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眼球为王-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也带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如果大规模采用电信IP网络,那么中国广电业已投入了数千亿的电视宽带网络将如何发展。再比如,如果运用电信网络,就势必会造成付费电视50%的收视费收入要归电信部门所有。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内容传输市场,广电与电信业是有你无我。这种在内容传输市场可能出现的巨大变化需要广电行业认真的进行研究。非常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一段时间内,广电、电信传输网络并行发展。
  虽然有如此多的不确定因素,但中国广电业必须要跨过付费电视这条河流。因为发展收费电视是中国电视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赢利模式,扩大市场占有最决定性的战役,关乎生存与发展。此外,无论技术上将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对于付费电视内容运营机构来说,只要保证节目的高质量,优质的内容永远是最后的赢家。
    网络电视市场
  截止2004年底,我国宽带用户已达到4280万户,根据电信部门的规划,2008年以前,我国的宽带用户将达到一个亿,届时,宽带用户中消费视听节目的人群将占到总人数的50%以上。正是基于对未来的美好预期,###把2005年定为宽带综合应用年,中国网通确定2005年为网络电视年。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国电视产业市场未来之管窥(5)
从技术发展角度,电话网、电视网、因特网三网合一是世界性的大趋势。
  网络电视的赢利模式主要是由用户定制费、点播费和广告收入组成。
  在网络电视的运营中,电视业主要负责内容提供,电信业主要负责网络传输和用户服务,是跨行业的合作,在收入中是两家分成的。
  关于网络电视的市场空间,我们大致可以这样来估算:
  电信部门预计,2008年以前,我国网络电视的消费人数将超过5000万户,由此,我们预计到2012年,我国网络电视消费会达到1亿户左右。
  网络电视内容提供商:至少全年350亿元的市场潜力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介绍过,网络电视即可以传输现有的开路频道,也可以传输新产生的付费电视频道,它更大的优势是会形成巨量的节目库供用户自由随意点播。因此,电视台的概念在网络电视的运营中会很淡化,或者就不存在,用内容提供商来表述会更为准确。
  用户定制费、点播费
  我们以1亿户,平均每户年消费500元计算。(由于网络电视的主要受众是在大都市,是相对高收入、高文化人群,所以我们估算每户年消费在500元左右)
  1亿户×500元=500亿元。
  按国际惯例,内容提供商与网络运营商各占收入的五成来算,电视业可以分到250亿元。由于这种受众自主收看的形态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也许市场潜力比我们估算的要大得多。
  广告费
  由于是分众传播,网络电视会吸纳大量的分类广告。我们仍然按付费电视频道收入的40%来自广告的比例来计算,有1亿用户,分到的年点播费、定制费为250亿元,那么广告收入就是160多亿元。
  网络电视机顶盒:应不少于500…800亿元的市场空间
  我们以1亿用户,网络电视机顶盒为每台500…800元计算,1亿用户×500…800元/台=500亿…800亿元。当然,这块收入可能与付费电视机顶盒市场有交叉。
  让我们来小结一下,如果能达到1亿用户,每户年花费为500元,那么我国的网络电视市场就有定制、点播费500亿元,广告费100亿元的空间。这其中,内容提供商有至少全年350亿元的市场潜力,网络运营商有250亿元。而网络电视的机顶盒市场应不少于500…800亿元。
  网络电视市场之变数
  市场培育时间
  一部分专家预测,我国网络电视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大约会在2006…2007年,2008年将是大规模爆发点。是否真的如此,需要市场检验。这里还包括要解决技术上的诸多问题以及足够丰富的吸引使用者的内容。
  电视业与电信业的关系问题
  网络电视的出现,打破了行业壁垒,使原来电视业独亨的市场,进来了一个强大的分食者,情况一下子复杂了起来。
  在受众市场。电视业以受众为本,网络电视的核心受众主要是城镇居民,而这部分受众是中国电视市场中最有价值的观众群。如果网络电视得以迅速普及,将会对中国电视市场原有格局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
  在传输领域。电信业IP宽带网会拿到一半的用户点播费、定制费收入,而且,如果网络电视真如预测的那样在近乎几年内得以迅速普及,势必会极大影响广电传输网络的发展。
