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序
文/陶继新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看来,从十五岁到三十岁,以及此后的每十年,孔子的生命都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飞跃。孔子,圣人也。让我们一直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他的精神生命的发展,对于整个人类都是一个巨大的启示。人之于宇宙,显得渺小而卑微;但是,人又有着巨大的能量,甚至是一个宇宙。生命个体如果有此体认且为之努力,就会发生巨大的生命飞跃。
这令我想到了苏静,她的生命发展就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识苏静,是在2001年7月上旬的青岛,当时她是一个只教了一年学的小学语文教师,因为采访两代人书友社执行社长马达同学,而意外地认识了她,且旋即对她的诗教产生了浓郁的兴趣。第二天我的城阳之行,便邀她同行,且在往返的路上采访。回到济南后,我很快写了一篇长达1万多字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苏静老师与青云斋、兰若轩的诗词情结》,并发表在2001年8月1日的《现代教育导报》上。〃9·11〃这一天,我又以《她教的学生富有诗才》,以将近一个整版的篇幅,在《中国教育报》上报道了她的诗意教学。
苏静,成了一个异军突起的教师新秀。
但是,那时候的苏静,还是一个小学教师,甚至还保留着大学生的那份浪漫与激情。不过,我感到,她在演绎着一个神话的同时,也在重新塑造一个新的苏静。
从任教到成名,只有一年时间。这对于苏静来说,无疑是一个生命的飞跃。
正是《中国教育报》的这个报道,引起了时任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的特别关注。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可以塑造的人才。2003年金秋时节,朱教授以特招的方式,将其招为学生。从此,苏静成了〃朱门弟子〃,一个未经考试便走进研究生课堂的特殊学生。
我认为,这是她的第二次生命飞跃。她开始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开始接触全国教育方面的专家,陆续在全国一些地方讲课。朱永新,将她推展到一个崭新的层面,使她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潜力。她的学习是刻苦的,也是快乐的。她的行走方式不同于一般学生,她甚至在每个假期都要进行独行侠式地到她所认为的最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她甚至专门考了一个导游资格证书,有的时候还在青岛做兼职导游;由于她的解说具有诗意,往往受到旅游者的特别青睐。导游的收入并不太多,可是,作为历练自己的一种行走方式,她格外开心而快乐。
在某种意义上说,她是一个〃另类〃的研究生。2006年,她毕业了。她完成的不只是学业,也完成了一次从小学教师走向研究生,走向全国名人的蜕变。
§虹§桥§书§吧§BOOK。
第2节:序(2)
2006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她的生命再一次发生变化……她走进了青岛大学,一下子成了大学教师。
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喜欢挑战的苏静,没有一点儿胆怯,而是欢欣鼓舞地走向新的行程。
如果说在读研究生期间是学习教育理论的话,这个时候,她就要将自己所写的理论,包括她特殊的实践经验,传递给与她年龄相差不多的大学生。很快,她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甚至激赏。她的课堂,有了大学教师的深度,也有了小学教师的灵动,有了理论的阐释,也有了实践的坚实。
不同于一般大学教师的是,她并没有与小学诗意教育告别。不过,她已不再是小学语文教师时候的苏静,她的理论水平、学术视野,都有快速提升,她有了窥观诗意教育的新的视角,有了理论与知识融合的从容。她在全国的报告多了起来,她的报告内容也更有智慧含量。
如果我们认真地拜读一下她的这本新著作,再与2005年2月出版的《麻辣学生酷老师》略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她的思想与文化品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可以说,一个大学教师、小学名师和教育专家融为一体的苏静诞生了!
有人说,苏静创造了奇迹。是的,她创造了奇迹。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人都可以创造奇迹。但是,为什么人们大多还在平庸的层面徘徊复徘徊呢?
