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仕强剖析胡雪岩商道-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说成祥不好,两个人搭配非常重要,一个走得快,一个拉回来一点,一个放得松,一个紧一点,这个“度”就会掌握得很好。所以,雪岩想来想去,最后决定要坚持,这是坚持原则而不是刚愎自用。
  3.雪岩说生意失败,由他一人承担,成祥为什么不依?
  有人觉得,雪岩说亏了通通算他的,完全是为了当时的需要,是为了安慰成祥,所以才这样说的。其实不是的,如果那样的话,日子久了迟早会被看穿的。雪岩的一生从这时开始一路往后走,他都是“亏了算我的,赚了大家分”,他始终是这样的。
  可是成祥一听就觉得,这怎么行呢?我们是一伙的,我们共同创业,哪里有这样赢了我们大家分,输了你一个人承担的?如果成祥满口答应,那就表示他是小人一个。成祥不是小人,他是正人君子,他是老实人,他说我反对你,只是说怕你冲过头了,我也没有说输不起,我有什么输不起的呢?所以雪岩和成祥两个人,其实都有他们很可爱的一面,他们两个搭档是天生的一对。

第二章 巧觅靠山(2)
4.成祥听说米价降下来了,急着要去收购,雪岩为什么阻止?
  我们刚刚讲过,成祥是老实人,他原本以为雪岩的做法平抑不了米价,别的商家不会降价的。现在听阿宝说米价降了,他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就要去买米。雪岩却说不可以这样冲动,这时去买,粮商马上就会发现我们是假卖真买,然后整个市场的米价又会涨起来的。可见,商场上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特别小心,每一个人都要高度警觉,每一个人都要非常谨慎,而且要注意不能够很快地把真相表露出来。这一点,成祥是不够的。所以雪岩说,买米要再等等,我们是非到紧急关头不出手的,非到那个时候我们才可以出手,否则的话就会前功尽弃。
  雪岩及时阻止了成祥,告诉他时机还没有到,要再等一等,米价还会降。成祥听了以后,当然还是提心吊胆:会降吗?但是他拗不过雪岩。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坚持是应该的,稍微一放松,那就闯祸了。
  5.雪岩说做人不能见利忘义,是什么道理?
  当然,我们一方面要佩服雪岩的毅力、果断和敢于坚持,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要去探讨,他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坚持这个原则,这是很重要的。雪岩的出发点一般人很难做到,甚至于想都想不到。他说,如果现在就把米买回来,自己这边便宜的也不卖了,那等于骗人,“生死米”就完全是做广告了,对老百姓怎么交代?这事传出去,人们会说“原来他当初便宜卖米,是为了自己要买更多的米,完全是自私自利”,那就糟糕了。所以雪岩说,我们买归买,卖归卖,卖是一种道义,不能因为我们买到米了,赚钱了,就不做这事了,那就变成见利忘义了。
  我想大部分人都是看到好处以后,其他的就都忘光了,却没有想到这个后遗症是很严重的。我们看雪岩,他一方面买进来,一方面照样少量地卖出去,一边达到自己的目的,一边做好事。这样传出去,对他后面的工作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6.雪岩要去拜访漕帮,成祥为什么劝阻?
  雪岩跟漕帮什么关系?当然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雪岩买了米以后,放在哪里?如果在当地粮仓里面放着,那买了干什么?买了米就是要运回杭州的,因为杭州的太平军正等着买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马上想到这个运粮通道很重要。我们希望大家要了解,货物一定要流通,才能够从多的地方到少的地方,从便宜的地方到贵的地方,这样才会赢利,才有赚钱的可能。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句话好像是讲身体的,其实跟做生意的道理完全一样。你的货物如果流通很好,你的心就不痛了,你就不会着急了。米存放久了会坏掉,那就一文不值了,买到米以后,就要赶快流通。所以雪岩马上就想到要去找漕帮,因为那时候整个的航运都控制在漕帮手上,再加上当时兵荒马乱,谁也不敢一条船自己跑,一定要找漕帮,借他们的势力来保护自己。
  可是漕帮是不容易打交道的。为什么?因为漕帮在航运上很有势力,不会那么容易帮助别人,他们要提出一些条件。这个关卡不容易打通,但是一定要去面对。所以成祥说要另外想办法,找别人去打通关节,雪岩却说要自己去,而且是非去不可。
  我们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冒险精神和谋定而后动的功夫,两者要结合在一起才行。一个人只会冒险,不懂得谋定而后动,一两下就报销了,那是莽撞,是匹夫之勇。雪岩不是,他要冒险,但他胸有成竹,他知道自己与漕帮虽然没有正式接触过,但是多少有些了解,凭他平常的所见所闻,这一关是能闯过的,他是有把握地去冒险。
  (二)
  考虑到运粮回杭州的风险太大,成祥主张把米卖掉,挣取差价后携款回杭州。雪岩不同意,直言杭州现在需要的不是银子,而是粮食,只要能把这批粮食运进杭州,就会为今后的生意打下铺垫。他还告诉成祥,做事不能胆子小,想挣钱就要冒风险。
  雪岩去拜访漕帮,漕帮老大不清楚他的来历,没有拿正眼瞧他。雪岩谨小慎微地按照漕帮的规矩,先磕头,再摆茶杯,通过了第一关,然后他又谦卑地说自己不敢沾祖师的灵光,在家子不言父,出外徒不言师。漕帮老大见雪岩很懂得漕帮的礼数,非常满意,笑着请雪岩入座。漕帮老大夸雪岩出售生死米行善,给漕帮露了脸,要摆酒上菜招待雪岩。雪岩赶紧推托有事要走,并送给漕帮老大一锭杭州府的官银,请求帮助运送一批粮食到杭州。漕帮老大见是官银,立即表示可以克服困难,帮雪岩运粮。

第二章 巧觅靠山(3)
雪岩顺利地从漕帮出来,终于松了口气,但还是双腿发软,他不禁感叹下辈子当牛做马也不做商人了。
  1.雪岩说想赚钱就要冒风险,是什么道理?
