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儿子兵法-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行销不智,与这位老兄争辩,一旦话不投机,这笔生意岂不泡汤! 

  第三者的“面子”问题往往会影响到整笔大买卖,但如何适度掌握,则是每一个行销者最大的考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战略篇(十)
10??????? 将心比心的策略 

  一般情况下,当消费者碰到行销者的进修基本上会产生一种敌对意识: 

  “这个家伙正想把一件高价或不好的产品推销给我。” 

  尤其在高价位商品的交易上,消费者这种抗拒意识最强。 

  我有位卖二手进口车的朋友告诉我: 

  “你越刻意向客人推荐的车子,他越不肯买,他的直觉反应会告诉他,车行所推荐的,一定是最烂、最卖不出去,或利润最调质车子!” 

  碰到这种客户,有两种应对方式: 

  一  尽量保持中立,让客人自己决定。 

  二  主动告诉客户所选中产品的一些小瑕疵。 

  这两种方式最能消除客户的敌对意识,而这样还不够,更积极的方式是站在客户的立场去考虑,让他觉得,你不但不是他的“敌人”,而且是他的朋友。 

  大多数人都有在餐厅里被服务生强迫推销的例子: 

  对于陌生的餐厅,我们通常不熟悉菜量的多寡,等菜端上来以后,你会发现4个菜已经够吃,却点了6个菜,这时候你找服务生来退菜,他会告诉你: 

  “菜已经做了,没办法退。“ 

  结果这道菜也许20分钟后才端上来! 

  这还算是客气,有的餐厅更厉害: 

  你还在看菜单的时候,他会问你: 

  “要不要蒸一条鱼?” 

  “你们有什么鱼?” 

  “有石斑,是真正的老鼠斑。” 

  “价钱怎么样?” 

  “时价。” 

  “时价是多少?” 

  “不算太贵,别人一两要30元,我们只要25元。” 

  事实上,光这道菜可能就要250元,一般人根本评估不出一两到底有多少?一条鱼大约几两重?而你总不能只点鱼吃吧!基实,你这餐的预算可能也不过250元而已。 

  例:我就曾经碰过一家这样的餐厅: 

  这餐厅是北方口味,价格颇高,但有几道小菜的味道不错。我每次去,总是固定点那几菜,但老板(经常兼服务生)总是要向我推销一道他们自认是杰作,但价钱却满贵的“x x肉”: 

  “除了这些之外,要不要来一份本店的招牌菜——‘x x肉’?” 

  “这道菜满好的,干嘛不点呢?” 

  (咦!是我吃,还是你吃?是我付账,还是你付账?)因为好几次都要惹一堆闷气,以后我就不愿再上门。几个月后,我路过该店,发现竟关门大吉了。至于是否跟他们的服务方式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餐厅的经营者能够换个方式招呼客人,给客人的感觉也许又不同了吧! 

  “先生,你们4位点了5道菜,已经够吃了,本店的量一向给得很足,是不是先上这5道菜?不够的话再添,免得吃不完浪费了……” 

  “先生,您要的是石斑鱼不是您理想的1斤重。由于最近到货量较少,品质较不整齐,我刚刚到厨房看了一下,有1斤2两,也有1斤4两的,就是没有刚好1斤的,您看是点用那一种石斑鱼下菜,还是换吃黄鱼?我们今天的黄鱼量又足,品质又很好。”

  这种待客方式,通常会让客人感觉很窝心,能很快取得顾客的信任。只要菜不是太差,客人以后将会很乐意再光顾。 

  例:在房屋中介的经验中,常碰到第一次购屋的人。而房地产交易是一种既复杂又繁琐的买卖,除了少数专业的房地产人员外,能真正了解其中玄机的人少之又少,第一次购屋者更是别说了。在这种情况下,房屋中介的专业水准与服务品质,对买方将会有决定性的影响。 

  我部门里有位资深的行销,他的业绩永远大幅领先同仁,而他成功的原因也很简单: 

  每回碰到第一次购屋、而又几乎完全不懂房地产的客户时,他总是耐心地为客户解说。教他们如何算权状面积、车位面积等,甚至平方米数精算至小数点后3位(通常中介人员在行销时,多半用无条件进一法),这种服务方式无异是为客户上了一课平常花钱买不到的“房地产买卖学”,不但很快取得了客户的信任,而且还成了朋友,两者之间的户性互动,不但使生意迅速成交,也在无形中为自己布下了以后受用无穷的“桩脚”。 

  做生意是门大学问,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但我相信,每个成功者的成功要素之一一定是—— 

  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为对方解决难题。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战略篇(十一)
11??????? 心为上的安内策略 

  商业经营的原则,可以最简单地区分出一个方向: 

  一  安内:领导人或干部一定要能抓住员工或部属的心,让他为你拼命。 

  二  攘外:让客户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购买你的产品,让你赚钱。 

  这两个大来简单,做起来也不困难,就看你有没有“心”,以及如何去做罢了! 

