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要代表群体:儿童和青少年。
◆从众心理
女性在购买时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如许多人正在抢购某种商品,她们极可能加入抢购者的行列;平常总是留心观察周围人的穿着打扮;别人说好的,她很可能就下定决心购买;别人说不好的,她很可能就放弃。
市场上你所经常见到的“一窝蜂”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购买者有一种错误的判断:认为有那么多人抢一定会是好货,或者有便宜可占。
主要代表群体:女性。
◆情感心理
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强的情感性。因此,女性的购买行为容易受直观感觉和情感的影响。如清新的广告、鲜艳的包装、新颖的式样、感人的气氛等,都能引起女性的好奇,激起她们强烈的购买欲望。
◆ 儿童消费心理
受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状况所限,其显著特点有三:⑴特别好奇,凡是新奇有趣的东西都能对其产生强烈的诱惑力;⑵不稳定性,儿童的消费纯属情感性,对一种事物产生兴趣失去兴趣都很快;⑶极强的模仿性,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想得到。
三、顾客消费心理 (5)
第三节顾客成交的心理分析
◆揣度顾客成交心理
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兴趣与爱好,他们的需求也就不同。但大量研究表明,顾客的反应要比人们想像的有规律得多,而且大部分是可以预料的。
在同顾客接触的过程中,导购员们一次又一次地遇到同样的抵触、同样的反对意见、同样的观点、同样的怀疑、同样的态度和同样的动机。顾客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是那样的雷同,诸如:“价格太贵了”“市场上出售的其他同类产品比这更便宜”“我们晚些时候再买吧”“总的来说不错,不过对我不太适合”等等,这些话是导购人员经常会遇到的。通过调查会发现:不管在什么地方,顾客的回答基本上没有多大区别,这就是在顾客千差万别的需求中有规律性的东西。
所以,导购员完全可以在事前做好准备,而且也应该在事前做好准备。卓有成效的导购员正是这样做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好,促销工作就越灵活。
导购员应该怎样做准备工作呢?首先要揣度顾客心理。
古人云:“他人之心,予以度之。”导购员应该静思默想,把自己的思路和注意力都集中在顾客身上,认真揣摩顾客的情况。有关顾客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顾客需要什么?
顾客在工作方面和个人生活方面有哪些奋斗目标?
哪些因素有利于顾客在工作和个人奋斗方面获得成功?
顾客在公司起什么作用?
顾客对导购员的态度如何?
顾客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是心胸开阔的,小心谨慎的,还是慷慨大方的?是墨守成规的,不守信用的,还是胆大妄为的?
上述的顾客基本特点很少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这样,导购员就基本上掌握了眼前顾客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就可以有准备地与顾客进行接触推介商品了。
◆用望、闻、问、切四步法辨明激发顾客需求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确定了顾客的真正需求,才能对症下药,推荐合适的产品,提供必要的服务,并促成销售。
1。望
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应马上确定顾客的类型,初步判断其消费能力和习惯。
2。闻
聆听顾客的谈话,不要打断、插话,不使用否定的词语下定论。要从中了解更多信息,细心分析其中的销售机会。
3。问
大部分顾客对产品都不是很在行,往往难以陈述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且有的顾客又不喜欢主动说话。
通过前面接近时创造的友好气氛,以及“望”“闻”步骤的初步判断,我们就进入了销售的关键阶段:问。
(1)问的最低准则:不得让顾客感觉被触犯、受到委屈,甚至是被伤害。
(2)问的目的:找出可能用我们的某些产品及服务来满足的顾客需求,但不是其全部需求。
(3)问的原则:
不连续发问,避免令顾客不能轻松地回答;
先问容易的,再问困难的;
问的内容及方式应有助于销售;
问和陈述的内容,一般应与顾客需求有关。
必要时要问一些与产品无关的问题来消除顾客戒心,如,“您的气质、打扮真是高贵大方,您这衣服一定很贵吧。”
(4)问的过程:
应景式询问:根据“望”“闻”的判断,询问顾客的潜在想法。
探询式询问:问出顾客以前的相关经历、困难、不满。
关联式询问:明确顾客目前的困难或不满。
引导式询问:提出本企业产品利益可以满足和解决顾客需求的解决方案供顾客作出判断。
确认式询问:让顾客清楚表达其欲望。
要记住一点:问的目的是得知顾客的真正欲望,因顾客类型、情景不同,问法各不相同,并非一定要完成这六个步骤或非得按照这种顺序不可。
4。切
根据“望”、“闻”、“问”三步骤取得的信息,综合分析、判断,确定顾客真正的需求,或设法引导顾客产生某种可以用本企业产品的利益予以满足的需求。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三、顾客消费心理 (6)
◆顾客对商品的心理需要