  我们很容易理解,风险越高,就越少有人敢去做,因此,敢做的人就可以赚到更高的利润。如果风险很小,大家都敢做,做的人多了,自然就都没有太高的利润了,这是必然的道理。成祥说,你冒这个险要怎么办?雪岩就说,我不冒这个险能怎么办?一个说“冒险怎么办”,一个说“不冒险怎么办”,这么一来就有了交集。就是说,现在把米买来了,眼下就是要运出去,而要把米运出去,风险性是很高的。可是如果不冒这个险,就像成祥所讲的,把米就地卖掉,因为米价又涨起来了,的确可以赚些钱。但赚了钱有什么用?赚了钱也没有办法跟顾客交代,所以这个险非冒不可,何况如果冒险成功,赚到的钱比现在还多。这么一来,成祥才说,好吧,那你千万要小心。
  2.雪岩到了漕帮,为什么先磕头又摆茶杯?
  漕帮有他们的一些规矩,这些规矩跟公司商号的规矩不太一样。他们首先要搞清楚来人是什么来历,因为在江湖上,弄清来历就可以知道这人到底是自己人还是外面来的人。先把底摸清楚了,然后再开始沟通,才能做出适当的回应。
  所以我们看到,雪岩一进去,几乎没有人理会他。漕帮老大一眼都不看他,因为老大不能看他,看他就是有所表示,底下人就会猜老大是把他当自己人还是当外人,是打算怎么去对待他,所以我们看到,漕帮老大告诉手下先去看看雪岩到底是怎么回事。
  雪岩怎么懂得这一套呢?因为他从小就经常竖起耳朵听人家讲什么,然后再好好去揣摩这里面有什么道理。雪岩也听过漕帮的很多事情,听说过他们怎么样摆茶杯,怎么样磕头,要不然,一步做错那不就送命了吗?所以我们看他进去,好像是在那里乱摆,其实不是,他是凭着以前所听到的,来试一试,结果证明他做对了。所以整个情况就不一样了,漕帮就把他当自己人,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这就告诉我们,从小不要整天玩,要注意听一些信息,要懂得一些特别的礼仪或者特殊的规矩,有朝一日要用上的时候,像雪岩这样,就会很平安地闯过一关。
  3.老大为什么哈哈大笑,给雪岩看座?
  因为底下人发现雪岩好像是自己人,但是为了求证起见,他们就问他师父是谁。雪岩怎么敢回答他师傅是谁,他根本就不是漕帮的人,所以他就说出外不言师。老大听到这句话,就知道雪岩虽然不是漕帮的人,但他很熟悉漕帮的规矩,可见他这个人是值得交往的,所以老大会哈哈大笑。
  老大这一笑,整个氛围就轻松了,大家就敢跟雪岩有来有往了。因此,老大给雪岩看座,就是把他当客人来看待了。
  4.雪岩送杭州官银给老大,老大有什么反应?
