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里历1647年11月7日,我们带着金银财宝离开了宝藏谷。”
“格里历1647年11月11日,我们重新发现了马拉尼翁河,顺着马拉尼翁河往下飘流,在马拉尼翁河河口,一条更大的河流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知道这是亚马逊河,我命令全速向这条大河的下游行驶,时间一天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过去了,终于,我们看到了海洋,到达海洋的这天是格里历1648年1月24日,我永远无法忘记这个希望日。
从太平洋的厄瓜多尔出发,到看到大西洋,在亚马逊雨林中穿行了一年多时间,简直噩梦般,我再也不敢想起。”
“格里历1648年1月28日,我们建造了一艘更大的帆船,满载金银财宝驶向海洋。。。。。。。,该死的,我们碰到了海盗!!!。。。。。。。”
日记写到这里没有了,陈锐已经知道了弗雷德。萨尔多加的结局了。
弗雷德。萨尔多加的日记落在了一个英国海盗手里,英国海盗不认识西班牙文,错过了一个巨大的宝藏。
弗雷德。萨尔多加的日记跟他的贵族徽章放在一个小箱子里,与海盗的宝藏埋藏在托尔图加岛。
现在,日记落在陈锐手里。
日记的最后一页画了一幅地图。
在地图上,画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马拉尼翁河,在马拉尼翁河中下游左岸地图上大概2厘米处,做了一个‘x’的标记,表示这是宝藏谷的位置,又用一此表示山、河、山谷、沼泽等一些符号描述宝藏谷周围的环境。
地图上标记的离马拉尼翁河中下流左岸的2厘米距离到底是多少,陈锐不得而得,有可能是是几十公里,也有可能一百多公里。
不过,从11月7日离开宝藏谷到11月11日到达马拉尼翁河河口,其间走了4天时间。
推测这个距离是几十公里到一百公里之间,不会超过100公里。
就算如此,要凭这张简单的地图去亚马逊丛林寻找宝藏谷也是非常困难的。
这时助卡尔森。哈里敲门走了过来,对陈锐说道,“陈先生,希尔伯爵的东西送到了。”
“好,知道了。”
陈锐将日记、日记译本收起来,放进抽屉里,走出房间。
外面放了两个箱子。
希尔伯爵站在旁边。
“希尔伯爵,非常感谢。”陈锐说道。
“快打开箱子看看吧。”
陈锐点了点头,打开箱子,是羊首。
羊首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写实风格造型。
铸工非常精细,羊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
打开另一个箱子,是蛇首。
陈锐将这两个十二生肖兽首放在宝库中,连同孕海珠空间茅屋里的先秦书简。
宝库非常安全,要通过陈锐的指纹、瞳膜以及几十位数的加密密码三个条件才能打开。
---
第二天,杨教授找到陈锐。
“小锐,听说,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羊首和蛇首在你手里。”
羊首和蛇首在自己手里,肯定瞒不过一些人。
再说陈锐也并不想瞒过谁,不过,陈锐很好奇希尔伯爵昨天下午才将兽首铜像送到,杨教授今天就知道了。(《从岛主到国王》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
。。。
<;/br>;
第五十二节 先秦竹简()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从岛主到国王》更多支持!
陈锐点了点头,说道,“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其中羊首、蛇首确实在我这里。
这要感谢希尔伯爵,是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一个没落的英国贵族家庭发现的,一直保存在他家族的宝库里。现在,收藏在我手里了。
我很好奇,希尔伯爵昨天下午才将兽首铜像羊首、蛇首转让给我,你们今天就知道兽首铜像羊首、蛇首在我这里的消息。”
杨天明教授笑了一声,说道,“恐怕不止我们两个人知道这个消息了。
事实上,兽首铜像羊首、蛇首昨天出现在英国海关,就引起了国内很多人的关注。
稍一打听,发现负责运送兽首铜像的人是希尔伯爵的管家伯尔克,可以确定兽首铜像的主人是希尔伯爵。
运送两个兽首铜像的飞机飞往海地太子港首都机场。再联系到希尔伯爵一直住在你的岛上,与你的关系相交莫逆。
所以,很多人猜测希尔伯爵可能会将两个兽首铜像转让给你。”
海释之教授也笑了笑,说道,“或许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的蔡先生已经正在飞往太子港首都机场的飞机上,一直下落不明的国宝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羊首、蛇首忽然落到你手里,他能不急吗?”