生命的发展需要机遇,苏静的成长也不例外。可是,所有的机遇,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苏静一直在做着生命飞跃的准备,每一个时段,她都为自己的发展积蓄着力量,她始终有一种蓄势待发的激情。
同时,每一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可是,人们大多漠视了这种潜能,更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能。而苏静,则是将这种潜能开发得淋漓尽致。就是她所教的学生,也被她的激情所点燃,一个个从原本对写诗一无所知的小孩子,变成了一个个即兴赋诗的〃神童〃。
每一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生命飞跃积蓄力量,都应当满怀信心地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
在未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生命规划书,在最近一两年,以后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使自己的生命产生一次又一次的飞跃。这,也许是我们阅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这本新书和阅读苏静这个〃新〃人的重要意义所在吧!
。←虫工←木桥 书←吧←
第3节:深邃会成为一种习惯(1)
一、 课堂……让学生爱上你的才
第一章
第一节 深邃会成为一种习惯。
很多听过我课的老师,都会惊讶于我课堂的深邃和大容量。一个看似平淡的主题 ,总会被我旁征博引,其内容常常涉及到中学甚至大学。在一般老师眼里,小学 生怎么可能理解如此高深的内容,这似乎有悖于今天所倡导的〃简简单单学语文 〃的理念。而在我看来,深邃会成为一种习惯。当孩子们习惯于深沉的思考和理 性的分析,习惯于多元思维触类旁通的时候,语文的魅力自然彰显,所有难题都 可轻松应对。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他们渴望新鲜,乐于 挑战,他们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体验深邃课堂?通过以下我亲历的三个课堂片段,老师们或 许可见一斑。
案例一:《蟋蟀的住宅》 在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我请孩子们总结蟋蟀的精神。对于蟋蟀〃用世界 上最柔弱的工具创造出了最伟大的建筑〃这一点,孩子们很容易地总结出诸如〃 坚持不懈〃、〃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等符合要求的答案,但我并没有急于 肯定,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了《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句,并 解释道:〃所谓君子就是品行高尚的人。在古人眼中,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如同 天体的运行,恒久不息。而蟋蟀,用柔弱的工具建造出如此伟大的工程,不正是 这种精神的体现么?它堪称动物界的真君子。
所以,这句古代名言把我们刚才对 蟋蟀洋洋洒洒的赞美浓缩其中,可谓言简意赅,这也是古人的智慧所在。〃如此 一番讲解后,孩子们啧啧称奇,经典之语铭记于心,课文难点迎刃而解。
小结:用经典诗句来化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不失为深化主旨,提升课堂品质的 一剂良方。
案例二:《白杨》 在学习《白杨》一课时,我提出了一个总结性的问题:〃边疆这么苦,建设者为 什么还要建设边疆,扎根边疆呢?〃通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很容易就回答出了 《教参》分析的要点:〃他们为了祖国的需要〃〃他们热爱祖国的边疆〃〃他们 服从大局,不怕苦累〃等等。这时,我话锋一转,〃可是,同学们,你们是否想 过,除了爱国思想,他们是不是还有别的精神在驱使自己做出这样无怨无悔的选 择呢?〃孩子们沉默了,显然,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样的命题。因为长久以来 ,学习此类课文早已总结出〃传统窍门〃,提到人物精神时,只要贴近〃热爱祖 国〃、〃热爱人民〃、〃顾全大局〃〃舍己为人〃诸如此类的字眼,一定不会有 太大问题,就像学习游记类的文章一定要扣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的〃大帽子〃,至于作者本身的意图,并不做太多揣摩。所以,我的问题让孩 子们困惑了:抛去我们已知的,还有什么可以主宰一个人的心?看着台下孩子们 渴求的目光,我挥笔写下了两句诗文:〃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然后解释道:〃同学们,自古以来,多少大英雄、真名士为后人称道,无不是源 自他们高尚的人文修养。