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祖师同行-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录

  
  金华俱胝和尚悟道因缘'1'

  
  婺(wù)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金华山俱胝(zhī)和尚,杭州天龙和尚之法嗣。刚开始住庵的时候,有一位比丘尼师父,名叫实际,前来参礼。她戴着斗笠,手执锡杖,围着俱胝和尚绕了三匝,说道:“道得即下笠子。”如是问了三遍,俱胝和尚均无言以对。于是,尼师拔腿便走。

  俱胝和尚道:“日势稍晚,何不且住?”

  尼师道:“道得即住。”

  俱胝和尚又无言以对。

  尼师走后,俱胝和尚慨叹道:“我虽处丈夫之形,而无丈夫之气。不如弃庵,往诸方参寻知识去。”

  当天晚上,山神告诉他说:“不须离此。将有肉身菩萨来为和尚说法也。”

  过了十多天,果然,杭州天龙和尚来了。俱砥和尚连忙顶礼迎请,并把实际比丘尼前来问难之事,详细地告诉了天龙和尚。天龙和尚听了,随即竖起一个指头给俱胝和尚看。俱胝和尚当下大悟。

  从此以后,前来参学的人,凡有所问,俱胝和尚都竖起一个指头来接引,没有什么其他的言语提唱。

  当时,俱胝和尚手下有位供过童子(又称供过行者,寺院过堂或上供时,专门负责分配饭羹茶果灯香花烛的行者),生得非常机敏伶俐。他经过长时间的暗中观察,发现俱胝和尚接引所有的信众,都竖起一个指头,因此他觉得接引人挺容易,并不是什么难事。于是私下里,常常趁俱胝和尚不在家,凡有人前来参问,也学着俱胝和尚的样子,竖起一个指头。

  天长日久,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于是就告诉了俱胝和尚,说道:“和尚,童子亦会佛法,凡有问,皆如和尚竖指。”

  俱胝和尚听了,决定勘验一下童子,看他是真会佛法还是假会佛法。于是,有一天,他在装袖里暗藏着一把刀子,把童子叫到跟前,问道:“闻你会佛法,是否?”

  童子回答道:“是。”

  俱胝和尚便问:“如何是佛?”

  童子便竖起指头。俱胝和尚突然从袖子里拿出刀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削掉了童子的指头。童子负痛,嗷嗷地哭着,从方丈室往外跑。

  这时,俱胝和尚在后面大声地召唤童子的名字,童子便回首看。

  俱胝和尚问:“如何是佛?”

  童子一听,本能地举起手,却发现指头不在,当即豁然大悟。

  于是,俱胝和尚便把自己的法传给了童子。

  俱胝和尚临入寂的时候,曾告诉徒众道:“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

  说完,便奄然而化。

  
  
  

  '1' 摘自明尧、明洁编著《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4
参禅不如吃粥饭

  
  平常心是道再次在这两位祖师的口中演扬。大家看!

  
  衢州天宁讷堂梵思禅师*,苏台朱氏子。上堂:“趯翻生死海,踏倒涅槃岸。世上无活人,黄泉无死汉。”遂拈拄杖曰:“讷堂今日拄杖子有分付处,也还有承当得者么?试出来担荷看。有么有么?”良久,掷拄杖,下座。上堂:“知有底,也吃粥吃饭。不知有底,也吃粥吃饭。如何直下验得他有之与无,是之与非,邪之与正?若验不出,参学事大远在。”喝一喝,下座。上堂:“山僧是杨岐四世孙,这老汉有个三脚驴子弄蹄行公案。虽人人举得,只是不知落处。山僧不惜眉毛,为诸人下个注脚。”乃曰:“八角磨盘空里走。”

  
  平江府宝华显禅师,本郡人也。上堂曰:“吃粥了也,头上安头。洗钵盂去,为蛇画足。更问如何?自纳败阙。”良久,高声召大众,众举首。师曰:“归堂吃茶。”上堂:“禅莫参,道休学,歇意忘机常廓落。现成公案早周遮,只个无心已穿凿。直饶坐断未生前,难透山僧错错错。”

  
  的确吃饭睡觉都是禅,尤其是被仰山大师*说出“我吃饭就吃饭,从不百般需索,睡觉就睡觉,从不千般计较。”之后,很多人从此明白了禅在平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尤其被同一时代的赵州和尚“吃茶”、“洗钵”等非常日用的平常心公案宣扬之后,被无数的人们传扬。