这时,卡尔森。哈里走了进来,对陈锐说道,“陈先生,外面有位叫蔡先生的人找你。”
杨天明、海释之两人对视了一眼,笑了笑说道,“说曹操,曹操就到。”
陈锐对卡尔森。哈里回道,“让蔡先生进来吧。”
几分钟后,卡尔森。哈里带着三个人走了进来。
走在前面的是一个老年人,精神健硕,眼睛有神。
陈锐迎了过去,笑着招呼道,“蔡老,你好。”
“陈先生,你好,久仰大名了。”蔡老说道。
“客气了。”
“我来介绍一下。’蔡老把身边的两人介绍给陈锐认识。
吴国瑞,文物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在青铜器研究、鉴定方面有非常深的造诣。
郭敬昌,中国著名杂项、青铜器评鉴专家。
吴国瑞年纪大一点,大约有6~70岁,满头白发。
郭敬昌稍显年轻一点,4、50岁的样子,显得非常利索、干练,穿着一身中山装,人也非常有精神。
“你好,吴先生。”
“郭先生。”
“陈先生就不用再多介绍了,久仰大名了。
西班牙运金船‘幸运星’号的发现者、打捞者,古印加帝国宝藏的发掘者,被称为本世纪最有名的寻宝人,探险家。
上半年,又大手笔地购买了托尔图加岛东部78。12平方公里土地,成为中国人在海外购土的第一人,这次,陈先生又收回了中国的国宝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羊首、蛇首。
陈先生现在的名气在国内可以说如日中天,整天都能听到圈内人谈到陈先生的名字,都听出茧来了。”郭敬昌笑着说道。
大家寒喧了一会儿。
蔡国运谈起这次来的目地,对陈锐说道,“陈先生,可以让我们欣赏一下你收藏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羊首和蛇首吗?”
“可以,非常欢迎。”陈锐点了点头。
“大家请跟我来。”陈锐走进书房。
蔡、吴、郭以及杨、海两位教授一行人跟随在陈锐后面。
陈锐走到书架前,从书架上按一定的规律抽出几本书。
机关启动,书架一部分结构向窗户门一样翻开,露出一个电子显示屏。
原来书架被巧妙地设计成一个宝库大门的秘匙。
陈锐在电子显示屏上输入加密密码,然后验证指纹、瞳膜。
“咔~’的一声轻响。
秘室门打开。
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普通的房间,房间面积大约有十几平方米。
房间地面铺的是红木地板,踩在上面咚咚作响,声音清澈。
在房间墙角摆放着一张博古架,博古架上放满了竹简,在房间左侧摆了一张红木条桌,红木条桌上摆放着两个兽首铜像。
在墙壁上挂着几幅应景的字画。
房间显得古香古色。
此刻在房间里最吸引大家注目的是摆在红木条桌上的两个兽首铜像,羊首、蛇首。
几人快步走了过去。
“陈先生,我可以上手吗?”蔡国运对陈锐问道。
“可以,请大家随便。”陈锐点了点头说道。
蔡国运从口袋里拿出一副白色手套,戴在手上,拿起羊首,仔细地欣赏。
另一个蛇首被吴国仕拿在手上。
而没有上手的郭敬昌在房间了转了起来,欣赏着房间里的东西。
欣赏了一会儿,蔡国运将手上的放大镜放在桌上,开口说道,“这个羊首表面颜色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
且铸工精整,表面还以精细的錾工刻划,像上面动物绒毛等细微之处皆一凿一凿锻打而成,清晰逼真,鼻、眼、耳等重点部位及鼻上和颈部皱褶皆表现十分细腻,不见一丝马虎,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
与保存在国家博物馆的鼠首、兔首,以及保存在保利艺术博物馆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等兽首铜像一般无二,毫无疑问,这是真品无疑。”
稍后,吴国仕放下了手上的蛇首,点了点头,“真品,稀世珍宝。”
“这些。。。。。。,全真的吗?”博古架前,郭敬昌惊声大呼起来。
“小郭,你发现了什么东西,让你这么失态。”蔡国运转头诧异地对郭敬昌说道。
“你们快来看,简直。。。。。。,我想这些足以震惊中国文物界和历史学界。”郭敬昌开口说道,语气中带有颤音。
闻言,两人快步走了过来。
---
感谢埘绱づ风,简单小k;南宫丶影舞的再次慷慨打赏,非常感谢。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各位书友,觉得本书还可以看的话请收藏一下,有推荐票的书友们请投一下推荐票。
再次感谢大家!(《从岛主到国王》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
