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佛商魂-12位精英传奇和69条商规评点-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创造美元,可以根据需要为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贸易活动提供美元。但联

储自身却不能人为制造美元的需求,美元的需求必须来自经济活动本身。货

币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中央银行要达到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运行

最有效率的货币需求相均衡,过多的美元又会限制中央银行希望实现的适度

经济增长。因此,制订并实施货币政策,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货

币政策的制订者与实施者应当能身兼双重角色:既是一个身怀专业绝技的优

秀当家,同时又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正是由于联储特别的殊荣和需求

人才素质的高标,保罗·沃尔克在进入哈佛前寻找短期工作,第一个去的地

方便是这里。当时联储的人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求职的小伙子30年后会坐上

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第一把交椅,否则,他们也许就不会拒绝沃尔克第一份求

职申请了。

1979年,算是沃尔克改变了命运的一年,他在经济领域摔打了30年,已经51岁了,享受着11。6万美元年薪的待遇,生活过得悠闲平和。接到白宫联储总裁的任命,沃尔克并不感到受宠若惊,因为此时他的儿子吉米正与先天性大脑麻痹症做顽强斗争,妻子巴巴拉也正受着严重的关节炎和糖尿病的折磨,他一点也不想离开纽约与家庭分居两地;此外,联储总裁的年薪当时只有5。7万美元,几乎比纽约联储总裁的年薪少一半,这一差距也会给家庭开支造成困难。出于种种原因,沃尔克内心充满了矛盾。但是,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是痛苦的,沃尔克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再想想在经济领域折腾了30年,也终未能有真正赋予自己的大权来经世致用。联储总裁的职位,将给他提供一次向个人才能及其荣辱挑战的机遇,这是他以往未曾有过的—可以使他瞬间成为全球风云人物,并带来巨大的个人声誉的机遇。所有这些,对于争强好胜,热衷于权力的实用主义者沃尔克来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沃尔克终究成了联储总裁权力的拥有者了,30年前开始追求的能展示才华的要职等待着沃尔克实现他实用主义者的理想。 7。八年抗战五车胜所罗门所推荐的沃尔克在卡特总统的心目中先是怀疑,既而是略有了解,然后是在对许多经济学家、金融学家和产业界人士的意见证询后的好感。为了进一步把握沃尔克的货币政策和操作技术,卡特总统准备接见沃尔克,考察这位曾饮誉全球金融界的奇才。

1979年,沃尔克与卡特总统初次会晤,他将自己小时候碰上的经济危机对人们留下的创伤略加回述,又将整个美国多年来经济所面临挑战的局面详细剖析,还结合当时全球经济状况提出了深刻的见解。紧接着,沃尔克将自己要采取紧缩银根的经济策略做了简要的描述;而卡特总统当时表现出来的是半信半疑似的表情,沃尔克以为自己将得不到总统的任命了,但后来的事实表明,卡特总统没有拒绝沃尔克紧缩银根的政策方案,对他抱有成功的希望。卡特总统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提名沃尔克为新任联储首脑,接着又主持沃尔克的就职宣誓仪式后,美国金融市场上空雷鸣电闪的风暴正等待着沃尔克去平息,美国深受通货膨胀、失业侵害的人们正期待着沃尔克来拯救,沃尔克感到肩上的担子荣耀而繁重,但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深解专业技能,他满怀信心地接受了机遇与挑战。沃尔克登上联储总裁的宝座之后,着手实施他的整套计划和方案,开始构造他的“沃尔克时代”。但沃尔克接着就认识到摆在他面前的是困难重重,光是劝说联储理事会和整个金融市场相信他的计划与方案,要他们认识到联储实施新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就得作出很大的努力。在联储理事会内部,沃尔克发现有观点对立的两派—“鹰派”与“鸽派”。鸽派成员不太赞成强制通货膨胀的意见;鹰派则认为,除了限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之外,不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培养出信誉良好的美元。最后,沃尔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使联储理事会一致表决通过,把贴现率由10 %提高到10。5 %的水平。至此,沃尔克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1979年初,联邦储备委员会曾表示,它将力图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控

