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如前文提及,只要不断留意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一举一动,不断自我反省,凡事都往内心发问,发掘出自己深层的心理,大家自然会找出真正解释自己行为的答案。同时也会发现,不论找出多少答案,所有答案均环绕着同一个中心点,朝着同一个方向走,而这正是你的心理根本所在,也正是九型人格心理学所指的“世界观”。
世界观
因此,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常会遇到不同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经历。这些经历,让我们对人生产生了一种很强的信念,甚至会因应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配合自己的世界观,而形成和发展出赖以生存的一贯方法,我们称之为“中心信念”或“生存策略”。在这种中心信念的主导下,在以后的每一件事情上,再衍生出许多种零零碎碎的信念,而这些信念组成了一套信念系统。这些会聚起来的信念,让我们遇见某些人、事、物的时候,就会产生特定的惯性思考及情绪。于是,受这一连串因素的影响,相应的行为自动产生。
相信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前文提及行为会因为不同的环境而改变,那是否意味着所有的思考、情绪、信念等,都会改变?最终甚至藏于最底层的世界观也会随之改变?在此要强调,世界观是与生俱来的,绝非简单人力所能改变。即使已经在行为上有所改变,也始终离不开自己原来的世界观。
如前文提及有关小明的例子。经历过某件事件后,小明的行为已经完全改变,由一个只懂得吃喝玩乐的人变为一个修身养性,只专注于工作的人,但故事尚未完结。小明决定埋首工作后,怀着一股拼劲,开设了第一间公司。其后身边的朋友不断建议他发展不同类型的新业务,他每每都能看出新业务的发展空间,所以即时大感兴趣。结果,在短短一年内,他开设了五间完全不同性质的公司,由于同时开展太多计划,缺乏专注力,最终,仍逃不过倒闭收场。从小明这个例子看来,正因为他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规范的世界,充满痛苦的世界,因此生存策略便是追求自由自在的感觉,因而小明便喜爱不断开展新计划,很难只专注于一项工作,因此他即使不断工作,仍落得惨淡收场。
小明的行为由只顾纵情玩乐变为寄情于工作,然而他的本质(世界观)没有改变。简单来说,小明由从前夜夜笙歌追寻快乐自由变成现在于工作上追寻快乐自由。虽然在外人眼中,小明已从花花公子变成以事业为重的人,但他的生活、他所做的一切,仍然是环绕着他的世界观(即七号的世界观)进行。所谓的改变,只流于表面行为,并非世界观的改变。由此真实事件可明确说明,一个人的世界观,始终是改变不了的。
有效地学习九型人格心理学
九型人格心理学,顾名思义,即把人分为九个类别,看似非常简单。但九型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学问,它协助我们去了解自己埋藏于内心深处的世界观,让自己接近心灵的位置,说来又像是很复杂。为了帮助大家更容易掌握当中的窍门,我们必须留意下列几个重点:
(1)以整个成长过程为蓝本
我们切忌从单一行为或事件,去认定自己的型号,因为个别的行为及对个别事件的看法,都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例如你的父亲曾被亲戚骗去大量金钱,你必定会对某些亲戚起戒心,但并不等于你就是一个不轻易信任其他人的人。
所以,要认识自己,必须以整体生活作为蓝本。最好的办法,就是回顾自己成长过程的感受,例如从小到大你对父母的看法,你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甚至你小时候最常做的事或最常有的感觉。从成长过程去探索自己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人的脑部发育,通常直到八岁才能发育成熟,故八岁以前的小朋友的一举一动甚至感受,大部分都源于本能反应,而此种本能反应,就能最直接地反映他们的型号、他们的世界观。
(2)专注力的位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遇到很多喜爱或不喜爱的人和事,而这些喜恶,正代表着我们专注的位置。正因为此种反应每天不断出现,久而久之,我们早把这些体验视为习惯,往往很容易忽略了它们的存在。这种专注力,可以从我们日常的“思考模式”和“情绪”中反映出来。由于我们专注的位置跟我们的型号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开始多留意自己的惯性思考模式及惯性情绪(当我们进入每个型号时,会再详细讲述“惯性思考模式”和“惯性情绪”)。
(3)提升自我观察的能力
