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向-后奥运时代的中国经济-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8年上半年,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减速并不明显,而到了7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然仍达,但是房屋销售量呈下降趋势,如此势必造成下半年收入的降低。另外,随着贷款减少,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将会减速。

三、 后奥运时代宏观政策会怎样变化(2)
油价高涨,抑制了对汽车的需求,产品出现积压,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显现。汽车业经历着产业扩张过快带来的发展瓶颈。针对发展中遇到的潜在产能过剩问题,汽车行业应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把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为当前发展和调整的主线,注重依靠市场机制,推动联合和兼并重组,提高自主品牌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
  奥运会的召开,或许对北京及奥运协办城市的投资规模有一定影响,但对全国整体来说影响应该很小。毕竟不是奥运会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动因。受全球经济放缓及宏观调控的影响,后奥运会时代的经济发展正在放缓。
  出口下滑威胁预计在加大
  我国长期靠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下,出口也受到影响。。
  出口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困境。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加工出口,产品功能老化,导致大量企业倒闭、裁员。然而新兴的资源密集型的重工出口受国际保护主义和本国抑制措施所限制,发展速度也趋放缓。
  在目前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前景趋势下滑的预期下,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经济放缓的影响,我们要放缓人民币升值幅度,尽管调高一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还是有限。预计出口下滑趋势的威胁可能还会增大。
  在投资、出口都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有效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为经济平稳发展的重点。内需不振不在于投资,而在于消费。但是,2008年1~6月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难以延续2007年20%的消费增速。收入增长的放缓使扩大内需难度更为艰难。
  因此,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从前期的以通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从紧政策中,全力向保经济增长倾斜与努力。
  3。 财政倾斜后奥运经济会笑口常开
  北京奥运会期间,摩根大通中国市场研究主管龚方雄的4000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方案使得中国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股市当日暴涨。龚方雄在报告中说,中国政府决策层正在审慎考虑一项总金额约为2000亿~40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包括减税、稳定国内资本市场和支持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等措施。”虽然是一家外国投行机构的经济预测报告,但使得中国股市当日大涨7%。
  龚方雄认为:“美元的走强导致流入中国的“热钱”减缓;贸易顺差随着出口的放缓而减少;国内通胀形势也将继续呈现下降之势,这些都将为决策层在2008年稍晚放松财税政策提供契机。”虽然此报告为一家之言,但也反映了经济运行中股民对于资产大幅度缩水以及实体经济对稳定国内资本市场的渴望。后奥运时代政府在财政政策上的改革调整,将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与倾斜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重大。2008年,为了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国家对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进行了上调,如纺织行业出口产品退税率普遍由11%提高到13%。同时央行已同意调整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的基础上调增5%,此额度将用于中小企业和农业领域。
  中国的很多中小企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他们的生存状态非常恶劣。既要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要忍受各种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压力,融资渠道很小,行业经营困难,在巨大压力下,导致大量企业关闭。
  虽然央行增加了5%~10%的信贷额度,会有约2000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资信问题,各类商业银行对增加中小企业放贷业务并不积极。这就要求国家应该进一步采取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特别是针对中小科技型企业,采用财政出资担保,以及鼓励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等。
  刺激对居民消费的扶持
  当前中国经济疲软的形势下,抑制居民的消费因素很多。如企业经营不利、下岗失业压力增大,从而影响居民的收入预期与消费信心;股市的连续下跌也不利于消费的增长;社会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增长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乏力;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例如养老的忧虑等。