  在内容领域。网络电视的大规模发展,必然会带来对节目内容激烈争夺。一方面是争夺电视业的现有节目资源,另一方面,大的电信机构正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内容生产能力。
  在广告市场。如果网络电视能大规模地吸引都市受众,那么,对于广告商来说,现有开路电视频道的广告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也许会极大的改变中国电视广告市场格局。
  在付费电视频道和机顶盒市场。在这方面,网络电视与前者的关系是交叉的。用户选择了网络电视,也许就不选择付费电视频道;选用了网络电视机顶盒,也许就不会购买付费电视机顶盒。
  如何处理电视业与电信业的关系是一个新的复杂课题,中国电视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应对,也是一个发展战略问题。或者我们根本用不着什么复杂的思考,因为受众自主收看代表着电视媒介发展的主要方向,电视业与电信业的合作双赢发展就是大势所趋。
  总之,专家们的主要观点是,传统电视、付费电视、网络电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会分工合作,长期共存。而有原创能力的电视机构和电信网络运营商将成为最后的赢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网络电视会成为我国的主流媒体之一,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论的话题。
  手机电视市场
  从技术角度,由于手机电视本质上应用的是IP技术,因此人们把手机电视归为网络电视的范畴。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在这里把它单独分类。
  由于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携,手机的媒体化发展已初现端倪,手机电视、手机报纸、手机杂志已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根据电信部门的统计,我国目前有亿部手机。2005年,支持流媒体的3G技术在我国已开始进入应用阶段,从理论上说,所有网络电视应用方式都可以在手机电视中实现。但由于画面小,使用费等问题,专家们认为,手机电视的主体定位应是信息和服务的需求,而不是欣赏的需求。因此,手机电视提供的节目内容会以短小的新闻、服务、娱乐资讯为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电视产业市场未来之管窥(6)
·用户使用费:至少全年200…300亿元的市场潜力
  如果按1亿手机用户,以每户的每年平均使用费为200…300元计算
  1亿×200…300元=200…300亿元。
  需要说明一下,手机电视的用户使用费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内容定制费,一部分是使用时间费用,使用时间费用应是手机电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内容提供商的市场份额可能不会太大。
  ·广告收入:难以测算
  手机电视也可以获得大量的广告收入,在这里我们难以具体算出。
  ·手机市场:应不少于2000……3000亿元的市场潜力
  要想接收画面内容,目前人们使用的手机都必然进行换代,我们以1亿部手机换代,每台手机2000元……3000元计算
  1亿×2000……3000元=2000……3000亿元。
  根据以上估算,我们大致可以说,我国的手机电视市场应不少于3000亿元的市场空间。这其中,最大的赢家是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至于电视业能从中占多大市场份额,我们还看不太清晰。
  ·手机电视市场之变数
  大规模应用时间:可能会比网络电视稍晚
  在我国,手机电视总体上还是在概念和市场准备时期,除了有关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以外,手机电视的内容制作,手机的整体换代也不是一下子可以实现的。关于手机电视能否能像手机短信那样的普及,那样迅速形成大规模的市场,专家们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一种比较重要的观点认为,手机电视大规模发展应晚于网络电视。
  电视业的市场空间:也许不大
  由于手机电视的用户需求是以信息服务为主,而相当一部分信息,电信部门,民间制片机构也可以生产,因此,在内容领域,电视业到底能进入多少,以及电信业如何与内容提供商分配利益,是与付费电视、网络电视不一样的问题。