。。。
<;/br>;
第五十三节 《乐经》305卷()
“这些?。。。。。。”蔡国运、吴国瑞也惊声呼叫了起来。
一卷竹简被摊开放在桌子上。
竹简由上百片长约二尺多,宽约2指的竹片编缀而成,每片竹片写字一行,字是大篆,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
字非常美观独到,温润、华贵、空灵,用笔干净利落,不用勾连和牵丝,这让人联想到弘一超然物外的行楷书法。
郭敬昌在杂项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曾系统学习过大篆。
郭敬昌将桌上的竹简拿在手中,逐字逐句翻译出来,”谓天宫夹钟阴声,其相生从阳数,其阳无射。无射上生中吕,中吕与地宫同位,不用中吕上生黄钟,黄钟下生林钟,林钟地宫,。。。。。。。”
“这是《乐经》。”郭敬昌还没将竹简的内容念完,蔡国运已经大声惊呼起来,因为太过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了。接着转头对陈锐急切地问道,“陈先生,这些竹简都是真的?与这一卷竹简同属同一部书的竹简还有吗?”
蔡国运连续问了陈锐两个问题,语速极快,可想而知,他此刻心里的激动。
陈锐点了点头,说道,“这些竹简都是真的,在与这一卷竹简同属同一部书的一共有305卷。”
说完,陈锐指着一张条案上摆放整齐的305卷竹简对蔡国运说道,“这些竹简都是。”
战国至魏晋时代,古人的书写材料是竹简,用削制成的狭长竹片编缀成册。由于,在一片竹简上写不了多少字,一部书的简牍往往要装了好几车子。
古代人说的‘学富五车’,说的是念的书超过五部车子装的简牍。
《乐经》由305卷竹简写成,差不多可以装四、五车了。
闻言,蔡国运不顾失态地快步走到条案前,拿起一卷竹简,摊开,低头看了一会,随后抬起头来,双目圆瞪,脸上露出不可思议地表情,震惊地说道,“这些全部都是,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传承有秩的《乐经》全篇。”
要知道,先秦学术传统久远、深厚,先秦学术在六经。《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其中就有《乐经》,《乐经>;是比《周易》、《春秋》还重要的学术。
后来的四书五经,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什么没有《乐经》呢,是因为《乐经》亡佚了。
《乐经》毁于秦火,秦火之后,《乐经》已不流传了,乐官只能演奏而不能讲出理论。
在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就说,“古者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六经》,至秦燔书,《乐经》亡,今以《易》《书》《诗》《礼》《春秋》为五经。
南朝沈约在《宋书。乐志》里也说:“及秦焚典籍,《乐经》用亡,汉兴,乐家有制氏,但能记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
明白了《乐经》对先秦学术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就不难理解蔡国运的失态了。
事实上,不止蔡国运失态了,吴国瑞、郭敬昌以及杨天明、海释之都失态了,心里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激动。
五人几乎趴在《乐经》竹简上,像珍宝一样将一卷卷竹简捧在手里。
蔡国运、吴国瑞、郭敬昌三人的失态很好理解,他们是文物学者,非常明白,这305卷《乐经》竹简代表什么,代表着埋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的先秦时代缺失的最重要的一环,‘乐’。
一直说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最重要的一环是什么,是‘乐’。
而杨天明与海释之虽然不是文物方面的学者,他们没有蔡国运、吴国瑞、郭敬昌三人理解得那么深,但他两人自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乐经》这本与构成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骨架的‘五经’齐名的先秦著作出现在他们面前,失态也再所难免的。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文化学者、文人,谈到《乐经》的失佚无不叹息,遗憾,痛恨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现在,《乐经》305卷竹简的出世,中国的文化文人再也不用叹息,遗憾了。
