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南省:面积3。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0万。而台湾省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台湾省与海南省的面积差不多,自然条件也相似,而台湾省人口相当于海南省人口的将近三倍。现在台湾省并不嫌人口太多,仍然鼓励生育。与台湾省相比,海南省无论如何也算不上“人口太多”。
香港特别行政区:面积1100平方公里,人口700万。香港现在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似乎是“人口太多”了。然而,2007年6月,香港特首曾荫权认为:香港应增加40%以上的人口,使人口数量达到1000万,以便在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实力上与纽约和伦敦相匹敌……
虽然我不认为中国人口太多,不过,我确实认为中国有一个地方“人口太多”,这个地方就是——北京。北京之所以“人口太多”,关键不在于北京现在有多少人口,问题的关键是:有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涌入北京(当然,我是赞成迁徒自由的)。2010年12月10日《中华工商时报》报道:2003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其中明确提出北京2020年人口控制在1800万。而实际上,2000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实际为1381。9万人,2009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就达到了1972万人。
要解决北京人口太多的问题,不能靠少生孩子,因为现在北京户籍人口的生育率已经很低了,就算北京户籍人口从现在起一个孩子也不生,只要不断有外来人口涌入北京,北京就仍然存在“人口太多”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北京“人口太多”的问题,需要改变国民财富、公共资源的分配方式。
北京之所以存在“人口太多”的问题,是因为现在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为什么美国首都华盛顿没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涌进来呢?因为华盛顿只是美国的政治中心,而不是经济中心,更不是工业中心。而北京不但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交通中心和工业中心。解决北京人口太多的最好办法就是迁都,并且新首都只应作为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而不应成为经济中心和工业中心。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是比较偏北了。我认为,中国首都最适宜的位置是在河南省与湖北省交界的地方,例如南阳、襄阳一带。南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地理位置来说,这一带可作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而且,这一带地势平坦、水量充足、交通四通八达。
最后要说明一点:显然,我并不认为中国人口太多,甚至对于上海这样人口密度比北京更高的城市,我也不认为“人口太多”。但我为什么要说北京“人口太多”呢?其实我是出于这种考虑:现在中国的决策者住在北京,他们有时候是因为看到“北京人口太多”,就误以为“中国人口太多”。因此,我之所以说“北京人口太多”,是希望决策者认识到这一点:不要看到“北京人口太多”,就误以为“中国人口太多”,事实上,中国只有北京一个地方存在“人口太多”的问题。
“叶公好龙”与“人口太多”
在春秋时代,楚国有个叫叶子高的人,大家都叫他叶公。叶公非常喜欢有关龙的东西,不管是装饰品、梁柱、门窗、碗盘、衣服,上面都有龙的图案,连他家里的墙壁上也画着一条好大好大的龙,大家走进叶公的家还以为走进了龙宫,到处都可以看到龙的图案。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叶公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龙罢了。
现在有一些人常常说“中国人口太多”,他们主张大量减少中国人口。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平主张把中国人口减少到3亿,以达到他臆想中的“最佳的数量模式”。又如,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说:“丁克家庭对祖国发展有贡献,应该享受高保”。既然李小平和程恩富认为人口少比人口多好,那么,他们应该搬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去住。然而,李小平居住在北京,程恩富居住在上海。众所周知,上海和北京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两个城市。所以,李小平和程恩富都属于“叶公好龙”式的人物,口头上说喜欢人口少,但实际上却喜欢住在人口多的大城市。c米c花c书c库c ;www。7mihua。com
有些大学毕业生一边在叫嚷“中国人口太多了”,一边千方百计地想留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工作和生活。既然他们埋怨“人口太多”,为什么又不愿去人口较少的小城镇呢?因为大城市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更高的生活水准。人多意味着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多。
不但中国有叶公式的人物,韩国也有叶公式的人物。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计划生育,提出了“我们就生一胎吧!”、“两胎也多!”、甚至出现了“即使生一个,三千里(韩国面积简称)也满员!”的鼓励不育的口号,降低生育率的愿望何等强烈!然而,当“真龙”(低生育率)真的到来时,韩国人又害怕起来:人们都不生孩子,将来谁去工作,谁去交税,谁来赡养老人?甚至有人担忧将来参军的男丁不够,是否会发生征集女性从军的事。韩国又是一个强调单一民族血统纯洁性的国家,面对即将出现的劳动力短缺,不可能像欧美那样,靠输入外国移民来解决问题。因此,现在韩国又提出了新的口号来鼓励生育:“爸爸,我一个人很孤单,我要弟弟和妹妹!”、“两个孩子比一个孩子好,三个孩子比两个孩子好”、“多个蜡烛的光当然比一根蜡烛更明亮”、“留给子女的最大遗产是兄弟姐妹”。
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在抱怨“中国人口太多”,希望中国人口早日进入负增长。然而,当“真龙”(人口负增长)真的到来时,我估计他们又会害怕“真龙”了。只要回顾历史就会看到:虽然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不一定会带来崛起,然而一个国家的崛起必定同时伴随着人口增长。没有一个大国在崛起的同时,人口处于下降之中。英国、德国和美国等国的历史便是明证。现在有很多人喜欢谈论中国的“大国崛起”,然而,再过十年,中国人口就会进入负增长,那时中国还未发达就已经垂垂老矣。一个进入人口负增长并且陷入极度老龄化的国家,能够实现“大国崛起”吗?