自我观察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可惜城市人每日的生活实在太忙碌,很少人可以每日抽空让自己静下来审视自己,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在感觉,因此自我观察能力会渐渐减弱,甚至忘记真正的自己。所以,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话,能否提升自我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若你希望提升自我观察的能力,首要条件就是要放下自己一贯表层的想法,通过不停地向内心发掘,明白你的表层所思所感并非必然。多留意自己时时刻刻的感受,问问自己为何会有此种感受。当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自我观察能力便会提升,自然地,对于自己的认识也会加深,便能更有效和准确地发掘出自己的型号了。
(4)不要急于把自己归类
请不要急于决定自己的型号。你可先收窄范围,选择两个至三个最高可能性的型号(因为部分型号之间实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留意每一种型号解析段中的“后记”会得到更深入的启示),与此同时,提升自我观察的能力。到了某一刻,你自然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你的型号从心底浮现了,你自然也会更相信九型人格心理学的正确性。
总括起来说,学习九型人格心理学,不要单从行为去研究,我们必须以内心的思想及感受去理解,这就是“心念”。要明白自己,一定要让自己的“心”打开,与自己的“心”接触。九型人格心理学绝对不是行为学,它道出的,是每个人的“心”。
为让大家更有效地学习九型人格心理学,在描述每一个型号时,也会依下列次序分析:
每一个型号从小到大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及观点。
每一个型号对成长的体验。
每一个型号的惯性思考模式及惯性情绪。
每一个型号的心态和感受。
每一个型号的惯常行为。
每一个型号的优点。
凭借过去的经验,以及与不同型号的人深入探讨,归纳对每一个型号的独特见解及建议。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号 标准的求正主义 维护秩序规律(1)
一号天生脾性是生理时钟特别有规律性,什么时间睡觉、醒来、肚子饿、大便等,有如闹钟般的准确,不但时间有规律,分量也很一致。一号是个遵从自己所定原则、标准的人,以致一号所看见的世界是,如果所有人和事都符合他们内心的标准时,世界便会变得完美了。因此围绕着一号是一系列的标准,达到标准是应该的,若低于标准,即“错”、“差”或“坏”的行为,又或有此等冲动和欲望,则会受到审判和惩罚。一号相信,通过成为最“正确”,去修正错误及满足自己“内在标准”的要求,才能生存,才会有价值。因此,对于“错”的行为、冲动或欲望,一号会以怨恨、愤愤不平及批评去表达内心的不满及内疚。
成长经历
当一号还是孩童时,他们眼中一定有一位威严但很受其尊重或爱护的人物,此人可能是老师、父母或其他长辈。他们的训示,会被视为真理所在,必须要遵守,因此他们非常信赖这些人的说话、行动等,并把它们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指示。渐渐一号会有一套又一套的规矩形成,他们很自然地遵从这些规矩生活,所以在大人眼中,小时候的一号很乖巧,尽管一号小朋友不会说动听的话或做些滑稽的动作去逗大人开心,但一号绝对不会令父母动怒,他们实在太言听计从了。
有位母亲要求一号女儿晚上八时前上床睡觉,理由是小孩需要充足的睡眠才有精神上课专心听讲。女儿一开始会因一号的原始本能,去遵从长辈的训示,故内心不会有任何不快之感。当女儿稍大,从其他同学交谈间得知,原来他们可晚上十时才睡觉,自此内心可能会有一刻不愿意遵从母亲的要求,甚至对这些要求抱怨,但在母亲一次次的坚持下,一号便会把这些不满和怨恨抑制下去,视晚上八时前睡觉为理所当然的习惯,绝对没有异议地遵从,每晚乖乖就范。那是因为她内心里认为,对母亲的怨恨是错的,是不可以的。到了中学时代,由于功课太多,晚上八时前睡觉根本不能完成,故母亲容许一号女儿在完成功课后才就寝。在女儿心中,有一条新的要求被定下来,就是完成功课比早睡更重要,自此,女儿无论有多渴望睡觉,仍然会自觉地尽快完成功课才去睡觉。
有一位母亲在平日绝不让儿子喝汽水,但在喜庆日子,则会根据儿子的健康状况决定是否批准他喝汽水。因此在儿子心目中,有病便不能喝汽水是一项要遵守的规矩。在外就餐时,每次服务员问儿子想要什么饮料,他必定会以询问的眼神望向母亲,当母亲摇头拒绝,他便乖乖地说要水。虽然他心里有些不悦,但他会立刻对自己说,不准喝汽水是因为我有病,不准喝汽水是正确的,所以很快他的不*觉便消失了,并安然接受母亲的安排,没有任何反抗的行为。
主要特性1 惯性思考模式:怨恨批判
一号的惯性思考模式是怨恨批判。每当他们遇见一件事或一个人时,他们很自然便会把眼前的人和事,与心目中的标准、规定或要求作一个比较。若结果是正面的,一号会认为这是应该的,而且这是基本要求,故绝不会赞赏,亦不会记在心中;若结果显示眼前的人或事并不符合他们心中的要求,那么一号内心便会批评和埋怨,斥责此人没有达到要求,至于是否会说出口,则视乎环境了。