  总的来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手机电视领域,电视业的可控性较差。手机电视的主要赢利空间是在通讯流量方面,也就是说在接收时间的长短上面,而这主要是由电信运营商控制的。因此手机电视最大的赢家应该是电信部门。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电视制作机构与手机厂家合作,用丰富的免费内容促进手机销售,而电视机构通过与手机厂家分享手机销售费来获得利润。能否可行,需要市场来检验。
    直播###、移动电视、高清晰电视市场
  直播###:短期市场空间不大
  直播###原则上也应是付费电视的一种,由于它在我国的发展规划中首先是为了解决农村和边远山区的收视问题,因此,短期难有赢利的可能。此外,即使用直播卫星覆盖城市地区,也是与正在迅速发展的付费电视、网络电视争夺同一市场。而前些年国外发展直播卫星,是在网络电视没有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
  2005年,我国直播###可能会进入试运营阶段。
  移动电视:应不少于每年8…10亿元的市场规模
  移动电视是电视业能迅速见效的新增长点。
  上海已经成功,一年半实现了赢利,北京、广州也已开通,许多城市都在积极准备。在移动电视领域,省台和省会城市台有一拼,因为市场原则上只能容纳一家移动电视公司,就看谁上得快,能迅速占领市场。除了省会城市以外,一个省的第二、第三大城市也有发展移动电视的可能。各省的情况不一,要看经济水平和城市规模。
  可能出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移动电视的出现会自然形成一个城市全天候播出的新闻频道。北京电视台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说到移动电视的全国市场规模,我们只有上海的数据。上海移动电视2004年的广告收入将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以此类比,北京、广州市场也应与上海相近。此外,上海移动电视广告价格每年还提高15%……20%。我们初步估算,全国大约有80……100个城市可以开展移动电视业务,按每个频道平均年广告收入800万计算,应有不少于8……10亿的广告空间。
  高清晰电视:形成规模市场需要时间
  前面我们介绍过,高清晰电视本质上是一个技术概念,是传输技术精细化的产品。理论上说,高清晰电视市场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主要包括高清晰电视的销售、机顶盒、用户使用费、广告收入等。目前,在高清晰电视市场运营方面准备最充分的应是中央电视台。早在几年前,中央电视台就试播了一个高清晰电视频道,中央电视台目前已有上千小时的高清晰节目储备。在一些大型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拍摄上,中央电视台都已采用高清晰设备,以增加节目储备。此外还包括演播室、转播车、编辑和录音等配套设备的准备,应该说中央电视台已基本具备了开办商业化运营的高清晰电视频道的条件。与此同时,上海文广集团、深圳电视台在高清晰电视领域也在做积极的准备工作。
  2005年,我国会有商业运营的高清晰电视频道通过有线电视或直播###播出,但从各种迹象来看,高清晰电视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还需要若干年。
  对于高清晰电视节目来说,全国已形成的,有相当规模的数码影院,也是一个市场。比如把电视剧改编成供影院观看的版本。高清晰电视频道在开办初期的主要赢利模式估计会是与电视生产厂家进行高清晰电视机的销售收入分帐。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电视产业市场未来之管窥(7)
  电视节目市场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介绍过,我国目前全年的节目播出量为1001万小时,其中娱乐节目占60%的全国收视份额。我国年产电视剧10000多集,总投资额约为30亿元人民币。电视剧交易约占全国节目交易总量的90%,栏目交易只有10%。约有80%的电视剧是由社会制片公司生产的,而80%的电视栏目和节目是由电视机构自己生产的。
  在数字电视时代,电视内容传播渠道多元化,市场会增加巨量的节目需求,既需要新节目,又需要老节目。总的来看,在传统电视频道,节目需求数量暂时不会出现大的增加,对节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节目数量上大量的增加主要会出现在付费电视和网络电视市场。
  付费电视主要增加的新节目类型有:娱乐节目、服务类节目、专题节目、青少节目等。
  网络电视主要增加的新节目类型有:适合网络电视互动特点的娱乐节目、服务节目、资讯节目、专题节目等。
  此外,付费电视和网络电视对老节目也会有巨量的需求。主要包括老电影、电视剧、老专题、娱乐节目。但在许多情况下,对老节目要做一些改造,以适应新媒体特点,而不是原样照播。
  在赢利上,主要是娱乐节目、专题节目、动画片节目会形成节目多渠道、多地区、多频次,甚至多国家的长时间播出的局面,因此,节目赢利空间会增大,但回收时间会延长,节目的版权保护会越来越重要。
