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脑袋才有富口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三个问题各自提供的选择中,我们的答案如果都是前者,那向贫走的迹象就很明显了;为了避免向贫走,我们必须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与目标,在M型社会里往富有的那一边移动。
  

建构持续收入
贫穷,是教出来的
  赚钱是一种游戏,
  在这个规模巨大的游戏中,
  我们如果不清楚游戏规则,
  根本就赢不了!
  巴菲特说:“如果你玩扑克牌游戏,经过20分钟还不知道谁是给赢家送钱的人,那么给赢家送钱的人就是你。”赚钱是一种游戏,在这个规模巨大的游戏中,我们如果不清楚游戏规则,根本就赢不了!
  贫穷,是教出来的,也是会遗传的。从小养成舒适型的消费习惯,是让贫者越发贫穷的最主要原因。财富是要通过学习而得来,可一般的父母,只会教孩子多读书,很少教孩子理财知识,学校的课程也很少涉及这些(通常老师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每个人都得自己摸索一辈子。时间与资产的严重耗损,将拖垮穷人的一生,也将连累好几代子孙的命运与未来。
  如果看过《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你将会发现,大多数E象限与S象限的人,是因为听信其他同象限的人的建议,才会走不出贫穷。赚钱是一种游戏,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玩这个金钱游戏,可是在这个规模巨大的游戏中,我们如果不清楚游戏规则,是根本赢不了的。富有的人熟悉金钱流向,在前方早已建好水库,轻松等着大笔金钱流入。穷人(E、S象限的人)与富人(B、I象限的人)思考与努力的方式不同,完全依循两个不同的游戏规则。
  积累财富是建立对物质的基本价值观,以及教导孩子们如何存钱、花钱并生财的过程。日本所实施的长子继承制,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方法,来教育下一代的“财富达人”;德国最资深的投资银行世家梅茨勒家族,谈到过富过三代的秘诀——“不将孩子关进金鸟笼”,培养后代采用最平民化的生活模式:走路或搭公交车上学,读最普通的学校,和同学一起玩耍、一起生活、吃相同的食物等。犹太人原本就有一套积极正面的财富教育观念,来教导孩子采用正确的用钱方式。
  首先,不要乱花钱,花钱要有计划。“富不过三代”并非打不破的魔咒,能够富过好几代的家族,都有非常严格的培养后代“财富”观念的方法。从小过上富足的生活,容易让孩子贪图奢华,习惯于舒适型的消费方式,喜欢逛街购物,往往导致家庭经济状况出现问题——孩子在早期养成的奢侈习惯,从此将禁锢他们一辈子。
  高雄一位中年妈妈,在工厂倒闭之后每天闷闷不乐,最后竟自杀 8次。她痛苦的根源是儿子积欠了高额信用卡债务,每次银行打电话来催讨,父母就代为缴纳,没想到儿子变本加厉,刷信用卡的次数越来越多。这位妈妈不胜其扰,几次自杀未遂,只好向媒体哭诉:没想到老来不得闲,年轻时打下的经济基础,也因为帮孩子还了几百万新台币的债务而不复存在,让老年生活顿时陷入困境。
  面对信用卡债务积压,相当多的“卡奴”不知如何偿还负债,这凸显了国民理财教育不足,信用卡债务的高利率会要人命,无论是否受过高等教育,我们都应该知道这种理财常识。
  现在年青一代习惯“先享乐、后负债”,等于是拿未来的收入提前预支,甚至超支,不仅扼杀了自己的“金母鸡”,而且所付出的代价竟是背负无法偿还的债务。国际生命线组织曾统计,因经济困难、现金卡与信用卡债务而求助者的电话逐月激增,每月高达600多通,且求助者年龄层集中在25~35岁,近年来年龄更有下降趋势。年轻人还不起信用卡债务,也拖累了父母。
  现在年龄在30岁以下的新生代,从小生长环境优越,主要是因为父母经历了台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快速起飞,及股市、房市大幅上涨的过程,财富迅速累积,而他们都希望给孩子更好、更充实的未来。不过这些突然具有经济实力的父母,却可能培养出“何不食肉糜”的下一代。
  从小衣食无虞的新生代很难想象:“钱会有不够用的一天。”他们当然也无法培养出经济或财务方面的忧患意识。许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是选择住在家里、让父母养,他们自己赚钱自己花,如果不够花,还是请父母救急。
