷硖看罅耍袸E浏览器和视窗操作系统捆绑起来,这下网景傻眼了,没辙了。1米1花1书1库1 ;http://www。7mihua。com
微软公司在打赢行业标准的战争中确实是一个老练的对手。20世纪80年代,IBM推出了第一台个人电脑,当时的操作系统可谓是三国鼎立,包括IBM的OS/2操作系统,微软的DOS和视窗操作系统,还有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IBM一开始只控制个人电脑的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把其他关键部件外包出去,其中操作系统外包给了微软公司。等IBM意识到BIOS可以被反向复制,使得IBM丧失了对个人电脑架构的控制,由此导致大量IBM兼容机制造厂商的进入,才开始试图通过OS/2操作系统恢复其技术领导力时,已经回天无术。微软公司利用DOS系统已经建立起优势,适时地推出视窗操作系统,没有给IBM留任何机会。
曾经有一个关于微软的传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比尔?盖茨说:“如果中国的客户使用盗版的操作系统,那么我们也应该让他们盗版微软的视窗系统。”在被盗版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因为一旦用上微软的操作系统,就不再容易使用别的系统。这就是前面说的免费给客户使用的策略,以便建立广大的客户群,一旦拥有了广大的客户群,也就拥有了制定行业标准的话语权。
为什么不同部位的猪肉价钱不一样?
知识点?版本管理(Versioning)
猪浑身都是宝,哪儿都可以吃。菜市场的猪肉分为很多种,价钱也不同,里脊肉25元一斤,五花肉20元一斤,小排骨17元一斤,猪头肉14元一斤,猪蹄9元一斤,一只猪被分成很多不同部位的肉,然后按不同的价钱卖,喜欢吃瘦肉的买里脊肉,喜欢啃骨头的买小排,喜欢吃红烧肉的买五花肉,买好肉多花钱,买差肉少花钱。这是在菜市场司空见惯的一个现象,但是却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管理学原理——版本管理。同样是猪肉,把不同的部位分开来就是不同的版本,不同的部位按不同的价钱卖就是给不同的版本定不同的价钱,为的是利润最大化。显然,把一只猪分成不同的部位按不同的价钱卖要比把一只猪整体卖掉更赚钱。
版本管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爱吸烟的朋友知道中华香烟分为软壳中华和硬壳中华;爱喝酒的朋友知道茅台有38、43和53三种不同的度数;经常坐飞机旅行的朋友可能坐过经济舱和商务舱;经常坐火车旅行的朋友可能坐过硬座、硬卧和软卧;就算是买房子也分毛坯房和精装修房,这都是版本管理的结果。信息产品更加适合版本管理,主要是由于其边际成本低和产品可拆分程度高。信息产品的主要成本都是在开发过程和生产第一份产品的时候,一旦第一份产品生产出来了,后面就是简单地拷贝,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至于可拆分程度,由于是信息产品,并不需要像实物那样拆成几大块,可以对信息产品进行不同的组合,所以可拆分程度高。比如,茅台酒也就有三个度数版本,要是想生产更多度数的版本,就要重建生产线,不符合规模经济的理论。而信息产品呢,看一看软件市场,微软公司这么多年的视窗操作系统出了多少不同的版本,从Windows1。0到今天的Windows7,从普通版到专业版,从英文版到中文版,很多很多。
第二章 当传统管理学碰到现代电子商务(9)
版本控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时间先后上区分;另一类是在产品的功用上区分。先说一说在时间上区分的版本。在美国的图书市场,对一本新书上市,出版商一般都是先出版硬皮高质量的版本,卖得比较贵,过一段时间后推出普通版本,最后才会推出电子书。硬皮高质量版本的书是给那些等不及了并且愿意多花钱的真“书迷”看的,等他们的需求满足了,普通版本和电子版本是给那些可以为了价钱等一段时间的人看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同样,电影行业也是,一部电影刚推出的时候只能在电影院上映,等到半年以后,才可以出影碟版供广大消费者租借或购买在家看。在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的票比租一盘光碟贵多了。另外,在金融服务行业,股票市场信息也是一种商品,金融服务公司会把这些信息包装成两个版本,一个是即时股票信息,另一个是20分钟延时信息,显然第一种会比第二种贵很多。再说一说在功用上的版本管理,前面提到的烟酒、火车、飞机等实际上都是在功用上产生的不同版本。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各大网站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普通的电子邮件服务是免费的,邮箱容量比较小,服务商可能还要做广告,而它们也提供精英电子邮件服务(比如新浪的VIP邮箱),容量大而且没有广告,但是要收费,这就是一种基于功用的版本管理。┇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之所以有这么多版本管理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顾客群对于产品有不同的偏爱和期待值,有人愿意多花钱抽硬壳的中华、喝高度数的茅台、坐火车软卧、享受飞机商务舱、用精英电子邮件、到电影院看电影、买精装图书,有人愿意少花钱抽软壳的中华、喝低度数的茅台、坐火车硬座、挤飞机经济舱、用免费电子邮件、买光碟看电影、买普通图书。正是因为顾客群体有不同的喜好,如果能把他们区分开来,投其所好地生产不同的产品,顾客满意、销售量多,就可以给生产厂家带来更多的利润,这显然是最佳的选择。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数字例子。假设一个信息服务商可以提供两种版本的信息,一种是即时信息,另一种是延时信息。这个信息服务商有100个顾客,其中60个耐心顾客,40个着急顾客。这些着急顾客愿意花100元买即时信息,但是只愿意花40元买延时信息,也就是说“即时性”在他们心中值60元钱。对于耐心顾客,他们愿意花50元买即时信息,花30元买延时信息,也就是说“即时性”在他们心中值20元钱。那么,这个信息服务商应该如何对他提供的信息定价才能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呢?