  和“吃茶”、“洗钵”公案一样讲平常心的“粒粒咬着”相对就很少有人提起。其实“粒粒咬着”也是平常心的最典型代表,因为我们日用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不会空过,都是粒粒咬得着的,只有两种状态会空过,那就是昏沉(睡着)和掉举(妄想)。我们之所以没有留意,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这件事情当作平常事来看。

  因为,日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只要留心或者说“粒粒咬着”,平常的事情就变成不平常了。大多数人只会将自己的痛苦或者叫逆境认为是不平常,而常常把自己的顺境或者高兴忽略,甚至会把平常不注意到的事情忽略。如果把我们的平常心放大一下,用“粒粒咬着”来看的话,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平常的或者都是不平常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没有认真去生活,或者说是认真去做功夫。所以,“粒粒咬着”是代表我们平常生活中的认真做功夫:我们不放过任何一“粒”,对每一“粒”都认认真真对待,把每一“粒”都碾碎、琢磨、品尝,在每一“粒”上都下功夫,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是不一样的了。

  所以,祖师的公案里面吃饭睡觉讲得非常多,因为这是最平常的事情。上面所列举的两位祖师所说,如何是吃饭与睡觉?那么就要靠我们自己去体会,因为这件事情只有自己最清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家不妨把平常心放大来仔细看看。

15
《与祖师同行》文摘15

  ——哭  笑

  
  当人无法用语言表达心情时,会哭或笑,这说明哭或者笑,是人内心深处的坦白。我们一出生就会哭或笑,不用任何人教我们就会,所以哭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哭笑虽然是人的本能,但这也说明平常人的内心还有迹可寻,还有这个心在。然而,很多禅师的哭笑是无迹可寻的,禅宗公案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悟道的禅师有的大哭,有的大笑,他们的哭笑甚是奇特,真是让人琢磨不透。下面举几个例子与大家分享。

  百丈怀海禅师是个了不得的祖师,他的弟子后来发展出了沩仰和临济两宗,是现代禅宗的主要支脉。现在寺院里沿用的清规戒律和农禅并重的生活方式就是百丈怀海禅师当年制定的。看看他在开悟时的哭和笑:

  
  有一天,怀海禅师陪同马祖在野外行脚。这时恰好有一群野鸭子从附近飞过。马祖问:“是甚么?”

  怀海禅师道:“野鸭子。”

  马祖问:“甚处去也?”

  怀海禅师道:“飞过去也。”

  马祖突然转过身,使劲地拧怀海禅师的鼻子。怀海禅师疼得失声大叫。

  马祖道:“又道飞过去也!”

  怀海禅师言下恍然大悟。

  事后,怀海禅师回到侍者寮,悲伤地大哭起来。

  同寮见他这个样子,便问:“汝忆父母耶?”

  怀海禅师道:“无。”

  同寮又问:“被人骂耶?”

  怀海禅师道:“无。”

  同寮道:“哭作甚么?”

  怀海禅师道:“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

  同寮问:“有甚因缘不契?”

  怀海禅师道:“汝问取和尚去。”

  于是,同寮来到方丈室问马祖:“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为某甲说。”

  马大师道:“是伊会也。汝自问取他。”

  同寮重新回到寮房,说:“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

  怀海禅师于是呵呵大笑起来。同寮感到莫名其妙,问道:“适来哭,如今为甚却笑?”

  怀海禅师道:“适来哭,如今笑。”

  同寮听了罔然不知所以。(《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近代的来果老和尚*是被公认开了悟的人之一,我们的用功方式很多是沿用老和尚教给我们的。比如,“一人与万人敌”*的用功方式就是我们参禅的主要手段。

  我们看看他的哭。

  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晚,第六枝香将毕。来果禅师听到开静的木鱼声响起,终于豁然大悟。犹如千斤重担,蓦地放下。身心顿时庆快无比,悲欣交集,大哭不止。第二天,来果禅师来到班首法师的跟前,请求开示。班首法师道:“汝是悟了语句。”说完便诘问道:“念佛是谁?”来果禅师应对如流。班首法师接着又问“生从何来,死向何处”等等问题,来果禅师皆随问随答,了无滞碍。过了几天,班首法师临堂时,遂当众赞叹来果禅师。