正如孔子称赞自己的得意门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不仅在中国,外国也有许多 大人物具有如此的胸襟。例如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创作《梦的解析》时正 饱受着癌症的折磨和身边人无情的攻击,没有人信任他,连曾经最好的朋友都认 为他疯了。而事后回忆这段痛苦的经历,他竟欣然说道:我最孤独的时候 也是我最光荣的时候,它成就了我最终的辉煌。这是何等从容的气度!再如蜚 声世界的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一生的座右铭竟是:没有孤独,什么事都干 不成。虽然偏激,但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执著和对艺术独特的感受。苏老师写 下的这两句诗,是对边疆建设者心灵的观照。他们之所以能够扎根边疆,建设边 疆而无怨无悔,不仅仅出于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态 度,对人生的追求。面对着大都市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无穷诱惑,他们不为 所动,毅然选择了远赴边疆,为的就是寻求心灵的寄托,他们是一群如白杨般傲 立尘世的寂寞英雄,独饮一份孤独,于逆境中尽显本色;他们是一群如白杨般坚 守信仰的真名士,视苦难为人生高贵的财富,把清贫当人生永恒的享受。〃抛却 了单一乏味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纵贯寰宇的鲜活。深邃,让人性的魅力与光辉 空前灿烂。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4节:深邃会成为一种习惯(2)
小结:面对〃经验依赖性〃的问题,运用广博的知识和个性化的表达,给孩子以 振聋发聩的心灵冲击,引导其转换视角,审视内心,对问题进行多元解读。
案例三:《燕子》 《燕子》是五年级的一篇课文,通过描写燕子,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讲完 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性问题:〃既然这篇课文是通过描写小燕子来表 现一个光彩夺目的春天,那么在你心目中,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一个词来 形容一下。〃孩子们的回答非常踊跃,大家都毫不吝惜地把最美好的词语赋予春 春暖花开、春风和煦、万紫千红、百花盛开……听完了孩子们的表达,我话锋一 转:〃看来,同学们心目中的春天和课文中的春天一样,无一例外都是美好的, 令人陶醉的,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但是,你们想知道古往今来 、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是如何描绘与众不同的春天么?〃孩子们兴奋地直点头。
因为他们知道,每每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意味着他们又可以〃带着耳朵去旅行 了〃。于是,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我开始以〃春〃为主题的文学知识拓展。
首先,我推荐了朱自清的散文《春》,几个经典的段落读罢,孩子们反应平平。
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我笑着说:〃同学们,这篇文章中的春天貌似和你们描绘的 一样,其实另有奥秘,别有洞天。但今天苏老师在这里不多讲,只是先给你们加 深一下印象,你们上中学会专门学习这篇文章。〃
接下来,我推荐了钱钟书的《窗》。我先介绍了钱钟书其人,再让孩子们猜测一 下这位〃语言魔术大师〃在文章中是如何描述〃窗外的春光〃的。我说:〃钱钟 书喜欢春光,但他不喜欢窗外的春光,因为窗外的春光太……〃我没有把原文读 出来,让孩子们猜测。孩子们有的说〃太多了〃,有的说〃太亮了〃,还有的说 〃太刺眼了〃……我不动声色,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孩子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字: 〃贱〃!〃因为窗外的春光太贱了!〃孩子们一片哗然。说春天〃下贱〃,真是 闻所未闻。看到孩子们惊诧的表情,我用钱老的文章解释道,窗外春光之所以下 贱,是因为它不分美丑,不分善恶地普照万物,它没有自己真正的判断力。而钱 老先生所热爱的,是那通过千难万险挤进黑暗屋子里的一丝一线的春光,就是这 样的春光,给垂死的人以活着的希望。就像黑暗年代被关在渣滓洞里的革命者们 ,虽然明知自己可能无法活着走出这人间地狱,但他们依然乐观,因为他们还可 以凭借着从天窗透进牢狱的一点点阳光,去憧憬希望,坚定必胜的信心。所以, 如果在朱自清眼中,春天是美丽的,在钱钟书看来,春天则有了〃高贵〃和〃下 贱〃之分。孩子们目光炯炯,若有所思。显然,他们被这种新鲜的思维和表达方 式吸引住了。