导购员的主要任务是推销产品,所以绝不能无视顾客对商品的心理需要。针对顾客对商品的心理需要进行强化,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顾客对便利的要求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顾客对商品的便利性要求越来越高,导购员为满足这一要求,就应创造优越的条件:柜台推销要注意营业时间与顾客上下班时间的衔接;店堂设置和货物摆放的位置也必须考虑到方便顾客取放,例如香港的超级市场就十分注意这一点,柜台导购员由于掌握了顾客大多用右手做事,便于拿右边货物,就将主要商品放在右边架子和比较醒目的地位。这样既达到了方便顾客购买的目的,也有助于取得最佳效果。
顾客对便利性的要求除表现在方便购买外,还表现在对商品的使用方便和存放方便上。所以,导购员在推销商品时,要特别强调商品使用上的方便性和存放的便利性,以激发顾客对便利性的需要,促成顾客购买。
2顾客对商品质量、安全和保健的心理需要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商品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商品是高质量的、精制的,而不是粗制滥造的;商品应能保证顾客的安全,是有益无害的;为了保持健康的体魄、延年益寿,不但需要一般食品,还需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导购员为了迎合顾客的心理需要,就要在推销、宣传上注重这一因素,对于特别关注商品质量的顾客,应着重强调商品选料考究、制作精良、质检严格等,并辅之以完善的售后质量保障,以消除顾客对商品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顾虑。对于顾客保健方面的心理需要,导购员可在强调商品本身功能特点的同时,借用实例来说明商品保健方面的作用。
3。顾客对商品新、奇、怪、美的心理需要
现代商品社会为满足顾客同一需要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商品。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念和价值倾向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改变使得人们共同性的消费需求在减少,而对于能突出个性的新、奇、怪的商品的需求在增加。如购买某一款式的服装时,不是首先询问价格、质量,而是将该服装共有多少件作为首要问题,这就是这一需求的最好例证。正是针对这种需求,许多生产者都由过去大批量单一款式的生产,转向小批量、多款式的生产,每种款式,多则一二百件,少则十件八件就投放市场,目的就是满足顾客追求表现个性的需要。所以,在销售活动中,导购员可以将这一信息及时地反馈给顾客,促使顾客下定决心;另一方面,导购员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性特点,重点强调推销商品某方面的特征正好与顾客的个性相匹配,造成这种商品只适合该顾客的印象,以促成购买行为的实现。
4顾客对商品价格选择的心理需要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顾客对于商品价格,是非常敏感的。对于一部分顾客来说,有一种求廉的心理,只要商品价格稍微便宜一点,就可以吸引这部分顾客购买;但也有走另一个极端的顾客,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希望自己购买的商品与自己的身份地位相符合,因而不惜重金,即使价格昂贵,也仍然有购买欲望,而且价格越高,对他的刺激越强烈。
◆顾客对满意的心理需要
人生可以说是一场满足欲望与需要的战争,而人的需要又无止境。在所有的需要中,最大的需要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喜欢他,佩服他,需要他。即使是婴儿,也是喜欢被赞美的,尽管他听不懂,当人们对他说些逗趣的话,向他笑时,他就会高兴;但是,当没人理他,他就会像被火烧了一样,嚎啕大哭。由此可见,人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这是古今中外无人能否认的事实。因此,导购员必须掌握住这种人性的特质,如果忽略了这一点,那么,不管下了多大的功夫,也有可能得不到顾客的合作。
1要适时地称赞顾客的孩子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想法:“孩子是自己的好。”有些父母以自己的孩子为荣,导购员如果能适时地赞美一下顾客带在身边的孩子,那么就会满足顾客的自豪感,甚至可以与顾客达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于推销的成功是极有帮助的。相反,如果导购员对顾客的子女,特别是年龄不大的子女视而不见,没有任何赞美之辞,顾客就会感到不自在,甚至最终拒绝购买产品。对于导购员来说,顾客的孩子有时比顾客本人还重要!当顾客提到孩子时,应给予附和;当孩子在自己面前跑过时,就应充满热情地夸奖一番“这孩子真好!先生,您真好福气,真是让人羡慕”等等。
2对顾客的选择和观点给予称赞。
推销中的一条重要法则是永远不与顾客争辩,因为每一个顾客都有自尊心,不愿别人反对自己观点。所以,即使导购员在与顾客的争辩中胜了,也不是什么可以炫耀的事情,很可能导致顾客由此产生抵触心理,而导致推销的失败。因此,导购员应时时对顾客给予称赞,对于顾客提出的、对推销没有什么太大影响的观点,导购员应热情地表示赞同,不能因与推销无关,而以不耐烦的态度敷衍了事,影响双方的关系。对于与推销有关的话题,导购员就应区别对待,如果顾客提出的问题确实存在,导购员及其企业又能够解决,则应表示赞同,并表示衷心感谢;如果顾客提出的问题不切合实际,导购员也不能直接给予反驳,应先接受下来,然后再婉转地给予解释,即用异议处理法中的“但是处理法”。当顾客最后下定决心购买后,导购员还要称赞顾客最具眼光,其选择是完全正确的,以增加顾客购后的满意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顾客消费心理 (7)