制在1。5 %和4。5 %之间。但以了该年的第三季度,即沃尔克上任前后,实际上的增长率已上升到了9。5 %,这更引起了人们对通货膨胀可能加剧的恐慌。在这种局势下上任的沃尔克,急不可待地想把他的新方案付诸实施。为了掌握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意见,为了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沃尔克找到了卡特总统的两名首席经济顾问舒尔茨和米勒,向他们陈述新方案的要点。然而,与沃尔克的愿望相反,舒尔茨和米勒却劝他放弃拟论中的行动。沃尔克感到新方案的施行举步维艰,进退维谷,他深晓新方案的实施是必须的,他决心锲而不舍地为推行新方案做毫不推卸的工作和努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9月在贝尔格莱德召开1979年年会,沃尔克出席会议,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都敦促美国迅速采取行动稳定美元汇价。这使美国会议代表十分尴尬,同时也坚定了沃尔克采取新政策的决心。这位性急的联储总裁恨不得马上飞回美国实施他的计划;他在会议结束以前就悄悄离开了贝尔格莱德。新闻界对沃尔克此举大肆张扬,使全球都知道了一个拯救美元的计划即将实施。从贝尔格莱德会议归来,联储举行了公开委员会会议,会议在相当严肃的气氛下举行,沃尔克简要地勾勒出将要实施方案的大致轮廓、主要目标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后。每个成员都表达出各自的见解,最后,在沃尔克的努力下取得了一致意见。在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沃尔克宣布联储将把贴现率提高整整一个百分点,即由11 %调到12 %。联储不再负责维持市场利息率在某一确定水平的责任,而要致力于把货币供应量控制在已经公布的年增长率目标内。按照这一控制目标,并考虑到金融业定期存款的大幅度增加和欧洲美元的大量流入,联储要求所有的金融机构,在遵守原有的法定储备比例之外,还必须将有8 %的存款作为附加准备。这使美元的世界为之震惊。当时的新闻界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政策变动会成为美国经济历史上的里程碑。沃尔克的时代已经来临,这一时代将发生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经济和金融领域内的变革。沃尔克方案一经公布,立即改变了关于通货膨胀原因及其医治争论的条件,使全世界对通货膨胀的注意力集中在对货币量的认识上。控制危机、扼制通货膨胀,也许会出现越控制越危机、越扼制越膨胀的情况。沃尔克的新政策施行后,1980年初,利息率继续迅速爬升,基准利率超过15 %年率的水平,到2月底,又跃升到16。5 %。利率的急剧上升,又与公众对卡特对管理国家经济事务能力的另一次信任危机交织在一起,3月,卡特政府不适当地宣布实行信用管制政策,结果使整个国家经济开始出现崩溃的征兆。针对这种混乱的经济形势,联储自4月开始尝试着逐渐放松银根,到8月份,货币供应量以近20 %的年率爬升。面对这种局势,沃尔克断然采取了紧缩措施;由于货币政策行为有一个时间滞后期,通货膨胀依然以火箭般的速度上升,该年的通货膨胀度达到了12。4 %,利息率继续上升,达到了20 %的高指数。但是,沃尔克深信这种现象是短期的、正常的,要对现行经济问题加以调控,只有采取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实行反馈行动。由于通货膨胀率升而不降,经济危机制而未平,卡特总统凄然下台,里根入主白宫。开弓没有回头箭。沃尔克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已付诸反通货膨胀的战斗,虽未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成功的可能是很大的,只是不为眼光短浅的经济学家们看清而已。沃尔克再次向里根政府阐释紧缩银根的反通货膨胀计划,得到了里根政府的大力支持。沃尔克充满战无不胜的信心。

1981年5月,联储决定进一步抽紧银根并限制提取银行准备金以抑制通货膨胀,这是联储在试图控制货币流通总额而进行的3年试验期间所采取的紧缩政策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又加之联邦财政部的攻击指责,新紧应只增长了2。25 %,比计划确定的下限整整低一个百分点,是自60年代以刻。最激烈的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国会同时通过了总统的减税计划,联储的新缩政策作为并行的计划实施。然而,抽紧银根并非向财政部长里甘认为的那样“会使局面进一步恶化。”到1981年结束的时候,联储报告说当年货币供来货币供应年增长率的最低点。笼罩着联储的阴郁和消沉的气氛随着1982年夏季的过去而消散了。7月,沃尔克在一次国会会议上意味深长地宣称:

“现在的证据似乎十分确凿,通货膨胀的潮流已经改变了基本方向。”这是 3年来他第一次公开宣称他的政策已最终转危为安,且是胜利达到目标的时 1982年8月,第三次国际债务危机开始出现,为了遏制一些国家银行因破产而不能归还贷款的可能发生,沃尔克帮助墨西哥人编制的一揽子救援计划形成了模式,发展成了一套应付危机的综合战略。为债权美元提供了安全保证。沃尔克的雄才大略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在他紧缩银根政策制订和施行过程中受到了严格的检验,1983年他再度被任命为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在沃尔克放松银根、允许货币增长超出货币目标之后,美国经济开始从衰退中复苏,1984年出现了高经济增长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从纯货币目标的观点看,1984年可称为联储最好的年代,无疑,这应归功于沃尔克的努力。