  老大说摆酒席请客,雪岩如果坐下来大吃大喝,然后再一谈,就整个被识破了,以后他还能做什么事?所以雪岩知道,不能够人家说吃饭他就坐下来吃。于是,他马上说抱歉,说自己还有要事在身,实在不能留下来吃饭。但是,如果就这样走了,他来干什么呢?所以,雪岩就赶快把银子送给老大。他送的不是一般的银子,一般的银子老大看多了,也没有什么用。雪岩送给老大的是杭州府的官银,他是有目的的,因为老大一看到这个官银,就会想到雪岩是办公事的。雪岩哪里是办公事的?他分明是办私事。可是这样一来,雪岩就可以假借名目说自己是办公事,漕帮也就比较容易接受他的请求。
  雪岩这样做是欺骗吗?我想这不能叫做欺骗,而是一种使人愿意配合你的手段。我们只能说这是一种手段,一种媒介,因为到最后,真相大家还是会心知肚明。如果雪岩一开始就说这个米是要送给太平军或者卖给太平军的,那么漕帮不但不敢拿银子,说不定还会把雪岩抓去送给官府。
  我们常常讲,人要诚实,人当然要诚实,可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不得不用一些障眼法。这一点,我倒是希望大家真的要好好去想一想。如果胡雪岩这时很坦诚地说自己是受到太平军的委托,要把米运到杭州,那么所有人都会回答说没办法,因为谁都不敢承担。但雪岩把官银送给老大,老大就心中有数了,他问雪岩是不是替公家办事,雪岩回答说是,那么老大就更安心了。其他人也会比较热心起来,都愿意替雪岩送粮。往后的事情往后再说,走一步算一步,本来就是这样。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巧觅靠山(4)
5.雪岩真的不害怕吗?为什么他双腿发软呢?
  雪岩是怕得要命的,怎么会不怕?我们想想看,哪个地方一出差错,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可是他不闯行吗?他能叫成祥去闯吗?大家分工了,成祥有成祥的任务,雪岩该做的事情他自己也一定不能推辞。所以,他是鼓起勇气去冒这个险的,甚至是冒生命危险的。应该说,他比成祥还要辛苦。
  可是雪岩是非去不可的,没有选择,没有别人可以顶替他去。去了之后,慢慢地,路越走越顺了,得到了很好的回应,那就不怕了。可是他办完事出来一想:哎呀,这一次能够过关,真是老天保佑啊!所以腿一软,几乎快跌到地上了。我想这是很真实的一种反应,不是做作。
  6.雪岩说下辈子当牛做马也不做商人,是什么道理?
  老实讲,我们一般人只看到商人赚钱,只看到商人花天酒地,只看到商人经常换好的汽车,其实商人是有苦说不出的。我们中国人认为一个人最凄惨的是什么?是妻离子散。你看哪个商人不是经常妻离子散?单独一个人,一会儿跑到非洲,一会儿跑到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地方,语言又不通,他也不想去的,但他必须要去,不去又怎么做生意呢?
  大家知道,犹太商人是世界上非常出名的。犹太人到一个地方,吃的都是很简单的,可是一定要住五星级的饭店。有一次,我就问一个犹太商人为什么不能住一般的饭店,省下钱来好好吃一顿。他说那样不行,他们住饭店不是贪图舒适,而是求得安全,如果住处不安全,今晚睡下,不晓得明天还能不能爬得起来,那样即便有多余的钱也吃不上了,所以必须要住很好的饭店,才能保证安全。
  其实,在各种职业里面,商人是吃苦最多的了,只是他们不敢说出来。雪岩这里说了一句良心话,他说下辈子宁可做牛做马,也不当商人。我跟商人接触很多,可以证明他是由衷地讲出这番话的。他当时真实的感觉是,商人有什么好做的,随时有丧命的危险,非要做这个干什么?但是,我们的社会也是需要商人的,所以外界应该对商人多一番谅解,多一番同情。
  (三)
  在漕帮的帮助下,雪岩和成祥押运粮船,前往杭州。途中成祥担心被官兵查缴,想等一等再走。雪岩担心夜长梦多,而且为躲避关卡而拖延时间,会引起漕帮的猜疑,以后就不好继续合作了,所以他命令继续开船。
  船到乌镇,守城的王将军发现了运粮船,质问雪岩是干什么的,船上装的是什么货。雪岩实话实说:船上装的是粮食。王将军怀疑这是给杭州城里太平军送粮的黑船,命人将雪岩拿下。
  官兵将雪岩押上城楼,雪岩急中生智,说粮食是送给官兵的。王将军得知他就是胡雪岩,告诉他左大人有请,雪岩一下惊呆了,不知是福是祸。
  1。雪岩托漕帮将粮米装船,要运到什么地方?
  雪岩买了这批粮米,他是有目的的,就是要卖给苏晃。苏晃是太平军的采购,专门负责买进粮米。价格方面,雪岩和苏晃都谈好了,所以是稳赚的。后来,雪岩又得到漕帮的帮助,所以他能够想象这一路也是很顺利的。因此,他跟成祥高高兴兴地把米装好,就准备往杭州出发了。
  2.柳成祥要等一等再开船,雪岩为什么不肯?