  例:我有个同班同学,退伍之后在某大企业服务,由于公司的规模满大的,他又只是个基层人员,所以,干了一年多,还没有机会和董事长说说话。 

  有一回,他父亲生病住院,病情虽不算太严重,但总让他公私难以兼顾,不到一个礼拜,整个人几乎心力交瘁! 

  有一天,上班时间内,董事长居然出现在病房门口,并对他父亲自我介绍。老人家一听哈哈大笑地说: 

  “连我儿子每天在公司都没有机会和您这个大老板说上话,我怎么可能有这个荣幸让董事长亲自来看我,你是看我生病,和我开开玩笑,让我开心吧!不过,来者是客,欢迎!欢迎!” 

  董事长也不多说,只是脸上带着微笑,于是两个人就开开心心地聊了起来。临走时,除了名片和水果之外,还留下了2500元的慰问金。 

  等我同学下班后来到医院,你父亲才相信,下午来的那位出手大方,人又和气的中年人,真的是儿子公司的董事长。心中颇懊恼,自己是否太怠慢客人了?而我同学只是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一早,他就来到公司,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到顶楼的董事长办公室,亲自向老板道谢。一出顶楼电梯,董事长刚好迎面走来,还没等他开口,董事长就快步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说: 

  “年轻人,你爸爸的状况不错,不会有什么大碍,应该很快就可以出院。放心好了!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好好在这里干,将来有你的! 

  还没等他开口说谢谢,董事长又匆忙地走进电梯离开了。 

  这时候,我同学心里相当激动,不来不及回到座位上,就立刻打电话告诉我这件事;我清楚地记得他告诉我这一句话: 

  “我这辈子算是卖给他了!” 

  这句话是8年前说的,而现在他已是这家公司的业务经理。 

  这是无形的“攻心为上”策略,效果也会在无形中累积爆发,高明之至。 

  这个例子使人联想到中国历史上最“大尾”的黑社会头目——杜月笙。 

  杜月笙原是卖水果的小贩出身,也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居然能够平地起风云,成为一个拥有数万徒众的上海地下皇帝,确有其过人之处。 

  杜月笙在帮人的时候,总是“送佛送上天”,而方法又极为“落门落槛”(上海话“做事漂亮”的意思)。不但让人无法拒绝,更让人无法不感激。任何“牛鬼蛇神”无不被他收服,难怪会有那么多人愿为他效死力! 

  也许有人会说,杜月笙卖“烟土”起家,钱多得是,这种事,有钱就行得通。话说得不错,就好像很多人都知道钞票这玩意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但有很多人就是看不破这一点;而且花钱虽容易,但要花在刀口上,花得漂亮,这就是一门艺术了。天底下有很多东西是钱买得到的,但“感觉”却是很难用钱买的。 

  例:在公司里的资深主管或许会有下面的经验: 

  过年了,吃过尾牙,开始发年终奖金。一包包的红袋子,发送到每个同仁手上,大伙儿都欢天喜地的,准备开开心心地过个年。 

  老板特地交代某位资深主管: 

  “等同仁走了以后,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没多久,资深主管来到老板办公室,先敲了敲门,然后说: 

  “董事长找我,有事吗?” 

  “什么董事长!我们是好兄弟,是事业上的伙伴,叫董事长不是过个形式而已。现在关了门,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请坐!请坐!” 

  顿了一下,老板又开口说: 

  “这些年来,辛苦你了,没有你的大力支持,公司不会成长得这么快。今年过年,我不在台湾,没办法亲自到府上拜年,请原谅!所以,先在这里向你拜个早年。这包小红包是给你人家两个小孩的。我可强调,是给‘小孩’的,你已经有年终奖金了,可别独吞了!” 

  主管连忙“伸手”“婉谢”: 

  “不用了!不用了!” 

