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生的理财功课-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融决策和从事金融活动的重要参考数据。
    2谁来决定股市走势
    预测股市是很难的事。经济学家、股评家做不到,一般散户就更别说了。如果有谁说他总能做到,那么他不是疯子,就是狂人。影响股市走势的因素如图4…17所示。
    图4…17股市走势影响因素
    股票价格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一是证券市场的波动对经济周期异常敏感,经济危机的来临往往以证券市场的下跌为征兆。二是对经济周期的波动,证券市场总是以极端的姿态作出反应,危机到来,证券市场就一落千丈;经济复苏,证券市场又大幅攀升。由此可见,证券市场对加剧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资金的充裕和股票估值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资本的流动性泛滥,从而导致了估值体系的重建。在价值投资的理念下,用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来构建估值体系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在本币升值的条件下,充足的货币供应表现为各种资产价格的上涨,于是估值体系也需要重新建立。同时,与资产价格密切相关的行业,如股市、银行、地产等,都将受益于资产价格的重新评估,从而获得更高的上涨空间。
    技术进步与科技发明常常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股市走势。自股市产生以来,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引起股市狂热。19世纪后半叶兴起的铁路,20世纪初兴起的钢铁、电力、汽车,以及1980年底兴起的生物制药,以及最近的信息产业,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能引发股市热潮。
    3政府调控股市的各种武器
    图4…18政府调控股市的各种武器
    针对股市的冷热,政府可以大有作为,如图4…18所示。譬如2007年5月30日我国财政部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到3‰,便引起了股市的惨跌。
    但是,市场有它自身的规律,政府的过分干预是不可取的。干预小了不起作用;大了造成震荡,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只能适当引导和干预。
    42006年以来我国股市走势分析
    自2005年6月以来,我国股市不断上涨,股指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上涨4倍多;2006年末2007年初以来,进入加速上扬阶段,直至5月底才开始进行调整和消化。即使考虑到市场元气恢复和股权分置改革的因素,市场在这样短时期内的巨幅上升,放在世界证券史的大平台上来看,也是罕见的行情。影响股市行情因素很多,如图4…19所示。
    图4…192006年启动大牛市的内在推动力
    进而,又可以归纳为两种推动力量,一种是业绩推动,另一种是资金推动。业绩的大幅增长,无疑极大地推高了指数。如果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趋势不出现转折性的改变,也就是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不发生改变,此力量还将继续成为支撑A股市场的重要因素。而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可谓高度统一,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也曾发表惊人观点,认为未来20年内人民币升值有望达到500%。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说,利率偏低,真实利率为负,以至储蓄大量向股市移动,更导致股指不断攀高。原因在于,许多投资者之所以买股票,实在是因为国内投资渠道不多、投资品种太少所致。
    图4…20未来股市的不确定因素
    分析2007年后的情况,各种因素基本上都不会改变,牛市行情将得到进一步延续。但同样,股市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宏观层面最不确定的因素来自美国、欧盟等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军事冲突导致的各种不利影响。此外,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股市依然面临着整体上市的规范化改造、单一所有者控制产生的垄断和关联交易的制度变革等纵深挑战性的问题。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如图4…20所示。
    5股市估值与泡沫
    股票的市场估值,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对一个市场在一定阶段的总体估值,普遍认可如下两个客观标准。
    首先是市盈率。以2007年6月5日为例,虽然A股的平均市盈率超过了40倍,但是沪深300等指数成分股的市盈率却大大低于这一水平。数据统计显示,6月5日沪深300成分股平均市盈率3290倍,上证180成分股平均市盈率3093倍,深证100成分股平均市盈率3761倍。而据最新数据统计,道琼斯成分股平均市盈率1825倍,标普500成分股平均市盈率1808倍,香港市场平均市盈率16倍,印度市场平均市盈率2288倍。与国际主要证券市场和类似新兴市场的情况比较,我国A股的市盈率水平仍然高出很多。这只是静态比较,但考虑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预期以及资产注入对基本面的改善,众多公司的市盈率还属可投资范围。
    其次是看市净率。从国外证券市场来看,股市的市值对账面净资产的比率,即市净率一般保持在2~25倍左右。不同行业的情况有所不同,有些资产溢价大一些,有些如房地产业还经常会有折价,即市净率低于1。2006年度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28元人民币,而加权平均的股价早已突破10元,市净率已到5倍左右,2007年则更是进一步攀升。
