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儿子兵法-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不在你的“迷宫”里和你玩游戏:你谈每平方价,我论总价,你以5年前的价格做标准,我告诉你现在的行情,把守势转化成攻势。 

  ②避强击弱,专打“七寸”:你有钱,但我有你想要的房子,你用钱当饵,但我用房子吊你胃口,阁下是全世界最需要“它”的人,你不要,我找别人,别人也有钱,但你需要的房子只有我有。 

  买卖双方的强弱势,不一定完全决定于单纯的“主观情势”,有些“客观条件”其实是谈判最佳的筹码,就看能不能找出来而已! txt小说上传分享

出奇篇(四)
4??????? 以痒治痒的低买策略 

  据笔者个人的经验,一般买家在杀价时,最常采用一列两种招数: 

  ①??? 产品比较法: 

  尽量找同等级或相类似的产品大做文章,企图让产品之间“互相残杀”,以坐收“渔利”——低价购得,例如: 

  “同样一条街,同样大小规格,我朋友150万就买到了,你怎么一开175万,一点价也不让。而别人价钱不但比你低了25万,又附送17万装潢,还有一大堆桌椅、电话、冷气。一样的屋龄,但你的房子看起来就比人家老旧,离市场、学校、公车站又比别人远了那么几步路,这种价钱未免太离谱了吧!” 

  用这种方法来议价,在中国人的社会里是不大行得通的。基本上,中国人不是个性格爽朗的发族。以买卖来说,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一旦你过分批评他的产品不好时,他心理很可能会有这样的反应: 

  “既然东西不好,你又为什么出价想买?” 

  对主一旦对你起反感,抗性就会加深,稍一不慎,就会形成僵局,一旦谈判之门关闭,买卖不成,低价就更别说了。所以,一味地采取“产品比较法”杀价,绝非上策。 

  然而,对卖方,尤其行销人员而言,必须特别注意,因为这是一个买卖关键的警讯;因为中国人一向是——嫌货才是买货人。 

  特别提醒行销人员一点: 

  在矛盾中谈买卖,是谈判功力高低的分界线。 

  ②??? 开低走低法: 

  开个低价,企图把对方“压着打”,观察对方反应,再进行谈判加价。 

  如果买卖标的物是低总价的大众化商品时,卖方的反应很可能是——“不理你!” 

  嘴巴上未必会说,但心理可能会有这种反应: 

  “他妈的!这么便宜的东西,没赚你多少,还被你出这种烂价钱,要买不买随便你!” 

  反过来说,面对高总价商品,如果价钱实在压得过低而形同鸡肋时,卖新高度想必也会在心里上反弹: 

  “干嘛!有钱就是大爷啊!出这种烂价钱,老子我目前不缺钱,就算缺钱,也不卖给你。” 

  哇!“吃这个也痒,吃那个也痒!”。想用低价买东西,却总不得其门而入,价钱老谈不拢,难道非得高价才拿得下来吗? 

  读者们,买卖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又有啥用。真正高明的买家是: 

  “会出低价,又买得到,这才了不起!” 

  在中国人的买卖艺术里,千万别忽略了会影响买卖的“心理感觉”,而这种所谓的心理感觉,又是非常微妙的。即使价钱已经谈妥,只要一个场合或情绪的不对,甚至只要不小心的一句话,让对方心里有所不快时,就算煮熟的鸭子,也很可能飞掉! 

  ?

  既如此,那要用什么方式议价,而又能使对方降价的幅度既大又快呢? 

  依笔者的经验来看,面对两难的局面时, 

  “最高明的议价就是——不议价”。 

  不议价!怎么买卖?谈什么? 

  可谈的话题很多,大致有三个方向: 

  ①??? 谈了老半天,只谈自己,就是不谈价。 

  ②??? 谈了老半天,只谈对方,就是不谈价。 

  而最高杆的招数就是: 

  ③??? 不谈我,不谈你,只谈未来,谈时速,谈市场景气,谈政府政策,谈金融导向……就是不谈价。 

  切记:在闲聊扯谈的过程中,不要去碰触买卖标的物,以免让对方看出端倪而起疑: 

  “原来阁下是声东击西,以退为进,事实上是很中意,只是想找空隙杀价而已!” 

  最好的杀价方式是: 

  巧妙地透过第三者传达下列讯息: 

  “阁下并非‘孤行独市’,除了你的东西之外,我还是有很多同等级的产品可以先择,不一定非买你的不可。” 

  再把放晴转移到卖方: 

  “你为什么要卖?” 