8。人格力量的胜利

沃尔克是美国七、八十年代经济领域叱咤风云的人物,是一个大大的成

功者。探究沃尔克的成功之处,不外乎是他人格力量的自我实现罢了。

沃尔克人格力量的形成是其家庭与所处的社会现实造就的。沃尔克少年

时代就显示了锋芒毕露的才华;他的市政官父亲对其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

市政官常把家庭当“战场”,把社会当“课堂”让沃尔克得以磨炼。沃尔克

在家庭内部常设的“争辩”中,显出了他争强好胜的性格的潜能,在社会问

题争辩中,他常常站在姐姐们的对立面,充当反方角度,以“无理取闹”来

锻炼自己的口才,从而逐渐改变自己生性腼腆,沉默寡言的性格。他逐渐深

刻地认识到,竞争的社会是斗智斗勇的战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

就造成了他倔强的性格在读书时代和工作竞争中得以发展。

中学毕业后,沃尔克的父亲让他上伦斯勒大学专攻工程学,可沃尔克却

胸怀己志,自做主张,申请进入了普林斯顿大学。在大学时代,在许多同学

的眼里,沃尔克是颇有才气的人,又争强好胜。那时,沃尔克与他的一位同

学迪安·布尔曼互相一直憋着一股劲,竞争全校最好的学习成绩。沃尔克这

位以方法论为学习指导的高才生,以其非凡的毅力和努力赢得了竞赛的胜

利。

沃尔克是一个身体健壮的人,在体育场上他具有居高临下的优势,盛气

凌人。这种强有力的外像表现,使他在大学时代崭露头角;他也常常抱着怀

疑一切的态度来审视知识、经济领域,这使他有独到之见而不与鄙陋之识苟

同。事事与人争高下的、近乎于“野心家”的沃尔克,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

后,能在法律、商业和公共管理学科三方面申请得到奖学金这不能不说是他争强好胜的结果。大学是一个小社会,社会才真正是一所无所不包容的大学。沃尔克进入哈佛之前就决定到社会这所大学去体验生活,锻炼自己,他选择的第一个地方是联邦储备银行总部,可是,他的求职申请被拒绝了。后来,沃尔克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找到了一份工作,从此写下了繁琐的履历:

1951年在财政部做初级管理助理,从事经济计量工作;1952~1956年在纽约联储银行工作;1957~1962年在蔡斯·曼哈顿银行担任金融经济学家,做大卫·洛克菲勒的助手;1962~1965年,担任财政部金融分析的财政办公室主任,负责长期金融规划;1965年末,辞去财政部的工作,接受了他的老上司大卫·洛克菲勒的聘请,作副总裁主管“远期计划”;1968年担任财政部负责货币事务的副部长;1974年,当尼克松被解除总统职务时,离开财政部返母校联邦储备银行接任总裁;1979年,接到联邦储备委员会总裁任命。。如此繁琐枯燥的履历,不就证明了沃尔克不安于现状而实现自我的人格吗? 当沃尔克登上联储总裁宝座着手实施他的计划时,他意识到他面前是重重困难。沃尔克决心以其机智和果敢来克服障碍,他先与联储两派—“鹰派“和“鸽派”抗争,利用手中权力,硬是把贴现率由10 %提高到10。5 %的水平,这样,沃尔克紧缩货币政策迈出了第一步。而紧缩货币政策实施不久,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已上升到9。5 %,这引起了人们对通货膨胀可能加剧的恐慌,而卡特总统的两名首席经济顾问舒尔茨和米勒劝告沃尔克放弃拟议中的新方案,而沃尔克坚持自己的“真理”,毫不动摇他的新方案的实施。10 月6日,联储公开委员会会议在相当严肃的气氛下进行,沃尔克“舌战群儒”, 针锋相对使大会取得一致的意见,使美国经济史上的“沃尔克时代”到来。

9。这样造就自己的时代
“十六”会议后,沃尔克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联储将把贴现率提高整整