  至于更年轻的孩子,父母虽然也想给他们最好的未来,但经济实力却大不如前。这是因为台湾正步入发达经济体行列,经济增速趋缓,加上经济不景气让企业降薪,许多父母关心的是如何保住饭碗,而不敢奢望升官加薪,或是靠房地产、股票大赚一笔。这些被房贷、孩子的教育费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父母,根本无法像上一代父母一样快速累积财富。
  可以想见,这一代的父母已经没有能力供养毕业后在经济上还无法独立的孩子。如果未来孩子变成“月光男”或是“败金女”,自己赚的钱不够花,欠债一大堆,还要父母代为收拾残局,很可能拖垮父母的经济基础,侵蚀其退休老本,这时的养儿就是“烦恼”,更不用期待“防老”了。
  千万不要在年轻时就开始负债。赶快处理负债,否则别说是累积财富为未来储蓄,有可能,负债将直接预告未来的贫穷人生。
  

脑袋决定口袋(1)
贫穷,是教出来的
  脑袋决定口袋
  拿走我所有的财富,
  把我丢在沙漠,
  哪怕只有一个商队经过,
  我都会再次成为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
  有一个千万富翁每天在公司里忙进忙出,指使员工做这个做那个,忙得要死,可再怎么赚还是只赚到同样多的钱。
  某天,他认识了一位亿万富翁,他问亿万富翁每天都在做什么,亿万富翁带着千万富翁去看自己每天在做的事,就是和其他亿万富翁打打高尔夫球,喝喝茶,聊聊天,交换一些意见。千万富翁觉得很惊讶,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于是他也试着开始这样做。
  原来,这群亿万富翁聚在一起所讨论的任何商机,都是千万富翁没想到的,所以当千万富翁开始拥有亿万富翁的脑袋后,也不知不觉地在3年内成为亿万富翁。
  穷人看口袋,富人看脑袋。穷人一门心思只想留财富给孩子,却不知留下财富给子孙不见得能提升他们的生存能力。不是自己挣来的钱,拿在手里总不是那么让人心安理得;我们从小就不应乱给孩子零用钱,或让孩子养成奢侈的习惯。
  知道沃尔玛集团的沃尔顿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吗?他们所奉行的财富教育核心理念是“劳动让人有价值”。董事长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在生前从不给孩子零用钱,因此4名子女从小就开始“打工”,包括修补仓库的房顶、晚上帮忙拆装简单的货物,或是在商店里擦地板,等等,老沃尔顿则以一般工资的标准给子女报酬。
  罗布森·沃尔顿(Robson Walton)是沃尔玛集团的现任掌门人,他十分感激儿时所受的锻炼,并指出:“童年的训练,让我喜欢自力更生的感觉!”
  温世仁曾说:“对子女的支持,应以完成教育为原则;留下财富给子孙,只会削弱他们的生存能力。”因此,如果你已身为父母,你就应该早点培养孩子的财商,想给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就从进行理财教育开始吧!
  帮自己及下一代换一个亿万富翁的脑袋。想要脱离贫穷,我们唯有不断学习财富知识。
  博恩·崔西是当今全球最负盛名的成功策略大师,他曾是一个来自中下阶层家庭的孩子,高中因贫困而失学,受限于知识贫乏及学历不足,在20~30岁的黄金岁月从事的职业是洗碗工、锯木工、建筑工人、船员、加油站工人等,收入仅能果腹,他甚至无家可归,只能以车为床,露宿街头。
  30岁那年,他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比别人成功?我该如何改变命运,摆脱贫穷的宿命?”他发现,改变的关键来自于不断学习、愿意尝试、坚持足够久,这样有助于提高成功的概率。
  有钱人永远知道如何随季节播种,如何抓住趋势。比尔·盖茨说:“拿走我所有的财富,把我丢在沙漠,哪怕只有一个商队经过,我都会再次成为世界首富。”获得稳定财富的关键在于不断学习。因此,要想永远成功,我们只有永远学习。要知道,上一个世纪成功的理由,往往是下一个世纪失败的原因,未来4年之内,至少有1/4的知识会过时。
  很难想象,许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就很少看书,不知大脑中储存的知识已经过时。大脑中储存的知识过期,无疑会使自己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失去最重要的竞争力。没有竞争力的人们,只能用人类最不擅长的方式以劳动力、生命换取金钱。但有些时候,人力确实连机器都不如。人们会超时加班,彻夜工作,却忽略人类优于万物的大脑。是什么教育环境,使人们不爱学习、忘记学习这回事?