  一阵推拉之后,主管很“勉强”地收下了红包,回头一看,是一个5万的“小”红包。我看这位主管的下半辈子,大概也“卖”给老板了。 

  现代社会中,人情愈来愈凉薄,温情成了奢侈品,从这个角度来看,施的人确实比受的人更有福得多了! 

  企业经营者一定得先认识一点: 

  “天下至广,非一人所能独治”;同理“天下钱至多,非一个所能独赚。” 

  一个人再怎么聪明,再怎么能干,终究不过一个脑袋,两双手而已! 

  王永庆一天赚的钱比多数人一辈子赚的还多,因为多数人只靠一双手赚钱,而王永庆却有几万人在帮他赚钱。 

  在商业战场中,任何一个领导人或主管,都不可能事必躬亲,面面俱到。如果能“收服”部属的心,部属就会成为自己的耳目,乃至于双手的延伸。部属的向心力越强,主管的意志就会被贯彻的愈彻底,这样,1个脑袋就会变成10个,甚至20个、上百个,1双用也会变成20双,甚至百双;力量在无形中便加强了。 

  在“攻心”时,千万记得一点: 

  别摆出一副“大爷赏饭吃”的姿态来,这种高姿态最容易伤部属的心。一里弄处理不慎,恐怕会“做了人情,又失人情”,可就划不来了!

战略篇(十二)
12??????? 攻心为上的攘外策略 

  “安内”的目的是为了“攘外”。 

  所谓攘外,在战场上是“摆平对手,收拾敌人。” 

  在商战中,攘外就是把外面的钞票,合情、合理又合法地“攘”到自己的荷包里。 

  对于消费性商品而言,要如何让客户主动而长期地购买呢? 

  最好的攻心策略就是给予适当的“暗盘优惠”。否则既然是不二价品,咱们又不是朋友,凭什么一定要到你这家买,让你赚这个钱呢? 

  反过来说,如果和店家是朋友,买东西却没有比别人好点的暗盘优惠,这算什么朋友呢?更何况不是朋友也没关系,有了暗盘优惠终究也会变成朋友。 

  所谓“生意归生意,朋友归朋友”,有时候不一定行得通的。在中国人的社会里,人与事是分不开的。 

  例:我曾经连续几天陪未婚妻上菜场买菜。每一次为了买一块五花肉,她宁可绕过二、三十个肉摊,来到一个并不特别起眼的摊子前: 

  “老板,给我切3斤五花肉。” 

  “喔!是林小姐,你好!你好!” 

  然后,压低了声音说: 

  “今天的五花肉不够好,太肥了,怕不好吃。你看看是不是改买梅花肉,今天的梅花肉特别瘦、特别嫩,我照老价钱给你。” 

  “好!那就切3斤吧!” 

  我很纳闷地问她: 

  “你买肉都不挑,也不问价钱的啊?” 

  “不必,这家老板和我熟,我是老主顾了。他说几肉不好,就是肉不好,不会骗我的,而且他的价钱一向很公道。” 

  老板很快地切好3斤肉,上过枰,确实3斤还多了一点点,并顺手切了块瘦肉当添头,一起包起来。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这个摊子的生意会比别人好了! 

  我想到家里附近有两家超市,一家杂货店,但自己却很习惯地到杂货店买东西。而这家杂货店的货色,装潢却没有一般超市齐备、漂亮。原因是这家店的老板在找钱时特别大方,买104的东西,付125元,他会找你22元,而不是21元;买16元的东西,付20元他会找给你5元,而不是4个一元的铜板。这小小的暗盘优惠,无形中已经赢取了我的好感。 

  有一次,上杂货店买罐头时,商家顺口问: 

  “你未婚妻怎么没有一起来呀?” 

  我也顺口回答: 

  “她现在生病。瘫在床上,动弹不得了!” 

  当天晚上,家里门铃声响,一开门,竟是杂货店老板带着一篮水果来探病。 

  你们说说看,我还会去别家光顾吗? 

  例:由于生意上的需要,有时候不可避免地要上酒廊应酬。其中有一家的经营手法特别灵活,去过一次之后,我就不想再去别家。 

  第一次去的时候,只有3个人,呆不到一小时,两瓶啤酒,几盘小点心,几个小姐蜻蜓点水式的坐了台,就这一两下子,收费1075元,不算便宜。但想想才花千多块钱的代价,而250万的买卖已经完成一半,其实不贵。我掏出钱包准备付账,会计小姐已经恭恭敬敬地把签单送上来,我当时就愣住了! 