  或者: 

  “其实,我觉得这房子满好的,虽然价钱高了点,但地点好,格局方正,采光也不错;换了我,恐怕就舍不得卖了!” 

  除非卖方不肯正面面对这个问题(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卖东西的人绝对有一大堆卖的理由),否则,在回答的理由中,一定可以找出破绽,再伺机攻其不备。 

  自己则尽可能地表现出预算限制,以及产品选择的限制……等压力,无法太快做出决定。 

  这种天马行空的应对方式,往往会让对方摸不着头脑,这时,卖方的压力会大增,而急于想知道买方的购买价格。 

  一旦卖方开始向买方询价时,局面的主控权自然就归买方了,这时候可以轻描谈写地表明: 

  “你的价格太高了,如果价钱能降的话,我们再来谈吧!” 

  只要能在这种关键时刻让卖方踏出“降价的第一步”时,哪怕幅度只是一小步,买方都可以“掀底牌”了。 

  这种策略多半可以低价成交。 

  请下面例子: 

  例:中国人是很爱面子的民族,如果面子挂不住,什么都免谈。笔者就曾碰过一个业主,贷款已经缴不出来,银行催逼甚急,当时房地产市场又很低迷,而委托中介的3个月期限也快到了。90天内总共只出现了两组客户。一组出价325万,另一组更低,只有300万,但业主就是咬死非375万不卖。 

  ??

  这下又回到那句老话: 

  “吃这个也痒,吃那个也痒”。 

  眼看着又要玩完了,怎么办? 

  或许有人会问,难道业主不知道,银行再催不到款,房子就会被查封吗? 

  我要反问: 

  “难道读者们认为卖方很笨,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绝境了吗?” 

  其实,不必用头脑,光用头发想也知道,中间卡了一个“面子”问题…… 

  价钱卖得这么低,破坏行情,没面子! 

  最重要的一点是: 

  会卖这么低的价格,肯定是缺钱,这事要传出去的话,不成了“江湖笑柄”!以后还混个啥啊! 

  知道了屋主的心结之后,笔者于是展开“天马行空法”。不谈价钱,不谈行情,只谈时事,谈房地产未来的走势,然后谈到利息,最后再技巧地传达了这样的讯息: 

  “即使赔钱卖出,但现金回收,将贷款还清,没有了利息压力,心情舒坦多了,只要手上有银子,以钱滚钱,一下子又赚回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连青山都丢了,以后怕不要冻死、饿死了!” 

  事实上,我所说的道理,屋主不会,更不可能不懂。问题出在,他有“面子心结”,所以,这时候我们所能做的最好方式就是: 

  “不要让他觉得是自己缺钱急售,低价把房子卖了,因为这是件很没面子的事,而是你说服他,给了他一个降价卖出的理由,只要有台阶下,降价就没那么困难了。” 

  碰到这种“面子心结”时,要给对方下台阶,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一个梯子,对方就会大大方方、自自然然地踩下来了!”

出奇篇(五)
5??????? 项庄舞剑的销售策略 

  买卖心理是很微妙的,当买方出价时,一旦卖方依对方的开价爽快地表示成交时!通常买方的第一个反射动作就是“退缩”。 

  “咦!这么爽快就答应了!我是不是当了冤大头,把价钱开高了?” 

  所以,有经验的行销对买方的开盘价通常都不会立刻拍板,而是在一番技术性的坚持后,立刻就地议价。 

  为什么要强调立刻就地议价呢? 

  因为,买卖心理的微妙性,还包含了一种所谓的“购买冲动”,这种购买冲动能持续多久,就算资深行销,也不能精确地掌握。所谓“与其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只要买方愿意出价(当然是不太离谱的价格),再依着这个价格线索顺势合理的拉抬,通常生意都不难成交。 

  以房地产这类的高总价买卖而言,成交价格的产生,有时候,重点不在于开价的高低,而在于议价的过程。 

  开低价,买方不见得会认同(至少表面上)捡到便宜货。 

  开高价呢?卖方自己会心虚:“这种竹竿价,只有凯子才会买”。面对白花花的银子,天下有几下凯子呢? 

  买方一旦出价,而卖方又不能当场做决定。等到决定卖了,如果买方又退缩,甚至再反手一刀时,事情就“大条”了! 

  面对这种困局,行销要如何应对? 