三、 后奥运时代宏观政策会怎样变化(3)
中国人的消费理念比较保守,若要改变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政府应该加强一些保障性制度的建设,让居民能够放心消费。例如通过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财政补贴,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在负利率时代,取消利息所得税;在通胀时代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来避免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抑制,同时也可抵消收入增长放慢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以拉动消费需求。
  奥运会已在中国成功举办了,并取得圆满成功。北京奥运会的主题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精神。虽然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一种调整期,也许这个调整周期与全球经济大环境相关,而这更要我们审时度势来化解各类经济矛盾。后奥运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就是在全球经济减缓时,中国经济要走出迷津,在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求得发展。
  4。 两率再降预示宏观调控将结束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夜,人们预料中的降息、下调准备金率提早给“释放”了。央行决定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事实上宣告:从紧的政策已经真正的松动,再次“双降”为市场注入,流动性,避免经济陷入通缩的泥潭里而不能自拔。同时中国央行在与全球央行达成共识,进入新一轮的降息通道之中,以尽量避免外部经济环境带来的经济大滑坡。在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将结束,新一轮的经济扩张政策已经曙光在即。
  对于股市来说,缺乏流动性是市场之殇。2007年,在防范所谓的“流动性过剩”的指引下,加息、上调准备金率的“连环炮”终于把市场从6124点的高位给拉下来。2008年世界形势突变,次贷危机的第三浪有可能重创世界实体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呼吁从紧政策的放松,遏制“大小非”等产业资本减持的冲动不绝于耳,央行和证监会联袂出手,连续两次“双降”,势必会为股市带来更多的流动性。
  “两率”再降对于楼市来说,也无疑是利好消息,而且这个利好将意义深远。这一年来楼市的观望气氛严重,一方面是2007年的房价涨幅大大透支了民众对于房价的预期。另一方面,在从紧政策的打压下,楼市的疯狂性得到大大的遏制,房地产市场也逐渐趋于理性。
  “双降”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再次给出明显的信号,消极等待将会大大错过机会。房地产市场的活跃性,不可能在中国这样一个正迈入城市化进程中而突然夭折。人们可以再等待,但是随着经济扩张政策再次兴起,房地产市场的颓势将马上扭转,房价将永远是昨天最便宜。
  现在全球都进入了减息通道,我们一方面要顺应大势,另一方面要拯救市场流动性紧缩的问题刺激经济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降息下调准备金的通道,这个通道早打开比晚打开好,成本要低得多。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核心精神给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当前国际环境不容乐观的前提下,市场要想继续反弹,楼市要想摆脱低迷,中小企业要想可持续性的发展,经济要想避免衰退,国家的政策还要继续“护市”,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等。我们乐观的预计着,随着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即将结束,我国经济将朝着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发展,新一轮的宏观经济扩张政策的曙光已在眼前。
  

后 记
中国的经济到底何去何从?楼市和股市在经历了2007年疯狂和2008年的理性回归甚至是低迷的冰火两重天后,该怎样走?中国的经济政策在面临日显放缓的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该怎样调整?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冲击波到底何时结束?世界经济在经历通胀突破后陷入的通缩,何时能够复苏?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困扰着我。
  这本书实际上是我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动笔写的,很多章节都是对当时中国经济领域发生的一系列热点问题的分析和预判。作为一线企业的老总,对中国的经济政策比较关注。中国的经济走势和世界经济的态势对于微观企业的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008年是奥运年,关于后奥运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实际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也对我们的企业制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的经济学理论就不能很好的解释当前的中国经济的现象,需要从新的视角去研判、去探讨。我就将自己在实践领域遇到的困惑和一些经验进行梳理,逐步形成了这部拙著,期待和朋友们探讨。
  西方经济理论对于研究经济现象固然重要,但面对着国际形势的逆转,中国的经济学专家也开始了反思。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照本宣科”的从紧货币政策,被认为对抑制通胀压力具有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后学界发现,仅仅“从紧”一项;并没有让中国经济一如既往地在全球风暴面前继续传奇性的独善其身。从而看到,就从目前中国的国情出发,还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经济理论来行事。
  思想总是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在写作过程中,特别是在楼市篇中得到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地产理论鼻祖孟晓苏先生的指导,孟先生前瞻性的观点使我获益匪浅,在此深表感谢。
  同时感谢媒体对我的支持,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编辑们,一年多来对我近100万字的的财经文章的大力推荐,使受众对我的观点有所认识。这里要特别感谢的是新浪网、搜房网、搜狐网、###、凤凰网、和讯网、中金网、新民网、腾讯网、东方财富网、东方早报、新民晚报、武汉大学出版社等全国各大媒体的厚爱与支持。感谢我的家人理解和支持,还要感谢我的一些铁杆笔友的建议与鼓励,才使我在商海漫游的忙碌中,完成了这部15万多字的原创性经济读物。
   。 想看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