一号对于任何事也有既定的标准,而批判心则按这些标准时时刻刻在运作。就如搭乘地铁,一号的部分标准是,第一,若要等人,请不要选择在大堂入口位置,因为会妨碍其他人进出;第二,若所有人可把八达通卡直接放在入口机上,通行时间可加快;第三,所有人在使用扶手电梯时也要遵守“左行右站”的原则;第四,应先让所有人下车才可进入车厢;第五,进入车厢后应尽量站在车厢中间,方便更多人进入;第六,应让座给有需要人士;第七,在交通繁忙的时间应不要看报纸,一方面因摊开报纸会阻碍更多人进入,另一方面摊开报纸会对前面站着的人造成影响。一号还有其他搭乘地铁的标准,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号 标准的求正主义 维护秩序规律(2)
试想象当一号每天在搭乘地铁时,均会把这些标准与现实作比较。基于一号一直认为遵从既定标准是理所当然的事,并相信每个人亦应该懂得遵从,所以遇到守规矩的人,一号不会有任何感受,甚至不会留意,故其他人很难在一号口中听到高度评价。而实际上,一号的本能令他们把着眼点永远放在未达到标准的情况上,在一号眼中最明显的、最容易察觉到的,常常都是低于标准的事,导致一号会有生气的惯性情绪。
主要特性2 惯性情绪:愤怒内疚
由于现实中大部分的人与事均不符合一号要求,故一号的内心情绪时常充满怒意。可是当此等情绪出现时,一号的内疚感便会随之而来,因为他们很快便会把未达到要求看成因自己而起,并责怪自己未尽全力,没有预先好好教导那些人或准备工作做得不足。有时一号也会为自己的发怒反应而内疚,可能对于一号来说,发怒是不对的。正如在搭乘地铁时发现有人达不到要求时,一号会感到愤怒,然后直斥其非,跟着便会觉得内疚,认为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方法。若环境令他不可即时发作,即因受其他标准监管而不能够斥责,他会感到很不舒服,事后唯有自我安慰,会下次再教导他们。
有一位一号曾分享过此经历。当她检查下属所呈交的工作报告时,发现文件出错,她即时的反应是:“有没有搞错!怎么会做错?”但转眼间,她便反问自己是否因自己没有交代清楚要求,才令下属做错,并立刻采取补救方法,务求修正这次错误及保证不会重犯。
又有一位一号曾经指出,每次当他与其他人讲话,只要对方的反应不是他预期的,尤其是一些负面的反应,如大发雷霆等,他便会很担心,认为是自己说错了话。他从来不会想到,可能是对方蛮不讲理或神经过敏。
念的去向
(1)集中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特别注重去改正错处;
(2)把内心的标准与外来的批评作比较;
(3)自我审察是否做得对;
(4)与其他人的标准比较。
结果
(1)抗拒责备和内疚感,任何事情都要做得“对”;
(2)有责任和自动自觉地行动;
(3)对能否“做得对”感到焦虑和担心;
(4)专注于内心的批判和关注外界的批评;
(5)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感到生气;
(6)对其他人的做事方法方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很高;
(7)压抑自己的需要和快乐,害怕不良欲念释放;
(8)与其他人作比较,以达到在“道德伦理”上的崇高地位。
强项
勤奋、“做得对”、诚实、负责任、追求改善、完美化、坚持、高标准、自信。
后 记
' ''''(1)一号所追求的是百分之百准确之完美感觉'
很多一号经常嚷着要提出抗议:“我们并不是那么严谨、事事追求完美的人。我们不觉得自己完美,很多时候都知道自己做错,例如我们会迟到,穿着亦不是特别整齐。我们绝不顽固,也不会要求朋友一定要遵从自己的原则。我们对很多生活细节亦不会太在意,并不是有很多的要求。”
没错,一号朋友所说的是真实的没错,但为何一号仍会被称为完美主义?因为在这里所指的“完美”,并不是那种要求漂亮、期望独特的感受,而是百分百准确的完美之感。由于一号的标准有高低之分,为达到至高无上的大标准,一些较次要的标准,其实是可以放弃遵守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号 标准的求正主义 维护秩序规律(3)
曾经有一位一号的朋友分享过,她自小便被教导晚上睡觉前一定要先洗澡,换上清洁衣服才可上床,因此她坚持这正确的行为多年,亦成为习惯了。当她婚后,得知丈夫不会洗澡后才就寝,一开始她的确非常不满,并多次提出改善要求。可惜丈夫不是十分愿意听从,所以他们之间时常发生争执。有一日她突然有感而发,夫妻相处之道贵乎忍让,她决定接受丈夫不会先洗澡后睡觉的习惯,从那时起两人便没有再为此事吵架了。
另一位一号指出,她的母亲属比较传统的一辈,深信女孩子不需要在学业上考取好成绩,只要所有学科合格,顺利升班便可。但在学校里,老师却鼓励学生应该要努力学习,不断付出,期望得到上佳的学业成绩。这位一号身处其中,无所适从。因为一号本能上是渴望进步,对自己的表现是有要求的,母亲的指示一号不知道应怎样满足。结果这位一号决定,既然母亲没有下令不可考得比合格更好的成绩,她便尽力而为,但仍坚持最低限度也要合格才可。
简单来说,一号朋友就是依赖一个又一个标准去生活的人。当标准与标准之间有冲突时,他们便会衡量哪一个标准相对较为重要,并会依从较重要的标准,其他的则要让路了。这样算不算是追求一百分的人呢?
'(2)不同的一号有不同的标准'
很多人也误会一号一定是严肃、守规矩的人。但其实有些一号会容许自己粗言秽语;有些一号会容许自己不修边幅;有些一号会容许自己说他人坏话、吸烟、过夜生活,甚至售卖盗版光碟等等。就是因为成长环境不同,家庭的管教方法不一,因此便形成不一样的标准了。
不要因为他迟到、粗言秽语、不修边幅或吸烟,而否定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