  不但要快速成交,且又能让买方加价呢? 

  以下是笔者的经验谈! 

  例:一年前,我经手中介一栋房子,因为屋主已办妥移民,急着脱手,所以全套家具包括电话、电器产品全部不加价奉送。依笔者的经验,像这种“俗搁大碗”型的房子,应该很快可以卖掉,于是我约好了一位客户,兴高采烈地来到现场,准备马上收订成交。 

  看过房子后,客户果然很满意,双方立刻进入谈价过程。由于卖方催得很急,而我又很有把握,于是不假思索,立刻把底价掀了出来: 

  “575万!怎么样?很便宜吧!” 

  说完,心里在期待:买方将立刻露出满意的笑容,并毫不考虑地立刻回应一声: 

  “就这个价,买了!” 

  然而,我猜错了,中国式的买卖哪有这么干脆的“不二价”,门儿都没有!对方的反应很快,马上就地还价: 

  “500万!” 

  (事后回想,这才是正常买方心理的最具体反应。) 

  我一听急了,立刻叫起来: 

  “哎哟!老板啊!我一开始就先说过,一定开实在价,这个价钱真的很便宜,不能再让价了!” 

  “李先生,你别开玩笑了!哪有买卖不杀价的?就这样,500万含所有家具,随时到我家来收钱,多一块钱就别谈了!” 

  ?

  这下子,没办法了!只好回头找业主“商量商量”了。花了几个钟头时间,差点磨破嘴皮;好不容易业主勉强点了头,立刻又赶到买方家里。一面走,还一面打着如意算盘: 

  “哼!你以为难倒我了吗?早着呢!你看我不又把价钱压下来了吗?这下你可没话说了吧!该我的银子,跑都跑不掉,乖乖掏钱吧!” 

  见到买方,我忍不住以一种洋洋得意的口气对他说: 

  “上次你出的价钱虽然偏低,由于业主已办妥移民手续,急着把房子脱手,加上我的三寸不烂之舌,总算把他给说服了,就照你开的价格卖给你,总值500万,现在就请先付25万订金吧!” 

  本以为事情到此就可以圆满结束了,没想到买方听了,丝毫没有一点喜悦之情,又支支吾吾地扯了老半天,最后这才明白,现在500万又不算数了,又往下吹了50万—— 

  “450万,不卖拉倒!” 

  碰到这种“得寸进尺”型的客户,真会给活活气死!笔者也差点当场翻脸,正要开口讲他两话时,忽然想到:自己干的就是服务业,哪会有不受气的道理?做生意嘛!和气生财,这要一翻了脸,以后若碰到更不讲情理、更难缠的客户,那又怎么办?难道还动手打上一架?打得完吗!越打只会让钞票离你越远而已。顾客是商家永远的衣食父母,此路不通,我转个弯总可以吗!虽然殊途,但却同归啊!好,不能力敌,那就智取吧! 

  于是我压下怒气,对买方深深一鞠躬: 

  “* 先生,我现在得立刻回公司去开个会,房子的事一定继续服务让你满意为止,等开完会后,我会立刻和你联络,请等我的消息,好吗?” 

  说完,立刻回到公司,清查公司所有尚未成交的案子,最后找到了这么一户: 

  “面积和前案差不多,但地点较差,屋龄也稍老了些!没有任何附赠品,而且业主还特别交代过,宁可待价而沽,而不急着低卖,所以价钱只能往上拉,不能往下杀。 

  于是我在几天之后介绍这户房子给这位买方,并一齐去参观。看完后,我就对买方说: 

  “* 先生!这间房子大小和上一间差不多,而且价钱刚好符合你的需要,就是450万,但可得先声明,这是不二价。你要的话,现在就可以签约了!“ 

  “李先生,你搞什么啊?又不是第一次见面,难道你还不知道我心中想要的房子吗?像上次那户房子我才喜欢哪!这户啊!八折我都不要!” 

  “我看你还是以450万买这户算了,上次的房子恐怕很难买了。原来开价就已经很便宜了,结果你先杀了50万;害我费了很大的劲才说服屋主,结果人家一答应,你又反悔,又往下再砍了50万,屋主一听气死了,他现在连500万都不肯卖了。你如果还想要的话,现在的价格是575万,但我知道你不会肯出这个价钱,连回报价钱都不需要了,所以,我还是建议你买这一户算了。才450万,还可省100万,买一部奔驰230,还找25万呢!多划得来!” 