《乐经》305卷竹简称为稀世奇珍,至宝也不为过。
普通的文物,比如说瓷器,其一;它们好看,有艺术欣赏性。其二,它们蕴含了中国的瓷器文化。但,在每一件瓷器身上他承载的东西很少。
从《乐经》305卷竹简,首先它是文字的载体,通过对这些文字在研究,使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先秦的学术、历史以及文化。其次,先秦学术在六经,《乐经》就重要的一经,《乐经》毁于秦火,让历朝历代的文人学者无不扼腕痛惜,《乐经》的出世埋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先秦文化最重要的一环,‘乐’。
《乐经》305卷其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这才是真的国之至宝。”良久,蔡国运从《乐经》305卷竹简中抬起头来,感慨地说道。
“是啊,论到国宝,这《乐经》305卷竹简可排第一。”吴国瑞也感慨地说道。
305卷《乐经>;竹简只是一小部分。房间里还有数千卷竹简。
蔡、吴、郭三人在房间里翻看这些竹简。
“这是《世本》十五篇全,几乎不可思议了。”蔡国运又在竹简中发现了一本了不起的先秦著作。
《世本》一部由先秦时期史官修撰的,主要记载上古帝王、诸候和卿大夫家族世系传承的史籍,全书可分《帝系》、《王候》、《卿大夫世》、《氏族》、《作篇》和及《谥法》等十五篇。
。。。
。。。
<;/br>;
第五十四节 《世本》十五篇全()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从岛主到国王》更多支持!
南朝时,《世本》已缺《谥法》一篇,到唐朝又有更多篇目散佚,直到南宋未年全部丢失。
《世本》的亡佚对历朝历代文人来,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和惋惜。
没想到《世本》十五篇全古本出现在这里,再次给了大家一个非常大的惊喜。
清点了一下,《世本》十五篇全竹简有225卷。
这是《尚书》竹简,秦代焚书,禁止《诗》、《书》、百家语,《尚书》大多失佚。
这里发现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但更多的是前所求未见的佚篇,在传世本里没有,或虽见于传世本,但后者是伪古文。”郭敬昌那里也传来惊声大呼,“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
接下来,房间里不停地传来惊呼声。
从《乐经》305卷竹简,到《世本》十五篇全225卷竹简,再到《尚书》多篇182卷竹简,接下来,在竹简中陆续有惊人的发现,一些竹简记录了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战国中期的历史,很多内容是首次为今人所知。
一些竹简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战国中期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内容,在秦代以后,已经全部亡佚的乐诗。
一些竹简记录了在历史上久已失传的内容珍秘。
一些竹简记录了刺讥时政的政治诗。
一些竹简记录了《诗》、《书》、百家语等多篇,其中大部分篇章已亡佚。
还有一些记述在历史上失佚的黄帝以至春秋战国著名君主、良臣等内容。
。。。。。。
全部清点了一下,这些竹简一共有3048卷,整简所占的比例很大,而且简上一般都有文字。
《乐经》305卷,《世本》十五篇全225卷,《尚书》多篇182卷,《诗》、《书》、百家语多篇708卷,《良臣》104卷,《乐诗》108卷,。。。。。。。
毫无疑问,这里每一卷竹简,甚至每片竹片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些竹简澄清了一些学术史上长期争论的疑难,发现了前所未知的周代到春秋战国的诗篇,复原了春秋战国历史及地理,提供了古文字的研究的珍贵材料,其价值难以估计。
。。。。。。
时间不早了,大家肚子饿得咕咕叫