脑袋决定口袋(2)
洛克菲勒说:“整天工作的人,没有时间赚钱。”千万不要为了多赚钱而超时工作,也千万不要兼职,除非工作本身能为我们带来学习与成长的条件。
  如果我们的经济状况出现问题,我们首先应检视的是大脑。目前我们的财务状况,绝对是大脑价值的投影,想致富,我们必须先扩大自己的视野。一只蜜蜂停在屏幕上能看到什么?它只能看到杂乱无序的光点,除非它飞起来。我们只有在对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领域投入更多的能量,才可以创造更多的收入。
  是不是搞错工作的目的了?
  老板的任务是发给我们薪水,
  让我们在公司学习、实现人生价值。
  至于如何致富,
  那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了。
  创造个人的愿景,实现自我目标,就是工作的价值。
  有3位意气风发的少年,十分热爱乘风破浪的海上活动,尤其是爱上驾驭船的*。20年后,3个人依然对开船有无限的爱好,却创造了不同的生活。
  少年甲买船当渔夫,每天在渔港来回穿梭,开近海渔船的他,为了家庭、孩子的开销,必须赶上每日清晨渔货市场的批发,早出晚归,生活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所以开近海渔船是件苦差事。
  少年乙买的是阿拉斯加邮轮,每一趟远行,都是重达数千公吨①的邮轮,载着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欣赏美丽的冰河、冰川,对他来说,开邮轮充满了生活乐趣。
  少年丙购置私人游艇,每年一定远征各地,挑战不同的海域,由于事业飞黄腾达,更是有数千名业务人员为他工作,创造数千万新台币的年收入,因此他每年开私人游艇要花好几百万新台币,他认为驾驶私人游艇是在享受人生。
  同样是开船,生活的质量却有着天壤之别。
  任何情商高的人都认为,当工作的重点放在追求生命的乐趣上时,工作不但越做越有趣,而且凭借良好的工作表现,我们就越有可能累积财富。工作是为了带给我们人生价值,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找到生命的旋律,让我们有成就感。创造个人的愿景,实现自我目标,这才是工作的价值。
  一般人背负“为钱工作”的沉重心情,一旦工作遇到任何阻力,则极易陷入无奈的痛苦之中,不但让生命空流逝,也离财富越来越远。切记:工作不是为了赚钱或养老。年轻时努力工作,年老时要靠公司养老,靠公司照顾我们一辈子,这样的事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天方夜谭。老板的任务是向我们提供薪水,让我们在公司学习、实现人生价值。至于如何致富,那是我们自己的事了。
  不要搞错财富的定义,拼命用工作与生命换取金钱。
  一个事业心强的男人,天天忙到三更半夜,年过35岁的他,还没有娶老婆,虽然现金存款直冲七位数,但是幸福基金却是0。
  生命就像一条长长的路,他每天努力盘算着,究竟要赚多少钱才能付清房贷,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娶妻、生子。过度的操劳并没有带来回报,这一天,一个噩耗突然传来,医生宣布他得了恶性肿瘤。为什么他的人生并没有“从黑白变为彩色”呢?
  因为从过去直到现在,这个男人的生命一直都是“黑白”的。现在他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却流下了后悔的眼泪。
  就算从事医生、律师等理想的职业,我们都不该用时间换取金钱,但为了保持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平衡,大部分人失去理想而陷入疯狂状态,仿佛大家不需要时间,只需要金钱!。 最好的txt下载网

脑袋决定口袋(3)
根据调查,65%的台湾人希望生活的节奏放慢,自己过着悠闲的生活,至于原因,61%的人表示,他们花费太多时间只为了养活自己,并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81%的受访者更期待与家人在一起,56%的人则强烈渴望将时间用到个人的兴趣及理想上。
  《无限的财富》一书的作者指出,未来社会提供的最大机会是在流通领域,而非生产领域,因为有许多技术尚未在流通领域里应用,许多流通领域大型企业的成功之道,在于向顾客传授新产品与服务方面的知识,改善他们的生活。
  究竟人的一生能够赚多少钱呢?我想这是个十分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是体育健将就好了,像老虎伍兹20岁时已经赚 1 600万美元,或是迈克尔·乔丹拥有传奇般的收入,因此有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努力练球,梦想自己成为下一个体坛的明日之星!
  看到这些人,你会想到什么呢?值得注意的,并非你现在赚多少钱,或你愿意在工作上投入多少努力,你也不需考虑自己有多少才华。你要知道的,是钱的轨迹,只要知道钱的轨迹,要赚到钱,其实是一件容易的事!