  当时有很多信息让柳成祥提心吊胆:首先,海上可能有海盗,因为战争的时候,随时有人在海上抢劫,但是陆上、河上也都随时有抢劫的,因此水陆两道都不安全;其次,他又想到左宗棠的军队已经开进来了,去杭州的路上,一定会有官兵的关卡,他实在很担心这船米能不能很顺利地运到杭州,所以他就跟雪岩说要等一等再开船。
  可是,米是会坏的。米会坏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觉得米会坏;是老天爷对人类的照顾。乍听起来你会觉得很奇怪,如果粮米不会坏那该多好,只要存在那里,就可以长期地吃。其实不行,如果粮米不会坏,我们一般人就都吃不到米了,为什么?因为有钱人就把所有的米都买走了,买走以后,他就会想办法控制米价,这样普通老百姓就倒霉了。所以老天让粮米会坏,有钱人才没有办法垄断整个市场。你从这方面去了解,就会明白这是好事。富人再有钱,也没有办法把所有米都买去,因为他买回去,放久了,米就会烂掉。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巧觅靠山(5)
所以胡雪岩马上想到,米越拖越糟糕,等米发霉了还能卖给谁?因此他说,如果有事情迟早要碰到,躲也躲不掉。后来他又说成祥说的有道理,要等到晚上再走。可成祥说晚上比白天还可怕,所以最后他们还是决定白天就出发。
  3.雪岩为什么不怕官兵的检查关卡?
  雪岩绝对不是不怕,他也怕,他比成祥更怕。为什么?因为出了问题也是要他出来顶的。有人来盘查的时候,他不可能让成祥去顶,因为他知道,这方面成祥还不如他。所以雪岩已经下定决心,大小事情,他都自己出面。
  有了这种心理准备,雪岩衡量了一下,感觉不能再拖了,而且官兵也不会撤掉,这个关卡始终存在,闯得过就闯得过,闯不过到时候再说,所以他说现在就走。说起来,这也需要很大的勇气。
  4.乌镇有王将军驻守,责问雪岩装的是什么货,他认出雪岩了吗?
  王将军是不是远远地一眼就看出来这就是胡雪岩呢?我相信不会的。第一个,船距离那么远,他没有那么好的眼力;第二个,他们只是一面之缘,现在一下就认出来也不可能。
  再说,就算他认出是胡雪岩,也不可能放行,因为这是军人的职责,就是要做到,不管是谁,都要公事公办。王将军是个公事公办的人,左宗棠的部下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不可能徇私舞弊。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胡雪岩运气好,碰到王将军会放他一马,那是不可能的。
  当时,王将军就问雪岩船里装的是什么。胡雪岩是很聪明的,他知道瞒也瞒不过,因为米很重,吃水很深。如果说里面是一些衣服,那么王将军马上就知道他在撒谎。所以雪岩就老老实实地说船里装的是米。我们看,他送银子给漕帮时说自己是办公事,而现在坦言船上装的是米,他都没有欺骗,他只是在考虑该怎么说才妥当,该怎么说才容易过关,仅此而已。
  5.雪岩为什么说粮米是献给官兵的?
  王将军一听这是一船米,肯定就会想:你从这里经过要到哪里去?因为他知道下面就是杭州了,杭州现在是太平军在管,要经过这里很显然就是想把这些米卖给太平军了。他一推理就知道了,所以就叫人把船扣起来,然后把雪岩带上岸去。雪岩这个时候非常紧张,因为他不知道后果会怎么样。成祥更是失望,他心里想,我们辛辛苦苦把米买来,运到这里来了,这关怎么过得了?恐怕整个身家性命都要赔进去了。
  此时胡雪岩面对的是官兵,他只好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官兵又问雪岩这船米是干什么的。雪岩马上说这米是送给官兵的。他只好这样讲,不然怎么办?我们常常讲人要老实,但这个时候胡雪岩再老实,也不可能说这些米是要卖给太平军的。为什么?因为这样回答就要被杀掉了。所以,雪岩的这种行为到底是投机取巧还是随机应变,我希望大家真的要想一想:如果说他投机取巧,他投的什么机,取的什么巧?马上就要将辛苦买到的米送给人家,而且一毛钱也不要,这能叫投机取巧吗?他绝对是随机应变,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路可走了,这时候说实话连成祥都要被杀掉。所以他就只能说这米是送给官兵的。
  我觉得这种随机应变的想法影响着胡雪岩的一生,让他每次到了紧要关头,都能往“漂亮”的地方去想。
  当米价越涨越高的时候,干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