中国人口峰值会达到多少
2012年6月16日中新网报道: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在16日召开的中国IT人才教育与培训高峰论坛上表示,受年龄结构的影响,未来数年国内出生人数还有大幅度攀升,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至2015年。
翟振武的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呢?下面试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翟振武说:“从2006年开始我们出生人口开始攀升,这种攀升的过程一直到2015年才会结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近几年出生人口数量如下:
2005年1617万人,
2006年1584万人,
2007年1594万人,
2008年1608万人,
2009年1591万人,
2010年1592万人,
2011年1604万人。◆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可见,近几年每年出生人口均在1600万上下波动,变化不大。
其次,翟振武说:“按照预测,未来国内人口将在达到14。78亿左右的水平后,逐步下降。”翟振武还说:“中国人口总量将在2020年达到高峰”。综合这两句话可以看出,翟振武认为中国人口总量将在2020年达到14。78亿的峰值。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末中国人口为134735万人,如果2020年达到14。78亿(即147800万)的峰值,这意味着从2011年末至2020年末这9年时间里,中国人口净增长13065万人,平均每年净增长1451万人。这可能吗?下面我们来看看近几年中国人口每年净增长数量:
2005年768万人,
2006年692万人,
2007年681万人,
2008年673万人,
2009年672万人,
2010年641万人,
2011年644万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中国每年净增人口的基本趋势是逐渐减少的,2006年至2011年,中国每年净增人口均不到700万人。并且,近几年中国死亡人口逐年增加,2005年死亡人口为849万人,2011年死亡人口增加到960万人。在出生人口没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中国人口总量怎么可能在2020年达到14。78亿呢?
当然,中国出生人口在未来几年也可能略有增加,原因是按照现行计生政策,双独夫妇可生二胎,很多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现在已到了生育期,其中有一部分双独夫妇愿意生二胎。然而,大多数双独夫妇的生育意愿并不高。下面举两个例子:
其一,2011年11月15日,上海市人口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9成户籍新婚夫妇符合“双独可生二胎”政策。然而,现在上海平均每对夫妇所生孩子数还不到一个。
其二,2012年6月11日水母网报道:根据烟台市计生部门的统计数字,截至2010年底,烟台独生子女领证率达到70%左右,其中有20万个符合政策生育的家庭自愿放弃二胎指标,终身只要一个孩子。抚养成本升高和生二胎的年龄限制,成为放弃二胎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果中国人口总量正如翟振武所说到2020年达到高峰,这个峰值是多少呢?由于近年来中国死亡人口逐年攀升,因此,未来几年即使出生人口有所增加,净增人口也不会有较大增长。按照最乐观的预测,从2011年末至2020年末这9年时间里,平均每年净增700万人,那么人口峰值可计算如下:已知2011年末中国人口为134735万,2011年末至2020年末这9年净增人口共有6300万人,则2020年达到人口峰值141035万(约14。1亿),比翟振武给出的数据14。78亿少了约6800万。
上面一段讲的是最乐观的预测。人口预测有高、中、低三种方案,最乐观的预测相当于高方案。如果是中方案,应该是这样的:假设2011年年末至2020年年末这9年中,第一年净增人口为700万,然后每年净增人口按等差数列逐年减少,到最后一年净增人口为0,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a1+an)n/2=(700万+0)×9/2=3150万,也就是2011年年末至2020年年末这9年净增人口共有3150万,2020年达到人口峰值137885万(即13。7885亿),比翟振武给出的数据14。78亿少了约1亿。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WorldPopulationProspects(the2010Revision)”对中国人口的预测:中方案,按总和生育率为1。51预测,中国人口到2020年达到13。88亿;低方案,按总和生育率为1。11预测,中国人口到2020年达到13。56亿。
对于中国人口来说,2020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年份:中国的计划生育是从1971年开始的,在1950~1970年这20年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一般都在5。0~6。0之间;而在1971年以后,中国的生育率大幅度下降。1971年出生的女性,到2020年已经是49岁了,基本上不可能再生孩子了。因此,从2020年开始,中国的育龄妇女大幅度减少。在那以后,一方面是生育高峰期的老人陆续去世,另一方面是新生人口的大幅度减少,中国人口数量将急剧下降。
中小学生人数逐年减少
!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2008年全国的高考报名人数为1050万人,达到历史最高;2009年为1020万人,首度出现高考报名人数减少,2010年为957万,2011年为933万,2012年约为900万人,四年来,高考报名人数已经下降140万。
有人认为,高考人数下降的原因是大学生就业难,导致“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但从更多数据看,我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是高考人数下降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原因是生育率下降导致的适龄人口下降。