  节目制作:在未来若干年内,将达到全年200亿元的市场规模
  内容制作领域,是中国电视的核心竞争优势。我们以中国电视广告收入的1/3做为内容生产的投入计算。
  2003年的广告收入为255亿元,那麽用于节目生产和购买的费用大约为85亿元。
  我们对2008年我国的电视广告收入预测至少是500亿元,那麽用于节目的费用大约就有166亿元。
  而我们为新涌现的付费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高清晰电视、直播###的节目生产费用无法准确计算,但20…30亿元的市场潜力应该不算是过高的测算。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未来若干年内,我国电视节目制作领域大约会有全年200亿元左右的市场潜力。当然,在这个市场中,有一部分是由各级电视台自己内部消化了。
  在节目生产领域,在〃制播分离〃和新媒体业务将会大发展的背景下,民营电视机构的空间会越来越大,一批〃类型化〃发展的节目公司将会涌现,我国节目、栏目交易只占市场10%的局面会逐渐改变。
  由于付费电视、网络电视的市场培育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虽然总的说来数字电视时代节目有海量的需求,但这种需求会是逐步增加的
    相关产业市场
  中国电视的产业化发展是方向,中国电视的相关产业市场是一个大概念,涉及众多的领域,在这里,我们仅就几个主要的方面作一下分析。
  动画产业:巨大的金矿
  我国生产动画片已有80年的历史,在世界上不算太晚。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动画片生产也有过辉煌,一批优秀的国产动画片曾在许多国际电影节上拿回了60多座奖杯。我国的水墨动画片曾令外国同行们叹为观止,动画行家们称赞中国动画艺术为〃中国学派〃。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外国动画片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使国产动画片相形见绌。根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儿童人均拥有动画片仅秒,而日本这一数字是分钟。有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动画片播出需求量约有万小时,而国产动画片总产量仅为万多分钟。2003年,我国青少节目的相关产业产值约为80亿元人民币,还不到全球总产值的1%。造成我国动画片生产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原因,是动画市场没有按产业规律发展。
  动画产业是以影视动画片为龙头,带动相关商业和娱乐产品的开发,形成多元产品结构和赢利模式。目前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动画文化市场,据统计,目前全球动画产业的产值为2000亿至5000亿美元。
  拓宽市场,走产业发展之路
  国产动画片是要繁荣发展,首先要解决产品通过市场实现投入和产出的平衡问题。
  目前,国产动画片主要是电视动画片存在着高成本与低回收的不合理现象(一般地方台的播出费只有成本的千分之一)。这是一个老问题,长期没有解决,阻碍了国产动画片的发展。
  动画片的经营,仅靠电视播出这一渠道来收回成本或获得丰厚利润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以电视播出为契机,大力开拓各类衍生产品市场,使一部动画片的商业价值得到充分的利用。近年来,一些国产动画片在这方面做了努力,如《我为歌狂》、《蓝猫淘气3000问》、《哪咤》等。制片方开发了各类衍生产品,取得了一些成绩,探索了一些经验。中央电视台的52集动画片《哪吒传奇》图书自出版以来,热销全国,销售额达4500多万元,打破了《哈里·波特》等国外作品长期在北京图书大厦占据少儿图书销售排行榜首位的局面。三辰影库的〃蓝猫〃形象,已经授权文具、玩具、服装、食品、日用品等几乎所有儿童消费领域,共6600多种。中央电视台第三部国产动画大片《小鲤鱼历险记》的创作与开发招标工作也正在全方位启动,齐头并进。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国电视产业市场未来之管窥(8)
纵观世界动画市场,衍生产品是其赢利的主要渠道。
  动画节目的衍生产品指的是在品牌节目的基础上研发出的系列产品。如录音、录相带,图书、玩具、学具(如经迪斯尼授权,印有米老鼠、唐老鸭形象的笔记本、尺子、橡皮、铅笔、圆珠笔等),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印有卡通形象的头饰、帽子、围巾、衣服、鞋子等),以及主题公园、音乐剧等等,种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