虹←桥书←吧←BOOK。←
第5节:深邃会成为一种习惯(3)
接下来,我通过讲述陆游与唐婉悲春千古的爱情故事,引出了两首《钗头凤》, 让孩子们体味到了〃悲情的春天〃。紧接着,我层层递进,从陆游唐婉的儿女情 长谈到了南唐后主的亡国之恨:南唐后主李煜昏庸无能但才华横溢,难为人间之 主却堪称词中之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歌舞升平的皇族生活到亡国之君的剧烈转 变,几首悲春之词,写尽他落寞心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讲述完〃悲情的春天〃,我又为孩子们补充了德国诗人里尔克〃灵感的春天〃和 马克吐温〃幽默的春天〃。一番〃耳朵行程〃下来,孩子们大快朵颐,每个人的 〃掌中宝〃(孩子们自觉准备的课堂笔记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款式和记录 方式)都记录得满满当当。最后,我以〃改编〃李清照的一句词结束了这节知识 拓展课:〃春天的万千风情,怎一只燕子了得!〃 小结: 围绕主题进行〃超链接〃知识拓展,不仅有助于打破孩子的思维定势,同 时可以积累知识,启迪写作思路。
通过以上的案例不难看出,深邃课堂所赋予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 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人生境界。我常说,不要担心孩子们听不懂你深邃的表达,哪 怕他们只听懂了百分之一,也不要放弃。因为接下来,他们就会听懂百分之二, 百分之三。不知不觉中,他们就会听懂百分之百,然后,他们就会听懂百分之二 百。因为,他们不仅仅听懂了你的话,更学会了自己去思考、去甄别,去表达本 色见解。因为,深邃会成为一种习惯,当孩子们拥有了这样一种习惯的时候,他 们的人生会因此而改变。当然,要让课堂深而不涩,邃而不古,老师应该首先提 升和丰富自己,这样才能驾驭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深邃课堂。
→虹→桥→书→吧→BOOK。
第6节:魅力问答成效非凡
第一章 第二节 魅力问答成效非凡 提问,不是老师高高在上的提问;回答,也不是孩子唯唯诺诺的回答。提问的目 的在于巩固知识,而前提是要让孩子们放轻松,感觉到自己被尊重。
同样是提问,老师们往往在教新课的时候循循善诱,对孩子的错误回答非常包容 。而在复习过程中,老师们的表现似乎就不那么可爱了。〃把书和笔记本都合上 ,我们开始提问!〃〃没有人举手么?那我就抽号来决定了!〃这是不少老师在 复习时提问的惯用开场白。〃为什么背不过?为什么答不出?昨天干什么去了? 回去把课文抄五遍!〃这又是某些老师惯用的语言。或许,老师之前的心理预设 就是,既然是学过的知识,孩子们理应都会。再看看我们的孩子,面对一脸〃煞 气〃的老师,吓得大气不敢出,一个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生怕被点到名字, 巴不得变成〃隐形人〃。
这是我们在课堂复习提问中常见的尴尬。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首先需要 老师转变一下观念。提问,不是老师高高在上的提问;回答,也不是孩子唯唯诺 诺的回答。提问的目的在于巩固知识,而前提是要让孩子们放轻松,感觉到自己 被尊重。所以,在提问时,一定要给答题孩子正面的激励信息,化解他们的心理 压力。比如,对他们说:〃你一定可以,答错了也没有关系。试试看!〃 树立了正确的观念后,接下来便是方法问题了。在这里,不妨试试我独创的〃魅 力问答〃法。在我的班里,孩子们非常喜欢每天新课前的五分钟〃魅力问答〃。
对他们而言,这是一次兴奋的竞赛,而有趣的是,在这场竞赛中,他们既是〃运 动员〃又是〃裁判〃。我们先来看一下〃魅力问答〃的基本规则: 第一,内容的选择。魅力问答的内容既可以是前一节课的重点知识,也可以是前 几节课的精华体现。
第二,分值的累积。每位学生答对一题即可得〃魅力分值〃一分,每次提问满分 为五分,分值累计越高便会有越大的惊喜与奖励。
第三,答题的程序。答题者每答完一题,都有权选择放弃或继续答下面的题目。
若在答满五分之前有一题答错,那么他之前的分数和下面答题的机会则传递给下 一个答题者,但谁来〃接棒〃,由他来决定。
第四,纪律的要求。一位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可以自由翻看笔记,但绝对 不能提示答题者,否则不但答题者魅力分值无效,提示者还会被警告取消答题机 会。
透过以上的规则,我们不难发现,在〃魅力问答〃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是〃王 者〃,因为大家都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即便是答错题,也不会有心理压力。相 反,答错者在转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