第一个策略是只提供即时信息。如果定价超过50元,就会失去那些耐心顾客,因为他们最多愿意付50元钱。如果定价在50元,那么这个信息服务商可以赚50×100元,就是5000元钱;而如果定价在100元,那么这个信息服务商可以赚100×40元(40个着急顾客),即4000元钱。显然,定价在50元是相对更好的策略。
第二个策略是只提供延时信息。如果定价40元,只有40个着急顾客买,也就是可以赚1600元。如果定价30元,所有100个顾客都会买,可以赚3000元。两种情况都不如第一种战略的5000元钱多。所以,只卖延时信息不是一个好主意。
第二章 当传统管理学碰到现代电子商务(10)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第三个策略还是只提供即时信息,但是收不同的钱。向着急的顾客收100元,向耐心的顾客收50元,这样,总收入就是100×40+50×60=7000元钱。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因为你无法区分谁是着急顾客谁是耐心顾客,他们的脑门上又没有写着自己是哪种顾客。在知道你要给他们定不同价的情况下,你要是去问他们是着急顾客还是耐心顾客的话,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我们都是耐心顾客!”所以,这是最佳方案,却是无法实施的方案,一点儿用都没有。
第四个策略是同时提供两种信息,形成不同的版本,收不同的钱。但是两个版本的定价是比较有艺术的,这两个版本的定价要刚好让着急顾客不愿意买延时信息但是愿意买即时信息,而耐心顾客不愿意买即时信息而愿意买延时信息,把他们用价格分开来。如果把即时信息的价钱定到100元,把延时信息的价格定到30元,那么,耐心顾客肯定只能买延时信息了,但是,着急顾客呢?也会去买延时信息的,因为买延时信息给他们省10元钱(愿意付40元,但只花了30元),而买即时信息一分都省不下来(愿意付100元,也要花100元)。所以,对于即时信息的定价必须要保证着急顾客能省10元钱,这样他们不会去买延时信息,也就是要定在90元钱。这样一来,总收入是90×40+30×60=5400元钱,比第一种方案的5000元还多出400元。这多出的400元钱就是利用版本管理后产生的额外收入,算是版本管理的价值所在。
如何让孔子更富裕一些?
知识点?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
《两小儿辩日》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孩说因为早晨冷而中午热,所以认定太阳离我们早上远中午近;另外一个说早上的太阳大而中午的太阳小,所以太阳离我们早上近中午远。孔子听了双方的理由,也不能说出谁对谁错,结果被两个小孩嘲笑了一番。
在如今的信息社会,如果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很可能是如下场景:
一晃2000多年过去了,孔子又下山开始东游,路上,看见两个小孩争辩不休,就停下来问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买回的这张碟是正版的,他那张是盗版的,你看,我这张色彩鲜艳图像清晰。”另一个小孩说:“你的才是盗版的,我买回的这张碟绝对是正版的,你看,我这张包装精良做工精细。”孔子凑上去一看,正是电影《孔丘的一生》的碟片。两张碟片从包装到播放质量确实相近,孔子捋了捋胡子挠了挠头,也看不出来哪个是正版哪个是盗版。两个小孩笑着说:“你也不像电影里懂得那么多啊!”孔子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继续东行。
时代不同,知识的焦点也不同了。2000多年前,人们为了一些地理和天文知识而迷惑,今天,人们被信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困扰着。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产品已经成了当今社会商品类别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产品和实物商品的区别主要在生产的边际成本上,多生产一个实物比如电视或者汽车的边际成本很高,因为要购买原材料,要雇人生产加工,这都是很高的成本,而多生产一份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基本上是零。就拿一个软件为例,软件的编写者在写第一份软件的时候要雇很多人,要花很长的时间,相对应也就有很高的成本。但是,一旦第一份软件写出来了,第二份软件只需要在计算机上拷贝一下就行了,和开发第一份软件的成本相比,花一张碟拷贝的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信息产品的主要特点,同时也造成盗版太容易,就越发显得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第二章 当传统管理学碰到现代电子商务(11)