近十多年来,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小学在校生人数逐年减少。下面是部分数据摘录:
1998年:小学在校生13953。80万人,比上年减少41。57万人。
1999年:小学在校生13547。96万人,比上年减少405。84万人。
2000年:小学在校生13013。25万人,比上年减少534。71万人。
2001年:小学在校生12543。47万人,比上年减少469。78万人。
2002年:小学在校生12156。71万人,比上年减少386。76万人。
2003年:小学在校生11689。74万人,比上年减少466。97万人。
2004年:小学在校生11246。23万人,比上年减少443。51万人。
2005年:小学在校生10864。07万人,比上年减少382。16万人。
2006年:小学在校生10711。53万人,比上年减少152。54万人。
2007年:小学在校生10564万人,比上年减少147。53万人。
2008年:小学在校生10331。51万人,比上年减少232。49万人。
2009年:小学在校生10071。47万人,比上年减少260。04万人。
2010年:小学在校生9940。70万人,比上年减少130。77万人。
2011年:小学在校生9926。37万人,比上年减少14。34万人。
从2004年起,初中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也逐年减少。下面是部分数据摘录:
2004年:初中招生2094。64万人,比上年减少125。49万人;在校生6527。51万人,比上年减少163。32万人。
2005年:初中招生1987。58万人,比上年减少107。06万人;在校生6214。94万人,比上年减少312。57万人。
2006年:初中招生1929。56万人,比上年减少58。02万人;在校生5957。95万人,比上年减少257万人。
2007年:初中招生1868。5万人,比上年减少61。06万人;在校生5736。19万人,比上年减少221。76万人。
2008年:初中招生1859。60万人,比上年减少8。9万人;在校生5584。97万人,比上年减少151。22万人。
2009年:初中招生1788。45万人,比上年减少71。15万人;在校生5440。94万人,比上年减少144。03万人。
2010年:初中招生1716。58万人,比上年减少71。87万人;在校生5279。33万人,比上年减少161。61万人。
2011年:初中招生1634。73万人,比上年减少81。85万人;在校生5066。80万人,比上年减少212。53万人。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从十多年前开始,小学生人数逐年减少;从2004年开始,初中生人数逐年减少。那么,当年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到近几年已到了大学入学年龄,高考人数下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见,小学生、初中生以及高考人数下降的背后原因,是中国低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10岁人口有2621万人,5岁人口有1693万人,而1岁人口仅有1150万,不到10岁人口的一半!
虽然现在中国人口总量仍在缓慢增长,但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下降。0~14岁的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982年为33。6%(第三次人口普查),1990年降到27。86%(第四次人口普查),2000年降到22。8%(第五次人口普查),2011年进一步下降到16。5%,下降速度相当快。这意味着,中国人口负增长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中国人口负增长的先兆
中国低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这是中国人口负增长的一个先兆。另一个先兆是,国内一些地区的人口已进入负增长。下面以常熟市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2010年9月22日《常熟日报》报道:“常熟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15年保持负增长,30年全市共少出生60多万人。”下面再看看详细人口数据:
《2011年常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6。72万人,比上年增加275人。2011年,全市出生人口7083人,人口出生率6。64‰;死亡人口7958人,人口死亡率7。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2‰。”也就是说,虽然2011年常熟市户籍人口比上一年略有增加,但死亡人口已经超过出生人口。如何解释这种情况?我推测是由于一些外来人口获得常熟市户籍,所以尽管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是负数,但户籍人口仍略有增加。打个比方,如果将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为负数之后,有大量的外国人移民来中国,那么在中国土地上生活的人口可能并不会减少。┌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再看《2010年常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1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6。69万人,比上年增加491人。全年人口出生率6。05‰,比上年上升0。05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79‰,上升0。2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4‰,下降0。19个千分点。”可见,2010年常熟市也是户籍人口比上一年略有增加,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是负数。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常熟市人口实际上已经进入负增长了。那么,常熟市人口计生委如何看待常熟市人口状况呢?江苏省人口计生委官方网站于2011年3月31日发布了一份题为《常熟市首发人口发展和计生事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