  “话不是这么说,买东西当然是价钱越低越好,而且,我又不懂房地产行情有,哪知道这个价格是高还是低呢?反正我就是想少花点钱嘛!” 

  “出低价,人人都会,反正就是用嘴巴说个数目嘛!但有行情!要不然买方一高兴,随时随口喊个根本不可能成交的价钱,那大家岂不都白搭了吗?” 

  ?

  看买方默默无语,我又立刻接着说: 

  “至于前面那户,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不要说是550万,就算是用575万买下来,都算很便宜呢!这点,你不妨去比较一下附近的行情,看看有没有一一规格的房子有这样的价钱。据我所知,同地区内两个月前成交了一户,价钱是600万,而且没有任何赠品。现在如果你还是比较喜欢前面那户的话,我可以回头再和屋主谈谈,看他愿不愿少个25万,不含家具,用525万成交。” 

  看买方那一副略带懊恼的神情,就知道这招是用对了! 

  这个换我吊他胃口了! 

  迟疑了一下,买方摆出了低姿态: 

  “525万!当时你不是答应500万含可以卖了吗?怎么现在又加价了?晕教我怎么办呢?” 

  “这不是我的意思,是屋主的意思,如果要含家具,可能要550万才有可能卖。” 

  现在情势转过来了,又把“起跑线”从450万拉回到550万,游戏又重新开始了。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我估量情势,已经是行销高点了,再不收钱,说不定买方又打退堂鼓,于是以含家具(其实本来就包含在条件之中的)525万成交。 

  这个例子最主要是想突显一个重点: 

  当买方出价后,若没把握立刻谈妥,并收下斡旋金时,可明白表示,价钱差距太大,没办法买,并尽快将“战场”转移——带他去参观另一户大小差不多,但价格较贵(可先将价格拉高),而品质较差的房子。 

  两相比较之下,买家一定不会喜欢,再趁机切入,将话题转回至原战场。这时,对方的气势自然转弱,在互相拉锯之中,往往高成交价就这么产生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出奇篇(六)
6??????? 掌握稍纵即逝的购买冲动 

  多数行销在销售高价位商品时,面对杀价型客户出价的本能反应就是—— 

  “不卖!” 

  理由不外两种: 

  ①??? 价钱太低。 

  ②??? 只要买主喜欢就会加价。 

  看起来似乎很道理? 

  事实上,这都只是一厢情愿的如意算盘,我们如能深入一层思考,就可了解,有时买主出价不过是一时冲动而已,根本连自己也搞不清楚这价钱是高是低。你嫌他价低不卖,等他回家一算,预算根本不够时,说不定他又觉得价高了。 

  基本上,买方会出价,多半是对产品有些意思,但这或许是暂时性的,一旦让他空手出了大门,你能保证没有更好,价钱更低的商品可供比较、选择吗?既如此,他会不会再回头都是个问题,遑论加价! 

  上面的问题都是假设性的,没人能肯定出了门的客人是否还会再回头而且还加价买你的产品。既如此,何必以未知搏已知呢?既然客人出价在底价之上,你若不当场拍板成交,很可能已经犯了大错。与其数鸟在林,倒不如一鸟在手,岂不更实际吗? 

  看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盎司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合约注明委托期30天,底价275万,中介公司开价287万,经过大笔广告促销;虽有几个人来看户,由于总价高,却没有人肯出价。 

  一直捱了20余天,眼看着委托期快满了,总算出现一位准买主,经过一番参观、盘算后,出价“250万”。 

  开价287万,底价275万,这老兄下手可真狠,一砍就是37万! 

  熬了这么久,眼看委托期限快到了,促销费也快血本无归了。好不容易才来了这么个买主,哪能轻易地让你给占了便宜! 

  价钱出得这么低,非让你加价不可! 

  在这种心理背景下,行销本能的反应就是: 

  “不卖!” 

  ??

  这位行销恰好是笔者部门里的同仁。当我看到这份行销报告时,立刻把这位老兄找来,提醒他注意下面几点: 

  ①买主出价被拒绝,除非他实在找不到更好、更便宜的同类产品;否则,没人有把握他会再回头。 

  ②买主“空手”离回来去,久等不回,这时候,再打电话请他回来,唯一的成交可能只有再降价了。 

  ③??? 就算买主再回头,但有可能自动大幅加价并按开盘价287万成交吗? 

  ④即使买方有意愿,但从经验来看,多半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