  “小姐,我只是第一次来,你放心让我签账吗?” 

  “这位先生一看就是个体面的人,您能光临就是我们的荣幸,根本就不会让人想到倒账的问题!” 

  当着客户的面,这种恭维即使是场面话,也实在让人感到爽快又有面子;这还能不签吗? 

  回到公司后,我和同事们提起这件事,心里还洋洋得意的。过了一段时间后,打听之下,慢慢地比较熟悉了酒廊这个行业,却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攻心之策。 

  其实,这种事说穿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他们敢让你赊账,就不怕收不到钱。而你会签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干这种行业的人,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客人会不会赖,他们分得出来。一旦开始第二次消费时,他们会视消费金额大小,不断地给一些优惠,一下子端盘水果,一下子送份点心,说是经理招待的;人多的时候还会送瓶XO,说是总经理奉送;让你面子撑足。到后来,只要有应酬,你第一个念头就会想到它,而不是别家! 

  读者们可以想见,这种暗盘优惠可使多少一般客户变成永久而忠实的散财童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反思学(一)
1??????? 为什么赚不钱? 

  商品不畅销时,许多人都会归咎于: 

  “经济不景气!” 

  “价格太高,无法在市场上竞争……” 

  “消费者不识货!” 

  而有些人还会这样自我安慰: 

  “商品虽然不畅销,但他的品质真的很好。” 

  我认为这些都是很不切实际的想法,任何以大众为对象的消费品,一旦不畅销时,一定有地方出了问题,例如: 

  一  东西的品质好不好? 

  二  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三  价格是否合理(能否为多数人接受)? 

  四  行销管道是否通畅? 

  五  是否提供了充分的资讯让大家了解商品? 

  不先检讨这5个问题,却一味地希望消费者喜欢自己的产品,无旨是天方夜潭。殊不知,现代社会中,能选择的商品愈多,被市场淘汰的机率也愈大,所以,任何从事行销工作的人,绝不能有这样的想法: 

  “成绩不好没关系,只要头脑很好,点子又新又多,就够了!” 

  每次听到这种因果不分的论调,都让我啼笑皆非,商品推出市场的最终目的就是卖掉赚钱,成绩要好才行。两者之间的障碍愈少,管道就愈通畅,换句话说,如果头脑真的够好,点子真的够新鲜,成绩就一定会好,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绝对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只要商品卖得好,它就是适合消费者使用的好产品。 

  管他黑猫还是白猫,只要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我有个玩股票老手的朋友常对我说: 

  “当你操作输了,不要‘怪盘’有问题,基本上,盘是中性的,它只是一种现象,就看你能不能看穿它,所以,玩股票赔了钱,问题一定出在人,而不是盘。” 

  这话对我很有启示性,记得曾在某大企业的会议室看过这样的“标语”: 

  再好的时机也有人赔钱,再坏的时机都有人赚钱。 

  我深以为然!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有一次被问道: 

  “可有突破现阶段经济不景气的对策?” 

  结果,松下只用了一句很简单的回答: 

  “现在问,为时已晚!” 

  从事行销工作的人,都应有市场预测能力,经济景气有其循环性,在经营策略的布局上应该永远领先市场导向一步: 

  在景气的时候考虑到不景气; 

  在不景气的时候为景气好时铺好路。 

  例:1993年5月,银行在一个月内,连续4次实施金融紧缩政策,市场上资金顿形紧俏,许多体质不全、正处创业阶段的企业纷纷倒闭,股票市场也闻声下挫,流风所及,房地产也立刻被打成跌停板。就以房地产市场为例: 

  由于景气低迷,大型案子的市场极弱,所以,预售工地的诉求对象应以小面积、低总价为主。但当年,就在台北市士林区,却有一个预售工地——“x x天下”,却反其道而行,大面积、高单价,样品屋更美仑美奂,从DM上“秀”出来的各种公共设施,更是一级棒,而且造势造得很凶,大量运用广告看板,多媒体,高曝光率!搞得几乎全台湾“妇孺皆知”,但每平方米单价高达12万元“起”,每户面积最少160平方米,结果,使尽了吃奶力气,总其只堀了三成多而已!建商肯定要赔不少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