◆顾客购买动机
一般来说,购买动机可以分为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
1生理性购买动机
生理性购买动机是消费者为维持和延续生命、改善生活的需要所产生的购买动机。生理性购买动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生存性购买动机
为了维护和延续生命,人们必须满足自身生理机体的一系列需要。如为了充饥,需要购买食品;为了御寒,需要购买服装;为了遮避风雨,需要住房;为了治病,需要药品。在现实中,消费者的某些购买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受自下而上购买动机的支配,特别是在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中,其购买力一般都投向基本的生活资料之需,首先满足生存的需要。
(2)享受性购买动机
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进一步产生享受的需要。如饮食不仅为了充饥,还讲究营养和味道;服装不仅为了遮体,还要求合体与美观;房屋不仅为了栖身,还要求宽敞舒适;为了减少家务劳动,增加闲暇时间,人们购买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吸尘器;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人们购买电视机、组合音响、空调等。
(3)发展性购买动机
人的发展需要,分为智力发展需要和体力发展需要两方面。在智力发展方面,如购买书籍、订阅报刊、学习技术、进修外语等需求。在体力发展方面,为增强体质的需要,消费者购买体育用品及健身器材等。
2心理性购买动机
顾客的购买行为不仅受生理性购买动机的驱使,而且受心理性购买动机的影响。我们将心理性购买动机概括为以下三类:
(1)理智性购买动机
这是顾客建立在对商品和劳务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和深思熟虑之后而产生的购买动机。在理智动机驱使下的购买,比较注重商品的质量,讲求设计合理、实用方便、价格公道、高效低耗等,购买时一般不受环境气氛的影响。
(2)感情购买动机
这是顾客在购买活动中由于感情变化而引起的购买动机,可以分为情绪动机和情感动机两种。
(3)从众性购买心理动机。
其核心因素是不甘落后并要“胜过他人”。他们对社会风气和周围环境非常敏感,总想跟着潮流走。有这种心理的顾客,购买某种商品,往往不是由于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赶上他人,超过他人,借以求得心理上的满足。
3求实性购买动机
这是一种以追求商品或劳务的实用性这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它比较注重商品的质量、功能和实用性,要求商品经久耐用、使用方便等,而对商品的外观、造型、装潢、色彩及设计等要求不高。产生这种购买动机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或传统习惯、观念的影响。
任何一位顾客都希望自己能买到最经济实惠的商品,这种求实心理是顾客普遍具有的消费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顾客追求实惠的购物行为就明显地表现出来。
(1)价格求实
一般情况下,顾客购物都要经过挑选,一是对商品的质量、功能与价格进行选择;二是对商业服务是否完善的选择。但如果面对外在质量和内在功能完全相同的商品时,顾客最重要的选择依据就是价格。
(2)功能求实
顾客购物的最终目的是要取得商品的有用性。因此在购买商品时,最希望得到的是具有实实在在质量的真货,即无论价格高低,质价必须相符。例如,家电消费品一般价格都比较高,但使用期比较长,所以人们购买时首先进行的是质量比较。一般情况下,顾客宁愿出高价买名牌,而获取商品质量上的保证;即使是购买低档次的商品或降价处理商品,顾客同样追求商品的功能效力越强越好。如夏季,许多顾客使用电驱灭蚊器,在销售此类商品的柜台前常常可以听到初次购买者向销售人员询问此产品的功效。顾客对商品功能的求实购物行为随处可见。
(3)服务功能求实
顾客购买商品时,除了要求货真价实外,还希望花钱买方便。如购买大件商品,希望商店送货上门;购买技术性较强的商品,希望得到销售单位的跟踪服务;购买易洒易漏的商品,希望营业人员负责包装捆扎紧固……类似的希望很多,目的就是要求商业服务单位为消费者提供最便利的服务。
(4)求利购买动机
顾客以追求价格低廉,从而获得较多的利益为主要目标。这类顾客对价格很敏感,因此对优惠品、特价品、折价品、处理品等比较感兴趣。具有这种购买动机的人往往以经济收入较低的人为多。当然一些收入较高者也会对“物美价廉”的商品感兴趣。
(5)求新奇购买动机
这是以追求商品的新颖、奇特、时髦为主要目标的购买动机。这种动机比较注重商品的外观造型、式样、装潢及时尚性。只要具有引人入目、新奇或超前于社会许多而表现得与众不同等特点,都有可能成为购买的对象。此类消费者多为青年人或收入较高者,他们易受广告宣传和外界刺激的影响,往往是新式商品和流行趋势的接受者和追求者。
顾客购买商品的心理是各种各样的,其购买动机往往也是多种多样的。优秀的导购员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学完本章讲述的内容,回想一下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顾客,试着把他们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型。
2。回想一下顾客的消费心理有哪些类型?思考一下自己日后工作中应针对不同顾客的消费心理提供哪些有针对性的服务?
电子书 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