一个百分点,即由11 %调到12 %,这标志着沃尔克时代的来临,这一时代将

发生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经济和金融领域内的变革。然而,沃尔克要形成他

的时代,必然少不了创出惊心动魄的业绩。

联邦储备委员会以往的历史事实证明,每当联储采取了严厉的货币政策

后,为了某些政治原因,又迟早不得不作出让步。倔强的沃尔克决心不重蹈

前人的覆辙。沃尔克方案使全世界对通货膨胀的注意力集中在对货币量的认

识上;而沃尔克本人则把目光盯在可能出现的新危机上。

沃尔克担心的新危机终于发生了,1980年新利息率继续迅爬升,基准利

率超过15 %年率的水平。到2月底,又跃升到16。5 %。在这种情势下,许多

经济学家,包括联储以及当选政府中的许多人,都担心会出现拉美式的通货

膨胀,他们认为美国经济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对于沃尔克来说,1981年的通

货膨胀已使危机达到了一定程度,迫使他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明确行动。他总

是和那些与新政府一起来到华盛顿的空想主义经济学家们发生冲突。而新上

任的财政部长唐·里甘是主要对手。曾是华尔街董事的里甘习惯于随心所欲,

热衷于自己权力的沃尔克则以作为华盛顿第二号权势人物而闻名。现在,当

这个对货币政策有其明确思想但不熟练的股票经纪人向他那神圣的领地提出

了挑战,并对他那使利率高于应有水平的“飘忽不定”的政策进行谴责时,沃尔克挺直腰杆迎接挑战。1981年,里甘提出一个内部计划来限制联储,终于激怒了沃尔克,他们两人开始在公开场合中互相攻击。沃尔克不顾群敌的浅见的攻击,坚持新紧缩政策真理,进一步抽紧银根并限制提取银行准备金来抑制通货膨胀。新紧缩政策的施行,使1981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达到了自 6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沃尔克以其果敢顽强、坚持真理的精神平息了美国金融市场上空电闪雷鸣的风暴。国内危机烟消云散,国际危机又四面潜伏。1982年8月中旬,短期休假中的沃尔克得到了一个有关墨西哥银行破产不能归还贷款的消息,他意识到是第三次国际债务危机已经开始出现了,于是他马上整理行装回到华盛顿。自沃尔克上任这后,他就私下活动,试用阻止银行大量借款给第三世界的浪潮,因此对债务问题迅速发展成为今天的危机,沃尔克丝毫不感到奇怪,的确在其预料之中。

1981年,美国银行以令人眼花镣乱的速度向墨西哥提供惜款。尽管沃尔克努力阻止,但以花旗公司总裁沃尔特·B ·里斯顿为代表的美国银行家们根本不以为然,他们还告诉联储别对他们纠缠不休,他们相信主权国家不会无力还债。这样,城市银行、蔡斯曼哈顿银行、美洲银行和汉诺威厂商银行都有大量的利差存放在墨西哥银行,而一次实际拖欠就能使美国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墨西哥认为,由于国内石油的发现,它的未来是光明的,大量借款;而美国银行家们认为通货膨胀率会继续上升,于是盲目向墨西哥投资,给予大量贷款。1981年,墨西哥借款达210亿美元,到1982年达800亿美元。美国9家最大的银行共计44 %的资本都被墨西哥人所占用,另外15家最大的地区银行也被占用了35 %的资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82年8月13日,沃尔克接待了以财政部长杰瑟斯·查乔·席尔瓦·赫佐格为团长的墨西哥代表团。席尔瓦·赫佐格带来一个十分明确的信息:墨西哥无力偿还债务!沃尔克和席尔瓦·赫佐格进行了开诚布公的谈话。他告诉席尔瓦·赫佐格,他将请求各国的中央银行通过设在瑞士巴赛尔的国际清算银行安排筹资。并要求墨西哥重新调整其债务之外,通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交易筹资40亿美元。沃尔克还通过国际清算银行保证了15亿美元的一揽子筹资,利用它的帮助和影响撮合商业银行家们与墨西哥人一起进行商谈。为了保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决定一揽子交易之前确信不会产生危机,沃尔克向墨西哥代表团施加压力,告诫他们如果他们确信不会受到起诉,那么他们可以不承认并逾期支付存款的付款要求。经过大量精心准备的会议、电话、让步以及坚定的立场,沃尔克帮助墨西哥人编制了1982年的一揽子救授计划。后来,其他国家也按照沃尔(。tenluo。)克模式制订了类似计划方案。

1982年第三世界债务危机使沃尔克谈这判、处理危机的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