  为了勘验来果禅师,一日,慈本老人拿着毛巾,一边作洗脸的姿势,一边问来果禅师:“是甚么?”来果禅师道:“多了一条毛巾,请将毛巾放下。”慈本老人一听,便默然而退。从此以后,来果禅师用功更加精勤、细密和肯切,决不敢轻易自许。

  再看几例:

  
  陆亘大夫,作宣州观察使,参南泉。'1'泉迁化,亘闻丧入寺下祭,却呵呵大笑。院主云:“先师与大夫,有师资之义,何不哭?”大夫云:“道得即哭。”院主无语。亘大哭云:“苍天苍天,先师去世远矣。” 

  
  金牛和尚,每日斋时,自将饭于僧堂前作舞,呵呵大笑道:“菩萨子吃饭来。” 

  
  水潦和尚参马祖。水潦和尚问道:“如何是西来的意?”

  马祖道:“礼拜著!”

  水潦和尚刚跪下礼拜,马祖突然当胸一脚,将他踢倒在地。

  就在这突如其来的一踹中,水潦和尚豁然大悟。

  他从地上爬起来,拊掌呵呵大笑道:“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只向一毫头上,识得根源去。”

  说完,礼谢而退。

  
  一天晚上,惟俨禅师在月光下经行,不知不觉登上寺院附近的一座高峰。夜色清凉如水,远近的村落尽收眼底,隐约间还能听到一两声犬吠。惟俨禅师突然看到云开月现,便情不自禁地对着长空大笑一声。这一声大笑,声应澧东九十多里。那天晚上,澧阳的人都听到了这一声大笑,都觉得奇怪,都猜疑是从自己东面的邻居家里传出来的。第二天,大家辗转相问,迭互推寻,最后才发现是从药山上传来的。惟俨禅师的徒众都惊愕地相互传道:“昨夜和尚山顶大笑!”当时李翱为朗州刺史,听说此事后,便作诗一首,赠给惟俨禅师,云:“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笑一声。”

  
  
  

  '1' 宣州刺史陆亘大夫问南泉:“古人瓶中养一鹅,鹅渐长大,出瓶不得。如今不得毁瓶,不得损鹅,和尚作么生出得?”泉召大夫,陆应诺。泉曰:“出也。”陆从此开解,即礼谢。

16
吃饭睡觉

  
  大珠慧海禅师有一个很有名的公案:

  
  有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思虑);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一讲到修行,很多人总是拿吃饭、睡觉来讲,比如上面这个例子就是非常典型的公案。在灯录里面还能找到几百个类似的吃饭、睡觉公案,可以这样说,这些公案全是用吃饭、睡觉来讲怎么用功的。所以在很多人的感觉里面,修行就是学会如何吃饭,如何睡觉。

  这种修行的方式固然是对的,因为吃饭、睡觉是生活中离不开的事情。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这是说的开悟之后的境界。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千万不要乱对号入座。很可笑的是有些懒的人,就认为修行很简单,从而轻率出家。认为出家多么轻松,只要学会吃饭、睡觉。到了寺院后发现蛮不是那么回事,结果耽误了自己,也给寺院留下很多的麻烦。

  自己实在是还没有学会吃饭、睡觉。因为吃饭总是希望吃好、吃饱。在无动于衷的掩饰下,遇到美味总希望能多停留一会儿,见到好吃的总希望多要点。只能说是比出家前的贪心少了许多而已;不再有不喜欢吃的东西;不再挑剔吃什么东西;不再抱怨吃不饱等等。所以还需要很多的时间来磨练自己。

  同样,睡觉也是这样。贪睡得厉害,整天总想睡,根本做不到想睡就睡,想起就起。往往是要用酽茶清醒自己,要用各种手段逼迫自己离开床铺。一般的小事能做到不放在心上,到点安稳睡去。遇到大活动,或者什么大点的事情的时候,总要在床上或者座上打妄想,虽然是善法,但这是与道不相应的。

  吃饭、睡觉虽然是修行的一种方式。但是,在修行中更多的是磨练自己身体和心态的时候。比如出坡,如何在累得不行的时候坚持下去;比如打坐,如何在腿子疼得不行的时候坚持下去;比如上殿,如何在站不住的时候坚持下去;如此等等是最好的时机。坚持下去了就把自己突破了,坚持不下去就要想方设法去坚持。蛮不是吃饭、睡觉那么轻松简单。