    此外,中国资本市场目前不少上市公司的“收益”是“投资收益”,它们通过相互持股推高股价,这种建筑在资金堆砌之上的“收益”有很大的泡沫成分。短期股市被推得越高,风险积累越大,泡沫破裂造成的跌幅也越大。最危险的是,股市泡沫破裂可能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线。
    所以,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变化,不可盲目乐观,以谨防股市泡沫破裂。
    6后股改时代的寻宝游戏
    前些年,政府为了帮助国企解困,因此创造条件鼓励国企上市募集资金,而民营企业等却很难有此机会上市。因此,大多数上市公司
    是由国有企业改制或由国家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变身而来,加上当时《证券法》中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其国有净资产的折股比例不得低于65%的规定,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表现为国有股一股独大。
    但经历股改后,其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如图4…21所示。
    图4…21股改前后股市对比
    受股改的正面效应影响,今后股市里的宝藏可能出自以下几个方面,如图4…22所示。
    图4…22未来几年股市寻宝图
    以资产注入为例,资产注入是牛市行情里面最具有想象力的投资主题。由于股权分置问题的彻底解决,彻底改变了大股东的思维,由掏空(上市公司)改为注入(优质资产),两类股东的共同利益最终通过做大市值得以体现。而做大市值的唯一有效而持久的办法就是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因此在内涵式增长缺乏动力时,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提升业绩,是非常快速、有效的办法。
    此外,对很多央企而言,整体上市已经成为必须完成的使命。对它们而言,在内在利益驱动和外在政策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可以预料资产注入会成为潮流,如中色股份、西飞国际、沪东重机(后改名为中国船舶)等都曾因为资产注入而使股价表现精彩。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央企背景的上市公司(因为有政策驱动因素)、大集团小上市公司的(因为有做大上市公司的利益驱动)、集团或控股公司有优质资产的(这样容易把资产注入做实)。至于其他没有多大背景、集团或控股公司实力不强或者没有多大优质资产的,则应进行筛除,即使注入,也很难呈现外延式增长。
第四节:利率、汇率和股市
    利率和汇率变动已成常态。对此,股市是否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利率、汇率究竟与股市有何关系?本节简单论述此三者的关系,供大家参考。但是,因为影响因素众多,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此外,我们还将对资金在储蓄、房市和股市之间的流动做些阐述。
    1股市和利率的反向运动
    一般来说,证券市场随利率变化而反向运动。也就是说,加息会使证券市场下跌;减息则会刺激证券市场上扬。这一机理大体上是通过三渠道来运行的。下面以利息上涨来分析其运作原理,如图4…23所示。
    图4…23利率上升对股市的影响
    从上图可以看出,利率上扬将对股市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但是,事实上,股票在加息前后期可能表现相反。加息的初期,股价往往会继续上升,因为只有在经济增长强劲,对资金需求增加的时候才会加息。在理想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大多会有良好的盈利表现,支持股价上升。当股票收益回报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利息时,资金仍会流入股市,因此在加息初期股市仍会走好。不过加息期过后,加息滞后效应开始真正显现,股市就极有可能走坏。当然,利率上调的幅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开始的微调可能无济于事,但是利率不断提升,效应逐步积累,极有可能在某一天就把股市压垮了。
    2汇率和股市的正向运动
    进一步,我们看看汇率与证券市场的关系。一般的,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区分为对个股和对整个股市的影响。如图4…24所示。
    图4…24人民币升值对股市与个股的影响
    因此,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事实上,自2006年开始的股市大牛市的内在的推动力之一就是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导致以人民币计价的各种资产价值都得以重估。
    具体来说,外资进入中国股市、房市等可以享受双重好处。如图4…25所示。
    图4…25外资进入内地投资的双重好处
    这样,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国外各种基金要争先恐后地进入中国了。
    3储蓄与股市、房市间的逐利运动
    这三者的关系主要由资金连接而起,社会资金在存款、股市和房市三者之间流动,
    图4…26资金在各个市场流动
    具体的决定因素是各市场收益率的高低,这充分体现了资金的逐利性:哪个市场收益率高,资金就流向哪个市场。如图4…26所示。
    总体上,储蓄存款增长与实际存款利率成正比,与消费增长、商品房销售、股票投资成反比。一般而言,储蓄分流最为主要的去向是股票市场,而储蓄存款分流又与股票市场价格上涨显著相关。如果储蓄存款分流加快,则表明投资者预期未来股价将持续上涨,如2006年开始的大牛市就是如此。至于1999年…2001年行情,储蓄存款增长变化对行情波动也具有明显的领先关系。
    储蓄分流总体上利大于弊。有利的方面在于可推动直接融资发展,适当减轻商业银行负债过高的压力,促进银行转变经营机制,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增长;弊端有可能加大中小银行流动性管理压力,减少其相应利息收入。
    至于房市,也是资金分流的一大去向,虽然目前房价很高。但是,比较房市和股市的收益率,资金也会在两者之间来回转换,并取得一个大体的平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