  许多人像每天在笼里随着转轮快跑的仓鼠,为了生活费、车贷、房贷、子女的教育费等,忙得团团转,就算跑得再快,还是在原地打转,即使累得要死,还是依旧无法停下来,也找不到出口。如果我们得为仓鼠笼里的生活费、车贷、房贷、子女的教育费等费用忙得焦头烂额,那么记住,我们得帮自己想办法找到出口,学学亿万富翁正在想的事,那样我们就不用困在仓鼠笼里发愁了。
  我们必须思考的是离开仓鼠笼的方法,而不能用原本习惯的无意识奔跑的仓鼠式的思维来思考。现在的我们,是用自己过去的思考方式,而走至今天这步田地,并维持同样的行为模式,因而不可能成为我们梦想中的那个样子。
  我们应该学着用工具赚钱,而不是耗尽自己的生命来养家。我们必须是为了累积竞争力,忙着建立系统,或创造自动生财的器具而工作。千万要记得,凡是用时间、生命换得的钱都不能花!很多人上班或开店,可能日以继夜、不断地工作,他们永远是在用生命去换钱。
  财富不应该用生命赚取,我们应该是利用系统,让财富源源不绝地出现。
  学会让钱自己进来
  有钱人早已掌握赚钱的技巧,
  聚财的管道与模式早已建立完成。
  他们在财富流动的前方已经建好水库,
  只等着让金钱自己流进来。
  人类的财富分配从第一波土地分配,到后来建立在工厂、计算机、互联网基础上的财富分配,再到现在的第五波,已经进入了另一种领域,蓝金①、生化科技。20世纪70年代的创新是微波炉,80年代是录像机,90年代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在80年代把握机会的人,现在都已成为百万富翁;在90年代把握机会的人,则已成为亿万富翁。
  有钱人早已掌握赚钱的技巧,聚财的渠道与模式早已建立完成。他们在财富流动的前方已经建好水库,只等着让金钱自己流进来。
  许多富裕国家的人,从小就把孩子的财富教育摆在学习目的的第一位。从民间到政府,各界都致力于推广财富教育,人们认为与其无止境地给孩子提供金钱,不如教他们学会增加财富的方法。
  日本基金经理人村上世彰,就是富爸爸教育下的少年得志者。村上世彰从念小学四年级时就学会炒股票,村上的父亲在他就读大学时,丢给他1 000万日元的零用钱,告诉他说:“从现在起你的财务就开始独立吧!别再来向我要钱了!”
  于是他拿1 000万日元去投资股市,将资金翻了好几番,赚得好几亿日元的资产,又用这笔资金成立AMC资产管理公司,短短几年间,他的公司资产又翻了几百倍。
  美国股神巴菲特从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极高的财务智商,他在14岁时,利用送报赚来的1400美元在内布拉斯加州买了一块约40亩的农用土地,然后出租给别人赚取租金,小小年纪就做了地主。
  如果在获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的同时,我们能够丰富自己的财经知识,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模式,那就可能是我们未来的致富因子。从小打开财务的窗口吧!我们要认识到财富的秘密:财富是自己来的,不是用劳力取得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方法,有了方法,自然会有路带我们到想要到达的地方。
  我们亦可用更聪明的方法累积财富。学校只教我们不要不劳而获,却很少教我们如何一劳永逸。致富的关键,是学会杠杆操作,做一次,得更多。
  我们大可选择让自己致富的行业类别,如果这个行业又是自己的兴趣所在,那我们的人生已经有一半是完整的了。只可惜很多人终其一生不知自己有其他选择,踉踉跄跄走了一辈子。
  如果你还在持续彷徨,用许多笨方法累积财富,请好好阅读以下的故事:
  一个农夫养了一只母鸡,有一天农夫发现它每周都产下一只金蛋。
  农夫把金鸡蛋卖了,到城里招摇、乱花钱,但金鸡一周只下一只金蛋,很快就无法满足奢侈的农夫了。这天,农夫竟异想天开,把母鸡杀了,他想一次得到所有的金蛋。
  结果呢?母鸡肚子里什么都没有。
  拥有一只持续生金鸡蛋的母鸡,多么令人羡慕!这一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发明这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有了自己的下金鸡蛋的母鸡,等于拥有持续收入。
  个人是这样,企业家也一样。企业家看到的,是制造更大的系统与独立运作的赚钱体系,而上班族却可怜得只想到更多的工资。不同的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