从信息产品生产者的角度来讲,每一份盗版产品都会导致一份利润的流失。盗版多了,市场充斥着盗版货,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可能无法收回投入的成本,亏损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管理学院的几位教授曾经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收集了美国2006—2009年发行的所有电影(电影也是信息产品),然后研究这些电影发行前网上出现盗版对这些电影的票房收入有多大的影响。结果,他们发现如果一部电影在发行前就被盗版并在网上流传,平均就会减少15%的票房收入!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发现如果盗版电影的质量越高,票房减少得越少。这个似乎也好理解,质量好的盗版光碟可能会对不少为了先睹为快的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产生正面影响,然后通过口碑相传进而影响自己的亲戚朋友,从而减少电影的票房损失。■米■花■书■库■ ;http://__
所以,如何保护信息产品的知识产权对于生产信息产品的公司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是一件攸关自身利益和生死存亡的事情。很显然,利用法律工具惩罚盗版是最常见的一种保护方式。但是,如果我们翻看历史,就会发现简单地利用法律工具并不一定是种很有效的方式。四五十年前录像刚出来的时候,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商都给吓坏了,自己花那么多钱拍出来的电影,这么容易就可以被拷贝传播,谁还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怎么赚钱!不光是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商,电视节目制作商也深感忧虑,如果大家都把节目拷贝下来,就没有多少人看电视了(准确地说,是没有多少人看电视的广告了!)。当时,他们提出了很多强制的办法,比如不允许在家录制电视节目等。结果呢,都失败了。今天,在家录制电视节目过后再看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今天,不去电影院看电影,而是买一盘光碟在家看也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很显然,简单粗暴地禁止是屡禁不止的,因为它不符合潮流的发展,信息产品的消费可以、也应该是多元化的。最后呢,电影制作商自己授权发行录像光碟,让消费者可以在家看,电视节目也一样,现在的机顶盒已经自带将电视节目录制下来的功能,这都是信息产品制造商与时俱进的表现。那么,什么是信息产品制造商最好的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办法呢?就是自己生产可以和盗版产品竞争的正版产品,比如正版录像光碟,让盗版产品没有市场或者尽可能小。
音乐行业也是一样。互联网刚盛行的时候,把音乐行业吓了一跳,特别是1999年有代表性和革命性的Napster的出现。Napster是一家互联网服务公司,可以让每一个人把自己的音乐与在互联网另一端的任何一个人分享。因为另一方没有购买版权却可以获得并欣赏音乐,所以和盗版的行为差不多。Napster的出现把音乐行业人给气坏了,他们端起了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经过旷日持久的诉讼程序,2001年Napster败诉,关门大吉。但是,Napster的影响却深深地留下来了,它的商业运作模式给其他公司带来了思考,为什么音乐就不能在网上一首一首地卖,难道非要装到光碟里在商店一起卖?为什么音乐就不能直接从音乐生产商那里直接送到用户的“随身听”里,而一定要用户去零售店购买?一切皆有可能。苹果公司最先得到启示,看到了未来,与其让盗版在网上流行,不如让我们在网上卖正版的音乐。于是,苹果公司和音乐生产商密切合作,很快推出了在网上卖正版音乐的服务,这也是苹果公司迈出的从一家电脑公司向大众电子消费公司转型的第一步。不仅仅是音乐,苹果公司希望把所有的信息产品包括音乐、电影甚至软件都通过它的iTunes在网上销售。现在,在iTunes上买音乐,大概1美元一首,也可以买电影,大概10美元一部,不想买可以租,大概3美元一天,除了这些,还可以购买、更新和下载软件。
中国的图书行业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2011年3月,50位知名作家包括贾平凹、刘心武、麦家、韩寒、郭敬明、李承鹏、当年明月、方舟子等人联合署名写了一封公开信,严词声讨百度文库。百度文库和当年Napster的运作模式一样,集合了很多文学作品,都是由网友上传和其他网友分享的。百度文库的使用是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任何人都可以下载阅读,但它却没有取得任何出版商或者作者的授权。这件事情的发生和美国10年前音乐行业的制作商和音乐人对Napster的反应特别相似,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是应该的。但是,如果想一想过去10年音乐行业的变化,看一看它们是如何对付盗版的,在拿起法律武器的同时,图书行业应该还有商业武器。可不可以把所有的图书都电子化,这样比纸质图书要便宜很多,而且更容易被广大网友消费?由此可见,电子书在未来10年的发展将不可限量。2011年5月,美国最大的网络图书销售商亚马逊网站宣布,电子书的销售量第一次超过纸质图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无独有偶,美国最大的传统书店之一Borders2011年宣布倒闭,可以预见的是,其他传统书店命运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