  自己的体会是修行就是息灭“贪、嗔、痴”三毒。上面所讲,我们的毛病全是在这三毒上。上殿、出坡、坐香是打杀我们比较粗的三毒,过堂(吃饭)是打杀我们比较微细的三毒。所以他们开悟后的人,做功夫就比较微细。而我们初入门的人就要从粗的地方入手。粗的地方都做不到,那么细的地方只能是空谈了。

17
《与祖师同行》文摘17

  ——破五通仙眼喻

  
  《百喻经》中有一则破五通仙眼喻,是这样比喻的,从前有一个人,他上山修道,学得一种法术,能看到埋藏在地下的一切珍宝。这事传入国王耳中,国王听了心中很是欢喜,便对臣子们说∶“我要邀请这个人,长期住在我国,不让他到别的地方去,使我能得到藏于地下的更多的珍宝。”当时有一个臣子,立刻到这个懂法术的人那里把这个人的双眼挑了出来,拿回去呈给国王,说:“臣已经取来他的眼了,他再也不会去别处,会常住在这里了。”国王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真的太笨了。我所以要这个仙人常住在这里,是因为他能见到地下埋藏的珍宝,你今已毁了他的双眼,还有什么用呢!”

  这故事比喻:世人有看到在山林郊野中刻苦清修的高僧们,非常恭敬地把他请到家里来供养,不知道这样做会使他不能刻苦用功,甚至毁破他的善法和戒行,使他不能成就道果。这是在家佛教徒常常会犯的毛病和过失,护法不知法,供养不如法,或以世俗情谊妨扰出家大德的戒定清修,自他两受其害,过失是很大的。

  下面是《百喻经》中,破五通仙眼喻的原文。

  
  昔有一人,入山序学道,得五通仙,天眼彻视,能见地中一切付藏,种种珍宝。国王闻之,心大欢喜,便语臣曰;“云何得使此人常在我国,不馀处去,使我藏中得多珍宝?”有一愚臣,辄便往至,挑仙人双眼,持来白王:“臣以挑眼,更不得去,常住是国。”王语臣言:“所以贪得仙人住者,能见地中一切伏藏。汝今毁眼,何所复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见他头陀苦行,山林旷野,冢间树下,修四意止及不净观,便强将来,于其家中,种种供养。毁他善法,使道果不成,丧其道眼,已失其利,空无所获。如彼愚臣,唐毁他目也。

  
  还有一则寓言我们在小学的时候都学过——《刻舟求剑》,大家一定还有印象。说的是,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他顺着船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不会随船而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佛经里面也有一则类似《刻舟求剑》的公案——《乘船失釪喻》。这个公案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个人,乘了船过海,不小心,把一只银杯失落到水中去了。他立刻用手指在船面画个记号,画了后,仍旧乘船前进,心中想:“我已记牢,这银杯是从这里失落到水里的,以后可根据我画的记号打捞起来。”

  经过了两个月,他己走过很多的地方。那天到了狮子国的国界,看见了一条河,他就想跳入水中,去捞起那只失去了的银杯。别人看见问他说∶“你到水里寻什么呀?”他回答说:“我要打捞失落的银杯哪。”人家又问他:“你失落在什么地方呀?”他说:“我在两月前初入海时失落的。当时我在船面上画过一个记号,并且牢记着。今天,我看到船面这个记号,所以跳到水里去打捞。”大家听了,呵呵大笑说:“水虽没有分别,地已相隔千里,这里怎能捞得到呢?”

  我们来看一下《百喻经·乘船失釪喻》原文:

  
  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银釪,坠于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画水作记,舍之而去,后当取之。”

  行经二月,到师子诸国,见一河水,便入其中,觅本失釪。

  诸人问言:“欲何所作?”

  答言:“初入海失。”

  又复问言:“失经几时?”

  言:“失来二月。”

  问言:“失来二月,云何此觅?”

  答言:“我失釪时,画水作记。本所画水,与此无异,是故觅之。”

  又复问言:“水则不别。汝昔失时,乃在于彼;今在此觅,何由可得?”

  尔时众人无不大笑。

  亦如外道,不修正行,相似善中,横计苦因,以求解脱,状如愚人,失釪于彼,而于此觅。

  
  中国的文化很多来自佛经,很多的名词等等是从佛经里面来的。这个公案只是一个类似的例子,以后有机会多多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18
《与祖师同行》文摘18

  ——鹅护雪与蜡人冰

  
  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

  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

  
  这是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